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投影基础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知识
●
O WX
ax
●
a(x,y) H
aY Y
●
a(x,y)
H
Z
aZ
W y ● a(y,z)
x
O
YW
aYW
aYH YH
17
整理课件
如果把三投影面体系看作是直角坐标系,把投影轴看作坐
标轴,交点看作原点O,则空间点的位置可用三坐标值表示, 形式为A(X,Y,Z)。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为<手段三维理解>: 点到W面的距离 用坐标X表示(水平投影到OY轴的距离,正投
5
整理课件
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重点)
1.真实性
直线或者平面平行于投 影面反映实形
A
2.积聚性 直线或者平面垂直于投
影面积聚成点(线) a
3.类似性 直线或者平面倾斜于投
影面反映类似形状
BA A
B b
a(b) a
B
b P
P
6
整理课件
2.1.2 形体的三面视图
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的物体的投影图, 称为视图。
影到OZ的距离); 点到V面的距离 用坐标Y表示(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侧面
投影到OZ的距离) ; 点到H面的距离 用坐标Z表示(正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侧面
投影到OY的距离) ; 三投影用坐标表示:a可表示为(x,y); a’可表示为(x, z);a”可表示为(y,z)
18
整理课件
例题
例2-2 已知点A的坐标为(15、10、20),求点A的三面投影。
9
整理课件
三视图的展开
为了读图识图方便,把三投影面
的展开到一个平面,这样展开在 一个平面上的三个视图,称为物 体的三面视图,简称三视图。
机械制图第2章正投影基础
为比原形状小的类似形。
E
L K
F
M
α
f
e
H
在该面上的投影长度 变短,ef=EFcosα。
l k
m H
在该面上的投影 △klm面积变小。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2.2.1 视图的基本概念 2.2.2 三视图的形成 2.2.3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2.2.4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2.2.1 视图的基本概念
(3)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特性:
正垂线 ——与V面垂直的直线
铅垂线 ——与H面垂直的直线
侧垂线 ——与W面垂直的直线
① 在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②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投影轴 (与直线相平行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3)投影面垂直线
正垂线
投影特性: ① a’b’积聚成一点。
(1)两点相对位置的确定
例2-3 如图所示,试判断点B相对于点A的空间位置 。
yA
yB
zB
zA
xA
xB
X坐标值确定两点的左右位置 大者为左,小者为右;XA<XB Y坐标值确定两点的前后位置
大者为前,小者为后;YA<YB
Z坐标值确定两点的上下位置 大者为上,小者为下;ZA>ZB 结论:
B 点在A点的左、前、下方。
直线按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三类: 一般位置直线
不平行于任一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面平行线
与 的一 直个 线投 。影面平行,与特另殊二位个投置影直面线倾斜
投影面垂直线
与一个投影面垂直,与另二个投影面平行 的直线。
直线与H面、V面、W面的倾角,分 别用α、β、γ表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6 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5 类似性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物体的三面视图
图2-6 一个视图不能反映物体的形状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1 三视图的形成 1. 三投影面体系
互相垂直相交的三个投影面,称为三投影面体系,如图27所示。 它们分别是:
正立投影面:直立在观察者正对面的投影面,简称正面, 用字母V表示; 水平投影面: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 H 表示; 侧立投影面:直立在右侧面的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 W表示。
上不画投影面的边框线和投影轴,如图2-8(d)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2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上后,各视图必须有规则的配置, 并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2-9 所示。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 图的正右方。 画三视图时必须按以上的投影关系配置。
图2-10 保持宽相等的三种画法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例2-1
以图2-11 所示物体为例,说明画三视图的方法和
步骤, 如图2-12所示。
图2-11 轴测图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图2-12 三视图的画图步骤 (a) 选主视图, 画基准线; (b) 先从主视图画起; (c) 根据尺寸关系, 逐一画全三个视图; (d) 加深、 擦去作图线, 完成三视图
工程制图第二章
X
平面或H面)
◆侧面投影面(简称侧 面或W面)
2)投影轴
OX轴 V面与H面的交线 OY轴 H面与W面的交线 OZ轴 V面与W面的交线
工程制图第二章
Z
oW
H
Y
三个投影面互相 垂直
第二章投影基础
二、视图
1. 视图的概念
利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即物体在V、H和W
面上的三个投影,通常称为物体的三视图。其中三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解法一:
a●
ax
az ●a
通过作45°线 使aaz=aax
a●
解法二:
a●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x
a●
工程制图第二章
az
a
●
第二章投影基础
3. 重影点及点的相对位置 重影点:在同一条投射线上的两点,其在某投影面上的
投影重合,称这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重影点的可见性
一般位置直线 的三面投影均不反 映实长及倾角的大 小,通常用直角三 角形法求其实长及 倾角的真实大小。 如例题2-3。
工程制图第二章
第二章投影基础
2. 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⑴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正平线
a
b
a b
实长 a b α γ
a b
a βγ b
实长
ba
侧平线
a b
a 实长 βα b
a
b
投 影 特 性: ①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2.教学重点难点:
1).三视图的对应关系 2).点、线、面的投影及投影规律 3).直线上点的求法 4).平面上点、直线的求法
工程制图第二章
第二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长对正、高平齐、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高
高
长
宽
长
宽
上
上
上 左 后 右
前 右 下 后
左 前 下
左 下
后 前 左 上 右 前
V面投影图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左、右的情况,不反映前、后情况;H面投影图反 映形体的前、后和左、右的情况,不反映上、下情况;W面投影图反映形体的上、下 和前、后情况,不反映左、右情况。
投 射 线 方 向
90°
a c
b
3、斜投影法 、
投 射 线 方 向
a c
b
≠90°
2.1.2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2.1.2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 1.多面正投影图 1.多面正投影图 • 2.轴测投影图 2.轴测投影图 • 3.标高投影图 3.标高投影图 • 4.透视投影图 4.透视投影图
(1)多面正投影
度量性、相仿性、积聚性、平行性、定比性
1.度量性
d c a b a b
c
2.相仿性
d a c b a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3.积聚性
E
F M
a(c)(b)
d(a)
e
m
f
c(b)
4.平行性
a
c b d
a b
d c
f e
5.定比性 .
C B C A B a c b a c b (a) (b) d A D
(1) 直线上两线段长度之比等于两线段投影的长度之比 (2) 相互平行的两直线在同一投影面上的平行投影保持 平行.这种特性称为平行性。两平行线段的长度之比, 平行.这种特性称为平行性。两平行线段的长度之比,等 于它们的平行投影的长度之比。 于它们的平行投影的长度之比。
第二章 投影基础
宽相等
12
四、三视图方位对应关系
上 左 下 后 左 前 右 右 后 下 上 前
• 主视图反映:上、下 主视图反映: 俯视图反映: •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视图反映: • 左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左、右 、前、后
13
五 、立体三视图举例
根据立体画出第三视图。 1 根据立体画出第三视图。
规定: 规定:
a′ ′ ●
●
●
a″ ″
●
b′ ′
b″ ″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对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A● A● B
●
a● b
●
B ● A●
●
●
B
α
●
a(b) )
●
b
b
a●
a●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 聚 性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ab=AB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比空间线段短 ab=ABcosα
22
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解法1: 解法
a′● ′
x
az
●
a″ ″
作45°辅助线使 ° a″az=aax ″
ax 45° °
a● 解法2: 解法 用圆规直接量 取a″az=aax ″
a′● ′ ax az
●
a″ ″
a●
23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 点在空间的上下 前后、 上下、 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 左右位置关系 位置关系。 左右位置关系。
1、可见轮廓用粗实线 可见轮廓用粗实线 线宽b=0.5 b=0.5~ (线宽b=0.5~2mm) 2、不可见轮廓用虚线 不可见轮廓用虚线 线宽约b/2 b/2) (线宽约b/2)
第二章--投影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投影法
3.类似性 当直线或平面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投影面时,直线的投影仍
然是直线,但长度缩短,平面的投影是原图形的类似形(与原 图形边数相同,平行线段的投影仍然平行),但投影面积变小, 这种投影特性称为类似性,如图2-4(c)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应用
1.透视投影图 透视投影图一般是采用中心投影法绘制的,它符合人的视觉
印象,但作图较复杂,日前多用于绘画及土建制图,如 图2-2所示为房屋的透视图。 2.轴测投影图 轴测投影图通常采用平行投影法绘制,图2-3(a)为采用正 投影法绘制的正轴测图,图2-3(b)为采用斜投影法绘制的 斜轴测图。轴测图可在一个图上同时反映物体长、宽、高三 个方向的形状,直观性强,但度量性差,在工程上常作为辅 助图样使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 多面正投影图,一般是采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分别投射在几
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即采用多个正投影图同时 表示同一物体。图2-3(c)所示为物体的三面正投影图。这 种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表示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度量 性好且作图简便,因而运用比较广泛。
(ZAZB ),其相对位置的定值关系可由两点的同名坐标差来确
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点、线、面的投影
当两点同处于某一投影面的投射线上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 的投影重合。我们称在某一投影面上投影重合的若干个点为 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重影点有两个坐标对应相等,另一个 坐标不相等。
图2-12(a)中。B点和C点的水平投影重合,为对H面的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2章 投影基础
2.投影法分类
1.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平行投 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①斜投影法 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 ②正投影法 投射方向垂直于投影面的平行投影法。
图2-2平行投影法
第2章 投影基础
2.1.2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图2-22属于平面的直线
第2章 投影基础
2.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 若点在平面的一条直线上,则该点必在此平面上。
图2-23在平面上取点
第2章 投影基础 【例2-4】已知ΔABC平面上点E的正面投影e′,试求它的另一面投影。
作法1 如图2-24(b)所示: (1)过点E和定点B作直线,即过e′作直线的正面投影e′b′,交a′c′线于d′点; (2)求出D点的水平投影d,连接bd并延长; (3)然后过e′作OX轴的垂线与bd的延长线相交,交点即为E的水平投影e。 作法2:(图2-24(c)): (1)点E作直线EF平行AB,即过e′作e′f′∥a′b′,交b′c′于f′; (2)求出水平投影f,过f作直线平行于ab,与过e′作OX轴的垂线交于e,即为点E的水平 投影。
水平投影ab积聚成一点 ,a′b′=AB=a″b″,且a′b′⊥OX, a″b″⊥OYW。
图2-16 铅垂线投影特性
第2章 投影基础
表2-2 名称
立
正垂线(⊥V,∥H,∥W)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铅垂线(⊥H,∥V,∥W) 铡垂线(⊥W,∥H,∥V)
体
图
投 影 图
投 影 特 性
1.正面投影积聚为一点; 2. ab⊥OX,a″b″⊥OZ, ab,a″b″反映实长。
机械制图第二章投影基础
正投影法
画工程图样 及正轴测图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1.中心投影法
投射中心 投射线 物体 投影 投影面 物体位置改变, 投影大小也改变
投影特性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 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2.平行投影法
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量性较好
第二章 投影基础
四、三视图的画法
◆画对称中心线和基准线
◆画底板 ◆画立板
◆画肋板 ◆画圆形缺口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第三节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三、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一、点的投影
1. 点的投影规律 a a a 点A的正面投影 点A的水平投影 点A的侧面投影
向下翻90°
三、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位置关系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投影关系
◆主、俯长对正 ◆主、左高平齐 ◆俯、左宽相等
三 等 规 律
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左、右和上、下 ◆俯视图反映左、右和前、后 ◆左视图反映上、下和前、后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俯、左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边, 表示物体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一 边,表示物体的后面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基本几何体的类型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 平面立体 回转体
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一、棱柱
棱柱由两个底面和几个侧棱面组成。侧棱
面与侧棱面的交线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
第二章 投影基础
第二章投影基础幻灯片1第二章投影基础第一节正投影及三视图一、正投影法(一)投影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太阳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
投影法是将这一现象加以科学总结而产生的。
投射线通过空间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如图2-1所示,平面H称为投影面,S称为投射中心,SAa、SBb、SCc称为投射线,△abc 为空间△ABC 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
图2-1 中心投影法幻灯片2(二)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如图2-1所示。
2.平行投影法若将投射中心移至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射线相互平行。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在平行投影法中,根据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又分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1)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正投影,如图2-2(a)所示。
(2)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斜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斜投影,如图2-2(b)所示。
正投影能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单,在工程图样中被广泛应用。
本课程的后续章节中,除有特别说明外,提到的“投影”均指“正投影”。
幻灯片3图2-2 平行投影法幻灯片4(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分析直线段和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如图2-3,可得出如下性质。
1.真实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2. 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成为一点或一直线。
3.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投影比实长缩短,平面的投影面积缩小,形状与原平面图形类似。
图2-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幻灯片5二、形体的三视图空间形体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而形体相对投影面正放时得到的单面正投影图只能反映形体两个方向的形状。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 a
O
W
X
ax
a●
H
O
YW
ay
ay
YH
a●
ay
H
Y
向下翻
在投影时,投影的大小不受限制, 通常不必画出投影面的边框。
a ●
X
ax
a●
Z
az
●a
O
YW
ay
ay
YH
2.2.2 点的投影规律
1、V、H两投影都反映横标,且投影连线垂直X
轴;aa⊥OX轴。
2、V、W两投影都反映
高标,且投影连线垂直
ZHale Waihona Puke a ●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S
S
H
正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垂直于投影面H
H
斜投影法 投射方向S 倾斜于投影面H
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 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大多数采用平行投影法 的正投影法。
1.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同素性 2.从属性不变 3.平行性不变 4.简单比不变 5.相仿性
cz ● c
cx o X
c●
cyH
YH
cyw Yw
通过作45°转 宽线使
ccz=ccx
2.3 点的投影和坐标
点的每个投影反映两个坐标: V 投影反映高标和横标(a′aX 和a′aZ ), H 投影反映纵标和横标(aaX 和aaYH ), W 投影反映高标和纵标(a″aYW 和a″aZ)。
2.5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A
如改变△ABC与投 射中心或投影面之间
B
C
的距离,则其投影 投影面H
a
投影
△abc的大小也随之改 变,度量性较差。
第2章投影基础
第二章 投影基础
第一节 投影法和视图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几何体的投影 第三节 组 合 体 第四节 轴 测 图
化工制图(第四版)教学软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返回封面
一、投影法
人、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上或墙上产生灰黑色的影子
形成这种现象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mz″
利用投影的 积聚性
z
m
CAXA作图
3.圆 球
(1)圆球的形成
圆母线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而成
(2)圆球的三视图
三个视图分别为三个和圆球的直径相
等的圆,它们分别是圆球三个方向轮廓
线的投影
z
m′
(3)圆球表面上的点
点M在前、左、上半球(点M的三面 投影均为可见),需采有辅助圆法求m′ 和m″,即过点m在球面上作一平行于水 平面的辅助圆(也可作平行于正面或侧 面的圆)
(2)视图数量的确定 在组合体形状表达完整、清晰的前提下,其视图数量愈少愈好
C向三视图
化工制图(第四版)教学软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三、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1.形体分析 组合体可分成几个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何? 组合形式是什么样的?
支承板的左右两侧面 和圆筒外表面相切
肋板和圆筒属于相贯
化工制图(第四版)教学软件
四、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1.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注法
标注基本形体的尺寸时,一般要注出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对于回转体的直径尺寸,尽量注在不反映圆的视图上,既便于看图,又可省略视图
化工制图(第四版)教学软件
第二章 投影基础
CAXA作图
(2)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第2章 投影基础
● a
W O
ay
Y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② aax= aaz = A到V面的距离 aax= aay= A到H面的距离 aaz= aay = A到W面的距离
影轴距=点面距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 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 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点的三面投影的特性
1、V、H两投影都反映横标,且投影连线垂直X 轴;aa⊥OX轴。
第2章 投 影 基 础
2.1 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2.5 换面法
2.1 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2.1.1 投影法 2.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1.3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1.1 投影法
1 投影法的定义 2 投影法的三要素 3 投影法的分类 4 中心投影法 5 平行投影法
O
Y
Y投影轴
投影面的展开
2. 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
主视图
由前向后投射在正面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
由上向下投射在水平面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
由左向右投射在侧面所得的视图
三面投影的形成
3. 投影面的展开
规定 :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绕OX轴旋转900,W面向右绕OZ轴
旋转900。
V
Z 向右
X
向下
O
YW
YH
展开后的情况
2.1.1 投影法
1 投影法的定义 假想用一束光线照射物体,使其在平面上留下 影子的方法。
P
● a A●
2 投影法的三要素 (1)物体;(2)投影面;(3)投射线
投影的形成
投射线
b a 投影
3 投影法的分类 画透视图
习题集答案-第二章投影基础
投影的分类
正投影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关系,正投影可以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 影。平行投影的投射线与投影面平行,而中心投影的投射线则经 过一个固定点(即中心点)。
斜投影
斜投影可以分为一般斜投影和透视斜投影。一般斜投影的投射线 与投影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而透视斜投影则是模拟人眼观察 物体的方式,投射线与投影面不平行也不垂直。
03
04
保持投影面的平整
确保投影面平整,避免因表面 起伏造成投影失真。
注意阴影和透明度
在绘制具有透明属性的物体时 ,应注意阴影和透明度的处理 ,以保持图形的真实感。
保持线条清晰
在绘制过程中,应保持线条清 晰、整洁,避免交叉和重叠。
符合实际比例
确保绘制的投影图符合实际比 例,以便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形 状和大小。
绘制投影图的技巧
使用辅助线
在绘制复杂的图形时,可以合理地添加辅助线, 以帮助确定轮廓和结构的形状。
掌握视图转换
熟悉各种视图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主视图、俯视 图和左视图之间的转换,有助于更全面地表现物 体的形状。
利用软件工具
利用CAD等绘图软件中的工具,如捕捉、镜像、 阵列等,可以快速、准确地绘制图形。
填空题
简述了两种常见的投影方法,没有提供具体解析。
简答题
略,未给出具体答案和解析。
习题二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B
填空题:1. 正投影法;2. 斜投影法
习题二答案与解析
简答题:略
选择题:B选项正确,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 把形体投影到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假想平面内。
习题二答案与解析
填空题
02
斜投影
斜投影是一种将三维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但投影线与投影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7)【课题编号】7-2①【课题名称】认识投影法与视图【教材版本】辜东莲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于光明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3.掌握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二、能力目标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掌握正投影法的绘图方法,能独立分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四、教学要求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
【难点分析】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方位关系。
【分析学生】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0分钟)1.简述平面图形各种线段尺寸特点及绘图步骤。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1.投影法的概念(10分钟)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
并交叉进行演示。
2.三视图的形成(30分钟)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示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投影展开摊本在同一平面上的三视图。
3.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30分钟)与学生一起讨论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方位关系,总结投影规律。
交叉演示“三等”对应关系与六个方位的位置关系。
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P8、P9题练习。
四、小结(10分钟)总结三视图的形成方法,再次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同时总结“三等”投影规律。
五、作业1.完成习题集P10、P11题。
2.思考:教材P.37思考题1、2、3题。
【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8)【课题编号】8-2②【课题名称】点的投影【教材版本】辜东莲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于光明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点投影与标记2.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画和该点的投影的方法;二、能力目标1.掌握画和点的投影的方法,并具相应的能力。
2.熟悉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三、素质目标掌握点的投影规律、能正确画出点的投影;并能正确地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四、教学要求1.掌握并能正确画和该点的投影。
2.熟悉两点的相对位置,并能正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教学重点】点的坐标与投影关系。
【难点分析】点的空间位置的判断及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
【分析学生】1.点的投影,相对于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较为简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来看,不会有什么困难;2.本次课培养的主要能力是画点的投影,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前面的基础有了,一步步学过来,通过练习加以熟练,这些能力可以达到。
3.本章后面的内容,会遇到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要作好准备。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0分钟)1.简述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点的投影特性、投影标记和三面投影。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37思考题2、3。
二、导入新课点的投影是直线和其他投影的基础,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画和该点的投影方法,是学习直线(仅指直线线段)投影的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1.点的投影(10分钟)教师讲授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交叉演示点的投影标记和点的三面投影。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12题(1)、(2)练习。
2.点的投影规律、坐标、投影与坐标(30分钟)教师讲授点的投影规律、点的坐标、点的投影与坐标;交叉演示点的三面投影规律、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已知点的坐标,求它的三面投影;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作其第三投影。
教师讲授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可见性、不可见性);交叉演示重影点及其可见性。
四、小结(5分钟)总结点的投影规律、根据坐标判断点的空间位置,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五、作业习题集P12题(3)、(4)题【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9)【课题编号】9-2③【课题名称】直线的投影【教材版本】辜东莲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于光明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直线的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画直线投影的方法;2.熟悉一般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3.熟悉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二、能力目标会画直线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会画直线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1.掌握直线的三面投影、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2.掌握画直线投影的方法。
【教学重点】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难点分析】根据直线的三面投影判断直线的位置特性。
【分析学生】1.本次课中,一般位置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是倾斜线,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学生学习时会费点力气;其余内容按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困难不大。
2.画直线的投影,基础在点的投影,学生有这个能力。
3.根据直线的三面投影判断空间特性是本次课难点,通过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克服难点。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0分钟)1.简述点的投影规律,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直线的投影是平面投影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立体投影的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1.直线的三面投影(15分钟)教师讲授直线的三面投影,并进行演示。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13第1、2小题练习。
2.直线的投影特性(10分钟)教师讲授直线倾斜于、平行于、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穿插进行三种情况的演示。
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13第3、4题练习。
3.一般位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20分钟)教师讲授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介绍一般位置直线),并作演示。
4.投影面平行线、垂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25分钟)教师讲授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交叉演示它们的投影图(投影分析)安排学生进行习题集P14第1、2、3题练习。
四、小结(10分钟)简述直线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画和读直线投影的方法。
五、作业1.习题集P14第4题。
2.思考:教材P.37思考题5。
【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0)【课题编号】10-2④【课题名称】平面的投影【教材版本】辜东莲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于光明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机械制图习题集(少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征;2.掌握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
三、素质目标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
四、教学要求1.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2.会画和读平面的投影【教学重点】各种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
【难点分析】根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判断平面的空间位置特性。
【分析学生】1.在上次课已学习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基础上,学习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不应有知识上的困难;2.画和读平面投影的方法与能力,本次课进一步加深理解,加强练习,提高能力;3.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学习方法的帮助,使学生不掉队,个别有掉队的,也能及时赶上。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0分钟)1.简述投影面平行线、垂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二、导入新课在上次课学习直线的投影基础上,本次课进一步学习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都是为后面学习基本几何体(平面立体)的投影打基础。
三、新课教学(70分钟)1.平面的三面投影(10分钟)教师讲授平面的三面投影,在黑板上作演示。
2.平面的投影特性(15分钟)教师讲授平面平行于投影面、平面倾斜于投影面、平面垂直于投影面三种情况的投影特性,并演示网络课程相关内容。
3.一般位置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5分钟)教师讲授一般位置平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原平面的类似形,且形状缩小;演示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相应内容。
学生进行习题集P16第4小题练习。
4.投影面平行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5分钟)教师讲授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在其他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直线,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演示网络课程相应内容。
学生进行习题集P15第2小题练习。
5.投影面垂直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15分钟)教师讲授投影面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其他两个投影面)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段直线;在其他两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为缩小的类似形;演示网络课程相应内容。
学生进行习题集P15第1小题、P16第3、5、6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