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五大关系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五大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
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分析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公平与效率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平衡。
然而,达到这种平衡并不容易。
在许多领域中,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本文将讨论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并探讨如何在追求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
首先,公平和效率是两个看似相互矛盾的概念。
公平强调资源的公正分配,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公正的机会和待遇。
而效率则强调资源的最大利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
在某些情况下,追求公平可能会降低效率,因为要将资源从效率较高的领域转移到效率较低的领域。
相反地,追求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使一些人无法享受到合理的福利和机会。
然而,公平和效率并不是完全互斥的。
事实上,它们可以相辅相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基础。
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只有在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和资源不平等分配,那么社会的动力和稳定都将受到威胁,进而对效率产生消极影响。
因此,公平和效率应该被看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
在实践中,如何找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最佳平衡是一个挑战。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有启发性的观点和策略。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通过向高收入人群征收更高的税收,然后将这些税收用于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社会福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极端的贫富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此外,教育和培训也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平衡的重要手段。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同时,优先投资于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培训,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最后,公平与效率的平衡还需要依赖全社会的共识和努力。
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平衡的关键。
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法规和政策,以保障社会最大限度的公平和效率。
企业应当注重社会责任,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员工福利来实现内部的公平性。
2020届高三高考政治考点精析,考点10效率与公平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关系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社会公平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为基础,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②矛盾性:二者概念不同,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2)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①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二)重视社会公平的依据(1)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5)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特别提示: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相对平等不是绝对平等。
它允许差别存在,否认差别的绝对平等会陷入平均主义,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3)平均主义抹杀了一切劳动差别和分配差别,要求绝对平均,实际违背了公平原则,压抑劳动者的创造性。
所以,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三)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新的历史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和侧重关系,本文论证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实现问题,并提出公平效率统一观。
最后提出把握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的最优平衡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效率公平统一观公平和效率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不同尺度,公平尺度是衡量社会在同等地满足人的基本权利、实现人类共同解放所达到的水平;效率尺度是衡量一定社会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公平与效率原则各异,分别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阶段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实现方式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实现方式,我国大约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通过公平促进效率,即公平优先。
建国初期,在实现效率的途径上,过高地强调了生产关系的作用,通过改革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来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以公平促进效率。
由于当时的特定历史环境,强调集体利益和公平,同时把提高效率,尤其体现在发展速度和数量,发展生产力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作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
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平均分配,最后导致劳动者的劳动价值难以通过分配结果得以体现,社会公平的思想很难在现实中真正实现,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平均主义,从而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了经济活力的严重不足,效率也很难提高。
合理拉开差距,实现效率。
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过去“一大二公”、大锅饭的弊端和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公平效率观。
这一观点把效率与公平都放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当中来考察。
一方面,看到了我国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现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放到了首位;另一方面,认为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
在这一公平观中首次强调了差别,用以劳动贡献为标准的差别来实现按劳分配,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带动共富,这实际上是体现了公平的理想的一面。
生产过程必须追求效率,分配和消费过程必须追求公平,而消费的公平来源于分配的公平。
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怎样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计划经济,在改革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收入分配出现了差距过分扩大的现象。
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我国理论界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并开展了热烈讨论。
对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我们党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内涵何谓公平理论界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收入差距大小适宜的公平观。
这种观点把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社会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在当前西方理论界比较流行。
这是以结果的均等作为判断公平与否的标准,而没有考虑收入的渠道和手段。
第二,按劳分配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不同收入的“天然特权”。
要求废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这种原则摒弃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认同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回报,体现了激励原则。
第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
这种公平观强调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
第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分配尺度、分配过程、分配规则的公平,而不是单纯的结果公平。
对个人来说,即使参与分配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而实际分配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均等的。
例如,按劳分配,以投入的劳动为尺度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必然形成个人收入差距;按投入要素分配,以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经营力为尺度,更会形成个人收入差距。
如果抹杀这种差距,追求结果的均等,必然导致平均主义,这恰恰是不平等的表现。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篇一:15年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题目: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什么是效率和公平?(1)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2)公平,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涉及到要把富者的一部分财富无偿地匀给贫者,因此它有时会和效率发生冲突,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这种意义上的公平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一般说来是和效率相一致的,相促进的。
但是,这种意义上的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是内容和结果上的公平。
如果只强调这种意义上的公平,而对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加以调节的话,贫富悬殊和大量贫困现象的存在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产生严重的负作用。
因此,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
(1)洛伦兹曲线是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
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
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2)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9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
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桶粥, 实现效率与报酬挂钩。这就是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 但 是由于个人能力、 工作条件、 环境等的差异, 每个人得到的“ 蛋
糕” 份额必然会有很大的 差距, 现不公平, 像案例中的 即出 就
七个和尚一样, 每周下来, 他们每人只有一天是饱的, 分粥中 出现了不公平甚至出现讨好、 分粥的不正常现象, 贿赂 这就是 要强调公平。 但是要使每人都能获得等额的“ 蛋糕”又 , 会挫伤 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两者的冲突源于此处。 第二, 国家对“ 效率与公平” 问题的抉择: 效率优先, 兼 顾公平。 效率优先, 是指个人收人分配的增加必须与国民收 人的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紧密联系起来, 并坚持效 率优先,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 出更多的粥, 这是大家吃得饱的基础。 之所以要坚持这条原 则, 是因为生产决定分配, 否则, 会造成消费基金盲目 增长, 导致通货膨胀, 影响生产。 兼顾公平, 是指合理拉开差距, 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 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达到共同 富裕。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 依法保护合法收人, 取缔非 法收人, 整顿不合理收人, 调节过高收人, 保障低收人者的基 本生活, 尽可能实现社会收人的公平, 保持社会稳定。但是兼 顾公平不是在分配中搞平均主义。也就是说分粥的过程中要 强调公平, 才能使大家快快乐乐, 和和气气, 子越过越好。 日 第三, 效率与公平是在不同分配领域追求不同目 初 标, 次分配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通过市场作用实现效率; 同时强 化政府再分配职能, 追求社会公平。 其次 , 我们也要看到两者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又有一致性。 一方面,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 基础的公平, 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刚开始的分粥模 式, 由于没有公平, 导致一人吃饱 , 大家挨饿的局面。另一方 面,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 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 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 提高经济效 率的积极性。即分粥开始走上了正轨, 七个人快快乐乐, 和和 气气, 子越过越好, 日 人人都有粥吃, 人人都能吃得饱。 创新,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作用, 为经济建设服务。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 求,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增 强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优化社会保障结构
合理配置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项目, 确保各类人群得到有效保障。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通过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中的比重。
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通过加强农业支持、农村改革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政府宏观干预
政府应发挥宏观干预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发展,维护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04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 意义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01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
02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完善税收政策,优化税制结构,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社会 公平正义。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 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 保障金融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
推进全球化进程,促进效率与公平的共同提升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number {01}
目 录
• 效率与公平的定义 •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实践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未来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幸福感,而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效率与公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当今社会,我们要树立全面效率观,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避免两极分化。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有两点:一是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二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关键词】正确处理效率公平要讨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们就要先知道什么是效率与公平。
“效率,从微观层次讲,就是在发挥‘一般社会力’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宏观层次讲,就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总起来讲,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公平,一般有两种含义:在社会学上,公平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要求,是指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以避免社会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在经济学上,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①一、现状与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自此正式使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表述。
但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悬殊。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以及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我国基尼系数在不断扩大,1985年为0.24,1991年为0.282,1995年为0.434,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2003年为0.447,2004年达到0.469,这既超过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美、英等发达国家;二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
由于更多地考虑效率问题、考虑经济建设,从而导致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呢
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呢?1、效率优先原则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该是效率优先。
因为公平与效率总的来说是一致的,所以,实行效率优先原则就意味着是公平的,合理的所谓效率优先原则就是指分配制度、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为首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把效率作为优先考虑的价值目标。
效率优先原则意味着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效率提高了,生产上去了,社会财富增多了,人们享有的社会公平就更多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一切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由于效率属于现实生产力范畴,而公平属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因而从效率与公平在社会发展因素的序列中的一般关系来看,效率优先是必然的,兼顾公平是必要的,因而是合理的。
人类社会进步的因素中,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的进步,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的越来越充分。
宏观地看,生产效率越低下,社会公平实现的就越不充分,人们就越缺少自由、民主、公平;反之,生产效率越高,社会财富越丰富,在社会物质文明增强的基础上构建的人类社会秩序就越完善,人们所享有的自由、民主、公平就越充分,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也就越多。
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产生的效率就越大,所以,在二者的关系中要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是必然的。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目的实现共同富裕,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效率的提高,只有生产发展了,效率提高了,才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达到真正的公平。
所以,把效率优先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率,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而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是公平能够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社会物质丰富,才能增进社会公平,如果效率低下,物质财富严重缺乏,怎样才能实现真正公平呢?我们曾经过分重视公平而忽视了效率,误以为公平就是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因而在分配上实行了公平的平均,这种公平的薪酬体系造成了什么后果呢?那就是妨碍了效率,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生活在困窘的状态中。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一面,又有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一面。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促进效率。
公平对效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公平,要以牺牲一定的效率为代价。
从管理学角度来讲,效率是指在特定时间内,组织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正确处理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以间接税方式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还要求政府通过税种、税率和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的调整,协调好政府、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间接税比重高达70%以上。由于间接税会直接进入市场价格,间接税比重高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会通过税收转嫁,加重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此外,我国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过低,一些企业高管人员薪酬福利侵蚀企业利润;还存在少数人无偿或低价占有、使用公共资源等问题。因此,深化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应在保持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税负;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改革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严格征收资源占用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收益分配机制。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公平与效率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事倍功半,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对立的,有人认为是一致的,我个人认为从大的趋势来讲,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制度、政策公平促进效率.政策、制度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追求公平,效率就打折扣;追求效率,公平便有失公允.其结果,必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因此,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显得非常重要.“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一切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的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服务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率,又要从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坚决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因此,任何只顾公平而忽视效率和只顾效率而损害公平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只有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和协调,在全社会树立注重效率、维护公平的价值观,坚持公平的原则,保障人们利益和分配的合理化,使每个社会成员既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又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才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既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公平,亦即公正、平等.当年搞计划经济,一切围绕“计划”转.表面上看,计划最具“公平”特性.所以,计划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平均主义、平分秋色,就是“均贫富”,就是“你有我有全都有”.那时的公平,是具有普遍、普及、普惠意义的.这看似公平,但实际上是一种伤害了不少人积极性的“公平”,是一种“大锅饭”式的“公平”. 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比过去活了,环境比过去宽松了,人的潜能、智能、积极性比过去高了.那种貌似“公平”的公平在这种体制中站不住脚了,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所谓“公平”,受到了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为内涵的按绩效论公平的新式公平的挑战.实施这种公平的初始,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陌生,有些不适应.因为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勤奋努力者与不思进取者所获得的回报拉开了距离.昔日的所谓“公平”日趋没落,尽管有人心存疑虑,但却不得不面对这一无法逆转的趋势.传统的公平受到了现代公平的挑战,懒散的公平受到了竞争公平的挑战,且后者“力大无比”,最终战胜了前者.因为,公平与效率挂上了钩,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相辅相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得益彰,此时的公平更具时代性、知识性、竞争性、世界性.而这种市场公平,虽然也有其负面作用,弄得不好,将导致两极分化,但只要利用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行合理宏观调控,扬其有利因素,克服其负面影响,就能利用其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铺平道路.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核心是解决发展生产力过程中的竞争和效率问题.由于市场是自由的、开放的,它本身不考虑社会公平问题.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来弥补这个“真空”?各级党委和政府理应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平、保护市场竞争中弱者利益的责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1、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经济上所说的效率一般是指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有效配置。
它之所以成为重要的经济政策目标,是因为高效率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
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相关题目:●“不患寡,而患不均。
”违背效率优先的原则。
●保护私有财产的规定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看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公平和效率的大体内涵如何看待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课题,这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收入分派和社会进展问题,关系到国家的进展和稳固。
要想清楚二者的关系,必需先明白公平和效率的含义。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那么、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进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以为,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不存在永久的公平。
公平是社会历史进展的产物,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受制于一个国家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具有相对性、历史性和客观性。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明白得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我以为公平应该是平均主义,在我国应要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机遇公平,地位平等;二是多劳多得,付出与收成公平。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从一样意义上来讲,投入或本钱确实是利用必然的技术生产必然产品所需要的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既包括无形资源,又包括有形资源。
产出或收益指的是人们利用必然的技术、投入必然的资源生产出来的能够知足人们需要的或具有必然利用价值的物品或效劳,既包括有形的物品,又包括无形的效劳。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效率问题,因此效率确实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若是比值大,效率就高,也确实是效率与产出或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本钱或投入成反比例,也确实是说,若是想提高效率,必需降低本钱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人以为是对立的,有人以为是一致的,我个人以为从大的趋势来讲,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增进效率,不公平致使低效率,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我国坚持的政策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那么。
效率和公平是我国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doc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些精神,对于明确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效率与公平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活力和社会稳定,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实践证明,效率和公平不是对立的,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践层面都在认真探索。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五大和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这就确立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目的就是既要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以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功能,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不稳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些论述,都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增强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针对性,是从实际出发对效率和公平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两个环节。
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企业作为分配主体,将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提供与报酬支付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 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给人 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与效 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 公平。
你认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理论升华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物质前提
效 率
社会条件
公 平
因为二者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 注重效 率就会有差距,而差距过大就会有失公平。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1996年被农业 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户, 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华西村入选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创造了中国 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回忆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 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
小故事 大道理2桶水———Fra bibliotek—1桶水
1个和尚
>
—————
>
—————
0桶水
2个和尚
3个和尚
效率
: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假如你当长老,为改变这一局面,你会有何举 措来提高大家的挑水积极性?
效率
公平
把蛋糕做大
把蛋糕切好
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 利用和合理配置,在资源有 效配置的基础上实现经济
兼顾公平
含义: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 制在饿里范围内,使分配的 结果能使人们奋进,使社会 具有生机和活力。 原因:是社会主义原则的体 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经 济发展,社会和谐。
如何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1. 让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 分悬殊;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 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以税金和 利润的形式 上缴国家
劳动者的 工资
企业 (集体)
自留部分
国家的收入在 全社会的分配 (再分配)
非物质生 产部门
重点建设 社会后备 项目 资金
社会消费 和集体 福利 事业
“初次分配 和再分配都要处 理好效率和公平 的关系,再分配 更加注重公 平” 。
效率优先
含义:在收入分配 上应当尽可能与人 们对产出的贡献挂 钩,即发展生 产力优先。 原因:我国资源状 况决定
讲效率?
效益的较快增长.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地尽其力,货畅其流
所谓公平,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 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公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生活 中的公平,主要包括机会均等、 规则平等、差距适度、共同 富裕。 观点一: 观点二:
公平就是消灭 差别,有差别就不 公平。人人平均、 不存在差别才是公 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构建
社会
改革开放后,我们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 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全村现有 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 村初期人均300元,增了一万倍。
豪华的别墅
我国基尼系数变化
年度 基尼系数
1978 0.18
1994 0.37
2003 0.456
2006 0.496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 差异程度的指标。 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 收入差距过 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 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 大会导致什么 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 问题?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
国民收入在 物质生产部 门的分配 (初次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