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知识要点:绪论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小学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掌握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小学教育学的各个章节,介绍其中的知识要点。
一、语文1. 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字母的认识和书写- 基础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句子的理解和构成2. 课文阅读与理解- 课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3. 作文写作要点-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二、数学1. 数字和算式- 数字的读写和认识- 基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 算式的表示和应用2. 图形与空间-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图形的绘制和构造- 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判断3.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数据的比较和推理三、英语1. 基础词汇和语法- 常用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基本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2. 听力与口语- 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问题- 运用基本词汇进行简单对话和回答3. 阅读与写作- 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和故事- 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写作四、科学1. 生物科学- 植物和动物的基本认识- 生物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 物理科学- 物体的性质和测量- 基本力和能量的认识- 日常物理现象的解释3. 地理科学- 国家、城市和地貌的认识- 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特点- 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五、社会1. 国家和社会制度- 国旗、国歌和国庆日的意义- 国家政治组织和管理2. 社会生活和文化-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规则和职责 - 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3. 基本经济常识- 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购买和消费的意义和方法六、体育与健康1. 基本体育知识- 正确姿势和基本动作的掌握- 基本球类运动的规则和技巧2. 运动技能与合作意识- 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活动- 发展自己的体育技能和健康习惯3. 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与营养均衡- 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上是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的知识要点,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重点和要求。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归纳(1.3)
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程度和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形象。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直至最终消灭文盲,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项重要的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因此,此法的制定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四、小学教育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如下:
2006年6月29日,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新《义务教育法》”),对我国义务教育制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该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由此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公平方向快速发展的序幕。(三)全面性
1.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让他们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小学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儿童教育的学科,旨在培养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的理解和能力。
了解小学教育学的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本文将介绍小学教育学的各章节知识要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几个主要方面。
一、幼儿教育1. 幼儿身心发展:了解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生理、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2. 幼儿教育原理与方法:了解婴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例如情感教育、启发式教学和教学游戏等。
3. 幼儿园管理与评估:了解幼儿园的基本管理和评估方法,包括师资培养、教育环境和幼儿园日常管理等。
二、小学教育1. 小学教育发展概述: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小学课程改革和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发展。
2. 小学课程设置:了解小学的各个学科和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和体育等。
3. 小学教育管理:了解小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校长和教师的角色、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家庭合作等。
三、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和目标,包括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培养。
2. 数学课程:了解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数的概念、运算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学习。
3. 英语课程:了解小学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基础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养。
4. 科学课程: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自然和生活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了解情景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法:了解合作学习法的特点和操作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课堂教学设计:了解如何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等。
总结:小学教育学的各章节知识点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要点,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培养。
《小学教育学》(绪论)
孔子创办私学图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有教无类”的重要思想, 并且创办私学,开创了个人办学历史先河。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 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 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 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 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在欧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中,也有着丰富的 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教育》,都是欧洲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总结了当时的雅典和斯巴达的教 育经验,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规定了不同阶 级的人的不同的教育内容。亚里士多德是最早提出教育要 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 思想家。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教育著作,像 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 《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 湛的论述。
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
子等,又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 图的《理想国》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 。 《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与其弟子相互问答的 记录,对孔子教育思想有很具体的记载。如“不愤不启,不 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 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的以身作则以及因材施教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后世的 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重点有哪些?.doc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重点有哪些?一、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总成绩的构成小学教育专业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综合计算成绩的方式。
平时作业分为四次,占总成绩的20%。
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占总成绩的80%。
二、考试题型、考试时间和形式1.本课程的考试题类型为:填空题(20%)、名词解释(20%)、选择题(10%)、简答题(36%)、论述题(14%)。
2.考试时间和形式: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形式采取闭卷。
三、各章的重点内容绪论1.问题①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②小学社会教育学的任务③小学社会教育学的研究方法2.名词①综合课②文献法③观察法④调查法第一章小学社会教育目的1.问题①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③小学社会教育目的的内容2.名词①生活目标②职业目标③人生目标④全面发展第二章小学社会及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1、问题①小学生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②小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水平③小学社会教学要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心理发展水平2、名词①社会心理学②道德认识第三章小学社会课程设置与内容1、问题①设置小学社会课程的原因②小学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③小学社会教学内容④在小学社会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小学社会教学过程1、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理论依据②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认识过程③小学社会教学过程与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④小学社会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名词①个性②个体社会化第五章小学社会教学组织形式l、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②备课的基本要求③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④辅导的主要内容和任务2、名词①课堂教学②参观和教学③社会调查教学第六章小学社会教学原则和方法1、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学基本原则②小学社会几种主要教学方法2、名词①小学社会教学方法②讲述法③问答法④读书指导法⑤演示法⑥参观法⑦讨论法⑧练习法⑨实习法⑩作业法第七章小学社会与其他教育途径的关系l、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学与语文教学的关系②小学社会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的关系第八章小学社会教学评价1、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学评价的原则②小学社会教学过程评价的方法③小学社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指标体系④小学社会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2、名词①小学社会教学评价②教学目标第九章小学社会教师l、问题①小学社会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②小学社会教师的素质2、名词①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②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
小学教资科目二知识点提纲
小学教资科目二知识点提纲一、教育学1. 教育学的定义与作用2. 教育学的分类与研究对象3. 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派二、儿童心理学1. 儿童心理学的概念与意义2.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儿童发展的阶段和特征三、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2. 学习与记忆的心理过程3.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四、课程与教学论1. 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概念2.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与联系3.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五、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原则与要素2. 教学评价的定义与类型3. 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六、学生素质评价与发展1. 学生素质评价的概念与特点2. 学生素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3. 学生素质发展的策略与实施七、经典教育理论1. 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2. 弗洛伊德的教育观与心理理论3.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实质与价值八、文化与教育1. 文化的概念与作用2. 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实施3. 文化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九、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与作用2.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3. 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与实施十、特殊教育1. 特殊教育的概念与意义2. 特殊教育的分类与教育目标3. 特殊教育的实施方法与评价方式十一、教育信息化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与意义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 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十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2.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挑战3.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与互动。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项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下面是本科目的重点笔记知识点。
一、教育教学理论基础1.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德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等。
2.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3.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二、小学教育与教学原理1.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启发思维、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因材施教、兴趣为中心、循序渐进等。
2.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结构化课程设计、问题导向课程设计、任务型教学设计等。
3.小学教学特点与方法:儿童中心教育、体验教育、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学等。
三、教育教学评价与考试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目的: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的目的及原则等。
2.学生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常用的学生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测验评价、观察评价、作品评价等。
3.教师评价的方法与工具:常用的教师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教学观察、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等。
四、课程教学与教材分析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定义、相互关系及实施中的策略。
2.教材分析:教材的功能、性质、内容结构和使用方法等。
3.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故事法等。
五、教学组织与管理1.教学组织形式:讲授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2.学校教育与管理: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组织等。
3.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校外教育与教学管理等。
六、教育教学与创新1.课程与发展: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调整、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发展、课程实施的与改进等。
2.教学与发展: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等。
以上只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一些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
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教育的形态:P41.家庭教育2.社会教育3.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导形态。
三种教育形态的功能整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他们也有各自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这就需要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实现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
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有利于整个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实现教育的整体效应。
P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出来的教师所进行的活动,对学生的作用力比较强;学校教育能对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选择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因素。
P5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1.教育者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者要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P6教育目的的作用:1.规范作用:①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方向;②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③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④规范了学校管理。
2.激励功能;3.选择功能;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重要依据。
P8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20世纪后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信息化小学生的身心发展:1.小学生的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思维缺乏自觉性、灵活性。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能力的运用。
下面是该科目的重点笔记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2.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生理、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等内容。
3.教育评价:包括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业水平、学法和学风的评价方法。
二、教育学1.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育目标的原则。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3.教学法:教学法的分类以及不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4.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组织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开发、课程评估、课程等内容。
2.教材原则:教材编写的原则、教材评价以及选择教材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包括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以及与学生评价的关系等。
2.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正式测试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工具的选择方法。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1.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教育政策:包括当前教育中的政策措施、教育发展的规划等。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要点归纳
小学教育学考试归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社会统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gui卯学制”)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一)古代中国教育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
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定义,教育与人以及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分期。
2、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意志行动的发展过程,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格特质的发展与变化。
3、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定义,学习的分类,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4、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原理品德的含义,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阶段理论,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5、教育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二、学生指导1、心理健康辅导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2、班级管理班集体的基本概念,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概念与意义,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课程1、课程论课程的定义,课程类型及其特征,课程编制的基本要素。
2、教学论教学的定义与其首要任务,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分类,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主要形式。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四、教育教学组织实施1、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的定义及其制定要求,教学工作计划的组成部分及其内容。
2、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及其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作用。
3、课外教育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的定义和特点,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及其组织形式,课外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五、教育教学评价1、测试与评价测试与评价的定义,测试与评价的分类,测试与评价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和使用范围。
2、教学反思与评价教学反思的概念及其意义,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的概念及其分类,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小学教育学》绪论-课件
研究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理 论、方法、实践等方面
旨在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 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
展
基础教育:为 儿童打下坚实 的知识基础, 培养良好的学 习习惯和思维
能力
素质教育:注 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培养德 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人才
社会适应:帮 助学生适应社 会,培养良好 的社会适应能 力和人际交往
,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小 学 教 育 学 的 定 义 与 重 要 性 03 小 学 教 育 的 发 展 历 程 04 小 学 教 育 的 目 标 与 任 务 05 小 学 教 育 的 内 容 与 方 法 06 小 学 教 育 的 评 价 与 反 思
主要研究对象是小学生、小 学教师、小学课程、小学教 育环境等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 习态度、学习能力、行为习 惯等方面的评价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 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和成长情况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提 高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目标:明确教育目标,注重学 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效果
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 师培训
能力
创新教育:激 发学生的创新 意识和创新能 力,培养具有 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人才
古代小学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是古代小学教育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古代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提高身体 素质和心 理素质
培养良好 的审美情 趣和艺术 素养
培养良好 的学习习 惯和学习 态度
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小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掌握。
下面是对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的考点与要点进行的归纳,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活动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小学教育学的特点:包括教育性、专业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小学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 小学教育学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于古代教育学,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
2. 近代小学教育学的发展:包括德国小学教育学、美国小学教育学、俄国小学教育学等。
三、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1. 教育学基本原理的特点和作用:包括客观性原理、阶级性原理、个别性原理、综合性原理等。
2. 小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原理、启发性原理、循序渐进原理、全面发展原理等。
四、小学教育学的教育目标与任务1. 小学教育学的教育目标: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小学教育学的教育任务:包括发展学生的智能、品德、身心等方面的任务。
五、小学教育学的教育内容1. 小学教育学的课程内容: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各学科的教育内容。
2. 小学教育学的德育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道德品质培养、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内容。
六、小学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1. 小学教育学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问答法等各种教学方法。
2. 小学教育学的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媒体、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手段。
七、小学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教师发展1. 小学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包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创新研究等方面的发展。
2. 小学教育学对教师发展的意义: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小学教育学》绪论
;论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着重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教育学与教育科学;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Ⅱ、考核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Ⅲ、考核要求 1、识记: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及代表人物。
2、领会:教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在各个阶段的主要教育思想。
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你对学习教育学的认识。
Ⅳ、考核内容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者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但是,研究现象不是教育学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教育本质。
(二)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
经历了三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 3、科学教育学阶段二、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科学育人,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不能自圆其说,要夯实基础。
2、不能脱离现实性,要把握动态性。
3、不能脱离实践性,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知识要点:绪论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产生与发展
识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地科学。
领会: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其作为教育思想常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此间的教育专著是《学记》、《雄辩术原理》等。
2、教育学的形成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批教育专著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形成了独立的科学。
其中,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赫尔巴特于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杜威发表的《学校与社会》,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代表作有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和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整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