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学案1人民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80606124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80606124

第1课酝酿中的变革[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3.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4.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目标导航] 1.了解甲午战后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及危害。

(重点) 2.了解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应对措施及结果。

(重点) 3.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难点) 4.了解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活动;理解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重点)一、大势所趋1.国际形势(1)在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3)整体趋势: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①《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②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①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②影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思维点拨]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内地;与此同时,英、法、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也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2.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新思想的演进1.开眼看世界:面对列强的侵略,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思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互动课堂专题九1.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互动课堂专题九1.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1。

如何认识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洋务运动的失误和弊端,使他们认识到必须全面学习西方,尤其是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早期改良主义者继承了林则徐等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而西学传播的扩大也为他们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则为他们提供了经济基础.早期改良思潮与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相比是一大进步。

但是,早期改良思潮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只是提出一些具体主张;而且也没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关于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认识(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利弊:①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②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3)特点的成因: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3.清朝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强学会的原因①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②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有爱国心的官员也希望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③由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内部帝、后党斗争激烈,也是部分帝党官员支持变法的原因。

4.维新变法新局面形成的原因康有为的人类社会进化三个阶段理论和《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梁等维新派创办报刊、报纸等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准备了舆论基础;强学会等政治团体的建立准备了组织基础;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广泛传播过程中,康、梁等人成为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维新派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这样,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历史选修1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教案

历史选修1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教案

9.1 酝酿中的变革教案人民版选修一三维目标重点难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近代进步思想特别是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主张;公车上书、强学会的成立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维新变法的历史根源;分析康有为为新思想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19世纪末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的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和特点。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前准备情景引入精彩导言【激情文字式】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争。

清朝失败后,面临着瓜剖豆分的危机。

如何在危机中自救?怎样才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当时的中国人如何解答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重温戊戌变法那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

【图片情景式】公车上书这一组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史上悲壮的一幕——戊戌变法,那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领导这场运动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合作交流 互动研讨⊙探究点一 酝酿中的改革【探究目标】了解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情景与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自胶澳事后(德强占胶州湾、广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务体备。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担心什么事情的发生?(2)依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政治主张。

百日维新时,上述主张是否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过程与方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一问主要考查民族危机带来的影响;第二问从材料中归纳概括。

【结论与评定】(1)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反抗斗争兴起。

高中历史 9.1 酝酿中的变革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9.1 酝酿中的变革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9.1 酝酿中的变革导学案人民版选修1【情景激趣】这幅图反映了19世纪末的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该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目标明晰】;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而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难点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知识点一、酝酿中的变革(一)变法背景1、国际局势:发展资本主义已是大势所趋。

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

①.两大变局:⑴经济上:欧美列强先后开始第次工业革命,进入时代。

⑵政治上:英美等国的建立。

②.说明:变革,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示范。

2、民族危机:甲午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初步发展。

原因:(1)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成为有识之士挽救民族危亡共识,掀起高潮。

(2)甲午战败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中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3)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限制。

4、阶级基础: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达标做题】1、1894年10月,日军占领旅顺。

当时有日本人画了这样一幅漫画,画中的清朝官员被“击溃”,并写上“旅顺口”三字,该官员虽扛着洋枪,但其洋枪、大炮被日军的扫帚把所打碎。

该画( )①是对中华民族的公开侮辱和挑衅②客观上体现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③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的狂妄自大④是日本强大国力的真实写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 .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知识点二、新思想的演进: (一).表格:演进过程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影响 地主阶级 抵抗派 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 洋务派 李、张、曾、左 自强求富、中体西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冯、王、郑(二).维新思想发展:1.连线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主张2.主要活动——进行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⑴原因:维新思想的发展引起了的恐慌与仇恨,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高中历史 专题9 戊戌变法 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9 戊戌变法 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一酝酿中的变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中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894年,刚刚崛起的“东方的小国”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战争中,中国惨败。

这一失败震惊了朝野,促使中国有识之士从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反思。

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B.X之洞C.X观应D.梁启超,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魏源和X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X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X革新,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则晚于X观应。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D项为正确答案。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X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B项。

5.(图文探究)《时局全图》是辅仁文社的创办人之一、兴中会会员谢缵泰创作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画中的背景是一幅中国地图,而熊、犬、蛙、鹰等动物代表各国列强,在中国的版图上各据一方,贪得无厌地瓜分中国。

左上方题有一诗:“沉沉酣睡我中华,那(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思维点拨] 1.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 西方技术,而不学习西方制度,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2. 早期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而不是地主阶级。
3.维新思想:
比较项
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
《新学伪经考》
翻译《天演论》
著作
《变法通议》
《孔子改制考》
《原富》
借助孔子的权威
向中国系统介绍
思想 宣传维新变法主 宣扬“民权论” 西方进化论和资
6.光绪皇帝为了维护统治,不甘做“亡国之君”, 决定变法。
[探究问题] 材料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 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但在近代中国 历史发展进程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见下图)。
——人民版历史教材
思考: 根据材料,从现代化的视角论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 作用。 提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例如,随着近代民
二、新思想的演进
1.地主阶级的探索: (1)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 洋 务 运 动 迈 出 了 中 国 在 近 代 化 道 路 上 较 大 的 一 步,但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2.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王韬、冯桂芬、郑观应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 改革。 (3)评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但它为戊戌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2.国内局势: (1)政治:民族危机加深。 ①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加速了中 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②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①原因: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兴起,“自强”“求富” 成为洋务运动的口号;许多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 的呼声,倡导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作用: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 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_1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16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_1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20190128316

第1课 酝酿中的变革预习导引知识点一 大势所趋 1.国际形势(1)经济:19世纪下半期,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政治⎩⎪⎨⎪⎧①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

②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国内形势 (1)民族危机加深①《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②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①原因: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产业。

许多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倡导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表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③影响: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知识点二 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开眼看世界 (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2)口号:“自强”“求富”。

(3)评价⎩⎪⎨⎪⎧①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②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③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3.维新思想的发展(1)原因: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①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是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知识点三 士人干政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

2.表现(1)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2)“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使光绪帝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

人民版选修1《酝酿中的变革》word学案

人民版选修1《酝酿中的变革》word学案

专题九戊戌变法第一节酝酿中的变革(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了解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大势所趋【预习思考】1、19 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2、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初步发展的原因?【自主学习】1.从19 世纪下半叶起,变革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 ,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2.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同时,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狂潮。

3.19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了初步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跟进训练】知识点二新思想的演进【预习思考】1、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3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各是什么?他的思想分别起到了怎样的影响?【自主学习】1.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认为西方的_______________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自上而下的__________________ ,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2.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家。

其中,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的是 ____________ ,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民 权论”的是 _____________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九 戊戌变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专题九戊戌变法[考纲]戊戌变法。

[课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酝酿中的变革1.国际背景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发展经历着两大变局。

在经济上,欧美列强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

在政治上,英美等国开始建立文官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2.国内背景(1)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许多有识之士把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看做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之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①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②康梁的维新思想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宣传方式: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4)直接原因: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

二、百日维新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主要内容(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开垦荒地,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1《酝酿中的变革》》优秀表格教案(1课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1《酝酿中的变革》》优秀表格教案(1课4页)

课题:酝酿中的变革年级:高二科目:历史教案编写日期:2019年5月15日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历史。

一百一十多年前的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变革、适应现代化挑战的首次尝试。

它是以康有为为代表,得到光绪皇帝充分支持的政治运动;又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近代中国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发生的背景是非常重要,必须要从国际、国内形势着手,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组织等多角度展开分析,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在此过程中,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结合材料,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小结,以加深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总体来说高二学生已经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有学习的欲望,喜欢互动探究学习。

运用情景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但是本校高二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不主动,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

本课采用以史实为基础----以情境创设为思维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学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活动为实现方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运用注意归纳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抓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_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9_1酝酿中的变革课件人民版选修1

(3)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 郑观应等。他们主张不但要与西方国家进行“兵战”,还要与之 进行“商战”,要求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度。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但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4)资产阶 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他们主张变法维新,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政治制度,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的思想在当时产 生了广泛影响,后来发展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4.维新思想
(1)康有为 ①著作:《__新__学__伪__经__考__》和《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__儒__家__思__想___ 相结合。
(2)梁启超 ①著作:《__变__法__通__议__》,主张变法图存,提出民权论。 ②作用: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_维__新__变__法_ 运动的发展。
(3)洋务运动期间,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人为代表的 早期改良主义者主张向西方学习,变法自强,发展资本主义,实 行君主立宪,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
(4)甲午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提 倡西学、发展近代工业,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法运 动。
自主学习
预习教材 自学自查
一、大势所趋
1.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1)经济:欧美列强先后进入__第__二__次__工__业__革__命___时期。 (2)政治:资本主义的__运__行__机__制____进一步完善。 ①英国议会改革使更多民众获得_选__举__权____和参政权。 ②19世纪中期开始,英美等国建立_文__官__制__度__。

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9戊戌变法1酝酿中的变革学案人民版选修1

一酝酿中的变革知识点一大势所趋1.国际形势(1)经济:19世纪下半期,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政治①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

②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国内形势(1)民族危机①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②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2)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①原因: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产业。

许多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倡导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②表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③影响: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21“学习思考”,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提示:①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外国资本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知识点二新思想的演进1.近代开眼看世界(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2)口号:“自强”“求富”。

(3)评价①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②使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③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3.早期维新思想(1)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2)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

(3)评价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1)原因: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1《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9.1《酝酿中的变革》教学设计

选修一:《酝酿中的改革》教课方案一课时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1、认识戊戌法生的史本源;2、述百日新的主要内容,剖析其特色;3、知道戊戌法失的基本史,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波折性。

述康有、梁启超等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和特色。

认识法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本主初步展和初期新思想生的史。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波折性。

教课重点戊戌法的背景。

教课点如何理解康有的“托古改制”思想。

【导入——温故知新】教提,学生思虑并回答:日本的明治新洲国家生了什么影响?并以中国例,列事件。

极方面:日本作成功启近代化的典型,洲落伍国家供给了重要的启迪和。

例:戊戌法悲观方面:日本的外洲各国来了深重的灾。

例:甲午争【讲解新课】一、新法的史背景;(大所 )要修业生梳理重点1、国局:展本主已经是大所。

2、民族危机:列掀起分割中国浪潮致⋯3、基:甲午争后,中公民族本主初步展。

4、基:民族作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史舞台。

5、思想基:初期新思想法起到必定的思想先作用。

(一 )国际形势:表示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是大势所趋。

请同学们阅读“大势所趋”“新思想的演进”两个框题,思虑:1、 19 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1)经济上:欧美列强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

(2)政治上:英国议会改革公众获取选举权和参政权;英美成立文官制度,完美资本主义运转体制。

2、这说了然如何的问题?说明问题:改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也为中国成立资本主义制度供给了示范。

(二 )民族危机:思虑:甲午战败,列强的分割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如何的影响?列强分割中国的浪潮,致使中华民族空前危机。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合约》成为继《南京合约》后最严格合约,加快中国半殖民地化进度。

2、列强掀起分割中国浪潮。

(三 )经济基础: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后。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公司比较表时间公司数资本额(万元)1863— 18941196801895— 189********联系必修二知识点,并联合第117-118 页有关内容,剖析: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期间初步发展的原由?2、原由:⑴发展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成为有识之士拯救民族危亡共鸣,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酝酿中的变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九戊戌变法酝酿中的变革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酝酿中的变革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学习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难点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学习内容】基础知识预习:1.从19世纪下半叶起,变革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2._______________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进程,同时,西方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__的狂潮。

3.19世纪末,随着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早期的一批维新思想家是从________________中分化出来的,他们认为西方的__________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自上而下的_________,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5.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思想家。

其中,被称之为“火山大喷火”的是__________,被称赞为“中国西学第一人”的是____________,提出“民权论”的是__________。

6.维新派与顽固势力争论的中心是:要不要实行___________,要不要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___________,要不要改革封建的____________。

7.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发展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指______ 。

8.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了_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号。

教学过程:一、历史背景;(一)国际局势:1、19世纪下半叶起世界历史经历两大变局?(1)经济上:(2)政治上:2、这说明了怎样的问题?(二)民族危机:(三)经济基础:(四)阶级基础:(五)思想基础;1、代表:王韬、薛福成、等。

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课前预习学案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课前预习学案人民版选修1

一酝酿中的变革课前预习情境导入中日《马关条约》谈判场景苏州的苏纶纱厂车间《马关条约》成为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苛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基础。

维新派为变法进行了哪些活动?参考答案:著书立说,创办学堂,创办报刊,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宣传变法思想。

知识预览一、答案:资本主义中日甲午战争初步发展二、答案: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康有为进化论论战三、答案:公车上书时务1898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酝酿中的变革1895年4月15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举国上下议论纷纷,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

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史称“公车上书”。

你知道这些举人为什么要上书光绪帝吗?公车上书提示: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康有为等有识之士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

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戊戌变法兴起的历史背景1.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1)经济上,19世纪下半期,欧美列强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________过渡。

(2)政治上,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19世纪中期开始的英美等国________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________》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1)原因: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________”的呼声。

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2)影响:为________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4.维新思想的形成与传播(1)形成背景:①旧的探索失败:林则徐、魏源提出“______________”的主张,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________来挽救危机,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②早期维新思想的先导作用:以冯桂芬、王韬、________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提出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________和文化,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的要求,其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但对后来的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③社会形势的需要:19世纪末期,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①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主张,在《新学伪经考》和《____________》中,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在晚清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核心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在宣传变法的过程中,为减少变法的阻力,康有为将变法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说明康有为对中国国情了解深刻,但也反映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特点,使得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②梁启超:曾任《时务报》主笔,发表《________》等文章,反对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官僚制度,主张变法图存;提出“以群术治群”为核心的“________”,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③严复:创办《________》,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________》及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把____________________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康有为称赞他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①内容: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________________,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

②实质:是一场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争论,是中国新兴的________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首次交锋。

③影响: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的政治斗争做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19世纪末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推行维新变法的基础,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迫使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找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资产阶级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奠定了阶级基础;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1.开端:“公车上书”(1)背景:______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概况:康有为起草请愿书,上书都察院,要求拒和、迁都、练兵、______。

(3)影响: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逐步从理论上的宣传发展为实际的行动。

2.发展(1)多次上书皇帝:“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使________感到不变法无以救国,并试图通过变法有所作为。

(2)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成立________。

在其影响下,________、南学会等纷纷建立,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

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口号的________;保浙会、保滇会等相继成立,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

维新派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维新变法很快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对“百日维新”的实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答案:一、1.(1)电气时代(2)文官制度2.(1)马关条约3.(1)实业救国(2)维新变法4.(1)师夷长技以制夷科学技术郑观应政治制度(2)孔子改制考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变法通议民权论国闻报天演论西方进化论学说(3)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二、1.(1)1895 (2)变法2.(1)光绪帝(2)强学会时务学堂保国会【问题1】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浓重的一页,它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志士仁人发动的拯救中国危亡的爱国运动,是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的近代化运动,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

你知道这次变法的历史根源吗?提示:本问题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阐述了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

理解本问题,能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探究要点:(1)从国际上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发展资本主义、改革旧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2)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是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

②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④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已经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出了变法维新的呼声,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问题2】康有为认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据此,请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这一特点的利弊得失、原因。

提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有对西方近代先进思想的学习,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探究要点:(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3)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4)原因: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或思想文化上,长期受着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正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进入近代以来,旧的一套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中去寻求真理。

但是,封建主义的经典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资产阶级又不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起孔圣人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例题1】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解析:A项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观点;B项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对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认为中西文化应该相互融合,不是维新派的观点;C项认为中学与西学本质不同,实际上反对洋务派将“西用”嫁接到“中体”上的主张,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的观点。

D项认为人权、科学是西方优越的两大因素,是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来的。

答案:C【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下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

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解析: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同时注意材料与教材的结合。

参考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社会变革,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比较题要注意比较的角度和各自的侧重点,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比较的能力。

康有为、谭嗣同、严复三人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也有所不同。

1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B.清政府放松限制,允许民间办厂C.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D.“实业救国”呼声的出现2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A.法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4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