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解读1讲诉
儿童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解读(1)
血清学
MPபைடு நூலகம்IgM: (1) 病程:感染后早期抗体,一般感染后4~5天出现,检测太早可
假阴性。 持续 1~3个月甚至更长; (2)年龄: 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能力低,可出现假
应→分泌“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 (CARDS)→上皮损伤。 免疫损伤: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多系统损伤。
流行病学
传播:广泛存在,亲属及社区流行,飞沫+接触; 潜伏期:1~3周 传染期: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 流行周期:3~7年,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
达一年。 流行季节:无季节性,北方秋冬多,南方夏秋见。 好发年龄:学龄期儿童,近年来5岁以下者增多。
注意:混合细菌和病毒性感染。
治疗
抗MP治疗: 控制混合感染: 糖皮质激素: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高凝状态: 软式支气管镜: 合并症治疗:
抗MP治疗
大环内酯类:首选 机理:与MP核糖体的特殊靶位的蛋白质结合,阻断转肽酶
•电镜下:呈多形性 (球形/丝状/链球状 /螺旋卷曲状等)。
* 特点:无细胞壁, 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 生素耐药。
* 培养:长出油煎蛋 似的菌落;
发病机制
粘附: 侵入后→滑行运动→纤毛之间→粘附到 细胞器上的P1粘附素→上皮→抵抗纤毛清除及吞
噬细胞的吞噬。 产生毒素:合成过氧化氢→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反
近10年来,多数学者认为NP是一种影像学诊断,为继
发于复杂性肺炎的正常肺实质缺损,同时伴有多个含气或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其中一种常见病例。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指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儿童肺部炎症。
为了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化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专家进行了共识。
一、疾病特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以下特点:①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儿童;②常以咳嗽、发热、喉咙痛等症状为主,伴有流涕、咳痰、咳血等;③一般情况下,患儿表现为活跃、有食欲,体重增长也正常。
二、诊断标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评估来确认。
1. 临床表现: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急性起病,咳嗽、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
此外,喉咙痛、流涕、咳痰等也可能出现。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手段。
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变、支气管炎、肺炎纤维化等。
3. 实验室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肌酶、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检测可以帮助评估患儿的病情。
4. 病原学检查:通过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咽拭子、痰液等)进行病原学检测能够确诊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三、治疗原则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应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合并症及感染的严重程度等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方案制定。
1. 抗生素治疗:对于确诊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
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应当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临床情况来确定。
2. 对症治疗:针对不同的症状,可针对性地进行对症治疗。
例如,对于发热,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或退热药物。
对于咳嗽,可以使用止咳药等进行缓解。
3. 密切监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情况等,以及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
4. 家庭护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家庭护理至关重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消毒等措施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李静;刘长山;王雪艳【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儿童重症MPP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MPP组)73例、普通组(MPP组)107例进行比较,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SMPP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MPP多以秋(84例,46.7%)、冬(56例,31.1%)季节为主.(2)SMPP组与MPP组比较,前者患病年龄大,发热时间长,影像学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住院时间偏长.(3)SMPP组与MPP组比较降钙素原(PCT)无差异,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指标明显高于MPP组,差异有显著性.(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30,P=0.031)、CRP(OR=1.06,P=0.005)、LDH(OR=1.012,P=-0.001)及胸片大片状实变影(OR=11.57,P=0.000)共4个自变量为S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儿童MPP多发生在秋冬季.SMPP多发生在学龄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WBC、CRP、LDH及SF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其中热程、CRP、LDH及影像学显示大片状实变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期刊名称】《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25)004【总页数】4页(P396-399)【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重症;儿童【作者】李静;刘长山;王雪艳【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天津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5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1-2]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课件
02 中西医结合诊治 原则
中医辨证论治思路
风寒闭肺证
风热闭肺证
发热、恶寒、咳嗽、气急、痰白而稀、舌 苔薄白、来自浮紧,治以辛温宣肺、化痰止 咳。
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黄而稠、口 渴咽红、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痰热闭肺证
阴虚肺热证
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憋 闷、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定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 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 性疾病。
发病机制
MP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侵入 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繁殖,引 起局部免疫反应,导致肺部炎症 和损伤。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 高,尤其在秋冬季节和春季为高
发期。
感染人群
低热不退、干咳少痰、盗汗乏力、面色潮 红、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花剥、脉细数, 治以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西医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 行综合判断,如持续发热、咳嗽、气 促等,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 X线检查可见肺实质浸润性病变等。
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首 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对 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平喘等;免疫 调节治疗如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风热闭肺证治则与方药
治则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
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桔梗、甘 草等。
痰热闭肺证治则与方药
治则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大枣、桑白皮、瓜蒌皮、浙贝母 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03
提高早期诊断水 平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 早期诊断准确率,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治疗。
04
优化免疫预防策 略
体。
喹诺酮类抗生素
适用于对大环内酯类药物不敏 感或耐药的患者,如左氧氟沙
星、莫西沙星等。
糖皮质激素
对于病情较重、免疫反应强烈 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糖皮 质激素,以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剂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 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 转移因子等,以增强免疫力。
非药物治疗措施推荐
氧疗
对于缺氧患者,给予适当的氧 疗,以改善呼吸功能。
加大疫苗研发力度,完善 免疫预防策略,降低肺炎 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THANKS
感谢观看
诊和漏诊。
02
耐药性问题突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支 原体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
强,给治疗带来困难。
04
免疫预防策略不足
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有效 疫苗,免疫预防策略有待完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精准医疗技术应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 学等技术的发展,有望实 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精准 诊断和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治专家共识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引言 •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特点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康复管理与随访安排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占住院儿童CAP的10%~40%[1-2],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
近年来,儿童MPP呈现不少新的特点,有关MPP的诊断、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激素使用等诸多问题亟须规范。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组织专家经过充分讨论,对儿童MPP的诊治形成了如下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1 病原及发病机制MP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阴性,难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电镜下观察由3层膜结构组成,内外层为蛋白质及多糖,中层为含胆固醇的脂质成分,形态结构不对称,一端细胞膜向外延伸形成黏附细胞器,黏附于呼吸道上皮。
MP直径为2~5μ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
MP感染致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MP侵入呼吸道后,借滑行运动定位于纤毛之间,通过黏附细胞器上的P1黏附素等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抵抗黏膜纤毛的清除和吞噬细胞的吞噬;(2)MP黏附于宿主细胞后其合成的过氧化氢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分泌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CARDS)毒素等对呼吸道上皮造成损伤;(3)MP感染除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外,同时也能引起其他系统的表现,提示免疫因素包括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多个环节在MP感染的致病中起重要的作用[3]。
2 流行病学MP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从密切接触的亲属及社区开始流行,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环境中发生。
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的发病率可达到非流行年份的数倍[4-5]。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根 据患儿的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
中药方剂:如麻杏石甘汤、银翘散等,具体选用 需根据患儿病情及医生建议而定。
中药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
注意事项: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需辨证施治 ,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型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 中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不 良反应的监测。
。
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剧 烈运动,同时给予易消化、营
养丰富的饮食。
发热护理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取适当 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药
物降温等。
咳嗽护理
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呼吸道 湿润,减轻咳嗽症状。如咳嗽 严重,可适当使用止咳药。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 、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
3
X线影像学检查
X线影像学表现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以肺 下野多见。
04
治疗与用药
治疗原则
01
02
03
04
患者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隔离
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 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及维生
素。
注意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 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对症治疗:如发热、咳嗽、咳 痰、呼吸困难等,可使用相应
症。
病原体可直接损伤宿主细胞,并 诱导免疫应答,导致组织损伤和
炎症加重。
免疫应答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 病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包括细胞
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激活。
02
临床表现
症状
2015年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
为了规范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和治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 治水平,专家们制定了《 2015年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 》。
目的意义
01
规范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
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
02
提供一套实用、简便、有效的支原体肺炎诊疗方法,
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03
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流行病
关注并发症
对于重症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机械通 气等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减少耐药 菌株的产生。
研究展望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进一步探索免疫调节、支气管肺泡灌洗等新 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加强病因研究
深入研究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 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避免感染源
避免与患有支原体肺炎的人接触,以减 少直接传染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在密闭、拥 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避免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的部位。
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 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 质,增强身体免疫力。
01
02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充足 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和熬夜。
完善临床路径
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支原体肺炎的临 床路径,提高诊疗水平。
发展前景
深化基础研究
加强支原体肺炎的基础研究,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
推广经验
将成功的经验和诊疗技术推广到基层医院和医疗机构,提高整体诊 疗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支原体肺炎研究 的进展。
支原体肺炎专家共识
汇报人:日期:•支原体肺炎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方案及原则目录•康复管理与预后评估•专家共识总结与展望01支原体肺炎概述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MP侵入呼吸道后,粘附于纤毛上皮细胞受体上,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导致纤毛运动减弱、细胞损伤,同时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引起肺部炎症。
定义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定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季节流行病学特点01020304主要为急性期患者和恢复期带菌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一般为2-3周。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季节或春季。
肺外表现型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可分为以下四型间质性肺炎型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等,X线检查可见肺部弥漫性浸润影。
大叶性肺炎型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胸痛等,X 线检查可见肺部大片状密度增高影。
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头痛、乏力等,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症状支气管肺炎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等,X 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多、模糊。
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出现皮疹、关节炎、心肌炎等肺外表现。
临床表现与分型02诊断方法与标准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症状。
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高,血沉加快;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有助于确诊。
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解读可见肺部纹理增多、模糊,片状或斑片状阴影等征象,有助于肺炎的诊断。
CT检查对于疑似支原体肺炎患者,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提高诊断准确率。
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是否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与其他肺炎类型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进行鉴别,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区分。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03治疗方案及原则首选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有效抑制支原体生长。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后一般较好,但也可能出现严重并发 症,如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建议与展望
建议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和优化治疗 方案。
建议开展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 查,了解其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为预 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诊断要点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量正常或略增高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支原体抗体检测
支原体抗体检测是诊断支 原体肺炎的重要方法,阳 性结果有助于确诊。
痰液பைடு நூலகம்养
痰液培养可以检测到肺炎 支原体,但需要一定的时 间,通常需要3-7天。
影像学诊断要点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肺部炎症的浸 润影,通常在肺间质或肺实质内 ,呈斑片状或网状改变。
淋巴结肿大。
病情较轻,有时仅表现为咽痛 、发热和咳嗽。
03
支原体肺炎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要点
01
02
03
发热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发 热,体温在39℃左右,且 可能伴随咳嗽、咽痛等症 状。
咳嗽
咳嗽是支原体肺炎的典型 症状之一,多为阵发性刺 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
肺部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但整体体征较轻。
预防与控制并发症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如细菌性肺炎等; 控制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等;
加强支持治疗,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05
支原体肺炎的预后与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
年龄越小,病情越重,预后越 差。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严重,肺部影像学改变明 显,影响肺功能,预后较差。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尤 其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其 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 现多样,包括发热、咳嗽、气促、呼 吸困难等。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全身症 状,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诊断依据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其中,实验 室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室诊断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临床与实验室的联合培训
03
加强临床医生和实验室人员的联合培训,提高双方对彼此工作
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双方更好地协作和配合。
THANKS
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标准
实验室诊断方法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肺炎支原体培养、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其中 ,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检测方法。
诊断标准
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若患儿出现典型 的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即可确诊为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同时,需注意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
新型实验室诊断技术
恒温扩增技术
通过特定酶的作用下,在恒温条 件下对肺炎支原体DNA进行扩增 ,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优点
。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与转换元件 结合,实现对肺炎支原体的高灵敏 、高特异性检测,具有快速、便携 的优点。
免疫层析技术
利用免疫学和层析技术结合,通过 特异性抗体与肺炎支原体抗原的结 合,实现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实验室诊断的自动 化、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2015年儿科指南共识集锦(下)
呼吸系统疾病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制定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
近年来,儿童MPP呈现不少新的特点,其诊断和治疗问题需要规范。
为此,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实用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共识简要介绍了肺炎支原体(MP)病原学、MP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重点介绍了儿童MP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和实验室诊断,介绍了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在儿童中的治疗作用和方案。
2、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治疗与预防专家共识制定者:《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毛细支气管炎即急性感染性细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峰值发病年龄为2——6月龄;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累及直径75——300 m的细支气管,急性炎症、黏膜水肿、上皮细胞坏死、黏液分泌增多,致细支气管狭窄与阻塞是该病的病理基础。
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
﹤6月龄和高危婴儿有较高的病死率。
3、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制定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织我国流感防治研究领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临床、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既往流感诊疗方案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科临床使用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以提高对儿童流感的诊断防治水平,减轻流感对儿童健康及社会造成的危害。
4、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制定者:中国儿科相关医学专家组(统称)申坤玲等22位国内专家为促进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化、规范化使用,由《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牵头组织国内儿科专家,根据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治疗现状制定《支气管舒张剂在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作为儿童呼吸道常见疾病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感染性肺炎。
本文旨在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介绍专家共识。
一、诊断1. 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咳嗽、喉咙痛、发热、乏力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在小儿患者中,还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呕吐等。
2. 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计数增高,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略有升高。
(2)血清学检查:可进行 IgM 抗体和 IgG 抗体检测,IgM 抗体呈阳性对于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痰液或咽拭子检查:可用于直接检测肺炎支原体的存在,但其敏感性较低,需要与其他病原体鉴别。
3. 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片是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典型表现包括小叶性间质性炎症,可伴有斑片状浸润。
胸部 CT 可在炎症灶早期发现肺泡腔内微小结节。
二、治疗1. 抗生素治疗目前,广谱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轻重,用量与疗程有所不同。
对于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考虑使用其他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等。
2. 支持性治疗(1)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补液:对于有脱水症状或严重体液丧失的患者,应补充适当的液体。
(3)退热:对于高热的患者,可使用解热药物进行退热治疗。
(4)其他症状缓解: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予以适当的治疗,如止咳药物或抗病毒药物等。
三、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是医学领域的重要指南,可指导临床实践。
以下是针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专家共识:1.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诊断,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准确性。
2. 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轻重以及肺炎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合理选药和用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共识建议(完整版)
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共识建议(完整版)肺炎支原体(M. pneumoniae)是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RMP)感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经常导致发热时间延长、抗生素治疗时间延长、住院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人数增加,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或二线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
《儿童MRMP 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重点介绍了MRMP 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实验室检查、抗生素使用原则、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的应用以及支气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关于儿童MRMP的诊断和治疗,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
MRMP肺炎的诊断➤MRMP 肺炎的临床特征虽然大多数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是轻度和自限性的,但一些患者可能发展为肺炎,严重者可能出现肺部和/或肺外并发症。
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MRMP 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往往低于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MSMP)肺炎患者。
MRMP 肺炎的初始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表现与MSMP 肺炎相似。
不过,与MSMP 肺炎相比,MRMP 肺炎往往表现为长时间发热,需要更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以及更高的抗生素转移率和皮质类固醇需求。
➤MRMP肺炎的早期识别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如果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3 天后仍有发热或病情恶化,应密切监测MRMP 的可能性。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和其他炎症标志物可能具有一些MRMP 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不过,仅凭个别实验室标志物、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来确定肺炎支原体耐药性是不可靠的。
➤确诊MRMP 的实验室方法建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探针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的点突变,快速诊断MRMP。
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建议进行肺炎支原体体外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肺炎支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MRMP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MPP 的首选药物。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 ,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繁殖,引 起细胞损伤和免疫反应,导致肺炎等 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季节性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秋冬季 高发,与室内活动增多、 通风不良等因素有关。
年龄分布
儿童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主要发病人群,尤以5-15 岁儿童多见。
心理疏导
02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减
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家庭护理指导
03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如拍背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等,促进患儿康复。
长期随访计划制定
01
020304 Nhomakorabea建立随访档案
为患儿建立长期随访档案,记 录病情、治疗方案和随访情况
等信息。
定期随访
根据患儿病情和医生建议,制 定定期随访计划,如每3个月
饮食调理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 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过 度疲劳。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
抵抗力。
家长教育和心理支持
了解疾病知识
01
向家长普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
X线胸片
可见肺纹理增多、模糊,片状或小斑片状浸润影等。
CT
更敏感地显示肺部病变,如磨玻璃影、实变影等。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原所致肺炎鉴别
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通过病原学、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与非感染性疾病鉴别
如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结合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
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体重等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规范抗生素使用
肺炎支原体肺炎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但需 注意耐药性的问题。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是治 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
抗病毒药物
如利巴韦林等,可用于治疗病 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复发
少数儿童在治愈后可能会复发,尤其是在免疫力低下或再次感染 的情况下。
长期影响
患有严重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可能在治愈后留下肺功能受损、胸膜 粘连等后遗症。
CHAPTER 06
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01
02
总结词:对于重症支原 体肺炎,需要积极识别 并早期治疗,以避免病 情恶化。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治专家共识
汇报人: 2023-11-29
目录
• 概述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预防 • 预后与转归 • 案例分享与讨论
CHAPTER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肺炎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MP)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 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头痛 等。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等,可用于治疗重 症肺炎,减轻炎症反应。
支气管舒张剂
如氨茶碱等,可用于缓解咳嗽 、气喘等症状。
预防措施
加强营养
合理饮食,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接种疫苗
接种肺炎疫苗,提高免疫力,预防肺炎的发 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
避免接触传染源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特别是肺炎支原 体肺炎高发人群。
病例分析 支原体肺炎
禁用原因
牙釉质发育不良 四环素牙 灰婴综合征 高胆红素血症
影响软骨发育、心脏毒性、跟腱断裂 耳毒性、肾毒性
肝脏毒性、肾脏毒性 瑞氏综合征、血小板降低
严重肝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使用引起生长发育迟缓 中枢体统不良反应如嗜睡、呆滞、共济失调
锥体外系反应
01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
门诊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 1:160 阳性 胸部平片:左下肺炎症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过敏史:无是无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月经正常,无痛经现象,经期规律,未婚未育。
T:37.5℃,BP:109/72 ,P:82次/分,R: 19次/分
左下肺叩诊实音,听诊左肺呼吸音低,心音低钝, 其他无异常。
✓年龄越小,体液占比重越大——水溶性药物浓度低 ✓新生儿血浆蛋白含量少——易出现药源性高胆红素血症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 耐酶青霉素
• 其他
– 氯唑西林、双氯西林、萘夫
– 夫西地酸
西林、苯唑西林
• 抗真菌药物
• 三代头孢 – 头孢曲松
– 唑类:伊曲康唑、酮康唑、 泊沙康唑
• 碳青霉烯 – 厄他培南
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原则
♥ 抗菌药物治疗 1.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儿童MPP的首选抗菌
药物,临床主要选用1代红霉素,2代阿奇霉素、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3代泰利霉素尚未用于儿童MP治疗。
2.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者:体外研究表明四环素类、 氟喹诺酮类对MP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四环素类因影响牙齿 发育主要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喹诺酮类因影响骨骼发育因 此18岁以下儿童应用受限。
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临床应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儿的病 情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同时,需注意观察患儿的 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的解读与临床应用
预防原则
预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原则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临床应用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指导家长加强患儿的免疫力,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对于高发人群,可考虑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医生需提醒家长注 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及时就诊和治疗。
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CRP、支原体抗体等。影像学检 查如X线胸片或CT扫描有助于确
诊。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 炎等鉴别,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03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减 少活动量,以降低身体消 耗。
预防措施
强调了预防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 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儿童保健、提 高免疫力等预防措施。
02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 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是儿童社 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单 纯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重症肺炎 支原体肺炎。
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 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共识简介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概述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 共识解读与临床应用 • 共识的局限性与展望
01
共识简介
共识的形成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致病机制
直接损伤: 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抵抗黏膜纤毛的清除和吞噬细胞的 吞噬;
间接损伤:合成过氧化氢,分泌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 (CARDS)毒素
免疫因素: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有损害,提示免疫因素包括固有 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的多个环节在MP感染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诊断 从肺炎患儿咽喉、鼻咽部、胸水或体液中分离出MP是诊断MP感染的
可靠标准
血清学诊断包括特异性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ELISA) )和非特异性试验(冷凝集试验(CA) )等。MP-Igm抗体
核酸诊断:可用于早期诊断,包括RT-PCR技术,环介导的等温扩增 (LAMP)技术,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SAT)技术等。但须注意区分 携带状态,因为MP感染后1个月时其DNA的检出率仍然高达50%, MP-DNA持续携带的中位数时间为7周,个别长达7个月之久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 家共识(2015年版)解读
江苏无锡惠山区人民医院 强立
主要内容
指南出台背景 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临床特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抗菌药的选择 激素及丙球的应用 预后
指南出台背景
肺 炎 支 原 体 (Mycoplasma pneumoniae , MP) 是 儿 童 社 区 获 得 性 肺 炎 (Community - acquired pneumoma,CAP)的重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 肺 炎 (Mycoplasmapneumoniae pneumonia , MPP) 占 住 院 儿 童 CAP 的 10%~40%,是儿科医师广泛关注的临床问题。
实验室诊断
病
原
学
诊
断
核酸和血清学2种方法的联合检测
实验室诊断
血氧饱和度测定:警惕低氧血症 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WBC)计数多正常,重症患儿的WBC计数可
>10×10^9/L或<4×10^9/L。部分患儿出现血小板增多。 C反应蛋白(CRP) :多明显升高。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RMPP及重症MPP多明显增高,可作为给予
MP直径为2~5 um,是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
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 ) 固有耐药
不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多 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等)、抑 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大环内酯类等)。
年长儿多见,病情较重,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长 常表现为持续发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 胸部影像学进行性加重,表现为肺部病灶范围扩
大、密度增高、胸腔积液,甚至有坏死性肺炎和 肺脓肿。 容易累及其他系统,甚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像学表现
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以下4种类型: (1)与小叶性肺炎相似的点状或小斑片状浸润影; (2)与病毒性肺炎类似的间质性改变; (3)与细菌性肺炎相似的节段性或大叶性实质浸润影; (4)单纯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型。 婴幼儿多表现为间质病变或散在斑片状阴影,年长儿则以肺实变及胸腔 积液多见。
规范MPP的诊断、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程、激素使用等诸多问题亟须规 范。
MP是什么?
MP属于柔膜体纲,支原体属,革兰染色阴性 难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电镜下观察由3层膜结构组成,内外层为蛋
白质及多糖,中层为含胆固醇的脂质成分,形态结构不对称,一端细 胞膜向外延伸形成黏附细胞器,黏附于呼吸道上皮。
经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 传染性。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北方地区秋冬季多见,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节高 发。每3-7年出现地区周期性流行,流行时间可长达1年,流行年份发 病率可达非流行年份的数倍。
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5岁以下报道增多。
MP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无呼吸道症状的儿童携带率 21.2%。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 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 病初大多呈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
咳嗽会逐渐加剧,个别患儿可出现百日咳样痉咳,病程可 持续2周甚至更长 多数患儿精神状况良好,而婴幼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 喘息或呼吸困难。 年长儿肺部湿哕音出现相对较晚,可有肺部实变体征。 可合并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纵隔积气和气胸、坏死性肺炎、 呼吸窘迫等。
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和梗阻性脑积水等表现。 消化系统受累可引起肝大和肝功能障碍,少数患儿表现为胰腺炎。
其他系统表现
其他尚有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结膜炎、虹膜炎、 葡萄膜炎、关节炎及横纹肌溶解等。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 )
是指MPP经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正规治疗7d及以 上,临床征象加重、仍持续发热、肺部影像学加 重者
心血管系统受累亦较常见,多为心肌损害,也可引起心内膜炎及心包 炎、血管炎,可出现胸闷、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
其他系统表现
血液系统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见,其他还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及单核细胞增多症、噬血细胞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MP感染还可导致肺、脑、脾脏等器官及外周动脉的栓塞。 神经系统可有吉兰一巴雷综合征(Guillain – Barre syndrome)、脑炎、
胸部CT可表现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影、磨玻璃影、支气管壁增厚、马赛 克征、树芽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淋巴结大、胸腔积液等。
部分MPP可表现为坏死性肺炎。
肺实变较间质病变吸收慢,合并混合感染时吸收亦慢。一般在4周时大部 分吸收,8周时完全吸收;也有症状消失1年后胸部X线才完全恢复的报道。
其他系统表现
大约25%出现 皮肤、黏膜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多
系统。 起病2d至数周内出现
其他系统表现
皮肤、黏膜损伤常见,表现多样,斑丘疹多见,重者表现为斯一琼综 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黏膜损伤通常累及口腔、结膜和 泌尿道,可表现为水泡、糜烂和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