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身总布置

合集下载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什么是总布置:总布置(Package& Layout)设计是整车开发过程中第一步,是造型设计、车身设计、底盘设计、附件设计和电气设计的基础,站在整车开发的起点,全盘控制和协调整个汽车产品开发过程。

总布置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将汽车上的零件布置在该布置的位置上去,使其发挥出应有性能和功能。

为实现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充分准备和综合分析,策划合理的整车方案,并通过一定的程序确定下来,方案确定后,进行准确的布置和计算,并为各总成下一步开展的工作打好基础、准备条件、提出要求并与各专业组协同完成全部的设计,共同实现整车开发目标。

总布置工作内容分类:1、市场调研、竞争车型分析分析国际国内汽车设计流行趋势,各种车型销量情况,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开发车型;确定整车开发目标后,选定竞争车型,然后对竞争车型进行相应分析,俗称Benchmark。

2、整车方案了解客户需求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整车产品概念与方案;然后在选定平台车型基础上进行新车型开发可行性分析。

3、整车布置按区域分为机舱布置、乘客舱布置、行李舱布置、底盘下车体布置。

参与整车的产品定义,策划并负责整车主要总成的几何布置设计与运动校核,协调各系统方案的设计;校核各零部件是否满足结构、安装、维修、安全、噪声、热、振动等各方面的要求,并进行优化设计;协调供应商、客户及部件设计间的技术工作,使整车总布置达到各方面要求;4、人机工程研究人和汽车之间相互关系和规律。

汽车设计要符合人的生理特征和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主要包括:乘员舒适性:可以从人体坐姿和周边空间、上下车方便性及视野等方面考虑。

储物空间:需要从乘员周围和行李箱进行分析。

人机界面:需要从机器设备的舒适性、可接触性、可视性和逻辑性,以及人的操作习惯、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分析。

5、法律法规国内外法规有GB、QC,EEC、ECE,SAE、FMVSS,JMVSS等。

根据国内外整车方面法律、法规,对设计方案及设计结果进行法律、法规分析,以保证最终设计的产品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

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1发动机安装部位的车架外宽的确定a.发动机宽度尺寸:特别是在车架纵梁附近的发动机宽度。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工作综述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工作综述
情况 。
关 键 词 : 体 模 型 ; 椭 圆 ; 廓 包 络 线 ; 伸 及 界 面 人 眼 头 手
中图分 类号 :4 3 U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2 5 (0 20 .0 80 10 .5 02 0 )50 1 -3
S m m a i a i n o y u e in t o sf ra t o y u rz to fl o td sg o l o u o b d a
立 和 应 用 ,在 国外 有 很 多 研 究 .如 德 国大 众 开 发 的
R AMS S 件 。 另 外 ,较 为 流 行 的 人 体 模 型 还 有 I软
B E O MA C E MA B O N。 YB R N. UF RD及 一 些 专 用 人 体
置设 计 工 具 。 它们 包 括 人 体 模 型 、 椭 圆 、 廓包 络 眼 头 线 、 伸 及 界 面 等 ( 图 1 示 ) 手 如 所 。

性 、 纵 性 、 车安 全性 、 野性 等 要 求 。 了 达 到 以 操 行 视 为 上 性 能 。AE、 O、 B等 定 义 了 汽 车 驾 驶 员 的 眼 睛 、 S I G S
头 部 、 体 上 一 些 与 车 身 布 置有 关 的 人 体 特 征 点 。 肢 当 驾驶 员 以正 常 驾 驶 姿 势 入 座 后 , 取 人 体 特 征 点 , 测 经 统 计 处 理 后 ,便 可 得 到 各 种 百 分 位 身 材 男 女 驾驶 员 的 人 体 特 征 点 分 布 图形 。 这 些 图形 称 为 车 身 内 部 布

利 用 人 体 模 型 可 以进 行 乘 坐舒 适 性 校 核 , 以检 可
查 踏 板 、 向 盘 、 椅 等 部 件 布 置 的 合 理 性 。对 于 汽 方 座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对于FF式和RR式轿车,由于底板下部无需传动轴,因此可降低地板高度,有利于座椅 布置和提高舒适性。 对于FR布置形式,为了尽量降低地板高度以提高乘坐舒适性,应尽量减小因传动轴通 过地板下部所需的地板凸包的高度,通常在垂直平面上将传动轴呈U形布置。
(a)单根万向传动轴 (b)装有中间支承的双根万向传动轴 第4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在总布置草图上,动力总成的位置由曲轴中心线与发动机气缸体前端的交点K和曲轴中心 线的倾角(轿车一般为3°~4°)来确定,其中b代表 K点到地面的高度尺寸,标明发动机 高度位置,c代表K点到前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标明发动机的前后位置。
第4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4.2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2)传动系的布置(对于FR布置形式)
第4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4.2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燃油箱和备胎的几种布置方案
(a)燃油箱和备胎位 (b)燃油箱在后排座后面, (c)燃油箱在后桥前方, (d)燃油箱在后桥后方,
第4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4.2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4. 地板布置与轮罩形状
(1)地板布置
地板布置时,地板平面位置在保证必要的离地间隙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低,以降 低汽车质心,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地板的高度取决于离地间隙、车架纵 梁或底架中梁和横梁(加强地板用)的截面高度。有车架时,必须计入大梁横截 面及其上平面与车身地板之间的距离。
第4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车身布置设计
4.2 车身总布置设计内容
车身总布置之前,首先要确定车身三维坐标系。 车身坐标系中,X指汽车的前进方向,Y为左右方向,Z为上下方向,长宽高三个方向的 零平面选取原则是: 1)宽度方向的零平面OY:通过汽车纵向对称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右侧为正,左侧为负。 2)长度方向的零平面OX:通过汽车前轮中心线,且与OY平面和OZ平面都垂直的平面。 3)高度方向的零平面OZ:与OX平面和OY平面都垂直的平面, OZ平面上方为正,下方 为负。

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2

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2

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2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车身总布置和外形设计是决定汽车外观的重要因素。

汽车的车身总布置包括车门数量、座位数量、行李厢容量等方面,而汽车的外形设计则涵盖了车身线条、前脸造型、车窗设计、车尾设计等。

本文将探讨汽车车身总布置与外形设计的一些重要方面。

车身总布置车门数量汽车的车门数量是指车辆侧面的门的数量。

目前常见的车门数量有两到四个。

两门设计通常用于运动型汽车,具有较低的空气阻力和较高的运动性能。

而四门设计则更多用于家用车型,提供更好的乘客进出和舒适性。

座位数量座位数量是指车辆的乘员座椅数量。

一般来说,小型轿车通常配置五座,而大型SUV或MPV则可能配置七座。

座位数量的选择会根据车主的需求而定,一般家用车型选择五座足够满足日常需求,而七座车型则适合需要多座位的家庭或商务用车。

行李厢容量行李厢容量是指汽车后备箱的大小。

大部分车型都会在技术参数中标注行李厢容量,以升为单位。

较大的行李厢容量可以提供更多的储物空间,适合长途旅行或搬运物品的需求。

购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行李厢容量。

外形设计车身线条车身线条是指汽车外观上的线条设计。

不同车型的车身线条有着不同的特点。

流线型设计能够减小气动阻力,提高车辆的运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而硬朗的线条则能够展示出越野车或运动型车辆的力量感。

前脸造型汽车的前脸造型是车辆外观设计中最为显眼的部分之一。

前脸的设计包括车灯形状、进气格栅设计等。

不同的车型会采用不同的前脸造型,以展示出不同的品牌形象和车辆特点。

车窗设计车窗设计是汽车外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窗的大小与数量会对车辆的外观产生影响。

较大的车窗可以增加驾驶员的视野,同时也会影响车身线条的流畅度。

车窗的形状和设计也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流线型的车窗设计可以提高车身的流畅感。

车尾设计车辆的车尾设计也是外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尾的设计通常包括尾灯形状、后保险杠设计等。

不同车型的车尾设计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一些运动型车型的车尾设计更加动感,而一些豪华车型则注重车尾的高端大气感。

车身总布置

车身总布置
维坐标描述的H点轨迹线。
R点:是制造商的设计参考点,是唯一的设计H点。它是考虑了各
种调整(水平,垂直,倾斜)之后的最后正常驾驶或乘坐位置上的 H点;
用于定位95%分位人腿尺寸的二维人体作图模板的参考点。
R
车身室内的人体布置就是二维人体模型样板在 车身布置图上的安放,从而确定出设计的H点位置, 并以此H点代表人体布置与乘坐的位置。
第六节 车身总布置
一. 汽车车身总布置的原则和内容 二. 尺寸代码 三. 人体尺寸和座椅布置 四. 驾驶员的眼椭圆及视野校核 五. 人体操纵范围及操纵机构布置 六. 轿车人体工程设计一般方法
一.轿车车身总布置的原则和内容
1.原则
满足操纵的方便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2. 车身总布置主要内容
a.确定车身内、外尺寸。 b.确定乘坐与操纵空间。 c.校核各项性能及法规要求的尺寸数据。
AH —踵点,人体脚跟着地点。此时的脚踏在加速踏
P
板上,是开始布置人体的基准。
图中A、B对应于10%、50%、90%百分位各不相同,但其它尺 寸相同。
c.三维人体模型样板 一般在1:1的车身内部模型
或实车座椅上采用三维H点人体 模型确定车身室内的H点位置和 头部空间尺寸,它代表某一百分 位的标准人体的立体模型。
短轴(侧)=86 短轴(俯)=105
• 画出眼椭圆自身坐标线
• 由H点水平调节量,确定左右眼椭圆中心
• 长轴在侧视图上的倾角为-6.4°, 在俯视图上的倾角为5.4°
• 画长短轴。
3. 眼椭圆样板的定位(眼椭圆在车身坐标系中的位置
与座椅靠背角有关)
Y=0平面
在A类车和B类车的定位方法 略有不同,此处仅讨论A类车 眼椭圆。
(1)已知SgRP 点其坐标 在SAE J1100 中定义为 (L31,W20,H70);

汽车设计总布置

汽车设计总布置

汽车设计总布置1. 引言汽车设计总布置是指汽车的整体设计和布局,涵盖了底盘、车身、驱动系统、悬挂系统等各个方面。

一个好的汽车设计总布置能够提高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驾乘舒适度。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汽车设计总布置的重要性和设计要点。

2. 底盘设计底盘是汽车的基础结构,承载着整个车身和其他重要部件。

在底盘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底盘刚性:底盘的刚性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就越好。

因此,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来提高底盘的刚性。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汽车的悬挂和减震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悬挂系统类型,并进行调校,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性能和驾乘舒适度。

•驱动系统:底盘设计还需要考虑驱动系统的布局,包括前驱、后驱和四驱等不同的驱动方式,以及驱动力的传递和分配方式。

3. 车身设计车身是汽车的外部造型和外壳,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安全性和美观度。

在车身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空气动力学性能:合理的车身设计能够降低空气阻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稳定性。

因此,设计师需要通过设计凹陷和凸起的部位来改善车身的空气动力学性能。

•安全性:车身设计还要考虑碰撞安全性,包括前撞和侧撞等不同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设计师需要通过加强车身结构和使用高强度材料来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美观度:车身设计还要考虑汽车的美观度和品牌形象。

设计师需要根据品牌定位和市场需求来设计独特而富有识别度的车身外观。

4. 驱动系统设计驱动系统是指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等组成部分。

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要点:•发动机布局: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布局方式,包括前置、后置和中置等不同的布局方式。

不同的布局方式会影响汽车的重心、平衡性和空间利用率。

•变速器类型:变速器的选择将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变速器类型。

•传动轴布置:传动轴的布置方式也会影响汽车的性能和舒适度。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整车主要参数的确定:1、前悬、后悬、轴距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车身型号、货厢内部尺寸确定前悬、后悬、轴距的尺寸。

1.1前悬长:主要依据车身前悬及车身布置位置,前翻车身还要考虑车身前翻时与保险杠的间隙。

1。

2后悬长:也是确定轴距长度,后悬除要符合法规要求之外,要充分考虑对离去角、质心位置的合理性,车身与货厢的合理间隙,应该保证高位进气在车身翻转时有至少30mm间隙。

2、整车高度的确定:2.1车身高度的确定:车身高度的确定主要受发动机高低位置的影响,发动机高低位置确定之后,应该保证车身地板与发动机最小间隙在30mm以上。

2.2整车高度确定:(既货厢帽檐或护栏高度的确定)2.2.1货厢带前帽檐:应保证车身前翻时,车身及附件与货厢帽檐最小间隙大于60mm。

2.2。

2货厢为护栏结构:安全架与车身顶盖高度差:(GB7258规定:载质量为1吨及1吨以上的货车、农用车为70—100mm)3、整车宽度的确定:一般来言,车辆的最宽决定于货厢的宽度。

4、轮距确定:4。

1前轮距:前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前桥的选取,前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前轮距主要受车身轮罩的宽度、车轮的偏距影响,并且受到法规(整车外宽不超过2。

5m)的限制,同时要考虑前轮的最大转角.4.2后轮距:后轮距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后桥的选取,后桥的选取主要决定于设计载质量,同时再根据货厢的宽度来选取合适的轮距。

二、驾驶室内人机工程总布置:1、R点至顶棚的距离:≥9102、R点至地板的距离:370±1303、R点至仪表板的水平距离:≥5004、R点至离合器和制动踏板中心在座椅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750~850(气制动或带有助力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尺寸的增加不大于100)5、背角:5~28°6、足角:87~95°7、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的距离:≥100(轻型货车≥80)8、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409、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90±510、转向盘外缘至前面及下面障碍物的距离:≥8011、转向盘下缘至离合和制动踏板中心在转向柱纵向中心面上的距离:≥60012、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35013、转向盘下缘至座垫上表面距离:≥16014、离合、制动踏板行程:≤20015、离合踏板中心至侧壁的距离:≥8016、离合踏板中心至制动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1017、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至通过加速踏板中心的纵向中心面的距离:≥10018、制动踏板纵向中心面距转向管住纵向中心面的距离:50~15019、加速踏板纵向中心面至最近障碍物的距离:≥6020、变速杆和手制动手柄在任意位置时,距驾驶室内其他零件或操纵杆的距离:≥50三、底盘总布置:1、车架宽度的确定:1。

某中体驾驶室的车身总布置设计

某中体驾驶室的车身总布置设计
布 置及车 身 总布置 图 的绘制 。 的变 化特 点 ,主 要校核 A柱 障碍 角及后 方视 野 。 通 过测 量样 车 得 出的本 车人 机 工程 的主 要 参数
作者简介 : 徐金志,就职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如表 l 所示 :
2 0 1 4年 第 2期
徐 金志 : 某 中 体 驾 驶 室 的 车 身 总 布 置 设 计 表 1 人机 工程 主要 参数

1 、 驾驶 员视 野 校 核
在汽 车 设计 中 ,驾驶 员 的视 野直 接影 响汽 车 的
k,对 宽度方 向缩 窄 l 5 0 mm 实现 的 , 驾 驶室 宽度 的 使用 和 安全 ,在 进行 车 身总 布置 设计 时 ,要 保证 驾
变化 涉及 到 车 身相关 参 数 的变 化 ,尤 其 是驾驶 员 视 驶 员 的视野 符 合法 规要 求 。视野 校 核 内容包 括全 车
汽车实¨ j 技 术
没 计 研 究
AU T OM O BI I E A P PLI E D T EC H N0L O G Y

某 中体 驾 驶 室 的车 身 总 布 置设 计
徐 金 志
( 安徽江 淮汽 车股 份有 限 公司 ,安徽 合肥 2 3 0 6 0 1 ) 摘 要 :本 文介 绍 了某 重卡 中体 驾驶 室车 身总 布置 设计 ,首 先对驾 驶 员 A 柱双 目障碍 角及左 右 后
视 镜视 野进 行校 核 ,然 后设计 相应 的雨 刮 器 ,并对 所设 计 的雨刮 进行 运动 分析 、刮刷 面积进 行校
核 ,校核 结 果均满足 标准 要求 ;最后 以车身 总布 置图 的形式 将车 身总 布置 设计及 校 核的其他 关键
参数 体现 出来 。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 (1)1.2本设计采用的绘图软件介绍 (2)1.2.1 CATIA简介 (2)1.1.2 CATIA的功能特点 (3)1.1.3 CATIA软件发展 (4)1.1.4 CATIA人机工程功能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1.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7)1.4毕业设计容 (8)第2章车身设计方法 (9)2.1传统的车身设计方法 (9)2.2 现代设计方法 (9)2.3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零线的确定 (10)2.4 本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 (12)2.4.1 概念设计 (12)2.4.2 工程设计 (12)2.5 车身总布置容及原则 (12)2.6车身承载方式的确定 (13)2.6.1车身承载方式 (13)2.7本车承载方式的确定 (15)第3章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研究 (16)3.1 人机工程学概况 (16)3.2人机工程学简介 (18)3.3人机系统概述 (20)3.4不同人种间的人体模型差异 (21)3.5我国人体尺寸标准 (22)3.5.1人体的主要尺寸 (23)3.5.2立姿人体尺寸 (24)3.5.3坐姿人体尺寸 (25)3.5.4人体水平尺寸 (27)3.6 SAE人体模型 (28)3.7 结论 (29)第4章轿车车身总布置 (30)4.1人体功能尺寸 (30)4.2人体模板关节角度的调节围 (34)4.3座椅的布置 (37)4.3.1 输入已知整车控制参数及边界条件 (37)4.3.2踵点的确定 (38)4.3.3确定H点位置 (39)4.3.4确定座椅水平和垂直调节围 (40)4.3.5 仪表板的布置 (41)4.4驾驶员的眼椭圆及视野校核 (42)4.4.1眼椭圆的定义 (42)4.4.2 眼椭圆的意义 (42)4.4.3 眼椭圆的含义 (42)4.4.4 眼椭圆的样板 (43)4.4.5眼椭圆制作步骤 (43)4.4.6 眼椭圆的定位 (44)4.4.7眼椭圆的应用 (46)4.5头廓包络 (47)4.5.1概述 (47)4.5.2头廓包络面的尺寸 (48)4.5.3头部包络面的定位 (49)4.6前方视野校核 (49)4.6.1前风窗开口视野校核 (49)结束语 (53)参考文献 (55)致谢 (56)附录 (57)第1章绪论1.1 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其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集传统工业和高新科技为一身的典型的机电产品,而围绕汽车工业的庞大工业体系也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企业群体。

汽车总布置设计报告

汽车总布置设计报告

汽车总布置设计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介绍一款全新的汽车总布置设计。

通过对汽车内外部布局的优化和合理设计,提供驾乘者舒适的空间和良好的视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内部布置设计驾驶舱驾驶舱是汽车内部布置中最重要的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舒适感和操控性。

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了符合人体曲线的驾驶座椅,并设置了多项可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身高和体型的驾驶者需求。

此外,驾驶舱还内置了具有高分辨率的液晶仪表盘和触摸屏显示器,以提供直观且个性化的驾驶信息和娱乐功能。

通过科技化的界面设计,驾驶者可以方便地操作各种车辆功能,从而提高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客舱空间为了提供乘客舒适的空间,我们的设计在客舱空间的布置上注重了可调节性和灵活性。

后排座椅支持多种倾斜角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乘客需求。

此外,客舱还配备了多个储物空间和杯架,方便乘客放置个人物品和饮料。

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我们采用了折叠式后排座椅设计,使得后备箱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

当需要载运大件物品时,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后排座椅平整折叠,从而扩展后备箱容量。

舒适性和娱乐性为了提供乘坐汽车时的舒适性和娱乐性,我们的设计中加入了多项功能。

首先,座椅采用了舒适的材质,并具有加热和通风功能,以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季节。

其次,我们还为乘客提供了后排娱乐系统,包括内置显示屏和耳机插孔。

乘客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屏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音乐等娱乐内容,从而享受愉快的旅程。

外部布置设计外观设计汽车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注意和体现品牌特点的重要部分。

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流线型和动感的外观轮廓,以提高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视觉吸引力。

采用了大胆而富有辨识度的前脸设计,结合细长的头灯和运动感强烈的车身曲线,使整体造型更具动感和现代感。

同时,我们注重细节处理,打造高质感的车身面料和镀铬饰条,进一步提升汽车的外观品质。

照明系统为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能见度,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照明系统。

汽车总布置-总布置图

汽车总布置-总布置图

总布置图1 各视图要素
2 尺寸标注
3 设计硬点
4 设计说明
5 一般规范
1)整车总布置二维图一般绘制在大小为A0的图纸上,视图绘制的比例一般为1:10,也可根据整车尺寸按绘图标准尺寸选取。

2)线型:
●整车可见轮廓线和棱线——粗实线
●内部零部件的轮廓线和棱线——细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和棱线——虚线
●剖切平面迹线——细点划线
●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细点划线
●假想轮廓线和运动轮廓线——双点划线
●尺寸界线和分界线——细实线
3)文字:
●视图的名称:7mm;
●尺寸标注:4mm;
●标题栏中的字体,如无特别规定,优先选择以下字高值(必要时可选用适当的字高):
文件名:7mm
文件代号:5mm
材料代号:5mm
其他:3.5mm
●数字和字母的宽高比(Aspect Ratio):0.68
●字符间距(Space factor):0.50。

3.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总体设计

3.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车身总体设计
第三章 车身总体设计
第一节 车身总体布置
一、车身总布置
车身总布置设计是对车身内外形、发动机舱、行 李舱、前后围、地板、车窗、内饰总成和部件 (仪表板、座椅和操纵机构等),以及备胎、燃 油箱和排气系统等,在满足整车布置和造型要求 下进行尺寸控制和布局的过程。
车身总布置图
车身坐标系
车身坐标系按QC/T 490-2013《汽车车身制图》中 的规定:
车身设计中一般采用5 %、50 %和95 %三种百分位的 人体尺寸,分别代表矮小身材、平均身材和高大身材的 人体尺寸。车身设计中,常把第95 %百分位的值作为 设计上限,把第5 %的值作为下限。这样的设计结果可 满足90 %的使用对象。
SAE J826 人体设计样板
早期的车身布置 使用的人体模型 是人体设计样板, 常用塑料板材等 按1:1、1:5、 1:10等常用制图 比例制成,用于 辅助制图、乘员 乘坐空间的布置 和测量、校核空 间尺寸等。
Euro NCAP根据包络线距离(Wrap Around Distance,WAD)把发动机盖进 行了碰撞区域的划分。所谓包络线距离,是指从地面开始计算,围绕汽车前端沿 发动机罩向后,所得的包络线的距离。
概念:驾驶人手伸及界面是指驾驶人以正常姿势入座、身系安全 带、右脚踩在加速踏板上以及一手握住转向盘时,另一手所能伸 及的最大空间界面。
通用布置因子:G 因子,反映乘坐环境布置的代数式:
HR 基准面:用于定位驾驶人手伸及界面的平面。它平行于汽车 坐标系YZ 平面,位于AHP 后方,到AHP 的距离为: d =786 -99G
每张表格对应着一定范围的G 因子值、确定的驾 驶人男女比例和安全带形式。
驾驶人手伸及界面数据表格
驾驶人手伸及界面在车内的定位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

车身总布置的工作内容①根据整车设计要求确定车身各部分尺寸包括:乘客门、司机门、安全门、行李舱、地板高、侧窗数量及高度、内高、内宽等;②确定整车外形——前后围、车顶、侧围的大致曲线和尺寸,前后风窗位置与角度等;③驾驶区布置——方向盘位置(角度)、仪表板、驾驶员位置及操纵机构和踏板的相互位置;④乘客区布置——座椅布置、通道宽度、内高等;⑤空调系统的位置——制冷、采暖、除霜、通风换气、空气净化装置的位置及管道位置;⑥行李舱大小及位置;⑦视野设计校核;⑧乘客上下车方便性确定;⑨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安全带、扶手、软化等)。

轿车车身总布置的内容:①确定车身内部、外部尺寸。

②确定乘坐与操纵空间。

③校核各项性能及法规要求的尺寸数据。

④确定车身的悬置形式及位置。

⑤确定发动机、传动系占用的空间,并对有关总成提出反要求。

⑥确定备胎、燃油箱,以及各种液罐、蓄电池及行李舱的位置。

⑦确定由于车身附件及其它装置的特殊要求引起的车身结构及布置的变动。

客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工作内容1.根据整车设计要求确定车身各部分尺寸——乘客门、司机门、安全门、行李舱、地板高、侧窗数量及高度、内高、内宽等;2.确定整车外形——前后围、车顶、侧围的大致曲线和尺寸,前后风窗位置与角度等;3.驾驶区布置——方向盘位置(角度)、仪表板、驾驶员位置及操纵机构和踏板的相互位置;4.乘客区布置——座椅布置、通道宽度、内高等;5.空调系统的位置——制冷、采暖、除霜、通风换气装置等的位置;6.行李舱大小及位置;7.视野设计校核;8.安全性设计——被动安全性(安全带、扶手、软化等)。

客车的布置型式——以大客车为例现代大客车几乎全部采用平头式。

根据发动机位置的不同,大客车布置型式有三种、前置、中置、后置。

共性:平头、厢式、后轮驱动;个性:按发动机位置的不同,分为前、中、后置三大类。

1、前置发动机式优点:10.通用性好——与货车通用部件多;20、发动机冷却条件好,维修、拆装方便;30、传动系及操纵机构简单,易于布置。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指对汽车外部车身的整体造型和布局进行设计。

汽车车身设计是汽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美观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汽车功能性、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的相关内容。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涉及到一系列因素,包括流线型外观、车身尺寸和比例、车门、车窗、前脸和车尾等。

其中,流线型外观是现代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车身尺寸和比例的设计需要考虑车内空间布局和乘坐舒适性,同时还要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车门的设计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车门不仅仅是一种开启和关闭车辆的装置,它还要具备能够提供良好密封性和防盗性的功能。

此外,车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乘客进出车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及车身结构的稳定性。

车窗的设计也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车窗除了提供乘客的视野和采光外,还要具备隔热、隔音和防盗等功能。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透明材料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趋势,例如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和透明塑料来增强汽车外观的时尚感和通透感。

汽车车身的前脸设计是汽车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脸设计不仅要满足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冷却系统的需要,还要与汽车品牌形象相匹配。

一个独特和具有辨识度的前脸设计可以为汽车赋予独特的个性和品牌价值。

车尾的设计也是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车尾的设计既要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也要与前脸和侧面的设计相协调。

一个动感和流线型的车尾设计可以增强汽车的运动感和美观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设计要素,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车轮的布置、行李箱的布置和车身的结构强度等。

这些因素对于车辆的使用功能、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是汽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既要满足汽车的美学要求,又要兼顾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车身总布置中的h点探讨

车身总布置中的h点探讨

开发研究车身总布置中的H点探讨史明辉李莹”周挺陈林刘哲(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122)摘要:在汽车设计中,车身总布置以及H点的设计与测量是尤其关键的步骤。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假人伤害值是最重要的结果参数,而假人H点是假人定位的基础并最终决定假人姿态。

总布置参数能有效地约束车身外形尺寸,以及各个零件总成和机构的布置空间,保证乘员的舒适性、操作便利性、空间及视野的最优化等特性。

通过梳理车身总布置的设计原则及H点的标记测量的相关内容,为汽车座椅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车身总布置;H点;测量1车身总布置1.1定义车身的总体布置是以整体车身为基础进行的。

车辆的总体布置说明了车体的长、宽、高、轮距、轴距的尺寸以及尺寸控制所在的范围。

除此之外,也说明了轴荷分布的范围、水箱、前后桥、传动轴等所在位置和轮廓尺寸。

通过查阅同一类车型的相关数据,初步确定了前后梁的长度,前风窗后风窗的位置和角度、发动机和地板平面高度以及前围板的位置,方向盘位置角度、内部空间控制尺寸等。

同时也确定了踏板和操纵机构的位置关系。

在已知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假设车辆处于满载的情况下,我们按照1:5的比例绘制了车身总布置图。

1.2设计原则(1)满足人体乘坐时对舒适度的要求。

(2)车辆的经济性以及驾车行驶时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

(3)考虑到后期的维修保养方面,发动机及电气设备、底盘总成等具有方便接触性。

(4)车身总体质量减轻,在冲压、装配、焊接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5)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尽力减少车身外形尺寸。

(6)确保通风换气、密封、隔热隔音等方面性能良好。

(7)符合国际以及国内相关的各种法规和要求。

(8)结合实际充分考虑车型的通用化以及系列性。

2H点2.1定义H点是指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简称胯点。

H点的测量是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车身总布置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通过测量并分析假人数据来设计优化驾驶室视野、约束车身外形尺寸,以及各个零件总成和机构的布置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功能定义 (1)二、尺寸定义 (5)三、车身防腐性能 (5)四、功能件的布置及校核 (6)4.1.外后视镜调节按钮及票据盒的布置 (6)4.2.组合仪表的布置 (7)4.3.三踏板的布置 (8)4.4.安全带的布置 (9)4.4.1. 前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 (9)4.4.2. 后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 (9)4.5.牌照板的布置要求 (10)4.6.车门把手的布置 (11)4.7.雨刮的布置 (11)4.8.车轮跳动 (12)4.8.1. LF轿车前轮跳动校核 (12)4.8.2. LF轿车后轮跳动校核 (13)五、行人保护 (14)参考文献 (16)一、功能定义CP08车型为一款车长4300mm、轴距2550mm的三厢四门两盖五座A级轿车,其适用的区域是中国大部分城市,用途主要为中低等收入家庭用车;使用道路为城市及城郊道路和良好公路,适用于欧亚部分城市及我国全部地区的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

本车型匹配LF479Q3-B 1.3L VVT前排气发动机、LF479Q1-5MT手动变速器、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全承载式车身结构;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纵臂扭转梁复合式悬架;前盘后鼓式制动器(设计时预留后盘式制动器空间);轮胎规格:185/60 R15,钢制轮辋:15×5.5J;电气系统单线制,负极接地,线路电压:12V,组合式仪表和组合式开关;两排座椅,后排座椅可放倒。

产品主体配置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近或优于同等车型。

主要功能如下:二、尺寸定义三、车身防腐性能轿车车身的腐蚀问题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合理选用轿车车身钣金材料,优化轿车车身结构设计,提高车身电泳涂装的泳透力,重点解决车身的内腔表面、冲孔、层叠、缝隙和翻边结构等涂装薄弱环节的腐蚀问题是提高车身防腐蚀性能的关键所在。

本车在参考标杆车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车身结构,在车身结构形成内腔处,均开有漏液孔,使在涂装时能够充分提高车身电泳的泳透力。

且在轮包和地板下表面等外露部分均用涂料、密封胶以及防腐蚀石蜡等涂装,使整个车身的防腐蚀性能得到最大保障。

四、功能件的布置及校核新车型在标杆车的基础上,其结构、材质及分块参考标杆车型设计,外后视镜调节按钮、组合仪表、三踏板等重新布置。

4.1.外后视镜调节按钮及票据盒的布置蓝色为原标杆车调节按钮位置图4-1 标杆车外后视镜调节按钮位置本车借用LF620外后视镜调节按钮,布置位置由原仪表台下本体左侧棱角位置向上调整至与下本体贴合,将票据盒整合在同一面板内。

较标杆车位置更能符合人机要求,且使整个仪表板布置更紧凑、美观。

图4-2 新车型外后视镜调节按钮位置图4-3 太阳光反射区域图4-4 组合仪表成像区域由上图可以看出,本车组合仪表布置位置没有进入方向盘遮挡区域,在上部玻璃黑边加长30mm后,仪表罩和遮光炮筒遮挡太阳光线,使太阳光线在组合仪表表盘成像区域没有进入驾驶员眼椭圆,且组合仪表在前挡风玻璃和侧窗玻璃上成像区域没有进入主视野区域,组合仪表布置完全满足视野要求、相关法规要求。

图4-5 三踏板落差校核上图为本车三个踏板的落差示意图。

由于法规和标准没有对脚踏板的落差值做出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选用其他相关车型的踏板落差与标杆车做比较,以供参考。

表4-1 脚踏板高度差参数图4-6 三踏板侧向间距表4-2 脚踏板侧向间距参数名称CP08大众推荐数值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之间的落差PL1(mm)1830-50制动踏板和离合踏板之间的落差PL2(mm)210~10代号项目设计尺寸推荐值ECE法规Min. 标杆车CP08E加速踏板与制动踏板间距(mm)69 74 70 100-50 F制动踏板和离合踏板间距(mm)86 84 60 50G离合踏板和车身内护板间距(mm)144 144 130 50H 加速踏板侧向间距(mm)166 166 170 130J 离合踏板侧向间距(mm)290 287 260 160 本车三踏板的布置位置参考标杆车,踏板间距及踏板的落差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

4.4.安全带的布置本车型安全带固定点布置位置参照标杆车,校核如下。

4.4.1.前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如下图,阴影区域为法规允许范围,座椅靠背角为25°,座椅X向行程235mm,Z 向行程63mm。

法规要求:前排座椅所有可正常移动的位置,α1(非带扣侧)应在30º~80º范围内,α2(带扣侧)应在45º~80º范围内。

α1和α2中至少有一个是恒定值时(如固定点在座椅上),其值应为60º±10º。

R点在最后下位置,下部安装点与R点的连线和水平面夹角分别为:63°、61°;R′点在最前上位置时,下部安装点与R′点的连线和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8°、61°,满足法规要求。

上部两固定点均在阴影区域内,所以前排安全带固定点符合法规要求。

图4-7 前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4.4.2.后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如图,阴影区域为法规允许范围。

根据法规要求:所有的后排座椅的α1和α2应在30º~80º范围内。

下部安装点与后R点的连线和水平面夹角分别为:44.8°、38.9°,在30º~80º范围内,满足法规要求。

上部固定点在阴影区域内,同样满足法规要求。

图4-8 后排安全带有效固定点校核4.5.牌照板的布置要求1)后号牌板应位于车辆后端,不得影响车辆设计离去角;2)安装于后号牌板上的号牌应垂直或近似垂直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

后号牌的中点不得处于车辆纵向对称平面的右方;后号牌及号牌架不得超出车辆后端左边缘;3)安装于后号牌板上的号牌应基本垂直于水平面。

A、当后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1不大于1.20m时,后号牌正面允许上仰不大于30°;注:○1在车辆空载时测量。

B、当后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20m时,后号牌正面允许下俯不大于15°;4)安装于后号牌板上的号牌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不小于0.30m,上边缘离地高度一般应不大于1.20m。

若后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不可能符合上述规定时,离地高度可超过1.20m,但必须按车辆结构特征要求尽量接近该限值,且不得超过2.0m;5)安装于号牌板上的号牌应在如下空间范围内可视,该空间由以下四个平面组成:通过号牌两侧边并呈向外30°的两个铅垂平面;通过号牌上边缘与水平面呈向上15°的平面,经号牌下边缘的水平面(若号牌上边缘离地高度大于1.20m,该平面应与水平面呈向下15°)。

号牌架不得遮挡号牌上的字符。

法规要求:后号牌上边缘离地(空载)高度不大于1.20m时,后号牌正面允许上仰不大于30°此车模型满足要求可视范围内无遮挡,满足要求图4-9 牌照板校核4.6.车门把手的布置图4-10 车门把手离地高度本车车门把手布置位置参照样车,前门外把手离地高度为859mm;后车门外把手离地高度906 mm,能够使人体很舒适的抓握车门把手,满足使用要求。

4.7.雨刮的布置如下图,图中青色线条所围成的区域即是雨刮刮刷面积,刮臂的旋转角度,左约为82.3°,右为85.2°。

图4-11 雨刮挂刷面积校核表4-3 CP08雨刮器刮刷面积区域面积挂扫面积挂扫率(100%)A区0.155㎡0.155㎡100B区0.64㎡0.572㎡86.644 绿色区域为A区面积为0.155㎡,橙色区域为B区0.572㎡,A区雨刮刮扫率为100%,B区雨刮刮扫面积为:0.572㎡,刮扫率为89.38%,完全满足法规要求。

4.8.车轮跳动LF轿车轮胎型号为185/60 R15。

在进行轮胎跳动校核时,轮胎主要尺寸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新胎充气后的尺寸,即轮胎外径为603mm,轮胎断面宽度189mm。

4.8.1.LF轿车前轮跳动校核LF轿车的驱动方式为发动机前横置、前轮驱动,前轮既是转向轮,又是驱动轮。

因此,在进行前轮跳动校核时,必须同时考虑转向、悬架压缩变形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

4.8.1.1.前轮内外转向角及跳动量根据转向器的相关参数和转向断开点的优化结果,转向器的行程为152mm,将此参数输入到包括转向器、转向拉杆及车轮的机构中,可得LF轿车满载时的内、外轮最大转向角分别为41º8′、35º。

在计算前轮上跳量时,由设计数模得出前减振器在满载状态与限位块的距离,橡胶限位块按照压缩1/2计算(王望予. 《汽车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根据以上数据和悬架的匹配及偏频、挠度的相关计算,结合参考车型,得出LF轿车前悬架动挠度为54.2mm,即前轮从满载状态向上的最大跳动量。

4.8.1.2.前轮跳动包络图图4-12 前轮跳动包络图由于前后悬架设计完全沿用标杆车悬架状态,首先通过逆向得到样车前悬架关键点数模,将悬架各杆系按照其铰接点装配得到前悬架装配数模。

将前悬架数模导入ADAMS软件中,在悬架各铰接点处添加合适的运动副、弹性元件等连接部件,并输入相关参数,得到如图4-12所示的分析模型。

根据最大的内外轮转角、前悬架动挠度等参数,可以作出前轮跳动的最大包络体,如图4-13所示。

前悬架螺旋弹簧下安装支座随着轮胎跳动至极限时的位置也同时给出,它直接影响前轮罩及挡泥板上部的设计。

图4-13 螺旋弹簧下支座极限位置及前轮包络图4.8.2.LF轿车后轮跳动校核由于后轮不是转向轮,其跳动主要表现为悬架变形引起的轮胎跳动。

下面校核后轮跳动情况。

4.8.2.1.LF轿车后轮跳动量根据悬架的匹配及偏频、挠度的相关计算,LF轿车后悬架动挠度为58mm,即后轮从满载状态向上的最大跳动量为58mm。

4.8.2.2.LF轿车后轮跳动包络图根据逆向得到的标杆车后悬架关键点数模,在ADAMS软件中建立后悬架运动学分析模型,在后悬架数模各铰接点处添加合适的运动副、弹性元件等连接部件,并输入相关参数,得到如图4-14所示的分析模型。

图4-14 后悬架ADAMS模型经分析,当选用185/60 R15 84H型号的轮胎时,轮胎跳动与相邻件的间隙见下表:表4-4 轮胎跳动与相邻件的间隙轮胎位置周边件最小间隙(mm)前轮包络前防溅板14.7前轮包络前轮眉27前轮包络前纵梁外板7.8前轮包络前轮罩13.7后轮上极限后轮罩34后轮上极限后轮眉12.4由上表的间隙分析可知:前轮在极限状态下不会与周边件产生干涉问题,后轮在极限状态也不会与周边件发生干涉问题,可以满足整车设计要求。

五、行人保护行人腿部撞击:为满足欧洲第二阶段行人保护要求,下腿部建议保留80mm的布置空间。

(第一阶段建议为60mm布置空间),主要校核Y=0平面(A-A)以及与Y=0成30°的平面(B-B),由于A面数据未冻结,故以下用最新油泥模型点云代替A面数据,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图5-1 前保险杠碰撞位置示意前保险杠的正面碰撞缓冲空间满足行人保护法以及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推荐空间值(113mm>8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