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新课程
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郭 萍
( 郑州铁路 职业技术 学院 4 5 0 0 5 2 )
【 摘 要】 当今社会 , 网络科技 飞速发展。网络 中充足的信 息资源也为
传 统 的课 堂教 学 注入 了新 的 活力 , 同时 网络 的 特 点 符合 教 学 多元 化 的 要求, 符合 现代 高校 学 生的特 点 , 网络 不仅 能够提 供教 师教 学 中所 需要 的各种 相 关资料 , 也 能够提 高学生 的 学 习兴趣 , 辅 助 学生 的学 习。
效果 。 Leabharlann Baidu 1 2社会发展及 高校 学校课 堂教 学的需求
化 学是 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侧重 于研 究物质 的组成 、 结构 和性质 的关 系 , 以及物质转化 的规律 和调控手 段。今天 , 化学 已发展成 为材料科学 、 生命科学 、 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 的重要 的基 础学科 , 成为推进现代文 明和科学技术进 步的重要 力量 , 并正 在为 解决人类 面临的一系列危机 , 如能源危机 、 环境危机和粮食危 机等 做 出积极 的贡献 。面对 如此 丰富 的化 学知识 内容 , 如果单 单靠 教 师运用教材有 限的信 息资源 , 学生所学知识难 以丰 富 , 学习兴趣也 很难提高 。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或 了解更 多教 材之外与社会 、 生活 、 生产实 际紧密联 系的信息 , 并且 引导学生 自主搜寻教 学相关 的资 源 。这时 网络资源作为化学教学 的补充教材 就显 得尤 为重要 。网 络资源包 罗万象且更 新及 时 , t r o t 1 网上有大 量的教师教 学中所需 要的各种相关 资料 : 化 学史 、 化 学与社 会 、 化 学与 健康 、 化 学 与科 技、 化学与生 活等 等。如果教学 过程 中需要 补充相关课外知识 , 教 师可以在 网络资源 中查 找。 同时 , 学生 可 以在 网络 的海洋 中获取 化学相关的信息资源 。 2 . 2网 络 资 源 有 利 于 分 层 次 教 学 化学教师可 以针对 网络 的特点 , 尝试 各种教学方法 , 同时充 当 协 助者 、 引导者与管理者等 多种 角色 , 使丰富 的网络资源成 为化学 教 学的参 考资料 , 或者是将 网络 资源 与教 材内容相结合 , 引 导学生 学习, 有效的辅助化学教学活动 , 从而完成教学 目标 。并且 可以做 到长期 的影 响学生 , 使学生对学 习产生兴趣 , 能够主动通过 网络丰 富 自己的知识 , 培养 出爱学 习、 会 学习的学生 。 2 3网络促 进课 程资 源的共享和整合 , 促 进学生 自主探 究学 习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理念的提出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适应时代潮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这些有效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强实践教学。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要“学以致用”,即化学知识需要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联系。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操作,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设计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之成为未来化学领域的人才。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改革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和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新课改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
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搭台, 教育科研唱戏----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目前校本教研的种种错区,阻碍着它的顺利开展。学校不能搞故作高深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应为教育科研搭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抓手。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和研究,两者齐头并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本文通过反思,探索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以及在新课改中应发挥的作用。关键词:
校本教研
信息技术新课改学校发展一直以来,教育科研是教育界带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校本教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人搞校本研究,却游离了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学和教研“两张皮”,校本教研缺乏具体的目标任务,研不致用。这让人对校本教研的前景感到担忧。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使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前急需应对的问题。我校是一所位于城
乡结合部的具有56个教学班的年轻高级中学。学校抢占先机,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不仅化解了生存危机,而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我校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确认,跨进省优秀学校的行列。我们深深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教育科研的一只强有力的抓手。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更体现在科研模式、交流方式的变革上。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 目标 ,并让学生体会 学习的乐趣
通 过 讨 论 交 流 , 学 生 独 立 学
传 统 的 师生 观 认为 ,教 学 中教
网 络 以其 强 大 的 资 源 储 存 向 习 的 成 果 得 到 共 享 和 砥 砺 , 学 习 师是 主体 ,学生 是 被动 接 受 知识 的
对 象 ;而 现代 师 生 观认 为 ,教学 中
优 秀 的 教 学 设 计 是 上 好 一 节 理解 ,这样 就 可 以优 化 自己 的教学 过程 中应 充分 发挥 学 生 的主 动性 , 课 的 前提 ,我们 可 以在 不影 响 讲授 设 计 ,进 一步 提 高老 师 的教 和 学生 要 能 体 现 出学 生 的 首 创 精 神 ; 要 知 识难 度 和广 度 的 前提 下 ,利 用 网 学 的效率 。 络 资源 改 变知 识 的传 授 方式 。我们 让 学生 有 多种 机会 在 不 同 的情境 下
高科 技 与教 育 改革 的结合 部 ,应 该 通 过 现代 教 育技 术 的应 用 ,实现 教 学上 的 三维 目标 最 佳 结合 ,努力 创 造 高 效课堂 。
1 充分 利用 网络 资源 优 化 自己 . 的教 学设计
一
7 一 一点 辱 ・32 2 8 萼 / 01
教育教学 《 《 《I
鼍
《 《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我看网络时代下的学校教育
我看网络时代下的学校教育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互联网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而互联网教学的推广则适应了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时接受新的信息,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的需要。把互联网教学与学校教育真正结合,使信息相发挥作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网络教育学校教育创新
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传输工具,就是深入我们生活的因特网,即全球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简称互联网。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极大地影响整个社会。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往往就能熟练地操作网络。为此,我们有必要将互联网技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它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新课程改革使得传统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现代化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互联网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思,而互联网教学的推广则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1.通过各种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是通过公共协议和工具连接起来的公共和私有网络。简而言之,就是计算机+通讯形成的网络。现在,互联网已成为个
人、政府、企业和教育部门的通讯手段,覆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连接全球几万个大大小小的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各国的网络杂志、网络图书馆、网络学校为人们提供全面的教育,而网络购物、网络就医、网络银行及运行和互联网上的各种网络游戏等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2、农村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初探
农村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初探
【内容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大多数教研教改活动都围绕着高效课堂而展开,这只是老话题,新说法。可以这样说,有教育活动伊始,课堂效率就是每个施教者追求的终级目标。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对象心理,最大课堂效率的影响因素、获取方式也肯定不一样,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率呢?
习方式实验探究教学反思网络资源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高效课堂”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教育名词在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南针和指挥棒,被广大教育界人士所热捧。那什么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对此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是这样说的:“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笔者个人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这充分表明,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效益”,而“教学效益”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益,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多媒体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选择和应用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6 月 上旬 刊
科学・ 自然
多媒体在化 学新课源自文库教 学 中的选择 和应 用
。
牛 乾 太
运城 0 4 4 0 0 0 )
( 山西省 运城 市康 杰 中学 山 西
【 文章 编 号 】 2 O 9 5 — 3 O 8 9 ( 2 f 】 1 3 ) 0 6 — 0 1 8 3 一 ( ) 1
些金 属 被 腐蚀 后 引起 的 严重 事 故 的 片 断 , 并 配 以解说 : 金属被腐 蚀后 , 在 外形 、 色泽 以及 机械 性 能等 方 面都将 发 生 变化 , 会使 机 器 设备 、 仪器、 仪 表 的精 密度 降低 , 影响 使 用 以至报废 有 些严 重 事 故 就 是金 属 腐蚀 引起 的 据 估 计 . 每 年 由 于腐蚀 而 直接 损耗 的金 属材料 , 约 占金 属年 产 量的 百分之 十 录像 教 学摄 制 过 程 中必要 的地 方 可加 进特 写 , 并 配上 解说 和 音 乐 。 引导和 强化 观察 中心 . . 摄 制 录像 带 , 灌入 光盘 , 在 微 机 上播 放 , 增加 了 艺术 感 染力 , 引起 了 学生 情 感上 的共 鸣 . . 多媒 体 录像 的使 用使 学生在 学 习过 程 中 有新 鲜 感 , 轻松 感 , 在 愉 悦 的心 境 中理 解和 了解所 有 的知识 内容 , 从 而 增强 了化 学课 的凝 聚 力和 吸 引力 . . 再 如各 类 新型 化 学 电源 的广泛 用途 的教 学也
高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最新教育资料精品
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充分重视信息化教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实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将有利于真正推动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发展,增加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立足教学,利用文献法等对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认为,目前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主要“存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特性化选择和设计弱化”、“教学手段相对丰富,但课堂教学效果不志向”和“老师信息化实力不强,不能敏捷自然地应用”等问题。
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中学化学课程教学应加强教学的信息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助课堂教材,能够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生动形象性,为师生互动供应更多的便利。
中学化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特性化选择和设计弱化。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能够通过网络供应更多的内容,相同的章节内容,可以向学生供应很多种形式的应用案例,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他们的认知面和实践空间。但是,信息化教学带来丰富教学选择资源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学自愿选择时一时不知如何选择,都想呈现给学生,带来资源的泛滥,让学生看得纷繁芜杂,不能真正深化领悟。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很多老师从网络上干脆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没有经过自我选择和重组,干脆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造成资源与教学与学术的不适应。因为,网络上传的各种资源都是老师的特性化设计,不肯定符合全部学生实际,也不能真正与每个老师的教学设计相一样,造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水土不服,不能真正体现老师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一、自我分析
1.1 优势分析
- 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基础。
- 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
- 较强的教学研究和自我反思能力。
- 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1.2 劣势分析
- 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 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二、外部环境分析
2.1 机会分析
- 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
- 学校和同行提供的专业发展平台和资源。
2.2 威胁分析
- 激烈的竞争压力,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 学生需求多样化,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个人发展空间受限。
三、发展目标
3.1 短期目标(第一年)
- 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并实践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
- 改进教学方法,实施至少两种新的教学策略,如探究式教学
和分组合作学习。
-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 参与或主持一次校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
3.2 中期目标(第二年至第三年)
- 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特色,成为学校化学教学领域的骨干教师。
- 加入教育学术团队,参与编写教学论文或教材。
- 积极参与校际交流,引入跨学科教学资源,推动跨界融合课程的开发。
- 指导和帮助至少两名新教师,传承教学经验。
四、实施策略
4.1 专业学习与研究
-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更新化学和教育理论知识。
- 阅读教学期刊,关注教育教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高二化学备课组活动总结
高二化学备课组活动总结
高二化学备课组计划(一)
本学期高二化学备课组的主要成员:***,**,**,***,***,***,***七人组成。本学期备课组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使学生尽早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同时完成化学必修1全部内容的教学。基于此,(高一化学)备课组作出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情实际,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讨论。正确处理改革与进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乐观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法。
二. 工作思路
1.仔细学习《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乐观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中。
2.仔细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以备课组的建设为重点,实现学生、老师的共同进展。
3.重视"培优辅差' ,充分认识本届学生的现状,解决学生的整体进步问题,面对全体学生,整体推动。
4.乐观开展组内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加强沟通、研讨,团结协作,集团作战,不断提高教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三.工作要点
1.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工作,抓好初中知识复习工作。
2.本学期完成化学必修1的全部内容的教学。
3.做到定期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学生测试及练习。集体备课应明确以下内容:
(1)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材的内容和安排等是否要进行调整,如何安排。
(3)那些知识需要进行延伸和补充,有何建议。
(4)教辅资料如何处理。
5.备课组老师间常常互相听课、评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组内老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超越。
浅谈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浅谈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作者:魏东旗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0期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开始进行课程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化学课程也不例外,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化学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因此,在现阶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学的化学课程进行改革,以便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发展观念趋势
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更好进行现代化学科学学习的开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的化学教学要根据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因为在进行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单单是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化学知识,更不是单单为考试而教学,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的相关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化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舍弃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目的就是通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
生不只是只为学习而学习,而是快乐学习,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舍弃旧的教学模式是必然的。旧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随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形式的教学其实完全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扩散,同时,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升。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而且一个好的学习素养也是保证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展适合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就能慢慢养成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学习素养,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材料
附件4:
BXJKGH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LN0138Z
所属学科化学
课题主持人王萍
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8月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化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李晓慧常青云杨秀敏刘伟华刘海燕冯成冯涛
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22期
李晓慧常青云杨秀敏刘伟华刘海燕冯成冯涛
(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化学史”等三门课程进行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模式改革。实践显示,改革方案对促进以上课程与教学具有明显效果,广受好评,该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信息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化学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2-0061-02
基金项目:河北农业大学第十批教学研究项目(基础化学课程群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2018YB34)。
作者简介:李晓慧(1982—),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化学教育、有机材料化学。
1 课程改革背景
当今社会,在“互联网+”浪潮下,信息化已逐渐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高校,传统面授式课堂由于存在诸多弊端,如无法重复学习、不能自由调控学习进度、持续时间长疲惫感强,以及座位安排不均衡导致听课质量差异大等,已无法满足当今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中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亟待改革。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发展迅猛的教学辅助方式,甚至已成为部分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式。网络的知识量无比丰富、速度极快,使用又非常便捷,已逐渐在课程与教学中占据不可忽略的地位。随着我国高校信息的飞速发展,网络平台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现状,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1]。
陈静课题《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实施方案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或教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践证明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确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展示平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而要想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就必须合理的将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的模式与方法,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实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发展变化的,由众多不断变化的东西决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不会止步,根据我们的初步实验说明,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应用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摸索解决的办法,去探求整合
课的教学规律,把理念变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贵在行动研究。
目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录播教室,同时计划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为我们所进行“互联网+教育与教育信息化在各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化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天津二中课题组
执笔高虎翟晓明
2001年11月,作为全国现代技术实验校,我校承担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化学整合的应用研究”课题,在总课题组的严密计划、组织、领导下,学校课题组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工作,现将课题研究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校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家用电脑的普及,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的又一个崭新阶段,相应的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必然成为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包括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有关的知识及相应的能力。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就将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竞争的需要,就会被信息社会所淘汰,因此信息社会的人才需求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面对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认识到: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深化教学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实践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一、研究目标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最终目标。通过实践,全面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授课能力及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通过总结和升华,建立符合当今教育理念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
1、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总结并形成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化学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1,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上面六方面:包括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考试评价,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变,从根本上说,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变革,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
佛山市南海区金沙中学化学组巨爱侠
摘要:要使化学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本文阐述了网络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可以凸现化学课改的先进理念,实现课改目标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网络教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便积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诸多便利。目前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应用网络教学不断深化和推动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成为业内人士面临的崭新的课题。
1 网络与网络教学
网络的实质是资源的持久性与共享性,是零距离,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实用工具。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直接工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区域网(如校园网)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如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分头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在此同时进行系统整合、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之间能够体现真正的合作发展。
2 网络教学实例剖析
南海区桂城中学黄晓斌老师关于《苯芳香烃》的化学网络教学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课前,老师先根据教材内容,在网络课件上设计好了九个小专题,分别是:“课程简介”、“学习目标”、“学习指导”、“网上探究”、“交流园地”、“学习资源”、“随堂检测”、“扩展学习”、“相关链接”。使九个专题逐级晋升,环环相扣,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个性出发,照顾到了各层次的学生。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浏览网站中的“课件使用”和“学习目标”,明确课件的使用和学习任务。接下来,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组讨论,看看要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还需要探讨哪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并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进行归纳性总结,形成不同的探讨子目标。例如,苯分子的发现,苯分子式的确定等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网上探究”栏目,学生根据目标,在网上收集有用的材料自己学习理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交流园地”栏目,老师、同学之间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不断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既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又体验了获得知识过程的喜悦。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点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做到了既能放开学习,又不迷失学习方向,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与调控作用。
下一环节,即引导学生转入“随堂检测”,学生通过做网上提供的自测题,通过人-机对话,自我评价、巩固、完善知识,消化知识。对于捷足先登者,老师指导他们进入“扩展学习”和“相关链接”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既拓展他们的视野,又进行了知识的延伸。
3 网络教学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落实化学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制订
3.1促使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统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直接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伙伴、辅导员、研究者和学习者,学生有着自主学习的权利。有人这样说:“在学习网络里,每个学习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同时是其他学习者的老师。或者说,在网络世界里,已经没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他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求索者,又可以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
3.2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教学就能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结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学习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充足的信息,学生通过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设计的网页,以及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及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来学习、巩固、自我评价反馈消化知识。这充分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网络教学由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学生与电脑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由于网络讨论组的实现使这一交互得以广泛的应用)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可以实现合作学习。通过网络中的电脑平台,学生之间交流知识、互帮互学,有利于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协作学习,这克服了大班教学的种种局限。网络里,教师在BBS上和学生处在更加平等的地位,教师也可以同时与更多学生(如果教师的速度足够快,可以同时与十几个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可以让
优秀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同时实现学生之间的协作和师生之间的协作。例如《苯芳香烃》的化学网络教学中,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不同专题,探讨子目标,自主学习网上提供的丰富生动的有关苯的知识,也能够通过“交流园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协商和讨论,从中去发现问题、不断理解和掌握苯的知识。网络教学的非线性特点,使学生的思维建立在多种支点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网络教学中非线性的变化,可以让学生经常接触意想之外的事物,从中孕育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活动能力。
3.3扩展学习环境的转变,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中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网络教学就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在网络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民主性,也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就像走进了“自助式餐厅”,你要吃什么,全由你自己掌握。更有意思的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一个人,有喜怒哀乐,有时也会出现不耐烦情绪,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而网络是一个永远不会发脾气的“教师”,即使一个问题经过无数次讲解你还不明白,它也是“百做不烦”。在《苯芳香烃》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小专题,探讨的子课题自主选择地来学习,这样既能为全体学生成为具有一般化学素养的公民提供基础知识的学习机会,网上设置的“扩展学习”、“相关链接”也为少数对化学有极大兴趣并在化学上有强烈发展愿望的学生提供较丰富的知识,为他们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学习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3.4网络教学给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条件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集中在学校学习,学习时空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网络资源的持久性和共享性,使得网络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使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长期保存在校园网或Internet中的化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随时随地上机查寻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还可让有条件的学生与教师联网,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来进行学习和作业,或者共同参与话题的辩论,解决疑难问题,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延展。再者,学生还可通过Internet来访问相应的中学化学教学网站,如、洪恩在线动感校园(网址:.)等,在网上接受横向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中学化学教学的效率。
3.5网络教学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还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国外有关专家在调查学生对“学习”一词的情感认识时,有10个消极情绪概念被调查者所集中强调,如枯燥、考试、浪费时间、惩罚、毫不相干、令人厌恶、憎恨、恐惧等。这些是多么可怕的字眼!爱因斯坦学习的故事道破了真谛,《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记载过爱因斯坦这样一段故事:“她(爱因斯坦的母亲)的看法,在那个时代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学习可以成为一种乐趣。她把教他(爱因斯坦)变成一种游戏——她称之为探索令人兴奋的知识世界。爱因斯坦一开始很惊讶,然后非常高兴。不久,他开始学得如此之快,以致于他的母亲无法再教他了。”由此可以看出,发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的效果来说是关键性的。网络教学不但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视觉、触觉,实现了学习的高效率,真正把学习的趣味还给了学生,而且可以“模拟仿真科研”过程,再现科学发现、研究的全过程。在《苯芳香烃》的网络教学中,学生体验到了1928年法拉第发现苯的过程,1934年日拉尔等化学家是怎样确定苯的分子式,1965年凯库勒为揭开苯的分子结构是怎样地日思夜想,以至于“梦中游蛇”发现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即凯库勒式结构;后来人们又发现凯库勒式结构无法解释苯的一些化学性质,期间对苯的结构又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推测,但都因与苯的性质矛盾重重而失败,直到1916年由于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和分子结构测定技术不断发展,1931年后,才由休克等科学家确定得出恰似合理的现存结构。科学研究过程的仿真模拟,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苯的分子结构的知识,同时了解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和取得成功的喜悦。苯分子现存结构的确认凝聚了化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使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被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热情、刻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劳动,辉煌灿烂的成就所感动。从而获得感染和启迪,树立起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此外,网络教学也为我们构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说,网络教学的出现,宣告了终身学习社会时代的真正来临。使学生终身学习有了根本的依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手段更应及时做出相应的改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网络教学、网页式课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纵深发展,校园网将实现全区、全国的联网。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相信随着各地各级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网络教学必将给教学改革带来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