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09.25•【文号】学位〔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位委员会,军队学位委员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已审议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0年9月25日附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就与挑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

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完善了我国学位制度,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通道,实现了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探索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三是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截至2019年,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321.8万人、博士专业学位4.8万人。

四是有力支撑了行业产业发展,针对行业产业需求设置了47个专业学位类别,共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9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8个,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行业产业,部分专业学位类别实现了与职业资格的紧密衔接。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产学研技术联盟已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定义、发展背景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分析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内涵,包括合作创新的动力、模式、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总结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以期为推动产学研技术联盟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合作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提供了深入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创新理论强调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产学研技术联盟作为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产学研各方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能够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创新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动力源泉和目标导向。

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技术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产学研技术联盟能够通过合作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组织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分析框架。

合作经济学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的内在机制。

合作经济学认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创新效率和成功率。

合作经济学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提供了合作动力、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的理论依据。

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涉及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合作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理论为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三、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的现状分析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汇报人:2023-12-06目录CONTENTS •引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解析•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与体系的关联性研究•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联盟及体系介绍•结论与建议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研究内容与方法1. 联盟及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与框架;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研究2. 联盟内部的合作机制与运行模式;3. 体系中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4. 联盟及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和对比研究,探究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02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概述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是一种由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组成的联合体,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

定义联盟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特点,注重发挥各成员的优势和特色,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特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的联盟具有汇聚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推动人才培养、深化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作用,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作用国内概况国外概况发展趋势国内外联盟的概况及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联盟,如“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等。

211010316_军工集团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创新的若干思考

211010316_军工集团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创新的若干思考

2023年·第02期35航天工业管理Theory & Analysis研究与探讨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提出要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加强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有机衔接创新链条,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把科技力量转化为国防和经济竞争优势的必经途径。

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大型军工集团企业作为推动我国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必须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快论证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科技项目。

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往往涉及航天、航空、材料等多个科技领域,是一项多门类、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具有技术成熟度低、难度高、风险大等特点,因此,必须强化跨领域、跨专业、跨单位、跨地域的协同创新,提高项目联合论证实施的质量和效率,尽快形成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同时针对协同创新形态呈现的新特点,适时调整管理模式,克服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弊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重大科研项目的严格规范管理。

一、协同创新的定义协同创新是指协同主体为了共同的研究开发目标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而形成的协同契约安排,是创新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

协同创新实现了从沟通到协调,到合作,再到协同的螺旋上升等一系列过程。

对集团级企业而言,内部的协同创新一般是指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政策的引导,促使内部具有相似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协同主体间进行深度合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突破项目及科研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利用参与方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实施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问题公关,通过“协同效应”实现在科学研究、技术可开发上的军工集团重大科研项目协同创新的若干思考穆京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李晓娟/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崔永双/航天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2023年·第02期36航天工业管理Theory & Analysis研究与探讨重大进展和突破。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6.30•【文号】自然资发〔2024〕118号•【施行日期】2024.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其他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自然资源领域基础研究的若干举措》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促进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研究提出以下举措。

一、优化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任务布局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规律与深地资源勘探开采、深海深渊系统认知与海洋极地资源环境安全保障、智能化测绘与地理信息安全、土地系统科学与国土空间数智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论与资源资产核算、土地退化与防治、生态系统安全与保护修复、地质和海洋灾害预警与自主模式等自然资源重要基础研究方向,面向重大应用场景,强化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提供关键理论和方法支撑。

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提升我国地球系统科学认知水平,逐步构建原创性自然资源理论体系。

突破自然资源核心技术、科研仪器、关键装备与软件中的基础原理问题,为变革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源泉。

二、强化自然资源科技基础性工作和重大科学工程建设基于自然禀赋特征,依托资源、生态、海洋、林草等领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按统一指标、技术、标准的原则,拓展优化代表性、典型性观测研究站和本底观测场的布局,支持业务观测站网通过升级改造提升服务基础研究的功能,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要素、长时序定点综合观测和站网建设。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07.30•【字号】•【施行日期】2023.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市(地)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现将《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财政厅2023年7月30日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职责第三章专项和项目指南第四章项目申报第五章评审及立项第六章项目实施第七章项目验收与成果管理第八章监督与绩效管理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省重点研发计划管理,保障计划顺利、高效实施,按照《黑龙江省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相关要求,参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点研发计划由省级财政资金设立,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支持引领全省未来创新发展的新兴技术、颠覆性技术,着力解决制约重点产业及社会公共领域发展的前沿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问题,为加快推动创新龙江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条省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坚持以下原则:(一)聚焦需求,明确目标。

聚焦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把握技术前沿趋势,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二)创新机制、统筹资源。

深化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集成优化配置全社会科技资源。

(三)把握定位,注重衔接。

坚持成果产业化导向组织研发攻关,加强与基础研究等其他类科技计划统筹衔接。

(四)加强监督,突出绩效。

建立权责明确的监管机制,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科学评估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1.10•【文号】国发〔2017〕4号•【施行日期】2017.01.1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1月10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以新理念引领教育现代化(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持续向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进展,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进入均衡发展新阶段,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确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显著提升,继续教育持续发展,全民终身学习的态势初步形成。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学生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表现良好,我国成为国际工程联盟本科教育互认协议成员,一批高校和学科世界排名显著提升。

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

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有所缓解,国家助学制度更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改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

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

打造中国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

|孙新章 王辉 姚娜 何正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CREATING NEW DRIVERS AND NEW STRENGTHS FOR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解读NATIONAL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FOR SDG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破解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培育经济新动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聚焦制约中国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国内外同类地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示范和经验。

自这项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指导下和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与深圳市、太原市、桂林市、郴州市、临沧市、承德市、湖州市、徐州市、鄂尔多斯市、枣庄市、海南藏族自治州11个示范区奋楫笃行。

2023年12月12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发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年度报告(2023)》,全面梳理总结了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亮点成果。

6年来,创建了一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平台,落地转化系列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成果,探索实施了多项可持续发展改革措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汇聚增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提升,城市更加宜居美丽,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经验模式并在同类地区辐射推广,示范区建设成效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立足全球视野和现实需求,取得五大显著成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作为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是依靠创新统筹地方各项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2024年度天津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含答案)

2024年度天津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含答案)

2024年度天津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通俗地说就是数据的中心A.大数据B.数据中心C.物联网D.工业互联网2.()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A.科技B.军事C.人才D.经济3.《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科研机构、高校要按照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制定以()为评价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激励办法。

A.论文数量B.工作年限C.实际贡献D.职务职级4.工业产权中的专利权不涉及?()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产品商标D.外观设计专利5.取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与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后者不规定()。

A.新奇性B.发明性C.实用性D.美感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基础设施投资的是()。

A.环保B.教育C.国防基础设施D.服务业7.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现状在(),以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数据沙箱为主的新技术不断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A.技术融合层面B.区域发展层面C.技术发展层面D.区域融合层面8.以下陈述不属于“大变局”时代特质的是:()A.社会风险更加多样、复杂B.人化自然程度进—步加深C.社会治理政策更倾向效率D.人类普遍进入长寿时代9.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两个积极性。

A.教师和企业B.高校和学生C.高校和企业D.教师和学生10.教字广东项目的五大政务服务应用平台中()是面向全省1300万商事主体的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平台将分散在政府各主管部门的企业开办、经营许可、清缴税款、出口退税、创业补贴、扶持资金申请等961多项高频服务集成到一个手机应用。

A.奥商通B.粤政易C.广东政务服务网D.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11.《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11•【字号】鲁政字〔2021〕164号•【施行日期】2021.09.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11日山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为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

必须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推动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跃上新台阶。

(一)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态势。

1.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省份,科技创新实力持续提升,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创新能力迈入全国前列。

“十三五”期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6位,青岛、济南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第10位和第14位。

全省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

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1.82万家,居全国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6万家,是2015年的3.7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5.1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953.92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4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3013件,分别是2015年的2.53倍和3.60倍。

2011年国家自科基金管理学部资助清单

2011年国家自科基金管理学部资助清单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71101001/G0115 71171001/G0106 71172190/G0206 71102157/G020371171002/G0110 71171003/G011571172219/G020901 71101002/G01030371103001/G030871173001/ G0308 71173002/ G0308 医改形势下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策略研究江启成 安徽医科大学 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研究 秦侠 安徽医科大学 Knight不确定环境下最优消费和投资问题研究费为银 安徽工程大学信息环境下面向过程的钢铁制造业成本要素分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潘瑞林 安徽工业大学基于需求依赖库存的物流配送与供应链优化研究闵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城乡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保健策略研究马颖 安徽医科大学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宋马林 安徽财经大学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优化与控制机制研究刘银国 安徽财经大学中小企业组织冗余、组织搜索和产品创新:传导机制与情境因素研究李晓翔 安徽大学物联网环境下面向能源效率的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排产方法研究龚本刚 安徽工程大学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 基于经验定价核的一种新的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期权定价方法研究周海林 安徽财经大学71173003/G0308 71103002/ G0308 71161001/G0105 71162020/ G020802 71102021/ G020401 71102022/ G0206 71103003/ G030202 71103004/G0305 71103005/ G030571103006/ G030671103007/G0309 71103008/ G0309 高学历人才集聚地区过度教育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范皑皑 北京大学预期与大学生就业研究 杨钋 北京大学个体经济行为中的社会性因素:以股票投资为例孟涓涓 北京大学县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原因与对策研究 沈艳 北京大学农业土壤碳汇实现机制研究 张建伦 北京大学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社区信仰异质性对公共物品供给影响及政策研究阮荣平 北京大学基于风险偏好的模糊博弈及宁夏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最优策略研究李存林 北方民族大学甘宁青回族老字号品牌进化路径与政策研究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谈判者自尊效用和经济利益效用权衡的动机模型张立青 北京大学投资者羊群行为:市场微观结构与宏观信息环境视角的研究唐涯 北京大学质量与效果导向的“分级-定基-审计-浮动”式医保费用支付方式研究徐恒秋 安徽医科大学农村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放置技术服务全面质量管理多维评价及路径研究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71103009/G031171103010/G03130171110107025/G030671110307014/G0314********/G03060271132002/G020*********/G020*********/G020*********/G0371141014/G0312********/G031271161130174/G020*********/G010*********/G011371172020/G020*********/G020*********/G02010371172023/G02040171172024/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谢晓非北京大学海归人员在企业资源获取、创新及国际化中的作用路江涌北京大学 转型期中国企业的战略决策模式及绩效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武亚军北京大学 企业社会责任(CSR)与政治行为(CPA)的关系及前因后果研究张建君北京大学 领导行为对服务型员工情绪劳动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任润北京大学 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研究陆杰华北京大学 国际人才流动和跨国知识流动:以中英两国为例路江涌北京大学 并行数据和调查数据质量管理 严洁 北京大学 空间面板数据的理论和应用虞吉海北京大学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陆正飞 北京大学 管理科学科技名词-会计学 吴联生 北京大学 汇率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中的作用施建淮北京大学 我国未来人口规模、结构预测及相关分析 曾毅 北京大学 健康老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曾毅北京大学“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会议谢新洲北京大学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赵耀辉北京大学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国际并购战略研究武常岐北京大学我国人力资本的代际传导机制及其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基于理论与实证的研究秦雪征北京大学BCHP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城市能源需求分布的选址与小规模区域供能系统模式曹鸣凤 北京大学G020401 71172025/G0206 71172026/G0206 71172027/G0206 71172028/G0206 71172029/G020702 71172030/G0208 71172031/G0208 71172032/G020801 71172033/G020802 71173004/G0306 71173005/G0308 71173006/G0312 ********/G0206 71103011/G0309 71172183/G020102 71103012/G0312 ********/G0102 71101003/G010301 71101004/G0115 71101005/G0117 71103013/G030503 71110307006/G0116 71110307021/ G01120371133001/ G0305 71171007/ G011203 71171008/ G0114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管理研究 李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价值模式挖掘及应用研究 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引导仿真的工程失败概率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潘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概念地图的知识集成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郝金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农村环境建设公共投资的供给机制与投资效率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外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刘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届计算交通科学国际研讨会 田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符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吴俊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城市化对家庭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李艳梅 北京工业大学 商业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顾力刚 北京工业大学天基红外系统多星在线协作调度快速优化方法研究罗开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团体贷款合约设计研究高雅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新能源替代和传统耗竭能源突破的动态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政策设计李金铠 北京大学经济理性与制度规范: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研究苏峻 北京工商大学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经济效应研究吉彩红 北京工商大学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能力演进机理的研究 王国顺 北京工商大学 获取和预测多维属性产品的消费者偏好:基于稀疏和完整自我明示数据的混合方法苏萌 北京大学“家”的观念如何影响家庭购买决策 符国群 北京大学整体政府视角下的中国政府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周志忍 北京大学合约视角下农村住院分娩支付制度的选择与优化研究郭岩 北京大学文化价值与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融资决策赵龙凯 北京大学企业集团统一审计:审计师选择、审计质量与经济后果伍利娜 北京大学体育赞助对品牌资产的提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江明华 北京大学消费者对融合产品的评价与选择的心理机制研究张红霞 北京大学社会比较中的决策过程 谢晓非 北京大学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度量与交易成本管理李怡宗 北京大学基金持仓行为与动机研究 刘玉珍 北京大学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与资产风险 杨云红 北京大学71171009/G0114 71171010/G0115 71172014/G0206 71172015/G020802 71172016/G0209 71173007/G0301 71173008/G0302 71173009/G030704 71173010/G0309 71171011/G010303 71171012/G0115 71101006/G0103 71101007/G0109 71101008/G010902 71101009/G0116 71102150/G0212 71103014/G030602 71110307002/G0212 71128001/G010303 71131001/G0103 71132008/G0212 71171013/G0103 71171014/G0108 71171015/G010901 71171016/G011871171017/ G0118 71173011/ BT模式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偿付机制研究叶苏东 北京交通大学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战略模型研究林兴强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层级式行为安全模型研究闫学东 北京交通大学 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优化 季常煦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中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刘保国 北京交通大学 2011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LISS’2011)张菊亮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控制、协调与优化研究 申作军 北京交通大学 区域综合交通系统运行管理及建模方法 毛保华 北京交通大学 物流资源整合与调度优化研究 徐寿波 北京交通大学 面向资源约束和公交导向的信号交叉口多方式交通流协同运行的仿真建模方法研究魏丽英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空间网络的城市交通出行引导策略研究高亮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网络形成博弈的物流网络有效性与稳定性协调研究卞文良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模拟分析 李静 北京交通大学 供应链突发风险“情景-应对”型应急决策研究李健 北京化工大学 基于期限结构模型的中国债券信用利差体系研究周荣喜 北京化工大学 不确定环境下鲁棒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胡捷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随机优化理论的列车节能操纵问题研究李想 北京交通大学 微观解构下的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模式研究—基于扩展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田东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政府引导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机制研究 韩立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专利价值分布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新兴技术资源发展的启示研究陈向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机理与机制设计研究任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信息表示与传导机制的异质agent计算金融模型杨海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商业信用的二级垂直契约理论及其对融资约束的跨周期影响石晓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心理账户补偿机制的消费者旧产品处置行为研究:理论体系与管理策略黄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顾客参与和体验的定制化生产系统价值形成机制研究王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压力测试方法论研究任若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G031302 71181240304/G0103 71101010/G0112 71171018/G0103 71171019/G0110 71172168/G020901 71172169/G0212 71173012/G031201 71173013/G031202 71101011/G0106 71102110/G0206 71102111/G021102 71102174/G0212 71103015/G0307 71103016/G031203 71110107007/ G020401 71110307003/G0111 71128003/G021102 71172170/G0203 71172171/G0206 71172172/G0214 71172173/G021502 71173014/G030571173015/ G030602 71173016/ G0307 71173017/ G031203 71101012/ G0108 反倾销反补贴政策选择理论体系与方法研究何海燕 北京理工大学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组织界面协同管理模式研究侯光明 北京理工大学 低碳约束下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减排机制、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 - 以石化和水泥产业为例王兆华 北京理工大学 危机情境下群体决策信息分享机制研究 孙晓敏 北京师范大学 管理权力视角下股权激励与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研究肖淑芳 北京理工大学 航空收益管理中的柔性舱位控制研究 李金林 北京理工大学“竞次”背景下中小企业员工关系:数据库、形成机理及心理援助机制研究刘平青 北京理工大学 农药施用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研究胡瑞法 北京理工大学 探索团队冲突影响团队知识共享的心理机制陈振娇 北京理工大学 第七届国际可靠性数学理论、方法与应用大会崔利荣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在线产品评论信息的消费者决策支持和虚假电子商务网站自动识别研究张东松 北京理工大学 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演化研究 夏恩君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社会网络的协作模型及推荐技术研究 陈翔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条件下基于Supply-Hub的装配系统协同补货策略研究李果 北京理工大学 面向企业技术整合和并购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研究黄璐 北京理工大学 煤矿区节能减排路径选择与控制策略研究 於世为 北京理工大学 公益风险投资VP模式下的可持续创新产业政策与开放式评价体系研究覃京燕 北京科技大学 面向多级行政区划的生态补偿框架理论与实证研究宋波 北京科技大学 信息不确定条件下的鲁棒DEA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王科 北京理工大学 财务困境风险、资产误定价与价值溢价: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张永冀 北京理工大学 不确定跨国资本预算模型及决策研究 黄晓霞 北京科技大学 大规模协同设计的产品-社区共生模型及其进化机理研究张晓冬 北京科技大学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中国钢铁工业低碳生产模式优化研究张群 北京科技大学 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形成、演化与治理机制研究王道平 北京科技大学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研究刘伊生 北京交通大学 中韩可持续性运输系统双边学术研讨会 徐猛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本体与异质复杂网络的推荐系统研究 甘明鑫 北京科技大学71102020/ G0205 71103017/ G0304 71103018/ G0309 71103019/ G0311 ********/ G0311 ********/ G0309 71171020/ G0108 71173018/ G0301 71173019/ G0303 71173020/ G0309 71173021/ G0309 71173022/ G0309 71103020/ G0314 ********/ G0204 71103021/ G030603 71171021/ G0117 71171022/ G010303 71171023/ G0104 71172134/ G0211 71172135/ G021102 71173023/ G0302 71173024/ G030504 71173025/ G0312 ********/ G011571172001/ G020802 71101013/ G0116 71171025/ 服务共享中的顾客兼容性研究:成因、影响与管理策略黎建新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耦合级联失效的立体物流保障网络抗毁性研究李勇 长沙学院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小宗投资性商品价格异动机制、预警及相关政策研究赵秀娟 北京邮电大学 跨国种子企业扩张背景下的农户种子决策行为研究——基于玉米种植的证据靖飞 渤海大学国际能源合作适用边界的特征与演化研究 郭晓立 长春工业大学 行为金融视角下的特质风险定价研究 文凤华 长沙理工大学 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库存差异的研究 雷全胜 北京邮电大学 半契约情景下的客户终生价值建模及营销决策研究齐佳音 北京邮电大学 云计算的商业价值形成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吴俊 北京邮电大学 开放式服务交付平台(OSDP)的运营模式分析与研究吕廷杰 北京邮电大学 语义Web环境下的大规模协同知识处理模型研究朝乐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谈判者的情绪对谈判的影响:情绪社会信息模型(EASI)在人际层面和自我层面的应用王敏北京外国语大学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的产生机制及采纳扩散研究范静北京外国语大学基于势差的制造产业集群企业知识协作模型研究张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支出间横向影响及支出责任纵向划分:基于中国市县级数据的研究尹恒 北京师范大学 效率和生产率分析方法新进展及其在高等教育生产中的应用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 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状况与改进研究——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视角毛亚庆 北京师范大学 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周作宇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数据库 李实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钟秉林 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生毕业前后生涯适应的追踪、Agent模拟和干预研究于海波 北京师范大学 收入分配、财富积累和财政政策效应的计算模型杨澄宇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职场精神力的企业慈善行为对员工态度行为影响机制研究:跨层次建模与配对调查柯江林 北京师范大学 缩小服务贸易逆差导向下的制造业服务创新能力研究王彦敏 北京师范大学 区域内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路线图研究薛二勇 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进步、职业结构变迁及其对我国城镇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邢春冰 北京师范大学G0114 71103022/ G030701 71172108/ G0212 71101014/ G0110 71101015/ G0115 71102132/ G0203 71103023/ G0304 71103024/ G031201 71103025/ G031203 71140003/G01 71171026/ G0103 71171027/ G0103 71171028/ G011201 71171029/ G011202 71171030/ G011203 71171031/ G0115 71171032/ G0115 71171033/ G0117 71172136/ G0206 71172137/ G020701 71172138/ G021001 71173026/ G0307 71173027/ G0307 71101016/ G010302 71101017/ G0111 71101018/ G01120171101019/ G0115 基于背景风险的证券组合选择机理及实证研究蒋崇辉 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产业集成创新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唐丽艳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离散差分进化的自动化制造单元调度干扰管理研究晏鹏宇 电子科技大学 考虑相关性的复杂多状态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维修决策理论研究刘宇 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社会媒体的网络调查适用性与参与意愿形成机制研究方佳明 电子科技大学 外部治理环境、利益相关者声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李延喜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复杂生产工况的钢铁制造成本控制优化方法研究蒙秋男 大连理工大学 技术追赶中的专利陷阱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张米尔 大连理工大学基于“结构-绩效”关系的区域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研究刘凤朝 大连理工大学 动态数据挖掘中的演化聚类模型与算法研究郭崇慧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违约风险金字塔原理的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迟国泰 大连理工大学 协调市场扭曲与稳健发展双重效应的存款保险定价研究秦学志 大连理工大学 面向生命周期的总承包项目知识集成研究 朱方伟 大连理工大学 调查并克服交通拥挤收费的边界效应 葛颖恩 大连理工大学 低碳供应链网络建模与运作机制研究 王明征 大连理工大学 安全系统开发(SSD)创新的消化吸收模式研究宋明秋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行为运筹的城市物流协同配送及其干扰管理研究王旭坪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纵向联盟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机制研究任曙明 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居民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形成机理及驱动机制研究曲英 大连理工大学 家庭异质性视角下城市居民能源消费行为机理与引导政策研究- - 以东北地区为例孙岩 大连理工大学 NSFC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绩效评估的网络模式与系统研究党延忠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混合流水作业组织的集装箱码头集疏运资源调度同步化研究靳志宏 大连海事大学 预约机制和物联网环境下的集装箱堆场箱位优选干扰管理模型与算法周鹏飞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长寿债券定价研究 尚勤 大连理工大学探索性研究范式下中小企业组织创新氛围构建机理研究崔淼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危机的SVM智能预警方法及应用林宇 成都理工大学 战略性新兴能源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侯剑华 大连大学71102053/ G020501 71102054/ G0206 71102055/ G0212 71103026/ G0303 71171034/ G0115 71172095/ G0203 71172096/ G020901 71173028/ G0314 ********/ G020101 71102089/ G0208 71102090/ G0212 71102091/ G0213 71102092/ G021502 71103027/ G0304 71103028/ G0304 71103029/ G030602 71171035/ G0113 71171036/ G0115 71171037/ G0117 71172118/ G0201 71172119/ G020401 71172120/ G0206 71172121/ G020871172122/ G020802 71173029/ G0301 71173030/ G0302 自有品牌(PB)开发对零供关系的影响研究李健生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非参数方法和非线性模型的经济景气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研究陈磊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时变参数的学习机制、利率行为与政策效果研究王志强 东北财经大学 开放式创新导向/能力、动态能力与组织学习: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高良谋 东北财经大学 组织变革对员工工作压力影响机制的纵向实证研究林忠 东北财经大学 上市公司如何选择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 基于嵌套结构的经验研究刘淑莲 东北财经大学 共主体国家形象话语及其全球文化嵌入效应和机理研究李怀斌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益贫式增长的绩效评价与路径优化研究刘畅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结构突变和截面相关的省际碳排放面板协整检验方法王维国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的资产定价理论与经验研究史永东 东北财经大学 社会资本对集群体系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交换有效性的中介作用李浩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VFM视角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PPP模式选择模型及应用研究王东波 东北财经大学 创业学习与家族企业跨代创业成长机理研究陈文婷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规模阈值跃迁的大企业集团引领式产业创新升级:机理与实证研究李宇 东北财经大学 中国电力业环境效率测评与研究——基于环境保护与电力发展双目标视角的分析彭昱 东北财经大学 面向在线信息的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彭怡 电子科技大学 大股东控制权合谋机制与利益分配渠道实证与实验研究宗计川 东北财经大学 基于虚拟品牌社群的企业负面网络口碑治理研究张杨 东北财经大学 绿色供应商成长评价模型与方法研究 白春光 东北财经大学 均等与增长:转移支付对县级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影响——基于2003年至今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周美多 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市场微观结构和特定事件的高频交易研究李平 电子科技大学 企业协同创新与集群网络演化的交互模型研究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 生产转换和需求替代即时协同下基于最优预测时域的动态批量决策研究慕银平 电子科技大学 高科技企业CEO领导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陈璐 电子科技大学 增长期权、创业板企业定价与风险投资决策李强 电子科技大学 竞争性供应链信息共享策略研究 钱宇 电子科技大学71173031/G0303 71173032/G0304 71173033/G0304 71101020/G0103 71101021/G010303 71101022/G0109 71101023/G011203 71101024/G0115 71102119/G020401 71102120/G021101 71103030/G0304 71103031/G030503 71150110169/G0205 71171038/G010301 71171039/G010301 71171040/G0109 71171041/G0110 71171042/G0115 71171043/G0117 71172150/G020101 71172151/G0214 71173034/G031201 71171044/G0106 71173035/G030502 71103032/G030671171045/ G0104 自组织社会网络的特征信息融合与决策支持方法研究李德敏 东华大学基于外部性优化配置的产业链环境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孙广生 东北大学基于空间视角CVM的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敖长林 东北农业大学 基于粮食安全的东北地区养殖业与粮食生产良性竞协发展机制研究李翠霞 东北农业大学 创新公共政策中政府技术采购的决策与评价模型研究王宏 东华大学金融市场关联网络结构分析及风险预警研究庄新田 东北大学混合驱动机制下知识协同目标网络的状态评价及优化控制研究俞竹超 东北大学消费者偏好背景下买方抗衡势力形成机理及其影响研究李凯 东北大学自助服务技术(SSTs)情境下服务失败和服务补救的实证研究曹忠鹏 东北大学考虑学习效应的多项目调度与人力资源分配优化理论与方法刘士新 东北大学零部件外包模式下产品族质量规划的优化理论与方法雒兴刚 东北大学离散制造系统生产计划的弹复性分析及优化排程方法的研究王庆 东北大学基于用户情感需求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支持技术研究郭伏 东北大学基于意图的大规模柔性服务过程研究 冯国奇 东北大学EPR回收产业链纵向交易关系的形成机理、绩效评价与规制研究田海峰 东北大学新农保试点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流动性约束视角向涛 东北大学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theperformance impact of high performancework systems in professional servicejanine Bosak 东北大学复杂耦合网络上相继故障建模及保护策略研究王建伟 东北大学态度-行为关系视角下可解释客户流失预测模型研究陈震宇 东北大学基于行为合约理论的委托投资组合管理风险选择与激励机制研究王健 东北大学合作企业组织间关系模式演进与创新绩效研究辛冲 东北大学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波动的形成机理、实证影响与治理研究肖兴志 东北财经大学 企业间部分所有权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政策于左 东北财经大学 考虑突发事件多种可能情景的风险应急决策方案择优方法研究袁媛 东北大学考虑动态需求和生产批量成本的分散式供应链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联合决策模型研究李洪燕 东北大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研究——基于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内生关系的分析吕炜 东北财经大学71172174/ G0212 71101025/ G0107 71101026/ G0113 71102031/ G020101 71103033/ G031102 71103034/ G031301 71171046/ G0103 71171047/ G010301 71171048/ G0104 71171049/ G0109 71171050/ G0109 71171051/ G010901 71172044/ G021502 71173036/ G0304 71101027/ G0103 71101028/ G010303 71101029/ G011201 71101030/ G0113 71101031/ G0114 71102074/ G0203 71102075/ G0206 71102076/ G0207 71102077/ G02070171102078/ G0208 71102079/ G020801 71102080/ G020802 渠道竞合行为、控制机制和关系结果:基于松散耦合理论的实证研究张磊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供应链导向:维度构建、驱动因素和对绩效的作用机制薛佳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尔、联想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品牌如何被发达国家消费者接受?消费者全球-当地认同的影响作用研究郭晓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企业二元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效果研究陈建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IPO市场异象背后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 邵新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内生决定及其经济后果研究陈德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 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结构性质的需求依赖价格的供应链合同模型研究赵映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互联网环境下国际团队中的个人信任发展规律实证研究:基于建导式协作背景程絮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危机时代应用高维数据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的研究 - 基于非线性动态因子模型的方法陈志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小波方法为基础的跳检测方法及其在高频金融市场中的应用薛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复杂动力网络的突发事件信息同步传播行为及其模型研究庄亚明 东南大学基于资源嵌入-流动-聚合网络重构的蜕变期企业转型研究王文平 东南大学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与规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胡汉辉 东南大学模糊环境下社会网络中的影响扩散及其优化研究倪耀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基于碳排放的多级供应链优化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舒嘉 东南大学连续模糊决策的词计算理论及其信息集成方法研究刘新旺 东南大学突变型顾客需求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研究王海燕 东南大学基于生物细胞弹性理论的供应链弹性测度模型研究:以食品安全事件冲击下的食品供应链为例赵林度 东南大学商业模式设计对组织适应性的影响及权变作用机理研究:CAS视角的分析吕鸿江 东南大学基于参保职工慢性病健康教育实验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平衡机制研究路云 东南大学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区域多机场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陈欣 东南大学考虑顾客行为的跨期定价与容量控制策略及其在旅游业的应用研究张玉林 东南大学网络环境下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双渠道供应链协作策略研究徐琪 东华大学高速公路运营状态的不确定性建模和预测 郭建华 东南大学招投标中的串谋与最优激励机制设计 王宏 东南大学。

2021年度南京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工程专题(高级研修班)人工智能专题讲座题库

2021年度南京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工程专题(高级研修班)人工智能专题讲座题库

人工智能专题讲座总分:100及格分数:60考试剩余时间:1时08分49秒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是生物智能的主要特征之一。

A、学习能力B、社交能力C、思考能力D、感知能力2、预言家凯文·凯利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成为一种如同()一样的基础服务。

A、电力B、石油C、医疗D、教育3、2019年,科技部支持海康威视建设()。

A、医疗影像B、智能语音C、视觉计算D、视频感知4、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是()。

A、深圳B、上海(浦东新区)C、青岛D、济南5、()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要立足“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与战略支撑点的区位优势,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为重要抓手,聚焦医疗、金融等优势行业,释放应用场景清单,促进技术-产业迭代发展。

A、成都B、重庆C、合肥D、青岛6、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智能化学习空间,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运用()。

A、智能教育助理B、远程教育助理C、在线教育助理D、特聘教育助理7、2016年3月,AlphaGo与世界围棋冠军进行了对决,结果是以()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

A、4:0B、4:1C、4:2D、4:38、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梳理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脉络,把握产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以“()”为原则,建立完善标准体系。

A、基础统领、应用牵引B、急用先行、成熟先上C、优先开发、优化提升D、规划设计、创新引领9、国际电信联盟从()年开始开展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

A、2014B、2015C、2016D、201710、突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及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以()为核心,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制定人工智能通用技术发展路线图,重点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梳理标准化需求,以技术突破带动核心技术标准突破。

A、数据B、硬件C、人工智能安全D、算法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聚焦()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

把握时代背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这是对创新联合体最新、最明确的表述,也将其正式定格为“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重大创新举措。

可以说,如何深刻全面理解创新联合体的战略定位及其组建、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十四五”规划及其配套政策研究制定的紧迫任务。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幅跃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细化与重构做出巨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严峻挑战。

此前一段时间,由于采取技术引进与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词——“创新联合体”。

创新联合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这是将创新联合体正式定格为‘十四五’时期及面向2035年的重大创新举措。

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逐渐成为重塑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独家策划EXCLUSIVE PLANNING术学习为内核的创新模式,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产业创新链条不完整,面向市场应用环节的创新活动离不开国外基础性、底层性技术的支撑。

一旦遇到全球化逆流,关键技术引入受限,原有创新链条即被打破,进而影响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将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视为最具价值的核心能力,且将其视为竞争中最有效也是最后一道堡垒。

这一点淋漓尽致地反映在近年全球信息产业竞争上,以2018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5G 产业中的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打压即为充分例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15•【字号】苏政办发〔2023〕45号•【施行日期】202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23〕4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15日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当前,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发展,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但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团队较少、重大原创成果缺乏、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大幅提升我省自主创新策源能力,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要求,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统筹推进,坚持前沿引领和重点跨越有效贯通,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线,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构建基础研究骨干网络,增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着力塑造拔尖人才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平台支撑、包容生态滋养的建制化优势,努力成为我国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前沿科技突破先导区。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需要注重遵循规律,把握大科学时代特征,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科学研究,推动科研范式变革。

2021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B类)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浙江省公考《申论》题(B类)及参考答案

202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题(B类)提示:2021年浙江申论ABC卷材料相同,只有作答第二题有所不同。

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材料1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2020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材料22020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必须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认真思考和回答10大新课题,其中一项是: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后,如何依靠创新驱动、技术进步、高素质人才激发强大内生动力。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05.04•【文号】国科发外〔2017〕118号•【施行日期】2017.05.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科技合作正文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外〔2017〕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动“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科技部制定了《“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贯彻落实。

科技部2017年5月4日附件“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确保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总体目标的攻坚时期。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有效运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积极有序地推动“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与需求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呼之欲出,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信息通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广泛渗透,带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全球形成经济发展转型与科技、产业变革相交织的态势。

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6.14•【文号】教技厅函〔2017〕69号•【施行日期】2017.06.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的通知教技厅函〔2017〕69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为进一步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孕育重大创新成果,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经有关高校推荐,专家评审,我部决定对朱满洲等113个建设成效显著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给予滚动支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有关高校应按照我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支持办法》(教人〔2004〕4号)的规定,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和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团队发展空间,提升团队建设水平,规范团队过程管理,于本通知下发3个月内,组织编制滚动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凝练建设目标,聚焦核心任务,突出优势特色,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半年内组织专家建设论证。

二、滚动支持团队的资助期限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资助总经费300万元,中央所属高校从基本科研业务费和人才等专项经费中统筹安排,地方所属高校由主管部门和学校统筹支持。

三、获滚动支持的团队应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引领、融合、协同、开放”的发展理念,大力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用高水平科技成果支撑高质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团队。

附件:201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名单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6月14日。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24•【字号】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6届〕第11号•【施行日期】2023.11.24•【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六届〕第11号《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已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1月24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2023年11月24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为了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经与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研究,作出如下决定: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协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二、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应当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应当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区域创新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创新功能互补机制,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有序流动、科学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关于军工企业协同创新的思考

关于军工企业协同创新的思考

关于军工企业协同创新的思考作者:李斌裴大茗来源:《军工文化》2015年第05期协同创新是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军工企业作为国家安全的支柱,必须勇担技术创新主体责任,率先垂范,做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工作。

军工企业如何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从科技创新的本质来看,无论任何科技创新,如果不经过企业运作,是不可能转化成规模产业的,不可能从知识、技术转变为物质财富,更不可能实现从投入转变成新的知识和技术,再从知识转变为更大的物质财富这一价值循环。

军工企业作为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保障、贸易以及民品相关业务的市场主体,在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中有其特殊性,很多革命性创新和尖端技术都是在军工企业孵化形成,在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军民融合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军工企业在国防科技创新中必须自觉担当起主体责任,引领未来国防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发展方向,促进军工核心能力转型升级,带动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

准确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工作。

军工企业肩负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武器装备的重要使命,保军是核心、灵魂、关键。

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对高新武器装备发展需求的准确理解把握,充分利用军工企业在军品设计、研发、工程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和长期积累,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协同全社会优势资源开展总体论证,统筹考虑方案设计、机理研究、技术开发、试验测试、产品工程化等整个技术创新流程,牵头负责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

梳理、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完整的军工技术体系、能力体系和产品体系。

军工企业要顺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实现“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围绕国有军工企业主体职能,以全球视野进行整体布局,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源发展壮大;突出核心业务主线,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能力体系和产品体系,提前抢占有利位置,主动改变游戏规则。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团队协作与合作机制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团队协作与合作机制

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的团队协作与合作机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变得日益重要。

重点实验室是一种专门用于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机构,它集聚了一批有着共同研究目标和专业背景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然而,要成功建设一个高效的重点实验室,团队协作与合作机制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团队协作是指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达到共同目标。

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中,团队协作可以分为内部协作和外部协作两个方面。

内部协作是指实验室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内部协作中,团队成员应该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团队领导者应该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分工,并确保每个成员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同时,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分享信息和交流想法。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实验室可以使用一些协同办公工具,如在线文件共享和团队日程安排,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此外,实验室团队中可能存在不同专业背景和技术能力的成员,因此团队领导者还应该鼓励成员之间的学习与分享。

例如,定期组织技术讲座或工作坊,促使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并不断提升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

同时,团队成员还可以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撰写,以增加彼此之间的合作机会和科研成果。

除了内部协作,外部合作也是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部合作可以包括与其他实验室、大学、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合作。

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重点实验室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拓宽研究方向和合作领域。

外部合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实验室可以与其他实验室或大学建立合作研究项目,共同攻克科研难题。

通过合作,可以有效整合双方的研究力量和资源,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其次,实验室还可以与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开展技术转移和转化。

通过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可以实现科研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最后,实验室还可以与国内外的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共享先进设备和技术平台,提高实验室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3(下)
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初步实现了对载
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研究,期望可以依靠先进科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有利影响,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集多种先进科技资源为一身,这就需要各个系统之间达到通力配合,才能保障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

1 载人航天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
一直以来,载人航天工程都是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工程而存在,同时也是协同创新联盟的代表性案例。

当前,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发展到多个任务共同进行的阶段,可以说已经趋于成熟。

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作用下,载人航天工程的协同发展模式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由原本的社会主义制度向社会协同创新机制发展。

1.1 工程的系统结构
在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载人航天工程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工程,它具备庞大的规模、复杂的系统、多种技术结合、投资大、风险大和社会效益明显等特性,属于国家级的工程项目。

载人航天项目的发展是对我国综合国力和航天实力的重要体现。

总体来讲载人航天工程主要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空间实验室、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八个系统,只有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才能确保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开展。

1.2 参与组织构成
由于载人航天工程巨大,基本涵盖了新型科技的各个层次,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为此,可以产生一个庞大的协同创新联盟系统。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需要由党中央到国务院以及中央直接领导和下属各个部门的共同支持下才能有效开展。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展,还成立了专门的航天工程办公室,通过各种合作方式与一百多家科研单位和上千家配套保障单位签订了协议,为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2 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探究2.1 协同创新联盟的知识产权管理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国已经相继投入了400亿元的资金,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价值回报,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已经实现了对载人航天工程返航和空间出仓技术的掌握,可以说已经迈出了航天事业的关键一步。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新型技术,为航天事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对该项工程进行不断调试和改善,实现了多种技术的创新。

在这种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下,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协同创新联盟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可以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消除后顾之忧,保证工程的有序开展。

2.2 航天品牌形象保护
航天品牌形象保护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需要借助一定的司法手段对航天品牌进行保护,只有保护好航天品牌才能确保航天品牌的形象不被损害,这对于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航天品牌形象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致使被其他企业抢先注册会对航
天品牌形象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早在1999年发射的第一艘航天飞船就发生了品牌商标被注册的事件,对我国的航天品牌形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类事件时有发生。

特别是近几年的航天事业得到良好发展,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均希望借助航天事业的高知名度来提升自身企业的市场地位。

鉴于此种情况,必须树立正确的品牌形象观念,充分借助司法手段完成对航天品牌形象的保护。

2.3 全面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保证载人航天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对目前的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研究,在征求协同创新联盟中的多个系统的组织意见之后,构建专门的资源信息系统,以便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这样才能实现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载人航天工程开发中的资源浪费问题,一直以来,这类问题都是导致资金投入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进行协同创新联盟管理中,需要对资源共享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为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支持。

2.4 明确合作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发生了一定的变革,与其他联合组织之间的创新活动也愈发频繁。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讲,主要的合作关系有,委托关系、被委托关系和共同合作关系三种形势。

这就要求在确定合作关系之前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明确,确认最终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避免在签署合作协议之后,在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为航天技术的发展带来影响。

由此可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对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5 构建知识成果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通过在其官方网站上搭建军民技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展示交易平台等方式,发布和共享自身优势技术成果的相关信息,鼓励其他单位开展成果转化方面的合作,加快军民技术的双向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知识成果交流平台不仅详尽注明了各知识技术成果的具体转化方式、明确了各成果的应用范畴,还有助于合作创新或是授权实施单位根据自身需求,在严格遵守合作创新成果使用协议的同时,登陆平台查询具体专利技术的使用情况,实现了专利技术成果的可视化、透明化管理。

2.6 加强内部学习与培训,提升全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随着知识产权数量和水平的逐年提升,航天管理部门也愈来愈重视到增强全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能够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来保护好自身的创新成果,更有助于激发员工对于创新活动的投入热情,进而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可见,加强员工培训与学习对于进一步推动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及其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运营的层级跃升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岚.面向区域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高校科技,2015(5):23-25;
2 杨伟,李乐.协同创新组织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论建构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12):36-42.
摘 要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在多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同时又存在资源消耗过大、沟通困难和创新效率受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发展。

鉴于以上问题,需要构建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为各个系统提供沟通的便利,同时还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就以载人航天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为例,对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复杂重大科技工程;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文章编号:1009-8119(2018)03(2)-0194-01
面向复杂重大科技工程的协同创新联盟管理机制研究
马 艳
(陕西航天机电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 710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