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章节课程纲要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章节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设计教师:九年级数学组►日期:2014年8月22日►适用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51—63课时【课程目标】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证明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结论.4.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5.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方法。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建立辅号意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3。
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4.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实数根是否相等。
5。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6.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
经历试验、收集与统计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关系。
2。
通过试验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域概率的关系,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3。
能运用列表和画树状图等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频率估计一些较复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第一章:整数1. 整数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
教学内容:- 正整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负整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零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技巧- 将整数加法和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第二章: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教学内容:-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意义与关系- 用分数表示比例关系的应用2.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技巧- 将分数加法和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3. 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小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教学内容:- 小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小数点的意义与运用- 用小数表示比例关系的应用第三章:代数式与方程式1.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代数式的构造和简化- 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2. 方程式的概念及解法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程式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方程式。
教学内容:- 方程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利用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第四章:比例与问题解决1. 比例的概念及性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延伸与应用- 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2. 百分数的概念及运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九上数学课程纲要
(2)《频率与概率》中,有些比较复杂的 问题可以计算出理论概率,当超过学生接 受能力时(如“生日问题”),可以采用 实物进行操作试验或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得 出概率的估计值。在进行试验前一定要求 每位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的数学意义,清 楚解决方法的思路和原理,甚至允许对试 验结果猜测其大致范围,做出预期,增强 对活动全过程的关切程度,避免部分学生 参与试验的盲目性。试验完成后进行反思 和交流。
2.教学中要准确定位,提高有效性 (1)《证明(二)》与《证明(三)》的差别不仅 仅是对象的变化,由研究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四边 形中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或三角剖分(类似于 拼、摆的活动),通过发现全等三角形获得解决的。 要训练识别复杂图形中基本图形(或要素)之间的结 构关系(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证明 (三)》开始时不妨讨论问题:以前的探索已经知道 了很多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其中哪些可以直接进 行证明,哪些命题还需要先“补证”相关的定理,做 出一个清理。有两种选择:其一是由教师按证明的逻 辑顺序排列出来交给学生;另一种是让学生分析思考 充分讨论,整理出证明的逻辑顺序,形成对知识体系 的一种认识,这是一个知识重组的过程。不妨作为 “试一试”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利于对公理化方法的 解释。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证明(二)》 1.1你能证明他们吗(共3课时) 1.2 直角三角形(共2课时)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共2课时) 1.4 角平分线(共2课时) 回顾与复习(共5课时)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花边有多宽(共2课时) 2.2配方法(共1课时) 2.3 公式法(共1课时) 2.4 分解因式法(共2课时) 2.5 为什么是0.618(共1课时) 回顾与复习(共5课时)
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
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第一节: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二节: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三节: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2.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第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一般形式
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3. 第三章:《概率初步》
第一节:概率的概念与计算
第二节:概率的应用
4. 第四章:《反比例函数》
第一节: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图像
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判定
5. 第五章:《相似三角形》
第一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二节: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6. 第六章:《锐角三角函数》
第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第二节: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7. 第七章:《投影与视图》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第二节:视图的应用与绘制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程的大致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根据教材版本、学校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 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2 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1 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
2 用频率估计概率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1 成比例线段
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3 相似多边形
4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5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7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8 图形的位似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
1 投影
2 视图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枣庄市第七中学■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设计教师:陈学峰■设计日期:2019年9月■适用年级:九年级学生■授课课时:约75课时■课程目标: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证明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结论。
4.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方法。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建立辅号意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3.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4.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实数根是否相等。
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6.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经历试验、收集与统计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关系。
2.通过试验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域概率的关系,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列表和画树状图等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频率估计一些较复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3)1个回顾整理(总复习).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前内容
本册内容
后内容
平行四边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
圆
一元方程(组)、分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
概率初步、数据分析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统计、概率综合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图形的相似
(2)问题解决:能有序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能尝试独立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缺乏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运用知识推理分析的能力.还有的同学不会审题,理解问题不全面,导致无法解决题目;在小组或同桌间进行合作,虽然能做到遵守活动秩序,但分工合作不明显,合作效率也不高.个别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不参与小组活动中,希望小组内的同学能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小组合作任务.
(2)知道通过大量地重复试验,可以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数据
分析观念
综
合
与
实
践
(1)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2)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能够用综合法证明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2)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3)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1)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2)
回顾与思考
1
1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框架图说课材料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体系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体系
攵反文旁(敏故)犭反犬旁(猪狗猫)
第三章:进一步认识概率---知识体系
例:1、父人女虫禾立2、口田今木人门第四章:相似图形---知识体系
一年级语文下册部分知识点归纳
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第五章:投影与视图---知识体系
仔细—马虎举头—低头开心—伤心第六章:反比例函数---知识体系
又说又笑又高又大又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甜
明亮的灯光红红的太阳漂亮的衣服草花头:花、草、苗
越来越好越飞越高越下越大越跑越快
他十分高兴地回家去了。(十分=特别=非常=格外)
各种句式的掌握
个一个个一个个红红的苹果单人旁:你、们、他、借、像、做、什、伙、伴、位
1、音节补充声母、韵母、声调。5、用偏旁造字。
长长的小路了不起的创举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扩词,扩句
飞机越飞越高。我越长越高。
2、一字开花。(一字组多词)扩词,扩句
(星)(机)(姐)(玩)(明)(唱)(意)(问)(早)(秀)(她)(岁)女字旁:奶、妈、姑、妹
(3)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一把尺一双手一个人一群人一堆土
(3)、连线或填空(21)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尖尖的铅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空
很多很多的云很高很高的山很绿很绿的草
言字旁:认、语、诗、谁、请、许、说、话五拃甸小学普琼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北师大新版)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授课时间:50--55课时授课教师:李强窦松斌张慧玲授课对象:九年级课程目标: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积累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
3.使学生能应用矩形定义、判定等知识,解决简单的证明题和计算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知道正方形的判定方法,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条件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系数).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合理性.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能力.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进一步经历用树状图、列表法计算两步随机实验的概率.能力训练要求。
2.经历实验、统计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实验,理解当实验次数较大时实验频率稳定于理论频率,并据此估计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知道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并且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2.知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熟记比例的性质并会应用.3.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4.会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实际问题5.使学生理解相似多边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理解相似比的意义.6.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7.会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8.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9.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10.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11.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在实际中的应用.12.似图形的性质和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变换的性质。
13.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新北师大九上数学课程纲要
黄金分割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 一天,毕达哥拉斯从一家铁匠铺路过,被铺子中 那有节奏的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所吸引,便站在那 里仔细聆听,似乎这声音中隐匿着什么秘密。他 走进作坊,拿出一把尺量了一下铁锤和铁砧的尺 寸,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十分和谐的关系。 回到家里,毕达哥拉斯拿出一根线,想将它分为 两段。怎样分才最好呢?经过反复比较,他最后 确定1:0.618的比例截断最优美。后来,德国的 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律。这个规 律的意思是,较大部分与整体这个比等于较小部 分与较大部分之比。无论什么物体、图形,只要 它各部分的关系都与这种分割法相符,这类物体、 图形就能给人最悦目、最美的印象。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5.1投影(共1课时) 5.2视图(共2课时) 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6.1反比例函数(共3课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共1课时)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共2课时) 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以“明确目标→自 主学习→展示成果→教师点拨→知识应用→小 组合作→个人展示→达标反馈→归纳总结→布 置作业”的过程展开。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 采用直观演示、启发点拨讲解、师生互动交流、 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 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 2.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 握学情,调整教学。
(二)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教材,发现问题。 2.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 合作和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在自主学习的 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1)预习导学案的情况; (2)课堂学习状态; (3)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 (4)学生的自信心; (5)合作交流的意识; (6)学生提问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九年级上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下册》课程规划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北师大版)课程名称:九年级数学上、下册(北师大版)授课教师:周合意高朝阳包庆华齐静刘迎春闫观喜张恒山授课时间:72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一、【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下就九年级上、下两册各章,将目标定位如下: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3.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4.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定理,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5.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6.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相关结论.第二章一元次方程1.要求学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列出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3.会利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并熟练运用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5.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会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会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黄金分割、路程工程问题7.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章证明(三)1.能运用综合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的培养.2.掌握、理解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经历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九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
九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一、教材章节内容概括。
1. 特殊平行四边形。
- 矩形:-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 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 判定: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菱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 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 判定: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 正方形:- 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 性质: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如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等。
- 判定: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 一元二次方程。
-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为ax^2+bx + c=0(a≠0)。
- 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对于形如x^2=k(k≥0)的方程,x=±√(k)。
- 配方法:将方程ax^2+bx + c = 0(a≠0)通过配方转化为(x+(b)/(2a))^2=frac{b^2-4ac}{4a^2}的形式,然后求解。
- 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 + c = 0(a≠0),其解为x=frac{-b±√(b^2)-4ac}{2a},其中Δ=b^2-4ac(Δ叫做判别式)。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 因式分解法:将方程化为(mx + n)(px+q)=0的形式,则mx + n = 0或px+q = 0,进而求解。
- 实际应用: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等。
3.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 用列举法求概率:- 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枚骰子)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上册九年级数学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课程名称:《数学》(九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北师大版课时总数:55课时一、课程目标(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解读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
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反比例函数。
(2)教材分析代数部分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
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函数”的数学意义。
几何部分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学习。
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3)学情分析1、转化思想:即将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变形、变换、转化为已经解决过的问题上来处理的一种数学思想。
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2、方程思想:就是把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组)的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或更容易解决。
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一元二次方程中。
3、数形结合思想:就是把图形与数量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数学问题更直观,更容易解决。
上册内容主要体现在反比例函数中。
4、分类讨论的思想:具体地说,就是把包含多种可能情况的问题,按某一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进行解决,从而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步的,分类的一般原则是: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上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章。
5、整体思想:上册内容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所体现。
6、概率统计的思想:主要体现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
(4)课程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
新北师大九上数学课程纲要
新北师大九上数学课程纲要新北师大九上数学课程纲要一、背景与目的新北师大九上数学课程纲要旨在明确本学期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数学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概述本学期数学课程共分为五个单元,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形、二次函数和概率与统计。
课程将重点关注基础数学概念、性质和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数学应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必修课程1、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边、角、勾股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理解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等特殊点,能够进行三角形计算和证明。
2、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证明。
3、圆形: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直径、半径、切线等概念,理解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能够进行与圆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4、二次函数: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变化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二次函数求解和实际应用。
5、概率与统计: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统计图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统计指标,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和统计应用。
四、选修课程1、数学竞赛:面向数学基础较好、对数学竞赛有兴趣的学生,提供竞赛真题解析、思维训练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竞赛能力。
2、数学建模: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数学探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中的一些有趣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作业与测试1、作业:每单元结束时,学生需完成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测试:学期末,学生将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以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与反思通过本学期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授课时间:50--55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九年级课程目标:第一章证明(二)1.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2.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能够证明与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3.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知角的平分线;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数字系数).2.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合理性.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能力.第三章证明(三)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够证明与平形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它相关的结论.第四章视图与投影1.能够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能够根据三种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2.会画圆柱、圆锥、球的三种视图.3.了解中心投影、平行投影、视点、视线、盲区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第五章反比例函数1.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3.能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1.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2.能运用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或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一些复杂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教师点拨知识应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达标反馈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的过程展开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2.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点拨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设计教师:九年级数学组►日期:2014年8月22日►适用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51—63课时【课程目标】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1.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证明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结论。
4.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方法。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建立辅号意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3.经历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
4.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实数根是否相等。
5.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6.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1.经历试验、收集与统计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等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体会概率与统计的关系。
2.通过试验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稳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域概率的关系,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列表和画树状图等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用试验频率估计一些较复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4.能运用概率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5.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在研究与图形相似有关的问题中,经历观察、操作、类比、归纳、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性质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
3.了解相似多边形和相似比。
4.探索并了解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性质。
5.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6.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7.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的位似关系。
8.了解黄金分割,了解相似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索问题、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第五章投影与视图1.经历有关投影与视图的实践、探索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背景丰富的实例,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
3.会画圆柱、圆锥、球、直棱柱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4.通过实例,了解视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积极参与认识投影与视图的数学活动,对投影与视图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6.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1.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函数的模型思想;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性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的表达式。
3.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像和表达式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分类的思想。
4.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5.在反比例函数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勇于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精神。
【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教师点拨→知识应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达标反馈→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的过程展开。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点拨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
2.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二)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发现问题。
2.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实施对策1.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通过类比的方法掌握实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的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2.空间与图形: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3.统计与概率: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从事数据处理的过程;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4.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6.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体会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8.恰当把握打牢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9.保证基本运算能力,避免复杂的题型训练。
10.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11.注意体现研究图形问题的多种方法,关注学生处理图形问题的思维发展水平,加强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四)练习(活动)安排1. 课内练习紧紧围绕当节所学知识点,以导学案上所选练习题为主,以达到能基本运用的目的;作业采用“基本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分层布置,基本作业以教材中的练习题和习题为主,要求所有学生都做。
弹性作业则由备课组精选适合中上等生和尖子生的能力性题目为主。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题:(1)制作视力表;(2)猜想、证明与拓广;(3)池塘里有多少条鱼【课程评价】1.评价指标(1)预习导学案的情况;(2)课堂学习状态;(3)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4)学生的自信心;(5)合作交流的意识;(6)学生提问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价方式及结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1.指标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2.课程测试分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测试,按2∶3∶5以百分制纳入学期综合评价;3.作业评定按甲/乙/丙/丁等级评定及附加文字批注。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设计教师:九年级数学组适用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9课时【课程目标】1.经历菱形、矩形、正方形概念的抽象过程,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判定的探索、猜测与证明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2.理解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证明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结论。
4.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提高自主探索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方法。
【课程内容】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共3课时)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共3课时)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共2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教师点拨→知识应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达标反馈→归纳总结→布置作业”的过程展开。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点拨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1.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
2.讲授和训练:精讲精练,少讲多练,及时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二)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教材,发现问题。
2.合作交流: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的方式,解决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实施对策1.要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把证明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注重对证明思路的启发,提倡证明方法的多样性。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意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5. 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7.注意体现研究图形问题的多种方法,关注学生处理图形问题的思维发展水平,加强相关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四)练习(活动)安排1. 课内练习紧紧围绕当节所学知识点,以导学案上所选练习题为主,以达到能基本运用的目的;作业采用“基本作业+弹性作业”的模式分层布置,基本作业以教材中的练习题和习题为主,要求所有学生都做。
弹性作业则由备课组精选适合中上等生和尖子生的能力性题目为主。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题:猜想、证明与拓广【课程评价】1.评价指标(1)预习导学案的情况;(2)课堂学习状态;(3)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4)学生的自信心;(5)合作交流的意识;(6)学生提问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评价方式及结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个人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1.指标按A/B/C/D四个等级评定;2.课程测试分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测试,按2∶3∶5以百分制纳入学期综合评价;3.作业评定按甲/乙/丙/丁等级评定及附加文字批注。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设计教师:九年级数学组适用年级:九年级授课时间:11课时【课程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式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建立辅号意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