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定步十三势”(朱伯伦)

合集下载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

1 承 上 式 。两 臂 屈 肘 回 拉 向 两 侧 分 开 , . 两 掌 掌 心 朝 内 , 尖 相 对 。 尖 与 肩 相 Z ( 7) 指 肘 , 图 l Z 。 2上 动 不 停 , 肘 尖 继 续 向 外 扩 , 指 上 . 两 拇
翘 .图 8) ( 。
意 念 导 引 . 田 真 气 后 透 命 门 , 督 脉 下 丹 沿
不管 怎 么说 . 几年 来修 炼 太极十 三 势 , 身上的 邪 气、 气 、 气、 气等 病 恶 秽 等 不 良“ 能信 息” 乎全 消退 , 场 几 身体 特 别健壮 正如我 师说 :连你 祖 辈遗 “
留给 你的 ‘ 良场能信 息 ’ 能 消除 完 ” 不 都 有 一 次我 在 空 旷的 湖边 练功 , 小雨 ( 开始 没 下 雨 ) 气 下 , 站 桩 在 一 天 我 近3 小 时 长期 坚持 练 功 , 感觉 全 身通 透舒泰 , 态平静 、 地善 良。往 个 我 心 心
“ 中 万 念 归 一 , 念 归 无 ”从 中 体 现 《 》 动 一 , 易 中 所 日“ 则 易知 , 则 易从 …… 阴 阳转接 , 易 简 刚
柔 相 摩 ” “ 不 变 应 万 变 、 变 应 不 变 ” 哲 之 以 万 的
两 垂 肩 , 双 腿
理 。 久 久 练 之 , 态 平 静 , 境 明 朗 , 地 善 心 心 心 良 , 心 .顺 , 邪 恶 病 魔 消 匿 于 不 知 不 觉 之 O 中 , 谓融 技击 与养生 于一体 。 可
往 我 练功 已达3 小 时. 我仍 常常 因身体舒 泰 快慰 而不 愿收功 … … 个 但
不过, 老朽还有一些话想说 : ①每天练功不得 少于两个 小时; 太极十 ②
三 势属 内家功 夫 . 代 快 节 奏 、 现 高效 率 的人 们 去 练 , 然存 在 着 出偏 的 隐 依 患 、因此 提 醒大 家 , 练功 必须 先修德 , 要做 善事 , 态要 平衡 。 心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

太极十三式的八法与五步太极拳的理论很深奥,功法很完备,结构也相当严密,八法、五步合称“十三式”,就是太极拳表示的方位、运行的劲路和有效的技击手段。

所谓“八法”,亦称“八劲”,即指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路,它含四正四隅八个方位。

四正是北、南、东、西,四隅是西北、西南、东北、东南,这正合于后天八卦图,北掤、南捋、东挤、西按、西北采、西南挒、东北肘、东南靠。

简言之,即使拳路和劲路照顾到四面八方,而不偏向于某一处。

“五步”,是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五种步法。

就五行说,前进属火,后退属水,左顾属木,右盼属金,中定属土。

其中又有五行生克说: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因此《杨谱》有“怀藏八卦,脚跐(踏)五行”之论,后来又有拳家加上"头顶太极”一说,也很有道理,太极拳本来处处不离阴阳,因此“头顶太极,身怀八卦,脚踩五行”的概括与说明,是合于太极拳的拳理拳法的。

需要说明的有二点,一是太极图与地图方位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右东、左西,而太极图是上南、下北、右西、左东。

二是太极拳的技法千变万化,不可能用五种简单的生克关系来概括,只要时刻不忘阴阳变化的理论就行,然而五行步法却不可不知。

所谓五行步法,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步法。

试以自身为中心,站立之处属土,由此向右行,右属金,此即土生金;由此向后走,后退属水,此即金生水;由此向左走,左属木,此即水生木;由此向前行,前进属火,此即木生火。

这就是五行步法,一般称此走生门,走生门,则很顺畅,很快。

现在散打与武术比赛,绝大多数参赛者都是左脚在前,固然这与个人习惯有关,但是却不合五行步法走,'--kf-]之意,很别扭,也快不起来!现将“八法”、“五步”分述如下,先述“八法”:1、掤劲:掤为八法之首,有撑开之意,《杨氏九诀》之“八要”:“掤要撑”,《十八在诀》:“掤在两臂”,《十三行功诀》:“掤手两臂要圆撑”,讲得都很清楚明确。

太极拳基本手法概述

太极拳基本手法概述

太极拳基本手法2011-08-14 19:42:50太极拳也称十三势,因为它掌运八方,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足行五步,即进、退、顾、盼、定。

十三势也就是太极拳术在技击中的基本方法。

其中前进、后退、左顾、右盼和中定是步法,步随身换,步法要与身法协调一致,灵活稳重。

手法也称为推手八法,即:1.掤:在太极拳法中,将向上向外之力称为掤。

双方搭手,对方进身做攻势,以手前进;我则逆敌方向,承其劲力而含有向上向外的劲力,使对方的劲力既不能到达我的胸部,有不能随其意而下降,即所谓掤劲。

掤劲在太极拳法中极为重要,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掤劲都不可丢失。

这里应注意之处有三:第一,掤劲使沾住对方,而不是与对方向对抗;第二,掤劲要保持自己臂肘有一定的弧度,而不使自己的小臂靠近腹部;第三,掤劲要贯彻敌进我退的原则,而此处的进退都是腰腿的运动。

这样,使对方直来的劲力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如果对方继续加力,其极力将失去着力点,影响身体的平衡的稳定,并将受到我的支配。

2.捋:在太极拳法中,将向旁侧的横力成为捋。

对方向我进攻时,我沾住其腕肘,顺其前进之势而领向我身体的左侧或右侧,即在对方劲力之上在略加向旁侧的小力,使对方身体受到更大的旁侧方向的合力。

关键:首先,要顺对方的劲力而动,略微改变其感想;其次,要转腰坐胯,含胸拔背而不得僵滞;再次,须连着对方腕肘,并防止对方受捋肩击胯打。

这样,只要将自己先安排好,对敌人的劲力采取顺应而施力的原则,就能使对方失去平衡陷入被动。

3.挤:挤是压迫,有向外之意。

在太极拳法中,将挤住对方,使其失去运化的外推之力称为挤,即以手、臂、肩、背粘住对方,从而向前推掷。

挤劲是进攻,其目的在于排挤对方失去平衡而离开原来的位置。

因此,在挤法中,手臂要用力,而更重要的劲力却要来自腰腿,脚趾抓地,前腿弓,后脚蹬,腰部发力,直向对方中心,威力很大。

4.按:将劲力向下称为按。

在太极拳法中,用手下按,以抑制对方前进的攻击。

陈式太极十三势歌诀述真

陈式太极十三势歌诀述真

刚柔太极歌诀太极十三势者,手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眼两法(左顾右盼)、步两法(前进后退)、身一法(中正稳定)是也。

太极金刚朱天才编排的太极十三势(老架),金刚捣碓、掩手肱拳、当头炮为陈式太极拳独特的刚柔并济的动作,可刚柔并用亦可柔而不发;单鞭、懒扎衣为左顾右盼;单鞭、六封四闭、斜行为大开大合;白鹤亮翅可大可小,可屈可伸;金刚捣碓、掩手肱锤、金鸡独立可震脚,也可不震脚。

倒卷肱、白鹤亮翅为退中有攻、进中有退;雀地龙、十字手乃擒拿之法。

前四式步法走四正方向,中间四式步法走四隅方向。

四正四隅对应八卦八方位即太极八法。

进退顾盼定乃五行。

套路虽小但十三势已把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囊括其中,故名曰:太极十三势。

【太极十三势拳谱】预备势、起势之后,(1)金刚捣碓(2)懒扎衣(3)六封四闭(4)单鞭(5)雀地龙(6)金鸡独立(7)倒卷肱(8)白鹤亮翅(9)斜行(10)掩手肱捶(11)十字手(12)转身摆莲(13)当头炮 金刚捣碓 收势预备势,即无极桩也。

【预备势歌诀】涌泉吻地头顶天,骑着大马背靠山。

两臂松垂若挂肩,脊椎拉直神内敛。

眉心舒开嘴角翘,舌搭鹊桥生津咽。

唇齿轻合下巴掉,咽喉玉枕擎泥丸。

竖领横散膝意领,塌裆会阴托丹田。

小腹鼓荡命门撑,膝盖一定对涌泉。

心静体松不知我,骨肉分离气挂连。

静若菩萨观自在,合道就在一瞬间。

【解读】“涌泉吻地”指脚掌贴地面。

“骑着大马”指马步,骑马领裆式的简称即马步。

“背靠山”是一种感觉,靠山而坐,稳稳当当。

“神内敛”指两眼微微闭上,把发散的思维收回来。

“嘴角翘”指内心愉悦,内心恬然。

“舌搭鹊桥”指舌头贴上颚,不用故意顶上颚。

“下巴掉”指下颚放松。

“咽喉玉枕擎泥丸”指咽喉、玉枕穴把百会穴擎起来,头定位于空中不偏不仰不低头。

“竖领横散膝意领”指头领脊椎竖直,腹股沟内裹,命门后撑把膝盖领起来,防止膝盖负重过度而疲劳。

“塌裆”指松胯屈膝,头被挂在空中不随身体下来,裆部圆撑,膝盖在涌泉穴的上方。

十三式太极拳教学口令

十三式太极拳教学口令

十三式太极拳教学口令
1、起势:身体站直,双手下垂,左脚向左踏出一步,与肩同宽。

2、画弧:右手由右边沿左臂内侧上提,左手随着向左旋转。

3、黄鹤:左手由左边沿右臂内侧上提,右手向右侧转弯下挥,中指指
向左手脚尖。

4、白鹤亮翅:左脚向左迈一步,双手分别向两侧伸直,左手手心向下,右手手心向上。

5、单鞭:推左手,右手下垂,左脚向左踏实,右脚起脚跟转向右打出
踢脚式。

6、云手:身体缓缓向左转,两手斜上方向左右大画圈运动。

7、高探马:左手随身形向前平推,右手随身形向左划弧落下。

8、右蹬脚:左手缓后,右手向右上挥至肩头,右脚向右外踢出猛脚式。

9、野马分鬃:左手向右上方斜抬,右掌贴着胸部,右脚向右踏实,左
脚跟向右转。

10、懒扎衣:左手伸直向前,右手肘向左拧转,向左伸出右手,左脚
迈一小步。

11、倒拽手:双手向左侧移动,右手沿着臂向后向下拉拽,左脚随身
体向左退。

12、独立:左脚脚尖顶地,右脚跳起,左手向下落,右臂上举。

13、收势:右手落下,身体左右慢慢收回,双手同时落下归于丹田。

定步十三式太极拳技击教学精要

定步十三式太极拳技击教学精要

定步十三式太极拳技击教学精要目录一、起势二、野马分鬃三、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四、揽雀尾五、伏虎式六、四角穿梭七、右左蹬脚双峰贯耳八、右左云手九、单鞭下势金鸡独立十、十字手收势还原一、起势1、拇指后撤:两个拇指在后撤中,要压住两条裤缝,与风市穴垂直一线。

2、点胯坐腕:两拇指轻点大胯,手腕向心旋转,十指朝前,掌根坐沉。

3、小指领劲:以两肩向内旋转,小指领劲随行,当小指与脚的大拇趾上下垂直时为止。

此势是导气的主要关键,它是以内气的导引方法,将丹田之元气通过命门穴顺悬枢穴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腕、两掌的劳宫穴,直达十指,以增强上肢的弹性和两掌的活力,使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

4、下插风市:以肩下沉,使拇指点向风市穴,在下插的过程中,要虚灵顶劲,双目平视,全体放松,促使丹田之真气,通过命门穴,顺阳关穴下行于长强穴,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个脚板心的涌泉穴,直达十趾。

此时四肢百骸都充满了真气,以具备了足以战胜对方的条件,一旦临敌,则泰然自若。

以上四个口令,是要求做好战前的准备,以便轻装上阵,来对付对手千变万化的招。

但应该特别注意,在内气(即真气)出入丹田,顺着固有的穴位运气时,千万不可意想体内的每个穴位,以免破坏了内气出入的自然规律。

5、反抱关元:关元穴是丹田的一个穴位,俗称为气门。

用手一拍可使真气分散。

从反抱关元开始,便和武林对方展开了一场“你败我胜”的较长时间的空手搏击的战斗。

假如对方由我对面冲来,双手抓住我的两肩,意欲将我搬倒,或者想摇动我的桩步再行施招。

此时我应该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使用早已蓄足内气的两个手背旋击对方的关元穴,使其真气分散,锐气顿减。

6、旋腕前举:假如对方弯腰来减轻我双手拍击的份量,我即旋腕前举双臂,向对方的胸部出击。

7、托肱竖指:接前式,如对方想坠肘击我胸部,我即分手横托他的肱骨,并以拇指竖起相拦,使其无法坠肘向我还击。

8、卷掌横拦:接前式,再他背我顺的条件下,我即卷动双掌将他的肘部横着拦出。

太极拳十三势的介绍

太极拳十三势的介绍

太极拳十三势的介绍
太极拳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太极拳十三势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拳十三势被誉为中国武术之瑰宝,太极之精华。

武派太极拳十三杆和十三抢

武派太极拳十三杆和十三抢

武派太极拳十三杆和十三抢武派太极十三杆目录1、预备式一、崩一杆二、青龙出水三、童子拜观音四、饿虎捕食五、拦路虎六、拗步七、斜劈八、风扫梅花九、中军出队十、宿鸟入巢十一、托杆败势十二、灵猫捕鼠十三、手挥琵琶2、收势太极杆对阵歌诀二人环走团团转,拗步刺脚对棚杆。

拽肘刺胸龙出水,下采上冽拜观音。

外托劈刺虎扑食,回捋扎腹虎路拦。

退步挑郑风扫梅,摇身戳喉中军战。

退步捋甩鸟归巢,棚杆靠震对托杆。

践步回刺猫捕鼠,团团转走双抱杆。

二人齐挥琵琶势,益寿须练强身杆。

欲要两路交替练,鸟归巢后刺脚换。

靠震下接龙出水,周而复始意永年。

太极杆儿十三招,英勇无敌天下传。

动作目录动作过程说明预备式、图1心静气和、精神集中、身法完整、气沉丹田、气势饱满、目视前方。

图1、图(一)1、身体自然站立,尾闾中正,两手垂于身体两侧,两脚并立,两脚保持着一脚之间距,用右手握拿长杆后端,将杆前部尖端着地。

(二)1 (二)2一、崩一杆、图(一)(一)右腿先行向后撤一步,重心落于右腿,左腿紧随虚步脚尖点与右脚左前附近,左手将杆后中部握紧,成半把握杆势,就势向左方朝外拨棚,并且腰身微向左转,此时右手正位置在右耳旁,而左手低,稍高过胯,目视杆之前端。

二、青龙出水、图(二)1——21、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在后紧跟半步,成左脚为前,右脚为后,杆尖外旋拨动,上挑下按前刺,整个画一个立园拧进,左手在前,身体微略前倾,前腿弓后腿蹬,杆前后成水平状,目视前方。

三、童子拜观音、图(三)(三)(四)1(三)接后右腿向右前方迈进一步,左脚仍保持原位基本不动,前步右脚迈出所行路线与左脚成45度角,杆子整体走势从下向上外翻旋拧,既向外拨托,左手将杆握紧逆时针转小立园,目视杆的中部,意在杆之中部。

四、饿虎扑食、图(四)1——2(四)21、左腿向前迈一步,右腿在后紧跟半步,身体重心坐在右腿,使杆头部顺时针旋转一立园。

2、走势不停,使杆继续旋转拧刺,将杆前后平进,右脚尖虚点于地,重心坐在左腿,左下右手位置在正胸前,左前右后,目视杆尖,劲力直达杆头,使杆尖端有颤抖之形的明显直观感觉。

【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概述技法与教学

【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概述技法与教学

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顺利圆满,事半功倍。
2021/7/13
45
太极拳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启发学生以 意识为导向,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教学, 来达到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增强体质 的目的。它的运动方式不是短期内身体 的激烈运动,而是按动作的基本要求, 循序渐进,调整姿势,呼吸,意念,因 此提出了主动性原则。
国家体委组织专家整编了二十四式 太极拳,为太极拳以后的发展奠定 了广泛的基础。
2021/7/13
16
邓小平为日本友人提词
70-80年代
国家体委组织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中华 武术,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 民健身、强体的重要手段先后专家整编了 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 极拳,规范了陈、杨、孙、武式太极拳; 开始进行推广和组织比赛。
24
课堂小贴示
亲爱的同学们, 永远不要说生活象沙漠, 只要我们心中总有一抹绿色; 不要抱怨秋天没有收获, 只要我们对春天付出了执着……
2021/7/13
25
1.虚灵顶劲
即“顶头悬”。头部是人身之纲领, 拳论说:“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 之虞”,“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 利顶头悬”。可见,顶头悬在身法中 很重要。练习太极拳时讲究头部端正、 顶平、项直、颏收,要求百会穴轻轻 上提(提问教师的形象化讲解)。
18
请看外国人练太极拳
2021/7/13
19
请看中国人练太极拳
2021/7/13
20
4 太极拳的功能-请记录
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辅助医疗 社会交友 娱乐观赏
2021/7/13
21
5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
轻松柔和 圆活自然 刚柔相济 步柔圆整
连贯均匀 协调完整 心静意连 形松气缓

太极定步十三势(一)

太极定步十三势(一)

太极定步十三势(一)作者:朱伯伦来源:《现代养生》2008年第03期汲取杨氏传统太极拳108式的精华而拆解的《定步十三势》,由杨班侯、杨健侯两位老师共同创编。

当时只是杨健侯在清宫内秘密传授。

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制约,该项专门修炼精气神的《定步十三势》在民间极其少见,鲜为人知。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俗称“太极纯功”,亦称“天然气功”。

其特点是“意外不意内”、“动中万念归一,一念归无。

”从中体现《易》中所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阴阳转接,刚柔相摩”之“以不变应万变、万变应不变”的哲理。

久久练之,心态平静,心境明朗,心地善良,心气和顺……邪恶病魔消匿于不知不觉之中。

可谓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

一、清静放松,循经走脉1.两脚分开,面南而立。

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平视(一旦熟练两眼微闭,图1)。

2.面部肌肉和全身筋骨下意识地从头到脚放松3遍。

默念“十趾抓地头顶天,舌抵上腭两垂肩,双腿松弯含胸背,提肛运气归丹田”。

3.两掌缓慢撅起,掌根后坐。

意念导引:丹田元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上行悬枢、大椎,横贯两臂外侧手少阳三焦经,经手心劳宫穴再入十指。

闭气(外呼吸停止),时间不限(图2)。

4.两掌缓慢下垂,用翘起的拇指点击风市穴3~5次。

然后,随着微蹲的动作,拇指沿足少阳胆经下滑3寸,再起身恢复原来站立的姿势(图3)。

意念导引:丹田真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下行阳关、长强,横透到两胯环跳穴,再沿足少阳胆经下行至涌泉穴,贯入十趾。

起立,恢复原来站立姿势,闭气,时间不限。

注:1.意念导引就是为了“动中万念归一,一念归无”而达到“神气合一”,这是关键;2.对经脉穴位不熟悉,可以走面;3.练时,心态平和,心清意净,闭气时间越长,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胎息;4.“⊙”为前进方向,“×”为后退方向;5.身法拳势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

二、反抱关元击关元承上式。

两手臂同时内旋,向外、向前、再向裆前弧形合抄,手背相对(图4)。

上动不停,两手臂同时外旋,手背朝外,缓慢地向前向上撩起。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作者:朱伯伦来源:《少林与太极》2008年第12期老朽练太极十三势感触颇深,收益忒大。

当练到自己“云无心以出”,或像内家拳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我想是不是体内真气(或称内气)调动起来了,功夫上身了。

不管怎说,几年来修炼太极十三势,身上的邪气、病气、恶气、秽气等等不良“场能信息”几乎消退,身体特别健壮。

正如我师说:“连你祖辈遗留给你的‘不良场能信息’都能消除完。

”有一次我在空旷湖边练功,在小雨(一开始没下雨)天气下,我站桩近3个小时。

长期坚持练功,我感觉全身通透舒泰、心态平静、心地善良。

往往我练功已达3个小时,但常常因身体舒泰快慰而不愿收功……不过,老朽还有一些话想说:①每天练功不得少于2个小时;②太极十三势属内家功夫,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人们去炼,依然存在着出偏的隐患。

因此提醒大家,练功必须先修德,要做善事,心态要平衡。

——朱伯伦汲取杨式传统太极拳一百零八式的精萃华彩而拆解的“定步十三势”,由杨班侯、杨健侯两位先师共同创编,当时只是杨健侯在清宫内秘密传授。

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制约,这项专门修炼精气神的“定步十三势”在民间极其少见,因而鲜为人知。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俗称“太极纯功”,亦称“天然气功”。

其特点是“意外不意内”、“动中万念归一,一念归无”,从中体现《易》中所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阴阳转接,刚柔相摩”之“以不变应万变、万变应不变”的哲理。

久久练之,心态平静,心境明朗,心地善良,心气和顺,邪恶病魔消匿于不知不觉之中,可谓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

注:图中所示表示前进方向,表示后退方向。

第一势清静放松,循经走脉1.两脚分开,面南而立。

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眼平视(熟练后两眼微闭)(图1)。

2.面部肌肉和全身筋骨下意识地从头到脚放松3遍。

心中默念:“十趾抓地头顶天,舌抵上腭两垂肩,双腿松弯含胸背,提肛运气归丹田。

”3.两掌缓慢翘起,掌根后坐。

意念导引:丹田元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上行至悬枢、大椎,横贯两臂外侧手少阳三焦经,经手心劳宫穴再入十指。

朱天才太极拳精要十三势(三)

朱天才太极拳精要十三势(三)

(接上期)第十式 斜行【动作一】接上式。

腰向左转,两手右顺左逆随转,右手转于胸前,左手转于左胯侧,重心不变。

然后腰向右转,同时,右手逆缠走下弧于右胯侧,左手顺缠走上弧于胸前,提左腿。

(图10-1)【动作二】接上式。

左脚向左前方开步,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逆缠向下,右手顺缠向上。

(图10-2)【动作三】接上式。

左手至左膝侧变勾手提起与肩平,右手转于右耳侧,重心不变。

(图10-3)【动作四】接上式。

腰向左微转,同时,右手向面前走平弧,腰向右转,同时,右手向右拉开,形成对拉式。

(图10-4)第十一式 掩手肱拳【动作一】接上式。

双手变掌下合于左膝上方,重心不变。

(图11-1)【动作二】接上式。

双手上托于胸前,提右膝与腰同高,右脚自然下垂,成左独立步。

(图11-2)【动作三】接上式。

震右脚提左脚向左前方开步,重心左移成左弓步,同时,双手下分落于两胯侧,掌心朝下。

(图11-3)【动作四】接上式。

两手上合同时重心移至右腿,然后右手变拳收于腰间,左手立于胸前。

(图11-4)【动作五】蹬右腿重心移至左腿,同时,右拳冲出,左手变拳收于腰间,注意前后对拉,右拳前击,左肘后击。

(图11-5)第十二式 回头双摆莲【动作一】接上式。

双手变掌右手顺缠左手逆缠交叉于胸前。

(图12-1)【动作二】接上式。

重心移至右腿,勾左脚尖,摆右脚尖,身体右转,同时右手向上画弧,左手向下画弧,右手掤于右肩侧,左手掤于左胯侧。

然后左手向上画弧带动左腿成里合腿,左手立于胸前,右手不变。

(图12-2)【动作三】接上式。

左脚向左前方蹬出一步,重心不变,双掌走下弧,同时,重心左移,再走上弧同时重心右移,掤劲不丢,犹如车轮。

(图12-3)【动作四】接上式。

双掌继续向后、向下掤至右胯旁,重心移至左腿,松右胯。

(图12-4)【动作五】右脚提起外摆,同时,双掌拍右脚面。

(图12-5)第十三式 当头炮【动作一】接上式。

摆脚后右脚向右侧后蹬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双手前推。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

杨式传统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上)杨式传统太极拳综合老架“108式”,及拆解的“定步十三式”、“动步二十五式”和“动步四十式”,是中华武术宝库里一颗灿烂的明珠。

是杨班侯先师与杨健侯先师共同研创,由杨健侯先师在清宫内传授。

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限制,该诸路拳式在社会上流传很少,鲜为人知。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以意念为生命,以口令为架式,以技击为灵魂”的古老气功,俗称“太极纯功”,又名“天然气功”。

它的导引方法是“意外不意内”,力争做到“练拳万念要归一,眼前无敌若有敌。

以意领气要害使,克敌制胜靠奇袭。

有的放矢方为准,盲目施招误战机”的要求。

以拳导气,首先是通过躯干和四肢的活动,充分调动丹田中的真气,也称元气。

即先天之气由命门顺阳关下行于长强,横贯两胯、两膝、两踝、两脚的涌泉穴到十趾;同时由命门顺悬枢上行于大椎,横贯两肩、两肘、两腕、两掌的劳宫穴到十指。

这些气的出入和调节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制的。

当我们意念用于何方,拳掌使向何方,这种真气便变成使用中的“劲力”。

杨式传统太极拳的特点是:难度大,形象美,气感强,疗效高。

技击要求是:打拗不打顺,先拔根后打。

动作要求是:弧行圈走,风摆杨柳,缠绕旋转,蛇行蛹动,对拉拔长,猫步鹰抓。

风格是:尽情地发挥肢体圆运动的功能作用,“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以促进周身气血的流畅和循环,席卷病区,蚕食疾病。

魏心唐师祖曾说:“这套太极拳是保健的医生,疾病的克星,健康的种子,长寿的源泉。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圆形运动,它是通过圆圈来进行肌体上的关节活动,所谓无圈不是太极拳,从而达到健身、技击和艺术三方面的要求。

太极拳的圆形运动,有大圆、中圆、小圆、平圆、立圆、斜圆、无形圆等多种。

由于这些圆圈的不断变化而形成了前后、左右、上下、顺逆抽丝的不同表现。

由于这些劲路的不断更换,大大促动了丹田真气的活动,使我们在拳击的使用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杨式传统太极拳是一种柔性武术。

“柳腰百折若无骨,撒满全身都是手”。

心意六合拳南派五行连环---朱伯伦

心意六合拳南派五行连环---朱伯伦

心意六合拳南派五行连环---朱伯伦展开全文此套路兼融内外两种拳术的风格,阴阳转换,刚柔相摩,迅猛剽悍,静如山岳,动则崩翻,完全有别于北派心意六合拳五行连环。

其特点为外练劈崩钻炮横,内合肺肝肾心脾;五劲相佐,五行相克;从中而始,从中而终,始之终之,无非一气,无非一中;天下之大本在中,一气流行不止,演绎“田地万物运动变化大法则矣”,同时充分体现姬祖师“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之拳论。

南派五行连环既有“功拳一体化”内家拳的特点,又有蹿蹦跳跃、起落跌宕、束展大方的外家拳的风格。

一、侵扑站(熊出洞)以右脚为轴,上身右转,同时出左脚,脚尖上翘,两臂微屈,左掌护裆,右掌扶于右胯,脸向左偏略上仰,眼睛往下看(谱曰:熊似观天不看天,鹰似看地不看地)(图1)。

二、劈拳熊形上式:右脚向前进步,左脚随即跟上半步,掩裆扣步,两膝内裹,(腿)弯套(腿)弯落成低盘式右鸡步;两手向上、向前再向下划弧落在右膝胯之间外侧,左掌在外,右掌在里,双臂松垂,意念放松,掌心均向里;腰右转,脸左偏,目视左上方(图2)。

抱拳待劈:左脚不动,右脚向前上步,脚尖外撇,双臂抱肘握拳,左内右外,手臂紧靠肋(图3)。

上步劈掌:上动不停,左脚向前一大步,落成斜式低马步;左拳变掌,贴右臂向上、向前再略向下迅猛劈出,五指张开;右臂随着左劈拳向右后下方抽拉,护于裆前,五指张开,掌心用力往回凹,眼睛通过左手掌虎口往前平视,精神集中,虎视耽耽(图4)。

要点和说明:1.左劈掌、右抽按与上左步同步协调。

2.劈拳时,意念对方从脸、喉至胸、腹被我劈中而倒地,领悟谱中所说的“塌天意”。

3.劈拳时,也可意念我右腕被敌抓住,此时我左劈拳、右手向后抽拉,使敌手臂断裂。

此劈拳贯穿整个“五行连环”套路,故又称劈五行。

劈五行又分“进步五行连环”和“退步五行连环”,现在介绍的为“进步五行连环”。

三、崩拳上身左转90度,同时右脚向右前方上步与左脚平齐,两腿屈膝半蹲;右掌变拳从腰间向前用力崩,拳面朝前,拳眼朝上;左掌握拳由前往下、往后回抽,停于右胯略前,拳心朝上(图5)。

精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讲解

精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讲解

精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讲解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超厉害的精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说起这陈氏太极拳啊,那可是有深厚的底蕴。

这精要十三式呢,就像是精华中的精华,每一式都藏着大大的奥秘。

第一式,起势。

别小看这简单的开头,就像我们每天出门要整理好衣服一样,起势就是让我们的身心都准备好,进入那个神奇的太极世界。

第二式,金刚捣碓。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很霸气?就像有个大力士在那发力,动作要稳,气势要足。

第三式,懒扎衣。

这一式动作优美流畅,感觉自己就像在风中轻轻舞动的树叶,自在又潇洒。

第四式,六封四闭。

这可是个防守的好招式,能把周围的攻击都挡在外面,让自己安安全全的。

第五式,单鞭。

一甩出去,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仿佛要把所有的烦恼都甩开。

第六式,白鹤亮翅。

就像一只优雅的白鹤展开翅膀,轻盈又美丽。

第七式,斜行。

身体倾斜,却又稳稳当当,有一种独特的平衡之美。

第八式,搂膝。

这一搂一膝,动作紧凑,力量暗藏其中。

第九式,拗步。

脚步灵活,变化多端,让对手摸不着头脑。

第十式,掩手肱拳。

出拳迅猛,像是突然爆发的小宇宙。

第十一式,高探马。

高高抬起的腿,就像在探索未知,充满了好奇。

第十二式,左蹬一跟。

一蹬腿,那力量可不得了,仿佛能把地都蹬出个坑来。

第十三式,玉女穿梭。

这名字多美呀,动作也是灵活穿梭,像个活泼的小仙女。

朋友们,这精要十三式陈氏太极拳,是不是特别有意思?每一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只要咱们用心去练,就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和好处。

别犹豫啦,赶紧动起来,一起在太极的世界里畅游吧!。

为什么总说太极有十三势?

为什么总说太极有十三势?

为什么总说太极有十三势?十三势即: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

这既可以理解为十三组动作,也可以理解为十三种拳功要领,各流派的着重点并不相同。

不过,“太极有十三势”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严格来说,十三势只是太极拳的雏形,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太极拳。

但是,就因为这十三势实在是太基础了,与各家太极拳都有点类似甚至相通的地方。

许多家的太极拳都是自创的。

既然都是照猫画虎,谁画的虎,里头肯定都得有猫的影子。

十三势是武当太极研究出来的。

不过,张三丰所创的“十三式”并不是太极拳而是长拳。

十三势很基础,但并不是各家太极都有,或者说,有些流派的太极,有这个名称,但动作要领都不一样。

真正与十三势有密切关联的太极拳种,一是赵堡太极,它的祖师爷王宗岳源出武当;再一是黄氏太极也就是南太极,也是武当一脉。

其他流派的,陈氏、孙氏、李氏,以及陈氏衍生出的杨氏、武氏,乃至由杨氏衍生出的吴氏、后黄氏、张氏、董氏、赵氏、刘氏,它们与武当太极基本无关,它们的太极拳,或与十三势相像,或名称相同但本质不同,以这些流派的太极来讲,就不能以偏概全说“太极有十三势”。

为什么呢?因为五步八法动作组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功架服务。

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光是盘架子那不灵,拳架靠功养。

养十三势的功,要以武当悟性功为基础,其他流派哪来的“一三三一颠倒颠,三三重叠上九天”?他们拿什么养架子啊?人家有自己的功,也因此,人家的势,要随着自己的功架进行调整,才能达到契合发挥作用。

所以,或动作组合,或功法要领,很多流派虽然也说“十三势”,仅仅是大家叫顺口了,习惯了,其实每一家所言的“十三势”都是自行定义,与别家流派是泾渭分明的。

太极十三式完整示范教学

太极十三式完整示范教学

太极十三式完整示范教学太极拳,又称为太极拳术,是中国武术中的一种传统拳术。

太极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陈家沟村。

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拳术技法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十三式是太极拳术中的一套基本拳法,也是初学者学习太极拳的入门课程。

这套拳法包含了太极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技巧,对于提高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内力的发挥都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是太极拳十三式的完整示范教学:第一式:起势。

起势时,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先向右脚移动,再向左脚移动,脚跟着地,脚尖着地,然后慢慢抬起双手,手臂微微弯曲。

第二式:云手。

云手是太极拳中常见的技巧之一,通过双手的交叉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交叉,左手向下推,右手向上推,然后再交换左右手的动作。

第三式:单鞭。

单鞭是太极拳中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左手的平推和右手的抬起,可以练习身体的平衡和灵活性。

左手向前平推,右手向上抬起,同时身体向左转动。

第四式:提手。

提手是太极拳中的进攻技巧之一,通过右手的向前推和左手的向后拉,可以锻炼身体的力量和耐力。

右手向前推,左手向后拉,身体向前踏出一步。

第五式:肘底看捶。

肘底看捶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打击技巧,通过左手的向上抬和右手的向前推,可以练习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发挥。

左手向上抬,右手向前推,同时身体向右转动。

第六式: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太极拳中的一种防守技巧,通过左手的向前推和右手的向下推,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反应速度。

左手向前推,右手向下推,同时身体向后转动。

第七式:摆莲。

摆莲是太极拳中的一种灵活动作,通过左手的向下推和右手的向上推,可以练习身体的平衡和柔韧性。

左手向下推,右手向上推,同时身体向左转动。

第八式: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平衡技巧,通过左手的向前推和右腿的抬起,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左手向前推,右腿向上抬起,同时身体保持平衡。

第九式: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攻击技巧,通过左手的向前推和右手的向下推,可以练习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作者:朱伯伦老朽练太极十三势感触颇深,收益忒大。

当练到自己“云无心以出”,或像内家拳所说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我想是不是体内真气(或称内气)调动起来了,功夫上身了。

不管怎说,几年来修炼太极十三势,身上的邪气、病气、恶气、秽气等等不良“场能信息”几乎消退,身体特别健壮。

正如我师说:“连你祖辈遗留给你的‘不良场能信息’都能消除完。

”有一次我在空旷湖边练功,在小雨(一开始没下雨)天气下,我站桩近3个小时。

长期坚持练功,我感觉全身通透舒泰、心态平静、心地善良。

往往我练功已达3个小时,但常常因身体舒泰快慰而不愿收功……不过,老朽还有一些话想说:①每天练功不得少于2个小时;②太极十三势属内家功夫,现代快节奏、高效率的人们去炼,依然存在着出偏的隐患。

因此提醒大家,练功必须先修德,要做善事,心态要平衡。

——朱伯伦汲取杨式传统太极拳一百零八式的精萃华彩而拆解的“定步十三势”,由杨班侯、杨健侯两位先师共同创编,当时只是杨健侯在清宫内秘密传授。

由于清规戒律和师道尊严的制约,这项专门修炼精气神的“定步十三势”在民间极其少见,因而鲜为人知。

太极拳“定步十三势”俗称“太极纯功”,亦称“天然气功”。

其特点是“意外不意内”、“动中万念归一,一念归无”,从中体现《易》中所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阴阳转接,刚柔相摩”之“以不变应万变、万变应不变”的哲理。

久久练之,心态平静,心境明朗,心地善良,心气和顺,邪恶病魔消匿于不知不觉之中,可谓融技击与养生于一体。

注:图中所示表示前进方向,表示后退方向。

第一势清静放松,循经走脉1.两脚分开,面南而立。

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眼平视(熟练后两眼微闭)(图1)。

2.面部肌肉和全身筋骨下意识地从头到脚放松3遍。

心中默念:“十趾抓地头顶天,舌抵上腭两垂肩,双腿松弯含胸背,提肛运气归丹田。

”3.两掌缓慢翘起,掌根后坐。

意念导引:丹田元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上行至悬枢、大椎,横贯两臂外侧手少阳三焦经,经手心劳宫穴再入十指。

闭气(外呼吸停止)。

练习时间不限(图2)。

4.两掌缓慢下垂,用翘起的拇指点击风市穴3~5次。

然后,随着微蹲的动作,拇指沿着足少阳胆经下滑10厘米,再起身恢复原来站立的姿势(图3)。

意念导引:丹田真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下行至阳关、长强,横透至两胯环跳穴,再沿足少阳胆经下行至涌泉穴,贯入十趾。

起立,恢复原来站立姿势,闭气,时间不限。

注:①意念导引就是为了“动中万念归一,一念归无”,而达到“神气合一”,这是关键。

②练习时,心态平和,心清意净。

闭气时间越长,久而久之可以形成胎息。

③身法拳势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

第二势反抱关元击关元1.承上式。

两手臂同时内旋,两掌向外向前再向裆前弧形合抄,手背相对(图4)。

2.上动不停,两手臂同时外旋,手背朝外,两掌缓慢向前向上撩起,不得高于小腹(图5)。

技击要领:两手背撩击对方关元穴,使其丹田之元气分散而乏力。

意念导引:丹田之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上行至大椎,分贯两手臂外侧少阳三焦经,经劳宫穴入十指手背。

第三势前杵膻中承上式。

两臂屈肘回拉上抬,尔后两手十指肚相合,缓慢地向前平推杵击(图6)。

技击要领:我先以手背撩击对方关元穴,对方必小腹后让、屁股后撅、前胸前探,我趁势中指导气杵击对方膻中穴。

第四势翻卷掌心砍击曲泽1.承上式。

两臂屈肘回拉向两侧分开,两掌掌心朝内,指尖相对。

肘尖与肩相平(图7)。

2.上动不停,两肘尖继续向外扩,拇指上翘(图8)。

3.两臂内旋翻掌,掌心斜朝外,尔后扩胸展臂斜向前下方砍击(图9)。

技击要领:两拇指横托点击对方肱骨麻穴。

如对方化解,我立即翻掌,扩胸展臂砍击对方肘尖内侧曲泽穴。

意念导引:丹田之气直贯两掌外侧,趁势砍向对方曲泽穴,使之双臂酸麻、失控。

第五势杵击缺盆承上式。

随着沉身后坐,两掌同时回收,掌心朝下,拇指相对(图10)。

上动不停,两掌同时向前缓慢杵击(图11)。

技击要领:两掌回收和探身前杵对方缺盆穴,是个完整的连续动作,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意念导引:屈膝后坐,意念气沉丹田,尔后气贯中指前伸。

一来一去,犹如双掌在按摩水中之浮球,用意不用力。

第六势分手点筋拇扣阳溪1.承上式。

两手分塌下落,然后向外再向上举至肩上,掌心朝前,拇指内扣(图12)。

2.两手掌向内向下向外再向上旋腕一周,掌心朝外,虎口朝上(图13)。

上动不停,两掌继续下塌(图14)。

技击要领:两手分塌下落,抓住对方肘节,拇指扣紧对方麻筋,使之酸麻失去还击能力。

如果对方化解,我即旋腕下捋叼住其手腕,拇指扣击阳溪穴,食指暗扣神门穴。

意念导引:气沉丹田,小腹上翻,气至拇指食指。

用意不用力。

第七势凤凰展翅头撞膻中1.承上式。

两手向外向上再向里做弧形搂抱合掌,掌心朝下,拇指相对(图15)。

2.上动不停,两手臂向下向外向后分别做滑翔动作。

趁往后甩臂而产生的反作用力,用头往前下方栽撞(图16)。

技击要领:我死死扣住对方阳溪和神门穴,对方则气脉凝滞、混身乏力、晕蹶,我趁势回带以头撞击对方膻中穴。

意念导引:丹田之气后透命门,沿督脉上行至百会接任脉,气贯天门(上祖窍),闭气,意守上丹田泥丸宫。

第八势右手升掌旋击翳风1.承上式。

重心移向右腿。

右手外旋升掌至右肩前方,掌心向左。

左掌外旋,掌心朝下(图17)。

2.右腿用力,右掌随着向左后方拧转身腰之力,由上而下再向上弧形旋插对方耳根后翳风穴(图18)。

意念导引:丹田之气,随左后方旋转之势,意念气贯中指,击中对方翳风穴。

第九势左右圆转反戳喉节1.承上式。

右掌内旋翻掌朝外,随着身腰右向圆转,经额前向右下方回带;左掌外旋屈肘翻掌,掌心朝右,虎口向上(图19)。

2.上动不停,右掌继续向右下方(略向后)甩带;左手在身前向右下方推按,手心朝下(图20)。

3.上动不停,右掌随着腰身左向圆转,向左向上直插对方喉节;左手随着腰身左向圆转在身前回带至左胯旁(图21)。

技击要领:右手随腰身右向圆转,佯装败式,诱敌前来,我趁机快速反向(左)圆转带动右掌向左前方敌之喉节插去。

意念导引:左右圆转时,想像浑然旋合阴阳太极图。

第十势左右对拉致使脱臼1.承上式。

重心后坐并移向右腿,右手下塌外旋翻掌朝上。

左手向里向上再向外旋掌,虎口朝前,掌心朝外(图22)。

2.上动不停,左手向左前方、右手向右后方对拉(图23)。

技击要领:右手下塌顺势抓住对方左手腕,左手拇指插入对方右腋窝,与其余四指紧紧抠住对方麻筋,用劲对拉(撑),使对方左臂脱臼。

意念导引:心清意静,想像浑然旋合太极之力。

用意不用力。

第十一势钩手展放回身穿刺1.承上式。

右转身屈膝蹲成高马步。

左手五指撮拢,随着屈肘同时内钩,钩尖朝胸口,停放在正在坠肘回拉的右掌心上(图24)。

2.随左转身左钩手展放成掌,掌心朝上,与内旋右掌(掌心朝下)同时向左下方旋摆(图25)。

3.趁右转回身之力,左掌屈肘向右肩前上方穿刺。

右手外旋翻掌朝前,以平衡回身拧刺之力和态势(图26)。

技击要领:左钩手趁势钩勒对方右腋窝,如对方退让化解,我左右手顺势向左上方旋摆,进右脚上身贴靠,尔后回身右拧腰用左掌穿刺对方璇玑穴。

意念导引:气沉丹田,随左转右回身,导气中指,穿击对方膻中穴。

第十二势左右旋风暗加肘击1.承上式。

左掌里旋翻成斜朝外,然后随身腰往左旋转时,掌臂放松、掌心朝下,往回(左)拉至脸前;右掌臂亦放松,掌指往下耷(图27、28)。

2.上动不停。

左手不动,右手随身腰向右旋转抬肘扬掌,掌心朝左(图29)。

尔后,左掌外旋翻掌朝上,与右掌一齐随着左向旋身拧腰之势,向左向下向后甩推(图30)。

3.上动不停。

继续向右向后旋身拧腰之同时,右臂屈肘旋击(图31)。

技击要领:①左掌内旋翻掌斜朝外并向左回拉,以防对方向我面部袭击,同时衬托和平衡右手向右上方抬肘扬掌的态势。

②左掌和右手同时向对方左肋处甩带推击时,如对方退让化解,我即变换成右肘向对方旋击。

意念导引:左旋右拧,用意不用力。

心清意静、心平气和,想像阴阳旋合的浑然太极。

第十三势右向回转怀抱太极1.承上式。

右肘手随着右向转身,向右下方塌,左手内旋翻掌朝下(图32)。

2.上动不停。

继续向右回转正身,恢复无极桩(势)。

右手随之向右回抽再向上向里、与左手同时向里弧形搂抱合掌,拇指相对,掌心朝下(同图15)。

3.屈膝微蹲。

双手前后按摩(水中之浮球),次数不限,意念回收至下丹田。

4.屈膝微蹲(年长、体力不支者可以蹬直腿)。

两手外旋拉开,劳宫穴相对,如抱篮球大小的气球。

全身放松。

时间不限。

意念导引:意守丹回或夹脊(心脏与脊柱之间)。

外呼吸下意识减缓减慢减微。

如有杂念和不良情绪介入,下意识地涤虑澄净。

一位先辈真人说:“心静气自静,气静自下沉,下沉自与祖气接,自得通流一体,自与天地太虚同一呼吸。

久久气淳,焉有不长生之理。

”此功久练,可验证八仙钟离权所曰:“心清意静天堂路,我命由我不由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