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数的运算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课件)(共14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课件)(共14张PPT)

数学问题:扎蝴蝶结需要多少米彩带?
回顾与交流
庆祝“六一”
第四件事:准备活动 我们班共36名同学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用了哪些运算?
数学问题: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交流与归纳
通过以上案例,你能想起四则运算的意义吗?与同伴交流。
加法
减法
把两个数合 成一个数的 运算。
加数+加数=和
在已知两个数 的和与其中一 个加数,求另 一个加数的运 算。
北师大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之数的运算
运算的意义
回顾与交流
庆祝“六一”
第一件事:装饰教室 装饰教室一共需要120只纸鹤。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用了哪些运算?
我折了26只粉色的 我折了39只红色的
纸鹤。
纸鹤。
数学问题:两个女孩一共折了几只纸鹤?
26+39=65(只)
数学问题:还需要再折几只纸鹤?
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
1、一个数乘 以整数,表示 几个相同的加 数之和的简便 运算。
2、一个数乘以 小数,表示求 一个数的十分 之几、百分之 几、千分之 几......是多少。
3、一个数乘以 分数,表示求 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 的积及其中一 个因数,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
算。
练习与归纳
2014年第17届亚运会奖牌榜

请将奖牌榜 补充完整。
你能提出哪些
342 问题?
71 77
金牌+银牌+铜牌=总数 加数+加数=和 总数-金牌-铜牌=银牌 减数 + 差 = 被减数 总数-金牌-银牌=铜牌
加法与减法是互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14秋)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的运算-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14秋)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数的运算-章节测试习题(1)
【解答】(1)
(2)
3.【答题】妈妈去商场购物,上午花了328元,下午花了297元,还剩下375元.妈妈原来带了______元.
【答案】1000
【分析】一共花的钱数=上午花的钱数+下午花的钱数,原来带了的钱数=一共花了的钱数+还剩下的钱数.
【解答】已知妈妈去商场购物,上午花了328元,下午花了297元,则一共花了:328+297=625(元),所以妈妈原来带了:625+375=1000(元).故本题的答案是1000.
【解答】
(页)
所以这本小说一共有245页.故本题的答案是245.
8.【答题】两数相除,商和余数都是5,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29,那么被除数是______,除数是______.
【答案】100,19
【分析】根据题意,可设除数为 ,那么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即 ,把未知数代入等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29,进行计算可得到除数是多少,然后再计算被除数即可.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把五年级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有关系式:六年级人数 五年级人数 ,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解答】
(人)
所以五年级有75人.选B.
14.【答题】河里只有一条小船,最多载重25千克.现在有三种动物:小羊18.9千克,小狗3.3千克,小兔2.36千克,它们()同时划船过河.
章节测试题
1.【题文】一套运动装32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 ,则裤子和上衣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钱?
【答案】裤子的单价是120元,上衣的单价200元
【分析】把上衣的价格看成单位“1”,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 ,那么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上衣的(1+ ),它对应的数量是320元,由此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上衣的价格,进而求出裤子的价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课件
(213-45)÷4=42(名) 答:三(2)班有学生42名。
(3)2米5分米=( 2.5 )米 6角8分=( 0.68 )元 9元6分=( 9.06)元
(4)一百点零八写作( 100.08 ),
205.50读作( 二百零五点五零 )。
(5)在 里填上“>”“<”或“=”。
3米9厘米 <3.9米
9角 = 0.9元
2.68米 < 2.86米
10元 >9.9元
考点 2 小数加、减法
3.王叔叔乘火车从沈阳到北京出差,从家到火车站检 票口要25分,而火车将提前5分停止检票,王叔叔最 晚应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25+5=30(分) 21时25分-30分=20时55分 答:王叔叔最晚应20时55分从家出发。
4.李军的爸爸一天工作8时,他早上8:00上班, 中 午休息1时30分,下午几时几分下班? 8时+8时+1时30分=17时30分 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答:下午5时30分下班。
( 10 )元( 5 )角( 6 )分 用小数表示是( 10.56)元。
( 3 )元( 0 )角( 4 )分 用小数表示是( 3.04 )元。
(2)8.05元=( 8 )元( 0 )角( 5 )分 0.85元=( 0 )元( 8 )角( 5 )分 2.30米=( 2 )米( 3 )分米( 0 )厘米
60 24
31 (圈一圈略)
3.用竖式计算。 243×4= 972
350×7= 2450
3×509= 1527
(竖式略)
4.脱式计算。 (39+33)÷8 =9
468+376-168 =676
(710+190)×6
=5400800-24×5 =680 (脱式略)
提升点 1 运用加、减、乘、除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主要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

一年级下:主要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年级上:涉及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法和九九表。

二年级下: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

三年级上:开始学习带括号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下: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面积和分数的计算。

四年级上:涉及线、角的概念,三位数乘以或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性质以及运算律。

四年级下:学习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三角形和方程的概念。

五年级上:学习小数除法、倍数因数、质数合数,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和分数的计算。

五年级下: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分数乘除法和方程。

六年级上: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和比的概念。

六年级下:学习圆锥、圆柱和比的概念。

此外,还有一些基础概念和计算法则需要掌握,如小数的组成和读写、除法的性质、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概念等。

以上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各个年级和学期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课堂教学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总复习知识点第一部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整数2、小数、分数、百分数二、数的运算1、数的意义2、计算与应用3、估算4、运算律三、式与方程四、正、反比例五、常见的量六、探索规律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二、图形与测量三、图形的运动四、图形与位置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一、统计二、可能性第四部分: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部分:数与代数(教材第63 ~88页)一、数的认识(一)整数(教材第63~67页)知识点1:整数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3,…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整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1)整数数位顺序表。

(2)数的分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整数的计数单位。

(4)数位:在计数时,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3.整数的读法:先分级,再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2: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因此“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3.“0"的含义: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但并不是说“0”只表示没有物体,它还有多方面的含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总复习1.6数的运算—运算律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总复习1.6数的运算—运算律课件

(2)2.9+29.9+299.9+2999.9+29999.9
=(3-0.1)+(30-0.1)+(300-0.1)+(3000-0.1)+(30000-0.1)
=33333-0.5
=33332.5
(3)1994×19931994-1993×19941994
=1994×(19931993+1)-1993×19941994
=1994×1993×10001+1994-1993×1994×10001
=1994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swa
=37×(32+68)
=136×10+136×0.1
=1360+13.6 =1373.6
=37×100
=3700
(7)99×77+77
=77×(99+1) =77×100
(8)180÷5÷4
=180÷(5×4)
=180÷20
=9
=7700
4.数学与生活。
(1)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四年级去113人,五年级去272人,六年级
去87人。三个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113+272+87=472(人) 答:三个年级一共去472人。
(2)粮店运进一批大米,大、小袋各16袋,大袋每袋50kg,小袋每袋
25kg。一共运进大米多少千克?
(50+25)×16=1200(kg)
答:一共运进大米1200kg。
(3)一个工程队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挖一条长2670m的水渠,已知上旬挖
(3)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 C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数学应用。

本节课为总复习的第一课,主要对第一部分内容进行复习。

教材内容包含整数、小数、分数和方程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与代数知识,但在运算定律、方程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规律,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解简单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规律,方程的解法;2.难点: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2.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应用;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4.利用巩固练习法,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练习题;2.准备黑板、粉笔;3.准备教材、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复习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述一位小朋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巧妙地运用了运算定律,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运算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规律,以及方程的解法。

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以及简单方程的解法。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分析其解题思路,强调运算定律的运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上册总复习
乘数
乘数

8乘6等于48
8
6
6
练习:
4 4+4+4+4+4+4=24 写成乘法算式是 , 读作: ,表示 个 相加。
4×6=24
8
4乘6等于24
6
4
5)4×3= + + 4×3= + + +
5×2=40
18÷3=6
20÷4=5
3×2=6
24
3
27
7
35
24
6
42
7
大数÷小数=倍数
小数×倍数=大数
大数÷倍数=小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
两数的倍数关系
问题的解决:
常用的数量关系:
女:40 – 22=18 人 平均:18÷6=3 人 答:女生有18人, 平均分成6组,每组有3人。
24÷3=8 个 答:可以分给8个小朋友。
除法的初步认识
24 ÷ 8 = 3
42÷7=6中,42是 ,7是 ,6是 。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还表示把 ,每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 还表示 是 的 倍。
4
4
4
3
3
3
3
可以表示7个8相加,也可以表示8个7相加。
乘法口诀的编制
口诀的编制: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写,是几的乘法口诀,相邻的两句口诀的得数之间就相差几。
例:8个4是多少 4×8=32 9个4是多少 4×9=36 4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之间相差1个4。
乘法口诀应用
56
9
6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工作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h:高) a:底 h:高)
一 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 0 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 3 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1 升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 数的整除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 被 2 整除。。 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例如:5、30、405 都能被 5 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 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3 整除,例如:12、 108、204 都能被 3 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 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9 整除。 能被 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 9 整除,但是能被 9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 3 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 4(或 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或 25)整除。例 如:16、404、1256 都能被 4 整除,50、325、500、1675 都能被 25 整除。 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 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 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 6、8、9、12 都是合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 1 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 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 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 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 15=3×5,3 和 5 叫做 15 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 28 分解质因数 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的运算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2. 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数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难点:数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的运算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 应用:布置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章通过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掌握了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章:整数的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 让学生能够运用整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2. 整数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

2. 难点:整数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整数的运算方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PPT课件

3
8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6 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6 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72 ) 12 )
63 )
利用了分 数的基本 性质。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数大; 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那个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 与1比
(3)一个数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还是一个奇数,这个数最大是 ( 75 ),最小是( 15 )
(4)N是一个非0自然数,偶数是( 2n )奇数是( 2n-1 ) 2n+1
(5)3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是108,这三个数分别是( 35 )( 36 )( 37 )
(6)3个连续的偶数之和是78,这三个数分别是( 24 )( 26 )( 28 )
小明 每分钟:0.4元
通话费:6元
小军 每分钟:7.5元
通话费:60元
6÷0.4=15(分) 60÷7.5=8(分)
15>8
答:小明打电话的时间. 长。
7
(3)每千克糖6.5元,买了2.75千克,应付多少元?
2.75×6.5=17.875 ≈17.88(元)
答:应付17.88元。
(4)明明家上半年用水量是56.4吨,每吨水的价格是2.5元,平均每个月 需要付水费多少元?
.与
1 2

先通分再比较
19
6、应用
1、一本书有80页,小芳已经看了24页,请用最简分数表示看了的页数占这本 书的几分之几,剩下的页数占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111 2、小明、小丽、小平,各吃了自己糖果的 4 、 5 、6 ,分别是2个、4个、3 个,他们分别有多少颗糖?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运算律复习|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运算律复习|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运算律复习|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运算律复习|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本教案主要针对运算律的复习,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除法分配律。

我将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除法分配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律的应用,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律,我准备了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律的应用。

2. 讲解:我将通过PPT展示和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除法分配律的定义和应用。

我会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每个运算律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3. 练习:在讲解完每个运算律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将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每个运算律的定义和示例。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运算律。

七、作业设计:1. 请列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除法分配律的定义和示例。

答案: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a + b) + c= a + (b + c);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乘除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a × c。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 数的运算》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2 数的运算》教学课件PPT小学优秀公开课
求97名学生需 要多少钱?
97×3=291(元) 291<300
门票 每张3元
答:带300元买门票够。
学校成立了“红领巾爱心捐助站”。第一周同学们 捐献课外书56本,第二周捐献的比第一周的2倍还多 14本,第二周同学们捐献了多少本课外书?
56×2+14
先求第一周的2倍是多少, 然后再加上14本。
=112+14 =126(本)
租金/元
9×60+48=588
8×60+2×48=576 7×60+3×48=564 6×60+5×48=600
因为564<576<588<600,所以方案三最省钱。
谢谢观看
Thank You
(3)含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 0和1的运算 0和 1 任何数加0得原数,任何数减0得原数。
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0不能作除数。
任何数乘1得原数,任何数除以1得原数。
练习 算一算。
35+416 =451 25 × 28 =700 710-182 =528
51.7-34.8=16.9
小数
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满 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 小 数点,点上小数点。 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如果被减数的小数 末 尾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 够 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十再减。
分数
为了参加溜溜球比赛,王老师买了4盒溜溜球,每 盒2个,一共花了96元,平均每个溜溜球多少元?
方法二:
先求出4盒溜溜球一 共有多少个?
2×4=8(个)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的运算|北师大版教案:数的运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主要复习数的运算相关知识。

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有: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第三单元《乘法和除法》,以及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故事导入,讲述小明在超市购物时,遇到了一些关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的运算的兴趣。

2.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课件,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典型的例题,如:23 + 17 = ?,156 ÷7 = ?,32 × 4 = ?等,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讲解。

5.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多少钱?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加法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减法运算规则:性质、交换律、结合律乘法运算规则: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除法运算规则:性质、交换律、结合律混合运算: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收支、购物计算等。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常用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2.长方形(C:周长,S:面积,a: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3.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4.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5.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6.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面积=半径×半径×π7.圆柱体8.圆锥体9.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0.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1.利润与折扣问题三、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1000克,1千克等于1公斤。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的运算基础1.1 数的概念复习整数的定义及性质,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理解自然数的概念,以及与整数的关系。

1.2 数的分类复习正数、负数和整数的分类,并能够正确区分。

理解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转换。

第二章:加法和减法运算2.1 加法运算复习加法的定义及性质,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2 减法运算复习减法的定义及性质,包括减法的性质和减法运算的步骤。

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技巧,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运算3.1 乘法运算复习乘法的定义及性质,包括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2 除法运算复习除法的定义及性质,包括除法的性质和除法运算的步骤。

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技巧,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第四章:混合运算4.1 混合运算的顺序复习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包括先乘除后加减、括号内的运算优先等。

能够正确确定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4.2 混合运算的计算掌握混合运算的基本步骤,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混合运算进行计算。

第五章:运算律的应用5.1 运算律的定义和性质复习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律的定义和性质。

能够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5.2 运算律的应用掌握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简便计算方法6.1 分解因数法学习分解因数的概念和作用,理解分解因数的方法。

能够运用分解因数法进行简便计算。

6.2 分配律复习分配律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分配律的应用。

能够运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七章:估算和近似计算7.1 估算的方法学习估算的概念和作用,理解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7.2 近似计算学习近似计算的概念和作用,理解近似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能够运用近似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数的运算》精品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数的运算》精品教案

总复习之《数的运算》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具体情境,回顾学过的数的运算的相关知识点,解释加减法的意义及算理,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数学思考:回顾并思考20以内加减法的不同计算方法。

3.问题解决:运用加减法的意义正确列式。

运用记大数,数小数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运用凑十法正确计算几加几的进位加法、运用先算几加几,再加十正确计算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运用先算几减几,再加十,计算2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

4.情感态度:在知识整理与练习中,提高运算能力,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解释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解释算理,灵活运用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明确目标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哆啦A梦吗?预设:喜欢师:老师想要和大家一起乘坐哆啦A梦的时光机跨越时空到之前我们学过的数的运算的王国中,看看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你们想不想去呀?预设:想师:那现在我们就赶快坐上时光机去看看,你们准备好了吗?预设:准备好了。

二、创情引领,整理知识(一)加法1.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师:瞧,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动物乐园。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先在下面自己说一说,然后老师找坐姿最漂亮的来回答。

(生在下面自己说一说,然后教师指名回答)预设:栏杆上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师:你的小眼睛真敏锐,信息问题找的特别准!看看谁的思路最清晰,XX同学提的问题谁会解答呀?预设:我是这样想的,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就是把6只小鸟和2只小鸟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列式为6+2=8,8我是用记大数、数小数算出来的,先记住大数6,再接着数2个,7、8就得出来6+2=8的。

师:你的思路真清晰,刚才XX同学说了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谁能再说一遍呢,看刚才谁的小耳朵竖起来了。

预设:因为这道题是把6和2这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所以用加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数的运算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数的运算的定义和分类。

2. 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3. 数的运算的方法:竖式计算、口算、估算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的运算的应用。

2. 讲解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的形式来巩固和理解。

3. 教授数的运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掌握。

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数的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练习数的运算的基本原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运用数的运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加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2. 讲解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3.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1. 完成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练习题目,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乘法和除法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乘法和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 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3. 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1. 讲解乘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2. 讲解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

3.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和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Word 专业整理小学数学总复各模块知识一、数的认识和简易方程数的运算、数的整除和代数初步知识二、数的运算、比和比例一般复合应用题和长度典型应用题和面积三、应用题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和量的计量体积列方程解应用题和重量比和比例应用题和时间四、人民币和线统计表五、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角、统计与概率平面图形、统计图和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圆柱体、圆锥体一、数和数的运算一)数的认识整数的含义:像 -3,-1,1,2,3 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像 1,+5,6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3,-2,-9 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自然数 1 是最小的一位数,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

数的意义:是整数的一部分,可表示基数也可以表示序数。

二)简易方程方程是表示等式的一种数学语言形式,简易方程是一种特殊的方程。

例如:3x + 5 = 14,x = 3.二、数的运算、比和比例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乘方、开方等高级运算。

比和比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比是两个数的商,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关系。

三、应用题和分数、百分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折扣是商业用名词,表示几折或几成。

四、人民币和线统计表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单位,线统计表是一种统计图表,用于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五、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角、统计与概率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统计图包括柱状图、折线图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是立体图形。

以上是小学数学总复各模块知识的概述。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认真研究和掌握。

数的读写:读整数部分,读小数点为“点”,读小数部分每一位数字。

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万或亿位后面的尾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约分;小数改写成分数形式并约分;百分数先写成小数再写成百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
乘法 除法
a-a=0 a-0=a
0×a=0 a×0=0
a×1=a 1×a=a
0÷a=0(a≠0) a÷1=a a÷a=1(a≠0)
1.估算的意义
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粗略的推断或预 测的过程叫做估算。 例:某校有20个班,每班约有40多个学生。经 估算可知该校的学生数大约在800至1000人之间。
2.估算的方法
2.根据已知数据的部分高位数字估算。 例如:3543+446+55,由于此题中各百位数的 约是10,千位上的数字和是3,所以原式的结果大 约是4000。 3456×23,由于题中各数的最高位数的积(3 千×2十)是60000,又由于第一个因数第二位与 第二个因数最高位数的积(4百×2十)约等于 10000,所以计算结果大约是7万多。
2.估算的方法
1.根据已知数据的最高位数字和最低位数字 估算。 例如:1547+4076-2358,由于此题中的三个 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计算结果是3,最低位上的数字 计算结果是5,所以此题的计算结果约在3000左右, 并且末尾的数字一定是5。 309×607,由于题中两个数的最高位数的积 是:300×600=180000,最低位的数字之积是 9×7=63,所以此题的计算结果是略大于180000的 六位数,末位数字一定是3。
解:根据题意得: 速度和:80+70=150(米/分) 相遇时间:750÷150=5(分) 乙行路程:70×5=350(米)
解题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 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 相遇时间=速度和×时 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 间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 答:甲距乙出发地350米处和乙相遇。 间
8.小数除法运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 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 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 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 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_位数不够的补“0”), 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10.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顺序
1.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两 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 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 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4. 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 算。
11.0和1的四则运算 0 加法 a+0=a 0+a=a 1
解:根据题意得: 6930÷(4774÷31) =6930÷154 =45(天) 答:织布6930米,需要45天。
4.典型应用题· 归总问题
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00米,6天修完。实 际4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 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出总量; 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单一量。
6.典型应用题·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
例:甲乙两人从相距750米的两地相向走来,甲每分行 80米,乙每分行70米,问甲距乙出发地多远的地方和 乙相遇?
分析:两个物体以不同速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且相遇。在路程、 速度和时间中,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此题中路程和甲乙两人的速度已知, 发求出乙走的路程就要先求出乙走了好长的时间(即相遇时间)。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解:根据题意得: 28÷(16-9)=4(小时) 答:甲4小时可以追上乙。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 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 在后,快的在前): 路程=速度差×时间。
1.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 加、减、乘、除法的意义相同。 2.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 3×3=32=9 3.乘积是1的两数叫做互为倒数。
5.整数加、减法运算法则
1.整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 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整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 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 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1、两端植树 棵数=段数+1 =总距离÷棵距+1 总距离=棵距×(棵数-1) 棵距=总距离÷(棵数-1) 2、一端植,另一端不植: 总距离=棵距×棵数 棵数=总距离÷棵距 棵距=总距离÷棵数
解:根据题意得: 100÷5+1=21(棵) 答:一共需要种21棵。
8.典型应用题· 植树问题
例2:一根木头长100分米,现在要把全部锯成4分米长 的短木头,每锯开一处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几分 钟? 解题思路:
3、两端都不植: 棵数=总距离÷棵距-1 此题如果把“锯开处”看作“树”,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在不封闭 的公路上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
解:根据题意得: (100÷4-1)×3=72(分钟) 答:全部锯完需要72分钟。
(大盈-小盈)÷(两次分得的差)=人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得的差)=人数
解:根据题意得: (13+1)÷(3-2)=14(人) 3×14-1=41(粒)或2 ×14+13=41(粒) 答:甲距乙出发地350米处和乙相遇。
8.典型应用题· 年龄问题
概述:已知若干人的年龄,求他们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或已知他们年龄之 间的数量关系,求这几个人的年龄的一类问题称为年龄问题。
例:父亲今年45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后父亲的年 龄是女儿的3倍? 解题思路:抓住年龄差不变的量,利用和差、和倍、差倍的知识来
解决。 几年后=大小年龄之差÷倍数差-小年龄
解:根据题意得: (45-11)÷(3-1)-11=6(年) 答:6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
8.典型应用题· 植树问题
例1:一条公路长100米,在路的一边从头至尾每隔5米 种一棵树,一共需要种多少棵? 解题思路:不封闭路线
1.简单应用题
1、已知乙数是甲数的几倍,求乙数是多少。 2、已知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 3、把甲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4、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5、已知甲乙两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或求乙 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6、常见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2.估算的方法
3.利用四舍五入把各个已知数,变成近似的 整万、整千、整百或整十。 例如:56317÷812可这样估算: 56000÷800=70,此题的结果大约是70。 4.利用一些基本口算进行估算。 例如:1248×809,题中两个数分别接近1250 和800,利用基本口算125×8=1000,估算出结果 在1000000左右。
6.整数乘、除法运算法则
1.整数乘法: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 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 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 再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整数除法: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 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 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2.典型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 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双乙地开往甲地,这辆汽车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可以利用公式“数量之和÷数量个数=平均数” 的公式进行计算。此题设甲乙两地的路程为“1”,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 由此可求出从甲地到乙的时间和从乙到甲地用的时间,再用总路程÷总时间=平 均速度。
解:根据题意得:
1 1 ) 75( 千米 /时) 2÷ ( 100 60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3.典型应用题· 归一问题
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4774米,照这样计 算,织布6930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此题必须先求出每天织布多少米(即单一量)。数量关系式:单一 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3.整数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 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 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到一个确 定的商。但0除以任何数都得0,即0÷a=0. 乘法和除法 互为逆运算
4.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
7.典型应用题· 盈亏问题
概述: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物品有余 (盈)或不足(亏),已知余和所不足的数量,要求出物品的数量及参加分配的 人数的一类问题称为盈亏问题。
例: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每位小朋友3粒,糖少 1粒,每位小朋友2粒,糖多余13粒。问糖有几粒?小 朋友有几人? 解题思路:(盈+亏)÷(两次分得的差)=人数
解:根据题意得: 800×6÷4 =4800÷4 =1200(米) 答:实际每天修了1200米。
5.典型应用题· 和差问题
例: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 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 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此类题的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 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这一题中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 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4-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4-12 ÷2=41(人),乙班在调出46人之前应该为41+46=87(人),甲班为 94-87=7(人)。
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来自估算计算与应用
运算律
1.整数加、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