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四首市级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上册人教新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课《古诗词四首》市级公开课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上册人教新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课《古诗词四首》市级公开课课件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 但是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衰败、肃杀的秋色
文章前三句,18个字描写了9个事物, 这种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手法叫做白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苦
这两首诗通过景物抒发自己 感情的抒情方式是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 (首联)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颔联)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颈联)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尾联)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行他乡”“跋山涉水” “路 品 途奔波” 读 欣 赏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借景抒情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体现了作者的乡愁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 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 ( )( 散曲作家 )。
• 代表作:杂剧 ( )。 《汉宫秋》
枯 枯
藤老 老树 昏 昏鸦
秋 思
赏析
衰败、肃杀的秋色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描绘怎样的景色? 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代诗歌四首
“次” :停宿、停泊
作者 简介:
• 王湾,(
)代诗人,( )人。 洛阳 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 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 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 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 名的一篇。
•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 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 个特定的名称,第一 联叫首联,第二联叫 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第四联叫尾联。颔联 和颈联必须对仗。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1、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 想象的?
2、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歌品析
诗句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内容 观海地点和目的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
特写山岛之景观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情感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乐观情怀 席卷宇内,荡平 诸侯。惊天动地 !
实 写 写 景 虚 写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胸襟开阔,表现 包蕴万千的景象 一统中国的抱负
考考你;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将自己昂扬奋发的 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人博大的胸 怀和宏伟的抱负。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学习目标
•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 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 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 • • • •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要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3、理解诗歌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 4、要神入其中,体会其意境。 5、揣摩体会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和表达技 巧。
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和散文,尤善诗歌,其 风格以慷慨悲壮见称。有 《曹操集》。与其子曹 丕、曹植合称“三曹”。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 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 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背景资料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 石山。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 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 的心情一定也像沧海一 样难以平静。面对洪波 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在这首诗里,他把自己 宏伟的抱负、旷大的胸 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 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 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形成 年代 格律 要求 形式 分类 唐代之前 较少限制 古诗,古风 近体诗 唐代 限制严格 律诗,绝句 送杜少府(律);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绝)
举例
登幽州台歌
小令( 58 字以内) (宋)词 中调(90字以内) (按字数分) 长调(91字以上)
曹操简介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 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 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 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 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 为乐府或拟乐府。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诗文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 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 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 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 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 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 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小结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 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 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 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 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 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 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 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品诗欣赏
思考:
11.“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 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 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 身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 五条溪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 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 地。
品诗欣赏 李白诗词
• 李白诗词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生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写景, 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人物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紧紧扣着“情”;古道,是
作者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 凉。仅仅数十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
(4)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5)在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 小桥流水人家 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6) 马 致 远 在 《 天 净 沙 · 秋 思 》 中 面 对 即 将 西 沉 的 夕 阳 , 不 禁 感 叹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作者是李白。
4.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3)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上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的浩渺景象。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请自选角度赏析四首诗中的名句。
生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联想日月星 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 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 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生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 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这不仅表现出诗 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 ,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作用:(1)点明时令: 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 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 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 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 的痛苦。
作用:(3)烘托心情: 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 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 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 景。
3.“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 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 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 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 残部,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 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诵读
注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 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 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 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 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觉是如 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 了亲情、友情的纯洁。其他 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 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 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 旧、念远之情的系诗歌内容分析。
诵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意诵读节奏,五言律诗一般是三 个节拍。
感知内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 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 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 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 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 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 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 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 令。尾联写诗人离家已久,尚不 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 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 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本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 大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原、建 功立业的抱负以及昂扬奋进的情 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品味探究
小组自由朗读思考: 1、全文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观”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 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他看到了哪些景,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 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 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 拍岸的声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 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 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 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 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了解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
抒情铺垫。 3.了解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 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 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 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 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 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 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 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 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 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 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古体诗《观沧海》 近体诗《次北固山下》(律);《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出身于西域,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他是我 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 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 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 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 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 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 4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5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 4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56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七绝 韵脚 押“ i ”韵
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 叙事 闻道/龙标/过/五溪。 地僻路远,同情关心 寄情明月, 想象新奇 抒情 随君/直到/夜郎/西。 托月送友 我寄/愁心/与/明月,
拟人
主题: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 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 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意 境 开 阔 , 写景 气 势 雄 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静结合 实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诗 如 其 人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博大胸怀 想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 功 立 业
博 大 胸 怀
(为何托与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 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 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简要赏析。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 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 远方的朋友,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 行的忧虑和命运的关心之情。
古体诗 古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 律诗(八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绝句(四句)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七言律诗
闻:听到,听说。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遥:遥远
此寄:这首诗篇。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 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意象:杨花,飘零; 子规,离愁别恨 渲染了哀伤 、凄楚的气 氛,奠定全 诗伤感的基 调,烘托了 诗人悲痛的 心情,寓情 于景。
(似要将宇宙吞没。)

4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市级公开课课件.古诗四首

4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市级公开课课件.古诗四首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消除了后患,统一 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 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 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 了。《观沧海》是曹操 北征乌桓(huán)归 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听一听
[sè]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山岛竦[sǒng]峙[zhì ] 。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 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 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 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 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 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 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交代观海的地点,“观” 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 起”):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 结合。(实写)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 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 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 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 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 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 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 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 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 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 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 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 它法。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共24张PPT课件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共24张PPT课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3.为什么作者(zuòzhě)会起思乡之情?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海日生残夜(cán yè),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褪之时,一轮 红日已从海上(hǎi shànɡ)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 已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 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shēngshì)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xiǎngxiàng) 若出其里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 的想象,描绘了大海(dà hǎi)吞吐日月,包蕴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jiéhé),动静结合(jiéhé)。
李白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人。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 诗 (làngmàn zhǔ yì) 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 全集》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题解(tíjiě)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 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 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 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běi zhēnɡ)乌桓, 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 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 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 雄伟、慷慨悲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汉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 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原是可以配乐歌唱 的诗歌,指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 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 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 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 府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 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 “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 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 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 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 首诗是写乡愁的。
答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之情。
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 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 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 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生平馆
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 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 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 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 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 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 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 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背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
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 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 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 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 首壮丽的诗篇。 当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 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故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的诗句。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写景
离愁别绪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人.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与杜 甫齐名,世称“李 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 白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dà n
sǒng zhì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zāi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自由朗读,想一想: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可以分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
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 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 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
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 “观”字展开,描写诗人所见所闻。
这首诗分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 的,哪些是想象的?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实景)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 (虚景)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且听风吟阁
1.播放录音,听 名家泛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自由朗读,要 求:读准字音,声音 洪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味探究苑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
《观沧海》赏析
全诗中间十句写景,前六句写的是 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 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 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 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 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 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 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的远大抱负。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意
观 沧 海
曹 操
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 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 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 植合称“三曹”。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 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 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言事点题 地点、俯视 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看)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 实 动 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 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 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 与胸襟 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想)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 虚言
写志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哪些 诗句最能体 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5、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所表现的意境。 这四句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 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抒发 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