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与社会规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法律与社会规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法律是由国家或其他有权力机构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范,而社会规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道德准则。
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类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法律往往是社会规范的体现和强化。
社会规范逐渐形成和发展,一些被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逐渐被国家法律所采纳。
通过法律的生效,这些被社会规范约束的准则得到了更明确和强制性的规定。
同时,法律也能够反向影响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变化。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一些原本被视为不合适或不道德的行为也可能被合法化或规范化,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与思维的改变,最终形成新的社会规范。
其次,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社会秩序维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保护公民的权益和利益。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得到了惩罚,为人们提供了公正和安全的环境。
而社会规范则在相对较低级别的行为准则上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社会规范不仅塑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还促使人们遵循共同的规则,以和谐的方式生活在一起。
此外,法律和社会规范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法律的定时修订和完善,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并从中获得更好的适应性。
当社会发生变革时,法律的调整能够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实现,推动社会向更加进步的方向发展。
而社会规范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的共同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社会规范的形成和改变往往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实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最后,虽然法律和社会规范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法律往往只能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进行规定,而社会规范则更多地需要人们自觉遵循和维护。
在一些个人行为和小范围内的问题上,法律的干预力度相对较弱,社会规范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
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与社会规范法律与社会规范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保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法律和社会规范的概念、关系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法律与社会规范的概念法律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社会共同意志,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体系。
它通常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构成,是社会中最具强制性和约束力的规范之一。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道德规范、文化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社会规范的形成往往基于社会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和信仰等,是社会自我管理和调节的重要手段。
二、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关系法律和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首先,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
而社会规范则更为广泛,包括道德规范、文化规范等多种形式,它是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其次,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法律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社会规范则通过道德和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
最后,法律和社会规范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法律可以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变迁,而社会规范则可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能无法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这时就需要依靠社会规范来进行调节。
同时,一些优秀的社会规范也可以逐渐转化为法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作用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保护公共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法律和社会规范可以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通过制定规则和标准,法律和社会规范能够明确人们的行为界限,防止出现越轨和违法行为。
同时,它们也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
其次,法律和社会规范可以协调和解决社会矛盾。
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
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是人类社会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石,保障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社会规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法律规范则是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正式程序制定并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本文将探讨社会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差异。
一、社会规范的特点和作用社会规范是一种非正式的规范,它并非由国家制定,而是逐渐形成并被社会共同接受的。
社会规范主要体现了社会共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它们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秩序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规范可以促进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
社会规范规定了社会成员应该如何行为,从而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守共同规则,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
比如,在公共场所排队、礼貌用语等,这些都是社会规范的体现,它们的存在使得社会更加有序。
其次,社会规范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
社会规范的遵守能够减少冲突和纠纷的发生,增加人们之间的合作和互信。
比如,社会上的道德约束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更加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人权,从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社会规范还能够倡导社会正义和公平。
社会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互助,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例如,人们对于帮助有困难的人持积极的态度,这体现了社会规范对于促进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作用。
二、法律规范的特点和作用法律规范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与社会规范相比,法律规范更为正式和具体,它们在社会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首先,法律规范是社会行为的最低标准。
它定义了一系列禁止性和规范性的规则,并规定了相应的制裁措施。
法律规范通过制止犯罪行为和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确保了社会的基本秩序和安全。
其次,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法律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并且有违法必究的原则。
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权威,人们需要根据法律规范去行动。
最后,法律规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依赖于国家行使的权力,通过法律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国家能够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社会规范与法律制度
社会规范与法律制度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社会需要一定的规范和法律制度。
这些规范和法律制度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但都是为了维护社
会和个人的正常运转和利益。
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
它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认同的一些观念和
道德标准。
社会规范的存在可以使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和交
往中更加和谐、有序和安全。
例如,在公共场合应该遵守良好的
交往习惯,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干扰他人的正常活动等。
然而,社会规范并不是万能的。
它无法解决一些更加复杂的社
会问题和矛盾,比如环境污染、贪污腐败、民间纠纷等。
这时就
需要法律制度的介入。
法律制度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强制性规则和程序。
它包括了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判决等。
法律制度可以通过规定法
律责任和处罚力度来起到制约和威慑作用,维护社会正义、公平
和公正。
例如,在商业交易中,如果一方欺诈他人,就可以根据
相关法规予以惩处,保障社会公平和权利。
不过,法律制度也不是完全正确和公正的,它是由立法者和执行者制定和实施的,存在着权力运作和利益博弈的问题。
因此,社会也需要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和反馈,确保法律权威和公正性。
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它们之间有联系和互补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规范体系和法律体系。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合理明晰的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进步。
法律道德与社会规范的互动关系
法律道德与社会规范的互动关系在人类社会中,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准则。
法律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对个人和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道德是指个体内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而社会规范则是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首先,法律与道德是相互补充和相互协调的。
法律是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而道德则是基于个体内心的自觉行为准则,反映了人们对善恶、正邪的判断。
法律的出现和制定往往是基于对道德的共同认同和价值追求,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重叠和一致的。
法律的形成也往往是道德观念在大多数人中的共识的反映。
当道德观念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时,它会成为社会规范,并在法律中表明;当道德观念无法得到足够的共识时,法律的制定和改变也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
因此,法律和道德需要相互补充和协调,既要保持一定的统一性,又要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
其次,法律与社会规范存在辩证关系。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在实践中根据经验和习惯逐渐形成的。
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行为起到指导和约束的作用,但它相对于法律来说,缺乏强制力和明确的制度保障。
法律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对社会规范进行明确的规定和强制执行。
同时,法律的制定也需要基于社会规范的基础上,避免与社会规范相悖。
当法律与社会规范保持一定的契合度时,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正的维护。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社会规范也在不断演变,某些旧的社会规范可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此时,法律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最后,法律道德与社会规范的互动关系还需要综合考虑人性的复杂性。
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不能完全覆盖和约束每一个个体的行为。
法律只能对行为进行表面上的约束,而内心的道德观念才能真正影响人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遵循和传承需要从个体内心的自觉意识开始。
只有当个体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了法律、道德和社会规范,才能真正做到遵守和尊重。
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研究
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研究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无疑是维系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社会规范是社会共同承认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法规则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
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有着相似的特点和作用。
它们都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准则,旨在引导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方式,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例如,社会规范可以是道德规范或行业规范,而法律法规则是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
然而,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力量和效果存在差异。
社会规范通常是通过社会共识和习惯形成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力仅限于公众的道德约束和舆论压力。
而法律法规则由国家机关颁布并加以执行,其约束力更强,违反法律法规将面临法律制裁。
当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之间出现冲突时,应如何选择和应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社会规范可以发挥补充法律的作用。
例如,在某些地区缺乏特定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社会规范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白。
此外,社会规范还可以弥补法律法规之外的行为准则,如礼仪、风俗习惯等,进一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然而,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也存在冲突的情况。
对于一些重大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问题,法律法规往往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例如,环境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等方面,社会规范可能无法达到法律法规要求的严格标准,因此需要依赖法律法规的制约和监管来保证。
此外,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存在着互动的关系。
社会规范的形成通常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价值观的变迁。
当社会规范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时,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弥补其不足。
反过来,社会规范也可以影响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
例如,公众对某项法律的反响和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法律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社会规范与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维护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对应关系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对应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概念。
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的、通过立法程序确定的强制性规则,要求公民和法人在社会活动中遵守。
而社会行为规范则是指社会习俗、道德规范等非正式规则,对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对应关系。
一、法律规范的功能法律规范作为国家强制力的表现,具有以下几个重要功能:1.1 规范社会秩序法律规范通过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和标准,规范了公民和法人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1.2 保障公平正义法律规范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利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都能获得均等的保护。
1.3 维护社会安全法律规范规定了各种违法行为的惩罚,起到了威慑作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社会行为规范的特点社会行为规范相对法律规范而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具有非正式性社会行为规范不是通过正式的立法程序制定,而是在社会长期形成的基础上,经过习俗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保持稳定。
2.2 具有灵活性社会行为规范相对灵活,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减少了形式主义和刻板性的束缚。
2.3 软约束与硬约束相结合社会行为规范通常是通过道义、信仰、习俗等非强制手段进行约束,它们往往以某种社会共识为基础,同时也与法律规范相辅相成。
三、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的对应关系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补充和共同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法律规范对于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规范和保障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发展也对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3.1 法律规范的体现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原则。
法律规范的制定往往基于社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它们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3.2 社会行为规范的引导社会行为规范对于法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些社会行为规范的内容和要求通过法律规范得到了明确和强化,以更好地规范社会行为。
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与社会规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和社会规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实施的统一规则,通过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
而社会规范则是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首先,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规则,通过立法和司法机构的实施来保护社会公众的权益和利益。
法律的制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为出发点和归宿,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平。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正常运行。
然而,法律并不是覆盖和规范社会生活的全部。
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一些行为并没有涉及到法律的具体规定,但却仍然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一种非正式的规则,是人们行为准则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社会共识和道德价值观。
社会规范的遵守不依赖于法律的制裁,而是源于人们内在的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规范对于维护和促进社会秩序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公共场所中保持秩序、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是社会规范的体现。
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行程和安全,也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社会规范的遵守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的和谐度,还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法律和社会规范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法律具有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并通过强制力来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行。
而社会规范则更多地依赖于个人自觉和社会归化力量的发挥。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从而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同时,社会规范也可以通过对法律制定和执行的监督和建议,促进法律的完善和进步。
这种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使得法律和社会规范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互补的作用。
然而,法律和社会规范并非总是完全一致的。
有时候,法律制度的滞后或者社会道德观念的多元化可能导致法律与社会规范之间出现冲突。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在人类社会中,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人们创设了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人类凝聚智慧和经验的产物,旨在指导人们的行为,并对各个社会成员提供保护和约束。
与法律规范相伴而行的是社会行为规范,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首先,法律规范具有普遍适用性。
无论个人的身份、地位或经济状况如何,法律规范都对每个人平等适用。
其次,法律规范有权威性。
法律作为国家的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它的实施是具有强制力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法律规范是可预见的。
法律的制定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并经过一系列审议和讨论,在公开透明的过程中形成。
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法律规范来预判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
然而,法律规范并不能涵盖社会中的所有行为和问题。
有些行为虽然不违法,但违背了社会行为规范。
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共识的体现,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它们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为人们树立了一种行为标准。
虽然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后果没有违法行为那么严重,但它们通常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非议。
社会行为规范植根于人类社会的深厚土壤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
它们涉及个人行为礼仪、言行举止、家庭责任、邻里关系等方方面面。
比如,尊重他人的隐私、礼貌待人、不随地吐痰等都是社会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
这些规范的遵守不仅能够维持社会秩序,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彰显了一个人的素质和教养。
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动。
法律规范的制定往往受到社会行为规范的启发和反映。
比如,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法律规范的制定离不开人们对环保行为要求的总结和整理。
同时,法律规范的实施也会对社会行为规范产生影响。
法律的严格推行可以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地遵守规范,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
然而,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也存在差异。
法律规范是强制性的,而社会行为规范往往只是表达了一种期望或建议。
社会规范与法治建设
社会规范与法治建设在一个社会中,社会规范和法治建设是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社会规范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和共同利益而制定的一套行为准则,而法治建设则是指通过立法、执法和司法来确保这些规范得到有效实施。
社会规范和法治的良好运作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社会规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社会规范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遵循相同的准则,彼此尊重和协作。
例如,交通规则规范了道路上的行为,使车辆能够有序运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社会规范也规范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例如尊重他人、守时、文明用餐等等。
遵守社会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然而,社会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法治的支持。
法律是一国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通过法律的制定,社会可以基于公正和公平的原则进行管理。
法治建设的过程是不断完善和强化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和保护权益。
一个健全的法治体系能够赋予人们公正的裁决和保护,提高社会公平性和正义感。
此外,法治建设还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创新。
稳定的法治环境能够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益,鼓励各类投资和创新活动。
人们在一个法治完善的社会中感到安全和信任,这样才能够尽情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
法治的力量也使得商业和社会交往更加可靠和互惠,推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社会规范和法治建设并不容易。
首先,社会规范需要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了解社会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遵守社会规范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
同时,法律的宣传也是必要的,以提高人们对法律的知晓和尊重,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其次,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机构。
法律体系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法律框架,确保公平和灵活的裁决。
执法机构需要有高效的监督和纪律,以确保法律的执行不偏不倚。
同时,司法机构需要独立性和公正性,为人们提供公正的裁决和维护正义。
最后,社会成员的自觉和参与也是社会规范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法律与社会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与社会如何影响法律
法律与社会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与社会如何影响法律法律与社会: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与社会如何影响法律导言:法律和社会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影响。
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会对法律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法律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影响法律的几个关键点。
一、法律如何影响社会1、法律规范和约束行为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石,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律规范了各种社会关系,例如劳动关系、婚姻关系、财产关系等。
人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在遵循社会规范,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法律保护公民权利法律确保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益,例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通过法律的保护,公民可以享有平等的权益,无论其身份、种族、性别等。
3、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法律为社会提供了一套约束和解决纠纷的机制,规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处罚、纠纷解决的程序等。
通过法律的制裁,可以减少犯罪率,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二、社会如何影响法律1、社会需求引发法律变革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对法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法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网络犯罪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这就迫使立法机构制定相关法律来应对。
社会的需求和变革促使法律跟上时代的步伐。
2、社会舆论塑造法律意识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公众的声音和意见往往能够引起政府和立法机构的关注,并影响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完善。
例如,一些社会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某一领域法律的关注,从而推动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
3、社会文化塑造法律价值观法律的价值观念往往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特点。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法律制度有所不同。
社会对于公平、正义、道德等价值观的认同会反映在法律的规范中。
例如,一些国家的法律禁止偷窃,这反映了对私人财产保护的重视。
结论:法律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社会规则与社会法律
社会规则与社会法律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规范,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社会规则是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它是社会道德的体现,旨在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与正义。
而社会法律则是由国家权力所制定的规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以法律为依据,强制性地调整社会关系,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之间的联系,包括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影响。
一、相互补充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社会规则主要体现在文化、道德、习惯等非正式规范中,是由社会共识和传统所形成的。
而社会法律则是由国家权力所制定的正式规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社会规则主要针对个人行为,聚焦于社会针对个人行为的期望和规范,比如不撒谎、不偷东西等;而社会法律则是针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聚焦于国家对社会行为予以规制或修正。
比如,违反交通规则会导致罚款、扣分或拘留等。
二、相互制约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中,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保持着对彼此的制约。
社会法律是通过强制手段来进行实施,属于一种强制性规范。
而社会规则则是通过人们的道德、文化、习惯等手段来进行实施,属于一种非强制性规范,其实施主要依赖于人们的自觉性。
但是,社会规则如过于模糊或过于宽松,便会难以达到有效约束的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出现一些不守规则的现象,这时候便需要社会法律的强制手段进行调整和处理。
因此,在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之间,需要适当地制约和协调,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三、社会发展的互动影响社会规则和社会法律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规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其凝聚了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公德心,是社会的重要支撑。
而社会法律则是一种权力手段,在控制行为和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人口的增多和人口的流动性加强,社会规则的作用逐渐减弱,社会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正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如何区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
如何区分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
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
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法律(Law)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虽有其特殊性,但仍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
自觉存在的社会规则甚多,举凡纪律规则、乡规民约、公司章程、合作协议等都是自觉地存在的社会规则,但是,它们并不是法律规则,相反,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它们必须受制于法律规则的规范。
自然规则不存在自觉存在的问题,即使在“人化自然”的情形下,人们仍然是借助于自发存在的自然规则本身来改造自然的结果。
但自然规则可以转化为人们的行为操守,从而成为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定性行动”的社会规则。
例如,传染病是自然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掌握其发病的规律,并将其制定在“传染病防治法”中,以作为人们在防止该病症方面的社会行为准则。
但即使这样的规则,要成为法律规则,也必须经过有权主体(立法者)的加工,因为人们不能随意地成为他人的立法者,也不能相互成为立法者,否则,就不可能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形成整齐、划一的秩序。
法律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和法律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两方面。
其也是法律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显著特征。
具体而言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体现为: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其他社会规范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
第二,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体系结构不同。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
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
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在一个社会中,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法律规范是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它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以及调整社会关系。
而社会行为规范则是社会共识形成的行为准则,它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对于社会组织和个体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由国家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
法律规范的特点是明确、具体和强制性。
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对于那些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国家将通过法律途径予以惩罚。
法律规范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充分的法律程序。
它是国家权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然而,尽管法律规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法律追求的是最低的行为底线,只规定了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很少涉及道德、公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法律的制定和修订周期比较长,很难及时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再者,法律执行的成本较高,尤其是在人力和物力方面。
因此,单靠法律规范是无法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
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发挥的时候。
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非正式的准则,它不是通过正式的法律程序制定的,而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的。
它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传统。
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互相约束的机制。
在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中,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还有助于促进信任、合作和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形成。
社会行为规范并不具有强制力,它依赖于社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的觉醒。
然而,社会行为规范的力量却是非常强大的。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在公共场合遇到需要让座的情况时,即使没有法律规定,我们也会自觉地给需要的人让座,从而展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遵守,不仅体现了个体的道德水准,也有助于维护公共秩序。
法律规范和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和制衡的关系。
法律体系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与规范
法律体系对社会发展的引导与规范在一个社会中,法律体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对社会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还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法律体系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引导。
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制定并推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还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规定。
例如,各种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相关的法律保障,只有通过法律规范相关产业的行为,才能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法律还可以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并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引导,法律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其次,法律体系能够规范社会行为。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而法律的作用就是要对这些冲突进行调整和解决。
通过法律体系的规范,可以约束个体的行为,限制他们的权力,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法律的规范作用不仅限于民事纠纷的处理,还包括对刑事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对环境污染等损害社会福祉的行为的制约。
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法律体系还可以扮演着社会建设的引擎。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中,往往需要对社会进行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而法律体系可以为这些建设和改革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比如,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此时法律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类似的,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改革,也需要法律体系来为这些改革提供支持和规范。
然而,法律体系只有在真正得到执行和遵守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因此,完善法律执行机制,提高人们对法律的遵守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的有效执行需要有强有力的执法力量,同时也需要人们对法律的认同和尊重。
在这方面,一个国家的法律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加强法律教育,使人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内容,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才能让法律体系得到有效执行。
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现代社会,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良好品行的下一代。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有效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让孩子明白家庭是一个温暖、和谐、互助的团队,每个成员都应该尊重彼此,关心彼此。
其次,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可以通过引导孩子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观看有意义的电影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正义、公平、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理解。
二、以身作则,树立崇高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崇高的榜样。
他们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的素质,还要注重言语的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的感受。
只有在父母身上看到了正确的示范,孩子才能更好地模仿和学习。
三、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孩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捐助贫困地区的行动等,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帮助别人、关心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同时,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能够接触到各种社会规范,了解法律法规的普遍存在,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及时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离不开与孩子的及时沟通。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互动,关注他们的成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在交流过程中,父母应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要向孩子传达正确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解答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五、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在教育孩子遵守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刑法与社会道德规范
刑法与社会道德规范在一个社会中,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工具。
虽然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但其作用和运行方式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是由国家制定和执行的,其目标是通过惩罚违法行为来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
与之相反,社会道德规范是社会共识和道德标准的体现,其主要依靠社会习惯、价值观和道德约束力来维持社会秩序。
刑法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强制力,而社会道德规范则依赖于道德激励和自愿遵守。
其次,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在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的层面上也存在差异。
刑法规定了具体的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涉及到个体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而社会道德规范更多地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道德义务,强调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刑法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来限制人们的行为,而社会道德规范则更多地依赖于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此外,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刑法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文,对违法者进行处罚,从而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然而,刑法的效果往往局限于违法行为本身,对于其背后的社会因素和根源无法进行全面的干预。
相比之下,社会道德规范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和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引导,鼓励人们做出积极向上的选择。
在现实中,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协调和互补的关系。
刑法作为社会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社会道德规范无法完全约束个体行为时,刑法的强制力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
社会道德规范则通过培养和引导人们的道德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在相互关系中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构筑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法律秩序。
然而,刑法和社会道德规范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刑法过于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刑罚的执行,可能导致对社会道德规范的依赖和尊重不足,使道德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正方,应该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作为正义和秩序的维护者,我们应该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首先,社会道德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它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违反社会道德,那么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之中。
而法律规范则是社会对行为的约束和规定,它是保障公民权利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规范,那么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人们的权利也将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负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中,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所以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遵守社会规范。
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对社会负起责任,积极遵守法律规范,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名人名句中,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无论法律如何,我都会坚持我的社会良心。
”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坚定信念,也启示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良心和道德观念去遵守社会规范。
另外,经典案例中,美国著名的《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就是一起关于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案例。
在这起案件中,最高法院裁定分离黑白学生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这也表明了法律规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是对自己的约束,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我们应该坚定信念,遵守社会规范,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反方,不应该完全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
虽然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应该完全遵循它们。
首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不是绝对正确和公正的,它们可能会受到特定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对某些人群的不公正对待。
如果我们完全遵循这些规范,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权,成为了规则的奴隶。
此外,有时候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也会限制个人的创新和发展。
如果我们完全遵循这些规范,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权,成为了规则的奴隶。
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与社会规范法律与社会规范张维迎: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取决于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它。
如果法律偏离了社会规范,执行成本就会提高很多,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
“法不责众”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法律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相冲突造成的。
法律的有效性,即法律能不能得到执行,依赖于社会规范。
( )法律作为由国家制定和执行的社会行为规则,对维持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法学界、经济学界及其他社会科学界过去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法律的作用被人们大大高估了;社会规范,而非法律规则,才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力量。
特别是,如果法律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的话,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正在迈向一个法治国家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法律的有效性依赖于社会规范我从两个具体的法律(法规)谈起:第一个是关于禁止随地吐痰的法规。
1985年4月12日,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定》,禁止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违者“批评教育,令其就地擦净痰迹,并处以罚款五角”。
该法所界定的公共场所极其广泛,远远超过“禁止吸烟”的法规所规定的范围,限制极其严格,具体规定是:“凡本市市区和郊区城镇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饭店、体育场(馆)、影剧院、车站、机场、公园、游览区、街巷、广场等一切公共场所,一律禁止随地吐痰。
”该法规的执行机关是市容监督员和卫生监督员。
该规定还对单位施加了连带性责任,如果单位禁止随地吐痰不力,要对单位负责人罚款。
第二个是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
1993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大制定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中规定中心城区一律不得燃放烟花爆竹,而远离市区的农村地区,经过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不列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
该法规定了处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一)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三)携带烟花爆竹的,没收全部烟花爆竹,可以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与社会规范张维迎: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取决于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它。
如果法律偏离了社会规范,执行成本就会提高很多,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
“法不责众”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法律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相冲突造成的。
法律的有效性,即法律能不能得到执行,依赖于社会规范。
( )法律作为由国家制定和执行的社会行为规则,对维持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法学界、经济学界及其他社会科学界过去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法律的作用被人们大大高估了;社会规范,而非法律规则,才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撑力量。
特别是,如果法律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的话,法律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正在迈向一个法治国家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法律的有效性依赖于社会规范我从两个具体的法律(法规)谈起:第一个是关于禁止随地吐痰的法规。
1985年4月12日,北京市颁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定》,禁止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违者“批评教育,令其就地擦净痰迹,并处以罚款五角”。
该法所界定的公共场所极其广泛,远远超过“禁止吸烟”的法规所规定的范围,限制极其严格,具体规定是:“凡本市市区和郊区城镇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商场、饭店、体育场(馆)、影剧院、车站、机场、公园、游览区、街巷、广场等一切公共场所,一律禁止随地吐痰。
”该法规的执行机关是市容监督员和卫生监督员。
该规定还对单位施加了连带性责任,如果单位禁止随地吐痰不力,要对单位负责人罚款。
第二个是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法律规定。
1993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大制定了《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中规定中心城区一律不得燃放烟花爆竹,而远离市区的农村地区,经过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暂不列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
该法规定了处罚,“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处罚:(一)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三)携带烟花爆竹的,没收全部烟花爆竹,可以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该法律同时要求“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比较一下北京市的这两个案例,可以发现,第一,从立法权威的角度看,禁止随地吐痰的法律是市政府制定的,禁止燃放鞭炮的法律是市人大制定的,理论上说,后者的权威性应当高于前者;第二,从执行机制上来说,前者是由市容检查等综合执法部门负责的,而后者则是由公安机关来实施的,专业化程度和强制力都更高;第三,对违反禁止燃放鞭炮的行为惩罚力度远大于对违反禁止随地吐痰的惩罚。
因此,理论上讲,禁止燃放鞭炮的执行效果应当比禁止随地吐痰的执行效果更好。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执行的结果来看,禁止随地吐痰的效果要远远好于禁止燃放鞭炮。
尽管北京市禁止随地吐痰的规定连续修订了两次。
相比之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1994年开始执行“禁放”之后,警方投入了大量的警力来执行这一法规,事故明显地减少了,执行情况较好。
而以后警方的注意力越来越趋向于集中控制生产和运输领域。
从各地的经验,以及北京市本身的发展来看,违反这个规定的人越来越多,有逐渐回头的趋势。
1998年以来,受伤人数和噪音则又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从中可以看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当警方查得严格的时候,法律的实施就要好一点,而查得松的时候则实施就会差很多。
相比之下,查禁随地吐痰的“戴红箍”的市容监察员等则在减少。
显然,虽然执法力度的大小对法律的实施有重要作用,但作为法律权威的天然作用——民众的守法意识,两者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不仅北京如此,就全国范围来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也是越来越“法不责众”,受到很大挑战。
结果是,许多原本禁放的城市,现在则开始“解禁”,或由“全面禁止”转向“分时分段禁止”。
当然,也有一些城市,由于历年频繁发生重大事故,反而加大了禁止的力度。
总体上来说,禁止燃放鞭炮的违法人数可以说是在上升的。
执法人员甚至常常也是“袖手旁观”,这和美国的“禁酒令”有很大的类似。
为什么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如此不同?颁布机关的不同、执法人员的专业性不同等似乎影响着法律执行的要素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法律的有效性,即法律能不能得到执行,依赖于社会规范。
在“禁止随地吐痰”的法律公布之前,市民中早已有了“不要随地吐痰”的社会规范。
即便是没有法律的规定,假定某人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吐一口痰,也会受到周围很多人的鄙视。
这和惩罚的大小和方式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即便只是瞪你一眼,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理性的人,也会感觉到心理压力。
因此,对“禁止随地吐痰”而言,法律和社会规范是一致的,两者在规则的执行上,是互补的。
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实施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执行,自然执行的效果就会明显。
相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与中国人“逢年过节喜庆应该放鞭炮”的社会规范是不一致的。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燃放烟花爆竹是“辞旧迎新”,是“热热闹闹过新年”的重要表现。
甚至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会有“如果不放鞭炮怎么能算是过年”这样的意识。
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吃与穿与平时已没有什么差别,燃放烟花爆竹似乎成了辞旧迎新的主要标志。
在法律和社会习惯不一致的情况下,法律的实施效果也就不会太好。
法津的执行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民众和执法者对待违法行为的态度决定的。
我们看到别人“违反规则”随地吐痰,会鄙视他,无形中就对违法行为施加了一个惩罚;而我们看到别人“违反规则”放鞭炮、点焰火,不仅不鄙视他,而且还会觉得挺高兴,乐观其成,无形中减弱了执行的惩罚效果。
法律的执行者也会态度不同,市容监督员不会对随地吐痰手下留情,因为他/她也是社区的一个成员,社区清洁他也会得到愉悦;而警察在执行燃放烟花爆竹时候,则常常可能是“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们自己也渴望有一个节日的气氛。
从某种程度上,2000年之后对生产、运输烟花爆竹的源头进行严格控制,则避免了警察的这种“尴尬处境”,至少从执行时间上错开了执法人员的心理冲突。
这两个例子说明,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取决于社会规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它。
如果法律偏离了社会规范,执行成本就会提高很多,甚至根本得不到执行。
“法不责众”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法律与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规范相冲突造成的。
在现代社会,法律越来越替代其他的治理方式,成为社会重要的治理方式。
但法律不是没有边界的,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在整个社会中只能占一部分。
社会行为的引导,并不是仅仅依赖于法律就可以的,而是需要社会规范、道德、习惯、信仰等。
法律与社会规范的不同就功能而言,社会规范和法律都是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即在本质上它们都属于规范,通过规则来协调人们之间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共识,并维护主流的价值观念。
那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社会规范和法律的不同地方,最主要体现在执行机制上。
法律是由作为第三方的政府、法院或者专门的执行机构来执行的,如交通法规、刑法等。
社会规范是社会中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执行机制是多元化的,我们称之为“多方执行”。
当社会规范内在化为个人道德行为时,它是由第一方执行的,如一个医生坐火车时自告奋勇抢救突发病人,即便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医生;当社会规范是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声誉来维持时,可以说是由第二方执行的,如商业交易中的信守诺言,或日常交往中的礼尚往来;当社会规范是通过非当事人的认可、唾弃、驱逐、羞辱等等这样一些手段来执行时,可以称之为第三方执行,如童叟无欺,见义勇为等。
当然,在现实中,这三种执行机制可能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不同,在于法律必须(理论上)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即所谓法律具有“规则的刚性”。
否则,法律的权威就会遭到破坏。
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即便是法官仅仅宣布你应当向被告道歉,而你没有道歉,在很多国家就构成了“藐视法庭罪”,轻罪变成了重罪,是因为你不服从法律的权威。
但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力,不代表没有制裁,更不代表不具有约束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社会规范的制裁更严厉。
举例说,你偷了别人的500元钱,被警察发现,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个是警察痛打你一顿,但为你保密;第二个是警察放你回家,但是告知你所在的社区或单位你偷钱的事。
你会选择哪一个?多数人会选择被打一顿,因为一个人的名声太重要了,名声的损失远大于短期的皮肉之苦。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经常渲染罪犯服刑出来之后,会因为遭到社会排斥而重新走上犯罪之路的原因。
皮肉之苦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和名声受损相提并论。
因此,社会规范的制裁并不一定是轻微的,法律的制裁并不一定比社会规范的制裁更为严厉。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第二点不同,在于产生的方式不同。
社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演生的秩序”,是自下而上形成并演进的,没有一个机关明确地来制定、颁布、实施这些规则。
而法律则不同,是由专门的机构(立法机关)来进行制定和颁布,专门的机构来执行(执法和司法),甚至包括专门的机构来研究(法学院和法学家)。
所有的法律体系的特点在于:下级规范不能和上级规范相抵触,否则会引起“司法审查”,下级法院的裁判可以由上级法院纠正,即再审制度;旧的法律规范会随着新的法律规范的更新而失去效力,等等。
法律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大一部分“渊源”于社会规范,许多法律规则是对社会规范的承认和认可。
当代的合同法、商法等等,很多来自于对中世纪的、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之间、私人之间的交易规则的认可,后来则逐步变成国家法律;而中国古代的法律很多则是来源于社会习惯和风俗,甚至儒家学说,即所谓的“援礼人法”。
社会规范产生的自发性决定了不同的社会规范之间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不同的人可能求助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为自己的自利行为找依据。
比如说,在收入分配中,每个人都可能偏好对自己最有利的规范:能力高的人认为“多劳多得”是最公正的,能力低的人认为“平均主义”是最好的。
在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中,当企业的利润增加时,工人可能以“公平份额”的规范要求提高工资,但当企业亏损时,他们一般不会认可这个规范;而资方可能正好相反。
法律和社会规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的替代性,也可能是互补的。
从理论上来说,替代意味着:如果有很好的社会规范,也可以不要法律。
如果法律和社会规范是互补的,每一方面都可以得到更好的执行,比如本文一开始讨论的随地吐痰的例子,就是一个互补的例子。
两者互补,执行效果就会明显改善。
法律和社会规范在产生方式上的不同与二者在执行机制上的不同是相关的。
之所以说互补的社会规范和法律能够改进规则的执行,是因为两者还存在着执行上的不同。
社会规范的执行,是依赖于共同体成员的多数执行,因为社会规范根本上立足于全体共同体/社区的共同价值观念,缺乏群体共识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