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

合集下载

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8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8篇

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8篇通过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使我们的感悟很好的记录下来,每一次心得体会都是我们成长轨迹中的重要节点和里程碑,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篇1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每一个中学生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做好人、读好书的最根本的保障!是我们创造幸福人生、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希望全校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塑造自己健康人格、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一个名符其实的雷锋式的学生、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明的中学生而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本手册记载了每个中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活动各方面应当遵守的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迈好青春每一步的生活坐标.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道德的养成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自觉地将做人的准则,道德的规范化作实践方向和实际行动. 而最好的实践就是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之为鉴,改掉自身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

以之为契机,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自己,并且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长大,学会做人。

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宝贵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牢牢记住入团宣言,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迈好青春的步伐,争做一个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公民。

中学生行为规范心得体会篇2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线;自然界有它自身的法则,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纪校规。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还能够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出勤学好问的品质。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坚持和耐心的过程,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

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规律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他们塑造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一个学生习惯于自己所定下的目标,并能够按时完成,一旦目标达成,自然会增强他的自信心。

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整洁守时、睿智慎行等,也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习惯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将成为学生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重要支撑。

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参加班级活动等,都需要学生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培养学生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则和纪律,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和家庭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班级管理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家庭也扮演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角色。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给予孩子良好的引导和教育。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之我见(10)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之我见(10)

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之我见中外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少年习惯的养成教育。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学者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可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能力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毕竟“授人以鱼”者,不如“授人以渔”也!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培养,对学生的将来会有深远的影响,也会使学生一生受益无穷。

因此,我一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工作中的核心,并经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以身示范,用良好的习惯影响学生李镇西说过:“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

在日常工作中,老师要微笑着面对学生,教态亲切自然,言语文明优美,操作轻拿轻放,充分体现出示范性和教育性。

在与学生交往时以礼相待,多用“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文明语言的熏陶、感染。

长此以往,老师积极的教育态度,崇高的精神境界,坚韧的意志品格,会启迪着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如:在工作中我衣着整洁,脸带笑容地迎接每个学生,学生感受到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亲切,心里也很愉快。

同时,学生也会说:老师你好靓呀,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与学生沟通的机会,以及感染着学生等等。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大致需要21天,有的习惯培养甚至还需要30至40天,时间越长习惯越牢。

因此,在培养规范化习惯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及时进行强化。

我们的工作就是教育指导学生----检查----督促教育----整改这样循序渐进地规范学生习惯的养成。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树立榜样,这样长期坚持才能慢慢见效。

如:学生早晨的起床,有的就学生就是拖拖拉拉、懒懒散散的,叫了几次就是不愿起床,后来我在适当的时间就站在他床边,不停地催促学生,边讲道理,这样他也没办法睡,只好起床,这样几次下来,学生看到我来了,就很快的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养成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我看来,以下几点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安静、整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学习。

建议家长和学校提供合适的学习场所,如图书馆或自习室,学生在这里可以沉浸在学习中,远离各种干扰。

学生的学习物品和学习工具也应该摆放整齐,方便学生取用。

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学生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很容易迷失方向,无法高效地学习。

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制定每天、每周或每个学期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学习的科目和任务,并设定目标完成时间。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要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学生的学习时间应该合理规划,既不能浪费时间,也不能过度学习导致疲劳。

建议学生利用早晨和晚上的宝贵时间进行学习,因为这段时间大多数人的效率比较高。

学习时间间隔应该安排适当的休息,让大脑得到放松和恢复,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要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合理记忆、总结、归纳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和约定,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规定学生每天固定时间完成作业,或者限制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加强家校合作。

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习方法的培训和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篇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学生的为规范养成教育要得到重视。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开学第一周周一班会,老班又领着全班同学重新研究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深有体会.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时刻以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准时到校不迟到,预备铃响迅速进教室,课本研究用品准备好.因故迟到应向老师报告,得到同意后才能进教室.上课时集中思想,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不讲废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正,并用普通话响亮回答.下课铃响后,应在教师宣布下课后,才能整理书籍及研究用品、离开座位.课间应休息,不追逐,不吼叫.严禁在教室内、走廊上踢球.认真上好自课.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应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做操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有力.就餐时遵守用膳制度,排队买菜.注意卫生,做到文明用膳.中午在自己教室内休息或做作业,无事不进入其它教室,不在走廊过道内聚众游玩.平时养成良好卫生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涂黑板,不扔粉笔头.认真做好眼保健操.爱护校舍公物,不在课桌凳上乱刻乱划,门窗轻开轻关,插销、拉手、扶手等设施要爱护.节约水电,人人有责,随手关好水笼头,不开"长明灯"、"无人灯"、"太阳灯",不随便触摸电源电线.上学放学骑车安全牢记在心.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上锁.尊敬老师,尊重职工.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无事不随意进出办公室.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真诚相待,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同学.自觉参加团队活动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及学校或专业部组织的竞赛、评比活动.遵守作息时间,放学后自己是值日生时要认真值日,按时离校回家,不在途中逗留,及时做好家庭作业.所以研究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我觉得只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惯的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学业压力增大的时期,也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如何帮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一、父母与学校的合力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做家务、爱护环境、尊敬长辈、学会分享等。

当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时,孩子的成长发展会更加全面。

学校也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上注重行为养成。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管理上要求严格,约束学生的行为,建立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

只有家庭和学校的合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自律的品质自律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石,也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必备品质。

自律不仅表现在学生学习方面,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种种行为中。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长阶段,情感上充满了冲动和不稳定,因此他们更需要自律的品质来约束自己,做到心有所制,行有所止。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主题班会、心理疏导课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律的人格品质。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律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控和自制的能力。

只有在日常的磨炼和锻炼中,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初中生活中,学生们需要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

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得(5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得(5篇)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得(5篇)第一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得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得1、观念先导成人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

学生的习惯养成需要成人重视,加以培养,但成人的认识上却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为:或是重智育轻育德育,以为智力可以代替一切;或是缺乏理智的爱,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顺;或是教育意识淡薄,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过度教育”,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都超过一定的度。

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大敌。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健全的个性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培养好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比培养出一个社会无用的“才”有意义得多,要把自己的孩子不仅看成是传种接待的种子,更要看到他们是国家的后代,是实现国富民强的建设者与保卫者。

孩子要成为有用之才,必须从小精心培养,而且不仅是关心他们身体、智力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品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的直接驱动。

学生的认识活动会受到兴趣和需求的直接影响,他们会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认识他们感兴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

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那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要善于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尽可能把期望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起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

他们必须通过人于物的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学生期所独有的知识经验。

如:对学生讲摩擦生电是极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说教记得更牢。

学生习惯的培养之我见

学生习惯的培养之我见

学生习惯的培养之我见初中生日常习惯培养包括行为习惯培养和学习习惯培养。

行为习惯培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很少一部分,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所以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应该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生一生奠基。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首先:我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他思想的外在表现,所以要想正行为先要正思想。

但是思想是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因此往往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我在平时工作中总结了“三多”即: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

早晨或饭后我习惯到班里转一转,在转的过程中我首先注意看学生在干什么,再就是看班里的各项责任分工的执行情况。

以及班内有没有什么变化?比如教室内常见的粉笔头,如果黑板底下有粉笔头,说明卫生责任落实的不好,打扫或保持有问题。

如果学生课桌底下也有了粉笔头能够反映出最近课间纪律不是很好。

再就是通过与学生谈心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又分为一般性的谈心和有针对性的谈心。

一般性的谈心是像拉家常一样主要目的是促进相互了解增进师生感情,掌握学生动态。

所以谈的话题比较轻松但是教师要注意从中捕捉有关信息。

有针对性的谈心一般是因为班内的某种现象或是犯了错误的同学而进行的,要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否则不容易得到期望的效果。

像现在学生带手机的比较多,一次有个老师把没收的一个手机给了我,拿过来以后我先看了看他拿着个手机都干什么。

心中有数以后我没有先找他谈,有几次他在我办公室门口徘徊,我也装作没看见。

他不敢进来说明他心虚,抓住他的这一心理为了不使他老是为此事浪费精力,一次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想要手机吗?”他说:“想”,并且紧跟着说了一句“我以后不再带来了”。

我对他摆明态度:手机一定给你但是时间必须在你进入班内前五名以后,在这之前我替你保管。

希望你能尽快的把手机拿回去。

通过这次有准备的谈话,我有两个目的,一是促进他的学习,因为这是在我班发现的第一个手机,所以其他带手机的同学一定在观望,所以另一个目的就是给其他带手机的同学一个信号明确班主任的态度。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河东学校肖云“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对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作过很好的诠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意思就是说: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便会有一辈子都用不完的利息。

自我登上三尺讲台十多年来,许多事实表明:一个人的许多行为习惯,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形成的,错过该年龄段,再加以培养往往会事倍功半,难以奏效。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性的阶段,是施教的最佳时期。

因此,可以说初中阶段也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错过这个年龄段,要想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往往为时已晚,事与愿违。

对于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方法。

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的楷模激励。

如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可讲述邱少云的事迹,再如展示学生中涌现出来的遵守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的事迹。

此外,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再加上教师的威信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教师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示范作用。

二.制度约束制度约束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锻炼。

依据学生活动的情况,可相应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制度等。

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要善于抓住某段时期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

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学生沉湎于上网,怎么说都不行甚至还写保证书,请家长都没用。

这时班级制度可制订出对进网吧有一定限制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提出批评和惩戒。

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塑造他们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下面将从培养自律、尊重他人、勤奋学习三个方面谈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首先是培养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自律是一种重要的品质,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良好的自律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当从小事做起,教给孩子要守时守规矩,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和草率。

规定孩子每天晚上在固定的时间做好作业,按时上床睡觉,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老师和家长也要做好榜样,给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学会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次是培养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的基石。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情绪波动,对人对事容易产生偏见。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教育他们要文明用语,不随意嘲笑和伤害他人;培养他们对老师、同学的尊重和感激之心,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育他们要关心和照顾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最后是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勤奋是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于建立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保持坚持做功课的习惯。

老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也是培养勤奋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

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

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作者:文国军来源:《广西教育·B版》2009年第03期据新华社调查显示,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是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

参加调查的关颖认为,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证明,一般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兆。

从接受不良影响,到道德缺陷、私欲膨胀、交友偏离,进一步产生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最后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种种表现或隐或现,总有蛛丝马迹。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尽其责,把握其中的重要环节,或许不良因素就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客观形势的要求1、“以德治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治国方略,而在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团中央与全国少工委又颁布了《关于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开展体验教育的意见》。

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要求: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2、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从青少年阶段做起。

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道德养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最需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中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德育模式,往往是重知轻情。

一是普遍把道德认识视为道德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而把道德情绪体验(道德情感)置于道德认识的从属地位,以致简单地认为只要晓之以理,就能动之以情;二是更多地关注道德认识对道德情绪体验的影响,而较少关注道德情绪体验对道德认识的影响,结果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而实践体验才是改变这种传统德育模式,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浅析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析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析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们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减少出现各种不良问题的可能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经过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努力,初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巩固。

一、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撑之一,而此时学生们正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

因此,家庭和学校教育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自控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设置规则和制度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

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慢慢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引导他们遵守规则。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通过制定一些基本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比如遵守课堂纪律,尊重师长,遵守交通规则等。

同时,也应该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规则,认识到规则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三、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初中阶段是学生正式步入社会的开始,要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交和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家庭和学校中,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懂得相互协调,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从而不断加强彼此的信任和感情,以此来培养自己良好的社交和合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慢慢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且不断自我完善。

家庭和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总之,初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加强行为规范意识的教育,同时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4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篇1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学生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

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

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还提出,对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

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

一些家长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教师找家长理论时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

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

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

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我看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

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主要的学习场所,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家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支持和鼓励,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级和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任务。

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并且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学生还应该培养良好的自律性,按照既定计划执行,不拖延学习时间。

通过良好的时间管理,学生能够高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手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找准重点、归纳总结、多角度思考等,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地学习。

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只有学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学生要主动参与学习,不能仅仅依赖老师和家长的指导。

他们应该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主动寻找学习资源,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只有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生活习惯。

身心健康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他们还要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要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不过度沉迷于游戏和网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来进行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为学生的其他活动留出时间,保持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学生应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克服困难,寻找答案,都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途径。

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动力。

学生应该形成恒心和毅力。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和挫折。

只有具备了恒心和毅力,学生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应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

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复习方法和习惯。

及时回顾所学知识,巩固概念和技能,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避免遗忘。

良好的复习方法和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学生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好习惯养成之我见

好习惯养成之我见

好习惯养成之我见一、宣传先行,突出重点,把养成教育与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养成教育的实质是开展”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人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以及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

我动员学生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学生;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好公民。

二、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促帮助,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班级以活动小组为个体,这学期开始每十人一组,将学生分成三个竞争小组,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团结进步,并结对评比,建立激励机制。

注意从升旗、值日、爱护公物、按时到校,课堂听讲,作业检查,各种集会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并一周一评,落实到人,在队角公布,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

大多数同学已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留出时间,利用每天中午10分钟,对教室、包干区进行打扫,克服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开展“人人参与搞卫生活动”,卫生面貌发生了彻底改变。

在自尊自爱注重仪表教育中,舍得表扬,在鼓励中让学生学会进步。

在真诚友爱文明礼貌养成教育中使每个同学理顺了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与亲友之间的关系。

真正懂得了怎样进行交往?怎样待人?怎样才能尊重别人?出现了同学间关系融洽,同学与老师间相互尊重的喜人局面。

在尊敬父母勤劳俭朴教育方面,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

三、深化班级文化建设,贯穿主线,以美育德学校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政教处花了不少心血制作了各版块。

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了“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手牵手——我们一起向前走”的主题。

学习蚂蚁勤劳、团结的品质,进一步弘扬蚂蚁的团队精神,使优美的班级环境充分发挥育人、培养人、养成自觉维护行为的效果,拓宽了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行为示范。

同时,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还可以通过与孩子的关心和激励来唤起他们对良好行为的兴趣和自觉性。

二、学校教育学校也是中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

比如,可以通过做好廉洁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引领学生树立合理的行为观念,加强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三、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分享的社会经验,都会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成长环境相对复杂的人来说,关注自身的行为和情绪,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都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四、自我约束与相互监督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自己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机制,从而形成好习惯的形式,并进一步巩固这种良好行为模式;同时,通过相互监督、共同学习,各自发现对方做的不合理或不当的行为习惯,更能以此为反面教材,来指导自己更好的做好生活中的事务和自己的行为。

综上所述,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自我与相互监督相关机制,都可以促进中学生良好行为观念和习惯的培养,从而帮助青少年做好生活中的各项事务,走出一个自律、规范和有朝气的未来。

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之我见

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之我见

家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之我见北京月坛中学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

”而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

”可见养成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影响。

然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懈的强化教育而逐步形成的。

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导致在现在的家教工作中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倾向性问题。

一、依赖学校,推脱教育子女的责任有些家长糊涂地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

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

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

孩子的教育,学校固然负有重要责任,但家长也不能放任不管。

双方应各尽其责,协调一致,密切配合。

例如家长在辅导学习方面有困难,但可以自己的模范言行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这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更重要的教育。

有些家长越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帮不上什么忙,越是想在子女的生活条件方面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给孩子提供优裕的经济条件,想以此做点补偿。

他们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给孩子吃好,穿好。

他们以为给孩子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就会无忧无虑地专心学习了。

其实,这也未必。

物质生活的富裕固然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但过份的安逸,也容易消磨子女的学习意志,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之我见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入手。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课程来教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

学校还可以通过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奖惩机制来促使学生养成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家长会、学生社团等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可以通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勤奋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中的教育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家庭中的紧张、冲突氛围则容易使孩子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有耐心和毅力。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他们需要有耐心的和学生们一起制定学习计划、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同时还需要有毅力的坚持下去,直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断鼓励和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学习中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注重示范和引导。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需要自己先做好榜样,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备课,认真讲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要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教育2009.3□玉林市玉州区城北二中文国军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之我见据新华社调查显示,多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而初中阶段是不良行为的高发阶段。

参加调查的关颖认为,大量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证明,一般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的前兆。

从接受不良影响,到道德缺陷、私欲膨胀、交友偏离,进一步产生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最后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在这一过程中种种表现或隐或现,总有蛛丝马迹。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各尽其责,把握其中的重要环节,或许不良因素就能消除在萌芽状态。

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应该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培养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客观形势的要求1.“以德治国”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一个重要治国方略,而在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团中央与全国少工委又颁布了《关于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开展体验教育的意见》。

这些都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要求: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

2.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从青少年阶段做起。

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一生道德养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确立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最需要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中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德育模式,往往是重知轻情。

一是普遍把道德认识视为道德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而把道德情绪体验(道德情感)置于道德认识的从属地位,以致简单地认为只要晓之以理,就能动之以情;二是更多地关注道德认识对道德情绪体验的影响,而较少关注道德情绪体验对道德认识的影响,结果造成学生“知”与“行”的脱节,而实践体验才是改变这种传统德育模式,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与有效途径。

1.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来讲,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应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发展顺序进行,即沿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炼之以意、导之以行”的顺序进行。

“行”(即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终目标。

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当然要建立在知、情、意的基础之上,那么怎样才能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我认为实践体验是最佳的途径。

因为青少年品德的培养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体验。

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要在各种实践体验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体验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2.从实践体验本身的特点来看,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一切正确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认识,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对做人做事道理的认识不断深化,然后又用这些认识的道理去指导自已的行动,通过实践体验达到对道理的再认识,这样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实践体验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特别符合初中生的特征。

因为他们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则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

有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只注重“坐而论道”,即进行伦理性谈话,不注重让学生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果使某些学生虽有一定的道德知识,却缺乏道德实践,出现知与行的矛盾,这是当前对初中生开展德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带有普遍性的不良倾向,只有克服这种倾向,才能把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针对初中各年级学生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实效性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曾在《全国少工委四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其中把缺乏针对性放在首要的位置提出来,可见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考虑到一个差异的问题,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存在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生活经历的少年儿童也存在着差异,同样生活条件下的少年儿童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而这些差异中,以不同年龄阶段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特征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差异性最大,也是我们最需要考虑和研究的。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时期的身心41广西教育2009.3兴趣,又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安全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营造绿色上网空间。

3.重视学校人文环境建设。

积极开展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品位,传授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文艺、体育、科技教育活动。

通过建设名人名言警示牌,开展校园书法艺术作品展、我心目中的伟人历史知识讲座、寓教于乐的科普知识兴趣小组、一日新闻演讲、感恩在我身边征文比赛等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辨别能力。

四、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对学生的科学评价都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一切围绕中考、高考指挥棒转,考核学校取决于中、高考的成绩分数,取决于升入重点高中、考上大学的人数等硬指标,它成了评估学校优劣的决定性因素。

在对待学生的评价上也往往是从智育一方面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几乎就是学习成绩一票否定,而德育则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力度,切实矫正“指挥棒”方向,从根本上扭转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状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学校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找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向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净化人的灵魂的工程,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需要家庭、社会的全力支持配合,需要人们用热情和爱心去呵护,我校决心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全面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责编林剑)(上接第10页)发展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身高、体重、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等生理机能以及思维情感、自我意识等心理机能都起着显著的变化,如果我们无视这些变化,把青少年当儿童看,把初中生当小学生看,不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不切实际地制定实践体验内容,往往就会使学生对活动不是觉得浅显幼稚,就是觉得高深莫测,最终使活动脱离学生实际,流于形式,学生受不到真正的教育,最终也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我们在制定实践体验的内容时侯已充分考虑到初一至初三这三个年级阶段的显著差异,并且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1.初一“走出童话世界”初一新生刚刚入校时,还未摆脱小学生的稚气,行为习惯也参差不齐,有些同学甚至还有些散慢,不拘小节,缺少集体观念,他们掌握抽象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在制定活动内容时注重选择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的活动,在初一年级中开展“走出童话世界”的实践体验活动,让他们通过调查采访、形象设计、集体讨论、新闻发布等实践活动来获得内心体验,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让学生们很快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我班“七个小矮人”原先是几个调皮、淘气的学生,通过“走出童话世界”系列活动的实践,每个人的行为习惯都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他们变得比以前体谅父母,热爱生活了。

2.初二“搜索快乐,抛开烦恼”初二的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情感会变得细腻和丰富起来,但这个时候他们也会产生许多青春期的烦恼,这些烦恼包括生理特征变化、男女生交往,与老师、家长、伙伴之间的矛盾冲突等诸多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初二年级中开展“搜索快乐,抛开烦恼”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养成一种本领、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让他们通过当一天小班主任、做一天家务、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名小导游等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来感觉生活的真谛,体验人生快乐,忘却不必要的烦恼,从而培养起健康的心理,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初二(8)班的牟茗同学通过卖报纸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战胜了自我,培养了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

3.初三“直面‘象牙塔’”初三的学生已逐渐摆脱了原先的稚气,比较喜欢理性的、独立的思考与解决问题,他们的抽象思维、逻辑概括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他们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报考普通高中还是中职技校,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们针对这样的状况在初三阶段开展“直面‘象牙塔’”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辨论会、宣誓仪式、参观、调查、走访等形式,让他们寻找与理想的差距,修正自已的目标。

当每个人都有了自已明确的人生取向时,他们才会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进取,早日实现自已的理想。

初三(2)班的李耀全同学说:“以前我总是满足于现状,自我感觉良好,通过实践体验活动我认识到了我离重点中学还有一段距离,从现在起我要戒骄戒躁,努力拼搏,圆自已的重点高中梦。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身心特点、不同的认知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开展适合自已、自已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实践体验才能富有成效,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紧迫的工作任务,在方法上体验教育也不只是唯一途径,在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总结更多的方法和经验,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

(责编林剑)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