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资料sdau

合集下载

财政学复习资料(税收部分自己补充一下)

财政学复习资料(税收部分自己补充一下)

财政学复习资料(税收部分自己补充一下)财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举例说明生活与财政学职能的密切关系“财政”一词的来源: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现象财政是兔子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将政府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加强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页数规律性,从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2、财政的基本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3、区别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指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物品是指有国家机关或政府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一是排他性与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与非竞争性4、市场失灵的表现垄断(烟草、电力);用户不充分和不对称(保险);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如上游水库可以使下游地区受益,是正的外部效应;造纸厂对河流造成污染,是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典型的例子是“公共物品”,因为大部分公共物品的效益是外在化的,市场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灵的收入分配不公(个人天赋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经济波动(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的市场竞争又导致供求的不均)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政府决策失误(投资项目的选择或者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寻租行为(领导人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收受贿赂等)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经济判断,自然灾害预测)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越位: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缺位: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投入不足)6、财政职能(1 ) 资源配置(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广义: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2 ) 收入分配职能(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通过转移性支出)(3 )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通过投资、补贴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水平来衡量;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经济增长,还包括随着产生增长而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的辩护以及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第二章1、纯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市场与政府2、准公共物品提供的方式:公共提供方式,市场提供方式以及混合提供方式3、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方法;负荷定价法4、财政支出所取得的收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项目发生产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最低成本法:多被用于教育、卫生、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项目支出6、财政执法遵循的基本原则:合法原则、适当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7、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补偿方式为税收)、资本性支出(分为税收和国债)与净贷款8、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9、行政管理支出: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10、发展中国家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特点:(1)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科技进步又来源与教育(2)避免因收入差距而形成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3)教育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和不完善11、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的理由(1)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需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3)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12、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13、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对而言,政府投资的特点:非政府投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和个人从事的投资14、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15、财政加大三农的措施:全面取消农业税;财政补贴;支持农业开发;打击推进农村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综合开发16、资金来源的政府性的主要体现:财政借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17、税收支出形式;税收豁免:免除关税与货物税;免除所得税纳税扣除:税收抵免:投资抵免和国外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农业、副渔业延期纳税:纳税人分期会延期纳税盈亏相抵:企业所得税连续冲抵加速折旧:退税:退还关税;退还已纳的销售税,消费税,增值税18、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第十二章1、国债负担的四个方面:认购人负担;政府负担及债务人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2、为什么要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筹集建设资金:我国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资金占50%左右调节经济:国债对GDP进行再分配,反应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税收1、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2、增值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doc资料

《财政学》期末总复习刘方军一、名词解释1.预算外资金是指一部分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收支,是财政体系的辅助环节。

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收支项目安排使用。

2.全额累进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额都按照与之相应的等级税率计征。

3.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贷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4.国家决算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5.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也就是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

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税率一般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6.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专项补助制度,是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

7.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比例关系。

8.社会消费性支出指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性积累和保证各级政权履行职能所需的各种经费的支出。

9.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以缩小或扩大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10.财政管理是在认识财政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政策、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办法;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以及运用行政、法律手段、规定、约束和引导财政工作按照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活动。

二、简答题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角度,分析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是货币形态的社会产品价值,从它的价值构成看,不外是C、V、M三部分。

(1)财政收入中来自价值C部分,过去仅限于国有企业上交财政的折旧基金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折旧基金已全部交给企业管理使用。

(2)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向个人的征税;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居民购买的国库券;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的税收转稼收入;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我国财政学建设的指导思想(4个)(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二)借鉴西方财政学(三)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四)继承和发展二、财政的概念即国家或公共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达之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三、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P29第三章一、支出经济的分类(一)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二)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二、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一)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二)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一)经济性因素(二)政治性因素(三)社会性因素第四章一、广义的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三类科目(一)一般公共服务,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党派团体、政府各部门等;(二)公共安全,包括武装警察、公安、检察、司法等;(三)外交,包括外交管理事务、驻外机构、对外援助、对外合作交流等二、我国教育经费的规模、结构和效率(简答或论述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一国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是影响教育经费效益的主要因素。

我国目前不仅教育经费规模仍然偏低,而且教育经费在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之间分布的级次结构也不尽合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初级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普及教育长期处于落后境地。

四、政府介入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P85第一段(简答或论述题)第五章一、政府投资的特点P100第三段二、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一)公用性;(二)非独占性;(三)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第六章一、财政补贴的分类(一)禁止性的补贴(又称红箱补贴)(二)可诉补贴(又称黄箱补贴)(三)不可诉补贴(又称绿箱补贴)二、税收支出的概念税收支出无非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三、税收支出分类(一)照顾性税收支出。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概念1.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2.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

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3.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私人物品。

4.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5.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两个特征。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消费者购买私人物品后,他人就不能享用了)。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6.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

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7.公共需要的特征:①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是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

③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但不是等价交换原则)。

④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8.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

9.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表现:①垄断。

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③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④收入分配不公。

⑤经济波动。

外部效应: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10.政府干预手段:①立法和行政手段。

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③财政手段。

11.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

②寻租行为。

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

财政学期末考试内容资料整理

----------------------第一章1.财政学:通过对政府制度运行的具体研究,力图使政府制度的发展更符合全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

2.财政学研究对象:政府的与预算有关的经济行为(公共经济部门).3。

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第二章1.公共产品及其特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他性的这类产品和服务就被称为公共产品。

2.纯公共产品:严格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

(例:国防、外交、司法、社会治安、生态保护、气象预报、航标灯与其他交通指示规范等。

)3.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A类: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具有排他性的混合产品(公园);B类(又称拥挤性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混合产品(电视机、公路、大桥)。

4.市场失灵:当市场无法有效率的进行资源配置时,我们称之为市场失灵。

5.外部性(外部效应):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除自身外,还给别人带来收益或损害。

---------------------------------------------------------精品文档----------------------6.正的外部性:来自外部的利益.7.负的外部性:来自外部的成本。

8.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财政政策及其特点: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从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种类: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B货币政策及其特征: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的政策。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财政学复习资料第⼀章导论1、实证分析: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段之间建⽴起联系。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样”的问题。

⽐如,2003年中央政府发⾏了多少国债?经济增长与物价⽔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征利息税对居民的储蓄⾏为有什么影响?等等。

)2、规范分析:是对经济⾏为或政策⼿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法;它能够提出实现何种经济⽬标的政策建议;它基于基本的价值判断,并⾮客观的⽅法;较多受到⼈们的⽴场、感情、信念等因素的影响。

(如:电信资费是否偏⾼?对汽油消费是实⾏收费为好还是征税为好?增加国债发⾏是利还是弊?)3、判断规范和实证。

(1)实⾏累进的个⼈所得税对中等收⼊家庭是不公平的。

规范(2)如果限制⼩汽车进⼝,国内消费者就需要⽀付更⾼的价格。

实证(3)治理通货膨胀⽐增加就业更重要。

规范(4)利率上升有利于增加储蓄。

实证(5)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收⼊差距扩⼤是正常的。

实证(因为没有提到对错)第⼆章财政的⽬标与评价标准1、帕累托效率:指资源配置达到⼀种状态,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的境况变好、⽽不使其他任何⼈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指可以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的境况变好、⽽不使其他任何⼈的境况变差的结果。

(帕累托效率意味着所有的帕累托改善都不可能。

)3、⽣产效率: 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使产出最⼤的不同资源组合。

4、产品组合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能够最⼤限度满⾜社会的要求和愿望的产品组合。

5、交换效率:在产出给定的条件下,不同的产品被最合理地为各个⼈所利⽤。

(实现帕累托效率的三⼤条件:⼀般均衡分析⽣产效率、产品组合效率、交换效率)6、⽣产契约曲线: 是指在埃奇沃斯图形中,不同⽣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

⽣产契约曲线说明⽣产者如何通过对⽣产中使⽤的劳动与资本的配合⽐例的调整,实现其利润最⼤化,即实现⽣产的最优境界。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财政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财政理论(第一章)Ⅰ市场失灵:一、市场失灵的概念和主要表现(一)概念: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二)主要表现:①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含义:是指某一个个体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体,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有正负外部性之分);偏好不合理②收入分配不公平③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1)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只有其产权所有者拥有享有该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产品之外(2)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能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也随之增加。

两者的区别:(1)提供主体不同: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2)特征不同: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3)用途不同:公共物品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私人物品为了满足私人需要三、政府失灵原因: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越位:是指应当而且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政府没有办好或没有办Ⅱ、财政一、财政的含义及特征(一)含义: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二)特征: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财政收支是财政运行的主线,全部财政都是围绕财政收支运行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财政收支运行的规律是,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公共需要。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

?(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3.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立物,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4.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经济学统称为“市场失灵”。

表现:〔1〕市场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第二章1.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说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2.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1〕公共提供方式,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

〔2〕市场提供方式,由收费弥补。

〔3〕混合提供方式,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适当减轻政府负担。

或者,(1)政府授权经营。

(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比照。

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

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

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防止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

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私人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中标的私人企业去经营,但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一方面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另一方面又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T2.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F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T4.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F5.一项政策当且仅当表现出帕累托改进时才能提高社会福利。

F6.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收入分配的特色机制与手段。

T 7.由于公平与效率具有统一性,因此,在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考虑。

F8.若有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则认为该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和生产。

T9.在政府为保证公共物品提供管理而选用公共定价时,选用平均成本定价法可以实现最大利润。

F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NPV的求解公式中的折现率采用的是社会折现率。

T 10.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该采用市场平均价格。

F11.所有的公共项目在实施前都应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评价判断,从而根据所的结论进行决策。

F12.税收的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灵活性。

F13.当今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支出,而教育产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又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F14.公共物品的最优效率提供水平发生的条件是,每一社会成员对最后一单位的评价都有相同的水平。

T15.如果一种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则它绝不会由私人部门来生产,而必须由政府部门负责生产。

T16.俱乐部产品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使其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非竞争性。

F17.严格意义上说,只有利益外溢的产品才可称为准公共物品。

18.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

19.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已修财政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文档12页

已修财政学复习资料word精品文档12页

一、概念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形态,即政府财政将按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来确定其职能和开支。

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安全、秩序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外部效应:在现实经济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不利或有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提供补偿或取得报酬,这种现象就是外部性。

前者一般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后者一般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

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期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严格地讲,它是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别人对它进行同样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纯公共产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各种公共服务。

公共提供:“公共提供”是指政府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和经费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将筹集到的财政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到履行政府职能的各个方面的支出。

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

(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能够有助于资源的配置,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由于市场存在失灵现象,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全,不能有效提供全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劳务,因而不能不要求政府以其权威来对资源配置加以调节和管理。

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体现。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

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

财政学总结!!!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深圳大学

财政学总结!!!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深圳大学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公共物品:P19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财政的基本特征:阶段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公共需要:P21,其特征:P22 四大特征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市场?为什么会失效?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发展P33—P37三者关系?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区别?一.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是相对的。

二.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物品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为什么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P43 123公共物品只能够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来决定的。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市场?1.虽然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当市场失灵: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其失灵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

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1.财政支出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用货币计量的情况最低成本法。

其与成本效益法的主要区别: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做为择优的标准。

教育卫生文化政治军事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财政支出分类:1.按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2.按支出用途分类:3.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4.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P74—P79第八章税收原理税收的三性,即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性都不是绝对的!税与费的最大区别?P205税收术语:纳税人课税对象课税标准税率: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比例税率(我国大部分都是)定额税率(资源税车船牌照税)累进税率)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起征点和免征额课税基础税收分类:1.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课税对象的性质2.直接税和间接税——税负能否转嫁3.从量税与从价税——课税标准4.价内税与价外税——税收与价格为标准5.中央税与地方税——税种的隶属关系税收原则: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税收公平与否是检验税制和税收政策好坏的标准。

财政学复习资料(同名21530)

财政学复习资料(同名21530)

财政学复习资料(同名21530)第一章公共财政理论1.政府失灵: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2.市场失灵: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到达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3.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这就是说该产品一旦被提供,消费量的增加,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4.外部性(效应):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5.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活动,它是一国政府采取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以一部分国民收入为分配对象,为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活动。

2、试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作用。

答:1.提供法治制度2.保持和保护市场竞争3.克服市场无效4.促进社会公平5.保持经济稳定第二章财政的本质1.简述财政的产生与发展答:财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奴隶制国家财政是奴隶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剥削、压迫奴隶及其他劳动者的一种手段,它反映了奴隶制国家与奴隶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

分配采用实物形式。

封建制国家财政是封建主阶级维持其统治,压迫和剥削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反映了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

分配采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政府预算的出现是新的范畴。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形式是税收,此外也通过公债和通货膨胀等手段获得一部分收入。

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是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它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

财政主要采用价值形式。

社会主义财政主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

<产生:(1)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

(2)私有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复习资料简答题1、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原因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原因: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它与市场效率是相对应的,而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但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缺陷,即市场失灵。

2、如何理解政府的经济作用1)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弥补市场的失灵,主要是提供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

2)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必然存在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要求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

3、政府的干预手段有哪些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4、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5、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和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6、对财政职能的理解及运用1)资源配置职能: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主要内容: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配置;在政府部门内部合理配置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配置资源;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成员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影响,其目的是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以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主要内容: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途径:税收;转移支付;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差异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实施和调整财政政策,运用税收、公债、投资等财政手段,调节和控制总供求平衡,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适度的经济增长四大目标。

7、理解公共物品的特点(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不同、公共提供和市场提供的不同、公共生产和私人生产的不同)1)公共物品指的是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等特征。

2)纯公共物品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特征的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3)市场适合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提供。

混合物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方式、市场提供方式或混合提供方式。

4)公共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提供方式不是一回事。

公共提供不等于公共生产;私人生产也不等于私人提供。

8、如何理解财政支出的效率和公平?1)效率是生产力范畴,公平是分配范畴,效率意味着创造财富,公平意味着合理分配,二者相互联系而相互矛盾。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一种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

统一性是指经济公平本身内含着效率原则,效率也内含着公平原则,但在两者实现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出现矛盾。

因此,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来评价财政支出。

3)协调公平与效率的途径A、兼顾效率与公平,不可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B、协调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两相兼顾。

C、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不等于平均,收入差距与效率也不等同。

9、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活动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2)按支出用途:静态价值: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动态价值: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3)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公用费用及社会保障支出特点: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它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

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特点:耗费结果将形成一年以上的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

补偿方式:税收和国债4)按财政功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0、结合财政支出的若干理论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1)瓦格纳法则:随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随着工业化发展,经济中人们的交往增多,关系更复杂,需政府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治安和法律方面。

经济因素: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居住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进行调节。

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分析: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的、同一速度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激变的出现,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又称之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较长的时期内进行的,在此时期内的稳定增长和突发性增长是交替进行的。

在和平时期,财政支出呈直线型的上升趋势;在战争时期,财政支出呈跳跃型增长态势,此时战争支出大量增加,私人部门和民用财政支出相对减少;战后则有民用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部分代替战争支出的下降。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较高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中期阶段:政府投资继续进行并逐步转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投资及政府投资的绝对数会是增长的,但社会总投资占GDP的比重及政府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会趋于下降。

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其增速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速,也会快于GDP的增速。

11、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有哪些?1)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2)微观因素3)政治决策程序12、影响行政管理费的因素极其有效控制?影响因素:1)经济总体水平2)财政收支规模3)政府职能4)机构设置5)行政效率6)管理费使用效率改革我国行政管理指出的基本对策:1)明确政府职能,削减政府机构2)加强行政方面的法制建设3)加速政治体制改革4)增强行政性公共物品提供过程透明度13、结合基础设施的特点分析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

特征:1)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

2)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生产部门,其价格变动具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3)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需大量的资本投入,切建设周期长、回收投资慢4)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度系数较高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特点: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为混合物品,可由政府提供,也可由市场提供也可采取混合方式提供。

14、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费用。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项目融资:BOT、TOT、ABS等投资方式15、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及对农业投入的重点和范围必要性:1)农业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来源2)支持农业的发展是政府和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3)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4)由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5)盈利率低,金融机构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范围和重点: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16、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未来现状:我国的社会保障目前形成了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障为基本项目,以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为辅助项目的社会保险体系未来:存在问题:1)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约了保障功能的发挥2)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养老和医疗保险的资金积累和保障功能能明显不适应3)失业人数增加较多,失业保险面临巨大压力4)社保基金收缴困难,影响社会保障工作5)社会保障尚未纳入法制化轨道应对措施:1)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3)抓大放小,重点对养老、医疗、事业保险制度改革4)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监督管理和运营17、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基本含义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包括物价补贴和亏损补贴两大类。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包括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18、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机理分析: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经济效应:积极效应:1)有利于贯穿国家的经济政策2)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革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消极效应:1)财政负担加重2)造成价格扭曲3)形成预算的软约束4)导致分配不公19、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0、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

一般而言,一国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

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

21、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征税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常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抗。

无偿性: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固定性:征税前就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及统一的比例或税额,并只能按预定的标准征税22、税率的类型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分为行业比率税和产品比例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