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168张]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实用版)PPT课件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 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 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 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 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 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 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7
托物言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 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 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 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借
白居易
“原上草”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顽强抗争,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发出对自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规律不可抗拒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的感叹。 5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 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 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19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 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 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 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 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 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 的思想性紧密相连。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 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 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7
托物言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 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 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 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4
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 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 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借
白居易
“原上草”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顽强抗争,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发出对自然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规律不可抗拒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的感叹。 5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 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 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 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表达技巧 PPT优秀课件
(2)已逝之景之境。
(3)设想的未来之境。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从虚实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答:一二两句是实写,描写了今日身
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步骤一)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
(步骤二)将久旱祈雨的情景与富贵人家 听歌看舞进行对比。 (步骤三)表达了对百姓的担忧同情,对不 顾劳动人民疾苦、只管贪图享乐的统治阶级 的憎恨。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
[唐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 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 死?寂寞壮心惊!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 两种并作赏析。
④虚实结合,如“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
请缨: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比 喻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二、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 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 发展、变化的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 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 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 喜怒等主观感情。
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
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 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白描
•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白描指不加渲染、 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 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举例: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白描手法,写了六种景物: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超强完整版本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鉴赏常用的词语
1、反映表现手法的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结合、以小见大、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等 2、反映诗人心情的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哀伤、赞美之情、惜别之 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报国之情等 3、反映语言特色的 凝练、简洁、幽默、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反映总体风格的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飘逸、委婉、含蓄、 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9.白描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 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对比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 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 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 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
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 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 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 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6、动与静
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 “ 动”“静”中何者为主: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分析是否恰当: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表达出对春光留恋和惋惜的伤感情绪。
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曲折婉转的笔法 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 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 染烘托的写法。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诗中颔联最为著名,颈联也常为人称道,试从 修辞方法上分析其妙处。
颈联纯属虚写,用“偷眼”这一拟人化 的动作和“断魂”的假设进一步衬托出梅的 风情,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体现了诗 人极丰富的想象力。
4.夸张: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
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 夸张,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 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 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 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 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 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 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 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让人在看似 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5.对比 :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比) 自比)
源清中学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典故, 雄姿英发” 典故,意在以 “雄姿英发”、少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生 华发” 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 一书生。 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 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的抒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 的思 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 的民族心态, 的民族心态 满怀。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凤阙”“铁骑”“龙城 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的修辞方法。 采用的都是 的修辞方法
源清中学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咏史言志、 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 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的凄怆、苍凉意境, 的凄怆、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 而涕下” 而涕下”。 源清中学
绝句二首(杜甫)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 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
源清中学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 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 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 发感情, 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 式。
源清中学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 忆江南》 助于“红胜火” 江花” 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 绿如蓝” 江水” “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 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 不忘。 如梦令》 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 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 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 “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源清中学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 的固定性, 的固定性,如: 故乡明月” 乡思情” “故乡明月” “乡思情” 松风山月” 隐逸情” “松风山月” “隐逸情” 寒林残月” 诗人的忧愁” “寒林残月” “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 中秋圆月” “相思情苦” 相思情苦” 长亭折柳” 惜别情” “长亭折柳” “惜别情” 空城落花” “空城落花” “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闺怨情”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闺怨情”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诗人的羁旅之苦”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诗人的羁旅之苦”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悲欢离合情” 悲欢离合情”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源清中学
源清中学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 直接 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 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源清中学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 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 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 想感情。 想感情。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 微草等, 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 象。
源清中学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 只要有景语, 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 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 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 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 哀景、 景了 哀景 乐景、愁景。 况下, 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 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 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 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 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 闷、彷徨等),去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 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对比衬托) 对比衬托)
源清中学
(5) 即事感怀
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如杜甫 兵车行》 白居易的《卖炭翁》 《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
【区别几组概念】: 区别几组概念】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一、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 借景抒情” 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 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 情的色彩。 情的色彩。 源清中学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 远播, 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 赞颂和高度自信。 赞颂和高度自信。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 技巧分为三类: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源清中学
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 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 来答题。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 (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源清中学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 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 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 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 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喻今 情于景、托物言志、 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作用: 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作用: 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含蓄,耐人寻味。 含蓄,耐人寻味。
源清中学
(4).用典抒情 (咏古抒怀, ).用典抒情 咏古抒怀, ).用典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 一般侧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种,一般侧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 理解用典, 果。理解用典,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 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 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 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 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源清中学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典故, 雄姿英发” 典故,意在以 “雄姿英发”、少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生 华发” 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 一书生。 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 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的抒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 的思 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 的民族心态, 的民族心态 满怀。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凤阙”“铁骑”“龙城 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的修辞方法。 采用的都是 的修辞方法
源清中学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咏史言志、 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 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的凄怆、苍凉意境, 的凄怆、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 而涕下” 而涕下”。 源清中学
绝句二首(杜甫) 绝句二首(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 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 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
源清中学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的一些特 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操守等。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前景后情、后景前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将感情融汇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 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 发感情, 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 式。
源清中学
《忆江南》中诗人白居易借 忆江南》 助于“红胜火” 江花” 助于“红胜火”的“江花”和 绿如蓝” 江水” “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 不忘。 《如梦令》中李清照 不忘。 如梦令》 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 对春光的留念惜别之情,正是 借助于海棠花一夜之间已是 “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绿肥红瘦”的景象来抒发的。
源清中学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 的固定性, 的固定性,如: 故乡明月” 乡思情” “故乡明月” “乡思情” 松风山月” 隐逸情” “松风山月” “隐逸情” 寒林残月” 诗人的忧愁” “寒林残月” “诗人的忧愁” “中秋圆月” 中秋圆月” “相思情苦” 相思情苦” 长亭折柳” 惜别情” “长亭折柳” “惜别情” 空城落花” “空城落花” “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闺怨情”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闺怨情”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诗人的羁旅之苦”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诗人的羁旅之苦”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悲欢离合情” 悲欢离合情”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源清中学
源清中学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 直接 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 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 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 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源清中学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
物皆著我颜色。 触景生情”是先见景, 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 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 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 想感情。 想感情。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 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 微草等, 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 象。
源清中学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 只要有景语, 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 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 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 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 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 哀景、 景了 哀景 乐景、愁景。 况下, 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 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 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 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 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 闷、彷徨等),去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 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对比衬托) 对比衬托)
源清中学
(5) 即事感怀
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 在古风作品中比较常见。如杜甫 兵车行》 白居易的《卖炭翁》 《兵车行》、白居易的《卖炭翁》。
【区别几组概念】: 区别几组概念】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 一、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与“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 借景抒情” 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 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 情的色彩。 情的色彩。 源清中学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 远播, 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 赞颂和高度自信。 赞颂和高度自信。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 技巧分为三类: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源清中学
谨记: 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 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 来答题。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 (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 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源清中学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 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 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 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 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 伤今的无限感慨。
源清中学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喻今 情于景、托物言志、 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作用: 或借古讽今、即事感怀。作用: 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含蓄,耐人寻味。 含蓄,耐人寻味。
源清中学
(4).用典抒情 (咏古抒怀, ).用典抒情 咏古抒怀, ).用典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 一般侧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种,一般侧重指前者。用典可以拓展意境,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 理解用典, 果。理解用典,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 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 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 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 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 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