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进化》综合检测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细胞的增殖~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四)第四单元细胞的增殖~原核细胞与非细胞生物体(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春节前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又有抬头趋势,每天各地都有4至10例病例上报。
统计发现,去年3至7月,全国发生了130多例人感染禽流感,而今年1至2月就达到了180多例。
下列有关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普通培养基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B.H7N9禽流感病毒的增殖离不开活细胞C.H7N9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H7N9禽流感病毒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P解析:病毒是严格的寄生生物,必须生活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H7N9禽流感病毒的增殖离不开活细胞;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H7N9禽流感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四种元素,R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
答案:A2.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及个体衰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分减少与细胞核体积减小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B.对细菌而言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C.健康人衰老后头发逐渐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缺乏酪氨酸酶D.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必然导致个体衰老解析: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变白是因毛囊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多细胞生物中个别细胞衰老不代表个体衰老。
答案:B3.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缺氧使正常代谢活动受损,导致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其体细胞不会凋亡D.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均不利于机体的生长发育解析:细胞缺氧使代谢活动受损而导致细胞坏死;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有关的基因活动将加强;动物正常生活中细胞也会凋亡;细胞凋亡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坏死不利于机体生长发育。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第十一单元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一)第十一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与“瓜熟蒂落”现象直接相关的激素是A.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B.青霉素 D.脱落酸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可用于麦田除草B.赤霉素可用于传统方法生产啤酒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处理雌花获得无子番茄3.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是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的是4.下列实例与植物激素作用无关..A.苹果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豆角茎的缠绕生长C.牵牛花早晨和中午呈现不同颜色D.秋天植物落叶5.脱落酸能促进种子的休眠和果实的成熟,但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持续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遇大雨后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是因为脱落酸A.能抑制小麦种子的发育和脱落B.高温降解后对发芽的抑制作用被解除C.对果实的成熟与乙烯有拮抗作用D.对种子的发芽与赤霉素作用相似6.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
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C.生长素和乙烯相互协同,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D.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7.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幼苗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幼苗的生长和发育没有影响C.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增多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9.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10.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浓度高的侧芽部位运输。
【精校】(试卷及答案)名句默写及文化常识测试—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九)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名句默写与文化知识”试卷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第二章生动地表现了女主人公思念恋人的情形。
她登上残破的墙垣,向恋人的居住地张望。
望不见恋人,则“”;望见了恋人,则“”。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3)在《赤壁赋》中,当“客”触景生情,感叹人生短暂时,苏轼用辩证观点劝慰“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表达了自己宁可立即死去或(2),”。
《荀子·劝学》一文中的经验是,与其整日思考,“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句来表现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表明真正的友谊不受空间限制的句子是“,。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的“,”。
(3)《赤壁赋》中,苏轼以“”一句写战船之多,以“”写旗帜之多,表现曹操军队军容之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春望》中“,”两句写家书之可贵,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2)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复杂情感的句子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的诗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观点。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
”(3)《赤壁赋》中写苏轼乘舟在江面上自由漂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的句子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西部卷)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 物质输入和输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制备细胞膜时,选取的细胞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猪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B.鸡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C.猪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D.鸡成熟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解析:制备细胞膜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的成熟红细胞中有各种带膜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因其基本不含带膜的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通过放入清水中使细胞吸水涨破。
答案:C2.某同学利用菠菜叶制作叶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可以观察到的是A.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B.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C.细胞内的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细胞内还存在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解析:在高倍镜下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以看到细胞内的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细胞内的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细胞内同时存在多个线粒体,这些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无法通过本次实验观察到。
答案:A3.下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若A、B、C 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 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A正确;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加速糖原的合成,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分别发生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故B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故C正确;由于免疫功能过强而导致正常细胞的死亡,属于自身免疫病,故D 正确。
【VIP专享】《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进化》综合检测

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 的基因型 D.F2 的 3∶1 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家族遗传现象,出生时不一定表现出来。 人体细胞中线粒体内 DNA 的缺陷也会出现遗传病。
答案:A
5.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 1 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2013 年 1 月,瑞典
进化遗传学家 Erik Axelsson 和同事将狗的 DNA 与狼的 DNA 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
答案:B
6.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 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 D.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 8 条染色体
可同时出现这三种 细胞;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最 多含有 8 条。
答案:B
8.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
解析: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出现新的基因,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次诱变处理不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卷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WORD 完美格式完美格式 下载可编辑下载可编辑 全国1OO 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1单元 绪论~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100分钟 100分)第工卷第工卷 ( (选择题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目前由我国科学家领衔实施的“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属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哪个阶段属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哪个阶段 ( )A .分子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B B .描述生物学阶段.描述生物学阶段C .实验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D D .纳米生物学阶段.纳米生物学阶段2.骆驼被人们称做“沙漠之舟”,是沙漠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骆驼体内储存有大量的某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 ) ( )A .淀粉.淀粉B B .脂肪.脂肪C C .蛋白质.蛋白质D D .核酸.核酸3.组成纤维素、维生素D 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 ( ) ( )A .C 、H 、0B .C 、H 、O 、NC .C 、H 、0、PD .C 、H 、O 、N 、P4。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包括。
一粒种子种下后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个过程包括 ( ) ( )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①生殖②生长③发育④遗传A .①②.①②B B .②③.②③C C .①④.①④D D .①②③.①②③5.把一小块生物组织粉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到水、蛋白质、纤维素等。
由此可判断该组织来自于织来自于 ( ) ( )A .小麦.小麦B B .家兔.家兔C C .鱼.鱼D D .蝗虫.蝗虫6.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代表的二糖可能是( )A .麦芽糖.麦芽糖B B .乳糖.乳糖C C .蔗糖.蔗糖D D .B 和C 7.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 ( )A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8.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分别是.海洋生物夜光虫遇机械刺激会发光,产生这一现象、决定该行为的分别是 ( ) ( ) A .代谢与遗传.代谢与遗传 B B .适应性和遗传性.适应性和遗传性C .应激性和遗传性.应激性和遗传性D D .应激性和适应性.应激性和适应性9.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 ( ) A .葡萄糖、蛋白质、.葡萄糖、蛋白质、DNA B DNA B .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蔗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C .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D D .麦芽糖、多肽、核苷酸.麦芽糖、多肽、核苷酸1010.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 .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细胞核中含甲类化合物B B .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细胞壁中含丙类化合物C .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细胞质中不含乙类化合物D D .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细胞膜中不含丁类化合物1111.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 ( ) ( ) A .无颜色变化.无颜色变化 B B .溶液呈蓝色.溶液呈蓝色C .溶液呈紫色.溶液呈紫色D D .产生砖红色沉淀.产生砖红色沉淀 1212..研究发现,水分进出细胞膜需要一种被称为“水通道”的蛋白质。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人教版东部卷)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七)第七单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B.细胞要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C.精细胞到精子的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D.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解析:减数分裂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的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答案:B2.下列有关基因和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蝇的生殖细胞中没有等位基因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C.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属于联会解析:果蝇为二倍体,生殖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现象仅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答案:A3.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示可代表卵细胞B.该时期有1个四分体,6个DNAC.该时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图像D.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以为12条解析:卵细胞是雌性生物减数分裂结束后的产物,不再具有染色单体;该图示代表的过程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没有四分体的存在;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内具有6条染色体,最多为有丝分裂后期,达到12条。
答案:D4.右图表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B.含2对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C.产生的子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D.细胞膜的不均等凹陷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解析:此图为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含0对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为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将来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只有卵细胞具有生殖功能;细胞膜的不均等凹陷保证了卵细胞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备考:第二单元 细胞的物质代谢(教师用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物质代谢(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解析: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细胞核,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但核糖体比较小,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错误;在低倍镜观察之后,应将观察的样品移到视野正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D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同C.在细胞中,核糖体不只分布在内质网上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核糖体的分布、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病毒无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T2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仅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在生物膜系统中,粗面内质网、核膜的外膜上都有核糖体分布。
答案:C3.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胞质溶胶的pH为7.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B.溶酶体膜能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故其内部pH较低C.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胞质溶胶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D.溶酶体的产生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解析: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因此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由于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故其内部pH较低,B正确;溶酶体内的酶的最适pH值是酸性,因此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胞质溶胶(中性pH值)后,活性可能会降低,C错误;溶酶体是由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产生的。
全国100所学校示范卷高三生物卷(9)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AABB 6-10 CACAC
11-15 CBCAA 16-20 DCACD
21-25 ACBBD
二、非选择题
26.(1)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3)丝氨酸需同时替换两个碱基增添或缺失
(4)碱基对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27.(1)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①甲、乙② 4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基因突变频率低
且不定向、少利多害(4)D
28.(1)南美洲地雀(2)食物自然选择(3)地理生殖(4)种群(5)物种29.(1)常显(2)①AAX B Y或AaX B Y ②17/24
(3)①7.0 ②Ⅲ10③1/24
30.
(1)①显性白色植株红色植株
②若后代雌雄植株皆有红花和白花若后雌株全为白花,雄株全为红花
(2)2 红色植株:白色植株=1:1
31.(1)①缺失②黄色:白色=1:2
③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④ 4
(2)①基因分离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重组②不抗病。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遗传信息的改变~生物的进化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第八单元遗传信息的改变~生物的进化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八)第八单元遗传信息的改变~生物的进化(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多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株开出一朵白花,且该白花的自交子代也出现了开白花,其原因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环境条件改变解析:基因突变后产生了新的基因,从而出现了新的性状。
答案:A2.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解析:基因重组有三种类型,分别是自由组合重组、交叉互换重组、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人工重组。
A选项属于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
答案:A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生殖隔离的形成必然经过地理隔离C.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解析: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常见形式,某些四倍体植物的出现不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B4.下列情况中,没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是A.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B.正常夫妇生出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孩子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互换导致的不育解析:C项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C5.二倍体水稻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在矮秆品种田中发现了一株高秆植株,用这一高秆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了多个植株,这些植株有可能是A.不能结子的矮秆和高秆植株B.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能开花结子的高秆和矮秆植株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解析:二倍体植物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体内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此这些植株是高度不育的。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第二单元 细胞的物质代谢(含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二)第二单元细胞的物质代谢(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2.下列关于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结构B.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和T2噬菌体相同C.在细胞中,核糖体不只分布在内质网上D.基因表达的全过程都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3.黑朦性白痴是由于人溶酶体内缺少一种酶造成的遗传病。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酶,内部的pH为5,胞质溶胶的pH为7.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黑朦性白痴产生的根源是基因发生了突变B.溶酶体膜能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故其内部pH较低C.溶酶体内少量的酶进入胞质溶胶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D.溶酶体的产生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4.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A.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RNA聚合酶的合成D.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5.右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B.图中c指细胞膜,e指细胞质C.图中b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D.图中h释放的CO2可以供g利用6.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B.大鼠脾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实现融合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C.相对于线粒体外膜而言,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的糖蛋白种类与数量更多D.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7.“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第一单元第1、2章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有答案)AqHMqq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一)第一单元第1、2章走近细胞组成细胞的分子(100分钟 120分)第1卷 (选择题共5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花园里的玫瑰、月季、牡丹 B.生活在云南地区的滇金丝猴C.生活在一个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D.池塘中的所有蝌蚪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糖都是重要的动、植物能源物质B.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C.D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3.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其中◇僦表的二糖可能是( )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和C4.骆驼被人们称作“沙漠之舟”,是沙漠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骆驼体内因储存有大量的某种物质,一个月不吃不喝也能照常活动,该物质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5.组成纤维素、维生素D和生长激素的共同元素是 ( )A.C、H、0 B.C、H、0、NC.C、H、0、P D.C、H、0、N、P6.将蛋白质与蛋白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实验现象应该是 ( )A.无颜色变化 B.溶液呈蓝色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7.右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B.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C.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D.a-一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8.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创立意义的是 (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9.下列关于水的含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细胞的代谢旺盛,自由水的含量增多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D.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增多,使细胞裂解死亡lO.下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哪项结论 ( )A.黄豆生长所需氮素比玉米多B.玉米种子营养价值比黄豆种子高C.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11.下列对HIV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属于生命系统 B.不具有细胞结构C.不能独立生活 D.不具有生命特征12.丙氨酸的R基为一CH3,在1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3,4 B.4,3 C.3,2 D.4,41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动物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装片应向右移动B.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圈C.此过程中不需调节粗准焦螺旋D.换高倍物镜需转动转换器14.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 ( )A.参与形成肽键 B.参与形成氨基C.参与形成羧基 D.参与形成氨基和羧基15.营萎专家认为菠菜中铁的含量较高,你认为菠菜所影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合成的化合物名称以及最终决定菠菜含铁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血浆蛋白、核酸 B.血红蛋白、核酸C.血浆蛋白、载体 D.血红蛋白、载体16.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17.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些多肽中共有肽键多少个 ( )A.31 B.32C.34 D.3518.拟核与细胞核相比。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讲课教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十)第十单元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动物生命活动的化学调节(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B.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面部和耳朵出现冻疮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饮水不足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解析: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体内红细胞增多;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饮水不足时,体内细胞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都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适应过程。
,外液渗透压升高:B答案2.下列器官中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是①下丘脑②胰脏③肝脏④脾脏⑤肾脏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解析: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胰脏中的胰岛分泌的激素能调节血糖浓度,肝脏也可以通过肝糖原的合肾脏通过对葡萄糖和水的重吸收作用对血糖进行调节。
,成与分解对血糖浓度进行调节:C答案3.右图中甲、乙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只与图甲有关A. 并催化其代谢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细胞b,B.细胞ad 产生的兴奋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细胞细胞cC. b可能是性腺细胞a是垂体细胞,细胞D.若细胞与体液调节的结果,:图中甲、乙分别为体液、神经调节图示。
人体对寒冷刺激作出的反应是神经-解析是垂体ad;若细胞产生的兴奋通过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传递给细胞酶具有催化作用甲、乙均有关;;细胞可能是性腺细胞。
b细胞,细胞:D 答案的是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不正确4.... ,并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物质A.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激素与特定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 由专门管道分泌到血液中动物激素由内分泌细胞产生C., 此文档仅供学习和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D.激素能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生长与发育解析: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传递着各种信息;激素能作用于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这是因为激素只会和靶细胞上特定的受体结合。
全国1oo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9

2022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高三生物卷﹝九﹞第9单元第六章第3节~第七章性别决定与伴性传(100分钟100)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豌豆自交种群中既可能发生显性突变(如dd→Dd),也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如EE→Ee)。
两者表现的特点是A第一代都表现突变性状B第二代都能获得突变纯合子C第三代才能获得突变纯合子D隐性突变表现得早而纯合得慢2.以下可能属于遗传病的是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患先天性呆小症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患了夜盲症C一男子40岁时发现自己开场脱发,据理解他的父亲、爷爷在40岁左右也开场脱发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3.以下图表示某正常基因及其指导合成的多肽序列。
甲~丙三个位点发生了如下突变,其中能导致肽链合成停顿的是[除图中密码子外,GAC(天冬氨酸)GGU(甘氨酸)、GGG(甘氨酸)、AUG (甲硫氨酸)、UAG(终止子)]A甲位点G/C→A/T B乙位点T/A→G/CC丙位点T/A→c/G D丙位点丧失T/A4.假设对某生物种群进展随机抽样,发现其中基因型AA个体占20%,基因型Aa个体占75%,基因型aa个体占5%,那么a与A 的基因频率依次为A 42.5%和57.5% B.57.5%和42.2%C.50%和50% D.80%和20%5.右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4为患者相关表达不合理的是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Ⅱ3与Ⅱ4属于直系血亲C假设I2携带致病基因,那么I1、I 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D.假设I 2不携带致病基因,那么I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6.每个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生措施。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代谢 细胞的信息传递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三)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信息传递(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在O2充足时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B.在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细胞内ATP的含量都能保持动态平衡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种物质解析: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但只有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易断裂、易形成。
答案:C2.右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若A、B、C 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C.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 可能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强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自身免疫病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故A正确;胰岛素的作用之一是加速糖原的合成,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分别发生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中,故B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故C正确;由于免疫功能过强而导致正常细胞的死亡,属于自身免疫病,故D 正确。
答案:B3.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③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解析:①是染色质,其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A正确;②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B错误;③是核膜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C正确;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由图中可见消耗ATP,故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2016高三生物(北师大版)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进化》综合检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九)第九单元《生物与进化》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
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A.优胜劣汰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D.性状分离解析:两种杜鹃花在自然状态下,一种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两者由于花期的不同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生殖隔离。
答案:C2.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连线,不吻合...的是A.孟德尔——发现了遗传三大定律B.艾弗里——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达尔文——《物种起源》D.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解析:孟德尔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发现了遗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答案:A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解析: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不仅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还可以检测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答案:D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家族遗传现象的疾病B.在出生时就表现出的疾病C.均由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D.染色体上的基因改变引起的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家族遗传现象,出生时不一定表现出来。
人体细胞中线粒体内DNA的缺陷也会出现遗传病。
答案:A5.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1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
2013年1月,瑞典进化遗传学家Erik Axelsson和同事将狗的DNA与狼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淀粉的基因比狼体内的相同基因活跃28倍。
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与人类以及人类的饮食协同进化B.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消化淀粉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C.在狗的驯化过程中,消化淀粉的基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D.该现象说明了狗与狼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解析:狼为肉食性动物,其食物中几乎不含淀粉;经人类长期驯化得到的狗为杂食性动物,由于人类食物以淀粉类为主,导致人给狗喂的食物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
经长期的选择过程,不适应这种饮食结构的被淘汰,逐渐适应的被保留下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狗。
可见,在驯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定向选择而不是定向变异。
答案:B6.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个动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四种生殖细胞B.性腺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乙和丙D.该动物正常的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解析:从图乙和丙看出,该动物为雌性,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性腺中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图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该动物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最多含有8条。
答案:D7.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造成T淋巴细胞死亡。
那么T2噬菌体和HIV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的宿主细胞的物质,它们的主要差别是A.用于组成蛋白质的原料B.用于构成核酸的原料C.ATPD.mRNA和tRNA解析: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氨基酸和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核酸,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HIV的遗传物质是RNA,需要核糖核苷酸。
答案:B8.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B.一次诱变处理供实验的生物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C.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的选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D.诱变育种过程能出现新的基因而杂交育种过程则不能解析: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出现新的基因,因此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一次诱变处理不一定能获得所需的变异类型。
答案:B9.对摩尔根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C.萨顿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D.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解析: “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是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萨顿的染色体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杂交实验验证而得出的。
答案:D10.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只能出现2种新的基因型D.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解析: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共产生6种基因型,其中可能出现4种新的基因型。
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
答案:D11.下列生物变异或遗传病,与细胞有丝分裂异常或减数分裂异常无关..的是A.21三体综合征B.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C.人工诱导多倍体D.缺少X染色体而性腺发育不良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21号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一个细胞,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工诱导多倍体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有丝分裂异常所致;因缺少X染色体产生的性腺发育不良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移向细胞一极,形成的配子中无X染色体与正常配子结合所致。
答案:B1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故能影响图乙中②过程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D.图乙中①②③途径能在浆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的只有②解析: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说明此图解为原核生物在进行基因表达,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是裸露的;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故不能进行①过程,③是翻译过程,发生在浆细胞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答案:A1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60C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X自花传粉得F1,其中抗病植株占7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株X一定是杂合子B.抗花叶病基因是隐性基因C.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是定向的D.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都能传给子代解析:抗花叶病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抗病植株与不抗病植株的比为3∶1,则植株X是杂合子,抗花叶病基因是显性基因。
答案:A14.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右图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种群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B.②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C.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从图示看出,种群①到50代时只有A基因,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②在125代时a基因频率为25%,aa基因型频率则为1/16;150代后3个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自然选择可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B15.下列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线粒体中的DNA不能进行转录形成RNA解析: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被多种tRNA携带;DNA聚合酶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核糖体分布在细胞质中;反密码子是位于tRNA上的与密码子互补的三个相邻碱基;线粒体中的RNA能表达,其控制着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C16.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
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
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时间短但不简便D.图中所示过程两处添加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从而影响着丝粒的断裂解析:从图示看出,存在杂交过程和染色体加倍过程,利用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③过程有可能会诱导花药壁(2n)分化成二倍体再生植株;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为单倍体育种,时间短但不简便;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答案:D17.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
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变酶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改变B.突变酶作用的底物是四种核糖核苷酸C.突变酶降低了基因突变频率不利于进化D.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速度解析:突变酶与正常酶属不同酶,其差异表现在氨基酸的序列不同;突变酶作为DNA聚合酶,其作用底物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突变酶大大提高了DNA复制的精确度而非速度。
答案:C18.下图为人体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过程①、②都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B.食物中缺乏酪氨酸会使皮肤变白C.M1和M2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细胞中D.老年人细胞中不含有M2解析:图中①是转录,②是翻译,翻译在细胞质中进行;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可在人体中合成,M1只存在于红细胞中;老年人头发变白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答案:C19.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 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黑色猫与玳瑁猫杂交的后代中有1/4的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1/4C.为持续高效地繁殖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项中,黑色的基因型为X B X B、X B Y,黄色为X b X b、X b Y,玳瑁色为X B X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