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文化思考
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索
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索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当前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要明确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艺术和人文精神。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培养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念。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情感陶冶和审美情趣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高职语文课程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基层的学生,阅历较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有限,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未必深得他们心。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比如诗词歌赋的鉴赏和分享,古代典故的解读和演绎,传统节日的庆祝和体验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诗文,赏析传统艺术作品,参观古迹名胜等方式,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可以通过讲解中华传统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现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贡献;通过详细解读中国古代诗词、典故、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也可以结合现代生活、职业发展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启迪,提升自身的情商、智商、领导力等素养,使传统文化成为他们人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注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思考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思考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深厚的宝贵财富,对于培养高中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思政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政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又能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办法。
首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一方面,可以在思政课中引入相关古代文献、经典名著,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思想。
例如,可以选取《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解读来思考和探讨其中的道德、伦理和人生哲学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古代音乐乐器演奏、传统舞蹈表演、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例如,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重点强调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活动,让学生亲眼见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然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浮躁风气使得学生普遍缺乏耐心和深入思考的能力,对于古代文化较为陌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蚕桑文化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2019/062020/07名校方略蚕桑文化课程的思考与实践江苏溧阳市文化小学孟荣祥【摘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校立足实际,基于地域、校情与学生等诸多因素,理性分析与评估,筛选符合现状的文化基因——蚕桑文化。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视角出发,进行空间重构,以物化人;实施课程重构,滋养儿童;践行评价跟进,助力学生发展。
【关键词】蚕桑文化文化课程思考与实践课程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品质提升最重要的载体。
我们理性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现有核心文化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提炼和完善,尝试以“蚕精灵”课程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课程的实施改变育人模式,推进“儿童适合的教育”向“适合儿童的教育”转型。
一、蚕桑文化:基于实际的基因选择(一)学校的“蚕桑”情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中国人养蚕种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蚕桑文化足以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
溧阳素有“江南丝府”美誉,蚕桑文化,源远流长。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年吃粮靠稻场,四季用钱靠蚕场”的说法。
溧阳市文化小学创建于2000年5月,与蚕桑有着不解之缘。
据资料记载,1950年至2000年间溧阳共建过四个蚕种催青室,其中在南门外建的平陵催青室就在学校附近,它为无数栽桑养蚕的溧阳人家孕育着希望。
2000年学校创建时,原地是一片农田,其中大部分为桑园。
至今生长在学校西南角的两株有五十年树龄的桑树仍勃发生机,似乎在诉说着它们所经历的古往今昔。
(二)学生的“精灵”缘“蚕精灵”原为溧阳市文化小学的一门生命教育特色课程。
自2007年起,每年历时两个月的“文小的蚕精灵”养蚕活动备受瞩目。
学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养、部分幼儿园的幼儿养,甚至外校的学生也通过各种途径来我们文化小学寻找蚕宝宝饲养,有不少家长也加入了养蚕的行列。
《溧阳论坛》《关心下一代周报》《溧阳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过“蚕精灵”课程实践活动,该课程也在常州市生命教育课程展评中获一等奖。
十多年来,一批批的文小学子告别母校,一批批的新生力量融入文小。
对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陶艺课程的教学思考
对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高校陶艺课程的教学思考陶艺课程的开设,为喜欢陶艺制作的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陶艺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陶艺的乐趣,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陶艺课程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体验,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将本民族文化元素融入陶艺制作过程中,例如,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来书写创作主题;对泥土进行装饰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的文化。
另外,还可以通过模拟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民族文化元素在陶艺制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许多高校学生仅满足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少去关注其他方面的信息。
但是,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努力学习本民族文化,要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挖掘并利用本民族文化元素。
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摆脱盲目追随西方的状况,从而形成与之抗衡的态势。
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促进民族团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尤其是在中华文化复兴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部分民众重金钱轻精神文明建设的错误思想。
(一)创作主题与内容相结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接触陶艺制作过程中,一定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创作过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例如,当学生以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地区的民居建筑为灵感,设计了“老房子”系列作品时,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泥塑技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总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总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培养文化自信心的迫切需求。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不仅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还获得了自信和自豪感。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总结我在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的收获。
首先,传统文化课程学习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是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诗词、古书经典以及传统绘画和音乐等,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例如,通过学习《诗经》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通过学习《红楼梦》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思考。
这些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营养,增长了见识和思考能力。
其次,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提升了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有时候会稍显迷茫。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重新认识到我是一个中华儿女,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哲学思想还是传统礼仪,都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种认同感和自豪感使我对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最后,传统文化课程学习培养了我对文化自信心的重视。
文化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认识到要真正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学习和了解上,更需要内化于心、融入生活。
只有通过自觉地传承和创新,才能真正激发起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因此,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总而言之,通过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了文化自信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认知现状思考与建议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知现状思考与建议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
在当今社会,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以及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大学教育也逐渐面临着文化认知的困境。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技术教育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二、现状分析1. 文化认知缺失在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认知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相对较少。
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甚至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或者忽视,这使得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
在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将传统文化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更多的是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
2. 教学内容淡化在高职院校的文化课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被削弱。
随着传媒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学生们的精力往往会被各种信息所吸引,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较低。
许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宽泛,未能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这也使得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不够严肃和专注。
3. 教学手段单一在高职院校中,教学手段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难题。
很多传统文化的教学往往是依靠讲述和书面资料的传授,缺乏多种形式的展示和互动,使得学生们难以产生深入的兴趣。
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单一导致学生们无法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排斥。
三、建议1. 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
可以通过设置传统文化基础课程和专题研究课程等形式,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 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团体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化的浪潮已经淹没了我们身边的许多传统文化。
伴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就变得尤为突出。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文化范畴内长期形成并自然演变的文化,是中国极其重要的宝贵财富。
传统文化有广泛的传承和发扬价值,体现了自身独有的特点,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性。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质,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爱国、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了解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育是国家与人民重要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当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学生们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文化形态,在家国情怀的深化中,学生们能够形成自己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更加骄傲、自信地拥抱生活。
2.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语文教学的层层拓展,学生将体验到语文的神奇之处,更好地理解汉语之美,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
3.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
中华文化的传统是民族和国家之魂,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教育小学生为目的,既要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要鼓励学生探究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史,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进化和繁荣。
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如何实施?1. 科学设计课内课外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课内外教学内容设计应该科学,全面地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例如故事、传说、诗词、戏剧等。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魅力。
2. 利用多媒体和新技术。
现代化的技术让许多普通的知识变得简单而寓教于乐。
文化育人,浸润童心——幼儿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
摘 要: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中渗透传统民族文化,有助于幼儿了解传统民族文化,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幼儿教育实践以及幼儿园建设经验,通过文化育人课程,以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线索,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儿童建立与大自然、与社会的联结,帮助儿童建构整体性经验,培养热爱大自然、认同中华文化的完整儿童,为幼儿成长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0)24-0189-04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0.24.009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把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展之根、发展之魂。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幼儿园是传承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场所。
作为新时代的幼儿园,我们该如何帮助儿童走好人生第一步?如何落实与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以中华民族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构建并实践了文化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课程以自然为基础,以文化为线索,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其感知大自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实现培养认同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完整儿童。
一、什么是文化开展文化育人课程,首先要澄清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词的释义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
文化的特点通俗来说就是要有历史、有内容、有故事。
虽然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但在人类传统的观念中已经有较为普遍的共识。
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关于传统文化课程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传统文化课程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结合我市初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实际,现就传统文化和我市初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认识和建议。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世代相传。
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薪尽火传、世代相承,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总体没有大的改变。
所以,设立传统文化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
学习的目的是传承,传承的目的是学习,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
2、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为中国所特有,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显著地不同。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摘要】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如何被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分析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情况,探讨了如何有效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方法,更加有效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历史的价值和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一种需要持续推进和发展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中学历史教学、融入、地位、影响、现代教育、结合、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为什么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正日益被人们重视和探讨。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民俗、宗教、风俗、道德、艺术等的综合体现。
而中学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宝贵财富。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等价值观念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人才,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学校文化导论-课程文化的内涵和结构
课程文化的内涵和结构课程不能仅仅视为学科,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是一个辐射性的多维空间,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进程,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
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课程的开发者、知识的建构者,在师生平等对话、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效地指导,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自主地建构。
而课程文化好比纽带,它将学校课程、师资队伍、学校环境组合起来,共同为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办学思想的对象化而服务。
作为一种文化,课程文化本身也具有多维辐射性。
一、课程文化的理解课程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虽然对于课程和文化的解释和界定众说纷纭,但是传统上认为课程是传承文化的一种工具。
社会的变迁注定要以冲破昨日的合理性为契机,寻求新内涵、新意义。
同样教育改革带来的新理念也终结了课程工具化的命题,赋予课程自主的文化内涵与逻辑,试图使课程的自在的、自主的、自觉的文化主体重现。
而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出路也在于改变课程的工具化角色。
由于课程和文化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对课程文化这一概念作出较为精确的表述、限定和解释是比较团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但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课程文化,即作为方法论意义的课程文化和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课程文化就是课程对文化的选择。
作为对象化的课程文化就是视其为一种具有实体内容的对象化存在,即“课程是一种文化现象”。
裴娣娜教授的课程文化观点: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指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
现代社会,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确立,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1.课程文化是学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含量。
其外延包括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的文化价值,以及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在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所涌现的科学、人文文化名家的故事和他们滋润人类精神发育的思想情感。
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有意识的课程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其未来学习乃至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展开讨论。
二、实践1:创设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1.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如图画、玩具、实物等,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
1.2 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通过小组活动、合作游戏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并通过合作分享与探索中的快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1.3 打造亲和力强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形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实践2: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2.1 引导自主学习: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培养他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2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 鼓励创造性思维:通过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四、实践3: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3.1 培养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活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互助。
3.2 培养探索精神: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资源,鼓励孩子探索、发现未知,让他们能够勇于尝试、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3 培养责任感:通过激发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确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他们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以及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河文化的融入思考
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河文化的融入思考本文系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卫运河文化与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实践探究》研究成果,编号:2206307摘要:在幼儿园课程日臻完善的背景下,应重视对本土文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探索出符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是关键。
本文将分析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河文化的融入思路,结合运河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功能详细概述,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运河文化;融入思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多种要素,以此满足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需求,使其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1】。
运河文化是一种值得利用的优质资源,对幼儿影响较大,若是可以将其和幼儿园课程教学密切结合,势必能丰富教学体系,让幼儿从小接触多元文明,在积极的熏陶下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的优秀孩子。
一、幼儿园运河文化融入原则(一)循环利用作为大自然的馈赠,运河资源的开发中应重视循环利用这一原则,以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适当融入环保意识的培养内容,在必要的讲解下让儿童对运河拥有清晰认识,由此转变为保护运河的行动。
幼儿园运河文化的融入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应肯定运河文化占据的重要地位,抓住适宜契机让运河文化真正的实现循环利用,以此才能优化实践成果,完善教育模式,带领幼儿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区域性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分析,要遵循着开发资源整体性和区域性原则,使得运河资源教育功能充分体现。
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先用运河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借助多媒体等设施设备讲解相关知识,之后运用生动案例详细阐述,让幼儿明确保护环境和运河的重要性。
总之,应重视区域性这一基本原则,抓住适宜契机优化运河文化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路,保证更好的巩固教育成果,完善教育模式,促使幼儿园课程教学的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二、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河文化的融入思路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河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水平,需通过可靠路径加以实践,促使着幼儿园课程教学质量成果达到最佳,呈现出理想的实践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困境与反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中的困境与反思内容提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重要性
三、反思与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
着丰富的价值观念,所以它至关重要地融入到当前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中。
尤其是现行的
幼儿园教育,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变得更加重要。
它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重要促进
因素,既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又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完善的价值观,避免迷失。
然而,当前少年儿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社会环境
的变化如今使得很多孩子鲜有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很多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
普遍存在着隐藏课程和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很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
此外,教师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普遍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用于教授传统文化知识,更不用提推广真正深入的中华传统文化了。
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反思这一问题。
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认识,把它建议融入到幼儿园的课程中,让孩子们建立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其次,教育机构应该提高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水平,给教师们提供充分的时间和
空间,让他们用更多的实践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用更多的创意方式把它融入课程的
教学中,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念,更
能够让他们深刻认识并接受他们的民族本质,让当代儿童有机会了解中华文化,继承中华
传统文化,最终将中华文化传承千古,让中国更进步、更强大。
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
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引言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是指幼儿园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思维方式。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
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教材的选择和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幼儿活动的设计上。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
课程多元化与文化多样性幼儿园课程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文化、艺术、科学、体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在幼儿园课程中,应该尽量融入不同文化的元素,让幼儿对不同的文化有所了解和认知。
例如,在绘画课上,可以引导幼儿画出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图案;在音乐课上,可以让幼儿学唱不同国家的儿歌;在手工课上,可以教幼儿制作不同国家的手工艺品。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欣赏能力。
学科整合与文化融合幼儿园课程的学科整合是指在课程中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文化融合是指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不同文化的元素。
学科整合与文化融合相互促进,在幼儿园课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自然环境教育中,可以结合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内容,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结合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内容,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
身心健康与文化传承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培养和保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例如,在饮食教育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学习不同地区的传统食物和健康饮食知识;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学习不同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师角色与课程设计幼儿园课程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与文化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与文化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外界社会和文化的第一个场所,幼儿园的课程对于孩子的社会认知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课程如何帮助幼儿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以及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社会认知的培养观察与模仿幼儿在幼儿园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同伴以及周围的人,逐渐了解社会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和习惯。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社会角色,比如家长、消防员、医生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模仿这些社会角色,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认知。
社交技能的培养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合作游戏,让他们学会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授幼儿们简单的礼仪和交往礼貌等社交技巧,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探索社会环境在幼儿园课程中,可以安排一些户外活动,带领幼儿们走进社区、公园或者博物馆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环境。
幼儿可以观察不同的建筑风格、道路交通、植物动物等,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
文化素养的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
通过讲解和展示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师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们亲手制作传统文化的物品,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多元文化的认识幼儿园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幼儿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
在幼儿园课程中,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来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和传统,比如国际文化节、民族服饰展示等。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或者外籍教师来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文化,让幼儿们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文化艺术的体验幼儿园课程可以安排一些艺术类活动,比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让幼儿们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同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收获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收获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这种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
中国传统文化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民俗习惯于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更加自信和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
其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我们的感性认识能力,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作为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富有内涵、雅致、肃穆、柔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仁义礼智信,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领会到做人的本质,我也有了更多的情感体认和人文关怀,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爱他人。
最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娱乐。
在茶道、插花、剪纸、国画、书法、舞蹈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限的魅力和精华,丰富多彩,给人以无限的趣味和享受。
总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养和修养,而且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历史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和视野。
关于学校课程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于学校课程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学校课程,通常也叫学校课程,关于学校课程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
二.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展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三.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展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们通常说的学校课程指的就是这个。
学校课程强调的是,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使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以满足的那局部开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丰富和补充。
学校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开展。
可以说,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学校课程的灵魂和生命。
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中,课程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教师为落实课程而教,学生为掌握课程而学,领导为优化课程而管理,社会为促进课程而评价。
所以课程构造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全面落实。
国家课程是为全国所有的某学段学习者都应到达的根本素质标准而设计的,难以承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素质教育之重,故需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补充。
因为离开了个性开展的全面开展,也就不存在整体的全面开展。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我国根底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根底上继承和开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
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局部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开展需要。
表达的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其根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
根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公布〕和?XX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结合我市目前初中学校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就我市目前学校课程的开发提以下几点建议:一.本着由点到面,先开发后完善的原那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开发几个专题。
传统文化资源对于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涵的思考
传统文化资源对于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涵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
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综合实践课程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是否足够丰富,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作用,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而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正是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涵的一个有效途径。
下面,本文将就传统文化资源对于丰富综合实践课程内涵进行一些思考。
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传统文化资源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参与一些有关手工艺、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亲自动手参与学会一些传统技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思维。
在手工艺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扎染、陶艺等。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传统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程的热情。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有些活动可能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无关,导致学生对活动缺乏兴趣和动力。
而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热情。
这是因为传统文化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它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认知,能够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实践活动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他们更愿意投入到实践中去,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传统文化资源的运用可以为综合实践课程增添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的文化思考【摘要】文化与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文化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发展和改革,而课程则具有选择保存、传递、丰富文化的特性。
对课程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探讨,对于建设与社会适应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课程文化载体主体课程文化有两方面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
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型式而言的。
课程与文化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表现为作为文化载体的课程,其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文化主体的课程,其自身显示出特有的文化特性,在传递文化中又对文化进行着建构。
一、作为文化载体的课程:课程蕴涵的文化基础课程本身就是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发展、和改革。
1.文化传统影响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取向总是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在这之中,尤其是在课程科目的设置及学科内容的选择上,文化传统总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文化传统包涵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规范和观念形态。
例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是儒家学说,因而儒家思想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是深刻的,体现在课程目标上,非常重视“贤人”和“君子”的培养,把道德的完善放在首位;在课程内容上,偏重人伦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内容,忽视实证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课程实施上,重视内省以“致良知良能”,忽视外求等。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课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是首要的。
封建社会往往以经学为本,“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优势。
所以,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岁月中,传播伦理观念的各种经书一直是课程的主体。
由此可见,文化传统对课程的影响无所不在,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程适应着某种文化的需求而构建自己的体系和框架。
2.文化交流推动课程发展。
文化交流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与融合。
文化交流推动文化的发展,也是课程进步的推动力量。
比如,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落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的国门,西方文化通过传教士的传教和办学对中国文化进行冲击和渗透,加上中国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中西文化开始了又一次大的交流,首次触动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封建课程体制,打破了伦理政治等人文科目一统天下的局面,自然科学开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结果使封建的儒家思想受到削弱,科学取得重要地位。
后经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于1902年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西方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被中国接受。
没有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近代课程体系的变更就不会这么快。
可见,固守自己的文化,没有与外部民族进行交流,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我们只有通过交流把它们的先进思想和理念改造为自身方式的组成部分融于课程建设之中,才不落后于其它国家。
3.文化变迁促使课程改革。
文化藉着课程而得到了传播、繁衍。
反过来,文化上的变迁也对课程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导致课程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如课程观念、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方法等。
现代社会,基于文化的变异,将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重组、分化、嫁接,出现了多元交互冲突为特征的多种课程观。
主要有以下五种:(1)走向经验本位的进步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是从早期的主观性经验发展到杜威的客观的心理化经验之后,才具有更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2)走向理智美德本位的永恒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以赫钦斯(Robert M·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Adler)为代表,将文化理性和文化遗产视为永恒主题,设置理智美德内容。
(3)走向学术理性本位的要素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历经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及上个世纪60年代的“卫星冲击”,直至今日被视为“传统”而遭批判,但并没有彻底抛弃。
(4)走向文化修正本位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赋予了学校课程更多的职责、标准及主体地位,但因其在实践上难行,一直停留在理论上“成立”阶段。
(5)走向个人自我发展与完成本位的存在主义课程观。
这种课程观注重个体的完善及课程内容的非理性、主观性、人文性的指导思想,无疑对传统的社会化课程观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对工具主义化的学校课程予以致命的一击,为学校课程研究提出了新的生长点和依据。
文化变迁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我国现阶段的“新课改”不仅重新厘定了课程目标,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协调必修和选修,出现了核心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等新的课程模式;课程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出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类型课程并存的格局;评价方面采用发展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等。
“新课改”绝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着课程与文化天然的相连关系,离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本质上说,课程改革是就是文化创新,是一场深刻的课程文化变革。
二、作为文化主体的课程:传递文化中建构文化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旨在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更重要的是建构自己特有的课程文化。
课程来源于现实文化,又超越并重构现实文化。
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主体。
作为一种文化,课程体现出一种自主性、建构性、生成性。
1.自主性——对文化进行选择。
首先,体现在课程的设计上。
课程从来都不是对现有文化的照般照抄,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的文化,是课程设计者进行文化选择、整理、提升的结果。
课程设计者总是根据客观的现实条件,按照自己的主观系统把他们认定是符合自身利益、最优秀的文化因子提取出来,纳入到学校课程的视野,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的许多内容特别是不符合课程设计者自身利益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就被排斥在外了。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文化整理、提升,实现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
它反映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都经过了课程设计者的精心整理与加工,使课程结构体系更趋合理与完善,更加规范化、体系化。
2.建构性——对文化进行建构。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
课程物质文化是指在课程原理指导下研制出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指南、补充材料、课件,以及它们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等,它们以课程文化物质载体的形式存在。
课程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课程研制的技术规范,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各种规则、政策、法规和决策方式,包括对官方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师所教课程和学生所学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等管理措施和管理方式。
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它以课程理念的形式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研制与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的各种课程活动中。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课程文化又包括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与课程评价文化。
课程目标文化反映了课程建构文化的价值取向,是课程领域中最具精神意义的文化现象;课程内容文化是不同学科的差异中共同存在的标志性话语,它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渗透在各具特色的不同学科之中,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多元性;课程实施文化主要反映在课程开发与情境教学之中,它最能体现课程文化的自组织特点和建构意义;课程评价文化也同样体现了在课程评价领域中的价值取向。
例如,是把课程评价在本质上理解为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还是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互作用,强调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价值,或是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视为平等的主体,强调课程价值的多元性。
在回答“为什么而评价”、“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等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批判与反思课程评价的功能倾向、内容、方式方法的同时,推动课程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文化的进步。
因此,课程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在传递文化中建构文化,它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主动整合创造文化。
3.生成性——促使文化增殖。
课程的文化属性及对传播文化的特殊机理,在传播文化过程中会繁衍、滋生、增殖出新的文化意义,促进文化增殖。
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由于设计者的个人经验、价值观念、对文化的感受等方面不同,在选择课程内容、整理文化时,总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世界”对之进行再创造;其次,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也根据其“经验世界”对同一课程或教材进行再创造,促进文化增殖;最后,学习者学习课程文化时,根据自己的“经验世界”感知课程文化,促进文化增殖。
可见,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其价值远不只在于对文化的保存和传递,更在于活化文化与文化增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没有文化的课程是没有价值的,对课程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课程文化,还有的学者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检视了课程的文化性缺失,认为课程正在发生重要的范式转换,在这种转换中,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思维方式的转换。
无论是从新课程的视角,还是从多元文化背景和课程与教学文化性缺失的角度来关注课程文化,都是尝试着站在另一高度来理解课程,以促进课程理论的发展。
正如裴娣娜教授所指出:“对课程的文化学研究,这是一种建构新课程理论形态的积极尝试,不仅拓展了课程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将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
虽然我国对课程文化的研究时间不长,但是我们相信它的发展将对我国的课程理论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8.[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3]乔晓冬.文化与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4]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转引自王德如.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课程·教材·教法,2004,(11).[5]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教育研究,2003.[6]郑信军.课程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关注.教育评论,2002,(6).[7]赫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4).(作者单位:①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海南大学;②③④⑤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