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Word版含答案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1.了解浙东学术的发展演变过程。
2.了解贯穿于文中的求是求真、经世致用的思想及其治学要“切于人事”的主张。
对应学生用书P81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乾隆进士,官国子监典籍。
学识渊博,史学理论有独到见识,章学诚一生主修、参修各类地方史志十余部,并撰写了大量的志评著作。
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方志立三书议》提出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标志着其方志理论的成熟、修志体例的完备和方志学的建立。
他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思想,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历史学和目录学理论,被梁启超称为中国方志学的创始人。
他曾参与《续资治通鉴》的纂修,又主修《湖北通志》,著有《文史通义》9卷,《校雠通义》4卷,《方志略例》2卷,《文集》8卷,《外集》2卷,《湖北通志检存稿》4卷及《未成稿》1卷,《外编》18卷等。
去世120年后由刘承干搜集整理出版了《章氏遗书》。
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强调把“六经之旨”和“当世之务”结合起来考察,鉴古知今,以探索未来社会发展之路。
可是清代学术后来的发展,没有遵循他的路途前进。
乾隆嘉庆时期,被称为清王朝的“盛世”,而“乾嘉学派”又成为这一盛世在学术文化上的点缀。
“乾嘉学派”打着研究经典的旗帜,却漠不关心“当世之务”。
究其根本,还是清王朝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结果。
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自题画像说:“官登四品,不为不达;岁开七秩,不为不年;插架图籍,不为不富;研思经史,不为不勤;因病得闲,因拙得安,亦仕亦隐,天之幸民。
”钱氏这种精神状态,是大部分乾嘉时期学者的典型代表。
另一方面,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考据之学相反,一些理学的末流仍然空谈天人性命。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就是为纠正当时的这两种学风而创作的。
《文史通义》是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积一生学力著成的史学论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
全书共九卷,分内篇、外篇两部分。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Word版含解析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走近先贤中国“方志之祖”——章学诚1.生平简介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
章学诚少年时酷爱文史书籍,且能举其得失。
后寓居北京,游于内阁学士朱筠之门,得以遍览群书,并与钱大昕、邵晋涵、戴震诸名流往来甚密,讨论学术源流及异同。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
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等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
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
章学诚虽长于史学,但从未得到清政府的重用。
因此他把自己的史学理论,用于编修方志的实践中。
编修方志在他一生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使他成为方志学建立的极其重要人物。
梁启超把他誉为中国“方志之祖”“方志之圣”。
2.主要成就参与《续资治通鉴》纂修,主修《湖北通志》。
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
3.地位影响章学诚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提出了方志分立三书的主张。
他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辨体”和建议州县“特立志科”等重要观点,建立了方志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其在清代史学上的重要地位。
◎背景呈现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强调把“六经之旨”和“当世之务”结合起来考察,鉴古知今,以探索未来社会发展之路。
可是清代学术后来的发展,没有遵循他的主张前进。
乾隆嘉庆时期,被称为清王朝的“盛世”,而“乾嘉学派”又成为这一盛世在学术文化上的点缀。
“乾嘉学派”打着研究经典的旗帜,却对“当世之务”漠不关心。
清朝统治者在采取高压政策的同时,又采取怀柔政策,通过修史、编书(《古今图书集成》及《四库全书》)等手段,网罗“人才”,“净化”典籍,就更加助长了考据之风。
另一方面,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考据之学相反,一些理学的末流仍然空谈天人性命,比顾炎武描述的情状还要坏。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2.此《春秋》之所以经世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也”为判断句的标志。成为千百年来制约人们思 想的东西,也是千百年来繁杂、棘手的荆棘之林。 2.判断句。“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这也是《春秋》成为经国济世之 书的原因 。
3.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词,尽
则吾不得而知之矣( 3.得
) )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此言得之(《六国论》)(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当/副词,应当、 应该
固非空言著述也 (
)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 )
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
)
答案:动词,放弃/名词,房屋/动词,居住/动词,安置住宿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 6.制
) ) )
其牙机巧制(《张衡传》) (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
答案:动词,取得/名词,形制、构造/动词,控制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
(1)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答案:连词,所以/名词,原因/副词,仍旧/副词,故意
犹且不以空言制胜(
)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2.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
)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 )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答案:名词,胜利/动词,超过/形容词,美好的/动词,禁得住/形容
)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
)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9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3)而空言义理以.为.功 古义:__两__个__词__,__用__来__作__为__。_
今义:一个词,认为。
(4)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古义:__才__德__高__尚__的__人__。___
今义:风雅,文雅。
(5)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义:__具__体__的__历__史__事__件__。__
第 4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不可.以.空言讲也 古义:__两__个__词__,__可__以__用__。___ 今义:一个词,表示许可、能够、值得等。
(2)儒者欲尊德.性. 古义:__儒__家__指__人__的__天__赋__禀__性__。_ 今义:贬斥、讥刺人的话,指特别不能容忍的仪态、举止、言语、作风等。
世之书:指司马迁的《史记》。德性:儒家指人的天赋禀性。宋学:主要指
宋代程、朱和陆、王两派的理学,与“汉学”相对。
大雅:才德高尚的人。行事:具体的历史事件。天铎:就是
为上天宣布教化的意思。制胜:取胜。三代:指夏、商、周。
第 3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而讲学者必有事.事( 名词作动词,做 ) (2)千古桎.梏.之府( 名词作动词,约束 ) (3)后人贵.经术(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 (4)朱陆异同,干.戈.门户( 名词用作动词,以……动干戈 ) (5)授受虽出于一.[数词作名词,一样的( 学说 )] (6)不得不殊.门户( 形容词作动词,属于不同的 )
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2.在第二段中,作者遣词造句生动活泼,行文流畅,富有文采,请结合文 本,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文档:第9单元_相关读物_浙东学术_word版有答案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天铎.(duó) 八佾.(yì) 桎梏..(zhì ɡù) 蕺.山(jí) 宸濠..(chén háo) 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遇⎩⎪⎪⎨⎪⎪⎧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名词,境遇)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荆轲刺秦王》)(动词,对待)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动词,接触,感触)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名词,待遇)(2)胜⎩⎪⎨⎪⎧犹且不以空言制胜.(动词,胜利)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并序》) (动词,胜过,超过)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副词,尽)(3)知⎩⎪⎪⎪⎨⎪⎪⎪⎧ 知.史学之本于《春秋》(动词,知晓,懂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名词,知识)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动词,管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动词,感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名词,同“智”,智慧)(4)说⎩⎪⎪⎪⎨⎪⎪⎪⎧ 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名词,说法,学说)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并序》) (动词,说出,讲出)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名词,一种文体)及说.备使抚表众(《赤壁之战》) (动词,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形容词,同“悦”,高兴)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而讲学者必有事.事(名词作动词,做) (2)千古桎梏..之府(名词作动词,约束) (3)后人贵.经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4)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名词用作动词,以……动干戈) (5)授受虽出于一.[数词作名词,一样的(学说)] (6)不得不殊.门户(形容词作动词,属于不同的)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不可以..空言讲也 古义:两个词,可以用。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九单元相关读物含答案
相关读物浙东学术即使争论不可避免,请至少保持风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别人发表的某个见解,觉得谬误至极,于是留言反驳,但往往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就演变成了一场各执己见,最终不欢而散的辩论。
更有的时候,觉得某个人的观点荒谬到不可理喻,与自己的“三观”完全不符,更是恨不得拉黑对方,永不相见。
另一些时候,面对热点话题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想要告诉别人这样的冲动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比如巴黎恐袭事件之后,对于欧洲是不是应该继续接收难民等问题;每个关心这件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在转发微博或者文章的时候表明自己的倾向和立场。
于是,往往会引来持不同观点的人的驳斥,最终又变成一场两败俱伤的口水战。
如果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不可避免,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辩论的风度。
不要把对一种观点的否定,变成对持这种观点的那个人的否定。
微博上时不时就有人放言“三观不合取消关注”,我曾经也信奉要凭价值观来交朋友,但后来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在一个问题上和你观点一致的人,在另一个问题的观点上往往又会和你唱反调;在一件事情上大义凛然的,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面目可疑。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所谓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人,结果有一天糟了,突然发现他喜欢看《小时代》……如果总是用排除的方式去交友,那最后可能会把你所有的朋友都删除掉。
也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这是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就算说服了对方,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和帮助呢?讨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
讨论真正的目的,是倾听对方的观点,看看是不是有你没考虑到的角度,有没有值得你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讨论才是对你自己最大的帮助。
抱着这样虚心、谦和的态度,对方也会投桃报李,更容易接受或者理解你的观点。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含答案
浙东学术即使争论不可避免,请至少保持风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别人发表的某个见解,觉得谬误至极,于是留言反驳,但往往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就演变成了一场各执己见,最终不欢而散的辩论。
更有的时候,觉得某个人的观点荒谬到不可理喻,与自己的“三观”完全不符,更是恨不得拉黑对方,永不相见。
另一些时候,面对热点话题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想要告诉别人这样的冲动是很难避免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比如巴黎恐袭事件之后,对于欧洲是不是应该继续接收难民等问题;每个关心这件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在转发微博或者文章的时候表明自己的倾向和立场。
于是,往往会引来持不同观点的人的驳斥,最终又变成一场两败俱伤的口水战。
如果在社交媒体上的争论不可避免,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辩论的风度。
不要把对一种观点的否定,变成对持这种观点的那个人的否定。
微博上时不时就有人放言“三观不合取消关注”,我曾经也信奉要凭价值观来交朋友,但后来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想法是非常愚蠢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在一个问题上和你观点一致的人,在另一个问题的观点上往往又会和你唱反调;在一件事情上大义凛然的,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面目可疑。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所谓价值观完全吻合的人,结果有一天糟了,突然发现他喜欢看《小时代》……如果总是用排除的方式去交友,那最后可能会把你所有的朋友都删除掉。
也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这是一件基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就算说服了对方,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和帮助呢?讨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
讨论真正的目的,是倾听对方的观点,看看是不是有你没考虑到的角度,有没有值得你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讨论才是对你自己最大的帮助。
抱着这样虚心、谦和的态度,对方也会投桃报李,更容易接受或者理解你的观点。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巩固提升案:第九单元 相关读物 浙东学术
一、基础考查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儒者欲尊德性尊:尊崇,推崇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阳明得之为事功事功:事业和功绩解析:选B。
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为经世之书②言为天铎)B.{①未有不切于人事者②先儒以为其功莫大于《春秋》)C.{①知有史而不知有经②而所遇不同)D.{①以其即三代之史耳②犹且不以空言制胜)解析:选C。
C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A项,①动词,写作;②介词,替。
B项,①介词,引出动作对象;②介词,表比较。
D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彼不事所事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后人贵经术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晋灵公不君解析:选D。
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D项,“君”的用法与之相同。
A项,“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B.朱陆异同,干戈门户C.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D.学者不知斯义,不足言史学也解析:选C。
C项,“源流”的古今意义相近,是“源头流派”的意思。
A项,“行事”在文中指具体的历史事件。
B项,“干戈”在文中是名词用作动词,动干戈。
D项,“学者”文中指求学的人。
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B.我欲托之空言C.戍卒叫,函谷举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解析:选B。
B项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其他为被动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10题。
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
究其所以纷纶,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
[推荐学习]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相关读物浙东学术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天铎.(duó)桎.(zì)梏.(ɡù)纷纶.(lún)B.蕺.山(jí) 荆.(jīnɡ) 棘.(jí) 史裁.(cái)C.白苇.(wěi) 干戈.(ɡē) 迥.(jiónɡ) 殊.(shū)D.训.(sùn) 诂.(ɡǔ) 禀.性(bǐnɡ) 讥.笑(jī)解析:A项,“桎”读zhì;C项,“迥”读jiǒnɡ;D项,“训”读xù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彼不事.所事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后人贵.经术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晋灵公不君.解析: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君”的用法与之相同。
A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D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B.我欲托之空言C.戍卒叫,函谷举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
答案:B4.下列各句中的“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解析:A项为“各、众”的意思,B、C、D三项均为兼词。
答案:A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儒者欲尊.德性尊:尊崇、推崇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阳明得之为事功..事功:事业和功绩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6.下列对“本”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本来B.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本来C.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书册D.若止印三二本(《活板》) 量词,书册计量单位解析:A项,本:探究,推理。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九单元相关读物学案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有关读物浙东学术即便争辩不行防止,请起码保持风采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交际网络上看到他人发布的某个看法,感觉错误至极,于是留言辩驳,但常常完整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就演变为了一场互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的争辩。
更有的时候,感觉某个人的看法荒唐到不行理喻,与自己的“三观”完整不符,更是恨不得拉黑对方,永不相见。
另一些时候,面对热门话题我们不行防止地会有自己的看法和看法,并且想要告诉他人这样的激动是很难防止的,因为人是会思虑的动物。
比方巴黎恐袭事件以后,关于欧洲是不是应当持续接收难民等问题;每个关怀这件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会在转发微博或许文章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偏向和立场。
于是,常常会引来持不一样看法的人的辩驳,最后又变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口水战。
假如在交际媒体上的争辩不行防止,那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争辩的风采。
不要把对一种看法的否认,变为对持这类看法的那个人的否认。
微博上时时时就有人放言“三观不合撤消关注”,我以前也信仰要凭价值观来交朋友,但此后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想法是特别愚笨的。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复杂的,在一个问题上和你看法一致的人,在另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常常又会和你唱反调;在一件事情上正气凛然的,很可能在另一件事情上边目可疑。
好不简单找到一个所谓价值观完整符合的人,结果有一天糟了,忽然发现他喜爱看《小时代》假如老是用清除的方式去交友,那最后可能会把你所有的朋友都删除去。
也不要试图说服对方,因为这是一件基本不行能的事情。
并且就算说服了对方,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和帮助呢?议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
议论真实的目的,是聆听对方的看法,看看是否是有你没考虑到的角度,有没有值得你思虑和学习的地方,这样的议论才是对你自己最大的帮助。
抱着这样虚心、谦恭的态度,对方也会礼尚往来,更简单接受或许理解你的看法。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Word含解析
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天铎.(duó)桎.(zì)梏.(ɡù)纷纶.(lún)B.蕺.山(jí) 荆.(jīnɡ) 棘.(jí) 史裁.(cái)C.白苇.(wěi) 干戈.(ɡē) 迥.(jiónɡ) 殊.(shū)D.训.(sùn) 诂.(ɡǔ) 禀.性(bǐnɡ) 讥.笑(jī)解析:A项,“桎”读zhì;C项,“迥”读jiǒnɡ;D项,“训”读xùn。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彼不事.所事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后人贵.经术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D.晋灵公不君.解析: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君”的用法与之相同。
A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D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B.我欲托之空言C.戍卒叫,函谷举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
答案:B4.下列各句中的“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B.投诸渤海之尾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解析:A项为“各、众”的意思,B、C、D三项均为兼词。
答案:A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儒者欲尊.德性尊:尊崇、推崇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D.阳明得之为事功..事功:事业和功绩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6.下列对“本”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本来B.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本来C.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书册D.若止印三二本(《活板》) 量词,书册计量单位解析:A项,本:探究,推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相关读物浙东学术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天铎.(duó)桎.(zì)梏.(ɡù)纷纶.(lún)
B.蕺.山(jí) 荆.(jīnɡ) 棘.(jí) 史裁.(cái)
C.白苇.(wěi) 干戈.(ɡē) 迥.(jiónɡ) 殊.(shū)
D.训.(sùn) 诂.(ɡǔ) 禀.性(bǐnɡ) 讥.笑(jī)
解析:A项,“桎”读zhì;C项,“迥”读jiǒnɡ;D项,“训”读xùn。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彼不事.所事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后人贵.经术
C.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D.晋灵公不君.
解析:例句中的“事”是名词作动词,D项中“君”的用法与之相同。
A 项中的“日”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贵”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D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B.我欲托之空言
C.戍卒叫,函谷举
D.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肔,子胥靡
解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B项为省略句。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的“诸”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解析:A项为“各、众”的意思,B、C、D三项均为兼词。
答案:A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儒者欲尊.德性尊:尊崇、推崇
B.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
..也大雅:诗经中的一种文体
C.究.其所以纷纶究:探究
D.阳明得之为事功
..事功:事业和功绩
解析:B项,大雅:才德高尚的人。
答案:B
6.下列对“本”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司马迁本董氏天人性命之说本来
B.本在冀州之南(《愚公移山》) 本来
C.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书册
D.若止印三二本(《活板》) 量词,书册计量单位
解析:A项,本:探究,推理。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朱陆异同
.........究其所以纷纶,
......,.亦千古荆棘之林也。
..,.干戈门户
....,.千古桎梏之府
则惟腾空言而不切于人事耳。
知史学之本于《春秋》,知《春秋》之将以经世,
则知性命无可空言,而讲学者必有事事,不特无门户可持,亦且无以持门户矣。
浙东之学,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故其见于世者,阳明得之为事功,蕺山
得之为节义,梨洲得之为隐逸,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
授受
..虽出于一
....,.而.
面目迥殊
.........彼不事所事,而但空言德性,空言问学,则黄....,.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茅白苇,极面目雷同,不得不殊门户,以为自见地耳,故惟陋儒则争门户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句是()
A.水陆
..草木之花
B.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也
C.朱陆异同
..,干戈门户
D.授受
..虽出于一
解析:B、C、D三项中的加点词语均为偏义复词。
答案:A
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究其.所以纷纶
B.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D.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A项为代词,B、C、D三项均为语气词。
答案:A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知史学之本于《春秋》
③知《春秋》之将以经世④悍吏之来吾乡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⑥吾欲之南海⑦蚓无爪牙之利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②/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⑤/③④/⑥/⑦
解析:①为代词。
②⑤为结构助词“的”。
③④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⑥为动词“往、到”。
⑦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答案:D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符合作者意图的一项是()
A.浙东之学,因为源流不同,所以在世上的表现也不同。
B.朱陆之学,虽稍有不同,但并未引起门户之争。
C.史学之本于《春秋》的原因是《春秋》为圣人所著。
D.本段文字体现了作者的“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的观点。
解析:A项中源流应相同。
B项中引起了激烈的门户之争。
C项中原因应是创作者切于人事。
答案:D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朱陆异同,干戈门户,千古桎梏之府,亦千古荆棘之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授受虽出于一,而面目迥殊,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朱陆学说不同,引起门户之争,成为千百年来制约人们的东西,也是千百年来繁杂、棘手的荆棘之林。
(2)虽然接受的学说是一样的,但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极不相同,这是每个人都有做事原则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