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1.4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单元练习卷: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选题1.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大,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
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
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 证明皇位正统B. 体现皇权独尊C. 保证皇位世袭D. 震慑割据篡权2.有学者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
其本身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 )A. 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 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 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 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3.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
这主要是因为()A.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B.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C.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D.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5.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6.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 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解课件: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 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 的成长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 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 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 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 1.削弱相权 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 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外朝或外廷 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 宦官)转移, 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 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 (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 内向外。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 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 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 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 A 项错 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 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 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 B 项正 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 制,材料未涉及,故 C 项错误;根据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 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 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 D 项错 误。
发达的工商业基础上的海 洋文明
主权在民、轮番而治的集 体民主政治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 竞争、开放、积极
进入文明时代,中国、雅典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学、 艺术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均与制度密切相关
链接二
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的英国政治制度的差异
项目
政体 形式
明清时期的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
与明清同时期的英国
2018高考历史一轮(人民版)课件:必修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返回导航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 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六王毕,四海一” 1.统一:公元前221年。 2.控制周边地区 河套地区 ;修长城和“_______ 直道 ”,加强北部 (1)向北:北击匈奴,收复___________
人 民 版 历 史
边防。
灵渠 ,平岭南,在岭南置郡。 (2)向南:修_______
人 民 版
3.内容 血缘宗族关系 。 (1)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嫡长子 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 (2) 周天子以 _________ 周天子 —— 侯 国 对 于 周 王 室 处 于 附 属 地 位 。 按 血 缘 关 系 的 亲 疏 , 形 成 “ _________ 诸侯 ——_________ 卿大夫 ——_____ 士 ”这样的宗法等级。 _______
历 史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考)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7考)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6考)
养,不拘泥于课本知识。度
时 空 定 位
历 史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
人 民 版
弱。 〔拨云见日〕 分封制体制上的弊端:分封制重血缘,轻法度,缺乏约束力;诸侯势力大 必然威胁中央。
历 史
返回导航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西周的宗法制 1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 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___________ 血缘宗族关系 分配政治权力,维护___________ 政治联系 。 2.实质:按照_______________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西汉
巩固
时期 隋唐
阶段特征 完善
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隋朝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政府的 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地方:唐中期,设置许多节度使;唐朝后期因地方节 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局面 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分割 宰相的行政权,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 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地方: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官做地方 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各 级地方机构;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答案
【策略指导】
1.明确历史资料的分类,判断史料的价值。出土文物客观、真实,但不详
细;文献材料详细、具体,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要首先判断史料的价 值。 2 .要进行科学的史料鉴别或考证。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 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史料鉴别或考证归 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字的校勘;二是内考证, 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 3.掌握正确运用史料的方法或原则。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
三、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 中国 经济 政治 外交 思想 科技 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 义萌芽发展缓慢 君主专制统治进一步强化 闭关锁国 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大兴 文字狱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 发展为近代科技 西方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开展工业 革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 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 动 近代科学产生
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
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 和科技创新的进步。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一必修一历史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一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重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六、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背景: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混乱局面。
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
2018届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件 (共57张PPT)(共59张PPT)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制度和 政治结构 (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典题导入】中央集权制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 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 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 B.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 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 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 D.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 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㈡血缘关系维护的宗法制 (分配权力的原则) 1、目的: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诸侯权利,财产和 土 地的继承矛盾
2、内容: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3、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4、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㈢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内核和纽带)
王族、功臣、古代贵族的后裔
材料二:三年,(周)幽王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 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 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 周本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发 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出“周亡矣”的感叹是因为周幽王违背了什么制度的什么原则( 2 分)
一、秦的统一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霸; 2、战国时期出现统一的趋势; (1)社会经济的发展; 背景 (2)人们渴望统一; (3)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 (4)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3、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大; 4、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
必修一复习讲义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秦朝—清朝前期) :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历程: 1、秦朝: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9-10)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P11第二段)
①对秦朝:
◆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
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华民族的形 成与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君主专制易致暴政统治,使秦朝短暂而亡。 ②对后世: 奠定了……基本格局,历代…… 加强和完善。
妻妾 妻(正配) 妾一(侧室) 妾二(侧室) 一般称谓
A B C D
三哥(20岁) 四哥(14岁) 大哥(25岁) 二哥(22岁)
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宗法制的主要原 则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 长子,据此可判断。 答案:A
1、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 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 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C. 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 解析:本题易错选D,主要原因是没有用发展的、辩证
◆ 意义: (P14第二段)
①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 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②分工明 确,提高了行政效率。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重大创造。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
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 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 序是怎样的呢?
参考答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018/1/19
29
汉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中外朝制度
执 行 机 构
外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九卿 太 尉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知识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2018届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二轮复习导学案
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要点】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商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我国从夏朝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商朝建立后,也采用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两种世袭方式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商朝时期。
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事的师等。
3.内服和外服制度:管理内服〔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商族以外的方国〕的制度。
特点: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方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二〕秦汉时期1.皇帝制度的建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上古“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2〕皇帝制度的内容:第一,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些规定,意在强调皇帝与众不同,以增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
第二,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有皇帝任免(3〕皇帝制度的特点: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中外朝制度:西汉丞相集决策、司法、执行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加强皇权,汉武帝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4.扩大尚书台权力:东汉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大权那么由皇帝总揽〔三〕隋唐三省六部制1.形成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归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可谓千变万化,尤其是在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阶段,政治制度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然而,在这些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演变规律。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梳理一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部落联盟为基础的。
各个部落之间通过婚姻、同盟等方式建立联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组织结构。
部落的首领通常被称为“首领”或“酋长”,他们的权力主要来自家族和对军队的控制。
在政治决策方面,一般采取集体讨论和议事决策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阶段,这也带来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在奴隶社会时期,主要存在的政治制度形式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绝对的权力。
皇帝下设诸侯王,这些诸侯王有着一定的自治权,但受到皇帝的严格控制。
封建制度还有一套严密的官僚体系,由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城乡之间的划分也越来越明显。
这就导致了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
在战国时期,分裂的国家形成了多个强大的争霸势力,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分封制”的政治组织结构。
每个国家由国君领导,下设诸侯、大夫等官员。
这种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以国家君主为中心的官僚制度。
随着秦朝的统一,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建立起来。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比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
这种政治制度形式在秦朝短暂的统治下达到了巅峰,但也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抵抗。
接着,我们来看看汉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在汉朝时期,由于民众的反抗和压力,政治制度发生了一些改变。
刘邦建立的汉朝采用了类似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也加入了一些封建制度的元素。
汉朝的国家机构设置了各类官员,如丞相、太尉、太傅等。
与此同时,汉朝也允许地方豪强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此后,中国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政治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之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2、西周的分封: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2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统一条件: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2.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3.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4.战国时期法家思想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利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位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逾越。
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全)
2、禅让制: 含义: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标准:贤能 被认为是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模式 尧----舜-----禹
3、王位世袭制
开始于启 “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传承方式:商朝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评价: 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 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是社会进步的重大体现。 但无法保证王位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从而容易产 生腐败与暴政。
(5)消极影响:
由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王有较大的独立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地方争夺土地和人 口的战争不断,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由此而引起, 造成国家分裂,人民悲苦。
(6)瓦解原因:
a分封制本身的弊端随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露出来
周王直辖地越来越小,一些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维
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为 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 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2018版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一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王位世袭制(1)背景: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夏朝。
(2)建立: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________”的局面逐渐形成。
(3)特点⎩⎪⎨⎪⎧①王位传承方式:商朝建立后,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②王权的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 的方式来决定2.商朝行政管理制度(1)中央:设有________、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________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预习评价】1.(判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
( ) 2.(判断)商代的政治制度具有神秘色彩。
( )3.(思考)“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试答: 知识点二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________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
3.内容4.评价(1)积极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________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2)消极影响:诸侯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________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
【预习评价】1.(判断)“封邦建国”与“封建制度”中的“封建”不同。
()2.(判断)西周已实现国家统一,各诸侯应绝对服从周王()3.(思考)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体现了哪一种政治制度的影响?试答:知识点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________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特点:用_____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3.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2)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周王的地位:周王是天下的________,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高效整合新人教版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高效整合新人教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古代中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与演变趋势1.主要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
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
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
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
隋唐及之后实行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
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
2.演变趋势(1)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贯穿了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始终,但君权不断加强,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权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国家法定机构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结果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等特别突出。
二、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源流分明,脉络清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间断。
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君权。
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服从上级,全国依附君主。
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内容都是在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
3.人治高于法治。
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l7·深圳高一检测)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朱元璋认为元亡的主要原因是()
A、皇权旁落,丞相专权
B、干弱枝强,地方割据
C、法度不行,人心涣散
D、元行暴政,农民暴动
解析:“主荒臣专”是说皇权丧失,丞相专权。
并认为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
答案: A
2、明朝废除丞相并设立内阁,清朝设置了军机处,二者体现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皇权不可僭越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相权逐渐削弱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清朝设置军机处,标志着皇权达到了顶峰,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相权在明朝被废止,清朝已经没有丞相,设立军机处,未能体现相权的逐渐削弱,故C项错误;废丞相体现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 B
3.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六部是没资格分“理”全国政务的,只有皇帝有资格。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均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措施,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以解决皇帝的辛劳才是明太祖的措施。
答案: A
4、《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南书房和其后军机处的设置,所以A、B、C三项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项。
5、(2017·江苏启东月考)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贵,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
”反映出明朝内阁()
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解析:由材料“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可知,明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国家决策权依然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排除A项,答案选C项。
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所以B项说法有误;D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C
6、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
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
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
”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词“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是秉旨办事,正因为此,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所以答案选D项。
答案: D
7、(2017·宁夏银川高一月考)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是因为它()
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均不能解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的原因,军机处的设立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才能解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的原因。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明代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要仔细分析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图一中皇帝下面有丞相,而图二中则无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所致;第二小问要从废丞相的目的入手来回答。
第(2)问中“时间”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关于评价,要理解题中观点,此观点认为军机处实际就是政府,此观点错误,“原因”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分析。
第(3)问由废丞相到设军机处,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1)时间:明太祖时期。
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2)时间:清朝雍正帝时。
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