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

合集下载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有时, 重复的句型甚至可能跨段落出现, 在英语中也被视 为 Parallelism, 这 在 反 复 。可见, Parallelism 不 局 限于 句 子 层面, 还包 括 了篇 章 层 面。比如, T he Miracle of T echnof ix ( K. Sale) 中有三 个段落 的 开头均 使用 了 question answer pattern, 构成 Parallelism, 起篇 章 衔接作用: 1) Energy crisis? Try synfuels. Never mind that 2)
都在微风中枝头上 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 李广田∀ 花潮#) 上例整散结合 , 节律铿锵。 汉英对比, 在表现法上有一大差异: 重排比和对偶 vs. 重
三段式( A, B and C) ( 刘宓 庆, 1991) 。 比较而 言, 英 语平行 结 构表现形式重三段式( A , B and C) ; 汉 语平行结 构表现形式 一 般为排比和对偶。由于英语 Parallelism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以 下我们拟将这两类 Parallelism 分别与 汉语排 比和骈 偶作对 比 研究。
press an idea.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parallelism is to express simi lar ideas in similar grammatical forms. Almost any kind of sentence element may be placed in a parallel construction. ( College English,
1. 引言 平行结构( Parallel Structures) 是话语组织法 中具有共性 的 现象,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 异, 平行结 构的表现 形式可 能不同。 Parallelism 是英语中的重要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 由于英 汉两 种语言的差异, 在汉语中并无真正意义的对应 项。长期 以来, 有关 Parallelism 的汉译五花八门, 容 易导致混 淆, 同时也反 映 了对 Parallelism 认识上的混淆。我们认为, 导致认识上混淆的 一大因素是 Parallelism 有 广义与 狭义之 分。本文拟 根据其 狭 义和广义, 分别与汉语中排比和骈偶作对 比研究。旨在 澄清 认识, 发展有关学说, 揭示英汉在平行结构方面存在的非完全 对应关系, 建立英汉在平行结构方面存在的可 比框架。 2. 英语 Parallelism 与汉语平行结构 广义的 Parallelism 指英 语 语言 组织 的 一种 重要 形 式, 既 是语法问题 又是 修辞 问题, 不 限于 句子 层面, 还 包括 篇章 层 面。在写作书中, 一般 译为 平行结 构 。 作为一 种重要的 衔 接手段, 帮 助 语 义 连 贯。 在 语 法 书 中, 通 常 用 Coordinated structure ( 并列结构 ) 表示, 指两 个或 两个以 上属 于同 一语 法 层次、具有相同句法功能并 通过并列 连词( 或逗 号等) 互相 连

语言时空性关照下英汉句法歧义差异对比研究

语言时空性关照下英汉句法歧义差异对比研究

语言时空性关照下英汉句法歧义差异对比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尤其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句法歧义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以及语言时空性关照对歧义的影响,探讨英汉句法歧义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一、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法结构,这导致了很多句法歧义的产生。

比如,在英语中,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前,形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而在汉语中,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之后,形成“名词+形容词”的结构。

这种差异就导致了很多表达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句法歧义的可能性。

另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也存在差异。

英语一般是主+谓+宾的语序,而汉语则是主+宾+谓的语序。

这导致了同样几个词的组合,在两种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可能完全不同,从而产生歧义。

二、语言时空性关照对歧义的影响语言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工具,它受到时空性的关照。

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会对语言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是造成英汉句法歧义差异的原因之一。

首先,英汉两种语言的发展轨迹不同。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拉丁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的影响。

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佛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这种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

其次,时代的变迁也对语言产生了影响。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新词汇和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也为语言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例如,在英语中,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很多新词汇,这也增加了句法歧义的可能性。

而在汉语中,随着社会变革和国际交流的扩大,也会出现词义的多义性和歧义问题。

三、英汉句法歧义差异的影响英汉句法歧义差异对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因为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导致误解的产生。

在商务交流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

由于英语是国际商务交流的主要语言,许多企业和个人需要用英语进行沟通。

然而,由于英汉语言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表达不准确或误解的情况发生。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2-29T10:22:36.72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作者:李华[导读] 平行结构是英汉语篇中共有的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段,它能够起到表达思想、增强气势、抒发感情、阐明观点的作用,常用于诗歌、散文以及演讲中。

摘要:平行结构是英汉语篇中共有的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段,它能够起到表达思想、增强气势、抒发感情、阐明观点的作用,常用于诗歌、散文以及演讲中。

平行结构在翻译中都有不同的表达。

关键词:平行结构;英汉语篇;翻译 Parallelism是英语当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段,长期以来,它被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排比”,这就体现了我们对Parallelism认识上的混淆。

的确,两者很相似,但不同点不能忽视。

下面,笔者就二者的异同进行讨论,在论述中将二者统称为“平行结构”。

一、英汉平行结构的相同点二者都需要一连串的结构意义相似、平行均衡排列的成分或句子。

二、词组的平行排列在英语和汉语中,平行结构的成分都可以是词组或短语。

例如在英语中可以是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等;在汉语中则有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宾词组等等。

例1.…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the Gettysburg Address) 例2.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我带了遍体的鳞伤。

(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1中的介词短语和例2中的主谓词组都是平行结构的成分。

1.句子的平行排列平行结构的内容都可以是句子,既有单句的平行排列(例3),也有复句的平行排列(例4)。

例3.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里我身受了各种的痛苦。

(Here I have seen various tragedies on earth, I have known the period we live, and I have suffered lots of pains.)(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4.Well may the world cherish his renown, for it has been purchased, not by deeds of violence and blood, but by the diligent dispensation of pleasure. Well may the posterity be grateful to his memory, for he has left it an inheritance, not of empty names and sounding actions, but whole treasures of wisdom, bright gems of thought, and golden veins of language.(Washington Irving Westminster Abbey)2.提携语英汉平行结构还经常会出现“提携语”,它是指在平行结构里各个项目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从汉英思维模式看语篇结构差异论文

从汉英思维模式看语篇结构差异论文

从汉英思维模式看语篇结构差异摘要: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决定了语篇结构的差异。

汉英语篇结构差异的根本在于汉英语族人思维模式的不同。

文章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了英汉语篇结构的差异,指出了解语篇结构差异的文化成因在跨文化语篇交际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思维模式;语篇;结构模式;英汉差异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77-01一、引言语言既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语篇结构就是思维模式外显形式。

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以及在语篇层面上的表现,进行跨文化语篇结构对比分析,以期增强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语篇的组织规律的认识或敏感性,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汉英思维模式差异思维差异反映某一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万年以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

世界各种文化群体既有人类所共有的思维规律,也在自己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考虑问题以及认识事物的习惯与方法。

(一)循环式思维与线性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具体和圆式为特征。

在语言表达上,汉语句式多后重心,头大尾小。

无论是讨论还是写文章,都经历一个从次要到主要、从背景到任务、从相关信息到话题的发展过程。

在叙事顺序上,往往先交代外围环境,最后才点明主题思想;而英民族偏爱线性思维,在表达思想时直截了当,他们习惯把要点放在句首先说出,将最关键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在语言上,英美句式结构多为前重心,头短尾长。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汉民族偏重于形象思维,汉语的连句成章往往凭借作者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所以中国人写文章很少用平淡的语言,他们总是借助主观性很强的具体想象和华丽的修饰语来烘托气氛,表达感情;英民族偏好抽象思维,又称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思维。

它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重客观,重简洁,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英汉语篇差异

英汉语篇差异


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
汉语的句子强调意义和功能,建构在意念主轴 (thought-pivot)上,“句子跟思想的简单明 确的顺序一致”。“出现在句首的成分犹如文 章的‘题目’,而后面的部分则是就这个题目 ‘做文章’,说明它的实际含义”(洪堡特语, 引自徐通锵,1993)“这部分一般重读,往往用 强调的语气说出来。”(邢福义,2002:28)


就英语族人来说,他指出:The thought patterns which speakers and users of English appear to expect as an internal part of their communication is a sequence that is dominantly linear in its development. (1972: 297)

Richard Coe和胡曙中(1989)对Kaplan 的英语段落线性说给予了论证,指出:
“英语段落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一般按一 条直线进行……往往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意思,而 后分点说明”,“英语段落呈典型的直线性,这 是英语段落连贯性的一种特殊类型”。

所谓直线形,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 开,即英语所说的develop,或层层推演或逐 项分列,后面的意思都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
且常见于英语说明文、论说文,其次是夹叙夹 议的文章。 据资料统计,仅英语说明文中就有60%至70% 的段落是以话题句开始的。


1.2 螺旋形

中国的螺旋式,公认为以八股文的“起、 承、转、合”为典型:
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展开反复的论 述,最后回归到主题并对它再三强调。

论汉英篇章构建的时空性差异

论汉英篇章构建的时空性差异

n a p h o r a, c o n j u n c t i v e w o r d s ,p r o g r e s s i v e mo d e s o f t o p i c s , e t c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i s p a p e r r e a c h e s a t f e r a
构具有勾连性和连续性 , 这是 句法结构特点向篇章的延伸 , 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背后的时空性思维方式的差异。
[ 关键 词] 汉英篇章结构 ; 块状性 ; 勾连性 ; 空间性 ; 时间性 [ 中图分 类号] H 0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献编号 ] 1 0 0 2 - 2 6 4 3 ( 2 0 1 7 ) 0 2 - 0 0 0 3 - 0 9
En g l i s h i S c oh e s i v e a n d c o n t i n u o u s,wh i c h i S a n e x t e n s i o n o f s y n t a x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 o t e x t , a n d a r e f l e c t i o n o f t h e d i s c r e p a n c i e s i n s p a t i a l i t y an d t e mp o r al i t y h i d d e n b e h i n d t h e t wo d i fe r e n t mo d e s f o t h i n k i n g i n Ch i - n e s e a n d En g l i s h .
T h e Di s c r e p a n c y i n T e mp o r a l i t y a n d Sp a t i a l i t y

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在于时空性差异

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在于时空性差异

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在于时空性差异
是的,英汉语之间存在一些本质性差异,其中包括时空性差异。

下面是对英汉语时空性差异的简述:
1. 时态和语态:英语在时态和语态的表达上更为丰富。

英语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概念,以及主动和被动的语态。

相比之下,汉语的时态和语态表达相对简洁,常常依靠上下文推断时间和语态。

2. 语序和语法:英语的语序相对固定,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较为常见,而汉语的语序相对灵活。

汉语可以通过改变词语的位置来强调不同成分,也可以通过词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气或句式。

3. 词汇和表达习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和表达习惯上存在差异。

一些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还有一些概念在一种语言中可能更常见或更突出。

此外,英语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直接和实际,而汉语在表达中常常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

4. 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英汉语在时空性差异中还反映了英语和中文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英语更加注重确切的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强调事实和详细描述,而汉语更倾向于抽象概括、强调整体性和修辞手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差异是一般性的描述,个别情况可能存在例外。

另外,随着语言的演变和影响的相互渗透,英汉语之间的时空性差异也在逐渐减少。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作者:李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第21期摘要:平行结构是英汉语篇中共有的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段,它能够起到表达思想、增强气势、抒发感情、阐明观点的作用,常用于诗歌、散文以及演讲中。

平行结构在翻译中都有不同的表达。

关键词:平行结构;英汉语篇;翻译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72Parallelism是英语当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段,长期以来,它被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排比”,这就体现了我们对Parallelism认识上的混淆。

的确,两者很相似,但不同点不能忽视。

下面,笔者就二者的异同进行讨论,在论述中将二者统称为“平行结构”。

一、英汉平行结构的相同点二者都需要一连串的结构意义相似、平行均衡排列的成分或句子。

二、词组的平行排列在英语和汉语中,平行结构的成分都可以是词组或短语。

例如在英语中可以是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等;在汉语中则有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宾词组等等。

例1.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the Gettysburg Address)例2. 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我带了遍体的鳞伤。

(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例1中的介词短语和例2中的主谓词组都是平行结构的成分。

1. 句子的平行排列平行结构的内容都可以是句子,既有单句的平行排列(例3),也有复句的平行排列(例4)。

例3. 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里我深受了各种的痛苦。

(Here I have seen various tragedies on earth, I have known the period we live,and I have suffered lots of pains.)(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例4. Well may the world cherish his renown, for it has been purchased, not by deeds of violence and blood, but by the diligent dispensation of pleasure. Well may the posterity be grateful to his memory, for he has left it an inheritance, not of empty names and sounding actions, but whole treasures of wisdom, bright gems of thought, and golden veins of language.(Washington Irving Westminster Abbey)2. 提携语英汉平行结构还经常会出现“提携语”,它是指在平行结构里各个项目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也谈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

也谈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

On the spatiotemporal idiosyncr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作者: 孙崇飞[1];张辉[2]
作者机构: [1]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2]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出版物刊名: 外语教学
页码: 14-1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英语;汉语;时间和空间;时空同态;空间性
摘要:与以往对比研究囿于形式的对比分析不同,近年来学界开始关注从空间和时间认知维度,深层拷问导致英汉语言表征差异的根本原因.然而,对于英汉语究竟存在何种时空性特质差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1)与汉语一样,英语也是"时空同态";2)时空同态并不排斥英汉语存在主观性时空特质差异,唯有语际差异探究更能彰显特定语言的个性;3)英汉语际差异表明,相较英语,汉语具有鲜明的强空间性特质.。

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

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

文化长廊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孟韶秀 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赵海卫 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赵艾 张家口学院外语学院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时空偏向性认知视角下的语篇特征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D162014)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在语篇的范围内分析了平行的双重功能,即平行结构的修辞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分别讨论了英汉语篇中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中的语言差异,指出英汉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语篇;平行关系;时空性;差异[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152-02一、引言语篇研究近年来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十分重视语篇研究,该理论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语言学中的语篇指的是任何口头或书面的、长度不限的,在语义上完整、自成一体的篇章。

(Halliday and Hassan 1976:1)Halliday 和Hasan(.1985:10) 把语篇定义为具有功能的语言。

在韩礼德看来,语篇是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作用或实施一定功能的语段,如表达情感的诗篇,讲述故事的小说等等。

语篇关系包括平行关系(parallelism)的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双重功能。

不同学者对语篇的界定范围不一样,欧洲学者多用“篇章”,美国学者常用“话语”,本文对以上术语不做区分,与语篇统称。

王文斌提出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这两种本质差异源自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即英语的形合性的本质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时间,语言表现为连续性、延续性;而汉语的意合性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空间,语言特征表现为块状性、离散性和勾连性。

英汉的时空性差异是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差异,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更体现在语篇层面。

因此本文试图重点分析英汉语篇中平行关系的两种功能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表征,并指出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本质差异。

汉英词汇的空间性差异

汉英词汇的空间性差异

摘 要:从构的词缀不 是强制性的,位置比较灵活,有些甚至可以单独使用。缩略词、外来词和离合词也显现出很大的灵活性,语素和词的 顺序比较任意。这些现象体现了汉语词汇在空间上的离散性。英语中的词缀是具有强制性的,缩略词和外来词形 式较为固定,词汇在句中的位置较为固定。这些语言现象体现了英语词汇在空间上的一维线序性。
一、构词法
(一)派生法 派生法就是 派 生 构 词,是 指 在 词 根 上 加 后 缀 而 构 成 新 词。汉英两种语言在词缀的强制性、位置和派生法的构词数 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由派生法构成的汉语词汇结构松散, 体现出汉语词汇的离散性;由派生法构成的英语词汇结构紧 凑,体现出英语词汇的一维线序性。 1词缀的强制性 汉语的词缀是非强制性的,很多时候汉语没有必要使用 词缀。当必须使用词缀时,大多并不是真正词缀的用法,很 大可能是音节的填补。因为汉语拥有独特的声韵系统,音节 在特定情况下 可 以 起 到 语 法 的 作 用。 例 如:“三 名 同 学 ”和 “同学们”中的“同学”都是“复数”,“同学们”在有些时候可 以被“同学”取代(例 如:我 的 同 学 有 好 多 当 老 师 的 )。 表 示 “复数”的后缀“—们”不一定必须使用,但是在英语中必须 使用复数形式 “classmates”———“threeclassmates”或是 “my classmates”。由此可见,汉语的语法范畴不一定必须依靠词 缀表现,汉语的构词也不一定必须依靠词缀。汉语词缀的使 用场合取决于深层次 要 表 达 的 意 思 (例 如:“东 北 虎 ”和 “东 北的老虎”是 两 个 不 同 概 念 )。 在 一 定 条 件 下,词 缀 在 汉 语
独特声韵系统的支配下会反映在形式上,并非单纯依靠粘着 语素和自由语素。除此之外,动词很多时候可以直接用作指 代人的名词,不需要加任何的词缀。例如:教授、保安、督察、 经理、掌柜等。汉语词缀这种非强制性的特点体现了汉语词 汇松散的结构,也体现了它的离散性。

英汉句构的时空性特质差异的对比研究

英汉句构的时空性特质差异的对比研究

英汉句构的时空性特质差异的对比研究本文拟从“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和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这一立论出发,结合语言与思维间紧密关系的讨论,旨在探讨时空作为认知基底对于人类心智内所含语言知识的性质、成分以及组织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考察英汉民族不同时空认知偏向下所产生的语言时空性特质的差异。

通过局部的语料分析,本文发现英汉语篇中的句子在连接紧密程度上存在差异,汉语体现更高程度的“块状性”,英语则在“延续性”方面具有优势。

本文着重考察英汉散文语篇中句构组织在“延续性和块状性”方面具有差异的方式和原因。

标签:时间性空间性句构一、引言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国内学者从多个层面就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个性差异进行了探究,试图寻找两种语言差异的表象与根由。

近20多年来,英汉对比发展的趋势是从微观走向宏观,从结构走向思维[1](P426~427)。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达思想必不可少的工具”[2](P13)。

可见,思维方式的内层基底势必影响外在的语言表达方式。

换言之,英汉语言差异可以从英汉民族的思维特点中窥视一斑。

虽然思维认知所涵盖的内容丰富而复杂,但其基本范畴离不开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与理解,因此结合时空属性的语言研究值得给予关注。

戴浩一主张“用人类基本的感知能力,尤其是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感知能力来揭示汉语的语法结构”[3](P23)。

王文斌认为,基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时空思维偏向,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的形合与意合、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等差异背后的根由是英语的时空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4]。

成中英观察到“中国语言是形象语言,西方语言是声音语言”,“形象语言是空间性的,声音语言是时间性的”[5](P191~192)。

鉴于前人时贤的敏锐观察与独到见解,本文拟从“英语具有时间性特质和汉语具有空间性特质”这一立论出发,试图阐述英汉民族不同的时空认知偏向及其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并结合语料就英汉语篇中句构组织在“延续性和块状性”方面的差异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对比考察。

英汉语言的时间构建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的时间构建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的时间构建对比研究大脑中时间概念的构建是由时空关系隐喻完成的。

根据语言相对论,讲不同种语言的人,其大脑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

本文通过分析学界一些学者的实验,依据萨皮尔-沃尔夫的语言相对论,从时间轴、时间的运动性、时间的方向性、时间的持续性和时间在绝对空间中的表述五个方面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母语者在时间概念的构建上有何不同。

通过对比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时间表述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标签:时空关系隐喻;时间概念构建;语言相对论一、引言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关注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语言中存在很多抽象概念,这些概念需要通过隐喻的方式构建。

比如时间,它既是人类经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又是一个抽象概念。

那么人们是如何在自己的大脑中构建时间的呢?根据近十多年来时间概念研究的现况,以及时间隐喻表征的主要维度,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时间隐喻的原型为空间—时间隐喻。

不论是语言学家,还是心理学家,对于语言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都很感兴趣。

上世纪三十年代,语言学家萨丕尔和沃尔夫开始研究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人的语言不同其思维方式也就不同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语言相对论。

该理论在出现之初曾受到非议,但近些年,各种证据再次证明一个人的母语的确会对他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譬如就时间和空间概念而言,根据语言相对论,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在表述空间这个具体概念的时候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进而也会影响到他对时间的表达。

像汉语在表述空间概念时,一般依赖于时间移动隐喻,而英语则更依赖于自我移动隐喻。

那么当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为便于表述,后文统称为汉语母语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受到母语怎样的影响或干扰呢?本文将依据语言相对论,并借用Boroditsky教授“How Language Construct Time”一文中分析的五个维度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1]二、理论综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阐释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其后学界将其分为强势假说与弱势假说两种观点。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中的应用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中的应用在英汉语中,平行结构对比是一种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它通过相同或类似的语法和结构方式来比较或强调两个或更多的事物。

本文将探讨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平行结构对比可以通过修辞手法来强调对比或类比。

在英汉语中,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首先,平行结构对比可以通过单词的使用方式来完成。

例如,“I prefer apples to oranges”与“I prefer apples over oranges”是平行结构对比的例子。

在这两个句子中,“prefer”和“to”或“over”是平行构造的关键词,它们被用来对比苹果和橙子。

这种平行结构的使用方式可以增强读者或听众对比的感受。

同样,英汉语中也可以通过结构形式的对比来使用平行结构。

例如,“What the mind can conceive and believe, it can achieve.” 这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相似的形式,“can conceive”和“can achieve”,这种形式上的对比不仅明确地表达了观念,而且强调了这个观念的重要性。

这种使用平行结构对比方式的修辞手法在英汉语中很常见,达到了强调的效果。

此外,在英汉语中,平行结构对比还可以用在句子的长度和形式的对比上。

例如,“Hatred can paralyze life; love can release it. Hatred darkens life; love illuminates it.” 在这个例子中,第一个句子与第二个句子平行结构的用法使读者或听众感受到深刻的对比,以及作者试图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爱的重要性。

平行结构对比的应用不仅存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而且广泛使用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中。

在英语里,Shakespeare的诗歌和戏剧中也存在大量的平行结构对比。

例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这个例子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行结构使用了相似的语言,表达了生活与表演的关系,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本质。

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时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
时空隐喻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英汉时空隐喻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时空隐喻的概念。

时空隐喻是指通过时空相关的概念来表达抽象概念或情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

它在英语和汉语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的时空隐喻的异同之处。

一方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所以它们的时空隐喻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英语中常用的"时间是金钱"隐喻在中国并不常用,因为中国人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而不是时间的效率。

另一方面,英汉两种语言的时空隐喻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因为时间和空间是人类普遍共有的概念。

比如,英语和汉语中都有"情感是热度"的隐喻,表达相同的意思。

这些共同之处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最后,我们可以从时空隐喻的使用方法上再次比较英汉两种语言。

在英语中,时空隐喻通常是通过具体的词或短语来表达的,比如"时间是金钱"和"情感是热度"。

而在汉语中,时空隐喻通常是通过成语、俗语或谚语来表达的,比如"情感是距离"和"时间是金子"。

这种使用方法的差异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英汉两种语言都广泛应用了时空隐喻,它们在隐喻的使用情况、异同之处和使用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

通过比较研究英汉时空隐喻可以丰富我们对这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并有助于进行跨文化交流和翻译。

从汉语流水句及其英译看汉英句构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差异

从汉语流水句及其英译看汉英句构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差异

从汉语流水句及其英译看汉英句构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差异本文以"汉英时空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为视角,思辨与例证相结合,基于王文斌和赵朝永(2016,2017a,2017b)对汉语流水句的重新界定,试图对汉语流水句的句构特征和类型划分展开进一步的研析,继而对比其英译表达,以期从一个侧面揭橥汉英句构的根本差异。

经研究,本文结论有四:(1)汉语流水句是由多个句段组成的一种复杂复句,其句构特征表现有二:其一,流水句句段的构成形式和排列组合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其二,流水句句段常含多个主语,或隐或现,并时常出现交叉指认。

(2)形式的多样性是指流水句中的句段,既可由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主谓小句构成,也可由各类短语直接充当,小句式句段和短语式句段共现频繁;组合的灵活性是指句段与句段之间的结构相对松散,罕用或不用显性关联词语连接。

(3)句段中的主语并非一一俱显,而是或隐或现,其交叉指认特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位置的交叉,即隐含主语既可指向前现句段,也可指向后续句段,或前后两者兼而有之;二是成分的交叉,即隐含主语可以指向其他句段中的诸种成分,如主语、宾语、定语等。

(4)本文以句段的主语指认为依据,针对隐含主语的成分来源,将流水句大致分为同指性流水句和异指性流水句两大类。

其中,同指性流水句是指流水句中所有句段隐含的主语,均指向同一种句法成分类型,再据其具体指认成分的差异,可进一步细化为主语同指、宾语同指、定语同指等若干小类;而异指性流水句是指句段中隐含的主语,可以指向两种及以上的句法成分,表现为多种类型的交叉混合。

本文建基于对汉语流水句句构特征的分析,并对比其英译,发现造成汉英句构本质差异的根因在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和英语的时间性特质。

因此,在汉语流水句英译中,需对体现汉语典型空间性特质的句构表征作形合化处理,使之显现出英语句构表达所要求的时间性特质。

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与翻译

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与翻译

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与翻译
梅忠波
【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0)003
【摘要】时空视点理论为语篇提供了时空框架,对语篇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认识、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英汉语篇的时空视点存在差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英汉语篇时空视点差异,准确解读原语语篇视点,并根据目的语语篇视点的要求作适当调整,将原语恰当译入目的语.
【总页数】4页(P254-257)
【作者】梅忠波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从英汉语篇差异角度浅析学生翻译中的语篇问题 [J], 尤小燕;秦海
2.英汉语篇差异分析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J], 钟卫红
3.论英汉语篇差异与"翻译腔"之间的关系——从语篇差异进行的探讨 [J], 郑向荣
4.翻译中的语篇视点差异 [J], 魏家海
5.从功能对等视角看英汉语篇差异及翻译策略 [J], 李久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差异分析邬东【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29)12【摘要】Since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re two distinctive languages falling two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 very naturally differences occur in making sentences and discourse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which in turn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two varies.Coupled with some typical examples in translation,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s of both languages is done from three aspects,including the textual cohesion,coherence and the shift of the textual subj ect ortopic,fol-lowing which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th as well.%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通的语系,因此两者在组句成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英汉语篇逻辑结构上的差异。

为此,结合英汉翻译的一些实例,从语篇衔接、语篇连贯、语篇主语话题转换三个方面进行了英汉语篇的逻辑结构对比,并给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总页数】4页(P95-98)【作者】邬东【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四川遂宁 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英汉语篇差异分析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J], 钟卫红2.英汉语篇逻辑结构对比研究 [J], 陈青松3.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手段差异分析 [J], 刘英杰4.英汉语篇建构差异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 [J], 王典娇5.英汉语篇结构差异分析 [J], 李庆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邵志洪
【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7)005
【摘要】平行结构是话语组织法中具有的共同现象.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平行结构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英语中Parallelism与汉语中排比和骈偶的对比研究表明,二
者在平行结构方面存在着非完全对应关系.据此,建立起英汉语在乎行结构方面的可
比框架.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邵志洪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
【相关文献】
1.英汉平行结构对比在翻译中的应用 [J], 陈丽
2.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汉反义形容词标记性对比研究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汉反义形容词标记性对比研究 [J], 包文姝;郭芮
3.语言实证中的英汉隐喻文化之旅——评《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词汇隐喻模式的对比研究》 [J], 戴凌靓
4.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r——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J], 陈瑞
5.基于功能对等理论探析英汉互译中误译问题——以《英汉对比研究》第一章《综合语与分析语》为例 [J], 曾文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作者:孟韶秀赵海卫赵艾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03期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时空偏向性认知视角下的语篇特征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D162014)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在語篇的范围内分析了平行的双重功能,即平行结构的修辞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分别讨论了英汉语篇中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中的语言差异,指出英汉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语篇;平行关系;时空性;差异[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2一、引言语篇研究近年来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十分重视语篇研究,该理论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语言学中的语篇指的是任何口头或书面的、长度不限的,在语义上完整、自成一体的篇章。

(Halliday and Hassan 1976:1) Halliday 和Hasan(.1985:10)把语篇定义为具有功能的语言。

在韩礼德看来,语篇是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作用或实施一定功能的语段,如表达情感的诗篇,讲述故事的小说等等。

语篇关系包括平行关系(parallelism)的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双重功能。

不同学者对语篇的界定范围不一样,欧洲学者多用“篇章”,美国学者常用“话语”,本文对以上术语不做区分,与语篇统称。

王文斌提出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这两种本质差异源自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即英语的形合性的本质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时间,语言表现为连续性、延续性;而汉语的意合性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空间,语言特征表现为块状性、离散性和勾连性。

英汉的时空性差异是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差异,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更体现在语篇层面。

因此本文试图重点分析英汉语篇中平行关系的两种功能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表征,并指出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本质差异。

二、平行结构的修辞功能平行结构源于希腊语的parallelismos,意即alongside one another (并排)。

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其特点是具有相同的思想、概念,并列的句子成分、意义相关的语言成分要用同类的语法形式来表达,要用并列连词连接。

平行结构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使句子前后保持平衡和协调,从而增加语言的连贯性。

平行结构作为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修辞,经常被用于诗歌、散文、小说、喜剧,以及演讲中。

平行结构通过整齐的结构、鲜明的节奏、简练的表达以及突出语义特点可以使句子前后保持平衡,并且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语势,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感情。

如连词连接两个对等的词和对等的结构。

请看例文:(1)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here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Abraham Lincoln: the Gettysburg Address)并列连词连接对等的结构,是平行结构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如以下连词and, but, as well as, or, or else,both …… and,neither …… nor,either …… or,not only …… but (also), rather than等以及从属连词than均可连接两个对等的词和对等的结构。

在例(1)中,林肯在短短10句话的演讲中,通过使用四个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从而实现平行关系,目的是阐明号召美国人民学习英烈,努力完成他们先辈未尽事业。

该语言的特点是措辞简练,感情深沉,语义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

其中的三项式平行结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成为英语演讲名句,和平行结构的使用密不可分。

再来看平行结构可体现于如单词、短语、从句、句子等语言的各个层次的情况。

如上文中的例1、2两句为句子平行,而例3则为从句平行。

再如以下例句:(2)we can gain knowledge, by reading, by reflection, by observation or by practice.此句中的4个引导的介词短语构成了明显的短语平行,除此之外,还有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构成的平行关系。

以上例句表明,在语篇平行结构中的修辞功能中,借助that,by等形式手段的连接词把句子成分连接起来,注重句子间的显性接应,注重结构完整,强调以形显义,具有明显的形合特点。

王文斌认为,形合的背后即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时间性世界观是把握英语形合思维特征的关键;相比之下,汉语中则很少使用形式连接手段,更加注重隐性连贯,注重语义逻辑,以神统形,即空间性特质,而空间性世界观是把控汉语意合思维特征的关键。

三、平行结构的衔接功能平行结构作为一种修辞手段(a rhetorical device)在增强语势,带给人美感等的同时,还能在语篇中起到衔接(cohesion)的作用。

韩礼德首次提出“衔接”这一概念,并将衔接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等五种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把句子粘合在一起组成大一级的语言单位。

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衔接的产生依赖于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对另一语言成分进行的解释(1.Halliday和hasan 1976:14)。

语篇中的语言成分借助各种衔接手段将意义连接在一起。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连接,其中平行结构(排比结构)属于结构衔接。

丁言仁则认为,我们可以把平行结构看作是连接的一种省略形式,即没有连接词的一种连接(2000:215)。

如:(3)“Pressure built upon all sides: his father,a “moderately successful plumbing contractor” demanded performance. His mother, who left her husband in Florida and moved to Austin to be near her son,demanded love. Whitman could provide neither.”上面的前两句总的来看是平行的,“his”和“demanded” 被重复,而“father”和“mother” 是性別上相反“,performance”和“love”是父母想要从Whitman那儿得到的反应。

我们可以看出平行关系将这两句从词汇层面上和连接层面先接到一起。

平行关系在语篇中被广泛地使用。

我们刚才讨论了平行关系在句之间的衔接作用。

其实平行关系在句子内部起到的衔接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如,在下面的一个长句子中,平行关系所起到的衔接作用使整个句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篇。

再如:(4)The notice which you have been pleased to take of my labors, had it been early, had been kind; but it has been delayed till I am indifferent, and can not enjoy it; till I am solitary,and can not impart it; till I am known and do not want it.译文:大人而今忽有雅兴来关照在下的劳作,这原本是一桩美意,只可惜太迟了一点。

迟到我已经意懒心灰,再无法快乐地消受;迟到我已经是孤身一人,无从与家人分享。

(辜正坤译)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衔接过程中,通过使用重复、连接和省略等形式,英语语篇结构中体现出更强的连接性和延续性,连接词不能省略,即体现了英语的时间性特质;而汉语中词语及句子之间的组合体现为一种空间聚合关系,以语义贯通结构,体现为空间性特质。

四、结论总之,平行结构既是语篇中最常用修辞格,又是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

在修辞和衔接功能中,通过对比英汉语篇中构建语篇的不同表现形式和逻辑编码机制,进一步验视了英语是一种时间性语言,偏重结构的连续性;汉语是一种空间性语言,注重空间定位。

当然,时空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两种语言中分别所占的优势不同。

通过了解语篇表达中时空差异性这一思维上的本质差异,更能从语言世界观俯瞰英汉语言地不同表征,从而对英汉语言翻译、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2]Halliday, M.A.K. and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Deakin: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3]冀宏,《英语常用修辞入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4]永业,严世清,苗兴伟编著,《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丁言仁,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王文斌,论英汉表象性差异背后的时空性特性[J]. 中国外语,20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