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应知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是指通过对人体物质、组织、器官、功能等进行系统、定量和衡量的检测、监控和评价的手段。
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学提供了诊断、监测和治疗的依据。
临床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检验项目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组织、器官、功能等,提供对疾病的定性和定量的依据。
例如,通过血液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感染、炎症等;通过尿液检测可以发现患者是否有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同时,临床检验项目还可以在不同疾病之间进行鉴别诊断,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鉴别肿瘤的类型和进展程度。
2.监测治疗效果: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通过定期的检测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例如,在化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血液中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效果和肿瘤复发情况。
3.预防和筛查:临床检验项目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筛查。
早期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现代医学中的体检项目中,常常包含对肿瘤标志物、心脑血管相关指标等的检测,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
4.预后评估:临床检验项目在评估疾病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特定的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疾病预后情况,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决策和生活指导。
例如,肾功能指标的动态监测可以评估慢性肾脏疾病的预后,判断是否需要透析等治疗。
5.药物治疗个体化:临床检验项目可以帮助个体化药物治疗。
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变异、酶活性等指标,可以预测患者对一些药物的代谢和反应情况,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例如,通过检测CYP2D6酶的基因型,可以预测患者对一些药物的代谢能力,从而个体化调整剂量。
综上所述,临床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诊断,还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提供疾病风险的预测和筛查,评估疾病的预后情况,并帮助实现药物治疗的个体化。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引言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
它通过检测患者体液或组织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检验科检测项目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 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一项常见的检验科检测项目,它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样本来评估其整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验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的测量可以评估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程度。
对临床上怀疑贫血的患者,血红蛋白检测可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
当患者体内存在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计数往往升高,这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部位。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止血功能。
当患者体内出现出血倾向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这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一些隐性的止血障碍。
血常规检验结果对临床医生诊断血液疾病、感染和炎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 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一项用于评估患者体内生物化学指标的检测项目。
它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和营养状况的信息。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肝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肾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肾脏的滤过功能和代谢排泄功能。
对于诊断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状态,对于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生化检验结果常常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检验科基本项目及临床意义
(5)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骨髓增殖性疾病、重金属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甲 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减少:失血性休克、传染病急性期。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 参数进行检测,通过血液分析筛查是否有贫血、细菌感染 、白血病、败血症、病毒感染等和血液有关的一些疾病。 血常规检查结果是否准确和进食是没有关系的,因此血常 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凝血功能检测
• 凝血四项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 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 口服抗凝药物患者。患者住院做手术前,医生总会要求患 者取血做凝血4项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 白原(FIB)。
• 标本采集: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约100克的馒头或进餐75克葡 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并收集尿液做尿糖 测定。
• 参考范围: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78mmol/L(140mg/dL)
• 临床意义: 1.餐后2小时血糖7.78~11.1 mmol/L(140~200mg/dL)之间,为 糖耐量减退。 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诊断为糖尿病。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 ;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 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 会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 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常规项目检测临床意义
• 白细胞计数(WBC)(单位:10^9/L): 白细胞减少:
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执业药师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导语:在执业药师的考试中,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介绍吧。
本章中介绍的医学检验指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生化、血脂及血糖检查、乙肝血清免疫学检查。
各种医学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特别是与药物作用相关的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2岁儿童(5.0~12.0)×109/L 白细胞分类及正常值(占白细胞总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 嗜酸性粒细胞成人0.01~0.05(1~5%) 儿童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全身感染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催眠药及有机磷中毒出血性疾病: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心梗中性粒细胞减少:病毒性感染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乙肝、麻疹、流感、血液病、过敏性休克药物:苯二氮卓类、磺脲类促泌剂、抗癫痫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肿瘤药中毒、放射线损伤、重金属中毒红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男性(4.09~5.74)×1012/L 女性(3.68~5.74)×1012/L 新生儿(6.0~7.0)×1012/L儿童(4.0~4.5)×1012/L 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男性131~172g/L 女性113~151g/L 儿童120~140g/L新生儿180~190g/L血小板计数参考范围:新生儿.儿童.男性(100~300)×109/L 女性(101~320)×109/L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意义:氯霉素、甲砜霉素、抗血小板药、抗凝药、抗生素、磺胺类、抗肿瘤药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 参考范围:男0~15mm/h 女0~20mm/h红细胞沉降率意义:生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良性肿瘤、心绞痛时血沉正常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肾小管性:β2-微球蛋白混合性蛋白尿:同时含有以上2种溢出性蛋白尿:肾脏正常,而血液中含有大量异常蛋白质,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药物肾毒性蛋白尿:庆大霉素、多粘菌素、甲氨蝶呤、灰黄霉素、氯丙嗪尿隐血:正常阴性尿血红蛋白:创伤、肾疾病、用药(阿司匹林、磺胺药、伯氨喹、硝基呋喃、万古霉素、卡那霉素、他汀类、秋水仙碱、解热镇痛药) 尿肌红蛋白:创伤、两性霉素B、、巴比妥类尿管型:正常阴性或仅有透明管型正常颗粒管型: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白细胞管型:急性肾盂肾炎便常规-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红细胞-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上皮细胞-肠壁炎症,结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肝功能检查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A/G比值:(1.5-2.5):1 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氮(BUN)成人3.2-7.1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 肌酐(Cr)苦味酸法全血88.4-176.8umol/L 血清男性53-106umol/L 女性44-97umol/L血生化检查:血淀粉酶(AMY)-急性胰腺炎磷酸激酶(CPK/CK)-骨骼肌、心肌损伤血尿酸-痛风、白代谢增强、用药血糖:空腹3.9-6.1mmol/L餐后2h<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正常值:4.8%-6.0%意义:反映测定前1-2月内平均血糖水平适用于Ⅰ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和用药监测总胆固醇(TC)<5.2mmol/L 三脂酰甘油(TG)<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保护因子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大三阳:HBsAg(+)HBeAg(+)HBcAb(+)意义:说明HBV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应尽快隔离。
检验科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册
检验科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一、生化检验项目(一)肝功九项1、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1)ALT活性在下列疾病可见升高a.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管炎和胆囊炎等。
b.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的肝脏淤血、脑出血等。
c.骨骼肌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2)一些药物和毒物可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氯丙嗪、异烟肼、奎宁、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2、谷草转氨酶(AST)临床意义:(1)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当心肌梗死时血清中AST活性增高在发病后6-12小时之显著增高在48小时达到高峰约在3-5天恢复正常(2)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也可引起血清AST活性轻度增高(3)肝炎时AST和ALT均可明显增高可高与正常值上限10-30倍这在其它疾病时少见.在黄疸期间AST和ALT即可见增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肝中AST含量增高往往AST>ALT但由于ALT清除率较慢所以不久以后即ALT>AST.恢复期一般ALT 恢复较慢持续ALT、AST增高往往说明有慢性肝炎.AST/ALT比值如1则很有可能是慢活肝.。
3、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临床意义:增高:(1)原发性肝癌、腺癌、乏特氏壶腹癌等,血清Υ- GT 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 90% 。
(2)嗜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安替比林等。
(3)口服避孕药会使Υ- GT 值增高 20% 。
(4)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腺炎等。
4、碱性磷酸酶(ALP)临床意义:(1)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可见于下列疾病:a.生理性增高:妊娠期、儿童生长发育期、射入性血糖增多及紫外线照射后b.肝胆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肝脓肿等。
检验科项目及临床意义列表
金标试纸法
丙型肝炎抗体测定
HCV
250403014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HBsAg
250403005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测定
HBsAb
250403005
乙型肝炎e抗原测定
HBeAg
250403006
乙型肝炎e抗体测定
HBeAb
250403007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测定
HBcAb
250403009
PT
250203020
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疾病有参考意义。
枸橼酸钠抗凝血2.5ml
血凝分析仪
凝血酶时间测定
TT
250203035
对类肝素物质的存在及作用进行监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250203025
辅助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疾病的诊断。
项目
测定项目
缩写
编码
临床应用
标本要求
检测设备
血凝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
TgAb
250310065
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可发现TGA浓度升高,甲亢病人测得TgAb提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停药后易复发。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250310065
为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指标。用于诊断桥本氏病(HD)和自身免疫性甲亢;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Graves)等。预测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对原发性甲减患者,结合TSH 升高,可以发现早期甲减病人。
ASO
250403088
对风湿和类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单项
类风湿因子测定
RF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一、血常规检查:1.1 白细胞计数:①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机体免疫功能、感染性疾病及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
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判断某些细菌或感染的程度,以及判断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类型。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4.0-10.0×10^9/L1.2 红细胞计数:①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血液疾病及某些慢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判断贫血的类型、程度,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的程度。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4.0-5.5×10^12/L二、生化指标检查:2.1 血糖:①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血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及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血糖检测,可以判断糖尿病的类型、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胰岛功能是否正常。
②参考值范围:空腹血糖.3.9-6.1 mmol/L2.2 肝功能检查:①临床意义: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疾病、肝炎及药物依赖性肝损害的重要指标。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肝脏功能是否受损、是否有肝炎感染,以及判断某些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程度。
②参考值范围:谷丙转氨酶(ALT):男性:0-40 U/L;女性:0-32 U/L三、免疫指标检查:3.1 C-反应蛋白检查:①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主要用于评估感染性炎症反应、风湿性疾病及肿瘤的辅助诊断。
通过C-反应蛋白检查,可以判断某些细菌或感染的程度,以及评估某些炎症性疾病的活动性。
②参考值范围:标准:0-10 mg/L3.2 免疫球蛋白检查:①临床意义: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评估免疫功能、免疫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通过免疫球蛋白检查,可以判断免疫功能异常、某些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性,以及评估感染性疾病的免疫状态。
②参考值范围:IgG.6.0-16.0 g/LIgM:0.4-2.5 g/LIgA:0.7-4.0 g/L附件:1.血液检查报告样本2.肝功能检查报告样本3.免疫指标检查报告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标准:指临床常用的参考范围,表示正常人群中的数值范围。
执业药师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1、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液中各种白细胞总数(1)增多:生理—月经前,妊娠、兴奋、饮酒病理: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坏死、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2)减少:流感、再障、白血病、特殊感染、放射线2、白细胞分类计数—各种白细胞比值(1)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感染或者化脓性感染;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血中性粒细胞减少:伤寒、痢疾、某些病毒感染;重金属或者有机磷中毒、抗肿瘤药(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皮肤及寄生虫病;血液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疾病或者烧伤,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疾病(慢粒白血病)、创伤及中毒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疾病(过敏性反应)、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4)淋巴细胞增多:传染病、血液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再障)淋巴细胞减少:传染病急性期、细胞免疫缺陷、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单核细胞增多:传染病或寄生虫病;血液病;其他3、红细胞计数:诊断贫血指标红细胞增多:相对增多(失水)、绝对增多:生理性增多(缺氧、高原生活、骨髓释放红细胞加快);病理代偿性增多(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红细胞减少:营养不良(胃肠道疾患、偏食、酗酒)、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原发性、药物、放射线造成再障、白血病)、红细胞破坏、继发性贫血(各种炎症、内分泌病)4、血红蛋白:更好反应贫血程度增多: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高原病等)、创伤(大量失水、严重烧伤)减少:出血(大出血、再障、类风关)、其他疾病5、血小板计数:对毛细血管营养支持、止血凝固减少:生成减少(造血功能障碍、再障、各种白血病、骨髓瘤)、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亢)、其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某些感染)、用药(脾脏摘除)增多:创伤、其他疾病6、红细胞沉降率:体内感染或坏死组织、血沉加快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三个月以上)、病理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尿常规检查一、尿液酸碱度PH1、PH增高(1)疾病:泌尿系(2)用药:碱性药物2、PH降低(1)疾病:酸中毒、痛风、严重腹泻、饥饿(2)用药:应用酸性药物、维生素C等二、尿比重:SG 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增高见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急性心肌梗塞时6~12小时内血清AST显著升高,48小时内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
血清AST增高还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以及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增高见于脱水和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球蛋白合成增加)。
血清总蛋白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水潴留使血液稀释等。
血清白蛋白测定: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
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如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白蛋白消耗或丢失过多,如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肾病综合征、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腹水形成等;也见于妊娠晚期、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用于判断黄疸程度,结合直接胆红素测定用于判断黄疸类型。
血清葡萄糖测定:增高:(1)生理性,餐后1~2h、摄入高糖食物、情绪紧张等。
(2)病理性,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高血糖激素分泌过多、颅内压增高、严重脱水。
减低:(1)生理性或暂时性,剧烈运动后、严重饥饿、妊娠、使用降糖药等。
(2)病理性,胰岛 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增高见于糖尿病昏迷患者,还常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粘液性水肿、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牛皮癣等。
降低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营养不良、肝硬化、肝坏死等。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增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极度贫血、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饥饿及高脂饮食后等,饮酒可使甘油三酯假性升高。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损害、先天性酶缺陷(如家族性卵磷酯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缺乏)等。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
临床检验项目临床意义与解释临床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工具,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
临床意义与解释主要指的是临床检验结果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利用这些结果进行临床判断。
下面将以常见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病原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为例,对其临床意义与解释进行介绍。
一、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红蛋白(Hb)是红细胞内的氧运输蛋白,用于评估贫血的程度。
低血红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贫血,而高血红蛋白可能提示脱水或失代偿性心脏病。
红细胞计数(RBC)是评估红细胞的数量。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贫血或出血。
如果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脱水或肾脏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是评估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异常。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或骨髓抑制。
血小板计数(PLT)是评估血小板数量的指标。
低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出血倾向,高血小板计数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二、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估患者机体内脏器功能的重要指标。
其中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反映内脏器官的健康状态。
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总胆红素、球蛋白、白蛋白等。
转氨酶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指标,高水平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或肝炎。
总胆红素高水平可能表示胆道梗阻或肝功能异常。
球蛋白和白蛋白比例异常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异常。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酸、肌酐、尿素氮等。
肌酐和尿素氮高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不全。
尿酸高水平可能表示痛风或肾结石。
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指标。
高血糖可能表示糖尿病或糖代谢紊乱。
血脂是评估脂代谢的指标。
高血脂可能表示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电解质是评估细胞内外电化学平衡的指标。
电解质失衡可能引起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等。
三、病原学检验病原学检验是检测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临床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临床检验项目是指医学检验科在临床实践中用于辅助诊断、判断疾病进展与治疗效果的一系列检验项目。
它包括了常规检验项目和特殊检验项目。
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血液学检验、尿液学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特殊检验项目包括分子生物学检验、细胞学检验、遗传学检验等。
1.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细胞形态学等项目。
通过血常规检验,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疾病。
凝血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血液凝固能力,帮助诊断与治疗凝血相关的疾病。
2.生化学检验:生化学检验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水平等项目。
肝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和监测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肾功能检验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滤过功能,帮助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
血脂水平检测可以评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脂症等疾病。
3.免疫学检验:免疫学检验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免疫细胞等项目。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抗体检验可以帮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如HIV、乙肝、结核等。
免疫细胞检验可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免疫异常等问题。
4.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真菌检测等项目。
通过细菌培养,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
病毒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病毒感染,如流感、艾滋病等。
真菌检测可以帮助诊断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真菌性肺炎等。
总之,临床检验项目在临床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提供客观、准确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通过对临床检验项目的正确解读和合理运用,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检验科常见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在AMl患者胸痛开始后6-8小时升高,11-12小时达高峰,敏感性 与CK-MB接近,但特异性比CK-MB高,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好的 指标。
尿素(Urea)
肌酐(Cr) 尿酸测定(UA)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umALB):
尿蛋白定量:
增高:严重脱水、急性心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出血、大手术后、 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等。降低:严重肝病 。 增高:肾功能不全。
增高: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痛风、肾脏疾病、子痫、白血病。
诊断肾小球疾病和损伤的早期灵敏指标、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 肾病及高血压病人心血管损伤等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 有重要价值。
胰岛素抗体(INSAb):
葡萄糖(GLU)增高:
抗核抗体10项(抗核抗 体8项+抗着丝点抗体测 定、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ACA)):
指导选用胰岛素的剂型和用量。
生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甲亢、颅内 出血等。降低:糖代谢异常、胰岛细胞瘤、严重肝病、妊娠、哺 乳等。
用于系统系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干 燥综合征等的辅助诊断。
增高:慢性炎症、结核、疟疾、血吸虫病、风湿热、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肝炎 、肝硬化、骨髓瘤、淋巴瘤等。
降低:免疫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
降低:肝脏损害、肾病综合征、慢性疟疾、黑热病、自身免疫性 疾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检验科开展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ADA推荐HbA1C大于等于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还将HbA1C水平为 5.7-6.4%的人归类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HbA1C的测定,其检测的是红细胞内结合有葡萄糖的血红蛋白.它能很 稳定地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反映葡萄糖代谢的情况.但不能评 价检测当时的血糖水平,能说明用药方案是否有效,血糖控制是否好, 是否要调整治疗方案.
经专家们研究证明:糖化血清蛋白(Fruc) 经专家们研究证明:糖化血清蛋白(Fruc)是早期 糖基化产物,白蛋白和其它血浆蛋白的糖基化主要发生 糖基化产物, 在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上, 在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上,血浆中游离的糖基化产物通 过血管内皮细胞吞噬而沉积于血管壁, 过血管内皮细胞吞噬而沉积于血管壁,导致糖尿病血管 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预测, 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预测, 但其特异性不高,所以联合超敏C 但其特异性不高,所以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其敏感性和 特异性分别为50.7%和80.1%.结合血脂,联合检测对于 特异性分别为50.7% 80.1% 结合血脂, 50.7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及早期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预防及早期监测具有参考价值。
糖化血清蛋白 (FRUC)
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血清蛋白分子N 血清葡萄糖能与白蛋白及其血清蛋白分子N末端的氨基 酸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 酸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即为糖化 血清蛋白。 血清蛋白。 本试验可有效地反映患者过去2 周平均血糖水平, 本试验可有效地反映患者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可 作为糖尿病患者近期内控制血糖的灵敏指标, 作为糖尿病患者近期内控制血糖的灵敏指标,特别是用于 住院病人调整用药, 住院病人调整用药,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 有价值。 有价值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总汇
临床意义是指一项检验科目对于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帮
助程度。
对于检验科项目的临床意义的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临
床诊断的准确性、疾病进展的预测性、治疗方案的指导性、患者预后的评
估等。
首先,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是评估一个检验科项目临床意义的重要指标,一个好的检验科项目应该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
否患有其中一种疾病。
例如,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测定等常规血液检查项目,可以提供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和质量相关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
否患有贫血、感染等疾病。
其次,检验科项目还应该具备疾病进展的预测性,即能够帮助医生预
测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例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
生判断肿瘤的活动程度、预测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的风险,从而指导治疗方
案的选择和调整。
此外,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检验科项目还应该具备治疗方案的指导性,即能够帮助医生制定和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
例如,药物浓度的检测可以
帮助医生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最后,检验科项目还应该能够提供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帮助医生判
断患者的疾病预后和生存期。
例如,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
患者的心肌损伤和恢复情况,从而预测患者的预后。
总的来说,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检验科项目应该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
结果,并且能够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趋势、指导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
的预后。
这些临床意义纳入考虑的指标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检验科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排泄率)[项目名称]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排泄率)[参考值] 40~100mg/24h尿[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人尿液中可排出很微量的蛋白质,用通常的常规方法如尿蛋白定性实验不能够检测到,需要通过生化方法进行定量测定。
尿蛋白排出量过多表明肾脏功能有问题,可参考尿常规检查部分。
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析,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意义。
AA[项目名称] 尿液氨基酸定性实验氨基酸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体内的大部分氨基酸可用来合成蛋白质。
血浆中氨基酸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被滤出到原尿中,其中绝大部分可通过近端肾小管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当肾小管功能减退时,尿中氨基酸排出增加。
[英文缩写] AA[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尿中氨基酸总量排泄增加或个别氨基酸排泄显著增多,称为氨基酸尿。
引起氨基酸尿的原因很多,绝大部分属遗传性疾病,也有因药物或毒物导致肾损害引起。
病理性氨基酸尿可分为溢出性氨基酸尿和肾性氨基酸尿。
前者指血液氨基酸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后者是由于先天性肾小管病变,如Fanconi’s综合征、肝豆状核病变等。
ACP[项目名称] 精液酸性磷酸酶测定酸性磷酸酶产生于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直接影响精子的活动和代谢。
[英文缩写] ACP[参考值] >300U/L(金氏法)[临床意义] 1.病理性降低:前列腺炎。
2.病理性增高:前列腺肥大、前列腺梗阻或早期前列腺癌。
AIDS HIV-1病毒抗原[正常值] 阴性[临床意义] 标本吸光度值≥2.1倍阴性对照值时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有诊断意义。
AIDS病毒核酸探针[正常值] 阴性[临床意义] 阳性:AIDS病毒感染。
用PCR技术来检测HIV病毒的敏感性相当高,用PCR结合寡核甘酸限制法(OR法)可直接检测出HIV病毒的DNA序列。
AIDS病毒抗体[正常值] 阴性[临床意义] P/N≥2.1为阳性。
检验科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一、生化部分血清总蛋白液体(TP)双缩脲法测定临床意义:总蛋白检测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都有价值。
肝脏蛋白合成缺陷、肾功能损伤引起蛋白丢失、肠道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时总蛋白浓度下降。
而在慢性炎症疾病、肝硬化和脱水时总蛋白浓度升高。
血清白蛋白(ALB)溴甲酚绿(BCG)法测定临床意义:白蛋白是血浆中多种物质重要的结合与运输蛋白,并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组分。
血清白蛋白可用于众多疾病的诊断。
血清白蛋白升高通常见于脱水的。
血清白蛋白降低多见于营养不良、肾脏疾病,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严重的烧伤和癌症。
白蛋白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对肝脏疾病如肝硬化的诊断与监视。
此外,白蛋白量反映了个体的健康与营养状况,因此可用于营养不良的诊断及老年住院患者的预后评估。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推荐方法测定临床意义[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类的典型代表。
氨基转移酶催化氨基从氨基酸转移给 -酮酸的反应。
AL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仅在肝胆疾病时显著升高。
而AST水平的升高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以及肝组织损害等都有关。
因此同时进行ALT和AST的检测,可用于鉴别肝损伤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AST/ALT比率用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比率<1预示中度的肝损伤;比率>1和严重肝病有关,常见慢性肝病。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IFCC推荐方法测定临床意义[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旧称谷丙转氨酶(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旧称谷草转氨酶(GOT)。
它们是氨基转移酶类的典型代表。
氨基转移酶催化氨基从氨基酸转移给 -酮酸的反应。
ALT是肝脏的特异性酶,仅在肝胆疾病时显著升高。
而AST水平的升高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以及肝组织损害等都有关。
因此同时进行ALT和AST的检测用于鉴别肝损伤和心肌或骨骼肌损伤。
AST/ALT比率可用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药学检查项目及其意义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一、白细胞计数(WBC)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三、(白细胞、外周血液中常见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四、红细胞计数(PLT)(运输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免疫粘附作用)(参考范围:新生儿>男性4.0~5.5>儿童>女性3.5~5.0)五、血红蛋白(Hb)(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六、血小板计数(PLT)七、红细胞沉降率(ESR))第二节尿液检查一、尿液酸碱度(反应了肾脏维持血浆和细胞外液正常氢离子浓度的能力)三、尿蛋白四、尿葡萄糖五、尿胆红素六、尿胆原七、尿液隐血八、尿沉沉渣白细胞九、尿沉渣管型十、尿沉渣结晶十一、尿酮体十二、尿肌酐十三、尿酸第三节粪便检查一、粪便外观1、正常人—黄褐色,婴儿—黄色色泽主要受:饮食、药物(口服药用碳、铋制剂、中草药—黑色无光泽大便;大黄、番泻叶—黄色;解热镇痛、保泰松—红色或黑色;水杨酸钠—红至黑色;抗生素、利福平—橘红至红色;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醋硝香豆素—红色)临床意义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肠蠕动亢进、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见于各种肠道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2、米泔水样便肠道受到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霍乱3、粘液便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小、大肠炎症4、冻状便过敏性肠炎5、脓血便下段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6、Lu凝块便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7、鲜血便痔疮、肛裂等下消化道出血8、柏油便黑色有光泽,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9、白陶土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缺乏或减少,见于各种阻塞性黄疸10、细条便直肠狭窄:直肠癌二、粪隐血1、可见于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2、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3、其他溃疡性结肠炎、全身疾病三、粪便胆原增加: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减少: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减少,肝细胞性黄疸时可增加或减少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1、白细胞增多肠道炎症(脓细胞)、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炎症、肠道反应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2、红细胞痢疾、溃疡性结肠炎、3、吞噬细胞急性肠炎、痢疾4、上皮细胞肠壁炎症5、真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第四节肝功能与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查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三、血清r-谷氨酸转移酶(r-GT)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HBsAb)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HBeAb)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cAb)第五节肾功能检查一、血清尿素氮(BUN)二、血肌酐(Cr)第六节血液生化检查一、淀粉酶(AMY)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二、血清总胆固醇(TC)三、三酰甘油酯(TG)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五、极低密度脂蛋白低胆固醇(VLDL-ch)。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之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考点复习
项目内容红细胞计数男性:(4.0 ~ 5.5)×1012/L 女性:(3.5 ~ 5.0)×1012/L新生儿:(6.0 ~ 7.0)×1012/L白细胞计数成人:(4.0 ~ 10.0)×109/L 血小板计数(100~ 300)×109/L血红蛋白男:120 ~ 160g/L 女:110 ~ 150g/L新生儿:170 ~ 200g/L分类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发作期、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等降低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尿胆红素①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②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肿瘤、胆囊结石等尿酮体糖尿病酮尿: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沉渣结晶①磷酸盐结晶;②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粪外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粪外观临床意义稀糊状\水样便各种肠道腹泻,或急性胃肠炎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黏液便小肠\大肠炎症胨状便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脓血便细菌性\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鲜血便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便阻塞性黄疸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 肝功能检查检查分类参考值临床意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成人:5~40U/L①肝胆疾病;②其他疾病:心肌炎、急性心梗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成人:8~40U/L ①急性心梗;②肝脏疾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①肝胆疾病;②胰腺疾病血清碱性磷酸(ALP)①肝胆疾病;②骨骼疾病;③他汀类药清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减少至小于1:肝硬化、慢性肝炎、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 其他检查分类内容血尿酸(UA)增高: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室依据淀粉酶35~135U/L增高:①诊断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AMY增高的最常见原因;②胰腺癌早期空腹血糖(FBG) 3.9~6.1mmol/L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①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之一;②其他:如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CK同工酶活性①CK-MB是早期诊断AMI的重要指标之一;②CK-MM增高: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③CK-BB增高: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肌钙蛋白(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三酰甘油(TG)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之一(HDL)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大三阳”HBsAg(+)、HBeAg(+)(表示HBV在复制,传染性强)、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HBV-DNA是诊断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 【最佳选择题】 成年男性正常的血红蛋白范围应是 A.90~110g/L B.110~150g/L C.120~160g/L D.140~180g/L E.170~200g/L『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红蛋白范围:男:120 ~ 160g/L;女:110 ~ 150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检测项目临床意义临床生化室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增高见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可逐渐下降,故ALT活性不一定与疾病的重症程度成正比。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急性心肌梗塞时6~12小时内血清AST显著升高,48小时内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
血清AST 增高还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等肝胆疾病,以及胸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皮肌炎、服用肝损害的药物等。
血清 -谷氨酰转移酶测定:原发性肝癌、腺癌等,血清Υ-GT活力显著升高,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嗜酒或长期接受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安替比林等,口服避孕药会使 -GT值增高20%。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阻塞性黄疸、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腺炎等也有增高。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增高见于①肝胆疾病,如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等;②骨胳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骨转移癌、骨折修复期。
ALP可作为佝偻病疗效的指标。
血清总蛋白测定:血清总蛋白增高见于脱水和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球蛋白合成增加)。
血清总蛋白降低见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水潴留使血液稀释等。
血清白蛋白测定: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
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如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白蛋白消耗或丢失过多,如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肾病综合征、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腹水形成等;也见于妊娠晚期、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用于判断黄疸程度,结合直接胆红素测定用于判断黄疸类型。
血清葡萄糖测定:增高:(1)生理性,餐后1~2h、摄入高糖食物、情绪紧张等。
(2)病理性,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高血糖激素分泌过多、颅内压增高、严重脱水。
减低:(1)生理性或暂时性,剧烈运动后、严重饥饿、妊娠、使用降糖药等。
(2)病理性,胰岛 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
血清尿素测定:增高见于:(1)生理因素,如高蛋白饮食。
(2)病理因素,如剧烈呕吐、幽门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和长期腹泻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及中毒性肾炎等。
减低见于:肝脏疾病、蛋白质摄入不足、乳糜泻等。
血清肌酐测定:肾病初期肌酐常不高,直至肾实质性损害,血肌酐才升高。
其值升高3~5倍提示有尿毒症的可能,升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
如果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升高,提示肾严重损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常为肾外因素所致。
降低:肾衰晚期、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血清尿酸测定: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常增高。
另外,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UA亦增高,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较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显著,出现更早。
中毒、子痫、妊娠反应、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等UA也增高。
减少见于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增高见于糖尿病昏迷患者,还常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粘液性水肿、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牛皮癣等。
降低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营养不良、肝硬化、肝坏死等。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增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肥胖症、动脉硬化、阻塞性黄疸、糖尿病、极度贫血、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饥饿及高脂饮食后等,饮酒可使甘油三酯假性升高。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损害、先天性酶缺陷(如家族性卵磷酯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缺乏)等。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增高:一般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峰值,且升高的幅度比AST和LDH大,3-4天恢复正常。
重体力劳动、肌肉损伤、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肥大性肌营养障碍、心肌炎、脑血管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长期肌肉注射都会引起此酶升高。
儿童较成人略高,一般出生后24小时迅速升高,可达正常成人的2-5倍,14-20天开始下降,6岁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
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可降低。
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增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2-24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峰值,一般为正常的5-6倍,最高可达10倍以上,可持续10天左右。
心衰和心包炎伴肝淤血、严重休克和重度贫血和未治疗的贫血、白血病(特别是M5型)时可中度升高。
皮肌炎等肌肉损伤性疾病时也可升高。
50%LDH升高的病例与恶性肿瘤有关,尤其是腹腔和肺部肿瘤,因此测定这些部位的流出液的LDH活性更有意义。
1/3的肾病患者血清LDH也可以升高。
血清羟丁酸脱氢酶测定:HBDH的本质是LDHl+LDH2,所以HBDH的升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原因的心肌损伤、皮肌炎等肌肉损伤性疾病。
血清钾离子测定:血清钾离子升高见于:经口及静脉摄入增加、钾流入细胞外液、严重溶血及感染、烧伤、组织破坏、胰岛素缺乏、组织缺氧心功能不全、呼吸障碍、休克;尿排泄障碍、肾功能衰竭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血清钾降低见于:经口摄入减少;钾移入细胞内液、碱中毒及使用胰岛素后、IRl分泌增加;消化道钾丢失频繁、呕吐、腹泻;肾小管性酸中毒。
血清钠离子测定:血清钠离子升高见于:严重高渗性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中枢性尿崩症尿量大增而供水不足。
血清钠降低见于:胃肠道失钠,尿路失钠,烧伤,肾病综合症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腹水,右心功能衰竭等血容量降低时。
血清氯离子测定:血清氯离子升高见于:严重高渗性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中枢性尿崩症尿量大增而供水不足。
血清氯离子降低的意义与血清钠离子降低的意义基本相同血清钙测定: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肿瘤,急性骨萎缩、骨折、肢体麻痹等,大量应用维生素D治疗,血液内二氧化碳张力增加的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减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症,婴儿手搐搦症及骨质软化症,.钙或维生素D摄取量不足或吸收不良,肾脏疾病,代谢性碱中毒。
血清镁测定:增高:见于慢性肾炎少尿期,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症,用镁制剂治疗不当等。
减低:长期禁食,吸收不良或长时期丢失胃肠液。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静脉滴注无镁补充。
血清磷测定:增高: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或衰竭,尿毒症,慢性肾炎晚期,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等。
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变性病变,乳糜泄等。
血清血清铁:增高:见于血细胞破坏增多,如溶贫;铁的利用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铁释放增加,如急性肝炎。
减低:见于体内铁不足,如缺铁性贫血;铁丢失增加,如失血;铁的释放减少,如急性感染、肿瘤。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血清CHE(EC3.1.1.8)又称假胆碱酯酶、胆碱酯酶Ⅱ,主要由肝脏合成,其活性高低与肝功能的好坏相平行。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降低常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心肌梗死、急性感染等,也可用于指示有无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清、尿淀粉酶测定: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AMY显著升高。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AMY即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
尿中AMY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清晚。
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穿孔均有AMY升高,但常低于500 U/L。
肝病时血、尿AMY降低。
血清、尿胰淀粉酶测定::急性胰腺炎时,血和尿中P-AMY显著升高。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8~12小时血清P-AMY即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
尿中P-AMY于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也比血清晚。
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病P-AMY升高,但常低于500 U/L。
血清脂肪酶测定:急性胰腺炎发作的4~8小时内,脂肪酶活力就会升高,24小时后达到峰值,8~14天后降低。
但是,血清脂肪酶活力与胰腺的损伤程度间不相关。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测定:谷氨酸脱氢酶是一种线粒体酶,在肝脏含量丰富,可作为传染性肝炎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有力佐证。
另外,肌营养不良、皮肌炎、心梗、脑损伤、严重烧伤、肝脏手术等均使此酶活性升高。
免疫一室乙型肝炎检测临床意义1. HbsAg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如为阳性,则提示为病毒携带着或乙肝患者。
2. HbsAb阳性: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既往感染。
3.HbeAg阳性:HBeAg是HBV的核心部分,故一般认为HBeAg阳性是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在乙肝潜伏期乃至整个病程中,HBeAg均可检出。
4.抗HBe是HBeAg的相应抗体。
一般认为HBeAg消失和抗HBe出现是病情趋向好转的征象,但并不意味着HBV DNA停止复制,或传染性消失。
5.抗HBc是HBcAg的相应抗体,也是HBV感染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V的标志性抗体,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存在。
几乎所有个体在感染HBV后都能产生抗HBc,故它是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
接触HBV抗原者(如实验室工作者,家庭中有HBsAg阳性者),血清中可出现低滴度(小于1000)抗HBc抗体。
只有进行连续检测,抗体滴度逐渐增高,或抗体滴度达10000以上时,抗HBc才可作为感染指标。
抗HBc 有IgG、IgM、IgA三类,IgM类和IgA类抗HBc在乙肝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活动期出现。
在HBV感染的“窗口期”,抗HBc常常是唯一可测出的HBV血清标志物。
HCV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也有其他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临床经过一般较轻,亚临床型较为多见。
本病ALT和胆红素水平较低,病情相对较轻,但发展成慢性肝炎的比例较高。
丙肝有两种抗体IgG、IgM,抗HCV-IgG、IgM抗体均为非保护性抗体,急性期多为IgM型,慢性期多为IgG型,抗HCV-IgM 的检测是判定急、慢性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恢复期患者抗HCV多为IgG型,且滴度较低HIV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主要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测血清(HIV)抗体,如检测阳性,必须重新取样检测一次。
若仍为阳性,须送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确认试验室鉴定。
同时应结合其他测定项目的结果和临床表现作出判断。
可疑标本应至少随访6个月。
T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如梅毒抗体-IgM阳性,可怀疑感染过梅毒螺旋体。
免疫二室甲胎蛋白(AFP-2)首先用于检测及监测肝癌,但肝硬化时也多有增高。
第二,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用于胚细胞癌的诊断。
其他恶性疾病如乳腺癌、支气管癌、结肠癌引起的肝功紊乱等,在这些疾病中9%左右的患者血清AFP水平也升高,但很少有超过100u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