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合集下载

速度的计算题经典题型

速度的计算题经典题型

10 道速度的计算题经典题型
1. 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 千米/小时,他骑了2 小时,请问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2. 一辆汽车以60 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3 小时,然后以80 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 小时,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3. 甲、乙两地相距24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 小时,求汽车的速度。

4. 某人步行的速度是5 千米/小时,他走了一段路程用了3 小时,这段路程有多长?
5. 一列火车长200 米,以30 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00 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6.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是5 千米/小时,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是多少?逆水航行的速度是多少?
7. 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20 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10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8 千米/小时,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8. 一架飞机以500 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了2 小时,然后在空中盘旋了半小时,接着以400 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了1.5
小时,求飞机飞行的总路程。

9. 一辆汽车在一段长120 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40 千米/小时,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60 千米/小时,求汽车行驶全程的平均速度。

10. 一个人在跑步,前半段时间的速度是8 米/秒,后半段时间的速度是10 米/秒,总路程是960 米,求他跑步的总时间。

有关速度和平均速度例题

有关速度和平均速度例题

有关速度和平均速度例题【例1】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 ]A.4h内通过160km B.10s内通过了100mC.1h内通过1.2×106cm D.1min内通过1000m【分析】要比较快慢,必须在单位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大小.A物体的速度是40km/h;B物体的速度是10m/s合36km/h;C物体的速度是12km/h;D物体的速度是60km/h.【解答】D【说明】也可统一成m/s单位来比较。

只是按题中条件,用km/h比m/s 要简单些。

【例2】车正常行驶速度是54km/h,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是5m/s,汽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______倍。

若它们都运动相同距离时,汽车需1.5h,则自行车就需______h.【分析】比较速度的倍数,也必须在单位一致的基础上进行。

【解答】3;4.5.【例3】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A.20m/s B.10m/sC.8m/s D.都不对【分析】平均速度应是运动的路程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即【解答】C【例4】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n/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多大?【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得出前半段和后半段的运动时间,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得全路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设全路程为s,前半段运动时间t1,后半段运动时间t2.则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答全程平均速度为24m/s.【说明】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即不能用(20m/s+30m/s)÷2来计算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段路程共花费了多少时间这样一种平均快慢的概念,而花费的时间并不一定是“运动”的时间。

如:某物体在10s 内从甲地运动到乙地,经过路程50m,接着在乙地停留10s.若求前10s 内平均速度则是5m/s;求20s内平均速度则是2.5m/s.【例5】远程炮弹的出膛速度可达2000米/秒,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最快可达2460千米/时,这两个速度哪个大?【分析】本题要求比较两个速度,做计算题,要特别注意:(1)按照下列解题格式(即所谓“已知、求、解、答”)书写。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速度公式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中,速度公式是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以下是一些关于速度公式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的速度是多少米/秒?A. 16.67 m/sB. 10 m/sC. 20 m/sD. 30 m/s答案:A. 16.67 m/s(1小时=3600秒,60公里=60000米,所以速度=60000米/3600秒=16.67 m/s)2. 如果一个物体在10秒内移动了100米,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 10 m/sB. 5 m/sC. 1 m/sD. 20 m/s答案:B. 5 m/s(平均速度=距离/时间,即100米/10秒=10 m/s)二、填空题1. 速度公式是 _______ 。

答案:速度=距离/时间2. 如果一个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用时12秒,那么他的速度是_______ 米/秒。

答案:8.33米/秒(100米/12秒=8.33 m/s)三、计算题1. 一辆自行车以5米/秒的速度行驶了300秒,求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

解答:根据速度公式,距离=速度×时间,所以自行车行驶的总距离=5米/秒×300秒=1500米。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第一秒内移动了2米,第二秒内移动了4米,求物体在第二秒的平均速度。

解答:第二秒内物体移动了4米,时间是1秒,所以平均速度=4米/1秒=4米/秒。

四、简答题1. 请解释为什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

答案: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因为它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移动的快慢,而方向表示物体移动的方向。

矢量量允许我们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其移动的快慢和方向。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试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速度公式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掌握速度公式及其变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运动问题。

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

初二物理速度基础练习题1. 小明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全程10公里,用时40分钟。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10公里 ÷ 40分钟 = 0.25公里/分钟2. 小红开车从C地到D地,全程80公里,用时2小时。

求小红开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80公里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3. 假设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骑自行车,小红开车。

他们各自的速度分别是10公里/小时和50公里/小时。

问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10公里/小时 + 50公里/小时) = 0小时4. 如果上面的问题改为小红是骑自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小明开车速度为10公里/小时,他们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解答:相遇时间 = 距离 ÷总速度 = 0 ÷ (50公里/小时 + 10公里/小时) = 0小时5. 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骑自行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平均速度。

解答:总路程 = 距离EF + 距离FG = 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小时 × 4小时 = 80公里总时间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平均速度 = 总路程 ÷总时间 = 80公里 ÷ 6小时≈ 13.33公里/小时6. 如果小刚从E地骑自行车出发,时速为20公里/小时,经过2小时后到达F地,然后又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骑行4小时到达G地。

求小刚从E地到G地的总时间。

解答:总时间 = 时间EF + 时间FG = 2小时 + 4小时 = 6小时7. 小明骑自行车从H地到I地,全程40公里,用时1小时。

求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

解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40公里 ÷ 1小时 = 40公里/小时8. 小红骑自行车从J地到K地,全程60公里,用时2小时30分钟。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

物理八年级速度计算题一、速度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公式,其中公式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公式);公式表示路程,单位是米(公式);公式表示时间,单位是秒(公式)。

由该公式变形可得公式,公式。

二、典型例题1. 简单计算题目: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00m,所用时间是5s,求汽车的速度。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速度公式公式,可得汽车的速度公式。

2. 路程计算(已知速度和时间)题目: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公式,运动时间为10s,求物体通过的路程。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物体通过的路程公式。

3. 时间计算(已知速度和路程)题目:一个人步行的速度是公式,他要通过一条长600m的街道,求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

解析: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他通过这条街道需要的时间公式。

4. 多段路程或时间的计算题目:一辆汽车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100s,然后又以公式的速度行驶了200s,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析:对于第一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对于第二段路程:已知公式,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公式。

总路程公式。

5. 平均速度计算题目: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后半段路程的速度是公式,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总路程为公式,则前半段路程公式,后半段路程公式。

根据公式,可得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公式。

总时间公式。

平均速度公式。

把公式,公式代入可得公式。

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例题

运动的快慢计算题例题

⑴相向运动错车,计算公式为:
L L
t 1 2
v v
1
2
⑵同向运动超车,计算公式为:
L L
t 1 2
v v
1
2
相对速度问题: 甲、乙两物体分别以v甲和v乙旳速度运动,且 v甲〉v乙 (1)当它们同向运动时,以乙为参照物,甲 相对于乙旳速度为v甲乙=v甲-v乙。 (2)当它们反向运动时,选择其中一种物体 为参照物,则另一种物体运动速度为v甲乙= V乙甲=v甲+v乙。
例如:人经过自动扶梯上楼
例14:自动扶梯用30s,能够将一种站在扶梯上旳 人从一楼送至二楼。假如自动扶梯不动,人沿
例12.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m,一列火车全长200m, 若该车匀速经过大桥时,在前40s内经过600m旅程. 求:这列火车全部经过大桥需要北方向平直公路上以10m/s旳 速度匀速向南行驶.一种人以1m/s旳速度与汽车 同向匀速行走. ①若以车为参照物,地面上旳房 屋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人向哪个方向运动, 速度多大?②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向哪个方向运 动.速度为多大?


解: S甲 v甲t
S乙 v乙t
S=L甲+L乙
S乙 S甲 L甲 L乙
v甲t v乙t L甲 L乙
答:需要4s时间。
t L甲 L乙 v甲 v乙
80m 100m 20m / s 25m / s
4s
t L甲 L乙 v甲 v乙
两车速度分别为v1、 v2 , 长度分别为L1、L2
扶梯从一楼到二楼需1.5min,目前某人沿运动 旳扶梯从一楼上二楼,需用多少秒?
例15、一列长为l旳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尾以速 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 伍迈进旳距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计算题一、简单的速度计算。

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通过的路程是120km,若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求汽车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v = (s)/(t),可得t=(s)/(v)。

已知s = 120km,v=60km/h,则t=(120km)/(60km/h)=2h。

2. 某人跑步的速度是5m/s,他跑了100m,求他跑步所用的时间。

- 解析:由v=(s)/(t)得t = (s)/(v),这里s = 100m,v = 5m/s,所以t=(100m)/(5m/s)=20s。

3. 一辆摩托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900m,求行驶的时间。

- 解析:根据t=(s)/(v),s = 900m,v = 30m/s,则t=(900m)/(30m/s)=30s。

二、涉及单位换算的速度计算。

4. 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km = 1000m,1h=3600s,所以72km/h=(72×1000m)/(3600s)=20m/s。

5.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15m/s,合多少km/h?- 解析:1m/s=(frac{1)/(1000)km}{(1)/(3600)h}=3.6km/h,所以15m/s =15×3.6km/h = 54km/h。

6. 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是360m/min,合多少m/s?- 解析:因为1min = 60s,所以360m/min=(360m)/(60s)=6m/s。

三、平均速度的计算。

7. 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前半程的速度是v_1 = 5m/s,后半程的速度是v_2 =3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 解析:设全程为2s,根据t=(s)/(v),则前半程时间t_1=(s)/(v_1),后半程时间t_2=(s)/(v_2)。

- 全程平均速度v=(2s)/(t_1 + t_2),t_1=(s)/(5m/s),t_2=(s)/(3m/s)。

经典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

经典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一.路线垂直(时间一样)问题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假设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展测试。

*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场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如下图。

速度计算题--含答案

速度计算题--含答案

一、简单的求速度问题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解:已知:S=5300m,t=256s根据:v=S/t可知v=S/t=5300m/256s=s答: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s二、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解:由题可知: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总路程S=S桥+S车=400m+200m=600m,由v= s/t 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t= s/v = 600m/12m/s =50s.答: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50s.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按车头算行驶距离S=360m-120m =240m,t=10s根据:v=s/t得火车的行驶速度v=s/t=240/10=24m/s答:火车的行驶速度为24m/s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解:已知:车的速度v=13m/s,行驶的时间t=1min10s=70s。

根据:v=s/t得车行驶的路程s= vt=13m/s×70s=910m所以隧道的长度为s隧道=S-S车=vt-s车=13m/s×70s-310m=600m.答:隧道长是600m.三、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解:已知v甲:v乙=2:3,s甲:s乙=4:3,根据v= s t 可得:t甲/ t乙= (S甲/ V甲)/( S乙/V乙) = (S甲/S乙)×(V乙/V甲) = (4/3) ×(3/2 )= 2:1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2: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解:已知t甲:t乙=4:3,s甲:s乙=6:5,根据v= s/t 可得:v甲/v乙= (S甲/t甲)/( S乙/t乙) = (S甲/S乙)×(t乙/t甲) = (6/5) ×(3/4 )= 9:10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9:10四、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1、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15KM\h,5m\s.)五、爆炸离开问题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解:已知:导火线长S1=96cm,燃烧速度为V1=s,点火人员奔跑速度为V2=5m/s,安全距离为S=500m.根据v= s/t 可得:导火线燃烧的时间t1=s1/v1=96cm/s=120s.在t1时间内点火人员所走的路程s2=v2*t1=5m/s×120s=600m600m大于安全距离500m∴点火后可以跑完所需安全距离.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速度计算题--附答案

速度计算题--附答案

一、简单的求速度问题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解:已知:S=5300m,t=256s根据:v=S/t可知v=S/t=5300m/256s=20.7m/s答: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20.7m/s二、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解:由题可知:列车通过大桥行驶的总路程S=S桥+S车=400m+200m=600m,由v= s/t 得,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t= s/v = 600m/12m/s =50s.答: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50s.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求火车的行驶速度。

解:根据题意可知,按车头算行驶距离S=360m-120m =240m,t=10s根据:v=s/t得火车的行驶速度v=s/t=240/10=24m/s答:火车的行驶速度为24m/s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解:已知:车的速度v=13m/s,行驶的时间t=1min10s=70s。

根据:v=s/t得车行驶的路程s= vt=13m/s×70s=910m所以隧道的长度为s隧道=S-S车=vt-s车=13m/s×70s-310m=600m.答:隧道长是600m.三、比值问题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解:已知v甲:v乙=2:3,s甲:s乙=4:3,根据v= s t 可得:t甲/ t乙= (S甲/ V甲)/( S乙/V乙) = (S甲/S乙)×(V乙/V甲) = (4/3) ×(3/2 )= 2:1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2: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解:已知t甲:t乙=4:3,s甲:s乙=6:5,根据v= s/t 可得:v甲/v乙= (S甲/t甲)/( S乙/t乙) = (S甲/S乙)×(t乙/t甲) = (6/5) ×(3/4 )= 9:10 .答: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9:10四、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1、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用3h,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15KM\h,5m\s.)五、爆炸离开问题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解:已知:导火线长S1=96cm,燃烧速度为V1=0.8cm/s,点火人员奔跑速度为V2=5m/s,安全距离为S=500m.根据v= s/t 可得:导火线燃烧的时间t1=s1/v1=96cm/0.8cm/s=120s.在t1时间内点火人员所走的路程s2=v2*t1=5m/s×120s=600m600m大于安全距离500m∴点火后可以跑完所需安全距离.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的练习题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的练习题一、问题描述:甲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15km/h,用时30分钟。

乙从家出发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20km/h,用时45分钟。

请问甲和乙谁的平均速度更快?二、解题步骤:为了比较甲和乙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先计算出他们的路程和时间。

然后,通过求解平均速度的公式,可以得出答案。

1. 根据问题描述,我们知道甲的速度为15km/h,用时30分钟。

乙的速度为20km/h,用时45分钟。

首先,我们需要将时间换算成小时。

30分钟 = 30/60 = 0.5小时45分钟 = 45/60 = 0.75小时2. 接下来,计算甲和乙分别的路程。

根据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我们知道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甲的路程 = 15km/h × 0.5小时 = 7.5km乙的路程 = 20km/h × 0.75小时 = 15km3.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甲和乙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甲的平均速度 = 7.5km / 0.5小时 = 15km/h乙的平均速度 = 15km / 0.75小时 = 20km/h由计算得知,甲的平均速度为15km/h,乙的平均速度为20km/h。

因此,乙的平均速度更快。

三、解题结果:根据计算结果,乙的平均速度更快。

甲的平均速度为15km/h,乙的平均速度为20km/h。

这意味着乙在同样的时间内能骑更远的距离。

四、小结:本文通过解答初二物理的平均速度练习题,帮助我们理解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求解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将时间统一换算成小时,然后通过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计算平均速度。

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相对简单,但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需要更深入的物理知识和技巧。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必考题 求平均速度

四年级数学必考题 求平均速度

四年级数学必考题•求平均速度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从乙地开往甲地用了5小时,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这辆汽车在往返途中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216×2÷(4+5)=48(千米/时)答:平均速度是48千米/时。

2、一辆汽车动甲地开往乙地用了3小时,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6千米,已知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返回时间:216÷36=6(时)216×2÷(3+6)=48(千米/时)答:平均速度是48千米/时。

3、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到甲地。

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300×2÷(300÷100+300÷60)=75(千米/时)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4、一辆汽车以84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6小时到达.回来时遇到下雨,用了9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解:84×6÷9=56(千米/时)答: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56千米/时.5、甲、乙两港相距27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再返回,去时顺水,速度为45千米/时,回来时逆水,速度为30千米/时,这艘轮船往返甲乙两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70÷45=6(时)270÷30=9(时)270×2÷(6+9)=36(千米/时)答:这艘轮船往返甲乙两港的平均速度是36千米/时。

6、两地相距563千米,一辆汽车行了3小时,剩下的路程比已行的多65千米。

这辆汽车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已行距离:(563-65)÷2=249(千米)速度:249÷3=83(千米/时)答:这辆汽车平均速度是83千米/时。

7、A、B两地相距50千米,从A出发到B,去时用了2小时,回来时用了3小时,求平均速度.总路程:50+50=100(千米)总时间:2+3=5(小时)平均速度:100÷5=2(千米/小时)8、小胖锻炼身体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1200米是上坡路,从乙地到丙地600米是下坡路,小胖从甲地到丙地,行下坡路的速度是上坡路的两倍,甲地到丙地用了50分钟,从丙地返回甲地用了40分钟,小胖走上坡路的速度是多少?解:上坡时间:(50+40)÷(1+2)ⅹ2=60(分)上坡速度:(1200+600)÷60=30(米/分)答:小胖走上坡路的速度是30米/分。

初中物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

初中物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

初中物理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一、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吗?例1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 1=12米/秒, 在后半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 2=24米/秒, 则此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错解:v v v =+=+12212242米秒米秒//=18米/秒 正确解法应为:已知:v 1=12米/秒,v 2=24米/秒,求:v 。

解:设全程为2s ,则通过前、后半程的时间分别为t s v t s v 1122==//和,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 s t s s v s v v v v v ==+=+=⨯⨯+=22221224122416121212////米秒米秒答:此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为16米/秒。

小结:(1)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认为运动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它在各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平均值,这是错误的;(2)题目中缺少的物理量可通过设未知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些设的未知量一定会在计算过程中消去。

二、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吗?例2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12米/秒,在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2=24米/秒,则此物体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解(已知、求、答均略):设物体运动全程中的时间为2t ,则前、后两半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 v t s v t 1122==,,故全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v s t v t v t t v v ==+=+2221212代入已知,即得v =18米/秒。

小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例2,又如高中将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总之,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不是一回事,二者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摘自《中学生学习报》一、机械运动练习题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一、填空题: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______的,在机械运动中,静止是______的,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这时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平均速度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一个小汽车先以30 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然后又以50 km/h 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求其平均速度是多少?A. 33.33 km/hB. 40 km/hC. 45 km/hD. 50 km/h2. 一辆自行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1分钟,然后又以15 m/s的速度行驶了2分钟,求其平均速度是多少?A. 11.25 m/sB. 12.50 m/sC. 13.33 m/sD. 14.17 m/s3. 一辆汽车以60 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接着以30 km/h的速度行驶了1小时,最后以40 km/h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求其平均速度是多少?A. 38 km/hB. 39.55 km/hC. 40 km/hD. 41.43 km/h二、计算题:1. 一辆火车以80 km/h的速度行驶了4小时,接着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最后以60 km/h的速度行驶了5小时,求其平均速度是多少?解:首先计算总路程:总路程 = 80 km/h × 4 h + 120 km/h × 3 h + 60 km/h × 5 h= 320 km + 360 km + 300 km= 980 km接下来计算总时间:总时间 = 4 h + 3 h + 5 h= 12 h最后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980 km / 12 h≈ 81.67 km/h所以,该火车的平均速度约为81.67 km/h。

2. 一名运动员以10 m/s的速度跑了1000 m,然后以15 m/s的速度跑了2000 m,求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首先计算总路程:总路程 = 1000 m + 2000 m= 3000 m接下来计算总时间:总时间 = 总路程 / 总速度= (1000 m / 10 m/s) + (2000 m / 15 m/s)= 100 s + 133.33 s≈ 233.33 s最后计算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3000 m / 233.33 s≈ 12.86 m/s所以,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12.86 m/s。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

初二物理速度部分计算题经典版1.一辆摩托车以90km/h的平均速度追赶前面行驶120km 的卡车。

追了270km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

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追上卡车时,摩托车和卡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因此可以列出方程:120km + x = 270km - x其中x为摩托车和卡车相遇时,摩托车已经走过的路程。

解方程可得:x = 75km因为摩托车以90km/h的速度追上卡车,所以时间t为:t = x / 90km/h = 0.8333h卡车的平均速度v为:v = 120km / t = 144km/h因此,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44km/h。

2.一列车长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200m的隧道用了0.01h。

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040m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解题思路:由于该列车通过隧道和铁路桥的速度相同,因此可以列出方程:160m + 200m + x = 1040m其中x为该列车通过铁路桥所用的时间。

解方程可得:x = 6s因此,该列车通过长1040m的铁路桥需要6秒的时间。

3.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用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

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点火者以5m/s的速度跑开,能否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解题思路:首先需要计算导火线燃烧完毕所需的时间t:t = 96cm / 0.8cm/s = 120s因此,点火者需要在120秒内跑到距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点火者以5m/s的速度跑开,因此他需要的时间为:t' = 500m / 5m/s = 100s因为t' < t,所以点火者无法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4.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1.5min。

已知火车长150m。

桥长为多少?解题思路:首先需要将速度转换为米每秒:54km/h = 15m/s因此,火车通过桥的时间t为:t = 1.5min = 90s火车通过桥的总路程为:150m + x其中x为桥的长度。

速度的计算题以及答案

速度的计算题以及答案

速度的计算题以及答案速度的计算题以及答案:1. 车辆从A地到B地的距离是200公里,行驶时间是4小时。

求车辆的平均速度。

解答:平均速度等于行驶距离除以行驶时间。

所以,平均速度 = 200公里 / 4小时 = 50公里/小时。

2. 一架飞机从纽约飞往伦敦的距离是5500公里,飞行时间是6小时。

求飞机的平均速度。

解答:平均速度 = 飞行距离 / 飞行时间 = 5500公里 / 6小时≈ 916.67公里/小时。

3.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甲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乙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

如果两车相距240公里,求两车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设两车相遇的时间为t小时。

根据题意,甲车行驶的距离等于乙车行驶的距离加上相遇时的距离。

所以,60t = 80t - 240。

解这个方程得到t = 4小时。

4. 一辆火车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2小时后发现前方行驶一辆道路清理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

如果火车减速并保持和道路清理车相同的速度行驶,求火车追上道路清理车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假设火车追上道路清理车的时间为t小时。

根据题意,火车行驶的距离等于追上车的行驶距离。

所以,70 * 2 + 40 * t = 70t。

解这个方程得到t = 2.5小时。

5.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行驶,在行驶3小时后轮胎爆裂,导致汽车减速。

减速后的速度为每小时30公里,汽车以这个速度行驶2小时到达目的地。

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答:汽车在爆胎前行驶的距离等于汽车爆胎后行驶的距离。

所以,90 * 3 = 30 * 2 + x,其中x为汽车在爆胎后行驶的距离。

解这个方程得到x = 270公里。

所以,汽车行驶的总路程 = 爆胎前行驶的距离 + 爆胎后行驶的距离 = 90 * 3 + 270 = 540公里。

这些是关于速度计算的一些题目以及解答,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初中数学平均速度计算题

初中数学平均速度计算题

初中数学平均速度计算题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走过的平均距离。

计算平均
速度需要知道物体的总路程和总时间,通过将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
得到平均速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初中数学平均速度计算的例题。

题目
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需要20分钟,全程距离为8公里。

如果小明想要以更快的速度骑车,他需要在这段路程上以每小时多
少公里的速度骑行?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将给定的时间转换成小时。

由于一小时有60
分钟,所以20分钟可以转换成20/60 = 1/3 小时。

然后,我们将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小明骑车的
总路程为8公里,总时间为1/3小时。

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 = 8公里 / (1/3)小时
为了计算这个表达式,我们可以将分数转化为除法,即:
平均速度 = 8公里 * 3 / 1小时 = 24公里/小时
所以,小明需要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骑行才能更快地到达学校。

总结
在计算初中数学平均速度时,需要知道总路程和总时间。

通过将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可以计算出平均速度。

在例题中,小明骑自行车的总路程为8公里,总时间为20分钟转换成1/3小时。

通过将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我们得出小明需要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骑行才能更快地到达学校。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版)高一第1课时 速度的理解及平均速度的计算(练习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版)高一第1课时  速度的理解及平均速度的计算(练习题)

人教版(2019版)高一第1课时速度的理解及平均速度的计算(2003)1.生活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我们都称“速度”.下列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8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由于堵车在隧道内,车速仅为1.2m/sC.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D.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2.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 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A.900m/s是平均速度,54km/h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54km/h瞬时速度C.900m/s是瞬时速度,54km/h是平均速度D.900m/s是平均速度,54km/h是瞬时速度3.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等于零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都等于它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5.小李乘坐高铁,当他所在的车厢刚要进某一直隧道时,看到车厢内显示屏上的示数为216km/h,他立即观察手表秒针走动,经过20s车厢出了隧道,则该隧道的长度约为()A.600mB.1200mC.2160mD.4320m6.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s时的速度是10.4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10.4m/sB.10.3m/sC.10.2m/sD.10m/s7.手机导航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有很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17.4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km,需用时29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走常规路线的19.8km,指的是位移B.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C.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D.选择走“高速优先”,则平均速度最大8.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在日本大阪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队史上的世界杯第5冠.比赛中主攻手朱婷凌厉扣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某次发球时一位摄影爱好者从侧面给她拍了张全身照,朱婷的实际身高s,在照片上朱婷身高5.00cm,排球在照片上留下为1.98m,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120了0.50cm的径迹,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她发球的速度约为()A.12m/sB.24m/sC.36m/sD.48m/s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物体的速度为2m/s,乙物体的速度为−4m/s,则可知()A.乙物体的速度大于甲物体的速度B.因为+2>−4,所以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C.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D.若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甲、乙两物体相距60m 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 2=20km/h 行驶完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 ,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的速度大小是() A.25km/hB.35km/hC.34km/hD.38km/h11.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则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A.2∶3 12.5m/sB.3∶2 12m/sC.2∶3 12.75m/sD.3∶2 12.5m/s12.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变速运动,它与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为x =5+2t 3(m),该质点在t =0到t =2s 间的平均速度和t =2s 到t =3s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12m/s ,39m/s B.8m/s ,38m/s C.12m/s ,19.5m/sD.8m/s ,13m/s13.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 的速度跑了80m ,然后又以2m/s 的速度走了20m ,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试求:(1)5s 末的瞬时速度. (2)0∼20 s 内的平均速度. (3)第二个10s 内的平均速度. (4)0∼30 s 内的位移.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8m/s的速度到达终点,与终点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由于堵车,在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2m/s,是在隧道中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与某一位置对应,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子弹以8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与某一位置对应,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2.【答案】:C【解析】: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表示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表示一段位移内的速度,是平均速度,故C正确.3.【答案】:A;C4.【答案】:A【解析】: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x=v¯t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故A正确;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5.【答案】:B【解析】:隧道的长度即为火车在这20s内通过的位移,v=216km/h=60m/s,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有x=vt=60×20m=1200m,选项B正确.6.【答案】:D【解析】:根据平均速度公式v¯=xt ,可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v¯=xt=10010m/s=10m/s,故D正确.7.【答案】:B【解析】:常规路线的19.8km 指的是路程,A 错误.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B 正确.瞬时速率反映瞬时速度的大小,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不一定最小,C 错误.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三种路线位移一样,而时间是走常规路线最短,所以平均速度最大,D 错误.8.【答案】:B9.【答案】:A ;C ;D【解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其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选项A 、C 正确,B 错误;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 后二者分别运动了20m 和40m ,两物体相距60m ,选项D 正确.10.【答案】:B【解析】:设全程的位移为3x ,则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前2x 的位移,以速度v 2=20km/h 行驶了后x 的位移,则汽车通过前23位移的时间为t 1=2xv 1,汽车通过后13位移的时间为t 2=xv 2,全程平均速度v ¯=3xt 1+t 2,解得v 1=35km/h ,故B 正确.11.【答案】:B【解析】:设每段位移为x ,则通过第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t 1=x10,通过第二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t 2=x15,故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xt1+t 2=2xx 10+x15=12m/s ,时间之比t 1t 2=32.12.【答案】:B【解析】:由x =5+2t 3可知,t 1=0时,x 1=5m ;t 2=2s 时,x 2=21m ;t 3=3s 时,x 3=59m ,所以Δx 1=x 2−x 1=16m ,Δx 2=x 3−x 2=38m ,平均速度分别为v ¯1=Δx1Δt 1=8m/s 、v ¯2=Δx2Δt 2=38m/s ,故B 正确.13.【答案】:以8m/s 的速度跑了80m ,所用的时间为t 1=808s =10s以2m/s 的速度走了20m ,所用的时间为t 2=202s =10s跑完百米所用时间为t =t 1+t 2=20s平均速度v¯=xt =10020m/s=5m/s14(1)【答案】由图可知,物体在前1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5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前10s内的平均速度,则v=ΔxΔt =3010m/s=3m/s(2)【答案】由图可知,物体在0∼20s内位置坐标由0变化到20m,则物体在0∼20s 内的位移x1=20m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v¯1=x1t1=2020m/s=1m/s(3)【答案】由图可知,物体在第二个10s内位置坐标由30m变化到20m,则物体在第二个10s内的位移x2=20m−30m=−10m物体在第二个10s内的平均速度v¯2=x2t2=−1010m/s=−1m/s(4)【答案】由图可知,物体在0∼30s内位置坐标由0变化到0,则物体在0∼30s 内的位移为0【解析】:。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速度和平均速度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变速直线运动与平均速度例1. 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题意分析: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回事;因此A选项说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肯定是不对的;B选项说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说法也是不对的;C选项说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这就是平均速度的定义,是对的;D选项说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也是不对的。

解答过程:C解题后的思考:对于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应该弄明白,指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路程或者不同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有可能是不相同的。

例2.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题意分析:有关求平均速度的问题应该弄明白,求的是哪一段路程或者哪一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本题中要求的是全程的平均速度,必须用全程的路程除以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解答过程:已知:s1+s2=s v1=3m/s,v2=5m/s求:=?解:假设全程的路程是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t2=所以,跑完全程所用时间:t=t1+t2=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答: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75m/s。

解题后的思考: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千万不能简单当成速度的平均值,通过本题可以看到,≠(v1+v2)/2=(5 m/s+3 m/s)/2=4 m/s;学会设全程的路程为s,并用s来表示t1、t2也是本题的一个技巧。

路程、时间之间的计算,要注意分析题意,然后再根据公式(1)v=s/t;(2)s=vt;(3)t=s/ v 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一选择题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2.如果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s/m那么: ( )A.100s/m比10s/m快B.0.2s/m比5m/s快C.1m/s与1s/m一样快D.10m/s比0.1s/m快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4.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A.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B.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C. 45千米/时=45× =12.5米/秒D. 45千米/时=45千米×5/8米/秒=12.5米/秒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A. 速度直线运动B. 变速运动C. 变速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7.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实际测出: ( )A.小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B.斜面(轨)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C.整个斜面(轨)的长度D.小车头到斜面(轨)底的距离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A.400m B.300m C.200m D.150m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60m/s B.6m/s C.1m/s D.1m/min1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4米/秒B.4.8米/秒C.5米/秒D.6米/秒1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 ( )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13.一列客车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突然迎面开来一列长300米的货车,坐在窗口的乘客看见货车从他跟前经过的时间是10秒,则货车的速度应为:( )A.30米/秒B.10米/秒C.20米/秒D.无法确定14.洛溪桥全长1916m,正桥全长480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 )A.172.4s B.47.9sC.43.2s D.12s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在甲前面0.6米处D.在甲前面1.2米处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__________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1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A.108km/h=_______m/sB.10m/s=________km/hC.72km/h=_______m/sD.15m/s=_______km/h18.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分钟内通过路程0.3千米,则该物体在前10秒内的速度是_______米/秒;第5秒末的速度是_________千米/时.19.一架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5min内飞行了60km,则该飞机飞行0.5h 通过的路程为m .20.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隧道--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已经开工,隧道全长2800米。

若竣工后,一辆轿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隧道,需要_________秒,以隧道内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_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1.小明坐在一辆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中,他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图是路途中这辆汽车上的速度计的情况,此时该车的行驶速度是__________;若这辆车保持这个速度不变,从毕节驶向贵阳,毕节到贵阳的距离约为217km,这辆车从毕节到贵阳大约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

2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中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_h。

23.某一物体在前一半的路程中速度是10米/秒,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15米/秒,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24.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是20米/秒,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是30米/秒,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25.李飞骑自行车由甲地到乙地,先以4米/秒速度骑了全程的2/3 , 余下的路程用6米/秒速度骑行,则他在甲地到乙地的全程中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米/秒.26.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2m/s,乙的速度为3 m/s ,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t甲∶t乙为_______;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s甲∶s乙为_________.27.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运动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28.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v 甲=36千米/小时,v 乙 =54千米/时,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t 甲∶t乙 =1∶3,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为_________.29.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m/s.30.一条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米/秒,河水的流速为3米/秒.当小船顺流而下时,船对河岸的速度是_______.坐在船上的人相对船的速度是_________.31.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v1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 32.一列客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与它平行的另一轨道上迎面驶来一列长为300m的货车,坐在客车上的某一乘客注意到货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恰好是10s,则货车当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_m/s.33.某火车站的自动扶梯在1min内可以把站在梯上的人送到楼上去,如果扶梯不动,人从扶梯走上去需3min,那么人按原来的速度沿开动的扶梯走上去需________min.三:实验题3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如图所示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a. 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_______________;(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36.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3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

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⑴、 ;⑵、 ;⑶、 .38.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电动小车作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可知,甲车在作_________直线运动。

甲车通过0.6米的路程所用时间____秒。

(2)观察图b可知,在AB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米.(3)比较图a、b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9.在用小车和斜面、停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a. 应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b. 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是:v1_______v2.4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AB=_______cm t BC=______s v AC=_______m/s(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

(填"大"或"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