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拉美文学中的“爱情乌托邦”

合集下载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主题研究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主题研究

马尔克斯小说爱情主题研究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拉丁美洲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凭借《百年孤独》夺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纵观其小说创作历史,爱情主题逐渐从边缘提到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本文从《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苦妓回忆录》等作品入手,探讨其笔下爱情主题的丰富内涵,分析其与孤独主题、疾病死亡主题、婚姻与性主题、乱伦主题、社会传统主题的关系,展现其所追求的超越现实的爱情必须克服诸多艰难才能实现。

透过爱情主题的研究,折射拉美社会的历史、现实的广阔画卷,表达作者立足拉美世界、不断探索拉美乃至世界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马尔克斯刻画了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作者对她们在追求爱情中体现出了自由、坚定、智慧、勇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体现了女性主义(尤其是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观点。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的乌托邦文学见解评析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的乌托邦文学见解评析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的乌托邦文学见解评析女权主义乌托邦对文学的影响乌托邦思想与女权主义思想有着共同的目标—重构人类文化。

在使用女权主义思想或者乌托邦思想实行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二者的共同策略就是把颠覆父权社会与重构人类文化结合在一起。

美国学者指出:“乌托邦主义所倡导的重构人类文化正是女权主义写作的目标”。

传统的乌托邦作品仅仅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反映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为真正的两性平等在历史上从未存有和实现过。

女权主义者就在作品中构建一个没有性别压迫,甚至是两性平等的社会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反映女权主义思想,体现乌托邦精神,注重女性和人类未来。

女权主义乌托邦作品把女权主义思想与乌托邦精神结合起来,以唤起被压抑的集体记忆,致力于新的社会文化建构,讨论主体性、女性属性、身体欲望和个体差异,借助想象在作品中营造着女性和人类的精神家园,对父权社会实行全面的抵制和颠覆。

20世纪80年代,“女权主义乌托邦”一词出现后,女权主义乌托邦的观点被众多的文学批评家引用和发挥,而且成为女权主义文学评论和乌托邦文学的又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20世纪后半叶,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和反乌托邦小说再度兴盛,小说创作从以男权文化的现实主义批判转向了对女权文化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的展望。

即他们在承袭西方主流乌托邦小说模式的同时,融入鲜明的女性主题。

女权主义者设想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世界,表现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这种超现实的追求促动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女权主义乌托邦在中国1989年弗朗西斯巴特库斯基(FrancesBartkowski)在《女权主义乌托邦》(FeministUtopias)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女权主义乌托邦”一词。

当前国内对女权主义乌托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对女权乌托邦理论的译本和研究专著,只有少量的对西方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的研究专著和相关论文。

这在一定水准上遮蔽了我国学者对女权主义文学整体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不过国外对女权主义乌托邦文学的研究是空前繁荣。

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

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

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的爱情乌托邦
本文主要以茨威格情爱小说作为切入点,通过辨析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茨威格小说的误读指出:他的小说中的“爱情理想国”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具有男权意识形态性质的,他的“爱情理想国”实际上是爱情乌托邦,在他的情爱小说中,爱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成为通往其乌托邦世界的理想道路。

他的爱情乌托邦就是试图以爱来拯救那个被战争异化了的世界。

他以对爱的信仰、热情、意志和幻想来构筑这个爱的乌托邦世界。

在辨析的同时,还梳理了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些误区。

全文共分为五章。

本文的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

主要简述乌托邦概念在本文中的内涵、其理论来源和主要特征,同时说明茨威格是一个有乌托邦倾向的作家,引出茨威格情爱小说中爱情理想国的主要概况及特征。

第二章紧承上文,引入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茨威格小说的读解,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小说里爱情的批判、对小说里女性形象的批判以及对作家本人的批判。

该章第二节初步从小说本身出发辨析了这些误读。

该章第三节紧承第二节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该“爱情理想国”是爱情乌托邦。

第三章从理论高度总结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内在矛盾和缺陷。

该章主要从关于性别问题的迷惑和该理论的论证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第四章则分析这个爱情乌托邦中的意识形态。

第五章从家庭社会方面、独特的犹太人身份、精神偶像的影响、战争因素、阿妮玛原型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茨威格乌托邦世界的成因。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乌托邦文学观述评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乌托邦文学观述评

乌托邦文学论文:英美文学乌托邦文学观述评作者:孙洁单位:长春金融学院文化基础系女性主义乌托邦对文学的影响乌托邦和女权主义有着重构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

在用女权主义或乌托邦思想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二者的共同策略是将颠覆男权社会与重建人类文化结合起来。

美国学者:指出“乌托邦主义所倡导的人类文化的重建是女性主义写作的目标”。

传统的乌托邦作品只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反映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因为历史上从未存在过真正的性别平等,也从未实现过。

女权主义者在作品中构建了一个没有性别压迫甚至性别平等的社会女性主义乌托邦,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展示了乌托邦精神,关注女性和人类的未来。

女性主义乌托邦作品将女性主义思想与乌托邦精神相结合,唤起被压抑的集体记忆,致力于xx的社会文化建设,探讨主体性、女性属性、身体欲望和个体差异,借助想象为女性和人类创造精神家园,从而彻底反抗和颠覆男权社会。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乌托邦”一词出现后,女性主义乌托邦的观点被许多文学批评家引用和发挥,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乌托邦文学的又一重要切入点。

20世纪下半叶,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和反乌托邦小说再度兴盛,小说创作从对男权文化的现实批判转向对女性主义文化的乌托邦理想主义。

即在继承西方主流乌托邦小说模式的同时,又融入了鲜明的女性主题。

女权主义者想象一个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美好世界,表现出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这种超现实的追求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的女权乌托邦1989年,弗朗西斯巴特库在《女权主义乌托邦》(女权主义乌托邦)一书中使用了“女权主义乌托邦”一词。

目前,国内对女性主义乌托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女性主义乌托邦理论尚无译著和研究专著,只有少数关于西方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的研究专著和相关论文。

这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整体的全面理解和把握。

然而,国外对女性主义乌托邦文学的研究空前繁荣。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完整的xx-女性主义乌托邦的视角来解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乌托邦小说探析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乌托邦小说;女性主义一、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发展过程乌托邦是一个精神空间,是想象中的理想王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相反的生活状态。

它们是对立存在的,于是创造出女性乌托邦小说,给予女性追求平等意识的肯定。

从16世纪托马斯•莫尔创作《乌托邦》开始,到18世纪,萨拉•鲁滨逊•司各特创作了《千年神殿》。

18世纪,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男性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与之相比,女性在社会上呈现出没有价值的形象,女性地位不断降低。

《千年神殿》为女性建立了一个井然有序、没有压迫的女性社会。

让对生活绝望的女性可以到这里抚平伤痛。

这也暗示了女性在被社会不公平对待后的心理状况。

女性可以在一个没有男性的社会上生活,强调了女性的独立意识。

到了19世纪,女性主义处于激进阶段,因为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走向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一些女性作家开始创作女性乌托邦小说。

例如《米佐拉:一个预言》,小说描写了一个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男性的社会,不用靠男性来繁衍下一代。

这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思想解放与独立意识。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女性乌托邦小说主要代表作是《她乡》。

三个美国男性到了一个只有女性,且没有国家、种族、职业差异的她乡。

这与美国的社会形态全然不同,三个男性与她乡的三个女性结婚生子,以养育后代的科学成就为价值标准。

女性乌托邦小说里,没有男性的社会是女性宣扬女权的一种方式。

但到了女性乌托邦小说发展的后期,女权主义不那么激进,因为20世纪初爆发了世界大战,一些军工厂开始招聘女性进厂工作,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

1928年,妇女拥有了与男性同等的选举权[2]。

女性乌托邦小说中的女性,也是积极构建两性共存的社会改革者。

女性乌托邦小说从一开始的完全批判男权,到两性共存。

这是女性主义取得成就和女性对社会发展思考的结果。

这一时期,女性乌托邦小说大多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之地,和现实中的社会不一样。

20世纪外国文学爱情观

20世纪外国文学爱情观

20世纪外国文学爱情观
20世纪外国文学爱情观主要体现在对爱情本质和人性的探索上。

1.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发展起来,注重对人内心的高度写实。

在文学作品中,爱情作为最能体现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被广泛描绘。

例如,萨福在古希腊时期就对爱情做了大胆的表白,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爱更是淋漓尽致。

2.20世纪中期,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文学创作成为一种游戏。

在这个时期,爱情作为最能提现人内心的情感之一,也是人的价值本位的体现,被广泛描绘。

例如,有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作为铺垫,20世纪的文学频繁出现爱情、自我。

3.20世纪的外国文学,也注重表现爱情对人的影响。

例如,《简爱》中主人公对于爱情的争取,以及《呼啸山庄》中爱情带给人生的痛苦和快乐。

这些作品都深入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20世纪外国文学对爱情观的探索十分丰富和深入,尤其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描绘更加多样化,对爱情的本质、影响力和人类的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乌托邦”文学与文学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文学与文学中的“乌托邦”

“乌托邦”文学与文学中的“乌托邦”作者:姜超英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1期摘 ; 要: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文学也中不乏对理想世界的描绘,它们虽都有悖于现实生活,给人一种荒谬的不真实之感,但“乌托邦”确是承载人们美好期望的理想之地,为世人展示了生命虚无中的美好之处。

值得一探究竟。

关键词:乌托邦;文学;理想世界中图分类号:I207.4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016-01《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用拉丁语写成,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在这部书中,他创造了一个拉丁文新词“Utopia”,它由“U”和“topia”两部分组成。

其中“U”源于希腊语“ou”(没有),又与“eu”(完美)相联系”,而源于希腊文的“topia”意思是“地方”。

因此,“Utopia”一次的最初意思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完美地方”。

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在《太阳城》里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私有制,人人劳动,社会组织生产分配,拥有大智慧的“圣哲”(太阳)作为城市最高管理者的理想社会。

“太阳城”是康帕内拉虚构的理想城邦。

在太阳城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人参加劳动,生活日用品按需分配,每天工作四小时,其余时间用于读书娱乐。

儿童从二三岁开始接受教育,10岁前学习各种科学知识。

17世纪德国神学家、基督教修道院院长约翰·凡·安德里亚在《基督城》里,描写了理想国度--基督城。

在这座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城市中,由三人执政,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制度,人人参加劳动,没有剥削和压迫,因而手工业和农业很发达,科技和文化很繁荣,人民不仅享有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此时,“乌托邦”就已具有空想的成分。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建构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醉人世界,汉魏时期的令人心驰神往的游仙诗,无一不体现着“乌托邦”在中国经历的本土化发展历程。

20世纪末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百年孤独》的反乌托邦精神

20世纪末以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百年孤独》的反乌托邦精神

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百年孤独》的反乌托邦精神引言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末以来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它对传统文学的规范和结构进行了颠覆和重建。

这种文学形式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反乌托邦的精神。

而《百年孤独》作为拉丁美洲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杰作,恰恰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反乌托邦理念相结合的极端。

1. 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对传统陈规旧观念进行挑战和颠覆的思潮,其常见特点有:•倒叙、断裂性叙事:后现代小说往往采用非线性叙事,通过使时间线断裂或者倒转来打破传统故事呈现方式。

•解构和重组:后现代小说挑战线性逻辑和故事结构,在表达上更注重实验性、错综复杂的描述方式。

•多元视角:传统单一第三人称叙述方式被打破,后现代小说常使用多个角色的视角和意识流描写,以呈现不同的现实感受。

2. 反乌托邦精神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体现反乌托邦是对理想社会构想的否定与批判,它强调人性的复杂性、社会制度存在的弊端和自由意志面临的局限。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反乌托邦思想有着深入而独特的表达,包括以下方面:•对权威与体制的批判:后现代小说中常常通过对权威机构、政治体制和媒体等进行讽刺和批评,揭示出社会制度内在的矛盾和虚伪。

•对历史与进步观念的颠覆:后现代作品往往怀疑以往历史进程中曾经提倡过美好未来愿景,并以这种懷疑消解過去引導未來。

•对个人身份认同与自我束缚的探索:后现代小说倾向于强调个体和其所处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追问个人身份认同和他人关系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

3. 《百年孤独》中的后现代主义与反乌托邦融合在《百年孤独》这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巧妙地将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反乌托邦理念相结合,展示了一个极具矛盾和复杂性的世界。

该作品具有以下特点:•非线性叙事:《百年孤独》通过对布恩迪亚家族历代成员的生活进行描写,打破传统时间线性和故事结构,让读者难以分辨出发生的先后顺序。

•对权威与政府制度的讽刺:作者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布恩迪亚家族所处社会中政治腐败、虚伪性质和权力滥用等问题。

杜拉斯笔下的两极世界

杜拉斯笔下的两极世界

杜拉斯笔下的两极世界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是二十世纪最有魅力和个性的女作家之一。

“爱情”是她作品的主要题材,由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她的文本常常聚焦以异国为背景的“异国情缘”。

笔者从三对相对的范畴出发对杜拉斯的作品进行分析:男人、女人;爱、性;东方、西方。

杜拉斯通过雌化的男性,否定了男子汉的神话,并着力描写了能动的女性对现存规范的抵制,对自己身体的把握,彰显了女性的主体力量。

杜拉斯的文本还强调了两性间无法用言语沟通的隔阂状态,爱和性的分离。

这导致了传统浪漫性性话语让位给现代随意性性话语。

通过对“异国情缘”的分析,可以看到异国和异国男性和女性在“爱情故事”里的边缘地位,他们都是作为“他者”、西方的参照系存在的。

漫谈文学爆炸以后与世纪之交的拉美文学

漫谈文学爆炸以后与世纪之交的拉美文学

105有关文学爆炸的缘起,具体的时间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较有权威的一种说法是在1962年,智利作家罗哈斯发起世界知识分子大会,该会议团结了一大批来自拉丁美洲的文学家,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文学爆炸的开始。

在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文学界中,众多作家都在寻求着突破,大量的小说创作逐步取代了原来在拉丁美洲文学中占有最为重要位置的诗歌。

这也意味着拉丁美洲的作家们在世界知识分子大会之后思想出现了新的转变,力求摆脱地区的限制,希望用国际化的语言加强与世界的交流。

一、拉美文学爆炸前后的主要流派发展拉美文学爆炸主要表现在高水准的小说作品发表,当时的小说作品一经发表就受到大量读者的认可,迅速扩散到全世界。

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引来了一大批评论家的重视,他们对于拉美大陆的叙事作品给予肯定的评价,推动拉美文学中叙事文学的不断发展,挖掘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作家,如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等。

探究文学爆炸和发生的背景与原因,可以发现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便是当时组织的世界知识分子大会。

在拉丁美洲文学爆炸中,最为出名的流派莫过于当时的魔幻主义流派,魔幻主义流派的出现主要依靠拉丁美洲文学当时的城市文学、承诺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一)城市文学在城市文学当中,代表作家有米格尔·西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等人,这些作家都曾在年轻的时候长期居住于欧洲的大城市,受到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影响。

其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着城市生活来展开,在技巧上隐去了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展开各种新的试验,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为后面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二)承诺文学在承诺文学中,其注重的是文学中政治色彩的表现,主要以巴勃罗 · 聂鲁达和若热 · 亚 马多等作家为代表,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大多以批判现实的内容为主,要求推翻当前社会的旧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丑陋要求,要解放普罗大众。

提倡文坛的作家们都应当参与到反帝斗争的队伍当中,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相应的责任。

人性乌托邦的消亡与命运悲剧的诗意化书写

人性乌托邦的消亡与命运悲剧的诗意化书写

人性乌托邦的消亡与命运悲剧的诗意化书写作者:武捷宇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1期摘要:《巴黎圣母院》里的爱斯梅拉达是雨果对下层民众的苦难的悲悯、仁爱之心的文学形象载体,是良善、热诚、不畏强暴和黑恶势力的理想化人性构筑。

《边城》里的翠翠则是沈从文对美好人性之审美理想的文学投注,恬静、童贞、浑朴,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双美。

通过由全知视角比较两个文学形象热诚曼妙与纯澈天然的形象特征初印象,由限知视角展示两个文学形象忠贞纯良的人性美与清丽保守的人情观,并立足于文学地理学视角探寻南亚印度河畔与沅水之滨的地域文化差异与人物的有机联系,索解二者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走向之联系。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爱斯梅拉达;边城;翠翠19世纪上叶,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出一部背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小说,围绕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和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之间的超俗之爱辐射展开具体情节,文字幽默风趣,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腕挟风雷,笔底生花。

百年之后,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作家沈从文的《边城》问世,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通过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艺术特色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发生在船家少女翠翠身上的纯爱故事展现出善良美好的珍秘人性。

然而,这样两个诞生、生存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态势下的美好女性形象,却不约而同地遭逢命运的捉弄,以悲剧结尾人生。

本文试撷取不同叙事视角下人物性格特征与命运走向之联系这一角度展开平行比较。

一、全知视角:热诚曼妙与纯澈天然的性格特征初印象《巴黎圣母院》蕴含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主题精神。

作者秉持着温厚的人文关怀之心,指斥和针砭法国中世纪路易十一政教合一的王朝腐朽黑暗,歌颂民主力量和下层人民的优良美德,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

女性人物中,尤以爱斯梅拉达为最,雨果铺就大量笔墨,激赏她的坚毅热诚、开朗积极,肯定她的同情心和与生俱来的共情能力,将她视为真善美的文学化身。

爱情的乌托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

爱情的乌托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

马尔克斯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展示了爱情与死亡的微妙关系。在小说中, 死亡无处不在,战争、疾病、衰老都带走了人们的生命。然而,爱情却以一种几 乎无法触及的方式,超越了死亡。在死亡的阴影下,爱情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它既是人类情感的表达,也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向往。
在这个爱情的乌托邦中,马尔克斯用他的笔触揭示了爱情的真谛。他描绘了 爱情的各种形态,展示了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也以一种深刻的 方式揭示了死亡的存在和影响。然而,他并非只去描述死亡的可怕,而是借由死 亡,展现出爱情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力量。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描绘爱情与人生百态的长篇小说,它的主题深远 而广泛。在这部作品中,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展示了一段跨越半个多 世纪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 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这种 看似矛盾的设定,其实暗含着对人生和爱情的深度思考。
综上所述,《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美学解读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马尔克斯 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与魔幻主义 相结合的手法、深刻的象征主义、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独特的幽默 感和讽刺意味,展现了马尔克斯作为一位文学大师的独特魅力。
参考内容三
基本内容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又一部巨作,自 1985年首次以来,它不仅成为了哥伦比亚文学的瑰宝,更是全球文学的经典。这 部小说以拉丁美洲的一个小镇为背景,讲述了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之间跨越半个多 世纪的爱情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背景设置非常宏大,它不仅描绘了小镇的生活和人情 世故,还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马尔克斯将这个宏大的背景融入到小说的 每一个细节中,使得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爱情的乌托邦:当缪塞遇到乔治桑

爱情的乌托邦:当缪塞遇到乔治桑

爱情的乌托邦:当缪塞遇到乔治桑缪塞是一个天才,但是请允许我对于那个所谓的世纪儿的忏悔没有太多的好感。

假如他不是生逢其时的在1830年代的法国遇到乔治桑,也许他的命运会有所不同。

一贯以另类著称的乔治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个具有波西米亚风格的女子,比如她的女扮男装出入于市井之间。

更要命的是缪塞跟在她的身边充当了一个小厮的角色。

想想看,乔治桑又不是花木兰,她作为一个外省的富人家的女儿没有能够安守本分的相夫教子,而是丢下孩子离家出走到巴黎。

巴黎是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欲望的地方,在这里,乔治桑如鱼得水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也许,文以人名的乔治桑说到底不过是在与男人的关系中占了主动的角色。

若是李银河博士出手,恐怕只能送给她一个专业名词:性别倒错。

19世纪的法国女子都是一袭裙子上身的,而乔治桑则是被人喊出了那个别具一格的绰号:穿裤子的女人。

由此甚至可以想象,甘愿臣服在乔治桑这么一个强势的女人麾下的是一个怎样的缪塞?雨果说: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吸引人的;一种人是被吸引的。

借用这个逻辑来推理:在这对冤家中间,乔治桑是前一种,缪塞一定是属于被吸引的。

仿佛又有这么一种不成文的软规定,既然乔治桑是强势的,那么缪塞一定就是那个弱势的男人。

不知道在文学造诣方面远远胜过乔治桑的缪塞,在生活中又是如何甘愿称臣的。

但是这种事的确很难说的清楚,正所谓一物降一物是也。

活生生的事实不就是摆在眼前的吗?遗憾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不知道缪塞是不是一个传说中的小男人?这么说有点寡情,但是恐怕只能做这种想象。

只是不知道乔治桑征服一个弱男人有什么意思呢?可见,人若是非一般人了,那么做出什么样的考量都是说不准的事。

估计李银河博士对此可能有着比我更加浓厚的兴趣。

闺房间的密闻若是深究起来,不知道会有什么令人感到哗然的事。

必须要承认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天长地久的爱情。

现在的人们都知道了这样一个命题,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三个月。

说的是夸张了些,那么多最终可以天长地久的什么金婚银婚之类的,其实很早之前他们就已经变成了两个相互离不开的亲人而已。

浅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乌托邦爱情

浅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乌托邦爱情

浅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乌托邦爱情摘要:马尔克斯这样评价道:有两部书写完后使人像整个儿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独》,二是《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人生,爱情,死亡,回忆。

马尔克斯在这条漫长永恒的爱情通道上,展示了各种爱情,本文试从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解读的基础上,探寻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时期中的乌托邦爱情。

关键词: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乌托邦文献综述:《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被誉为“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布洛·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

这本书被称为爱情百科全书,这本书讲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三角恋。

笔者选定这本《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因为它颠覆了单相思的固有剧情,脑洞大开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却别有味道的结局。

笔者查阅中国知网有关《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研究资料发现,截至2019年,有关《霍乱时期的爱情》的重要期刊有82篇,学术论文有10篇。

虽然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研究较少,但是经过笔者分析查找,其研究主要以主题方面、人物分析和女性主义方面来写的,具体如下:从主题方面看,爱情主题,这是一个长达半世纪的三角恋,书里面而且还涉及到了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还有柏拉图式的、放荡的,甚至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爱情。

阿里萨和费尔米纳持续半世纪的爱情贯穿这部小说,并以其他多种爱情作为点缀配饰。

马尔克斯企图网络世间种种爱情,乌尔比诺的爱情虽然隐蔽,却数次感受瞬间爆发的幸福;可以说这是一本爱情百科全书。

华盛顿邮报曾经评价道“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

阿里萨只因为在人群里多看了她一眼,从此便有了一生的停驻,在这里面以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之间的爱恨悲欢为主线,以阿里萨与其余622名女性形形色色的性欲与真情为副线,展现了宏伟壮阔的爱情蓝图。

文中的开头在乌尔比诺医生死后,阿里萨对费尔明娜亲口说出了“我等了你51年9个月4天”而且之后又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了“我为你保留了童身”。

爱情的乌托邦——《又来了,爱情》的女性主题

爱情的乌托邦——《又来了,爱情》的女性主题

作者: 谢雪梅
作者机构: 云南大学
出版物刊名: 职大学报
页码: 65-67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又来了,爱情》;乌托邦;两性悖论;人性悖论
摘要:�又来了,爱情》是多丽丝·莱辛晚年回归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

女主人公萨拉·德拉姆在人生的暮年遭遇与几位年轻男性的爱情风波,其间的变化微妙复杂,注定是悲剧性结局。

所谓爱情处于先验肯定与经验否定的悖论之中,爱情因此是一种乌托邦。

由此透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两性悖论,进而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人性悖论,显现女性日常生活的现代悲剧。

爱情乌托邦(文学月刊)

爱情乌托邦(文学月刊)

曾经多少次与所爱的人儿在梦中相见,看着她那妩媚的靓影,心中好似吃了甜蜜一样,笑容从心底一点一滴地生出来,从泛红的面庞里透出来,是那样的迷人。

那刻,只盼望她的微笑也像风一样吹过来,轻轻碰触你的脸,让笑容停留在那永久的瞬间。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那个熟悉的夏季,她穿着雪白的裙子,一件阳光的,有领的衫子。

阳光自她的刘海里透射到红润的脸上,反衬出光亮的鲜嫩。

那是那个季节最完美的图画。

两个年少的青年,热血澎湃的青年;满怀壮志的青年;被爱情充斥着的青年...我不晓得这幅图画可以怎样去命名,我想,南海观音在看了之后也会感动地微笑。

曾经几何,在我的记忆中,南海观音是最有情味的菩萨了。

也许是西游记中,对苦难猴子的救助;也许是白蛇传中,对白素贞的怜悯。

种种对爱恨情仇,天宫地府审判关注,使得南海观音在我心中早已幻化为通情达爱的大师,尽管她为出家人。

任何世间的东西在光鲜迷人的背后,总有那样悲惨无情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自然的法则,我们人总是难以逃脱这历史的余孽,在这个社会当中,人们对于财富的占有欲;对于权力的占有欲;对于别人的控制欲;对于自然的支配欲;对于靓女帅哥的占有欲...整个世界被欲望的恶瘤所包裹着,我用手扒开那腥臭的薄膜般的皮囊,却被乌鸦的鸟屎所迷糊在那个皮囊的破洞处。

我索性在这里思索着自己的梦想,想象着自己怎么挣脱这一切的丑恶,去见到她,那曾经相见,却最终被这肿瘤似的皮囊阻隔在眼前的心上人。

心里想着,突然有一阵风吹来,从皮囊的破洞处透进来,是那么地香甜。

显然是饱含着春花的甜香,我努力地呼吸着,大口地吞食着这来自污浊之外的馈赠。

也许她正在那个花开遍野的地方追蜂舞蝶。

依旧穿着那白色的裙子,飘洒的长发在暖暖的春风中跳跃。

想着她与风,与花共舞的景象,我的心顿时挣脱了血液中所有的污垢,挣脱起来,想从那恶瘤般的,粘粘的皮囊中挣扎出来,去渴求我的梦,我的理想。

因为一个声音在我的脑海里高喊着:只要心中有爱,你就可以冲破一切。

我是爱这个世界的,更是爱她的,我不能在这个恶瘤的皮囊中发臭。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谁比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更有资格占据威廉·福克纳曾占据的讲坛,正是在同一个讲坛上,马尔克斯重申了他的这位导师在三十余年前发出的激动人心的宣言:“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

”对于马尔克斯来说,这个充满了危机并具有自我毁灭能力的真实的世界不过是一个“出人意外、从人类史上看似乎是乌托邦式的现实”,作为寓言的创造者,他感到有权利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

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运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

”(《拉丁美洲的孤独》) 这就是理解马尔克斯的关键:在他的世界里,这个冷酷的现实并不真实,它不过是一个缺乏人类史依据的乌托邦;而他所创造的那个自由平等、充满爱情与幸福的世界才是“千真万确的现实”。

马尔克斯如此自然又如此自信地表述了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或许是神经错乱而引发的颠倒的谎言,就像弗洛伦蒂诺·阿里沙(《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男主角)在半个多世纪的荒唐生活之后对他终身的恋人“连声音也不变地”道出的谎言一样:“那是因为我为你保持了童身”。

即使这句话是真的,小说写道,费尔明娜·达萨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因为他的情书也是由同这个句子一样的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的有用之处不在于它们的意义,而在于它们清晰明理的力量。

但是她喜欢说这句话的勇气。

的确,你有什么理由怀疑这个七十六岁的老人的表白呢?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期待着这个为时已晚的幸福时刻,那种种磨难、荒唐、失去童贞以至为弥补这难熬的期待而作出的无耻猎艳之举,难道比这漫长的、构成了生活的唯一意义和目的的期待更真实么?在马尔克斯的世界里,只有那些在历史中存在过或存在着的事情——战争、奴役、死亡、瘟疫、残杀、伪善以及种种人世的恶习,才是似真非真的、闪烁着魔幻色泽的、出人意外的、缺乏人类史依据的“乌托邦式的现实”,而真正的爱情、幸福、自由——这些由那些“拒绝接受人类末日的”人创造出的超越于现世之上的幻想与期待,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最确定无疑的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二十世纪拉美文学中的“爱情乌托邦”作者:施冰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摘要: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描绘了一场狂热的、神圣的并带有某种虚构性的爱情。

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可将这种爱情概括为“爱情乌托邦”。

通过对当代拉美文学的进一步阅读可发现,“爱情乌托邦”是拉丁美洲文学的一大特征。

这种特征不仅与拉丁美洲的文学传统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拉美作家们表达拯救“拉丁美洲孤独”精神诉求的体现。

关键词:二十世纪拉美文学;“爱情乌托邦”;《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简介:施冰冰(1992-),女,福建惠安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3“爱情”是文学艺术中永恒的主题,不同的文学作品呈现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

自希腊神话时代始,西方文学就拥有漫长的爱情书写的传统。

而以西方文学为渊源的拉丁美洲文学无疑继承了这种传统。

进入二十世纪,拉丁美洲作家们倾向于在作品中描写现实中很难真正存在的超越生死、跨越时空的爱情,并通过这种永恒之爱的书写来表达作者对爱情理想化的追求,实现其建构“爱情乌托邦”的梦想。

乌托邦的概念出自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幻想小说《乌托邦》,而随着社会发展,“乌托邦”已经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空间社会形态,更延伸到精神领域,代表着一种思想意识和心理思绪,一种价值指向。

在“爱情乌托邦”这一概念中,“乌托邦”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构成了作者在其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某种精神追求。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二十世纪拉美文学的代表,其《霍乱时期的爱情》堪称二十世纪拉美爱情文学集大成之作。

这部创作于1985年的作品因为描绘了各式各样的爱情而被评论家誉为“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教科书”,一部“爱情大全”。

因此,以《霍乱时期的爱情》为例,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剖析“爱情乌托邦”的具体特征和价值指向,有助于深刻理解二十世纪拉美文学中的爱情书写及其价值。

一、《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乌托邦”(一)内容上1.作为信仰式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中主人公弗洛伦蒂诺对爱人费尔明娜保持长达半个世纪的狂热的“信仰式”爱情,而这种“信仰式”爱情具体表现在其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死亡、霍乱、战争、动荡等一切悲剧性因素,从而显示出一种永恒的美。

从时间维度上看,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爱跨越了漫长的时间维度——长达半个世纪。

爱情几乎成为了弗洛伦蒂诺长达半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的全部信仰。

阿里萨一生都陷入对费尔明娜长达半个世纪的疯狂爱情中,在弗洛伦蒂诺五十多年的岁月中,他唯一的生活目标就是重新得到费尔明娜的爱情。

从空间维度上看,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爱恋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

即使他们在五十年的光阴中从未再单独见面,弗洛伦蒂诺依旧深深爱着费尔明娜。

“甚至于,自从他们第一次见到彼此,直到半个世纪后他对她重申自己的誓言,在此期间他们再也没有单独见过一面”。

“爱情乌托邦”的构建还在于这种“信仰式”爱情不仅跨越了时空,更超越了生死。

马尔克斯是在一个死亡、战争、霍乱、疾病与动荡交织的背景下展开描写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刻骨铭心的爱情的。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死亡几乎随处可见,它成了这场永恒之爱的阻力。

年轻的时候,费尔明娜的父亲企图以死威胁弗洛伦蒂诺,然而他却父亲说,“‘您朝我开枪吧。

’……‘没有什么比为爱而死更光荣了’”。

他可以为爱而死。

年老的时候,马尔克斯写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日渐衰老的形态,迟缓的行动,蹒跚的步态,松弛的皮肤,稀疏的头发。

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这一切的痕迹都意味着死亡在不断迫近。

他们随时可能死去,爱情随时可能消亡。

然而弗洛伦蒂诺不畏惧死亡,他一直相信乌尔比诺医生是会死的,而自己将与费尔明娜在爱中获得永生。

霍乱作为一种疾病,和死亡在小说中具有相似之处。

这场“爱情乌托邦”是在霍乱盛行的时代背景中进行的,爱情构成对霍乱的超越。

更进一步升华说,爱情构成了对拉丁美洲百年来所经历的灾难和悲欢的超越。

在小说的结尾处,当年老的弗洛伦蒂诺和费尔明娜站在挂着黄色霍乱旗帜的船在内河航道上开来开去时,霍乱也就是死亡、疾病、动荡、灾难和毁灭,在这场惊天动地的爱情面前,这一切显得多么渺小。

2.欲望成为爱情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认为爱情和情欲是对立的。

那么在马尔克斯所描绘的这场惊天动地的“爱情乌托邦”之中,是否应该拒绝欲望的书写呢?或者说情欲与“爱情乌托邦”是否相悖呢?马尔克斯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马尔克斯构建“爱情乌托邦”的同时,还大量描写了肉体和情欲,这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奇妙对比。

在与费尔明娜分离的五十多年中,弗洛伦蒂诺一面守护着对费尔明娜的精神之爱,另一方面疯狂地追逐肉体之爱,纵情声色,他“展开了历史性然而又是绝对隐蔽的战斗”,他把征服的女人一丝不苟地记录在案,他给各式各样的恋人写《恋人指南》。

在马尔克斯看来,“爱情乌托邦”非但不排斥欲望,而恰恰应该包括欲望,因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灵与肉、爱与性的结合;在马尔克斯看来,“爱情乌托邦”不应该只有精神之爱,还应该包括对最本真的欲望的书写。

并且,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大量的欲望描写也更能凸显“爱情乌托邦”的神圣与伟大。

弗洛伦蒂诺在精神层面上一直是一位永远忠贞于初恋情人的人,即使他沉湎于肉欲之际也从未忘记对费尔明娜的爱。

弗洛伦蒂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长度内不断与其他女性保持情爱关系,正是为了在这些女性身上寻求与费尔明娜相似的影子。

他先后与不同女人厮混,他替别人写情书,都是为了宣泄自己对费尔明娜的感情,为了间接实现自己的爱情梦。

所以当他八十多岁向费尔明娜表白时,仍骄傲地向她宣称,“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因为他对她一直保留着精神上的忠贞。

由此可见,《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乌托邦”并不排斥情欲的描写,借欲望描写来表达爱的神圣成为“爱情乌托邦”的又一特征。

(二)形式上1.爱情书写的绝对地位从形式上看,爱情书写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占据着绝对地位,这是一部纯粹的描写爱情的小说。

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达萨的爱情为主线,采用插叙的方式,写了费尔明娜与弗洛伦蒂诺年轻时的爱情以及与乌尔比诺医生稳固的婚姻。

可以说,马尔克斯在这部小说中将爱情的过程表现得十分具体、生动、真实而感人。

他将一场爱情写成一部30多万字的小说,并刻画得如此细致深刻,他把爱情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了。

除了费尔明娜与阿里萨惊天动地的爱,小说也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爱情。

陈众议先生将《霍乱时期的爱情》的结构命名为“串珠式”,认为它“像一枝枝结满葡萄的葡萄藤,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的爱情主线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爱’的‘果实’”。

我们从这一极为具象的类比,可以看出爱情书写在小说占据的主体地位。

2.爱情书写的虚构性《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乌托邦”无疑带着虚构的成分。

尽管《霍乱时期的爱情》在气氛描写和渲染方面更接近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写法,然而作为魔幻现实主义大师,马尔克斯无疑用丰富的想象力虚构了一场爱情。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爱情很难存在。

在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的岁月里,弗洛伦蒂诺没有一分钟不在思念着费尔明娜;在和六百多个女人做爱之后,在一步一步从邮递员上升到运河董事长兼总经理之后,他内心永远深爱着费尔明娜。

“他宁愿放弃一切、丢开一切,宁愿死,也不愿有负于费尔明娜·达萨”。

不难看出,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这种爱,几乎已经超越了爱情本身,而成为了一种“执念”,一种偏执。

在心理学上,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的永恒之爱也很难成立。

正如心理学上讲到的,大脑爱情激素的维持时间最多不会超过四年(也有人认为是两年或者三年)。

热烈的爱情最长不超过四年。

“爱情是性欲、吸引力和依恋三大驱力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弗洛伦蒂诺对费尔明娜半个世纪的爱情并没有与之讲过话或者见过面,没有任何性欲或者吸引力的基础,并且跨越如此长的时间维度,这种永恒之爱在心理学上很难站住脚。

因此从小说形式上来说,马尔克斯无疑是用了虚构的手法营造和想象了这么一场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而这种虚构表明马尔克斯将梦幻般的爱情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他对神圣美丽永恒的爱情有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而这种虚构性想象性也成了“爱情乌托邦”的构成要素。

二、“爱情乌托邦”的当代书写如果说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爱情小说的巅峰之作,那么当你翻开二十世纪拉丁美洲文学史时,你会发现在诸多拉美作家笔下都有一个构造“爱情乌托邦”的梦想。

“爱情乌托邦”几乎成为二十世纪拉美文学的一大特征。

马尔克斯自己在不同的作品中也重复构建着梦想中的“爱情乌托邦”。

在其2004年出版的《苦妓回忆录》中,他写了一个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类似的“爱情乌托邦”:90岁的老记者对14岁的小女孩燃起了柏拉图式的狂热的精神之爱。

书中甚至有一个细节,在去妓院约会的路上,当好心的司机告诉主人公“保重,先生!那里面可能会发生命案啊!”他却十分干脆地回答说:“如果为了爱情,就是死了也值得。

”在这里,我们似乎不难看到类似于弗洛伦蒂诺式的那种超越生死,超越时间的永恒之爱。

而马尔克斯的老师、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胡安·鲁尔福在其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中同样在魔幻的氛围中建构了一个“爱情乌托邦”。

这部小说中描绘了主人公佩德罗·巴拉莫与弗洛伦蒂诺一样一生都在等待爱情。

佩德罗·巴拉莫从小就爱恋苏珊娜却遭到苏珊娜的拒绝。

对于佩德罗·巴拉莫来说,苏珊娜象征着青春和幸福,她是唯一能把他从苦难和不幸中解救出来的人。

经过岁月的磨砺,苏珊娜经历了诸多苦难而导致了精神的崩溃。

然而佩德罗·巴拉莫在一生中从未放弃打听苏珊娜的下落。

当他得知,苏珊娜已经和父亲回到村庄,竟阴谋杀死了苏珊娜的父亲,冠冕堂皇地把苏珊娜接到自己的家中,以实现自己几十年的爱情夙愿。

而苏珊娜不久便死去,当佩德罗·巴拉莫一生追求的爱人死去之后他便丧失了一生中所有的梦想,只能行尸走肉般等死,最终被其儿子杀死了。

除此之外,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加尔维斯在《那查·雷古莱斯》中写了男主人公和妓女纳查之间的爱情,主人公为了救心爱的纳查而失去了金钱、地位、名誉和朋友,两人几经挫折后终成眷属。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在《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中写了青年作家巴尔加斯跟家中一位比他年长的女人胡利娅姨妈的疯狂的爱情,他们两个人冲破重重阻力结婚。

在智利著名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小说《幽灵之家》中,埃斯特万·特鲁埃瓦也是个痴情的人。

智利作家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1985年的长篇小说《灼热的忍耐》讲述了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为一位邮递员做“红娘”的故事,作品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丰富细腻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