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复习资料
通史复习:隋唐时期
• 2、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 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 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 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 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 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 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 •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
•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 实行三省六部制,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 提高了行政效率 • 实行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僚队 伍素质。 • 唐初统治者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 和“开元盛世”。 • 唐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思想文化:全面辉煌、领先世界、兼收并 蓄、影响深远。
● 重点阐释
1.三省六部制
沿革:魏晋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隋文帝综合汉魏以来的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期完善。 三省: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最高行 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一一主管户口、赋 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 ──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 2、(2009高考江苏单科)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 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 3、(10年福建卷)《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 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 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 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 4、(10年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 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 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高三复习:隋唐时期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 为主 完善阶 武则天 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殿试、武 段 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 主要的考试内容。用高官主考 明朝:八股取士;1898维新变法运动时,废八股取士; 1905年废除科举制
关于科举制
隋唐制度转变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实现 了官僚体系的考试录用制度,即我们常说的科 举制。这个制度是一个利器,削平了士族的残 余,保证了官僚群体的不断更新,也保证了国 家编户齐民的稳定。从此以后,不管形势有多 大变化,土地兼并有多剧烈,国家的主要纳税 对象自耕农都能保持在总人口的半数以上。社 会的等级制度也被适当地限制在一个可以接受 的范围内,而且围绕着现任官员的官阶展开梯 子,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世袭化的趋向。
——唐太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征
魏征
魏征辞世后唐太宗“思征 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 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 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 矣!” ——唐太宗
人物
贡献
Hale Waihona Puke 形成阶 段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 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监狱)常空, 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颇致丰稔,斗米三 四钱,……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资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 “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唐太宗认为“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 ,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耳,若兵戈屡动 ,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专题5 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
2021届中考历史必背知识清单及真题演练专题五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第一部分必背知识清单一、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二、“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四、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隋唐宋元时期
6 (2022·山东高考,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 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 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 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 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 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答案B
高考真题和主干知识归纳
1.(2020·山东高考,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 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
A. 翰 林 学 士 逐 渐 控 制 了 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 朝 廷 内 部 权 力 的 再 分 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案D
主干知识: 唐代中枢权力机构 1.翰林学士,是中国古代官名。 2.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
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
7. (2021·湖北高考,3)唐代杜佑《通典》称: “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 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 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 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 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 答案C
六.宋代社会的新变化
1.政治 科举制完善,在选官中确立主导地位,社会阶层流动加强,士族阶层衰落,庶族地 主兴起 2经济 (1)商业 长途贩运,海上贸易兴盛,许多工商业城市兴起,经济繁荣,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土地 不抑兼并的土地私有制,租佃关系发展 (3)城市 坊市制度打破时空界限, 规模扩大,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 数量增多,位置东移、南移,经济功能增强 (4)经济重心 南方经济全面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提示1、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2、隋唐时期的经济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4、唐太宗复习建议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时期,考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阶段,同时经济方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唐文化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隋唐时期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总体时代特征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政治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以①制和②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经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③、劝课农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礼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文化隋唐时期以④、⑤为代表的科技世界领先;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唐文化泽被后世,促进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①三省六部,②科举,③轻徭薄赋,④雕版印刷,⑤火药考点聚焦考点一、隋唐时期的政治(一)三省六部制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如图所示: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1.创立和完善: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隋唐文学复习资料
隋唐文学复习资料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巨匠。
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1.隋唐诗歌
隋唐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之一,代表了中国诗歌的最高成就。
它的特点是艺术性和形式多样性,题材广泛,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大部分方面。
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勃、白居易等创作了许多经典之作,他们的诗歌具有不同风格和主题,但都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隋唐散文
隋唐时期的散文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它主要是历史、传记和文言小说。
历史文章是认真记录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重要资料,例如《资治通鉴》就是隋唐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同时,隋唐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传记,如《《史记》和《《汉书》,它们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非常有价值。
此外,文言小说也是隋唐时期的一种流行文学体裁,它完美地结合了历史、传说、神话和文学艺术等元素,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隋唐戏曲
隋唐时期的戏曲发展十分迅速,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里程碑。
当时戏曲分为大戏、小戏、杂剧等不同种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戏。
大戏的表演形式借鉴了声乐、舞蹈、器乐、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演员的精湛演技,把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戏剧风格。
4.隋唐文学的影响
隋唐文学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它不仅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许多优秀作品和文学思潮,而且也对周边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影响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学创作和发展。
总之,隋唐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隋唐文学复习资料
隋唐宋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宫廷的诗风。
题材以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
上官体风格绮错婉媚,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其诗冲淡了齐宋诗风的浮艳雕琢,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郎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1、初唐四杰:是指在初唐时期,能正真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的被称为“初唐四杰”,其代表人物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都生于贞观年间,他们都属于一般人士中却有文采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激情和幻想,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2、古文运动:唐德宗贞元至唐宪宗元和年间,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古文家掀起的散文革新活动,对散文的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都实行变革,后人称之为“古人运动”。
主张文以明道,文以载道;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重视修养,出奇创新,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
重在强调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对秦汉以来逐步形成、发展的各种散文、完善、变异、创新,使之更富有表现力,开拓了古文创作的繁荣局面。
3、元白诗派:指中唐诗坛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成员有张籍、王建、李生等人,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诗歌风格强调通俗平易,元轻白俗。
主张诗歌写作要为政治服务,写作方式上要求首章标其目,逐章显其志;语言上明白浅显,通俗易懂;由于过分强调诗歌为政治服务及语言通俗平易,很多诗歌流于说政,缺乏韵味和美感,但诗从内容形式都突破诗歌传统模式,打破诗歌创作的神秘性和贵族气,使其世俗化为社会普遍接受和欣赏的浅近文体。
4、江西诗派:宋代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知识网络】一、隋朝1.建立: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统一:589年,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科举制:成为隋唐以来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5.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二、唐朝1.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2.唐朝治世⑴“贞观之治”一一唐太宗⑵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一一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⑶“开元盛世”一一唐玄宗3.盛唐气象⑴经济繁荣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曲辕犁和筒车等生产工具的推行②手工业发展水平高,以唐三彩为代表;商业繁荣⑵民族交往与交融: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⑶多彩的文学艺术①文学:唐诗盛行,诗人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②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③绘画:阎立本、吴道子4.中外文化交流⑴中日交往①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学艺术、建筑技术等,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②鉴真东渡,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
⑵唐与新罗的交往:派遣使节和留学生来唐学习;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朝鲜音乐传入中国⑶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并将见闻记录而成《大唐西域记》5. 衰亡⑴安史之乱:755〜763年,使唐朝由盛转衰⑵黄巢起义:黄巢率领起义军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⑶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6.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基础知识梳理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1.隋的统一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的发展(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知识点2.开通大运河 .........................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一课隋的统一和灭亡➢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特征:繁荣一时或繁荣而短暂。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共同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政府集思广益,巩固统治;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赋.劝课农桑的政策。
③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
④唐政府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反映了盛唐时期中外文化经济交流频繁和各民族文化的大交融合的社会风貌。
艺术价值:三彩俑表现的是在骆驼上进行乐舞表演的场景,包含着浓郁的“异域情调",其造型独特,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对民族关系的看法:①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②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战有和,但和平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③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往,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等。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发展的原因?1.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
2.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为什么说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1.唐末以来,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渴望统一。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高频考点复习资料(部编版
每课重点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2.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3.列举唐朝中印友好交往史实及相关著作。 4.唐朝时期的外交政策及其特点? 5.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1.唐朝时期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 来:遣唐使 (目的:为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 往:鉴真东渡(最有影响,6次东渡)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等 不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看重门第,隋朝科举制看重才能
4.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灭亡标志?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5.评价隋炀帝。
正面: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负面: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建东都、三征辽东等
每课重点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列举唐朝的两大盛世及其开创者。 3.唐太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主要做法。 4.列举唐朝著名贤臣。 5.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及其贡献。 6. 总结唐朝盛世开创的原因。
总结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对内 举例: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对外交往:对外 举例:遣唐使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每课重点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的背景、发动者、影响? 2.唐朝后期爆发的农民起义及其影响? 3.唐朝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4.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五代”指哪五个 政权?
•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农本)
4.列举唐朝著名贤臣。
• 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进谏、“镜子”) 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
• 唐玄宗时期:姚崇、宋璟
5.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及其贡献。 • 武则天(唐高宗的妃子) • 贡献: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 讲练复习知识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讲练复习知识主题线索:一、隋唐国家局面统一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南北。
2、你发现了吗?隋朝与历史上的秦朝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你能试着比较一下隋朝和秦朝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吗?【点拨】寻找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可以从两个王朝的建立、统一,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推行的措施、发生的重大事件、灭亡等方面入手加以比较。
【答案】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
秦朝结束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朝和秦朝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制度,如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科举制度等;隋朝和秦朝都有伟大工程的建设,如秦朝的万里长城的修建,隋朝的大运河的开凿;隋朝和秦朝都是短命王朝,都由于暴政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之后都继承了强盛的朝代,如西汉和唐朝。
二、隋唐政治统治清明隋唐盛世局面的开创与下列皇帝励精图治的清明统治是分不开的。
⑴开皇之治: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他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国家出现统一安定,人口大幅度增加,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
隋文帝的年号叫开皇,史称“开皇之治”。
⑵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年间,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
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
他还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同时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⑶贞观遗风: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或具有“贞观遗风”。
⑷开元之治: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单元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六、单选例题
1、(朝阳目标)下图是隋朝重大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abc代
表相关历史事件。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 考点:时序。
ab
c
隋灭亡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A a隋建立b陈灭亡c开运河
B a陈灭亡b隋建立c开运河
C a开运河b隋建立c陈灭亡
D a隋建立b开运河c陈灭亡
2、(考试说明)
• 考点七、安史之乱 ——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唐玄宗)在位后期,宠爱贵妃,惰于朝政, 重用奸臣,朝政日趋腐败,边将威胁朝廷,最 终酿成(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乱。安史之 乱是唐朝(由盛转衰 )的转折点。
• 考点八、五代十国 •——课标要求: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 局面。
•唐朝灭亡后,我国中原和南方出现了五代十 国的(分裂 )局面。
对外交流 安史之乱
玄奘西行 天竺学佛 《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 日本传佛、建、医 唐玄宗后期 安禄山、史思明 由盛转衰
明
繁
君
荣
明
开
政
放
四、大事时序
• 隋朝建立(隋文帝)581年 • 陈朝灭亡(隋文帝)589年 • 运河开凿(隋炀帝) • 隋朝灭亡(隋炀帝)618年 • 唐朝建立(唐高祖)618年 • 贞观之治~文成入藏~玄奘西行(唐太宗) • 开元盛世~李白(唐玄宗前期) • 杜甫~安史之乱(唐玄宗后期) • 唐朝灭亡906年 • 五代十国
3、(朝阳目标)唐诗承载着历史,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阅读以下杜甫的诗句,回答问题。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一一杜甫《北征)
1)、诗中的“太宗"指的是谁? 他开创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被
称为什么? 1)指唐太宗李世民。称贞观之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复习(共24张PPT)
二长: 全长两千多公里
(洛阳) 黄河
三地:以洛阳为中心 四段:分为四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河
长江
3、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4、作用与评价 : 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 江南 )河 和文化交流
钱塘江 (余杭 )今( 杭州 )
【中考真题演练之抢答比赛】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考点4: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隋朝:
完善 唐朝:
581 隋 隋 618 唐
文炀
太
帝帝
宗
增加考试科
分科考试 标志: 目,进士科
办法选拔 正式设置 成为最重要
官员 进士科 的科目
武
唐 907
则玄
天宗
创立 将诗赋作 殿试 为进士科 武举 考试主要
内容
【中考真题演练之我来当老师】
1.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 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 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什么时期
在 位
唐
皇高
唐 太 宗
武 则 天
唐 玄 宗
帝 祖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618
重唐
大朝
事 件
建 立
627 649
玄奘西行 文成公主入藏
713 741 755
鉴真东渡
763 907
唐 朝 灭 亡
【中考真题演练之抢答比赛】
1.张媛媛同学观看《百家讲坛》里的“太宗 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 讲座。由此推知她在学习( )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七年级上册整理原始社会到隋唐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整理原始社会到隋唐的知识点1.原始社会的特征2.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3.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4.原始社会的文化特点5.原始社会的经济活动6.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7.原始社会的政治组织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的形成2.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3.奴隶社会的社会结构4.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5.奴隶社会的文化特点6.奴隶社会的发展与灭亡7.奴隶社会的影响封建社会1.封建社会的形成2.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3.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4.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5.封建社会的文化特点6.封建社会的发展与灭亡7.封建社会的影响隋唐时期1.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2.隋唐时期的经济3.隋唐时期的文化教育4.隋唐时期的科技发展5.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6.隋唐时期的外交关系7.隋唐时期的农业发展8.隋唐时期的商业贸易9.隋唐时期的手工业10.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正文】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起始阶段,其特征是人类处于初级的生产方式,生活在采集和狩猎的时期。
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主要是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由于产品的取得比较容易,社会分工比较简单,人们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小。
在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的生活是简朴的,文化水平低下,没有明确的分工,经济活动以自然经济为主,社会成员之间主要通过血缘关系和部落、氏族关系进行联结。
原始社会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语言、工具、宗教和艺术等方面。
最初的社会生产工具是石器,有石器时代的特征。
原始社会的宗教是自然崇拜,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神秘力量的崇拜在当时占着重要地位。
艺术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歌舞和绘画等方面。
总的来说,原始社会的社会生活相对简单,主要以部落和氏族为单位组织生产和生活。
奴隶社会的产生是原始共产制社会走向了私有制社会的结果。
奴隶社会是指农奴基地所有制及奴隶制在全国范围内被确立和维护的社会。
奴隶社会主要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但已出现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生产等,不再是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制度为特征的社会形态,在南方,是用人为商品来对待。
隋唐时期复习
2、 两税法 、
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 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 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 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造成政府财政大大 减少。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 减少。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统治者不得不 采取适应当时形势的新赋税制度
2)内容 3)特点 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 ) 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 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 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简 化了税目; 化了税目;征税时间固定 4)评价 ) 5)效果 )
经济制度
2、租庸调制 、
1)演进过程: )
租调制---隋 租调庸---唐 北魏 租调制 隋 租调庸 唐 租庸调
2)原因 ) 3)内容 ) 4)作用 )
经济制度
原 因
2、租庸调制 、
①唐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 唐吸取隋亡的教训; 唐初政局混乱, 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 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因 整顿田制和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 此,整顿田制和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 缓和阶级矛盾
大兴文治、 大兴文治、 发展科举
民族 地区 政权 突厥 突厥 汗国 回纥 回纥 汗国 靺鞨
南诏 吐蕃
战争、 战争、 设机构 册封 和亲 册封、 册封、 设机构 皮罗阁 册封 和亲、 和亲、会盟
人物 颉利 可汗 骨力 裴罗 大祚荣
与隋唐的关系
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
(三)农民起义
1、隋末: 隋末: 原因、经过、 原因、经过、意义 唐末: 2、唐末: 原因、经过、特点、败因、 原因、经过、特点、败因、意义
二、经济状况
(一)、制度 )、制度 1、均田制 土地制度 、均田制---土地制度 2、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 沿革、内容及评价 沿革、 3、两税法: 、两税法: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 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