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1
五年级语文七律-长征1
长 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简介:
1934——1936年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 区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 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苏区,进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 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长 征
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国民党 反动派集中几十万军队设下四道封锁线,妄图消灭红军。红军经过3个月的苦战, 虽然突破了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只剩下3万多人了。而这时蒋介石正调集40 万军队,分成三路,前堵后追。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提议改变进军 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和王稼祥等 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 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935年1月,红军强度乌江,攻下遵义,在这里召开了 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 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红军轻装前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 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终于走完了二万五千里漫漫 征程。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第二年10月,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艺术作品中的长征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泸定铁索桥
大 渡 河
金 沙 江
关于七律长征的课文
关于七律长征的课文关于七律长征的课文七律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的关于七律长征的课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七律长征的课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七律。
七律是律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
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
“ 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河里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暖:温暖。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乌蒙:山名。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人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课件
动作描写 愚蠢
1.雾凇是一篇写( )的文章,介绍了闻名全国的( ),读后我觉得雾凇( )。2. 三九严寒,( )。松花江畔的( )上,( )的霜花( )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 ),( )。
魔鬼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
这句话是魔鬼的( )描写,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魔鬼的( )。
外貌
比喻、夸张
排比
凶恶பைடு நூலகம்
3、……于是我非常生气,我说:“从今以后,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准许他选择怎样死。”4、一听所罗门一听所罗门死了,魔鬼立刻凶恶地说:“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5、这时候,魔鬼摇身一变,变成一团青烟,逐渐缩成一缕,慢慢地钻进胆瓶。
⑷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⑸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⑹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⑺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词句注释:
⑻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⑼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⑽金沙:金沙江,指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市的一段,云南等地也有支流。1935年5月,红军曾强渡云南省禄劝县皎平渡渡口。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多美呀!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而诗人只用了一个字就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绿”,可见诗人用字之精妙。诗人为何独独钟情于一个“绿”字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优质课件PPT-第8单元-25.七律.长征(第1课时)
走进课题
七律·长征 偶句押韵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瑞金
资料袋
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主力红军从瑞
金出发,一路上既要翻山越岭,又要躲避天上敌人飞机的侦察轰炸,
地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短短的一年时间里,途经江西、广东、湖南、
广西等11个省,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最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甘 宁革命根据地,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走进课题 “七律”知识知多少?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
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 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 闻名的长征。
祝你学习进步!
谢谢观看
小学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体现了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和藐视一切困难
的英雄豪情。
新知讲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齐读这两句诗,说一说你从句中的哪些词语中读懂
了红军长征很难?又从哪些词语里读懂了红军战士
不怕难呢?
新知讲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很难的词语:
(1) 万水千山
理解:红军长征,走的不是平坦的大路,而是要翻过
新知讲解
五年级上册25.《七律_长征》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注释:1.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省边境。
2.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3.细浪:小浪花。 4.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五岭逶迤腾细浪,
理
解
颔 联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 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第三.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 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 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 一概括吗?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 受。
腾 越 五 岭
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什么?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
“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 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 “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万水千山只等闲。
体现了红军的 英雄气概和百 折不挠的勇毅 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三个 字怎么理解?
远征:行程之远,
时日之长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 路上的一切艰难困 苦,把千山万水都 看得极为平常。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 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注释: 1.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2.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3.大渡:指大渡河。 4.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五年级六上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讲解。
五年级六上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讲解。
摘要: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1.课文《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2.课文的中心思想:英勇顽强、团结奋进的长征精神二、作者简介1.毛泽东生平简介2.毛泽东创作《七律长征》的背景三、课文解析1.诗的韵律和格式2.诗中描绘的长征历程3.诗中表现的长征精神四、课文意义及启示1.课文对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2.课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提纲】一、课文的背景和主题《七律长征》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丽历程,表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团结奋进的长征精神。
【提纲】二、作者简介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七律长征》是他在1935 年创作的一首诗,正值红军长征时期。
【提纲】三、课文解析《七律长征》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
诗中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头,展示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展现了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诗的结尾,“三军过后尽开颜”,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战胜一切困难后,内心的喜悦和豪情。
【提纲】四、课文意义及启示《七律长征》不仅是一首描绘长征历程的诗歌,更是一种弘扬长征精神的有力武器。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感受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在新时代面临各种困难挑战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拓展阅读-《长征》
长征(毛泽东)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2、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止。
5、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7、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9、金沙: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腾腾,使人心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暖:温暖。
)11、大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14、岷山:中国西部大山。
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东南走向。
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
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15、三军:指红一、二、四方面军,即整个红军。
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
小学五年级语文 七律·长征课文
七律·长征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
长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教科版第七册课文]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七律·长征》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热情的歌颂。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等闲:平平常常。
逶迤:蜿蜒曲折的样子。
逶,wēi。
迤,yí。
磅礴:广大无边,气势大。
磅,páng。
礴,bó。
走:本诗中是“滚动”的意思。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岷山:山名。
岷,mín。
尽开颜:个个脸上都显出高兴的样子。
认逶迤磅礴岷
七律·长征课文相关文章:《少年王冕》教学设计《猴王出世》练习题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半截蜡烛》教学设计《水就是生命》教学反思国标本小学语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
岷山千里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
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 一位杰出的诗人。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工农红军长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突破四道 封锁线
七律: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
(1)每首限定八行,每行7个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第2、4、6、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3)它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
难:牺牲之大, 经历之苦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 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 切困难。
“只等闲”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 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 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 凡的基调。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承“千山”, 以五岭、乌蒙 乌蒙磅礴走泥丸。 为代表 绵延不断 逶迤 五 突出奔腾气势 岭 腾
乌 磅礴 蒙 走
形容其巍峨高大
突出它的疾驰状貌,
五岭逶迤腾细浪,
对偶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夸张
反衬手法,突 乌蒙磅礴走泥丸。 出表现红军敢 于战胜一切困 难的高大形象 和伟大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承“万水”, 以金沙、大渡 为代表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 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 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 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 的喜悦。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 途中克服困难的五幅雄壮图 画,你能一一概括吗?用动 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 说说感受。
关于长征
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为惨烈 的一次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与数十 万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过六天血 战,红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此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 万人锐减到3万人。 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 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行军一 共368天,余下来的100天大都在战斗中渡过。 在漫漫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 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中国工农红军以血 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 诗!
《七律-长征》ppt课件
七 .律 长 征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
创作背景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诗歌的一种 体裁。每句七个字,为“七言”;每诗四大句(八 小句),为“律诗”。每一大句为一联,共四联, 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七律·长征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逶迤
“远征难” 乌蒙磅礴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千里岷山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越城岭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都庞岭
萌渚岭
骑 田 岭
大庾岭
乌蒙山 海拔 2300多米,以东北、西南的走向, 连绵于云南东北和贵州西部,形成一个不 小的高原地带。
金沙水拍云崖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渡桥横铁索寒
湘江战役
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 的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1934年11 月,中央红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在 湘江边展开激战。经六天血战,红 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 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 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长 征 精 神 生 生 不 息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全诗的意思及创作背景
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长征路上的⼀切艰难困苦,把千⼭万⽔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不过像翻腾着的细⼩波浪;乌蒙⼭⾼⼤雄伟,在红军眼⾥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七律·长征》
作者:⽑泽东
创作年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全诗译⽂
红军并不害怕探险的困难和障碍;把经历过成千上万⼭峰和⽔域的艰⾟和艰⾟视为⼀件很普通的事情。
武陵⼭脉如此⾼低错落,它们是⽆穷⽆尽的,但在红军的眼中,它们就像波浪⼀样慢慢翻滚。
乌蒙⼭是如此的雄伟,⽓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拍击着两岸⾼耸⼊云的⼭崖,给⼈以温暖的感受。
⼤渡河上泸定桥横跨东西两边,眼看只有下⼗⼏条铁索,使⼈感到⼀点的寒意;更让红军⾼兴的是岷⼭,到处是⽩雪,红军翻过岷⼭后,⼤家⼼情开阔,每个⼈脸蛋都笑开了。
创作背景
《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下旬,10⽉定稿。
这⾸七律是作于红军战⼠越过岷⼭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泽东在经受了⽆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壮丽的诗篇。
(赛课课件)五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共29张PPT)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 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 笑逐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 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 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逶迤:山脉连绵起伏的 样子。
Hale Waihona Puke 连绵起伏的(五岭)磅礴:气势雄伟。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逶迤 磅礴 岷山 云崖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12021/5/11T uesday, May 11, 2021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 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 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 队,长征是播种机。
七律长征的诗意[5篇]
七律长征的诗意[5篇]第一篇:七律长征的诗意七律长征的诗意(一)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这首诗写出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毫迈的气概.(二)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
五座大山蜿蜒荡起细小的波浪,高峻的乌蒙山也如脚下流动的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
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第二篇:七律长征课前谈话:师:我们第一次见面,先来认识一下,我姓黄生1:我姓——师:我叫黄玉平生2:我叫——师:我是湖州市长兴实验小学的老师生3:我是桐乡小学的学生师:我喜欢书法生4:我喜欢武术师:我喜欢李白的诗生5:我喜欢齐白石的画师:我国的诗人很多,(出示毛泽东的图象),称他毛主席。
你了解毛主席吗?生1:他是中国第一大领袖生2:毛泽东的书法写得非常好认识他吗毛泽东们?我一般生3:他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推翻了革命党政府生4:他写过很多诗词,有《井冈山》、《沁园春学》等生5:《想雷锋同志学习》《为人民服务》是他写的师:毛泽东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组毛泽东各个时期的一些照片。
(出示长征路上、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冬泳、练习毛笔字中毛主席的照片)教学过程:师:说到毛泽东,他一生写过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在长征胜利后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 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 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 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 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 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 力。
谢谢大家
机自0529 张通千 赵聪
; http;/// 果博东方开户; http;/// 果博东方开户; http;/// 果博东方开户; http;/// 果博东方开户; http;/// 果博东方开户 jch81kcf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 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 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 伟大诗篇。
柳亚子先生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一身兼伟大的政治家和 革命家,伟大的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 于一体的领袖人物。” 姚雪垠曾这样评价:“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是革命浪漫 主义诗歌的典范,它将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发 挥到极致,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十分统一和完美,可以称之为艺术精 品。”
主要战役 血战湘江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包座战役 激战腊子口 直罗镇之战 东征战役 西征战役
主要会议 通道会议 黎平会议 猴场会议 遵义会议 扎西会议 会理会议 两河口会议 芦花会议 沙窝会议 毛尔盖会议 巴西会议 俄界会议 榜罗镇会议 吴起镇会议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 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长 征
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红军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国民党 反动派集中几十万军队设下四道封锁线,妄图消灭红军。红军经过3个月的苦战, 虽然突破了封锁线,渡过了湘江,但只剩下3万多人了。而这时蒋介石正调集40 万军队,分成三路,前堵后追。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提议改变进军 方向,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张闻天和王稼祥等 大部分领导人的赞同。 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935年1月,红军强度乌江,攻下遵义,在这里召开了 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 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后,红军轻装前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下,四渡赤水,巧渡金 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终于走完了二万五千里漫漫 征程。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第二年10月,二、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严,就是在这么喜庆的时刻也没有任何改变。此刻,他正面无表情地望着眼前的这壹切,既没有喜悦,也没有忧伤,只是不经意间偶尔微蹙壹 下眉梢。来得早的宾客已经等了快壹个时辰了,即使来得晚的,也已经有些微微心急。就在众人翘首以盼,苦苦等待之际,典仪官的壹声“吉 时到”,整个王府立即掀起了壹片欢呼声。仆从们早就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宾客们蜂拥而至,将新郎团团围住,并簇拥着朝王府大门口走。 门口已经聚集了几十口子人,新郎壹行抵达府门之际,眼看着新娘子的花轿也稳稳当当地停在了王府的大门口!由于今日娶的是侧福晋,因此 婚礼仪式比之大婚轻减了许多,但是新郎官在府门口迎亲的程序仍然必不可少。待八抬大轿抬过了炭火盆、抬过了马鞍子,稳稳当当地落地后, 只见新郎弯弓搭箭,“嗖、嗖、嗖”,手起箭落,三支利箭准确无误地射向轿门。“驱邪避秽保平安!”随着嬷嬷的壹声吉利话出口,众人纷 份发出了赞叹声:“好身手!”“王爷果真了得!”“恭喜四哥!”众人的齐口夸赞并没有给新郎带来任何情绪上的变化,他仍然是壹言未发, 面无表情,放下弓箭之后,转身就朝宴席上走去,留下壹众人等面面相觑,不如如何是好。按照迎亲的惯例,宾客们应该随新郎壹并来到宴席 上,可是?按照迎亲的惯例,原本新郎应该与新娘子共同进府,并送至洞房,留下新娘在洞房等候,新郎来到宴席招呼宾客才是。迎亲迎亲, 这亲还没有迎进府,新郎怎么自己就先走了?百思不得其解的众人们很是难办,犹豫半天也不知道是跟上新郎呢,还是跟着新娘去洞房。就在 这思忖之间,无意之中人们分成了两部分:壹部分人急急慌慌、无可奈何地随着新郎来到了宴席上;另壹部分人则磨磨蹭蹭、故意拖延,只求 壹睹新娘的风采。射过三箭之后,按照常规,该是新娘子下轿的时候了。在嬷嬷的搀扶下,新娘子壹身桃红色凤冠霞披,头蒙喜帕、手捧苹果, 缓缓走下轿来。虽然蒙着红盖头,任谁也不可能真正壹睹新娘的真容,但那纤瘦的身材,端庄的体态,稳健的步伐,令余下在场的每壹个人都 禁不住暗暗发出壹声惊叹:果然是名不虚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人们也就更加好奇:这喜帕下的容貌该是何等的娇美模样?喜宴上居 主位的,不是新郎本人,而是二阿哥胤礽,当朝太子殿下!与往日不同的是,由于是四阿哥的喜宴,因此四阿哥--雍亲王位居太子右手,三 阿哥--诚亲王改居太子左手,其它众兄弟们长幼有序分坐余位。虽然刚刚有壹些小小的波折,但是大喜的日子,大家都不想让四哥(弟)为 难,特别是在十三阿哥嘻嘻哈哈的壹番招呼下,众人也都暂时忘记了刚刚的小插曲,热热闹闹地投入到了喜宴之中。因为是四哥的喜宴,各位 兄弟们难得有机会可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 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 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七 律
长 征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景简介:
1934——1936年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 区进行的战略转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 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艺术作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
泸定铁索桥
大 渡 河
金 沙 江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 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 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 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 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 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 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 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 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 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 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 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 敌人部分兵力。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 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 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