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精选】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合集下载

浅议青年教师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浅议青年教师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浅议青年教师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作者:陈志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4期一名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在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误区,作为与年轻教师的接触颇多的我总是在思考,这些问题是否可以避免?在此,将我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各位一同探讨。

教育教学,这是年轻教师在工作岗位中最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年轻,没有经验,在各个方面都缺乏很好的办法,主要的问题我觉得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的组织方面课堂的组织是新教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特别在低段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课堂组织,每节课的设计要体现内容的完整性,又要体现出灵活多变,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玩”学,这才是现在课改需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用心,教案是最好的体现,许多新教师认为小学的教学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喜欢模仿那些有经验的老师,看着一本教案书就直接走进课堂,这样的做法最后肯定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新教师最应该注意的问题,认真备好每堂课,组织好一个课堂,才能早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二、缺乏精炼的教学语言这是教师与学生最直接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合理利用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多人以为:说话有什么困难的,不就这么说嘛!新教师,由于走上工作岗位的时间较短,很多时候,说话一直就是一个大学生的样子,语言平缓,甚至有时候还有点重复,罗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真正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你的语言不够精炼,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课堂纪律肯定不会好。

也可以说这堂课就不会有教学效果。

三、缺乏对课堂纪律有效掌控课堂纪律是教学中的又一重要环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想要完全的控制为好,在低年级是不太现实的,不过,如果有合适的办法,倒也能将影响控制在最小处。

有的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一味的以“吼声”和武力来压制学生,动不动就吼,“安静”,“不准说话”“再动就滚出去”等,这样,效果有,但不是长久的,有的甚至让学生恐惧学校,也有的年轻老师一味的和学生“套近乎”,奖励学生等,这种方法效果比较好,可是也不能总是完全使用,这样会使学生失去新意,兴趣也会下降。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

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第一篇: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浅论课堂教学几种误区及对策内容提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意识,加之基层学校课改培训针对性不是很强,培训的力度不够等原因,致使个别教师不能准确领会课改精神,片面理解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将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客观总结我县课堂教学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提出自己的教学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误区对策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实施已近四年,综观实施情况,喜忧参半。

喜的是多数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课改,教育教学中注重了“两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四个改变”(教学方式、教研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为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忧的是仍有一些教师甚至基层学校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理性思考,对课改精神领会不深,对课改理念理解片面,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新的教学的误区。

这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使部分教师和有些学校管理人员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怀疑,甚至完全抛弃课改,重新回到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尽早消除误区,使全体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充满信心,使我县新课程步入良性运转轨道,我和几个同仁做大量的调研和探讨,试图找准这些误区产生根源,消除这些误区给教学带来的消极影响。

本文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研究方法我县新课程改革试点第二年,一些课改新问题就开始引起少数有识之士注意,与此同时,我县也开始组织力量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

根据教育局统一部署,笔者与其他四位同志组成专门小组主要负责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历时一年多的研究中,只要采取如下方法:一是深入基层调研(采用听课、评课、讨论、交流、总结等形式)获取尽量获取一手真实资料;二是小组成员分别结对子联系一所学校,参加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参加各级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参与指导教学对比实验,积累资料和经验;三是小组成员定期集中,对资料分析归纳;四是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借鉴先进经验;五是坚持业务自修,钻研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修养,提高研究的科技含量。

课堂教学误区

课堂教学误区

课堂教学误区课堂教学误区[ 2008-5-8 21:19:00 | By: 新教师 ]推荐课堂教学有以下误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把表演当精彩“教师演员说。

”于是课堂教学,教师口若悬河、舌似利刃,滔滔不绝、旁证博引,学生如痴如醉,以为能事,以为精彩,实则不然,实得其反。

如此哗众取宠,目中无人,一味显示自己,自以为得之,其实最蠢不过,于学习无益,同人侧目、学生反感。

谁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引导者,教师象教练,作用是示范,目的是教会学生,学生精彩才是真精彩,教师精不精彩不是关键,学生精彩才是关键。

教师有一定知识与能力,有一定讲解能力,这都是作为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素质。

但越过真理一步即为谬误,如此把课堂教师表演精彩当成学生学的精彩,乃一种极大的误区。

学生精彩,须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动脑、让学生动口、让学生动手,这样学生才能精彩,这样学生的精彩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教师演员说”误人。

演员只要演技高超,能打动人心即为优秀,而不必关心观众是否学会。

而教师不能这样,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是否学会,教师的精彩要通过学生的精彩来实现,没有学生的精彩,教师的精彩就失去了意义。

但遗憾的是,追求教师的精彩,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或潜意识的仍认为教师精彩就是学生精彩的误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和很大的惯性。

看魏书生讲课,并没有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用语不多,含蓄幽默,善于点拨,善于引导,处处在启发学生,学生活动科学、充分、和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懒教师”培养出了“勤学生”,这样的精彩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啊!二、把听懂当学会“听懂了没有?”“听懂了!”堂上一呼,阶下百喏,教师洋洋得意,自以为学生学会了,其实大谬。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堂上懂”,“课下懵”。

这是因为,听懂和学会是两个概念。

听懂,只说明理解了,明白了,离会作、迁移、能力的形成还有一段距离、或一段相当大的距离。

知识的习得,能力的迁移,必须要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形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误区之一:认为提问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可以长时间保持学生注意力,而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效率自然就会大大提高。

遗憾的是,由于有的教师对所提问题的逻辑缺乏了解和研究,课内提问随心所欲,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他们认为提问效果怎样是课堂上的事,备课时没有深入钻研教材,提问偏离教学目的,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甚至产生误导。

课堂实践证明,课堂提问设计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学生积极性的强弱。

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提问数量,是课堂提问的关键。

真正有教学意义、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提问,在于“质”而并非“量”。

误区之二: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纯技巧问题一些教师认为注意了教学技巧便可提高课堂效率,他们十分注重教学环节的花样翻新。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课堂教学效率、课内学生活动质量,并不以多少、新旧为衡量标准,关键在于所有的活动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否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有一些深谙此理的教师在公开课是为那些不熟悉教育心理学、不知课堂活动质量标准的领导开设的,若任课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让学生自读、思考,领导常常认为教学失败,执教者只得投其所好了。

可见不仅要让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纯技巧问题,一些领导对此也必须有充分认识。

误区之三:朗读背诵与思考理解脱节朗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朗诵必须与思考理解相联系,这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意旨、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在备课时既要仔细设计自己的范读,又要认真设计学生的朗读,通过良好的范读所传达的观念和认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有目的的朗读以及带着思考的朗读将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学会读书。

对于背诵的指导,我认为是学法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切不可只把背诵当作学生的课外作业,只顾检查背诵效果,而不顾学生背诵文章的方法是否科学、高效。

【范文精选】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范文精选】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随着课改的推进,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已日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生命活力。

但是,认真审视后笔者发现。

有些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致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一: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讲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听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未必听得懂。

如果教师上课只是一味地讲解,不顾来自学生一方的信息反馈,师生思维不同步,学生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余地,这样地讲与听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教师要改进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起点,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

例一项工程,师徒两人合做需12天完成。

如果由师傅先做16天,余下的徒弟独做6天就可以完成。

如果这项工程全部由师傅独做,几天才能完成?有的教师由于受知识、解题经验的局限,只找到了问题的某种解法。

就片面地认为非他莫属。

因此,在教学中,就用“要求……就必须先求……”之类的语句。

强调其解法的唯一性。

殊不知,该题目还有其他解法,甚至还有比较简捷的解法。

这样,就无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了僵化、片面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

例题中,不先求师傅的工作效率,照样能够获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师傅徒弟工作时间(天) 工作时间(天) 工作总量(1) 12 12 1(2) 16 6 1通过观察、比较(1)与(2)可看出:师傅(16-12)天的工作量等于徒弟(12-6)天的工作量。

所以。

这项工程全部由师傅独做完成的时间是:16+(6÷6)×4=20(天)。

当然,此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设的思想方法进行解答。

如:假设师徒两人分别都做了16天,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计算出师徒两人都做16天的工作总量,然后与原工作总量单位“1”进行比较,找到超出工作量的原因,进而求出师傅独做的工作时间。

年轻教师误区案例心得体会

年轻教师误区案例心得体会

在我成为一名年轻教师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惑。

尤其是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陷入了几个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我的教学效果,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疑问。

以下是我对几个误区案例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示。

误区一: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参在刚接触教学时,我曾认为教材和教参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都不高,课堂气氛沉闷。

后来,我意识到,过度依赖教材和教参,容易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和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教材,但不应局限于教材。

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发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

误区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曾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按照同样的标准去学习和评价。

然而,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我发现班上有不少学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

经过反思,我意识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心得体会: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误区三:忽视与家长的沟通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自己与家长的沟通不足,导致家校合作不够紧密。

有一次,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结果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让我意识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心得体会: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

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误区四:过分追求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我曾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培养。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大,缺乏兴趣。

这让我意识到,过分追求成绩,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之误区及改进措施

浅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之误区及改进措施

误 区二 : 不 能根 据学 生原 有 的 知识 安排 教 学活 不 良影 响 。
臣固

[困
二、 课 堂教 学过 程 中的误 区
运 用 提 问与 反馈 这 一 教 学策 略 ,往 往显 得 耐 心 不
误 区一 : 复 习提 问 方 面 , 青 年 教 师不 能很 好 地 足 , 等待时 间稍长 , 就急于提示 , 甚至替代学生 回
出发 , 对症 下药, 认识 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并及 时改正 , 以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 求。 【 关键词 】 青年教师 ; 课 堂教学误 区; 改进措施


课 时计 划 之误 区
动。 我 国古 代 就有 “ 以其 所识 , 喻 其不 知 , 使 其 知之 ”
误 区一 : 青 年教 师 的课 时计 划 常常 依赖 于课 程 的论 点 。德 国教育 家赫 尔 巴特认 为 , 学 习者 要 习得
E N G L I S H T E A C H E R S・ 1 4 3
2 0 1 5 年 第 4 期 英语 教 师
答, 有 明显 的 “ 强加 ” “ 灌输 ” 的感 觉 ( 宋广文 、 都荣 胜 扰 的 同时 , 自己却 停 止 教 学 , 不 能 有技 巧 地 吸 引学 2 0 0 3 ) ; 在 学 生 正 确 回答 问题 后 , 常 常 就 此 为止 , 不 生 的 注意力 。 提 出另外 一个 问题 促使 学生 进 一步 思考 ; 而 当学 生 回答 有误 时不 善 于 及 时给 出指导 性 反 馈— — 即 确 定学 生在 学 习过 程 中哪一 步导 致错 误 , 而 是仅 仅 给 出正确答 案 或说 出答 案是 错误 的 。
En g l i s h Te a c h e r s

教学实践中的误区及对策(3篇)

教学实践中的误区及对策(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学实践是教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常见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实践中的常见误区1. 以教师为中心的误区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地位,将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策: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 过度依赖教材的误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将教材内容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对策:丰富教学资源,结合教材内容,引入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教学进度,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 忽视情感教育的误区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影响教学效果。

对策: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忽视评价的误区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过度追求分数,忽视学习过程中的素质提升。

对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

课堂教学的三种误区

课堂教学的三种误区

课堂教学的三种误区第一种误区:认为上课之前必须说所谓的导言,言之凿凿,然后话题一转引入课题,这就是好课了。

事实上,这是教师本身在做一个开场秀,对学生而言毫无意义。

既激发不起来学生的兴趣,又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而学生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知道怎么配合老师。

这样的学生即使今后走上社会,也会对假大空的现象置若罔闻,因为从小他们就已经生活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中。

第二种误区:课堂教学追求所谓的“语言简练”。

当然,我们不希望教师在讲课中絮絮叨叨、返工教学;但也决不应该使用白开水似的语言,这种教学的后果,虽然表面看起来严谨工整、无懈可击,但是教学平淡如水、波澜不惊。

不仅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独创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处于休眠状态,他们的学习愉悦兴奋点也处于抑制之中。

他们只知道,教师教什么我听就是了,日复一日,家里学校苦熬岁月,就像流水线上的白条鸡。

在这样的课堂你会看到,有条不紊的教学操作、按部就班的顺利教学,其学生表情木然、目光黯淡,没有自己鲜活的思维,而任由教师无形的绳索牵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毫无创新观念,就像日本人称为的“木头”。

这种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就像一份报道所写:“同样的年龄在英国上学和在湖南上学,前者成才的可能性则会大大增加。

”事实即如所言,我一些朋友的孩子,在欧美读的本科,结果无论在知识视野,还是在独立能力上,都优于国内学校教育出来的学生。

第三种误区:只看成绩结果,不看取得成绩的途径。

事实上,为了取得成绩来证明自己,一些教师会采用简单的、短效的手段。

因为复杂的教育技术需要思考内化,而且很不容易掌握,而简单短效的手段却成本很低,尽管这些手段无视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发展的后继性,但是在短时期是看不出后遗症的,而这正是教育功能的特殊性。

如:假期提前讲新课、教师之间竞争性的题纸轰炸、无偿占用学生自习消化知识时间、以死记硬背替代独立思考、无节制地增加学生的疲劳程度等等。

有一句名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不再厌倦时,才是真正教育的开始。

年轻教师教育行为的六大误区

年轻教师教育行为的六大误区

年轻教师教育行为的六大误区作者:顾利锋徐平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0年第07期说话误区误区解读:有的年轻教师往往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就脱口而出:“你再这样,不要呆在这个班了,到隔壁班去吧!”很多年轻教师认为这是杀手锏。

而实际上在短暂的实效后,也是一种不起作用的威胁方式。

学生的灵性很高,会感觉到这种威胁是假的。

而且,学生被大人欺骗了一次,不信任的阴影会长久地留下来,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就成了说话不算话者。

走出误区:应当换成一个效果好的说法:“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你现在的行为表现不够聪明。

”观念误区误区解读:有的年轻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无条件听从教师的话,并认为这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也是无需争论的问题。

无论是多大的学生,都不能纵容他们,否则他们就会对教师为所欲为。

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因为这种教育观念上的误区往往导致苛刻严厉的管教,而过分苛严管教往往难以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

反而会出现教师在场规规矩矩,教师一走就闹翻了天的局面。

走出误区:正确的方法是树立信任优于严厉苛刻的管教,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再找适当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心平气和地让学生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比较误区误区解读:很多年轻教师都喜欢把自己班上的学生和别人班上的学生作比较。

常常在自己班上说,你看看别的班上的学生多用功,成绩多好,多听话,最近又得奖了。

这种比较不仅不会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进步,有时候反而会损伤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你每一次把自己的学生和别人比,只会带给他们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帮助。

走出误区:不要当面用这种赤裸裸的比较方法,而是应该换种方式。

如,正面跟学生讲一些身边优秀的学生例子,鼓励学生向他学习,注意千万不能用数落或者觉得自己的学生不如别人的语气,一定要相信你的学生,并让他们知道你也是相信他们的。

权威误区误区解读:很多年轻教师抱着传统的观念,把自己摆在权威角色的位置。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存在的误区,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

误区一:过度强调教师的角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主导的角色,教学内容和方式基本由教师确定。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过度强调教师的角色会忽视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对策一:倡导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误区二:排斥传统教学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教育者开始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认为它们过时和无效,追求新的教学模式和工具。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有其优势,如纸质教材的重要性和笔记的作用。

排斥传统教学方法可能会忽视这些优势,影响教学效果。

对策二:综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兴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综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兴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实践等,并结合教育技术工具,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误区三:过分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一些教育者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导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困难,并且无法深入教学内容。

过分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欠缺系统性和深度性,影响学习效果。

对策三:均衡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性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需要均衡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设计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同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协调性,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掌握。

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误区(3篇)

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误区(3篇)

第1篇在课堂实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分析课堂实践中常见的教学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教学误区之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将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这种教学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容易忽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改进措施: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误区之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也会带来一些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花哨。

教师过分追求多媒体效果,导致教学内容过于花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2. 忽视学生的参与。

多媒体教学容易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的参与,导致学生缺乏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3. 教学资源浪费。

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能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增加教学成本。

改进措施:1.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避免过分依赖。

2. 注重学生的参与。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

下面就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四个误区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过分推崇新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新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过分推崇新技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炫酷和时尚,忽略了技术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本质。

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甚至起到了反作用。

对策: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要适度,不能为了追求新而新。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且灵活运用,使之成为教学的有力助手。

二、盲目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仅仅为了展示自己的创新和独特,而忽略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对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好的,但前提是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评价方式,既要注重定性评价,也要注重定量评价,使评价更加科学和客观。

三、过度追求学生自治学生自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过度追求学生自治,放任学生自由发挥,而忽略了自身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学生自治的前提是教师的有效引导。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好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适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自主思考,又能够得到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忽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改革中,有些教师忽视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只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实践中的误区(3篇)

教学实践中的误区(3篇)

第1篇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常常陷入误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本文将针对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误区一:过分依赖教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过分依赖教材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几个具体表现:1. 教师照本宣科,忽视教材的引导作用。

有些教师只注重教材的传授,忽视了教材的引导作用,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2. 忽视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教材的内容有限,教师应注重拓展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忽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二、误区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几个具体表现:1. 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3. 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三、误区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以下是几个具体表现:1. 教师只采用讲授法,忽视其他教学方法。

讲授法虽然能系统地传授知识,但过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

2. 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但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

3. 教师只关注课堂教学,忽视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误区四:忽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教学实践的误区(3篇)

教学教学实践的误区(3篇)

第1篇一、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将教学过程视为单向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种误区导致以下问题:1.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过分依赖教师讲解,学生难以适应自主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效果不佳: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导致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

3. 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教师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师生关系。

二、过度追求教学形式,忽视教学实质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如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手段,却忽视了教学实质。

这种误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空洞:过分追求形式,导致教学内容空洞,无法触及学生内心。

2. 教学效果不佳:形式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3. 教师教学负担加重:过多追求形式,导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课件、组织活动,教学负担加重。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导致以下问题:1. 教学效果不佳: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生学习兴趣降低: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兴趣。

3. 学生创新能力受限: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过度依赖教材,忽视课程资源开发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度依赖教材,忽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种误区导致以下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过度依赖教材,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

2. 教学效果不佳: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3. 教师教学水平受限:过度依赖教材,导致教师难以发挥自身优势,教学水平受限。

五、忽视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教学评价,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

这种误区导致以下问题:1. 学生全面发展受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容易导致学生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浅谈课堂教学的误区

浅谈课堂教学的误区

浅谈课堂教学的误区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

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甚至有的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

回顾7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

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课堂,彰显课堂魅力?误区一: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略了教师讲课,降低了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最大的效益。

课堂上教师主导地位当然是第一位的。

有些教师打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旗号,一节课让学生自己学习,不管不问;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主学习。

这样脱离了教师指导,学生怎样自主学习?课堂上还要教师干什么?就教师而言,因教材内容的容量难易度不同,讲多讲少是值得研究的,要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学生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内在的一种需求和渴望。

学生从教师指导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方法,在后续学习中提高效率,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

也就是说,自主学习不等于不引导,不指导。

一味强调自主学习,学生会处于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学生受害不浅。

误区二:着力提倡愉快学习,忽略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的情绪调动,在讲授知识过程中,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释放,无疑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果一味强调愉快学习、兴趣激发,但缺乏刻苦努力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课后不去巩固、加深,质量如何保证?效果如何提高?误区三:把课堂变成乐园,忽略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

学生在无序环境中常常表现出自由散漫、放纵的情绪。

科学不同于游戏,需要严谨思维和逻辑推理,新的知识需在实践中发现与创造中获得。

尊重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必要的课堂约束和纪律培养是必要的。

课堂成为乐园,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误区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误区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误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他们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向上,勇于探索创新,他们迫切于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贯彻于现在的“陈旧”教育之中,正是这种精神才把学校注入了生机。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他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塑造健全的人格来为国家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思想。

所以作为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在自身学习和探讨学习同时,要避免走弯路,不走误区。

误区一,“吹毛求疵”式教学学校教学中,大体而言,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依据学生的成绩,而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通常就是“教”和“指错”,这一职业特点就导致许多的青年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中,走进误区,而成为“指错”老师,成为吹毛求疵的老师。

吹毛求疵就是“求全责备”的代名词,吹毛求疵的人总是拿着放大镜或者显微镜将人瞧个仔细,不想也无法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尽寻找别人的弱点和短处,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趁他们的心。

这是许许多多的“严“老师的特点,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学生的班主任或者是科任老师说:“我的孩子很贪玩,你们要对他严点。

”目前,许多的家长甚至是老师还停留在古朴的师徒教育理念上,一味的追求“严师出高徒”,孩子无法去有名师的学校就读,无法实现“名师出高徒”就寄希望于孩子有个严师。

从而许多的老师走入“吹毛求疵”式教学误区中,对学生的衣食住行是严格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讲得最多的是“不准”,而对学生的错误更是严厉指责,试想你会喜欢这样的老师,这样的班级,这样的学校吗?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对这样的老师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不仅无法实现家长和老师心目中的“完美高徒”,反而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使师生家长三方郁郁寡欢。

教师要避免吹毛求疵的给学生指错。

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给每个学生戴上光环,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重在发扬优点,其次才是克服缺点。

现代教学中学生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鼓舞,教师要想尽千方百计鼓舞学生。

然而许多的青年老师都会想我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一定要问倒学生,找出他们的错处,给以批评,让他们服你,让们听话。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地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如今,大多数教师都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课堂已充满了活力。

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走入了一些误区。

下面,我根据自己教学的经历试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对策。

误区一:重“说”,轻“听”1.分析。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学生表现非常活跃,老师要求说自己的见解、说自己的感受、续编故事等等,学生完成得非常好,口语表达清楚,普通话流利、标准,“说训练”进行得十分扎实。

但遗憾的是,学生会“说”不会“听”。

课堂上,一旦老师没让回答,有的学生垂头丧气,无心再去听同学的回答,同学说的内容他完全不知道,有的学生甚至插嘴抢答,中断同学的讲话,对别人十分不敬。

小组讨论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说法。

由此造成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要重复多遍,同学已经说过的内容还照讲不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现象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对策。

要走出这一误区,我们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会听”的益处。

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虚怀若谷的好品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把“听训练”当作一项常规训练来抓,要求学生:(1)仔细地听,包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都要听完整,做到边听边想;(2)耐心地听,当同学的回答有错时,也应等他把话说完后再指出,做到边听边驳;(3)虚心地听,当别人提出异议时,要虚心听取意见,做到边听边修正;(4)辩证地听,在他人阐述观点时,应不盲从,做到边听边选择。

误区二:重“小组讨论”,轻“独立思考”1.分析。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误区之一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而听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却未必听得懂,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如坠云雾。

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不顾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与学生的的思维就不能同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这样不是听不懂,就是囫囵吞枣,被动地接受。

为了做到教师讲得清,学生听得懂,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严格按“科学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握起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分解难点,用事先准备好的语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

在课堂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领悟所学。

同时要及时反馈学情,加强效果反馈,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救的机会,及时扫清障碍,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误区之二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孰不知,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况且,有时教师对教材的难点不清楚,习题讲得不透彻,也会导致简单问题变为学生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知识中提高能力。

误区之三教师讲得越多,就是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但是,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紧扣教材,围绕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潜心钻研教材,在明确教材体系及其主次的基础上,居高临下地取舍教材,灵活自如地“裁剪”教材,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度地旁征博引.合理地拓宽加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青年教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已日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生命活力。

但是,认真审视后笔者发现。

有些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
地把握,致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误区一:教师讲得清,学生就听得懂
讲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听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先决条件,然而教师讲得清,学生未必听得懂。

如果教师上课只是一味地讲解,不顾来自学生一方的信息反馈,师生思维不同步,学生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余地,这样
地讲与听是毫无意义的。

因此,教师要改进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握起点,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

例一项工程,师徒两人合做需12天完成。

如果由师傅先做16天,余下的徒弟独做6天就可以完成。

如果这项工程全部由师傅独做,几天才能完成?
有的教师由于受知识、解题经验的局限,只找到了问题的某种解法。

就片面地认为非他莫属。

因此,在教学中,就用“要求……就必须先求……”之类的语句。

强调其解法的唯一性。

殊不知,该题目还有其他解法,甚至还有比较简捷的解法。

这样,就无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了僵化、
片面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

例题中,不先求师傅的工作效率,照样能够获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列表、比较:
师傅徒弟
工作时间(天) 工作时间(天) 工作总量
(1) 12 12 1
(2) 16 6 1
通过观察、比较(1)与(2)可看出:师傅(16-12)天的工作量等于徒弟(12-6)天的工作量。

所以。

这项工程全部由师傅独做完成的时间
是:16+(6÷6)×4=20(天)。

当然,此题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设的思想方法进行解答。

如:假设师徒两人分别都做了16天,你能发现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计算出师徒两人都做16天的工作总量,然后与原工作总量单位“1”进行比较,找到超出工作量的原因,进而求出师傅独做的工作时间。

这样。

教师利用“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等语句,引导学生去领悟,用“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还有更简捷的解法吗”等语句。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对所学的知识长久不忘,这是教师的讲所不能代替的。

误区二:教师觉得简单,学生就学得容易
常听教师埋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殊不知,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

例一个工厂去年实际产值是500万元,比计划提高了100万元,这个工厂去年产值提高了百分之几?
对教师而言,这道题很简单,但对学生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

教师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决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要求学生。

学生在做此题时,错列式为:
(1)(500-100)÷500;(2)(500-100)÷100。

由于题目中没有直接出现进行比较的两个量,于是学生往往会出现上述的错误列式。

其实,像这类应用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分析其内在联系进行解答。

比如上述的例子中求“这个工厂去年产值提高了百分之几”。

这个问题最完整的表达应该是:这个工厂去年实际比计划提高的产值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样,问题就变成了“这个工厂去年产值提高的是计划的百分之几”。

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

因此,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如果教学这道题之前先多做与此相关的题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关键看教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

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

况且,由于教师有时对教材的难点把握不到位、例题讲解不透彻等,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础,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学好知识,在基础中提高能力。

误区三:教师讲得越多。

课堂40分钟利用就越充分用最少的时间解决最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

但是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要紧扣教材,围绕教学重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把“讲”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将学生学会学习作为“讲”的主攻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

若讲过了头,就显得多余、嗦,反而不见其效果。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好与坏不能只看容量的大小,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
力培养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应把课堂的大量时间花在让学生讨论、创造性地发现圆的某些特征上,在学生查阅诸多资料进行自我研究有关圆的知识之后。

出示一组判别题:(1)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2)所有的半径都相等;(3)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在生生相互热烈的讨论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讲”:“他说得有道理吗?你有其他的方法证明吗?还有补充吗?经得起证明的发现才叫真的发现!他是这样想的,你呢?我们的某些发现可能不完整,但发挥集体的智慧肯定会成功!”
因此,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教材,在明确教材体系及其主次的基础上,
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处理教材。

教师应凭着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但要精些,切实给学生创编完整
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懂一点,晓一类,通一片。

误区四: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所学知识就掌握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解答相
关的新题型便无所适从。

这说明学生听懂了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又是另一回事。

波里亚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

”就习题教学而言,如果不是很好地发挥例题的示范及培养功能,教师只注重娴熟地解题,而不重视暴露思维过程,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和技巧,那么掌握所学知识就成为一句空话。

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若仅给学生讲解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对类似于分数应用题的新题型可能就无法进行独立解答。

如果能给学生一些题组进行训练,并发现规律和方法,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
1、学校有30个足球,是篮球个数的2/3,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30个足球,是篮球个数的2倍。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30个足球,比篮球的个数少1/3,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30个足球,足球与篮球个数的比是2:3,篮球有多少个?
学生通过对上述题组中的“倍数”、“分率”、“比”进行比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实现迁移,而且有利于学生异中求同、同中辨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方法,获得新知。

所以。

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使其在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及感悟数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