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李方圆
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但由于农村教育资源有限,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单一落后,使得农村中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跟不上农村中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文在分析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一些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提出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以期能为农村中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目标;教育方法
一、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中学对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目标,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教育的首要目标。
但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学校普遍以升学率为指标,忽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广大农村中学更是如此。
在进行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被调查的几所农村中学,虽然每周都有两节思想品德课,但任课教师大多由其他课的教师兼任,个别农村中学只有到九年级才设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而且一个教师往往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
这就充分体现了农村中学对于思想道德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
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点,农村中学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安排往往只是空头支票。
加上应试教育下,学校之间竞争激烈,使得农村中学也不得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被挤出了农村中学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家长把考试分数看成是评价学生和老师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老师和学校的唯一指标,班长、课代表也大多是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更加削弱了思想道德作为评价标准的实际地位。
2. 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灵活性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学校根据社会对青少年一代的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对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规格和质量的规定或要求。
”学校为了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产生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农村中学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思想道德内容的局限性。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总的来说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但细分的话,可以包括幸福观、生命观、苦乐观、荣辱观、恋爱观等等。
我国现行的人教版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也涉及人际交往、生命教育、自我教育、挫折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等众多方面,教材中包含很多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案例,并有大量图片信息,十分生动。
但农村中学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把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脱离农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
甚至有些农村中学的教师只是把考试知识点划出来,让学生背诵,忽视了课本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与法律常识等内容。
这样死板僵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农村中学生自然缺乏学习兴趣,只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另一方面是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
大多数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依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考察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就是考试,思想道德教育课变成了考概念、考理论的智育课,偏离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
这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对思想道德的体验和感受,不利于学生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能动性的发挥。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不能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体验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空洞无力的。
此外,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只注重讲大道理,不重视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小细节,比如不能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致使农村中学生在日常意识不到这些都是良好素质的体现,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忽视自身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缺乏社会责任感。
3.农村中学与家长、社会不能形成教育合力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构成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因素。
在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仅仅有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外部环境往往会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农村中学生的家长总体来说受教育水平有限,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与学校的要求不能完全相符。
而农村中学却很少会有教师做家访,开家长会,往往忽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学校与社会之间日益开放,当前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或多或少地渗透到了学校,使得农村中学生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农村地区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现象严重,农村中学生很可能会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但农村中学只是负责学校的教育,很少会考虑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很可能会在校外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作风,从而影响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
二、改进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全面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总体要求,它对于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具有导向、调控和评价的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帜和镜子,既能指导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时也能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参考,来衡量德育工作的得失。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确立,既要考虑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农村学校在制定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
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要根据国家对于中学生制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确立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农村学校需要制定更加具体和明确的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保护地区文化和环境等良好的道德风尚,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运用价值澄清理论,教会学生辨别不同的价值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此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按照自己的理想来教育学生。
因此,教师无意识的德育目标,必须符合学校德育目标的要求。
另外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师德榜样,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桥梁。
因此,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良好公民,必须全面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在理论教育方面,德育教材可以增加典型模范人物和我国古代美德故事,丰富德育教材内容,使课本能够吸引学生兴趣。
农村中学可以向学生发放一些德育故事或者经典德育材料的释义等;在德育教材中也可以增加一些自我测评的题目,比如,“你用过的物品是放回原处,还是随意放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自我检讨,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
比如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获得道德体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经验;可以给学生播放经典的视频和电影;邀请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带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可以运用演讲、表演等方式传授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感兴趣,又能更好地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教师还可以运用意象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2.加强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学校,却很少注重隐性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建设,只有简单的板报或条幅比较常见。
学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环境不同于一般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而言,学校环境具有可控性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很好地利用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建筑中可以渗透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比如把教学楼命名为“树人楼”,行政办公楼命名为“行知楼”等,在校园内摆放孔子、蔡元培等雕像,凸显学校的励学精神,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通过隐性环境建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判断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比如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与地域环境相结合,开展有特色的地域活动,比如让学生收集乡土资料,学习当地手工艺制作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自己故乡的热爱,增加生活体验。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增长见识,增强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的能力。
这些对于农村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去做的事情,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对自己工作负责的表现。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教育潮流。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丹麦等国家,学校与社区、老人院等建立长期合作,让学生通过做义工为社会服务,这一教育方式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我国香港部分社区已经有专门负责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机构,而且政府对这种机构的投入也很大。
这些教育实践方式为我国农村中学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加强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建立家长委员会,由于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可能文化素质不高,学校必须设立专门的教师来管理家长委员会。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
二是学校可以组织更多的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做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
学校有必要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孩子参加学农实践,最好是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农业科技,也可以带学生参观农业生产和科研基地,或是到畜牧兽医站等参观学习。
三是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在相关单位支持下,让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习,让他们学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报酬。
也可以在村委会等机构的支持下去做一些志愿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是加强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三位一体模式贯通,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够更好地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肖丽琴.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为例[D].江苏:苏州大学,2012.
[2]周成贵.农村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德育美育,2012(10).
[3]关欣.河南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郑州:郑州大学,2010.
[4]姜永霞.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
[5]谭德会.农村中学德育现状与应对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1).
[6]张振宇.当代农村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教学研究),2008(11).
作者简介:
李方圆,(1991.4.5-),女,籍贯:河南安阳,渤海大学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