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中外建筑史名词解释
1.飞券(飞扶壁) : 是由侧厅外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的侧推力。
为了增强稳定性常在柱墩砌尖塔。
2.帆拱:是对古罗马“穹拱”一种地域性的变异及重新诠释。
在四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四条边长做券,在四个垂向券拱之间砌筑一个过四个切点的相切穹顶,水平切口和 4 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 4 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既称为“帆拱”。
3.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4.凯旋门: 古罗马纪念性建筑的一种,为炫耀对处战争的胜利而建。
常位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上有大量雕刻装饰。
:5.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
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 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都不一样长。
6.礼制建筑:礼制建筑不同于宗教建筑,但与宗教建筑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礼”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并集中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和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能够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就称为礼制建筑。
7.三合院 : 三合院是东西厢房和北面正房,南面一堵墙。
因为南面没房,所以称三合院8.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与比较隆重的建筑。
21.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
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
另一说指喜马拉雅山(又名大雪山)。
22.《园冶》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 1631 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1:抱厦:亦称龟头屋,是由两个九脊殿(歇山顶)作丁字相交的形式,其凸出部分便称抱厦。
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四出抱厦”。
2:马面:城墙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不超过两箭之遥)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上建有敌楼,以利于防守者从侧面有效的射击敌人,此墩台即称马面。
这种形式最迟从六朝即有。
3: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椽等构件组成。
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4: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
由门窗. .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5:内外槽:宋《营造法式》称金厢斗底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
其中内柱圈成的空间称为“内槽”,内柱与外柱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外槽”,故总称“内外槽”,其进深为四间,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的布局形式,可获得重点突出的内部空间作为庄重的活动场所。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均属此形式。
6: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7:前后槽:宋《营造法式》称单槽,以一系列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其进深为两间。
8: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其进深为两间。
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
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9:辇道:又称陛.御道。
古代封建社会中专供最高统治者使用的道,是一种坡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
常与踏垛(阶级)组合在一起,汉代文献中就有“左平右槭”的记载。
平,指斜平坡道;槭,指阶级形踏垛。
唐宋时将辇道置于两踏垛间,明清时其功用已为装饰化所替代。
如故宫太和殿的台阶,两边是踏垛,中间御道斜面上雕刻龙卷水云波纹等,称“龙凤石”,已纯为装饰物了。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 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1. 建筑史:指的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建筑物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轨迹。
建筑史研究不仅包括建筑物的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的变化,还涉及到建筑与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关系。
2. 古代建筑:指的是在古代时期所兴建的建筑物,其形式和风格多受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古代建筑分为宫殿、庙宇、陵墓、城墙等多种类型,展示了古代人类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技艺。
3. 仿古建筑:指的是后世人在古代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复制和恢复的建筑物。
仿古建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和艺术。
4. 木构建筑:指的是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筑物。
木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是结构灵活、造型多样、工艺精湛。
5. 砖木结构:指的是在建筑中同时使用砖和木材作为结构材料的建筑系统。
砖木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建筑物不同部分的需求,并且具备较好的抗震性能。
6. 笔架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建筑物的出檐部分向四周伸出,形状如同笔架。
笔架式建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建筑以拱券式为主的形式,丰富了建筑风格。
7. 曲尺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建筑的平面呈曲线形状。
曲尺式建筑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空间感和景观效果,常用于庭院、园林等场所。
8. 园林建筑:指的是以园林为主题的建筑群体。
中国园林建筑以其独特的布局、精巧的构造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9. 角楼:指的是城墙或城门的两侧建造的突出物,其形状通常为四角形或多角形。
角楼不仅起到城防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10. 抱厦: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建筑物的上层伸出并支撑在下层之上,形成了一种抱着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价值。
建筑史名词解释
1、解构主义是一个具有广泛批判精神和大胆创新姿态的建筑思潮,它不仅仅质疑现代建筑,还对现代主义之后已经出现的历史主义或通俗主义思潮和倾向都持批判态度,并试图建立关于建筑存在方式的全新思考。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
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2、风格派产生于荷兰,是二十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立体派的分支和变种,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组成的构图效果。
又被称作“新造型主义派”或“要素主义派”。
3、表现主义(亦称表现派)产生于20世纪的德国和奥地利,于1910年前后趋于成熟。
表现主义画家重个性、重感情、重主观需要,设想通过外在表现、扭曲形象或强调某些色彩,把梦想世界显示出来,以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
表现主义建筑师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种时代精神。
最能代表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是由门德尔松1920年设计的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4、包豪斯的教学特点:(1)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5、“少就是多”是密斯•凡•德•罗努力追求的结构逻辑和自由分割空间在建筑造型中的体现的高度概括。
寓意在两个方面:(1)结构上: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产生没有屏障或者屏障很少的建筑空间;(2)建筑艺术造型上: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没有任何多余东西的只有直线、直角、长方形和长方体组成的几何形构图。
6、草原式住宅以美国西部地方建筑的自由布局为基础,从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在建筑的布局、形体、以至取材上,特别注意同周围自然环境的配合,并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这类住宅大多坐落在郊外平坦的草地上,周围是树林,用地宽阔,环境优美。
7、密斯风格: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盛行于美国,以“少就是多”为理论依据,以“全面空间”、“纯净形式”、“模数构图”为特征。
建筑史名词解释部分
2009外建史复习提纲名词解释部分1.金字塔Pyramid金字塔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王权和神权的一种稳固的象征。
金字塔底座是方形,越上越窄,聚上塔顶而形成方锥形,其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中文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文称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2. 美加仑Megaron这是个希腊字,它原本是指有内部四根柱子,中间还有一个炉位的房间。
(对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来说,炉火是房屋的重要空间,炉火的燃烧也象征了家庭运势的兴旺)广而推之,也同样可以用来称呼任何长方形,而在短的一侧开有出入口,里面有一串房间的建筑物,而其中位居最内部的房间设有立柱和炉位,有的还有半圆形的屋顶。
像这样的建筑物皆可称之。
3. 古典柱式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对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是建筑形象最直观的表现。
公元前6世纪对其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罗马人称之为“柱式”。
有希腊三式和罗马五式。
4.古典建筑古典建筑即古希腊与罗马之建筑,古典主义崇尚古代的希腊罗马建筑,以古典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记功柱作为效法的榜样,主张建筑是理性,井井有条,和谐均匀协调,广泛使用古典柱式和装饰纹样。
古典主义在英国比比皆是,代表作有琼斯设计的柏林威治女王行宫,雷思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大英博物馆和英格兰银行等。
5. 巴西利卡Basilica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6. 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利用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摹仿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起来,但是工艺比较粗糙,也称罗曼式或者罗马式。
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建筑史考试范围
一、名词解释:1、茅茨土阶:以茅草为屋顶,以夯土为台基,华夏文明初始期的大型建筑采用的土木相结合的构造方式。
2、九脊屋顶:歇山顶。
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3、四阿屋顶: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4、门堂之制:“门”和“堂”分立,是中国建筑构成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其目的在于产生“内”“外”之别以及由此形成一个中庭。
5、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又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槫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6、四铺、四铺作:宋代斗拱出一跳称为四铺作。
从下而上依次有栌斗、华栱(插昂)、耍头、衬方头,共四层,故称四铺作。
五铺作则多一层下昂或华栱,共五层,出二跳。
六铺作依此类推、、、7、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削砍之意。
8、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发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架构的稳定性。
9、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
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10、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富阶周匝。
11、铺作:狭义说是指斗拱;广义说是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
唐宋建筑斗栱所在的铺作结构层对木构架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二、填空、选择1.单体建筑构成:进深,开间间:两组木架组成一件开间——面间进深——通进深开间变化:明间(当心间)最宽有明间到尽间递减,左右对称。
尽间(副阶,廊)最短明间>次间>梢间>廊(尽间)2.平面类型:金箱斗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单槽3.屋有三分:自梁上以为上分,地上以为中分,阶下以为下分。
建筑史名词解释
古埃及玛斯塔巴(Mastaba):埃及墓穴建筑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系金字塔的初级形式。
即地下墓室和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长方形台状,四面墙面呈坡状,多为单层,是金字塔的早期形式斯芬克斯(Sphinx):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通常为雄性,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开罗市西侧吉萨区的哈夫拉金字塔南面,据胡夫金字塔约350米的狮身人面像雕塑。
牌楼门(Pylon):古埃及庙宇的大门,门的式样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正中不大的门道,门道上有厚重的石板楣梁,墙身中间留空。
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
表现出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古西亚五腿兽(Winged bull):萨艮二世王宫中央拱门门洞口两侧及碉楼转角处的石板上雕的人首翼牛像,正面为圆雕,侧面为浮雕。
正面2条腿,侧面4条腿,转角1条在两面共用,共5条腿。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空中花园,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又称悬园。
在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的。
空中花园据说采用立体造园手法,将花园放在四层平台之上,由沥青及砖块建成,平台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撑,并且有灌溉系统,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系著齿轮的把手。
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
巴别塔(Babel):圣庙北侧高耸入云的大庙塔,据说是《圣经》里的通天塔。
在汉穆拉比最早建造巴比伦城时就已建造起来,并在尼布拉尼撒时得已完善。
爱琴文化大力神式砌筑:迈锡尼卫城外面围一道大约1KM长的石墙,有几米厚,石块很大,多有5~6t重,得名为大力神式(独眼巨人式)砌筑。
狮子门:位于迈锡尼卫城出口处,高、宽皆为3.5m。
门上过梁中央厚约90cm,两端渐薄,结构合理。
它上面发了一个叠涩券,大致呈三角形,使过梁不必承重。
券里填一块石板,浮雕着一对相向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中央象征宫殿的珠子,也是上粗下细的。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大全十三天 —— 构成佛塔顶端相轮的层状结构。
三角尖顶 —— 两弧间形成的突起,特别指石造的哥德式窗花。
大乘佛教 —— 相对于小乘佛教,得道度化层面较宽广的佛教。
女儿墙 —— 矮墙,通常用于防御。
小乘佛教 —— 在得道度化层面较狭隘的佛教。
与大乘佛教相对。
山墙 —— 斜屋顶的倾斜平面端构成的垂直三角部分。
升 —— 小方块,多为木造,用在栱上来支撑梁。
反回文 —— 波浪状装饰线条,上凸下凹。
天花 —— 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
支柱 —— 木制构件,通常用于支撑椽。
支架 —— 突出的建筑构件,用于支撑。
支提 —— 佛龛或是其他圣地、圣物。
支提窟 —— 一种佛教佛龛,从会议厅演变而来。
斗 —— 通常为木造方块,于柱子顶端,支撑上部构件。
斗栱 —— 柱子顶端的斗与栱合称,支撑主梁。
火焰纹 —— 由两个反回文线条顶端相接所构成的形状。
半圆壁龛 —— 半圆或穹窿状空间,特别指位于庙宇一端的部分。
古典柱式结构 — — 建筑部分正面直接位于柱头上,通常由支撑的阑额、装饰的壁缘以及突出的檐口构成。
台基 —— 建筑下突出的平台。
平坐;廊台 —— 出于建筑主空间 (通常为内部 )的上层构造。
光塔 — — 清真寺中的塔楼,用于呼唤回教徒做礼拜。
列柱 —— 一整排间隔规律的柱子。
多柱式建筑 — — 由多根间隔约略均等的柱子支撑屋顶的厅堂。
寺 —— 佛教庙宇。
尖顶饰 —— 山墙或是屋顶顶端的饰物。
曲面屋顶 —— 由尾端弯曲的平面接合成的斜截头屋顶。
考工记 ——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著述。
佛塔 (STUPA) —— 佛教纪念物,原意为坟冢。
佛塔 (PAGODA) —— 楼阁形的塔,各层大小由下而上递减,每层都有装饰精美的屋檐。
材 —— 依斗的宽度而定的测量单位。
赤陶土 —— 一种用于塑像的建筑或装饰用陶土。
里—— 长度单位,一里约 500 米。
昂 —— 斜出的梁桁。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
建筑历史名词解释1:抱厦:亦称龟头屋,是由两个九脊殿(歇山顶)作丁字相交的形式,其凸出部分便称抱厦。
如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四出抱厦”。
2:马面:城墙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不超过两箭之遥)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上建有敌楼,以利于防守者从侧面有效的射击敌人,此墩台即称马面。
这种形式最迟从六朝即有。
3:大木作:木构建筑骨干结构部分的加工制作,由竖向支重部分的柱子和横向支承部分的梁.枋.懔.椽等构件组成。
同时它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大式(有斗拱)和小式(无斗拱)之分。
4:小木作:清代称装修,木构建筑次要结构的加工制作。
由门窗. .室内隔断.神龛.天花以及家具.匾联等组成,一般为可移动折装的器件。
5:内外槽:宋《营造法式》称金厢斗底槽,由一圈内柱和一圈外柱组成的柱网。
其中内柱圈成的空间称为“内槽”,内柱与外柱之间形成的空间称为“外槽”,故总称“内外槽”,其进深为四间,是唐代宫殿.佛寺的主殿惯用的布局形式,可获得重点突出的内部空间作为庄重的活动场所。
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均属此形式。
6:双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部分,其进深为三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双槽。
7:前后槽:宋《营造法式》称单槽,以一系列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其进深为两间。
8:分心槽:宋《营造法式》称分心斗底槽,在门房建筑中以一系列中柱将平面等分。
其进深为两间。
它与前后槽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内槽置于平面正中,一个则偏重于一边。
实例如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
9:辇道:又称陛.御道。
古代封建社会中专供最高统治者使用的道,是一种坡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
常与踏垛(阶级)组合在一起,汉代文献中就有“左平右槭”的记载。
平,指斜平坡道;槭,指阶级形踏垛。
唐宋时将辇道置于两踏垛间,明清时其功用已为装饰化所替代。
如故宫太和殿的台阶,两边是踏垛,中间御道斜面上雕刻龙卷水云波纹等,称“龙凤石”,已纯为装饰物了。
建筑史名词解释
考研的建筑史资料(同样对一注建筑知识有用)一.名词及条目①,L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②,J 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③,L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④,J 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⑤,L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6,J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7,L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8 ,J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9 ,L<<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10,J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11,L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12,J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13,L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14,J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15,L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16,J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17,L砚窝石:埋在台阶底下,用以抵抗台阶推力.18,J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19,L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20,J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21,L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22,J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23,L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25,L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26,J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27,L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28,J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29,L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30,J墀(音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脊砖.称为墀头.31,L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式样.清代老角梁头也作成霸王拳式样.32,J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33,L槅扇: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和裙版两部.花心是透光通气的部分,用细木棂子,裙版雕刻图案文字等.大多用于宫殿,庙宇,高级住宅.34,J借景: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35,L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36,J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37,L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38,J间的名称:建筑中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的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39,L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40,J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41,L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42,J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
中国建筑史终极版の名词解释
梭柱上下端或仅上端做卷杀之柱。
生起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间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宋《营造法式》规定,次间柱升高2寸,以下依次迭增2寸。
侧脚宋《营造法式》规定;檐柱向内倾柱高的10/1000,两山檐柱向内倾8/1000,角柱两个方向都倾,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举架与举折定屋架坡度的方法。
清式为举架,由檐部逐步架加大坡度。
宋式先定脊博高度,逐步架减小坡度。
四出羡道。
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
方上。
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
-----------封土。
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
黄肠题凑。
汉代帝王陵制,用柏木段垒成墓室,柏木心为黄色,木段头皆朝内,故称。
方城明楼。
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宝城宝顶。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一种形制,是在地宫上方,用砖砌成圆形或椭圆形围墙,内填黄土,夯实,顶部做成穹窿状。
圆形围墙称为宝城,穹窿顶称为宝顶。
平棊唐宋时使用的大方格天花,格内贴络木雕花饰,并绘彩画。
平闇唐宋间使用的一种小方格天花,规格较大方格平棊稍低,一般不作华丽的彩画。
推山:加长庑殿顶正脊长度的做法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收山:歇山顶两山向内收进的做法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副阶宋代殿阁等级的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藻井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
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
须弥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加而成,吸取了佛像台座造型面形成的一种特殊台基形式,一般多用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建筑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2、侧角: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3、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拱的.4、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拱的.5、推山:是庑殿顶宋称四阿顶建筑的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有45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布架距离都不一致.6、收山:收山是歇山宋称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7、举折举架:举是屋架的高度,按建筑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组成屋面横断面坡度的若干折线.宋称举折,先按照房屋进深,将脊檩“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渐“折”下来,求得个脊檩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8、举架,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从下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最后脊的高度不是预定的,是由下向上连加得到的.举架与举折——定屋架坡度的方法.清式为举架,由檐部逐步架加大坡度.宋式先定脊的高度,逐步架减小坡度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10、托脚:支撑平檩的构件.11、平闇暗: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12、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13、砌上露明造:屋内不用平棊、平闇,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1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15、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者石雕刻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为“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建一个小阙,称为“子母阙.16、垂花门:又称二门,开在内外院之间的隔墙上,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垂花门的外檐柱不是从地上立起的,而是悬在中柱的横木上,称为垂柱,垂柱下面有一个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因此称为垂花门.17、明堂:皇帝与秋季大享祭天,配祀祖先,朝会诸侯,颁布政令等,是朝廷举行最高等级的祀典和朝会的场所.18、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19、三朝五门:是我国古代宫殿布局的最高形制,其具体位置和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周朝:三朝:外朝大朝——见诸侯、治朝常朝——群臣议政、燕朝日朝——日常事务处理布局:纵向布置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隋唐的三朝五门:承天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甘露门.外朝承天门、中朝太极殿、内朝两仪殿.20、茅茨土阶:茅草的屋顶,土的台基.21、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佛光寺大殿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22、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23、雀替:至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24、坐斗:位于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宋称栌斗.24、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25、栱:至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宋称华栱.26、瓜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拱.宋称瓜子栱.27、万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拱.宋称慢栱.27、正心瓜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宋称泥道栱.28、正心万栱:出坐斗左右的第二层横拱.宋称泥道慢栱.29、厢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横拱.宋称令栱.30、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31、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不过九踩七铺作.双抄双下昂为出四跳.32、乌头门:两门柱上架一横木,设双开门,门扇上部按直棂窗,可透视们内外.横木上常按日月板,此门用于官邸之前.33、鱼沼飞梁:位于献殿以西,连接圣母殿,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性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十字形桥面.34、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35、台榭式建筑:筑土台为核心,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借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以满足统治者的欲望和防卫要求.36、宋朝宫殿的创造性发展是;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37、轴心舍:即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38、佛寺布局的演变: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39、道教建筑的特点:1.以“宫”、“观”、“院”等命名,不以寺称; 2.所奉神像蓄发长髯,穿中试衣袍;3.不以塔为膜拜对象;4.常有洞天福地等园林布置.40、伊斯兰教礼拜寺建筑特点:1.不供偶像;2.设朝圣地麦加朝拜的龛;3.不用动物图像装饰,用可兰经文、植物及几何图案作装饰;4.设有邦克楼,望月楼,浴室等.41、金代最早出现了减柱法和移柱法,建设了卢沟桥.塔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公元1056年,俗名应县木塔.现存年代最早且是独一无二的楼阁式木塔.2.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公元523年,是一座十五层十二边形的密檐式塔,是我国地面之上真正的建筑遗存中最早的一座.3.单层塔——山东济南柳埠的神通寺四门塔.建于隋朝公元611年.平面为方形的单层石塔.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5.金刚宝座式塔——北京大真觉寺塔.建于明朝,公元611年.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建造的一座金刚宝座式塔6.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宋塔,现存最高的砖塔,高84米.7.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宋塔,俗称铁塔,第一座琉璃面砖塔.8.福建开元寺双石塔——宋塔,现存最高石塔.9.南京报恩寺琉璃塔——明建,毁于太平天国.列为当时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和山西洪洞广胜寺上寺飞虹塔也是明代的琉璃建筑 .10.河北正定广车心上下结构异体字寺华塔——造型华丽,是塔的一种类型.11.西安兴教寺玄奘塔——最早的仿木楼阁式砖塔.12.河南登封寺净藏禅师塔——最早得平面八边形单层砖塔.13.砖木混合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塔的平面形式由四边形向多边形开始转变园林中国园林发展的五个历史阶段:1.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2.魏、晋、南北朝山水园林奠基园林成为真正的艺术;3.唐代风景画全面发展;4.明清——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三山五园:清代皇家在北京西郊所建的园林.瓮山万寿山——清颐园又名清漪园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中国四大名园:苏州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江南名园:明无锡:寄畅园苏州: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扬州:个园个园最负盛名者,乃四季假山之说、小盘谷南京:瞻园陵墓四出羡道:商、周帝王陵墓的形制,由东西南北四方,以斜坡道及踏步由地面通向墓室.封土:帝王陵墓地表以上陵体.方上:累土为堆,呈截顶方锥体形的封土.: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战国时期.:汉代帝王陵制,用栢木断类成的墓室,栢木心为黄色,木断头皆朝内,故称.陵邑:汉陵各设陵邑,即小城市.迁各地富豪及前朝官吏来居住,名为守陵,实是强干弱枝,便于统治管理.唐代陵墓:以乾陵为例,了解其布局特点.五音姓利:阴阳堪舆术先按姓分属五音宫、商、角、徵、羽而择地不同.宋代国姓为赵,属角音,墓地要“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故宋陵由高向低而建.明十三陵:选址、布局、单体建筑均具很高水平应对其作评述.民居一、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房屋连成一片,庭院在四周.带天窗的前室称为阿以旺,又称为“夏室”,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cm,有起居、会客等多种功能.后室称“冬室”,是卧室,通常不开窗.住宅的平面布局灵活,室内设多处壁龛,墙面大量使用石膏雕饰.二、一颗印:云南昆明一带的传统建筑,由正房、厢房耳房、倒座组成,瓦顶、土墙,平面和外观呈方形,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故称为“一颗印”.1正房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为“三间两耳”;有左右个两间的,称为“三间四耳”.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适应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3大门居中,门内舍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4天井狭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抱厦,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大小厦交错连通,便于雨天穿行.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7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三、四合院:四合院是我国谷底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居住形式,这类建筑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布置各种用房.正房北房、倒座南房、东厢房和西厢房四面围和,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规整庭院,称为四合院.四、四水归堂:建于明代中叶,此堂是供族中80岁以上的老人娱乐和议事的场所.宅高雅古朴,二进三开间,正面为三开间柱式门厅,厅的两侧多有门房,前后进间设有天井.明代徽州民居家家如此,谓之“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古时徽州人聚水如聚财,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五、大土楼:在福建永定县,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圆楼 .客家的土楼有好几种样式,较为常见的有圆的、方的以及被称为“五凤楼”这三种.典型的客家圆楼中每间房间大约为10-13平方米大小,较大的有15平方.围屋的所有朝外的窗口都是非常的小,而朝里的窗则是尽可能的大,在底层一般都不会有朝外的窗口.问答题一、木构建筑的优缺点:1、取材容易2、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3、抗震性能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6、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7、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缺点1木材越来越少2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虫蚀,不耐久3难以营造大而复杂的空间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2.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3.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外观分三段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6.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三、抬梁式建筑的特点: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四、穿斗式木构架优缺点:优点: 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横担千,竖担万”2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6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缺点: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五、穴居的优点为什么说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构筑方式1就地取材,充分利用黄土地带得天独厚的深厚土层2适合于黄土地带干燥的气候特点3对黄河流域的寒冬能起到较好的御寒作用4易于施工,减法空间,耗费材料最省单体建筑一、南禅寺正殿——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正立面明间开门,次间直棂窗,无补间铺座,施柱头铺座,单檐歇山,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彻上露明造;殿前有月台, 两山墙与后檐墙均为墙体维护,无门窗设置;基本是原物;殿内有唐塑18尊.殿前有月台平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山墙与后檐墙均为墙体维护,无门窗设置.基本是原物剖面:柱头铺座双抄,单檐歇山,屋顶平缓,彻上露明造二、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平面、剖面特点及空间艺术特点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被称为佛光寺大殿四绝立面:座东朝西,立于13M高的台地上,大殿台基低矮,七开间,中部五间开板门,每间板门成方形, 两尽间设直棂窗;柱有生起及侧脚,柱上有卷杀; 斗栱与柱高比:1:2 ,补间铺作每间一朵,柱头铺座出四跳七铺座,双抄双下昂,一、三挑偷心造,批竹昂尾直抵草乳伏下.出檐近4m,单檐四阿顶,坡度平缓为1:2.正脊长三间,鸱尾落在左、右第二逢梁架上;正脊和檐口都有升起曲线,透视中看不到屋面,更感到斗栱高大,是唐代建筑的稳健雄丽风格;尽间减窄.平面:总面积 677M2, 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的“金厢斗府槽”,分内、外二槽,内槽五间佛龛正对正面五门,外槽供人活动,三面围墙,山墙后侧开直棂窗.剖面:内、外槽四排柱子的斗栱上安设着平闇天花,天花以上是草架,天花以下是露明架;草架可用粗木, 无需斤斧细琢,承受屋面重量,再传力于柱;露明架只承受天花的重力,做工精细.〖空间艺术〗:在简单的矩形平面上,创造出了丰富多变的空间,这就是佛光寺大殿的空间特点.用列柱与柱上阑额,构成内外两圈柱列,再用柱上的斗栱、明乳袱、明袱,将这两圈柱列连起来,支撑内外槽天花,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空间;外槽进深只一间,高为深的倍,形成狭而高的空间;三、太和殿识图论述建筑特征明时面阔九间,清改十一间,进深五间加前檐廊,前后老檐柱以内三间,十二步架;明间宽阔,高宽比近1:1;尽间廊子窄,高宽比约为1:; 殿阔:,深:,高:;面积是:,三层汉白玉台基高达,呈土字形平面的三重须弥座白石台基上.正吻落在左右第三间缝上,高;正脊长五间.斗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尺度变小,装饰性增强;平身科明间八盏、尽间三盏、其余各间五盏;与柱头科、转角科同落在平板枋上;上檐九踩斗栱,单翘三昂七铺作,下檐七踩斗栱,单翘重昂六铺作;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形,重檐庑殿顶.殿前有月台;与太和门、弘义阁、体仁阁合围成30230M2的大大院.:四、独乐寺山门建筑特征辩图及立面特征山门:阔三间深四椽,单檐四阿顶,举高约1/4,中有一列柱,平面呈“分心槽”式,柱收分小,侧脚明显.柱头铺作,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一朵,在直斗蜀柱上,外出华栱二跳,承托撩檐槫,实际上第二跳华栱是耍头.阑额出头后直断,无普拍枋,用叉手,托脚,为早期作法.斗栱雄大,出檐深远,台基小庄严稳定,比例和造型与要佛光寺大殿风格相同,很成功独乐寺山门正立面独乐寺山门剖面独乐寺山门平面五、晋祠圣母殿:平立剖、特征及建筑成就:圣母殿特征: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着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殿内无柱,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外貌轻盈富丽,与隋唐的凝重雄健风格相比避免了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主像圣母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圣母殿建筑成就:圣母殿是宋代所留殿宇中最大的一座,殿身5间,立面成为面阔7间的重檐.角柱生起特别高,檐口及正脊弯曲明显, 斗栱已较唐代繁密,外貌显得轻盈富丽,和唐、辽的凝重雄健风格不同.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桥梁,可起殿前平台的作用,构思别致.六、献殿识图献殿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单檐歇山,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栱简洁,五铺作双下昂,出檐深远,屋顶平缓,单檐九脊.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构轻巧稳固. 汉、唐、明各代建筑特点汉代建筑特点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层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基础.1.木构架建筑日趋成熟.出现了抬梁式北方及四川等地和穿斗式南方两种主要木结构类型.关于画像石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多层重楼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整体性取得重大进展,原来盛行于春秋的高台建筑被独立的、大型多层木构楼阁取代利用中线布置建筑群的技术已经明确,对称布局的人居环境大量出现.木构完成了大体量的建筑.2.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汉代建筑组群多为廊院试布局,常以门、回廊衬托最后主体建筑的庄严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纵横参差的屋顶,以及门窗上的雨塔,衬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个组群呈现有主有从,富于变化的轮廓.3.制砖和拱券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石阙独具特色砖应用广泛,且形式多样.拱券结构发展,出现砖砌筒拱顶和砖砌穹窿顶石建筑的迅速发展陵墓,阙地下石建筑→石墓包括岩墓崖墓、石材砌筑梁板式墓或拱券式墓主体;地面石建筑→主要是贵族、官僚的墓阙、墓祠、墓表以及石兽、石碑等.唐代建筑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面积.2建筑群处理成熟:宇文恺设计明堂,用1/100的图及模型送宫廷审查;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以及利用地形建造乾陵等3木构建筑群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问题,并已定型化.如大明宫麟德殿5000m2,面宽11间深17间;含元殿柱距达10m.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出现了专门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5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砖石枋木,砖石加工精细了.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明朝建筑特点第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砖墙的普及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佛寺建筑上出现一种拱券式的砖结构殿堂,通称为“无梁殿”;第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丰富且应用面更加广泛;第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第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第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尤其江南一带为盛;第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其它:明代的家具闻名于世,风水术达到极盛期唐、宋建筑特点之比较唐宋1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城市城市结构革命性变革集中设市临街设店取代里坊制2 建筑组群日趋成熟加强纵轴线的导引性3 定型化、大体量模数化、标准化营造法式木构架技术成熟4 砖石技术的发展同唐砖石仿木技术以及琉璃砖术的发展5 皇家苑囿园林兴盛皇家与私家园林的发展群体建筑故宫建设成功之点:1 中轴对称:主体对称,实则灵活;次轴线与主轴线平行;2 院落空间: 大清门到乾清宫,形成八个院落,三个高潮;3 建筑尺度: 大典用处,高大宽阔;起居场所,尺度宜人;4 房屋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钻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钻尖,悬山、硬山、卷棚等;5 装修色彩:尊者金、黄,次则赤、绿、青、兰、黑、灰;6 技术设施:金水河,防卫,排水,防火用,八十口井,火道地面,自天安门始地面铺砖5—7层;紫铜下水管;屋面的锡箔苫背等.天坛环境艺术设计特点1为衬托天坛祈年殿高耸近天之势,殿周全组建筑建于4m高的大平台上,台四周遍植4m高的常青松柏等;2 天坛庭院及丹陛桥,皆高出地面4m,行如步云;3 附屋建筑,皆掩没于林海之下;4 皇乾殿隐于祈年殿之后;5 祈年殿两侧配殿,皆半途而止,不入视野,以全祈年殿之孤傲突兀之势;6 环丘四周以矮墙环护,反衬丘坛近天之势;7 附属建筑全隐蔽于树林之下.明长陵总平面图布局特征,并辨识序列关系。
建筑史名词解释
三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中国传统民居轮廓清晰、体态端庄、风格质朴、造型多样、内涵深邃,不仅轮廓外形质朴大方、乡土历史气息厚重浓郁,而且其建筑理念和风格、建筑手法和技巧在当代仍然具有传承、借鉴的价值。传统民居建筑适应环境、选择材料、节能抗震、外型装饰功能实际、合理,设计灵活,材料构造经济,外观形式朴实,民居的实践富有人民性、经济性和现实性,也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
二试从单体建筑,组群建筑,建筑装饰,建筑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1.守成:“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中国古人行为的准则。尊重祖宗,恪守祖制的思想,要求对先前的建筑形式,结构技术不要多去改动。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形成层相套的院落。 当古埃及,古希腊的重要建筑都逐渐以石材代替木材时,这种替代却没有在中国古建筑中发生。因为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连修缮宫廷也缺乏可作柱,栋的大料,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 2.协调: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要与自然保持和谐。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
4阙;是中国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一种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阙中间没有建筑物相连,之间空缺,故称“阙”。大体是由最初的显示威严、供守望用的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建筑。
-5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用来标明地名的。
建筑史名词解释部分
建筑史名词解释部分2009外建史复习提纲名词解释部分1.金字塔Pyramid金字塔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王权和神权的一种稳固的象征。
金字塔底座是方形,越上越窄,聚上塔顶而形成方锥形,其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中文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文称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2. 美加仑Megaron这是个希腊字,它原本是指有内部四根柱子,中间还有一个炉位的房间。
(对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来说,炉火是房屋的重要空间,炉火的燃烧也象征了家庭运势的兴旺)广而推之,也同样可以用来称呼任何长方形,而在短的一侧开有出入口,里面有一串房间的建筑物,而其中位居最内部的房间设有立柱和炉位,有的还有半圆形的屋顶。
像这样的建筑物皆可称之。
3. 古典柱式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对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是建筑形象最直观的表现。
公元前6世纪对其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罗马人称之为“柱式”。
有希腊三式和罗马五式。
4.古典建筑古典建筑即古希腊与罗马之建筑,古典主义崇尚古代的希腊罗马建筑,以古典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记功柱作为效法的榜样,主张建筑是理性,井井有条,和谐均匀协调,广泛使用古典柱式和装饰纹样。
古典主义在英国比比皆是,代表作有琼斯设计的柏林威治女王行宫,雷思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大英博物馆和英格兰银行等。
5. 巴西利卡Basilica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6. 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利用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摹仿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起来,但是工艺比较粗糙,也称罗曼式或者罗马式。
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doc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前最终建筑史名词解释,问答题目及答案整理~~1.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原是古罗马用作法庭、商业贸易或会议厅的大厅或建筑,平面长方形,被两排又四排柱子分成若干空间,它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影响很大。
2.哥特式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维特鲁威古罗马的御用建筑师,公元前一世纪完成《建筑十书》。
4.万神庙古罗马的庙字,曾是现代结构出现以前跨度最大的建筑(43.43米),内部空间单一、完整。
5.建筑十书作者维特鲁威,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6.空中花园是古代西亚的杰出建筑,建于公元前7~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
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取悦其王妃所建。
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7.帕拉弟奥母题是一种券柱式。
具体作法是在两柱子中间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棵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8.孟莎式屋顶孟莎式屋顶是方底两折式屋顶,这种屋顶的特点是,下部很陡,而上部坡度突然转折,变得很平缓,甚至做成小平顶,使内部空间好用。
它是法国17世纪的独特屋顶形式。
9.穆达迦西班牙八世纪被阿拉伯占领。
十世纪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去,形成了特殊风格,叫做穆达迦风格。
它的特点是用马蹄形券、镂空的石窗棂,大面积的几何图案或其它花纹。
10.支提窟支提窟是印度石窟中有窣堵坡的佛殿。
11.数寄屋草庵风茶室盛行之后,出现了一种田舍风的住宅,模仿茶室,称为数寄屋。
数寄屋的传统形式在日本现代建筑中仍可见到。
12.柱式建筑中的檐部、往子与基座等构件的定型组合即为柱式。
13.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四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所余下的四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这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14.飞扶壁飞扶壁是哥持建风所特有的,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住侧推力。
它实际上起撑子作用,解决了水平分力问题。
15.希腊十字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式。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平面即是希腊十字。
16.洛可可洛可可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追求柔媚细腻的情调,常用各种曲线和涡卷、爱用娇艳的颜色。
17.透视门基督教时期的教堂墙垣很厚,以致门窗洞很深,为了减轻建筑的沉重感,将门旁的墙壁作成一排排锯齿形装饰,得名透视门。
18.叠涩叠涩是一种结构方式,层层出挑,只有垂直支承而无横推力。
19.光塔光塔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标志,是阿訇传呼信徒祈祷的地方,常放在寺院的四角,有二、四甚至五、六个。
20.巴洛克巴格克风格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它醉心于表现自我感觉,讲究视觉效果。
常用的手法有:波浪形曲线、曲面建筑部分断折、不完整等。
代表作是罗马圣卡罗教堂。
折中主义建筑思潮城市集中主义新城卫星城理性主义建筑思潮赖特的有机建筑大伦敦规划现代建筑密斯风格表现派功能主义新陈代谢派有机建筑形式美建筑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带形城市卫星城镇理性主义建筑1.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和侧廊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
2.《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理论专著,XXXXX分十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第一次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影响很大。
3.全面空间建筑大师密斯的空间理论,又称通用空间,由“流通空间”发展而来。
主张设计一个大空间,可以自由划分、分隔的实用且经济的空间,标志着现代建筑设计中起决定作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终结,是60年代后影响最大的空间理论。
4.后现代主义建筑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建筑界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其特点是: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多元论、折衷主义等。
金厢斗底槽侧角铺作铺首穿斗式托脚平闇升起草架举折千步廊阙分心斗底槽九脊殿计成(1)殿式彩画清式和玺彩画与旋子彩画的合称;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组群中的建筑;有多个等级层次与建筑在组群中的地位相适应;采用程式化的、图案化的画题;严格运用平面图案,排除图案的立体感、透视感;图案的分布遵循构件的结构逻辑;呈现为规整、端庄、凝重的格调。
(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
(3)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模;建筑的空间等级秩序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并能满足安居功能;表现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之美。
(4)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
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
(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四、简述题(每题8~12分)1.哥教堂的结构特征(1)肋骨拱(骨架券)为拱顶的承重构件,拱顶重量减轻,减薄,侧推力减小;拱顶可以覆盖各种形状的平面;(2)飞扶壁飞过侧廊,解放了侧廊,便于中厅开大窗;(3)全部使用双圆心的尖券,尖拱,可减小侧推力,减轻结构,同时可适应不同跨度的券、拱;柱子因而大小一致,内部整齐,平面灵活。
2.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1)整体性原则,主张建筑设计中应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贯穿同一个理念;(2)内部空间,主张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设计,强调由内而外、“有生于无”;(3)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室内外空间应相互渗透;(4)对待材料,主张充分认识各种材料的不同特性,在使用中扬长避短;(5)对待装饰,主张装饰不应是建筑的附加物,而应是自然的,简洁的;(6)对待传统建筑形式,认为应首先了解传统形式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7)对待机器,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
1.试分析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及典型实例。
.㈠城市与广场:希腊化时期的米利都城,采用方格网城市规划理论。
阿索斯广场采用敞廊。
㈡建筑类型扩大:埃比道拉斯剧场、会堂、音乐纪念亭、风塔等。
㈢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㈣庙字型制形成:胜利神庙前后廊式、帕提农神庙周围柱廊式。
㈤视差矫正:帕提农神庙水平线中间升起、柱子有侧角、券杀、角柱加粗。
㈥装饰雕刻与建筑密切配合,雅典娜女神像成为雅典卫城建筑群的中心。
建筑风格明朗健康。
㈦结构、技术:采用柱式系统、发展梁柱结构。
㈧典型实例:雅典卫城。
2.试分析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设计特点。
2.㈠空间组合方面:三个梯形广场组成封闭的复合式广场。
㈡设计手法:梯形广场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㈢结合自然环境:四周采用外廊与水城风光呼应。
㈣艺术处理方面:有节奏有主题,四周的建筑使用了统一的母体──券廊,建筑群的中心是圣马可教堂,高耸的钟塔起对比作用。
㈤比例尺度:从西面进入广场,券门匡出一幅完整的广场建筑画面,建筑群之间的大小高低的组合适度。
3.试分析罗马建筑的特年及代表性实例。
㈠城市:提姆加德等军事营寨城;罗马行政中心城;庞贝休养城;商业城。
城市大多进行了规划。
㈡广场成为皇帝个人的纪念物,图拉真广场有明确的轴线,有凯旋门、纪功柱等。
㈢市政工程方面:出现了工程浩大的输水道。
㈣建筑类型:公共建筑物有大角斗场、卡瑞卡拉浴场、巴西利卡。
这些公共建筑规模大、艺术水平较高。
宗教建筑有万神庙,内部空间完整单一,是现代结构出现之前跨度最大的建筑。
住宅高达五、六层,播萨府邸豪华气派。
㈤材料和结构:用火山灰制混凝土,为穹顶等巨大建筑物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此外还有筒形拱和交叉拱。
形成梁柱与拱券结合的体系。
㈥柱式:创造了罗马五柱式、券柱式。
4.简要分析哥特建筑的特点与成就,并举例说明。
4.㈠宗教色彩:哥特建筑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㈡建筑类型:教堂最主要,此外还有优美的住宅及市政厅。
㈢城市与城堡;城堡具有防御性、城市自发形成,缺乏规划。
㈣雕刻具有现实主义倾向,但较呆板。
㈤巴黎圣母院在结构上使用了骨架券,飞扶壁、扶壁、尖券,杰出的结构促成了伟大的形象,此外还采用了钟楼、束柱、花窗棂、透视门等,表达了强烈的宗教气氛。
5.简述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特点。
5.㈠哥特教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㈡杰出的结构:使用了骨架券、飞扶壁、尖券、尖拱,使教堂整体性加强。
㈢内部处理:具有向上的动势。
㈣光线:彩色玻璃,五彩缤纷。
㈤外部处理:西立面的典型构图是,一对塔夹着中央的山墙,垂直地分为三部分,水平方向利用栏杆、雕像等也划分为三部分,中央是圆形玫瑰窗,底层是三个门洞。
㈥装饰:外部布满装饰,主题──向上的动势。
㈦整个教堂强调了高耸的构图,玲轮剔透的雕饰使哥特教堂表现了向上飞升和超尖脱俗的幻觉。
6.试对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一简要分析。
6.㈠早期:建筑平方面趋于规整,但形体仍复杂,尚堡府邸,维康府邸都散发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息。
㈡古典时期:为了体现法国王权的尊严与秩序,古典主义者采用了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构图手法,建筑端庄、严谨、华丽、规模巨大。
代表作:凡尔赛宫、卢佛尔宫。
㈢晚期:建筑讲究装饰,出现洛可可装饰风格。
㈣因此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是法国传统建筑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结合的产物。
它在广场、宫殿、苑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7.区别古典建筑与古典王义。
7.㈠古典建筑:古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时期采用古典柱式构图的建筑型制,统称之为古典建筑。
㈡古典主义:特指法国17世纪的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遵守古典规范。
常用轴线突出中心,强调主从关系。
外型强调端庄与雄伟。
内部豪华。
8.巴洛克建筑主要特点是什么?8.巴洛克建筑常采用的手法有。
㈠波浪形曲线与曲面,形成动态建筑。
㈡利用透视术或增加层次,来夸大距离,体积感强。
㈢建筑部件断折、不完整,形成不稳定形象。
如折断或双层的槽部、山花。
㈣柱子不规则排列,增强立面与空间的凸凹起伏和运动感。
㈤室内运用曲线曲面及形体的不稳定组合,产生光影变化。
1.试分析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与成就,并举例说明。
1.⑪城市与广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改建追求庄严对称,涌现出许多理想趁势方案,如斯卡摩齐的环形加放射形道路系统方案。
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很高成就,这时期的广场类型多。
按性质分有集市活动广场、纪念性广场、装饰性广场、交通性广场等。
按形式分又有长方形、梯形、圆形、不规则形、复合式等。
广场一般都有一个主题,四周有附属建筑陪衬,典型的实例有圣马可广场,圣彼得主教堂前的梯形与长圆形广场,卡比多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