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
![八年级上册物理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带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4d906f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c.png)
1.4测量平均速度一、多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 ,闪光灯每隔Δt 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
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小球从B 位置到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从A 位置到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Δa tD .小球通过B 点时的瞬间速度为Δat2.在校田径运动会100m 决赛中,前30m 小明落后于小亮,后70m 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亮领先到达终点,关于这次决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B .前30m ,小明的平均速度与小亮的平均速度相等C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D .100m 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3.兔子和乌龟看完师大一中的运动会深受启发,打算上演一场2020版龟兔赛跑,兔子与乌龟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比乌龟先到达终点C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在0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单选题4.某学生60m赛跑的成绩是9s,如果他在前30m的速度为6m/s,到达终点冲刺的速度为8m/s,那么,他在后30m的平均速度是()A.3.3m/s B.7m/s C.7.5m/s D.8m/s5.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AE两点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AE两点间做变速直线运动C.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d9f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4m/sB .4.5m/sC .5m/sD .6m/s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速度为v 1,后三分之二的路程速度为v 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122v v + B .1223+v v C .12123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3s 时甲在乙的后方℃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都正确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B.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则可测出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C.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v BC>v AC>v AB D.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6.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7.如图为百米赛跑比赛场景,第1跑道的小华前半程用时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终点裁判员采用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对成绩排名B.小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7.1m/sC.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D.终点裁判员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同学们赛跑时间比实际偏长8.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352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早晨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他前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4m/s,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 B.2.4m/s C.4.8m/s D.3.8m/s2.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C.BC段汽车处于变速直线运动状态D.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22.5km/h3.某户外运动爱好者去城郊骑行,他前24m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24m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 B.4.8m/s C.6 m/s D.4m/s4.同方向运动的两辆小车,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甲车比乙车的运动速度慢B.乙车的速度为0.4m/sC.经过2s,乙在甲前1.12m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5.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花了相同的时间,这辆汽车的运动()A.肯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肯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上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整段路程上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6.如图为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装置.A是斜面上可移动的小车,B为固定在斜面上一段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小车由静止自由滑下时,速度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分析,错误的是()A .甲、乙、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丙运动速度相同B .开始运动15s 后,甲在乙正西30米处C .图B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丙在4s 内通过的路程D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28.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48ac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c.png)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1.在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30秒追上了前方450m处的一辆自行车。
求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答案为B选项,即10m/s。
2.XXX讲了“龟兔赛跑”故事,其中兔子在半途睡觉,醒来后追上了乌龟,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正确的说法是C选项,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要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3.关于速度,正确的说法是D选项,即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之比为2∶3,时间之比是1∶2.求甲、乙的速度之比。
答案为A选项,即3∶2.5.关于平均速度,正确的说法是C选项,即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6.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
求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为B选项,即5m/s。
7.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甲图和XXX。
8.一位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在一段公路上,前5分钟行驶了1200m,然后又用0.5小时行驶了8km,最后用5分钟行驶了1000m。
求该同学骑自行车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和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
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为4m/s,中途8km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6km/h或4.44m/s,通过整段公路的平均速度为10.83m/s。
9.XXX设计了“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无法确定小车在不同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无法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C=20cm,t=2s,v=10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
如果在小车经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影响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183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B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 .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D .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2.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AB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无法判断3.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 ,中途的速度为9m/s ,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 ,若他的成绩为12.5s 。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9m/sB .8.67m/sC .8m/sD .12m/s4.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 /s ,10s 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5m /sB .11m/sC .10m /sD .9.7m /s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刻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B .从a 到b ,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C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7.小枫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 1,斜面长s 2,下列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和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由静止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在做变速运动B .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21s s v t-=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D .图象乙能准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4.8m/s B.5m/s C.2.45m/s D.4.8km/h10.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7401c5102de2bd9605886f.png)
答案: ; 。
12.两名同学在周长为 的圆形冰面上一起进行溜冰活动,活动规则如下:两人必须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圆形跑道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由于两人出发速度不同,速度大的同学超出一圈追上速度小的学生时向前推一把,于是双方正好“互换速度”;原先速度小的同学由于速度变大,从而会超出后面的同学一圈,此时也向前推一把,双方再次“互换速度”……,当双方都完成了活动规定要滑的圈数,最后到达终点的同学所用的时间将记为该组的成绩.假设这两名同学的出发速度分别为 米/秒和 米/秒,并且规定每人都要完成 米,则该组同学的成绩为多少秒?
D、由图象可看出:经过5s,甲车的路程是3.0m,乙车的路程是1.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0m-1.0m=2.0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0m+1.0m=4.0m,故D错误。
故选C。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ca3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 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24 m/sC.25 m/s D.30 m/s2.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10m,第2s内通过10m,第3s内通过1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速度保持10米/秒B.在第2s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C.在这3s内路程和速度成正比D.在这3s内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3.心电图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我们根据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如图所示。
若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mm/s B.乙的心率为75次/minC.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快D.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0.8s4.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4s时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0~3s时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6.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
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7.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a5f068f01dc281e53af0b3.png)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含答案)一、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20.0分)1.???小明做“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1)在研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O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O点为起点每隔10cm处做一刻度标记,用秒表测出气泡从O点运动到每一个刻线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算出各区间内相应的速度。
小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在玻璃管上每隔5cm处做一刻度标记,其余操作与小明的相同。
你赞同????????????????同学的方案,理由是?? ???????????????????????????????????????????????????????。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_____.(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_____(长、短)一些,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__m/s.(5)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AC=__________ m/s.?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f84e3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7.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2年6月21日,在第19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浚瑄夺冠。
假如她前100米的速度为v 1,后100米的速度为v 2,那么她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122v v v v +C .1212v v v v +D .1212v v v v + 2.下列关于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7.30cmB .乙图中每隔1s 记录小球所处的位置,小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 .丙图中歼-20在空中穿云破雾,飞行员相对于白云是静止的D .丁图中,可以将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测量出下半段时间,从而计算出下半段的平均速度3.某医院的手术区大门口安装了电控自动门,只需用脚轻踩地上的开关,门板就自动打开或关闭。
打开过程中,门板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至速度为零恰好停止,移动的总距离为3m 经历的总时间为5s 。
则在打开过程中,门板移动的最大速度是( )A .3.33m/sB .1.67m/sC .1.2m/sD .0.6m/s4.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AC 段平均速度大于BC 段平均速度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5.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培优练习】《测量平均速度》1
![【培优练习】《测量平均速度》1](https://img.taocdn.com/s3/m/8f865a4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b.png)
《测量平均速度》培优练习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 ab段B. bc段C. cd段D. de段2.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在0~5s的过程中,vA >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②③正确D. 只有②正确3.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先到达终点,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4. 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A. 跟实际值相同B. 比实际值偏大C. 比实际值偏小 D. 不能确定二、综合题5.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与解析1.A【解析】解:读图可知,ab与bc段、cd段相比,通过相同的路程,ab段所用时间最短,因此,ab段速度更大;cd段与de段相比,相同时间内,de段通过的距离最短,所以速度更慢.综上所述,在图中的四段运动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最大.故选A.2.D【解析】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由图可知,0﹣3sA没有开始运动,而此时B已经运动,vA <vB;从第3s开始,vA >vB, 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 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正确.故选D.3.C【解析】AB、两图显示的是甲、乙两人所通过的路程是不相等的,AB不符合题意C、中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的平均速度较大,C符合题意;D、中显示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较大,乙的平均速度较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C【解析】解:由题知,测出的总路程s准确,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t比实际值偏大,∵v=,∴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比实际偏小.故选C.5.1)负方向;等于(2)4.5【解析】(1)三个水波的圆心是蜻蜓点水的点,三个水波的圆心都在y轴上,并且先点的水波的半径大,后点的水波的半径小,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内切于坐标原点O,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平均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2)由图象可知蜻蜓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10m)、(0,3m)、(0,1m),所以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s=10m-1m=9m,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1)负方向;等于;(2)4.5.。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8667200912a21615792905.png)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不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2.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D.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3.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4.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A.莲叶B.田野C.鱼D.池塘5.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二、看图解答题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cm/s。
三、思考题1.从斜面上滑下的小球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2.从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块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 3.百米跑步的同学速度是否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A5.D二、看图解答题0.75三、思考题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越来越快。
2. 从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块运动,速度发生变化,越来越快。
3. 百米跑步的同学速度发生变化,先快后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8d98e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6.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单选题1.小明早晨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他前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4m/s,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 B.2.4m/s C.4.8m/s D.3.8m/s2.甲、乙两同学在同一直道上,从同一出发点同方向跑步锻炼,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他们跑步时()A.甲的速度比乙快B.再经过120s,乙跑过的路程是甲的2倍C.120s内甲乙平均速度相等D.90s时甲乙相距50m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m/s B.24m/s C.25m/s D.50m/s4.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总路程为12m,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5m/s B.4m/s C.5m/s D.5.5m/s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快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6.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s计时后,b车速度一直在减小B.30s~40s内,a车的速度大于b车C.t2~t3内,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D.0~70s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7.小华从学校到家里的距离约为1200m,他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m/s B.4.8m/s C.5m/s D.6m/s8.某辆汽车以4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一半时改用6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5m/s C.4.8m/D.6m/s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72c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AC的长度为8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
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cm/s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2.如图,小明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发现纸维下落较快,时间测量的精确程度不高,下列四种提高测量精确程度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减小锥角B.降低下落高度C.用同一纸锥进行多次实验,用秒表测量每次的下落时间,最后取平均值D.用多块秒表同时测量某一纸锥的一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3.P、Q是长直路面上的两地,P、Q两地相距1500m。
现有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同向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是甲、乙二人骑自行车运动的s—t图像,则运动2min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600mB.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360mC.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900mD.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2100m4.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C.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5.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在冲线时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10m/sC.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他在百米内的任何一个瞬时速度为10m/s6.某同学放学后慢跑回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加快步伐,平均速度为3m/s,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2m/s B.2.3m/s C.2.4m/s D.2.5m/s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1s段的平均速度为1v,路程2s段的平均速度为2v,路程3s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 3的时间t 3,可以使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 点时停止计时 C .可以用1122v v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2s 的时间2t ,可以将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 点时停止计时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B .第5s 时甲乙相遇C .乙一直以5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的速度为15m/s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s 内通过30m 路程,则它在第2s 的速度是A .18km/hB .5km/hC .18m/sD .15m/s10.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 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c80d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e.png)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在科学和物理学中,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总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测量平均速度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实验和数学运算,对于理解运动和速度的概念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测量平均速度的练习题,帮助读者巩固和应用这一概念。
练习题1:一辆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了80公里,求其平均速度。
解答: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总距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汽车在1小时内行驶了80公里,因此其平均速度为80公里/小时。
练习题2:某人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A地向B地行驶,经过2小时到达。
然后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从B地返回A地,经过3小时到达。
求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在此题中,我们需要考虑整个行程的总时间和总距离。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自行车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A地到B地行驶,用时2小时,所以总距离为20公里/小时 * 2小时 = 40公里。
然后以15公里/小时的速度从B地返回A地,用时3小时,所以返回的总距离为15公里/小时 * 3小时 = 45公里。
整个行程的总距离为40公里 + 45公里 = 85公里。
总时间为2小时 + 3小时 = 5小时。
因此,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为85公里/5小时 = 17公里/小时。
练习题3:一辆汽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后,由于故障减速在1小时内行驶了20公里,求这段行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在此题中,我们需要根据行驶的距离和耗时来计算平均速度。
汽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40公里/小时 * 2小时 = 80公里。
然后由于故障减速,在1小时内行驶了20公里。
所以整段行程的总距离为80公里 + 20公里 = 100公里。
总时间为2小时 + 1小时 = 3小时。
因此,这段行程的平均速度为100公里/3小时≈ 33.33公里/小时。
练习题4:一架飞机以每小时600公里的速度从A地向B地飞行,用时4小时到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f98d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对叙述正确的是()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3.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4s时,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4.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A.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B.不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C.不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也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D .既能算出这2s 内车的平均速度,又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5.如图-1所示,快递公司利用5G 无人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
派送完成后返回出发位置。
其路程s 与所用时间t 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派送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 .车辆在派送点停留9minC .出发点距离派送位置1.8kmD .若前往派送点的平均速度为1v ,返回出发点的平均速度为2v ,则12v v6.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A .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B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C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D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间都比乌龟跑得快7.图是1路和2路两辆公共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39a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驶上一斜坡,经10秒到达坡顶;接着它又以10米/秒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秒到达坡底.该辆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7.5米/秒B.8米/秒C.6.25米/秒D.3.75米/秒2.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
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A.8 m/s B.7.5 m/s C.7.2 m/s D.8.3 m/s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快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4.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B.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5.如图所示,小明“测量平均速度”时,在带有刻度的斜面底端B处放一金属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9.00dm B.小车碰撞金属片后才停止计时C.这个实验可以不使用金属片D.为了便于测量平均速度,斜面越陡越好6.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100 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5m/s,为了不迟到剩余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A.1.25m/s B.2.4m/s C.4m/s D.1.3m/s7.小瑾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eb3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B.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C.3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4.李军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 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乙在甲的前方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40.0mB.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C.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7.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明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比后50米的平均速度大B.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8.初三同学刚刚去二中参加了今年郑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3.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3'40″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9.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5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8.75m/s B.10m/s C.32.4km/h D.45km/h10.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0a0a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2.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小于10minB.汽车只要不超速可以随意开C.汽车可以120km/h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相对于护栏是静止的3.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4.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 ,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12m/s C.25m/s D.5m/s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小球从A点到D点平均速度为1 m/s7.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乙都以4m/s匀速运动8.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跑得越来越慢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车跑得越来越快9.王八驾驶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前一半路程用去总时间的25,最后用总时间的35驶完后半路程,若已知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75km/h,50km/h B.50km/h,75km/hC.72km/h,48km/h D.48km/h,72km/h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 B.36m/s C.15m/s D.17.1m/s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从长春站到北湖公园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图,导航设计了三条自驾路线,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不变,关于这三条路线最省油是第条线路,第三条线路的平均速度是km/h。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477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运动时间长短无关D.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速度成正比3.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米中的平均速度为()A.5.1m/s B.10.2m/s C.10m/s D.10.4m/s4.关于速度=sv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5.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B.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C.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D.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6.小明为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电子设备记录了每隔相同时间小车在斜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与CD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B.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与A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D.为了测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让小车从C点静止下滑7.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ed91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f.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点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10s记录--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
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汽车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汽车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小汽车从A点到D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5m/s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3.汽车在平直的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s通过了150m的路程,在第150s时汽车的速度是()A.10m/s B.1500m/s C.50m/s D.15m/s4.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8.67m/s C.8m/s D.12m/s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甲和丁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车,每隔0.4s拍摄一次汽车的位置,则小车做的运动类型以及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v=A.匀速直线运动21.25m/sv=B.变速直线运动21.25m/sC.匀速直线运动25m/sv=D.变速直线运动25m/sv=8.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9.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A.90km/h B.56km/h C.35km/h D.40km/h10.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二、填空题11.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铁路客运专线中最快的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题
学习目标:能利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一、选择题
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2、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 以4m/s 的速度步行,后1000m 以10m/s 的
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5m/s
C 、8m/s
D 、9m/s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
段路程的最后3m 时,用了2s ,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5m/s B .2m/s C .1m/s D .2.5m/s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 .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二填空与实验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 、b 、c 三
人同时从同一起 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 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
7、小明和同学们利用棉线、刻度尺、秒表、火柴、一盘新蚊香、蚊香架等器材 甲 乙
c 图1 a b a b c
测量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下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 ;
(2)将蚊香支在蚊香架上并点燃5min (即t 1),如图所示。
(3) ;
(4)用公式v =t
s 求蚊香燃烧的平均速度,其表达式为v = 接下来他们进行讨论;
(5)根据蚊香燃烧的速度能否算出剩余蚊香还能燃烧多长时间? ,如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
t 2= ;
(6)根据测量能否计算出从晚上10点到早上6点需烧多少盘蚊香? ,如
果能,其字母表达式为n=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 、
B 、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 cm; t BC = s; V AC = m /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
会使所测AC 段
的平均速度v AC 偏 (填“大”或“小”)
三、综合应用题
9、骑自行车上坡用50s ,下坡用20s ,坡长100m ,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10、一位同学以3 m /s 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 /s 的速度跑完
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11、某汽车以36 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1 h 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 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m/s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 第7小第8小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