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四首市级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上册人教新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第四课《古诗词四首》市级公开课课件
幽雅、悠闲、恬静、温馨 但是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衰败、肃杀的秋色
文章前三句,18个字描写了9个事物, 这种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手法叫做白
描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苦
这两首诗通过景物抒发自己 感情的抒情方式是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 (首联)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颔联)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颈联)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尾联)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行他乡”“跋山涉水” “路 品 途奔波” 读 欣 赏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借景抒情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体现了作者的乡愁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 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 ( )( 散曲作家 )。
• 代表作:杂剧 ( )。 《汉宫秋》
枯 枯
藤老 老树 昏 昏鸦
秋 思
赏析
衰败、肃杀的秋色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描绘怎样的景色? 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代诗歌四首
“次” :停宿、停泊
作者 简介:
• 王湾,(
)代诗人,( )人。 洛阳 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 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 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 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 名的一篇。
•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 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 个特定的名称,第一 联叫首联,第二联叫 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第四联叫尾联。颔联 和颈联必须对仗。
别人的家,我的 家在哪里? 烘托游子 思家之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衰败、肃杀的秋色
文章前三句,18个字描写了9个事物, 这种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手法叫做白
描
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
• 断肠人在天涯。
天涯游子的 思乡之苦
这两首诗通过景物抒发自己 感情的抒情方式是
•
次北固山下
• 王湾
• (首联)客路青山外, • 行舟绿水前。 • (颔联)潮平两岸阔, • 风正一帆悬。 • (颈联)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尾联)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客行他乡”“跋山涉水” “路 品 途奔波” 读 欣 赏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借景抒情
品 读 欣 赏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体现了作者的乡愁
作者简介
• 马致远,号东篱( 元) 代大都人,著名的 ( )( 散曲作家 )。
• 代表作:杂剧 ( )。 《汉宫秋》
枯 枯
藤老 老树 昏 昏鸦
秋 思
赏析
衰败、肃杀的秋色 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
描绘怎样的景色? 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代诗歌四首
“次” :停宿、停泊
作者 简介:
• 王湾,(
)代诗人,( )人。 洛阳 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 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 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 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 名的一篇。
• 五言律诗每首八句, 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 个特定的名称,第一 联叫首联,第二联叫 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第四联叫尾联。颔联 和颈联必须对仗。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一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1、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 想象的?
2、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诗歌品析
诗句 叙事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内容 观海地点和目的 总写大海景象 总写山岛景象
特写山岛之景观 突出欣欣向荣景象
情感
兴味盎然,胜券在握 动荡变化的时局需要 一个主宰沉浮的伟人 乐观情怀 席卷宇内,荡平 诸侯。惊天动地 !
实 写 写 景 虚 写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想象之景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胸襟开阔,表现 包蕴万千的景象 一统中国的抱负
考考你;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将自己昂扬奋发的 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人博大的胸 怀和宏伟的抱负。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学习目标
•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 2、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熟 读并背诵、默写四首诗歌; • 3、初步学习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 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 • • • •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要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3、理解诗歌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 4、要神入其中,体会其意境。 5、揣摩体会其遣词造句的妙处和表达技 巧。
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和散文,尤善诗歌,其 风格以慷慨悲壮见称。有 《曹操集》。与其子曹 丕、曹植合称“三曹”。
写作背景
•
公元207年,曹操亲 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 残部。五月誓师北伐, 背景资料 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 石山。大战之前,身为 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 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 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 的心情一定也像沧海一 样难以平静。面对洪波 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在这首诗里,他把自己 宏伟的抱负、旷大的胸 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 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1张PPT)
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 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形成 年代 格律 要求 形式 分类 唐代之前 较少限制 古诗,古风 近体诗 唐代 限制严格 律诗,绝句 送杜少府(律);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绝)
举例
登幽州台歌
小令( 58 字以内) (宋)词 中调(90字以内) (按字数分) 长调(91字以上)
曹操简介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 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 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 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 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 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 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 为乐府或拟乐府。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诗文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 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 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 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 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 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 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 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 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4 古代诗歌四首
导入 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 明中蔚为壮观。唐诗、宋词、元曲,标志 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脍炙人口的绝 唱,响彻千年仍生机盎然。今天让我们漫 步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小结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 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 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 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 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 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 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 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
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 情感 。写景是为下面那两句为抒情铺垫。
品诗欣赏
思考:
11.“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 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 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 身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肃天 水)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齐 名,世称“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渡过 五条溪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把这颗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 月,让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被贬的偏远之 地。
品诗欣赏 李白诗词
• 李白诗词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优质课件(共44张PPT)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庆幸的很,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 现实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
胸怀?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 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实写) 的?哪些诗句是写想象(虚写)的?
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削平了北方群雄,统一了北方。《观 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 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 操,登上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 以平静。他将自己的宏伟抱负、阔大 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 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 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 秀作品。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
写景
离愁别绪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主题:借明月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 的深切同情与安慰之情。
明月 陪伴友人
} 抒情
关怀、思念
本诗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 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不 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之情。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我)向东到达碣石山 来观看大海。
水何澹澹
海水多么荡漾,
山岛竦峙
海上的山岛高高挺立。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树木生长的非常茂盛, 草也很茂盛。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秋风吹动海水,树木发 出很响的声音,
大的海浪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 好像是从大海里出来的。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 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生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全写景, 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人物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紧紧扣着“情”;古道,是
作者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 凉。仅仅数十字,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
(4)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5)在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 小桥流水人家 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6) 马 致 远 在 《 天 净 沙 · 秋 思 》 中 面 对 即 将 西 沉 的 夕 阳 , 不 禁 感 叹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作者是李白。
4.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3)行舟江上,吴均在富春江上感受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汹涌气势,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而王湾在北固山下领略了“ ”的浩渺景象。
◆结构图解
◆疑难探究
师:请自选角度赏析四首诗中的名句。
生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联想日月星 辰这些自然界伟大的景象,全离不开大海的怀抱。想象奇特,胸怀开阔, 渗透着诗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展现了诗人力挽狂澜、重 建天下的雄心,塑造了自我豪气盖世的英雄形象。 生乙:“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 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这不仅表现出诗 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 ,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精品课件
作用:(1)点明时令: 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 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 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啼 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 的痛苦。
作用:(3)烘托心情: 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 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 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 景。
3.“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 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 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 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 残部,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 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诵读
注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 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 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 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 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觉是如 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 了亲情、友情的纯洁。其他 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 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 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 旧、念远之情的系诗歌内容分析。
诵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意诵读节奏,五言律诗一般是三 个节拍。
感知内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 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 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 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 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 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 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 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 令。尾联写诗人离家已久,尚不 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 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作用:(3)烘托心情: 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 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 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 景。
3.“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 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 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 率大军北上,追歼袁尚和袁熙 残部,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 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诵读
注意: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 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 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 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 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觉是如 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 了亲情、友情的纯洁。其他 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 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 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 旧、念远之情的系诗歌内容分析。
诵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意诵读节奏,五言律诗一般是三 个节拍。
感知内容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 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 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 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 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 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 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 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 令。尾联写诗人离家已久,尚不 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 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公开课课件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 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本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 大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原、建 功立业的抱负以及昂扬奋进的情 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品味探究
小组自由朗读思考: 1、全文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观”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 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他看到了哪些景,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 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 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 拍岸的声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 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 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 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 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本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 大的胸怀,抒发了统一中原、建 功立业的抱负以及昂扬奋进的情 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品味探究
小组自由朗读思考: 1、全文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观”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 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他看到了哪些景,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 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 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 拍岸的声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 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 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 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 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 首》公 开课课 件
部编本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4、古代诗歌四首(第二课时)市级公开课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了解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
抒情铺垫。 3.了解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 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 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 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 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 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 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 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 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 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 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古体诗《观沧海》 近体诗《次北固山下》(律);《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出身于西域,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他是我 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 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 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 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 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 之一。
---李白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了解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
抒情铺垫。 3.了解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 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 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 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 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 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 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 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 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 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 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
古体诗和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古体诗《观沧海》 近体诗《次北固山下》(律);《闻王昌 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绝)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出身于西域,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今 四川江油)。他是我 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 还有“诗仙”之称。 著有《李太白全集》
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小结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 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 “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 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 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 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 迁谪者。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 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 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 4课 《古代诗歌四首》课件(56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七绝 韵脚 押“ i ”韵
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 叙事 闻道/龙标/过/五溪。 地僻路远,同情关心 寄情明月, 想象新奇 抒情 随君/直到/夜郎/西。 托月送友 我寄/愁心/与/明月,
拟人
主题: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 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 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意 境 开 阔 , 写景 气 势 雄 浑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静结合 实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静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景
诗 如 其 人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博大胸怀 想象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 功 立 业
博 大 胸 怀
(为何托与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 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 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简要赏析。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 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 远方的朋友,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 行的忧虑和命运的关心之情。
古体诗 古诗 近体诗 五言律诗 律诗(八句)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绝句(四句)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七言律诗
闻:听到,听说。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贬官。 遥:遥远
此寄:这首诗篇。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 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意象:杨花,飘零; 子规,离愁别恨 渲染了哀伤 、凄楚的气 氛,奠定全 诗伤感的基 调,烘托了 诗人悲痛的 心情,寓情 于景。
(似要将宇宙吞没。)
4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市级公开课课件.古诗四首
写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 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 部,消除了后患,统一 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 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 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 了。《观沧海》是曹操 北征乌桓(huán)归 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听一听
[sè]
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山岛竦[sǒng]峙[zhì ] 。
探究1:
1.在诗中找出与怀化有关的内容。 答:龙标、五溪、夜郎。 2.作者为何要写杨花与子规? 答: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 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 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 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 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传说它是 蜀国国王杜宇魂化而成,叫声凄凉哀婉。因 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交代观海的地点,“观” 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 起”):描写海水和山岛,动静 结合。(实写)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 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虚写)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 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烂,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 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
赏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 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 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 荒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 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 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 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 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 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 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 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 它法。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共24张PPT课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抒情
3.为什么作者(zuòzhě)会起思乡之情?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海日生残夜(cán yè),江春入旧年。
清晨江上行舟,当残夜未全消褪之时,一轮 红日已从海上(hǎi shànɡ)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 已露春意。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怎能不叫身 在“客路”,时当岁末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shēngshì)
日月 若出其中
想象
星汉 (xiǎngxiàng) 若出其里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建博 功大 立胸 业怀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 的想象,描绘了大海(dà hǎi)吞吐日月,包蕴万 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 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jiéhé),动静结合(jiéhé)。
李白
第八页,共二十四页。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 纪(今甘肃天水)人。他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浪漫主义 诗 (làngmàn zhǔ yì) 人,与杜甫齐名,世称 “李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白 全集》
第九页,共二十四页。
题解(tíjiě)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左迁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贵州西部。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 治家、军事家、诗人。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 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 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 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běi zhēnɡ)乌桓, 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 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
《步出厦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 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 雄伟、慷慨悲凉。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汉乐府诗
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 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原是可以配乐歌唱 的诗歌,指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 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 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 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 府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 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 “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 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 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 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 首诗是写乡愁的。
答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 之情。
主旨:
通过对暮春时节景 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 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 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作者生平馆
王湾 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 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 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 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 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 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 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 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 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 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背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
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 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 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 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 首壮丽的诗篇。 当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 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故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的诗句。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杨花 漂泊无定 子规 不如归去
明月 陪伴友人
}
写景
离愁别绪
} 抒情
关怀、思念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 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李白,唐代诗人.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 陇西成纪(今甘肃 天水)人.他是我国 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与杜 甫齐名,世称“李 杜”,还有“诗仙” 之称.著有《李太 白全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到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掌握字 音、字义,扫除阅读障碍
jié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dà n
sǒng zhì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zāi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自由朗读,想一想: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可以分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是想像的?诗人又是怎样来描写的呢?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
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 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 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
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 “观”字展开,描写诗人所见所闻。
这首诗分几层?哪些诗句是写现实 的,哪些是想象的?
1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实景) 2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 (虚景) 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 与诗的内容无关。
且听风吟阁
1.播放录音,听 名家泛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2.自由朗读,要 求:读准字音,声音 洪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品味探究苑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 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 呢?
《观沧海》赏析
全诗中间十句写景,前六句写的是 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 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 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 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 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 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 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 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的远大抱负。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意
观 沧 海
曹 操
曹操(155-220)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 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 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 植合称“三曹”。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 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 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 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 的苦难生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言事点题 地点、俯视 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看)第一眼观海全景,大处落笔 实 动 气势苍茫浑然,辽阔威严 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
(听)转入动态,波澜壮阔 显示大海惊人力量,宏伟气象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借以抒发内心豪迈的情怀 与胸襟 乐府诗合乐时的附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想)诗的高潮,奇特的想象、夸张 虚言
写志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哪些 诗句最能体 现作者博大 的胸怀?
5、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所表现的意境。 这四句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 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抒发 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