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
病死率无显著差异(21.0%、18.2%、18.9%;程序化标准治 疗组比常规治疗组RR=1.04,95%C1
0.82—1.31,P=
0.83;程序化EGDT组比程序化标准治疗组RR=1.15,
95%C1
0.88~1.51,P=0.31),3组间90 d病死率、1年病死
率和呼吸支持治疗率也无显著差异ⅢJ。 ARISE研究发现,EGDT组(18.6%)和常规治疗组 (18.8%)9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1 0.80。1.21,P=0.09)‘”・18]。而Rivers等‘”3的研究发现, EGDT组60 d病死率(56.9%)较标准治疗组(44.3%)降低 12.6%(RR=0.67,95%C/0.46~0.96,P=0.03),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我们对以上3项RCT研究¨L”’”o进行Meta分 析显示,EGDT组和对照组脓毒症患者远期(60 d或90 d)病 死率无差异。另外,由于ProCESS研究和ARISE研究涉及到 常规治疗(Usual Care)的概念,即由实施治疗的临床医生自 主决定复苏目标及监测方法。我们对目前为止设立EGDT 组和常规治疗组的3项RCT研究。。4’1L”1进行Meta分析发 现,两组间患者的病死率无差异。由于EGDT的广泛推广, 常规治疗组医生可能已经将EGDT的概念融人了临床工作 中,早期液体复苏已成为常规治疗。1“。 综上所述,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EGDT可降低脓毒 症患者的短期病死率(院内病死率、ICU病死率或28 d病死 率),尚无证据显示EGDT增加脓毒症患者的远期(60 d或
90
病死率均明显降低。Jones等雎副通过对300例脓毒症患者 液体复苏的研究发现,ScvO:>70%者院内病死率为23%
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
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2022年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根据新的定义,将脓毒症定义为因感染引起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是脓毒症的一种,存在循环、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罹患脓毒症,其中1/4或更多的患者死亡。
与多发伤、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相似,及时识别与恰当处理脓毒症患者可改善预后。
拯救脓毒症运动(SSC)自2022年发布首部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以来,分别在2022年、2022年进行更新,2022年的更新于2022年1月正式发布。
本指南旨在为成人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处理提供指导,但所推荐的内容不能取代临床医师的决策。
本指南推荐的级别包括强、弱2级,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很低4级,无法分级的强推荐那么为最正确实践声明(BPS)。
具体的推荐内容如下:一、初始复苏1.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临床急症,推荐立即开始治疗与复苏(BPS)。
2.对脓毒症所致的低灌注进行液体复苏,需要在起始3小时内输注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3.在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需要反复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进一步的液体使用(BPS)。
4.如果临床检查无法得出明确的诊断,推荐进一步的血流动力学评估(例如评价心功能)以判断休克的类型(BPS)。
5.建议尽可能使用动态指标而非静态指标来预测液体的反应性(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6.对于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初始的目标平均动脉压为65mmHg(1mmHg=0.133kPa)(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7.乳酸升高是组织低灌注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建议使用乳酸来指导复苏,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二、脓毒症筛查与质量改良本指南推荐在医院内设立脓毒症筛查流程,并对筛查结果进行质量改良(强推荐,低证据质量)。
同时,建议开展脓毒症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脓毒症的认识和处理水平(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2021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引用
概述2021年,国际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有助于规范我国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该指南的发布意味着我国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管理已迈入国际化的新阶段,对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和了解该指南的内容及意义。
一、指南的背景与意义1.1 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临床意义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发病率高、逝去率高,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规范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2 指南的意义指南是基于最新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对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系统总结和规范,有助于临床医生科学合理地诊断和治疗患者,降低患者的逝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二、指南的重要内容2.1 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南对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指南的建议,及时准确地诊断脓毒症,避免漏诊或误诊。
2.2 脓毒症的治疗原则指南对脓毒症的治疗原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规范,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3 脓毒症休克的处理流程指南对脓毒症休克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早期复苏阶段、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阶段和免疫调节治疗阶段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治疗建议。
2.4 脓毒症并发症的防治指南对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如脏器功能不全、出血倾向、代谢紊乱等进行了系统的防治介绍,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详细的防治策略。
三、指南的推广与应用3.1 推广和宣传为了使指南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服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指南进行推广和宣传,如学术会议、培训班、卫生教育等。
3.2 临床应用医疗机构要将指南的内容融入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制定相关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确保指南的内容可以有效地落实到临床工作中。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流程图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流程一、诊断脓毒症3.0定义: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衰竭脓毒症休克:指脓毒症患者尽管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持续的低血压,需要使用升压药物维持平均动脉压65mmHg以上,血乳酸2mmol/L以上。
二、入科或诊断后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头低位;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建立大静脉通道吸氧,保持sPaO295%以上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留置导尿,有条件行中心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CVP)记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三、检验与检查急查:血培养(双侧双瓶)、可疑感染部位或途径的样本留取、血气分析+电解质、血常规、DIC、降钙素、急诊生化+急诊肌酐、心梗三项、BNP;非急查:G试验、G-M试验、淋巴细胞亚群监测、白介素-6、CD64感染指数、CRP、生化、尿液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急查:心电图(新入、心脏病情变化时)、可疑或感染部位的检查(X-R、CT、超声)。
非急查:床头胸片、心脏超声、下肢静脉超声、上肢静脉超声、肝胆胰脾肾超声、胸腔积液超声等。
四、沟通病情、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入重症医学科告知书、病危病重告知书、常用自费药品耗材知情同意书有创操作相关知情同意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动脉置管等)、特殊治疗、监测相关耗材知情同意(血液净化自费耗材知情同意书、PICCO耗材等)、特殊治疗相关知情同意书(血液净化等)五、治疗1小时内给予广谱抗感染药物早期容量复苏:3小时内给予至少30ml/Kg晶体液早期容量复苏下仍持续低血压则给予血管活性药:MAP<65mmHg:5%GS 45ml+去甲肾上腺素10mg-----3ml/h起始,据病情、血压调泵速5%GS 40ml+去甲肾上腺素20mg加:5%GS 30ml+多巴酚丁胺200mg------3ml/h起始,据病情、血压调泵速加: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加:肾上腺素0.9%NS 40ml+肾上腺素10mg------3ml/h起始,据病情调泵速纠正酸中毒:机械通气和液体复苏无效的严重酸中毒则考虑碳酸氢钠100~250ml (PH≤7.15)存在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应用PPI或H2RA:0.9%NS 100ml+奥美拉唑40mg qd或bid洛赛克耐信0.9%NS 100ml+西咪替丁0.6g bid糖皮质激素:充分的液体复苏以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无法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建议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剂量为每天200mg。
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1478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初始复苏推荐意见1:推荐对脓毒症导致组织低灌注(经过最初的液体冲击后持续低血压或血乳酸≥ 4 mmol/L)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导向的液体复苏。
在进行初始复苏的最初6 h内,下述复苏目标可以作为规范化治疗的一部分:(1)中心静脉压8~12 mmHg;(2)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3)尿量≥0.5 mL·kg-1·h-1;(4)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0.70或0.65。
(1B)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EGDT可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短期病死率(院内病死率、ICU病死率或28 d 病死率),尚无证据显示EGDT增加脓毒症患者的远期(60 d或90 d)病死率。
推荐意见2:推荐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1D)血清乳酸水平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
建议在初始8 h内每2 h监测血清乳酸水平,之后每8~12 h监测血清乳酸水平。
复苏6 h内乳酸清除率≥10%可能预示脓毒症患者的较低病死率。
液体与液体反应性推荐意见3:推荐晶体液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首选复苏液体。
(1B)胶体液相对晶体液对病死率改善无明显受益,且价格较贵推荐意见4: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2B)相关研究表明,羟乙基淀粉与生理盐水、醋酸林格液比,对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28~30 d 病死率、90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
6%羟乙基淀粉130/0.42与生理盐水及3%明胶相比,前者可增加脓毒症患者的AKI发生率及RRT的需求推荐意见5: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可考虑应用白蛋白。
(2B)SAFE研究显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时输注4%白蛋白很安全且效果与0.9%生理盐水无显著差异(合并脑外伤患者除外,脑外伤亚组病死率:白蛋白组比晶体组为24.5%比15.1%。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
抗生素治疗
总结词
抗生素治疗是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 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控制感染和预 防并发症。
VS
详细描述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感 染病原体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选择。抗生 素治疗应尽早开始,并足量、足疗程使用 ,以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机械通气与氧疗
总结词
机械通气与氧疗是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中常用的辅助治疗措施。
06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 克治疗指南制定与实施
指南制定背景与目的
背景
脓毒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国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制定 针对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指南,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降低患者
的死亡率。
目的
为临床医生提供针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指导,规范临 床实践,提高救治成功率。
04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护 理与支持治疗
护理措施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 等指标,以及尿量、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 力学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 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
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疼痛与镇静管理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有 效循环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南制定方法与过程
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临床 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制定针对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治 疗指南。
过程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专家 进行讨论和评估,结合中国实际 情况,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严 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
医学-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详细)
F.血管加压类药物
1. 推荐将MAP保持在≥65 mmHg(1C)。 2. 在低血容量没有得到纠正时,就应使用血管加压类药物以
保证低血压时的血流灌注。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时应逐渐加量 直到MAP达到65 mmHg,才能维持组织灌注。另外,在制定MAP 治疗目标时应考虑到患者以前存在的并发症。
3. 2. 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 压时首选的血管加压药物(在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后应尽快给 药)(1C)。
4. 3a.不建议将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或抗利尿激素作为脓 毒性休克的首选血管加压药物(2C)。0.03 U/min的抗利尿激 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与单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同。
GRADE系统
1 (强力推荐:做或不做) 2 (弱度推荐:可能做或可能不做)
A (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RCT)或荟萃分析研究) B (中等质量RCT或高质量观察性及队列研究) C (完成良好、设对照的观察性及队列研究) D (病例总结或专家意见,低质量研究)
A.初期复苏
脓毒症休克以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血压持续过低, 血乳酸≥4mmol/L,低血压出现后应尽快转入ICU病 房接受治疗
复苏的最初6小时目标
a)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 b)平均动脉压(MAP)≥65mmHg c)尿量≥0.5ml/kg/h d)中心静脉(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70%或混合动静脉血氧
饱和度 ≥65% (1C) e)CVP已经达到目标,但是ScvO2仍旧不能达70%或者SvO2 仍旧不能达到65%,那么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Hct≥30% 和/或输注多巴酚丁胺(最大量为20μg/kg.min)以达此目标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SSC)
• 14 、 抗菌药物的输注: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在
首次给药后,采取持续性输注 β- 内酰胺类药物,而非常规短时 快速、大剂量静注。(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 15、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根据公认的 PK/PD
原则和特定药物特性来优化抗菌药物给药策略。(最佳实践声明)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足够的情况下,灌注仍持续不足,推荐在去甲肾上腺素基础上加 用多巴酚丁胺或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血流动力学管理
• 11、对成人脓毒性休克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容量和动脉血压
足够的情况下,灌注仍持续不足,不推荐使用左西孟旦。(弱推 荐,低证据质量)
感染
• 16 、 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新版指南推荐迅速识别或
排除需要紧急控制传染源的具体解剖诊断,并在医疗条件许可的 情况下尽快实施任何必要的感染源控制措施。(最佳实践声明)
• 17、对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推荐在其他血管通路建立
后,立即移除可能导致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血管内通路装置。 (最佳实践声明)
略(6 mL/kg),而非大潮气量通气策略(>10 mL/kg)。 (强烈推荐,高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机械通气
• 5、对脓毒症所致的严重 ARDS 成人患者,推荐将呼吸末正压(
PEEP)的上限目标设为 30 cmH2O(1 cmH2O≈0.098 kPa) ,而非更高。(强烈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感染
• 10、 MDR 风险较低的成人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患者,不推荐联
重症脓毒血症和脓毒血性休克的抗菌治疗策略
重度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病理生理
药物的CL增加,T1/2明显减少:在器官功能未衰竭
的情况下,肾动脉扩张,肾血流量增加,水溶性抗 生素的分泌和排除明显增加,脂溶性抗生素中等量 的分泌和排除增加,药物的T1/2明显减少;
低白蛋白血症对药物PK/PD的影响:低白蛋白血症,
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减少,血浆中游离抗生素增加, 抗生素的分泌和排除增加
重度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病理生理
组织低灌注
脓毒性休克(暖休克)的第一阶段 重要器官发生低灌注:动脉血管扩张,末梢动脉的 阻力降低,心输出量正常或反射性增加,重要器官 发生低灌注(如脑或肺),而由于末梢动脉的扩张 和增加了心脏做功,末梢组织和非重要器官仍然接 受较高的血流量; 重要器官目标靶点出现抗生素的亚治疗浓度:在重 要器官感染的开始阶段期间,重要器官的低灌注使 抗生素的释放减少,目标位点出现抗生素的亚治疗 浓度(例如,呼吸道感染)
重度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病理生理
脓毒性休克的第二阶段: 药物释放到末梢组织的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和BP 的降低,末梢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发生低灌注;血 流量改变减少了药物释放到末梢组织的量; 末梢靶位点药物浓度降低:复苏引起的液体改变、 血管渗透性增加使毛细血管渗漏和水肿,增加了血 浆和溶质(例如,亲水性抗生素)运转到血管外细 胞外液,但由于稀释的影响,靶位点得药物浓度明 显减少; 末梢靶组织出现抗生素的亚治疗浓度:末梢组织经 常是感染的源头,低灌注导致感染部位不能够达到 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浓度,严重影响抗感染疗效。
Septic shock 脓毒性休克
sepsis 新的诊断标准
2001 年12 月SCCM、ACCP、美国胸科学会、欧洲
危重病医学会联合制定新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 (1) 一般指标[除1991 年的指标外增加了代谢指标(强 化胰岛素治疗) 、意识改变及液体正平衡] (2) 炎症指标(增加了C 反应蛋白和前降钙素两项) (3) 血流动力学指标(高排、低阻、氧摄取率降低) (4) 组织灌注变化(皮肤灌注改变、高乳酸血症) (5) 器官功能障碍(尿素氮和肌苷升高、血小板下降 或其他凝血指标异常、高胆红素血症)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国际指南
呼吸系统
脓毒症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低 氧血症和肺水肿等。
肾功能
脓毒症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 表现为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 等。02Βιβλιοθήκη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与体征
95% 85% 75% 50% 45%
0
10 寒战、高热或低体温
20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30
血压下降、脉搏细速
研究质量和效率。
新型治疗手段与技术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改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 克患者的预后。
运用现代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 精准诊断和治疗。
推广先进的监护技术和治疗设备,提高救治成功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 克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发病率
脓毒症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差异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估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发生脓毒症,其中约一半患 者死亡。
病理生理学机制
01
02
03
04
炎症反应
脓毒症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 应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 子,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 障碍。
心血管系统
脓毒症时,心血管系统会出现 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等症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04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与管理
抗感染治疗
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
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早期,应尽早、足量、联合使用抗生素,以 控制感染。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
在感染控制后,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逐步降阶梯使用 抗生素,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
• 推荐意见 20 : 对所有需要应用缩血管药物的患
• 者,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置入动脉导管 测量血压。 (UG)
正性肌力药物
• 推荐意见 21 : 存在下述情况时, 建议以 2~
• 20 μg · kg -1 ·min -1 的速度输注多巴酚丁胺: (1) 心脏充盈压升高、 CO 降低提示心肌功能 障碍; (2) 尽管已取得了充足的血容量和足够 的 MAP 仍出现灌注不足征象。 (2C)
感染
• 推荐意见 25 : 建议对有潜在感染的重症患者进
• 行常规脓毒症的筛查, 确定是否发生了严重脓毒 症 /脓毒性休克。 (2C)
• 推荐意见 26 : 推荐在抗菌药物应用前, 均需留
• 取恰当的标本进行需氧瓶、 厌氧瓶的培养或其他 特殊的培养。 (1C)
• 推荐意见 27 : 当感染病原菌的鉴别诊断涉及侵 袭性真菌病时, 建议采用 1, 3-β-D 葡聚糖检测 (G 试验) (2B)和 / 或甘露聚糖(GM 试验) 和抗甘露聚糖抗体检测。 (2C)
• 推荐意见 28 : 建议应用降钙素原对可疑感染的 • 重症患者进行脓毒症的早期诊断。 (2B)
• 推荐意见 29 : 推荐一旦明确诊断严重脓毒症 /
• 脓毒性休克, 应在 1 h 内开始有效的静脉抗菌药 物治疗。 (1C)
• 推荐意见 30 : 推荐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
• 采用覆盖所有可能致病菌(细菌和 / 或真菌)且 在疑似感染源组织内能达到有效浓度的单药或多 药联合治疗。 (1B)
脓毒症诊断标准
• 明确或可疑的感染, 具备以下临床特点: • 一般临床特征: (1)发热 (体温> 38.3℃) ; (2)低体温 (体温< 36℃) ; (3)心率>
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第22页
Hale Waihona Puke 碳酸氢钠9.对低灌注造成高乳酸血症患者,当pH值 ≥7.15时,不提议使用碳酸氢盐来改进血流动 力学状态或降低血管活性药品使用(2B)
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第23页
血制品
10.提议对无组织灌注不足,且无心肌缺血、重度低 氧血症或急性出血患者,可在Hb<70 g/L时输注红细 胞,使Hb维持在70~90 g/L(2B)
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第20页
初始复苏
1.推荐对脓毒症造成组织低灌注(经过最初液体冲击 后连续低血压或血乳酸≥4 mmol/L)患者采取早期目标 导向液体复苏。在进行初始复苏最初6 h内,下述复 苏目标能够作为规范化治疗一部分:(1)中心静脉压 8~12 mmHg;(2)MAP≥65 mmHg;(3)尿量≥0.5 ml/kg/h;(4)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氧饱 和度≥70%或65%(1B)
第29页
感染
25.提议对有潜在感染重症患者进行常规脓毒症筛查, 确定是否发生了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2C)
26.推荐在抗菌药品应用前,均需留取恰当标本进行 需氧瓶、厌氧瓶培养或其它特殊培养(1C)
27.当感染病原菌判别诊疗包括侵袭性真菌病时,提 议采取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2B)和/或半乳甘 露聚糖检测(GM试验)和抗甘露聚糖抗体检测(2C)
我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第4页
今年4月份,SSC官方网站对脓毒症6h复苏集束 化治疗进行了修改,对复苏未达标或乳酸仍大 于4mmol/l患者,提议重复评定容量状态,可 进行包含CVP、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超声和 液体反应性综合评定,当然,这四项指标是否 是最正确评定组合需深入临床验证。
重症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休克治疗指南
Sepsis与Septic shock概念
Sepsis(脓毒症),即脓毒血症。是由感染 因素引起的损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综合 征和(或)循环衰竭。
Septic shock(脓毒性休克)指由于脓毒症引 起的休克,也称为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 为患者组织灌注不足 ,即容量试验后持续低 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 ≥4mmol/L。
和透析治疗); 9. 技术高超的临床医师和护士负责患者诊疗过程
证据的分类:
I. 大标本、随机的试验并有清晰结论;低假阳性(alpha) 和假阴性(beta)错误风险
II. 小标本、结论不清晰的随机试验;中等到高假阳性 (alpha)和假阴性(beta)错误风险
III. 没有随机,但同期对照 IV. 没有随机、不同期对照和专家判断 V. 病例系列,没有对照的研究和专家判断
在过去多年中,感染(infection)虽然被定义为 病原体在组织的生长繁殖和机体的炎症反应,但 是在临床应用上一直偏重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的一面,例如对微生物和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的 重视,而对“机体炎症反应”机制的一面认识却 十分不足;
应用于所谓“严重感染”概念的临床术语,如 Sepsis, Bacteremia 和Septicemia等的概念本来就很模 糊,但却又常常被混淆互相交替使用。这对临床 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美国胸科医生协会(ACCP) 美国胸科学会(ATS) 外科感染学会(SIS) 欧洲呼吸学会(EART) 国际脓毒血症基金会(ISF)
最新的sepsis处理策略
1. 及时鉴别和诊断病人; 2. 快速确定病原菌,及时、适当地采用抗 菌治疗; 3. 改善通气技术(低压力通气); 4. 适当的(目标指导性的)血液动力学支持; 5. 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活性的] drotrecogin alfa); 6. 免疫治疗; 7. 控制血糖(加强胰岛素治疗); 8. 适当的营养;有效地支持治疗(预防应激性溃疡,抗凝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一、早期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中由于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和通透性增加,机体在早期就出现了血容量降低,组织器官出现低灌注状态,因此及时进行有效液体复苏成为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措施。
有证据表明,早期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一旦确定有组织灌注不足即应实施复苏,而非延迟到患者入住ICU后实施。
在进行初期复苏的最初6h内,脓毒症治疗指南也提出脓毒症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EGDT)策略,包括以下所有方面: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尿量≥0.5ml/(kg·h);④ScvO2≥70%或SvO2≥65%。
同时提出拯救脓毒症患者行动集束化治疗的策略(如表-1)。
表-1 拯救脓毒症患者行动集束化治疗*指南中的定量复苏目标为CVP≥8mmHg,Scvo2≥70%及血乳酸水平恢复正常进行液体复苏,必然会面对液体种类的选择,目前推荐选用晶体液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初期液体复苏,避免使用羟乙基淀粉(HES)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
与晶体液相比,应用胶体液无任何明显优势,考虑到胶体液相关的费用,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复苏更推荐应用晶体液。
对脓毒症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且怀疑有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早期液体冲击疗法应至少按30ml/kg的剂量输注晶体液。
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输入更大量的液体。
当需要大量晶体液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时,可应用白蛋白。
那么,液体复苏到何种程度,该如何判断呢?目前指南推荐,进行液体复苏,应持续补液直至动态指标(如脉压、每搏输出量变化)或静态指标(如动脉压、心率)评估提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
近年来,评估患者对补液反应性的动态检测在ICU病房非常普遍,如,被动直腿抬高试验(PLR)、超声评估下腔静脉的变异率等。
二、控制感染(一)获取生物学证据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留取生物学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标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标本,培养结果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治疗。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的救治
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Sepsis应该指情况糟糕的感染,这 种感染情况可导致器官衰竭(OD),而OD是导致Sepsis 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因素。 因此,Sepsis 3.0是过去重症Sepsis的定义,即机体对于感 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可以威胁生命的OD。 由此可见,对于符合2条及以上SIRS标准但未出现OD的感 染患者将不被诊断为Sepsis。 专家组认为,相对治疗感染患者,治疗具有OD等死亡风险 的感染患者才是重点。 无论OD和感染孰先孰后,只要两者并存即可诊断为Sepsis。
19
脓毒症(sepsis):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引
起的SIRS。
严重脓毒症:指脓毒症合并由脓毒症导致的 器官功能障碍或组织低灌注,除外其他导致低 血压的原因。 脓毒性休克:指在充分液体复苏情况下仍持 续存在组织低灌注(由感染导致的低血压、 乳酸增高或少尿)。
脓毒症(Sepsis) — 感染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 脓毒症 + 急性器官功能不全或组织低灌注 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脓毒症 + 液体复苏难以纠正的低血压
6
再者,基于感染和SIRS的诊断标准不能客观 反映感染导致器官功能损害及其严重程度的 病理生理特征。 另外,感染除引起炎症和抗炎反应的改变外, 还可导致内分泌、代谢和凝血等的异常。 因此,基于SIRS的脓毒症诊断标准不能对脓 毒症做出科学客观的诊断,脓毒症的诊断标 准亟需修订和更新。
7
2001版脓毒症标准
17
18
2014年中国脓毒症指南定义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重症医学工作者对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专 家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了"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 性休克诊治指南(2014)" ,针对目前严重脓毒症/脓毒 性休克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不同层面、多 角度地对其治疗进行概括与规范,并依据循证医学的 证据提出相应的推荐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08)目的:对2004年发表的第一版《拯救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进行修订。
设计:55位国际专家通过分组、远程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全体大会等方式进行讨论,最后统一意见对Delphi方法进行了修改。
这个过程是在没有任何企业资助的前提下进行的。
方法:应用等级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评价,分从高级别的A级到低级别的D 级共四个等级,并且以此决定建议的力度。
给出的强烈建议表示该项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的作用效果显著的超过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如风险,负担,费用),或者就根本没有这些副作用。
给出的次强建议表示该项治疗干预措施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二者比较尚不明确。
强级或者次强级的等级划分更重要的是考虑临床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的不同等级字母代表的证据质量。
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方面,有一个正式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建议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直接针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建议;适用高度怀疑为严重脓毒症的危重病患者建议;小儿脓毒症患者建议。
结果:重要的建议包括:患者确诊感染性休克后第一个6小时内的早期目标复苏(1C);应用抗生素之前应该进行血培养(1C);快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潜在的感染病灶(1C);在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后的1小时之内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1 B ),在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而没有发生感染性休克后的1 小时之内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1D);在适当时机,在临床以及微生物学的指导下重新选择应用窄谱覆盖致病菌的抗生素(1C);抗生素应用7~10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判断(1D);感染源控制需要综合考虑所选择方法的利弊(1C);选择使用晶体或者胶体液进行复苏(1B);为了恢复循环的平均灌注压进行液体负荷治疗(1C);在增加了灌注压的同时而不能改善组织灌注的情况下应当减少液体的输入(1D);在维持平均动脉血压目标≥65 mmHg使用血管加压素要优先于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1C);在已经予以液体复苏以及应用了血管收缩药物的前提下,如果心输出量仍然偏低,应用多巴酚丁胺(1C);感染性休克如果经过积极的液体复苏以及应用了血管加压素治疗后,血压仍然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应用糖皮质激素(2C);严重脓毒症患者经过临床评价后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应用重组活化蛋白C(2B,但是对于手术后患者为2C);如果没有组织的低灌注,冠状动脉疾病以及急性出血的情况,血红蛋白维持在7~9 g/dL(1B);对ALI以及ARDS患者采取小潮气量(1B)以及限制吸气平台压(1C)的通气策略;对于急性肺损伤的患者,至少需要应用一个最小量的呼气末正压水平(1C);除非有禁忌证存在,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床头端需要抬高(1B);对于ALI/ARDS的患者应当避免常规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1A);对已经诊断明确的ALI/ARDS患者在没有发生休克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的天数,应当采取限制液体的保守策略(1C);建议应用镇静/镇痛治疗(1B);镇静治疗可以选择使用间断的弹丸式以及持续的静脉输入两种方式(1B);如果可能,应当完全避免应用神经肌肉阻滞药物(1B);应当强化患者血糖管理(1B),患者病情一旦稳定以后应当将患者目标血糖控制在<150 mg/dL(2C);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者血液透析效果相等(2B);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1A);应激性溃疡可以应用H2阻滞剂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1A),也可以应用质子泵抑制剂(1B)。
关于小儿脓毒症建议等级(略)。
介绍:严重脓毒症(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和感染性休克(伴有经过液体复苏都难以逆转低血压的严重脓毒症)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大问题,每年都影响着全球范围内成千上万的患者,其中有四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患者发生死亡,并且病死率仍然在不断增加。
类似于多发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脑卒中,在严重脓毒症发病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治疗及时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2004年,全球范围内的专家代表11个组织对感染与脓毒症的诊断以及治疗发表了第一个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指南以指导临床医师,改善严重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本指南代表了拯救脓毒症运动的第二阶段,即进一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以及对其进行再认识。
这些专家分别在2006与2007年应用一种新的循证医学系统方法对证据的质量以及建议等级进行再次评价,对指南内容进行了更新。
这些建议目的是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严重脓毒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指南。
但是,指南中的这些建议不能取代临床医生面对患者病情独特变化而作出的临床决定。
指南中的大部分建议适用于ICU以及非ICU中的严重脓毒症患者。
事实上,与会专家们相信,通过对非ICU科室及在紧急情况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救治内容与过程的培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
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由于不同国家或者救治机构资源的有限性,可能会限制内科医生对某些指南建议的实施。
1 严重脓毒症的治疗A早期复苏1.1.1 患者由于脓毒症导致的休克定义为组织的低灌注(表现为经过最初的液体复苏后持续低血压或者血乳酸浓度≥ 4 mmol/L),此时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早期复苏。
并且应当在确定存在组织低灌注第一时间进行而不是延迟到患者入住ICU 以后实施。
在进行早期复苏的最初6 小时内,由脓毒症导致的休克所存在的组织低灌注复苏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2)平均动脉压(MAP):≥ 65 mmHg;(3 )尿量:≥ 0.5 mL/kg-1/kg/hr-1。
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或者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分别≥ 70%或者≥65%(1 C )。
1.1.2 严重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在最初6 小时复苏过程中,虽然经过液体复苏CVP 已经达到了目标,但是对应的ScvO2 与SvO2 没有达到70% 或者65%,可以为患者输入浓缩红细胞达到红细胞压积≥ 30%同时/ 或者输入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为20 μ g/kg·kg1·kg·min1)来达到目标(2C)。
B 诊断1.2.1 如果在得到细菌培养之前不使用抗生素而且也不会对因为没有及时应用抗生素给患者带来有临床意义的延误,那么就选择此方法。
为了可以更为有效的培养得到感染病原微生物,我们建议对患者至少需要两处血液标本:一是经皮穿刺,另外一个是经大于48 小时血管内置管处留取血液标本。
其它方面的培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留取)包括尿液,脑脊液,伤口,呼吸道分泌物或者是其它体液也有可能是感染的病灶所在,所以在不会对因为没有及时应用抗生素给患者带来有临床意义的延误的前提下,在应用抗生素之前取得这些标本(1C)。
1.2.2 我们建议为患者进行快速及时的影像学检查以期早期确定潜在的感染病灶。
一旦明确了感染病灶的存在就应当立即取得感染病灶的标本,但是有些患者由于病情不稳定而不能进行有创的操作或者根本没有办法转运出ICU。
在此种情况下,床旁超声是最有效的方法(1C)。
C抗生素治疗1.3.1 我们建议在确认感染性休克(1B)或者严重脓毒症还没有出现感染性休克(1D)时,在1 小时之内尽早静脉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进行抗生素应用之前留取合适的标本,但是不能为留取标本而延误抗生素的使用(1D)。
1.3.2 我们建议最初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包括一种或者更多的药物可以对抗所有可能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和/ 或真菌),并且要有足够的药物浓度可以渗透到可能导致脓毒症的感染病灶中去(1B)。
1.3.3 我们建议抗生素治疗方案应当每天进行评价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减少对患者的毒性以及降低患者的费用(1C)。
1.3.4 我们建议对已知或者怀疑患者是假单胞菌属感染引起的严重脓毒症,采取联合治疗方法(2D)。
1.3.5 我们建议对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进行经验性的联合治疗方法(2D)。
1.3.6 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在应用经验性治疗时,我们建议联合治疗不超过3~5 天。
一旦敏感的病原找到则应该选择最恰当的单一的治疗(2D)。
1.3.7 我们建议治疗疗程一般为7~10 天;但是对于临床治疗反应慢,感染病灶没有完全清除或者是包括中性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在内的免疫缺陷的患者,应当恰当延长其治疗疗程(1D)。
1.3.8 如果患者现有的临床症状被确定为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我们建议迅速停止抗生素治疗以减少患者可能被抗生素耐药细菌引起感染和与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风险(1D)。
D病原学治疗1.4.1 我们推荐对一些需要紧急处理的特定解剖学感染要及时做出诊断——例如坏死性筋膜炎,弥漫性腹膜炎,胆管炎,肠梗塞——要尽可能快的寻找病因并诊断或者排除诊断(1C),并且要在症状出现的6 小时以内(1D);我们进一步推荐,所有表现为脓毒症的患者,我们要对其感染灶的病原学控制情况做出评估,尤其是当患者有脓肿引流或者有局部感染灶,感染后坏死组织清创,摘除可引起感染的医疗工具,或者对已经发生的微生物感染的处理(1C)。
(参照附录A 对于病源学控制的举例)1.4.2 我们建议,当确定胰腺周围坏死并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灶时,最好等到我们能够明确划分有活力的组织和坏死组织之后,再进行干预措施(2B)。
1.4.3 我们推荐在需要进行病源学治疗时,最好采用对生理损伤最小的有效干预措施,例如对脓肿进行经皮引流而不是外科引流(1D)。
1.4.4 我们推荐在建立其他的血管通路后要立即去除那些可能成为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感染灶的血管内工具(1C)。
E液体疗法1.5.1 我们推荐用天然/ 人工的胶体或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
目前没有证据支持某种液体优于其他种类液体(1B)。
原理:安全性实验表明使用白蛋白等同于晶体液。
使用胶体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P= 0.09)。
之前的一些关于ICU 患者的小规模研究的Meta 分析表明晶体和胶体复苏效果没有差异。
要达到同样的治疗目标时,晶体液量要明显多于胶体液量。
晶体液更便宜。
1.5.2 我们推荐液体复苏的初始治疗目标是使CVP至少达到8 m m H g (机械通气患者需达到1 2m m H g )。
之后通常还需要进一步的液体治疗(1C)。
1.5.3 我们推荐采用液体冲击疗法,持续补液直到血流动力学(例如动脉压、心率、尿量)得到改善(1D)。
1.5.4 我们推荐对怀疑有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进行液体冲击时,在开始的30 分钟内要至少用1 000 ml的晶体液或300~500 ml 的胶体液。
对脓毒症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的患者,需要给予更快速度更大剂量的液体治疗(参考最初的复苏指南)(1D)。
1.5.5 我们推荐当只有心脏充盈压(CVP 或者肺动脉楔压)增加而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善时,应该降低补液速度(1D)。
F血管加压类药物1.6.1 我们推荐平均动脉压保持在≥ 65 mmHg(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