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改道.(转)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么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呢?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黄河变化历程,欢迎阅读。
黄河变化原因:河道变迁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
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黄河变化原因:气温转寒,暴雨集中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黄河变化原因: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
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
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
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
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
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
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
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
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几点影响
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之前,由江苏云梯关入海。
今日之山东黄河河道时称“济水”或“大清河”,为“盐运往来通津,亦曰盐河”1。
既无水患,且饶水利。
乾隆年间薄毓泰诗云:“济水何清清,遥向沧海注。
”2由此可知当时河道含沙之少。
当时的大清河是一条水深岸阔的地下河,是鲁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据《利津县志》记载:明朝至清朝前期, 大清河从利津铁门关入海, 槽宽30余米, 槽深20余米, 当时最大的船只行于河中, 人在岸边平视不见桅杆。
在大清河中行船,因岸高挡风,无论顺风逆风,很少用帆;倘若逆水而上,则用牛拉牵。
大清河入海口铁门关在利津城东北35公里处(现在的汀罗镇前关村),曾是明清两代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几百年前曾驰名省内外。
《武定府志》载:蛎浦朝宗,济水达于千里;铁门锁浪,沧海长于百川。
大清河内接大运河、会通河,连接内地各省;外连诸海,北达天津、营口,东至朝鲜,南通闽粤,加之丰富的海盐产量,如此战略要地,膏腴之乡,从来为兵家所重,历代统治者焉有不控之理。
当时大清河上的船只大部分是用来运盐、贩盐的,称之为“盐河”,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1855年,黄河的一次决口改变了这一状况和局面。
这年(清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在河南铜瓦厢三堡决口,之后黄水北徙,夺大清河(即济水)入海。
铜瓦厢决口改道是近代黄河历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它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黄河南流夺淮入海的局面,开始了现行河道和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这次改道,对滨州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年持续的河患使得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据统计,自1855年黄河改道至清末的57年间,因黄河决溢,三角洲累计有594县(次)成灾,平均每年有11个县受灾。
黄河决口后,洪水恣意泛滥,巨浸滔天,大面积的草木、庄稼、动物等被淹毙。
洪水及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三角洲地区的自然面貌,毁坏了植被,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积。
黄河多次改道的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地壳运动:黄河流域位于中国大陆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区域,地壳运动频繁,造成了地质构造的变化,导致黄河河道发生改变。
2. 水沙变化:黄河水患频发,河水中携带大量的泥沙,随着水流冲刷河床,泥沙会引起河床的改变和侵蚀,进而导致黄河改道。
3. 河道堆积:黄河水源地位于青藏高原,河水中的泥沙随着水流下泄,部分泥沙在平原地区沉积,堆积形成土地。
土地的堆积会改变河道的走向和水流分布,导致黄河改道。
4. 人类活动干扰:人类在黄河流域进行的水利工程和河道整治等活动也会影响黄河的水流方向和泥沙分布,引发黄河的改道。
综上所述,黄河多次改道的原因是地壳运动、水沙变化、河道堆积和人类活动干扰。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了黄河河道的频繁变迁。
历史上黄河第一次改道
【记录标识号】:001420100B01040002 【展品名称】:历史上黄河第一次改道 【学科类别】:工程技术 【年代表示方式】:公元纪年 【年代】:前602年 【地域】:中国 【馆藏状态】:在库 【完残程度】:完 【入藏日期】:2010-05-06 【出处(来源)】:《中国通史》第1卷第100页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总长度约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然而,黄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道,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的过程。
1.古代改道:在古代,黄河的改道主要表现为北移和南移。
北移是指黄河由原先的往南流的路径向北移动,而南移则是指黄河向原先流经的南方方向移动。
最早的一次重大改道事件据说发生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当时黄河从山西向南移动,改道流入现在的河南境内,造成了当时的陕西中原地区水草丰盛,进一步发展了农业和人口。
翻转过程中出现过渭河暂停的现象;另外,武威地区古代河道概况渭河水流图谱也是黄河南川后又向南流入渭河谷地。
渭河进一步南涨的前提,是黄河北川既南渡晋中,或缓解宁武或无宁武、直秀前长输南移,进一步南涨的结果是黄河进一步冲刷触动甘南南边的年度199年灌渠黄土堤、黄河汉水穿入谢县滩和勉县穴头洼穴头沟1580年晋冀豫边区刘家沟河道截流黄河,使河水向东南弯曲,击穿陈咀万向东的和任杨西1975年陕南地区发轫形成黄土高原预想时有两个地貌路线:一是分多个地势台阶,形成夏河、陇曹、渭河穿越黄土构造扶贫审例,流入整个河西大峡谷进千金口缓解1998年因上游艾默盖地坝堰的工程堵车,原河谷改为横穿徐埾县口以后,以管制黄河下游的不利但其认为穿越总资料照篇底云消覆雨或二革坡外黄丘陵2.近代改道:近代的黄河改道事件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938年的黄河泛滥事件。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进攻,决定在黄河上游爆破堤坝,意图改变黄河的流向。
然而,这项举动导致了黄河泛滥,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黄河泛滥时河水侵袭了河南、山东等省份,淹没了数千万亩耕地,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改道的同时也触动政治、经济、社会诸多问题等都一一解决或者缓解。
3.当代改道:从20世纪末起,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大规模黄河整治的计划,旨在控制黄河的泛滥和改善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黄河多次改道的自然原因
1.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疏松、植被覆盖率低,雨水冲刷导致大量泥沙被携带入河。
到了下游平原地带,水流速度减缓,携沙能力减弱,造成泥沙大量沉积,使得河床逐年抬升。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被称为“善淤”,是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之一。
2.地形地貌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形平缓,河道坡度小,河水流动易受地势左右。
在山东丘陵和华北平原交界处,黄河面临北上或南下的选择,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及地壳变迁的影响,原有的河道可能因地形变化而无法继续维持,从而寻找新的出海口。
3.洪水灾害频繁:黄河流域降雨分布不均,夏秋季节集中且强度大,容易形成山洪暴发,河流流量突增,对原本已经抬高的河床构成巨大冲击力,易于发生决口甚至大规模改道。
4.河漫滩演变与湖泊洼地作用:黄河在历史上曾经通过一系列湖泊洼地和河漫滩区域,这些地方往往成为洪水时的天然滞洪区。
当洪水过后,河流可能会改变原有路径,流向更容易排水的新通道。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壳运动:黄河流域地壳的隆升或沉降等地质变动会导致
河流的改道。
地壳运动可能引起地势的抬升或下降,导致黄河改变原有的流向。
2.季节性洪水:黄河自古以来就以其洪水泛滥而出名,特别
是夏季。
大量的季节性洪水可能改变河流的排水方向,导致河道发生变动。
3.泥沙淤积: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搬运河流之一,长期以
来带来大量的泥沙。
泥沙的淤积和沉积可能改变河床的形态,引起黄河改道。
人为因素:
1.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为了控制洪水和提高航运能力,人
们进行了大量的河道疏浚和护岸工程。
这些工程有时会改变黄河的原始河道,导致河流改道。
2.水利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水库、人工堤坝等,
用于控制黄河的水流和水位。
这些工程改变了黄河的自然流向,并可能导致河道变动。
3.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人们的城市建设和农田开发也会改
变河流的流向和排水系统。
大规模的人工填埋、道路和建筑物的兴建可能改变黄河下游地区的局部水流情况。
这些自然和人为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的频繁变迁和改道。
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其改道对沿岸地区的环境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黄河的管理、治理和保护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古代黄河改道事件
古代黄河改道事件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记忆。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也曾多次改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其中,古代黄河改道事件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震撼力的故事。
古代黄河改道事件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公元1128年,当时的黄河流经今天的河南省,河道弯曲且泥沙淤积严重,使得黄河的洪水泛滥成为一个常态。
这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谷底村庄屡遭洪水淹没,田地和农作物被冲毁,人们生活无着。
面对这一困境,人们急需寻找一种解决办法来防止洪水的侵袭。
于是,当地的百姓和官员们开始积极研究黄河改道的可能性。
经过多次调研和论证,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看似可行的方法:通过挖掘新的河道,将黄河的水分流到旁边的汴河中,以此来减轻黄河的水量和泥沙负荷。
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响应和支持。
于是,大规模的工程开始展开。
成千上万的劳动者被动员起来,日夜奋战在黄河的岸边,挥汗如雨地挖掘新的河道。
他们用锄头、铁锨和木桶,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这场艰巨的斗争中。
这个工程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智慧和毅力。
他们需要准确计算地势和水流,以确保新的河道能够顺利引导黄河的水流,同时又不给周围的村庄和田地带来损害。
经过数年的努力,新的河道终于完工。
当第一缕黄河的水流进入新的河道时,整个河岸上响起了欢呼声。
人们看着黄河的水流渐渐转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他们相信,这个伟大的工程将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带来美好的明天。
果然,随着黄河的水流转移,那片曾经被洪水摧毁的土地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谷底村庄重建起来,农田重新耕种,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这个改道工程不仅解决了洪水问题,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汴河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航运交通要道,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古代黄河改道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工程壮举,它展示了人类智慧和毅力的力量。
通过改变黄河的流向,人们成功地改变了自然的规律,为自己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再到黄土高原。
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耐冲性差,遇水则变为泥流,到下游华北平原堆积形成悬河。
(2)气候环境因素。
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暴落,极易冲坏河堤。
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因素。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采伐不节制,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受极大大的摧残,水土流失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患也越来越酷烈。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
黄河入海口变迁历史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
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
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
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
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
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
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
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
分述于下:1.战国初期以前河道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
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南,接纳自西东来的漳水,然后北过大陆泽。
“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因游荡不定在冀中平原上漫流而形成的多股河道。
“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
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今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今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今清苑县折而东流,经今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今天津市东北入海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
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
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
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
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
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
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
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北,至利津入海。
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
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
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
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
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
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
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山海经》中以昆仑为坐标记述了黄河经禹治理 后的流路,“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 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东”《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 至于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 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 同为逆河入于海”(自积石山导河,曲折流至山、 陕交界的龙门,南到华山的北面,再向东经过洛 河转弯处,达到浚县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 陆泽,又向北分若干条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பைடு நூலகம்
1、根本原因:黄河搬运堆积泥沙形成的堆积地貌是决 口的根本原因。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 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洪水期淤滩, 枯水期淤积河槽,长期以往河床抬升。黄河水少沙多, 水沙严重失调是黄河问题的症结。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 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 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 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 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下流既淤,必决上流,终于在庆历八年发生了商胡 决口改道。这一次大河径直向东北方向分流,经河 北大名至滨州入海,黄河自此离开行水千年的东汉 河道(京东故道),形成了所谓的“横陇河道”。 “京东故道”和“横陇河道”基本上被归入“东流” 的范畴。庆历八年(1048年),在濮阳的横陇决口 点上游商胡县发生决口,决口形成的新河道进一步 向北摆动,经大名至乾宁军(今沧州北,宋时与辽 国交界)入海,其所经行的路线称“北流”。
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几次重大改道及其影响
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几次重大改道及其影响作者:张翼牛阿敏来源:《学理论·下》2021年第03期摘要: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其演变十分频繁,尤其是下游河道的变迁。
黄河下游地区“善淤”“善决”“善徙”的典型特征,使得下游在享受母亲河带来惠利的同时,也遭受了黄河所带来的灾难。
黄河下游的重大改道可分为五次,其缘由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主要对沿线的村庄农田、湖泊变化以及沿线城镇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黄河下游;改道;影响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黄河为河流沿线带来极大便利,如丰富的灌溉资源,但是其下游易决口决堤也给下游带来极大灾难。
黄河下游地区河道改道频繁,历来是人们研究黄河河道的重点。
近年来,学界对黄河下游河道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邹逸麟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中谭其骧先生根据河道的主要流向将下游河道的变迁分为四个时期并且论述黄河下游改道所带来的影响;孟凡超的《黄河河道变迁与徐州社会兴衰》中以徐州为例,分析了黄河改道对于徐州的影响以及对徐州未来发展的期望;尤联元《黄河改道和断流带给我们什么》中黄河下游改道分为五次并述及部分原因,也讲到了黄河断流所带来的忧患;徐福龄《黄河下游河道歷史变迁概述》中以西汉为始,以现行河道为准将黄河下游改道分三阶段论述;陈冬防《明清时期的黄河水患与应对策略》中着重分析由于明清时期改道频繁而使得水患严重,以及当时的社会应对措施;李兆良《黄河改道与地图断代:中国地图西传学辩证》将黄河下游改道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简述,以黄河改道来论证中国地图学西传;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中以历史时期的时间顺序为准,将黄河下游的河道存在时期划分为七次,并认为黄河下游有六次重大改道,也从湖泊的变迁方面来论述了黄河改道的影响;史念海《史念海全集·第二卷》中认为黄河下游的改道中有六次是比较重大的,从黄河所带泥沙角度分析了黄河下游泛滥溃决的原因,并做出总结,黄河改道自宋以后最为频繁。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
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2009-03-29 18:56河流决⼝后放弃原来河床⽽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常,改道⼗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
这条河道在孟津以上被夹束于⼭⾕之间,⼏⽆⼤的变化。
在孟津以下,汇合洛⽔等⽀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河北省,⼜汇合漳⽔,向北流⼊今邢台,巨⿅以北的古⼤陆泽中。
然后分为⼏⽀,顺地势⾼下向东北⽅向流⼊⼤海。
⼈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次重⼤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了有记载的第⼀次⼤改道。
洪⽔从宿胥⼝(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东⾏漯川,⾄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海。
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决⼝,再次向南摆动,决⽔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淮河。
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河,六七⼗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东朝城、阳⾕、聊城,⾄禹城别漯川北⾏,⼜经⼭东临、惠民等地,⾄利津⼀带⼊海。
此后⼏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
北宋初期,决⼝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
直到宋仁宗庆历⼋年(1048年)六⽉,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名,经聊城西⾄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海。
这条河宋⼈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棣⼊海、宋⼈称此河为“东流”。
东流⾏⽔不到40年便断流。
南宋建炎⼆年(1128年),为防御⾦兵南下,东京守奖杜充在滑州⼈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和济⽔⼊海。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一、黄河之名的由来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古人在命名河流时习惯称其为“XX水”。
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
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
《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
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
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
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
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已经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所以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
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这里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
”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
”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
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
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
黄河的溃决和改道只是发生在孟津以下的下游平原地区。
黄河改道的利与弊(1)
1.黄河改道的利与弊:(四)黄河下游决溢和改道的影响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
黄河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
1.造成大面积黄泛区。
2.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从而间接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被开垦为农田。
大面积水体的丧失造成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
3.黄河泥沙的广泛淤积,使黄淮海平原地面普遍淤高。
巨野泽(大野泽),先秦为九薮之一。
汉称“兖州薮”。
武帝时黄河瓠子决口,河水注入巨野泽,水域不断扩大。
唐时泽水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
后晋开运元年(944), 黄河在滑州决口,淹没四州之地,大泽南部淤高,水体北移,梁山成为湖中一座孤山。
宋代黄河三次灌注梁山泊,“梁山泊”之名始见。
金元时黄河南徙,但北泛时仍灌注梁山泊,梁山泊迅速淤浅。
元至正四年(1344) 黄河灌注梁山泊,“河徙后,遂涸为平陆”。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西部,面积158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
由淮河南岸的几个小湖演变而来。
隋时改名洪泽浦。
宋代湖与淮河相距还较远。
金元以后,黄河夺淮入海,淮河下游淤塞,黄淮倒灌,湖面迅速扩大。
明清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淮湖合为一体。
泗州城被湖水淹没,明祖陵淹于湖中。
乾隆以后,黄水倒灌,洪泽湖东北一带淤成平陆,清水不畅,遂“借黄济运”。
淮扬运河淤塞,洪泽湖水继续扩大,向低洼地倾,形成今天的成子湖。
“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
”1.下游大片的湿地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填海造出了大片的可利用的土地3.抵御海水对海岸的侵蚀4. 形成下游肥沃的平原黄河改道以后,下游地区河患次数增多,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所造成的灾祸也就非常惨重。
常年持续的河患使得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黄河决口后,洪水恣意泛滥,巨浪滔天,大面积的草木、庄稼、动物等被淹没。
洪水以及所携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下游地区的自然面貌,毁坏了植被,造成水系紊乱、河湖淤积。
宋仁宗黄河改道的故事
宋仁宗黄河改道的故事宋仁宗时期的“六塔河决堤”事件:在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河水在今河南濮阳市一带决口,河水直奔大名府,形成了宋人口中的“北流”。
作为历史上黄河八次大改道之一,此次改道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不言而喻,但北宋家底还算殷实,尚且能够兜得住,有一件事却令朝廷倍感恐慌。
原来,那会儿幽云十六州已掌握在辽人之手,盛极一时的辽国对富庶的宋朝本是虎视眈眈,而辽国重镇南京(也就是我们的北京)更像是一把匕首悬在北宋头顶,此时黄河就成了抵抗辽国骑兵的主要天险。
此番黄河改道,不但让北宋苦心经营的塘泊防线整个泡了汤,天险干脆直接跑到人家里去了,万一哪天辽人在黄河上架个桥,南下入侵岂不跟逛公园一样随意?宋朝本就不以军事见长,这下开封府又无险可守,宋仁宗心里更是没底。
好在手下有人一眼就看出了领导的担忧,当时的宰相文彦博恰到好处地献计献策道:既然黄河这么重要,咱不妨想个办法,让黄河流回来得了。
毫无疑问,这正是皇帝心中惦记的事情,仁宗一听立马向群臣提问,当即有人给出了一套方案。
文彦博提出,黄河之所以改道,不就是因为旧道泥沙淤积以至堵塞嘛。
想要黄河流回来,把旧道疏通,再想办法将河水引回,然后把决口堵住,一切不就跟没发生过一样了?这话可能乍听没毛病,实际却是愚不可及。
且不提古代缺乏机械,能有多大力量去对抗大自然,单单疏通河道一项就不是宋朝可以受得了的。
根据估计,该工程至少要征用劳力数十万,甚至还要调动大量军队,规模堪比一场战争,甚至直追秦始皇修长城了。
当然了,宋朝之弱在与不重武备,跟黄河往哪流一点关系都没有。
倘若决策者们足够英明,主动改革积极强军,压根就不必为黄河改道一事如此上头了。
遗憾的是,当局者迷,仁宗根本就没考虑这些,而是一心想着如何把黄河重新掰回来。
最终,他们制定了一套被称为“六塔分流”的方案。
毋庸置疑,黄河水势凶猛,绝非古人可以随便驾驭的。
不过有人提出,当时黄河下游恰有一条名叫六塔河的小支流,该河主要流经河北。
你造吗?黄河曾在战国时期就在天津入过海
你造吗?黄河曾在战国时期就在天津入过海原标题:黄河曾在天津入海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
因此,它的“善淤、善决、善徙”也是举世闻名的。
据统计,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较大的河流改道达二三十次,重大的改道就有六次。
在广阔的黄淮海平原上,黄河的河道成扇面状来回摆动。
现在黄河的入海口——山东东营市垦利县,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形成的,至今才160年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时期黄河的六次重大改道,两次是在天津入海的。
研究证实,在公元前4世纪以前(约战国以前),黄河下游是流经今河北平原入海的,当时并没有堤防,河水在河北平原中部到处泛滥。
有三条河道分别被《尚书·禹贡》《山海经》和《汉书·地理志》记载下来,其中《山海经》记载的黄河,就在今天津市区附近入海。
另外两条分别从青县和黄骅入海。
直到战国中期以前,这三条河道有时同时存在,有时迭为主次。
直到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全面筑堤,河道开始被固定在从今黄骅入海,黄河才离开了天津。
黄河第二次在天津入海,是在距黄河离开天津约一千三四百年之后。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决口,向北经今濮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下与御河(今南运河)合流,走界河(今大清河),在今天津市区入海。
这条河道在宋代叫“北派”。
十二年后的嘉祐五年(1060年),黄河又决出一条河道,经今马颊河(今山东平原、陵县、乐陵一线)入海。
这是宋代黄河的“东派”。
整个北宋时期,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两股并流,以北流时间为长。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再次决口,开始向东南夺占淮河的河道流入黄海,以后长达700多年时间里黄河不但离开了天津而且也离开了渤海湾。
但天津市区东部的几道贝壳堤,记录了黄河在天津入海时泥沙堆积造陆的“功绩”。
也许是黄河在天津入海的往事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在黄河离开天津近400年以后的明朝,仍然有人重提此事。
嘉靖年间的黄河,是从淮河入海的,黄河与运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明廷关注的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九曲黄河第一弯的青海和甘肃两省交界处,矗立着一座长350千米,宽约50-60千米的高峻大山―阿尼玛卿山。此山属昆仑山东段,是昆仑山东段的最高点,也是整个黄河流域最高的山脉。由于它的高峻,其藏语的意思就是神山。山势最高的部分乘玛积雪山,位于玛沁县西部。这里汇聚了海拔超过5000米之大小雪峰18座。在阳光的照耀下,雄峙的冰峰显得分外壮丽。
--------------------------------------------------------------------------------
所有的大河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黄河是由若干个原来彼此分隔,形成于不同年代,和具有不同发展历史的古湖泊盆地和内陆水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而成的。黄河的最上段流动在青藏高原上,它的形成和发育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青藏高原内部发生的多次造山运动和断裂活动,河流的溯源侵蚀作用加强,原来那些彼此分离,各不相通的湖泊和盆地就逐渐连接在一起了。河源区的古黄河就成为了一条统一的大河。
区域性河流的演化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控制,在地质学上有明确认识。吴忱等研究了华北平原地面古河道后指出,“漳河、滹沱河、唐河甚至包括了黄河古道,在流出洪积扇形成平原之后,不是径直东流入海,而是北东方向流动一段距离以后才东流入海”,明显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影响。同时对华北平原地质构造运动的研究揭示该平原总体运动有向北、向东掀斜的趋势,也就是说北流的方向应朝向华北第四纪的沉降中心——渤海中部。强烈的地震沿构造带(特别是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地震构造带)反复发生,可能影响黄河河道的演变趋势,但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不可能形成一条大得足以容纳黄河的北流沟谷,这是地震研究已经证实的问题。
最近有研究发现,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流域史前曾发生一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一重大灾害才是造成历史上黄河北流基本格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在研究白洋淀流域的历史地貌问题时发现,这一地区存在一种特殊的地貌碟形洼地群。这种奇特而广泛分布于白洋淀流域的地貌现象是全新世中—晚期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上陨石雨撞击坑的遗迹。结合相关资料推测,白洋淀流域的特殊地貌是在全新世中—晚期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经地表水和人工改造形成的。研究初步证明这次天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域可能从晋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延伸到渤海湾附近;发生的时间推测在距今4000至5000年。陨石雨的很大一部分溅落在河北平原中西部,在平原的松散沉积物上形成大量的撞击坑,呈群体状分布于平原地表,后经地表水侵蚀、改造,在平原的中西部形成了特殊的白洋淀流域区。撞击坑的坑唇及其周边抛射物构成的环型堆积物交织在一起,隆起形成了多层次的天然环形堤坝,不仅阻挡了黄河北流的巨大冲击,也限制了撞击区内地面水的外流。另一方面,撞击破坏了地表河道(很可能包括黄河在内),淤塞了黄河等河流入海的通道,因此造成了史前的洪水灾害。这样就圆满解释了“白洋淀独特存在的小流域区”、“历史上黄河北流中止于白洋淀流域区以南”等一系列过去难于解释的问题。研究证实,发育于渤海湾西岸的贝壳堤是黄河改道南迁的地质学证据;只有在黄河不注入渤海时,贝壳堤才有生成的条件。渤海湾最古老的第四道贝壳堤形成于距今4700至4000年,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黄河改道南流,在此之后开始回归北流。由于渤海湾地区没有发现时代更为古老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贝壳堤,所以也可以进一步推论,中全新世(距今1万年的地质时代)以前,虽有小规模的改道,但黄河是以北流为主,进入渤海。这是古代黄河比较固定的流向,而黄河最初改道南流的时间可以推定为距今4700年左右。我们可以将黄河迁徙改道的演化历史简单概括如下:在华北平原上成河后,黄河河道走向受到基底活动构造影响,基本维持在北东—北北东方向,注入渤海,虽然多泥沙易泛滥成灾,但是在全新世中到晚期以前,北流河道在平原上活动整体是稳定的;大约在距今4000至5000年的某一时刻,华北地区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事件,在平原的中、西部发生了规模巨大的撞击,使黄河北流的河道受到破坏,造成河道壅塞,入海口可能也被截断;此后河北平原开始洪水肆虐,黄河下游河道进入极不稳定的时期,古代先民开始了与洪水斗争的重要时期,黄河从此不再进入平原的中、西部,下游河道在延伸到冀中一带后转向东,再向北穿过沧州—德州这一狭小走廊,最终进入渤海。
黄河离开了它的发源地,就来到了星宿海。星宿海并不是真正的海,它是一片海拔4350米左右的草滩和沼泽盆地。滩上水泊密布,大小各异。从数千平方米到几平方米都有,在夕阳照耀下,灿若群星,星宿海之名由此而来。在夏秋季节,水泊的周围,百花争艳,就像花的海洋。藏语里称这里叫作“错岔”,意思是花海。
孟津以上被夹束于山谷之间,几无大的变化。在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河北省,又汇合漳水,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然后分为几支,顺地势高下向东北方向流入大海。人们称这条黄河河道为“禹河”据文献记载,黄河下游有以下几次重大的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23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决口,东南冲进漯川故道,经今河南南乐、山东朝城、阳谷、聊城,至禹城别漯川北行,又经山东临、惠民等地,至利津一带入海。此后几百年中,黄河情况不甚为频繁。北宋初期,决口不断,短时期、短距离的分流河道不少。直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再次改道,冲决澶州商胡埽,向北直奔大名,经聊城西至今河北青县境与卫河相合,然后入海。这条河宋人称为“北流”,12年后,黄河在商胡埽下游今南乐西度决口,分流经今朝城、馆陶、乐陵、无棣入海、宋人称此河为“东流”。东流行水不到40年便断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守将杜充在滑州人为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疲乏,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逼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主流也是迁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涡水入淮,或由颍水入淮,或同时分几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达300年。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又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再次摆回到北面,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最近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为阻止日军西侵郑州,蒋介石命令扒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以阻隔日军。全河又向南流,沿贾鲁河、颍河、涡河入淮河。洪水漫流,灾民遍野。直到1947年堵复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自山东垦利县入海。 在周定王五年以来的26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从北到南,又从南再到北的大循环摆动。其中决口、改道不计其数。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天津、南界淮河的这样一个大三角洲上,都是黄河改道迁徙的范围。
近代有关黄河下游河道的问题研究步入科学轨道,对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基本原因的讨论,归纳起来就是多泥沙的淤积和基底构造的活动。不久前任美锷先生引用美籍华人梁恩左的认识,提出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演化与史前的大地震灾害有关,认为是远古时代一次强烈的地震促使黄河改道北流。这一说法将重大的灾害与古地理环境的演化联系了起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是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原因的一个新解释,但深入研究有关黄河北流与华北平原地震构造、史前灾害等问题后,发现问题可能不是如此简单。
具体年表
次数 时间 入海地点 改道原因 第一次 公元前602年 沧州入渤海 自然 第二次 公元11年 滨县,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为 第三次 公元1048年 北流由天津入渤海,南流由无棣笃马河入渤海 自然 第四次 公元1194年 清江口,云梯关入海 自然,人为 第五次 公元1494年 淮河入海 自然,人为 第六次 公元1855年 利津入渤海 自然,人为 第七次 公元1938年 淮河入海 人为
从河源到壶口:美轮美奂的黄河景观
青海省境内玛多县以上是黄河的河源区,有面积22800平方千米。这里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大大小小的湖泊和宽广的河谷交错在一起,南北两侧则高山环绕,有些山顶上终年积雪,湖光山色,成为一副美丽的图画。玛多县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县城”。玛曲和卡日曲是黄河的两个源头,玛曲在北,卡日曲在南。在藏语里,“曲”就是河流的意思。玛曲的最上端在玛曲果日的东山坡上。在藏语里,“玛曲果日”就是源头山的意思。那里有许多泉眼,冒出的泉水,汇成东、中、西三条溪流。当地的藏民叫它们“玛曲曲果”,意思是黄河源头。尽管这些溪流宽不过1-2米,但黄河确实就是从这些涓涓溪流,开始它的万里流程的。卡日曲的源头同样也是一些泉眼。从长度上来说,卡日曲要比玛曲略长,水量也可能稍大。但人们发现玛曲的历史却比发现卡日曲的历史要早,所以玛曲先声夺人,被定为是黄河的正源。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95°59'24",北纬35°01'18"。在玛曲曲果之西,有一座明显高出周围群峰的高山,即雅拉达泽,山高5242米,山顶常年积雪。所以,人们也常说,黄河发源于雅拉达泽山下。
研究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演化规律,首先发现的问题是历史上黄河北流路线从来没有到达平原的西部,进入白洋淀流域地区。北流的多条路线只是到达这一区域的边缘,再转向北东方向,穿过德州 沧州这一走廊,进入海河附近。这是个一直让人困惑的问题。地震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沿太行山山前、平原中西部,不具备发生巨大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黄河迁徙北流也从未到达包括白洋淀流域在内的这一地带。那么,这个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
黄河改道历史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通常认为,《尚书·禹贡》中所记载的河道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黄河河道。这条河道在 黄河下游历史上的洪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