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
骨髓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骨髓移植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研究骨髓移植(BMT)是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骨髓移植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因此,预防和治疗骨髓移植后的并发症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止与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该病可导致皮肤、肝、肠道等不同器官的损害,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
预防和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采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已经成为常规处理方法。
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免疫反应,降低GVHD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环孢素、甲氨蝶呤和甲基泼尼松龙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降低GVHD的发生率。
针对GVHD已经发生的患者,免疫抑制剂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基泼尼松龙、环孢素和他克莫司,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GVHD,但也容易引起感染等副作用。
因此,在治疗GVHD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二、感染的防治感染是BMT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感染不仅可以引起器官衰竭,还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也是BMT研究中的重要方向。
预防感染的方法主要包括去除感染源、保持患者的免疫功能等。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患者在BMT前需接受特殊的抗生素和抗真菌治疗,保持治疗期间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接触病原体。
此外,患者的饮食、营养和环境等都需要特别重视,从而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
针对感染已经发生的患者,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的治疗。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的症状和病情,减少感染带来的危害。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同时也要合理地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时间。
三、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的治疗晚期血细胞再生不良是血液病患者在接受BMT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移植物抗宿主病概述
第18章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并发症。
尽管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甚至供体是HLA“完全”相合的同胞,GVHD仍可能发生。
GVHD是受体抗原递呈细胞(Ag-presenting cells, APC)和供体成熟T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1955年,Barnes 和Loutit首先报道了发生在动物体内的GVHD,当时认为是一种移植继发性疾病或runt病。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才认识到移植继发性疾病引起的皮肤异常、腹泻等症状是由于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进入无免疫活性的宿主体内所致,GVHD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这一免疫损伤的过程。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GVHD,因而GVHD依然是目前困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
根据GVHD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GVHD (aGVHD)和慢性GVHD (cGVHD)。
一般100天以内发生的为aGVHD,100天以后发生的为cGVHD,但cGVHD也可在100天以内发生,随着减低剂量预处理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广泛开展,aGVHD也可迟至移植后4~6月发生。
aGVHD可直接演变为cGVHD,没有明确的间隔期,亦可在aGVHD完全缓解一段时间后出现cGVHD;没有aGVHD,也可单独出现cGVHD。
第一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根据美国NIH的GVHD共识工作组意见,aGVHD分为移植后100天内发生的经典aGVHD和持续、复发及晚发性aGVHD(移植后100天以后)两种类型,兼有aGVHD和cGVHD临床表现者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发病机制】1966年Billingham将发生GVHD的条件定义为:①移植物中需含有免疫活性细胞成分;②宿主必须具备供者移植物不存在的异体移植抗原,这些异体移植抗原被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视为异体抗原而发生反应;③宿主必须对移植物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能力,致使移植物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其免疫反应,并放大、扩展此反应。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 )的成功使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量快速增长口23]。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报告,2019 年我国140家单位实施allo-HSCT近万例,其中haplo-HSCT占60%o 尽管allo-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
目前急性GVHD的国际指南中的证据多来自HLA 相合同胞供者(简称同胞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各种指南的推荐存在差异,推荐的疗效评判标准和严重程度分度标准也不尽相同[4,5]。
与国外alIo-HSCT以HLA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为主的模式明显不同,我国haplo-HSCT占第一位。
鉴于我国的移植现状,加之各移植单位规模差别较大,急性GVHD的处理经验难免存在差别,所以有必要制定中国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在国际指南基础上纳入了中国医师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旨在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诊疗规范,为各移植单位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为移植中心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共识由22 位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讨论制定。
一、急性GVHD的定义和发生率(一)急性GVHD的定义GVH D指由异基因供者细胞与受者组织发生反应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的定义将急性GVHD分为经典急性GVHD和晚发急性GVHD :经典急性GVHD 一般指发生在移植后IOO d ( +100 d)以内,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和肝脏三个器官的炎性反应;晚发急性GVHD指具备经典急性GVHD的临床表现、但发生于+100 d后的GVHD o晚发急性GVHD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0Od后新发生的急性GVH D s已获控制的经典急性GVH D在+10Od后再激活、经典急性GVH D 延续至+100 d后。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别名GVHD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描述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急性(aGVHD)和慢性(cGVHD)之分,前者发生在BMT 后3 个月内,后者发生在BMT 3 个月以后。
免疫功能低下者输入HLA 不同的血液也会发生GVHD,并可能是致死性的。
症状体征GVHD 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
aGVHD 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 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脏亦是GVHD 的靶器官,aGVHD 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肝功能异常是GVHD 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 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 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 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aGVHD 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 均可出现食管损伤。
食管GVHD 发生率高于胃,低于小肠,通常上中段病变较下段多见和严重。
正常人食管上皮是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故aGVHD 病变与皮肤相近似,有变性坏死乃至溃疡。
溃疡多是局灶性,少数严重者是大片状甚至累及全食管。
BMT后不论食管GVHD 发生与否,其黏膜表面均常见细菌、真菌(尤其是念珠菌、酵母菌,也可有毛霉菌)和病毒感染,需要指出的是cGVHD 发生时食管常被广泛累及并引起严重症状,尤其是真菌感染性假膜更多见。
疾病病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由于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免疫受抑制的、组织不相融性抗原受者的组织之间的反应。
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论文
・315
尽管在移植后出现眼部并发症很常见,但目前为止在监
体外光化学疗法等¨0J。有些药物对慢性GVHD有特殊疗效,
如喷司他丁、沙利度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 2眼部GVHD
2.1
测和预防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指导方案。提早发现眼部GVHD
1系统性GVHD
1.1
官为皮肤(75%)、口腔(5t%-63%)和肝(29%~51%),且40%~ 60%的患者同时伴有眼病发生…。表现在皮肤,患者会出现皮 肤异色病、扁平苔藓样变、硬化样变、局限性硬皮病、硬化性苔 藓,常有局部色素脱失、色素沉着不足或色素沉着过多等12-33:表 现在口腔多出现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干燥症、角化斑块、黏液
睑边缘萎缩伴眼睑结膜角质化、睑内翻和睑外翻、睑板腺的 萎缩、睫毛脱失和泪小点的狭窄或关闭等都具有重要意义【lq。 睑板腺功能紊乱和随后发生的萎缩使泪膜的质量降低。眼部 GVHD患者尤其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能会导致感染性结
膜炎、睑缘炎、角膜炎甚至是眼内炎,从而导致永久的失明刚。
葡萄膜炎是GVHD不常见的表现并且主要在系统性 GVHD恶化时出现。大多数为轻微的前葡萄膜炎,所以局部 使用类固醇治疗效果良好口11。 视网膜病变可出现棉絮样斑块、出血、脂质沉积、视盘水
角结膜干燥症(又称干眼症)是慢性GVHD最常见的眼
0.75%的结膜表面伴或不伴有瘢痕性睑内翻
部表现并且通常伴有结膜的炎症表现(结膜充血、球结膜水 肿和假膜形成)和慢性眼睑炎。这个过程可能导致继发性上 皮改变.例如点状角膜病、细丝形成、有痛感的腐蚀和继发性
角膜感染。并且有时甚至有角膜溃疡和穿孔。频繁地发生眼
个器官或多器官。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术前免疫抑制方案优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免疫抑制方案,降低术后免疫反 应的发生。
术中严格操作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术后密切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 别是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控制措施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可能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 病进行早期诊断,一旦确诊 ,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 病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种由供体免疫系统对受体抗原产 生免疫反应而引发的并发症。
病因
GVH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供体和受体的遗传差异、免疫抑制剂的使 用、手术创伤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GVHD的发生与供体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活化的T淋巴细 胞会攻击受体器官和组织,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肝功能、免疫学检查等。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肝移植术后并发症进行鉴别,如感染、排斥反应、药物反应等。同时 还需要与其他免疫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03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 病的临床观察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病 情严重程度等。
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和 判断手术风险。
术前心理辅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手术依从 性。
术中护理
术中监测
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什么更易发生在亲属输血间
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什么更易发生在亲属输血间因很多检验专业人士对移植物抗宿主病不太了解,这里我简单给大家概述一下:亲属之间,尤其是一级亲属(父母与子女)间的输血,发生该病的危险几率远比非亲属大,这主要与供血者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单倍基因有关。
首先,输血是将献血者的血液(人体的一种组织)输给接受输血的病人,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器官)移植。
人的免疫系统担负着人体的防卫功能。
当外来的入侵者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人体时,人的免疫系统将行动起来与之战斗,将其消灭,以维护人体健康。
同时,对来自其他人的细胞、组织、器官,由于其不同的个体特性(主要是免疫特性,并按一定规律遗传),免疫系统可识别其为外来者,而将其排斥、消灭。
但是,当接受输血的病人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外来的其他人的血液细胞的个体特性有一部分和接受输血者相同或接近时,或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接受输血者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输入的血液细胞为外来者。
当输入血液中的成分,特别是淋巴细胞(此为人体主要的免疫细胞)被误认为自身的淋巴细胞时,接受输血者的免疫系统不会对其产生排斥反应。
这样,输入的淋巴细胞,不仅在接受输血者体内扎根、生存、繁殖,而且反过来将接受输血者的组织器官看成为异体细胞组织,产生排斥反应,造成破坏。
输入的血液淋巴细胞是移植物,接受输血者为宿主,因此这种“反客为主”的反应(破坏)被称为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当亲人的血液输给病人时,由于献血者和受血者的亲缘关系,存在两者个体特性(免疫特性)部分相同的可能性,其可能性大小取决于亲缘关系的远近。
亲缘关系越密切,则个体特性部分相似的可能性和相似程度越大,从而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越大。
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发生在输血后的第10至14日,早者可发生在输血后的第二天,晚者30天。
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时,受到影响的主要组织器官包括皮肤(产生皮疹、大疱)、消化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肝脏(严重肝功能损伤)和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
ta-tma诊断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ta-tma诊断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探讨与TA-TMA(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的诊断标准。
TA-TMA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器官移植受者中。
它通常由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固体器官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引起。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TA-TMA诊断标准进行全面的概述和解释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该诊断标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 第2节将介绍TA-TMA的定义、背景以及其与移植相关的症状和表现。
- 第3节将详细描述TA-TMA诊断标准的主要要点,包括实验室指标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和临床表现分析。
- 第4节将对TA-TMA诊断标准进行解释说明,包括重要概念解释、诊断标准细节解读以及不同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讨论。
- 最后,在第5节中,我们将总结回顾对TA-TMA诊断标准的认识,并提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地介绍和解释TA-TMA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通过详细说明诊断标准的要点和细节,我们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清晰、价值且易于操作的指南,以促进TA-TMA的早期诊断和管理。
相信该文章将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2. ta-tma诊断标准:2.1 ta-tma定义与背景TA-TMA(输注相关性微血管病)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中。
它是由于供体T细胞导致的免疫反应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和损伤引起。
该疾病通常在移植后几周内发生,并以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表现为特点。
2.2 ta-tma症状和表现ta-tma的主要症状包括贫血、出血倾向、高血压、蛋白尿以及非感染性发热等。
肾功能异常也是ta-tma的常见特征,可能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尿液检测出红细胞和蛋白质。
2.3 ta-tma诊断标准及其重要性当前,关于ta-tma的诊断没有统一的共识。
内科答案
一选择题1.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做腹式呼吸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每分钟16~20次)2.带金属音的咳嗽应首先考虑(C.支气管肺癌)3.缺铁性贫血属于哪一类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4一位男性糖尿病患者体重45斤身高160职业是农民每日摄入的总热卡应该为(E.2200kcal)5.下列哪种药必须餐前半小时服用(D罗格列酮)6.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初治者,应每周复查的项目是(C.血象)7.下列哪项不是甲亢治疗有效的表现(D.腹泻)8.下列哪项不是雷诺症状明显的病人引起血管收缩的因素(A.饮酒)9.动静脉内瘘是一种什么样的血液透析通路(B.永久性)10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B.心律失常)11频发室早是指每分钟发生室早多于(B.5次)12下列各项中不属洋地黄中毒表现的是(E.震颤抽搐)13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的原因下列哪项不准确(E.机体代谢率明显增高时)14由于心排血量突然下降出现的晕厥称为(D.阿-斯综合征)15治疗高血压危象时使用硝普钠因为硝普钠可以(E.同时扩张小动脉和静脉降低前后负荷)16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用下列哪种药物(C.吗啡)17甲氰咪呱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为:(D.与组胺竞争H2受体)18胃幽门部的腺体中含有G细胞,可分泌(C.胃泌素)19出现呕血表明胃内积血量达到:(D.250—300ml)20氨中毒引起肝昏迷的主要机理是干扰大脑的(C.供能代谢)1.判断肺结核病人有无传染性,最重要的依据是(D.痰菌阳性)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最常见诱因是(D.呼吸道感染)3.下列哪项不是良性突眼的眼部特征(A.眼睑肿胀肥厚)4.一位男性糖尿病患者体重45公斤身160c职业是教师每日摄入的总热卡应该(D1925kcal)5下列哪种药不是胰岛素促泌剂(E拜糖平)6.一位需要上体育课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最佳的部位是(C腹部)7.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每日尿量持续在(B.400ML以上)8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的机理是(A.肝脏灭活雌激素的功能降低)9肝性脑病患者使用精氨酸目的是(E.与游离氨结合,从而降低血氨)10胃肠粘膜的损害因素,下列哪项不妥(E.前列腺素)11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是(A.西咪替丁)12下列哪项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描述不正确(B.可并发出血)13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最常见的是:(A.感染)14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病人最易发生栓塞,其中以哪个部位栓塞最多见(E.脑栓塞)15频发室早是指每分钟发生室早多于(B.5次)1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两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此时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C.急性左心衰)1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病变的患者,治疗后血压降至何水平为最佳治疗效果(D.130/80 mmHg以下)19左心功能不全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D.肺循环瘀血)20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E.心室颤动)1.关于痰培养,下列不正确的是{D.在使用抗生素后}2.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的方法正确的是(D.注射后72小时测量皮肤局部硬结直径)3.非浸润性突眼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眼征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4.诊断糖尿病,OGTT中2HPG应达到(E 11.1 mmol/L)5.服用拜糖苹的糖尿病人出现心悸、多汗饥饿感应首选(C口服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ml)6.下列哪项是30岁的风湿性疾病病人活动过量的表现(C.活动后不适持续2h以上)7.最常见的急性肾衰竭类型为(B.急性肾小管坏死)8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D大量蛋白尿)9生长抑素用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机制是(C.减少内脏血流量)10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C消化性溃疡)11肝硬化代偿期不应出现(E面部皮肤色素沉着)12以下哪项不是由于肝功能减退引起的出血诱因(C血小板减少)13上消化道出血量大于多少时,可使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A.5ml)14三腔管拔管前让病人口服石蜡油的意义主要是(D.防止气囊与粘膜相粘着)15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B血脂代谢异常)16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是(B胸痛)17给病人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应测量(B脉搏)18某病人入院后十二导联心电图示:V1、V2、V3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V4-V5导联ST段广泛压低,该病人的可能诊断为(C前间壁心肌梗死)19心脏骤停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的是(C心室扑动或颤动)20由心脏病引起的心脏骤停中,最常见的病因是(B.冠心病)1.肺结核病人痰液最简易的灭菌办法是(C.用火焚烧)2.肺结核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D.痰结核菌检查)3.复方碘口服液在治疗甲亢危象时,用药最佳时间是(B.服PTU后1~2小时服用)4.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应达到(B. 7.0 mmol/L)5.服用下列哪种药物的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感后,进食饼干效果不佳(D.拜糖苹)6.下列哪项是30岁的风湿性疾病病人活动过量的表现(C.活动后不适持续2h以上)7.夜尿增多的定义从量的角度,一般是指尿量在多少以上(C. 750ml)8肝性脑病最早的表现是(B. 性格和行为的改变)9男性,55岁,患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住院,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转清,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但短期内蛋白质不能超过(A.20~30g/d)10以下哪项不属于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的表现(C.血小板减少)11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C.抑制壁细胞Na+-K+-A TP 酶的活性)12支气管自哪级开始参与气体交换(D.肺泡管)13急性肾衰病因分类中哪项是最常见类型(D.急性肾小管坏死)14糖尿病眼病最突出的病变是(D视网膜病变)15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咪唑类的主要副作用是(A粒细胞减少)16糖尿病人膳食治疗的目的是(E以上均是)17抗核抗体对SLE诊断(D既无特异性又无敏感性)18关于风湿性疾病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D.所有病人都发生内脏损害)19重症SLE治疗首选药是(C糖皮质激素)20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B血脂代谢异常)1.肺结核病人痰液最简易的灭菌办法是(C.用火焚烧)2.肺结核诊断最可靠的依据是(D.痰结核菌检查)3.复方碘口服液在治疗甲亢危象时,用药最佳时间是(B服PTU后1~2小时服用)4.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应达到(B. 7.0 mmol/L)5.服用下列哪种药物的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感后,进食饼干效果不佳(D.拜糖苹)6.下列哪项是30岁的风湿性疾病病人活动过量的表现(C.活动后不适持续2h以上)7.夜尿增多的定义从量的角度,一般是指尿量在多少以上(C. 750ml)8肝性脑病最早的表现是(B.性格和行为的改变)9男性,55岁,患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住院,病人经治疗后神志转清,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但短期内蛋白质不能超过(A.20~30g/d)10以下哪项不属于肝硬化时肝功能减退的表现(C.血小板减少)11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C.抑制壁细胞Na+-K+-A TP 酶的活性)12支气管自哪级开始参与气体交换(D.肺泡管)13急性肾衰病因分类中哪项是最常见类型(D.急性肾小管坏死)14糖尿病眼病最突出的病变是(D视网膜病变)15抗甲状腺药物硫脲类、咪唑类的主要副作用是(A粒细胞减少)16糖尿病人膳食治疗的目的是(E以上均是)17抗核抗体对SLE诊断(D既无特异性又无敏感性)18关于风湿性疾病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D.所有病人都发生内脏损害)19重症SLE治疗首选药是(C糖皮质激素)20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B血脂代谢异常)1.某肺结核复治病人,治疗方案:2S3H3R3Z3E3/6H3R3E3,治疗后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对红绿颜色分辨能力减退。
2021年儿科单选题与答案解析(27)
2021年儿科单选题与答案解析27一、单选题(共60题)1.苯丙酮尿症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至少应持续到何时A:成人以后B:终身控制C:幼儿期以后D:学龄期以后E:青春期以后【答案】:E【解析】:低苯丙氨酸饮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大细胞贫血,以致生长发育落后或糙皮病样皮疹、腹泻等症状。
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至青春期后。
2.导致DIC发生的关键环节是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成B:凝血因子V的激活C:通因子激活D:组织凝血因子大量入血E:凝血酶生成增加【答案】:E【解析】:当循环凝血因子在暴露的血管外组织与组织因子相接触时,凝血酶会在组织上聚集。
凝血酶通过激活血小板,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块稳定而在血栓性疾病的引发和传播上有着核心作用。
3.炎症性肠病最常见肠外表现为A:皮肌炎B:关节炎C:血管病变D:强直性脊柱炎E:结节性红斑【答案】:B【解析】:关节炎是炎症性肠病最常见的肠道外表现。
4.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不是引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原因B:肺表面活性物质人工制剂优于天然制剂C: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龄28周时出现,35迅速增加E: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产生【答案】:D【解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28周出现于羊水内,至35周迅速增加,作用为减少肺泡表面张力,是肺泡不易萎缩,有利于肺泡内保存气体。
5.可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原发性免疫缺陷是A: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缺乏B: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慢性肉芽肿病D:选择性IgA缺陷病E: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病【答案】:E【解析】: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移植物抗宿主病致病原因是供受体之间存在着免疫遗传学差异,移植骨髓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识别了受体的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而增生分化,在受体内增生到一定程度后把受体的某些组织或器官作为靶目标进行免疫攻击产生损害。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新药开发攻略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新药开发攻略移植物抗宿主病(G V H 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 C T)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10%-50%的H C T患者因受体受到供体免疫系统攻击而产生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形成、组织损伤和器官衰竭。
急性和慢性G V H D发病期的变化按进行H C T术后100天发病为界,短于100天发病的为急性G V H D,晚于100天发病的为慢性G V H D。
急性G V H D主要以T h1型细胞因子为主,包括I L-1β、I L-6和I F N-γ等,主要引起皮肤、胃肠道和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
而慢性G V H D发病除涉及主要以T h2和Th17型炎症因子外,巨噬细胞和B细胞也发挥了作用,巨噬细胞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β(T G F-β)的水平升高会损害T-r e g功能,使得炎症反应加剧。
同时,供体B细胞的稳态和耐受机制被扰乱使得记忆功能下降,被宿体抗原激活后B细胞快速扩增,引起除了皮肤、胃肠道、肝脏外,更多部位包括肺部和眼睛等感染。
I n c y t e两款J A K抑制剂的两种结局J A K抑制剂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斑秃、特应性皮炎等各类自身免疫疾病中都大放异彩,不过I n c y t e/诺华合作开发的J A K1/2抑制剂芦可替尼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继2011年和2014年被美国F D A批准用于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又于2019年获批成为首个治疗类固醇难治的12岁及以上儿童及成人急性G V H D的J A K抑制剂。
从机制上看,J A K1/2对G V H D发病主要炎症因子I L-1β、I L-6和I F N-γ等信号传导起重要作用,因此J A K抑制剂也许可以是G V H D治疗的理想选择,芦可替尼的获批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单臂R E A C H1试验中,49例可评价患者第28天的O R R达57%、C R达31%。
在R E A C H2研究中,与B A T治疗组相比,J a k a v i治疗组在第28天O R R显著提高(62% v s39%,p<0.001),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文章目录*一、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并发症*三、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饮食注意事项1. 移植物抗宿主病吃什么好2. 移植物抗宿主病不能吃什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GVHD是一种免疫反应性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受累器官是皮肤、消化道和肝脏。
aGVHD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aGVHD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aGVHD小肠黏膜损害突出,无论aGVHD或cGVHD均可出现食管损伤。
最常见的症状是由于吞咽困难热量摄入不足引起的体重下降,部分病人出现吞咽时的剧痛和难以忍受的胸痛,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包括食管上段发生广泛性上皮脱落性食管炎、食管上段形成的蛛网状增厚及相互粘连而引起食管狭窄、食管蠕动异常、涎腺受累口腔干燥、酸清除变得很差以及反流所致。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并发症1、aGVHD皮肤损害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红斑、丘疹、水疱,甚至皮肤剥脱,严重者皮损可在数天内扩展至全身。
cGVHD皮损的突出表现是色素沉着、脱屑增厚或角化不良、苔藓样皮疹等,晚期出现皮肤硬化或关节挛缩。
2、肝脏亦是GVHD的靶器官,GVHD较多见,轻者无临床症状,重者肝区不适、脾大、黄疸等。
肝功能异常是GVHD的重要表现,ALT、AKP、胆红素等均有不同程度增高。
3、口腔黏膜可发生溃疡或片状剥脱,晚期可发生口腔干燥。
4、当BMT后外周血象恢复时出现与大剂量射线照射和CTX 预处理无关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是GVHD胃肠黏膜损害的表现。
2021年儿科单选题与答案解析30
2021年儿科单选题与答案解析30一、单选题(共60题)1.全身型JIA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发热呈弛张热,至少持续2周以上B:皮疹随着体温升高而出现C:关节症状常在发热时加剧,热退后减轻或缓解D:肝脾大E:银屑病【答案】:E【解析】:ABCD选项都是全身型JIA的特点,只有E是确诊全身型JIA 应排除的情况。
2.对于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下列哪项措施不合适A:用药后如有烦躁不安、多汗、消瘦时宜减量B:用药后精神、食欲好转,即可减量C:尽早诊断后尽快用甲状腺素治疗D:用甲状腺素治疗时,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E:血清T4、TSH可作为调节用药的参考【答案】:B【解析】:治疗和预后1.食盐加碘是从根本上防治地方性甲减的有效方法。
2.早期诊断(生后3个月内)、早期治疗,根据年龄调整剂量,注意剂量个体化,坚持终身治疗,可使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大致正常。
3.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从小量开始,逐步加到足量,然后采用维持量治疗。
4.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骨龄,监测身高、体重等,以指导剂量调整。
5.预后取决于诊断和开始治疗的早晚及是否遵照医嘱坚持治疗。
3.猩红热患儿皮疹特点,以下哪项不正确A:皮疹粗糙,鸡皮样疹B:常有散在糠屑样脱皮C: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皮疹稀疏D:常在24小时内遍及全身E:疹间皮肤亦呈红色【答案】:C【解析】:猩红热皮疹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褶易受摩擦部位更密集,可有皮下出血点形成紫红色线条,即帕氏线。
4.对反复发作的偏头痛,可选用下列哪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A:镇静药物B:糖皮质激素C:抗癫痫药物D:钙通道阻滞剂E:脱水药物【答案】:D【解析】:诊断偏头痛者急性发作期用镇静和止痛药,对反复发作的头痛预防性用药可用组织胺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5.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A:暖箱感染B:产时产程延长C:产钳助产损伤D:产后脐部感染E:产前羊水穿刺感染【答案】:D【解析】:感染途径(1)出生前感染:孕母有菌血症,细菌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血循环而感染胎儿。
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解析
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解析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前沿的治疗方法,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它利用人体自身的干细胞能力,修复和再生受损组织,从而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常见并发症进行解析。
首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干细胞移植中最为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是由于移植干细胞中的免疫细胞攻击与其组织不兼容的宿主组织所导致的。
GvHD可以侵犯到受体器官的皮肤、肝脏和肺部,严重时还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GvHD通常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物,或者进行T细胞清除以减轻移植物攻击的严重程度。
其次,移植相关性淋巴增殖病(PTLD)也是干细胞移植后常见的并发症。
PTLD是指在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的淋巴细胞克隆增生疾病。
它通常由Epstein-Barr病毒感染引起,而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状态可以进一步促进这种病毒的复制和扩散。
高风险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感染,并可能需要接受化疗、免疫治疗或放射疗法。
另外,感染是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干细胞移植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避免与感染源接触。
此外,移植物失败是干细胞移植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移植物失败指的是在移植后一段时间内,干细胞无法成功定植到受体体内并维持正常的功能。
移植物失败可能是由于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再植物细胞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引起的。
针对移植物失败的治疗通常包括改变免疫抑制治疗、进行再次移植或其他辅助治疗。
最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也是干细胞移植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与急性GvHD相比,慢性GvHD发病时间较延迟,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cGvHD可以影响到全身多个器官和组织,如皮肤、口腔、消化道、肝脏等。
骨髓移植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及体会
骨髓移植后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及体会韩雪;冯媛媛;卫坤【摘要】[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皮肤损伤破溃予碘伏、红霉素、莫匹罗星、油纱布覆盖、空气暴露,口腔黏膜予多种漱口水交替使用,预防感染及刺激上皮细胞再生.利多卡因缓解疼痛,深静脉置管加强无菌更换敷料,必要时纱布覆盖.[结果]35例病人中28例一度、二度、三度皮肤GVHD损伤均痊愈,7例四度皮肤损伤病人中2例痊愈.[结论]多种护理方法联合应用可以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变皮肤损伤的愈合.【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9(017)003【总页数】2页(P330-331)【关键词】骨髓移植;皮肤;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作者】韩雪;冯媛媛;卫坤【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2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体内供者源免疫活性细胞介导的攻击宿主细胞和器官的一种过度炎症反应[1],皮肤的抗宿主病反应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伴或不伴疼痛,以手掌及脚掌最为多见,继而多处出现红色皮疹、斑丘疹或丘疹,重者发展为水疱并破溃剥脱,渗血渗液。
皮肤的GVHD分级标准,皮疹<25%为一度,皮疹累及皮肤25%~50%为二度,皮疹>75%为三度,全身皮疹伴大疱为四度[2]。
一旦出现皮肤的排斥,体表的屏障功能就会受到损伤,细菌极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从而影响移植的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因此,对皮肤出现GVHD的病人护理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我科对皮肤出现GVHD的病人的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5年—2017年出现皮肤GVHD的病人35例,年龄21~45岁,所患疾病均为急性白血病,移植前均处于骨髓缓解状态,处理方案均为改良BU/CY方案,30例为亲缘供者,5例为非亲缘供者。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日期:2010-06-04 13:56:38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点击:66 次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指受血者输入含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制品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且容易误诊。
国外对TA-GVHD已引起高度重视,相关报道较多。
而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仍然较少。
由于输血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许多临床医师对TA-GVHD认识不足,因此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预防很有必要。
TA-GVHD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输入的供者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不被受血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排斥,在受血者体内植活、增殖并攻击破坏受血者体内的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
任何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胸腺发育不良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年老者、肿瘤化疗或放疗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当接受异体输血时均有可能发生TA-GVHD。
TA-GVHD常在输血后1-4周起病,以皮肤、消化道、肝功能和骨髓造血功能损伤为特征。
临床上TA-GVHD常出现持续高热,皮肤出现红斑样皮疹,并迅速向全身扩散,严重者可出现水泡,常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胆功能损害,全血细胞减少。
绝大部分患者因感染或出血而死亡。
由于TA-GVH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有临床表现可能不会在同一患者身上全部出现,另外还有病人数量相对较少及多数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等原因,TA-GVHD易被漏诊和误诊,故必须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TA-GVHD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及有受血者体内检出植活的供血者/淋巴细胞。
TA-GVHD易患人群,主要包括异基因骨髓移植者、先天性细胞免疫缺症、一级亲属间输血和霍奇金淋巴瘤等患者;还包括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实体器官移植后长期服免疫抑制剂者等。
T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输入血液中所含有的淋巴细胞数量密切相关。
迄今为止,除无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物输注后引起TA-GVHD的报道外,其它血细胞成分或全血在临床输注后均有引起TA-GVHD的报道。
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的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种特殊的免疫反应,发生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患者身上。
这是因为移植的骨髓细胞攻击了宿主体内的正常组织,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反应。
由于移植物抗宿主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其进行护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护士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移植前的病情、治疗方案和移植过程中的任何并发症。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重要指标,以及评估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情况。
其次,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红斑、水肿、腹泻、黄疸、肝脾肿大等。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常伴有血液、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异常。
护士需要定期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查,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护士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
此外,护士还应提供妥善的口腔护理。
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往往伴有口腔溃疡和糜烂,这导致患者的饮食功能和舒适感受受到影响。
护士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包括饮食指导、漱口、定期清洁牙齿等。
另外,护士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和水分摄入情况,确保患者的充分营养和水分供给。
总之,在护理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时,护士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口腔护理和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患者渡过这个困难的阶段,恢复健康。
护士的护理和关心,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效果。
最终,希望每一位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都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恢复健康。
gvhd名词解释
gvhd名词解释GVHD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的缩写,是一种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
该疾病主要发生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的患者身上,是由供体免疫系统攻击受体宿主组织引起的一种炎症反应。
GVHD主要分为急性GVHD和慢性GVHD两种。
急性GVHD 多在移植后的头几个月内发生,表现为皮肤、肝脏和肠道等器官受累。
急性GVHD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腹泻、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
慢性GVHD多在移植后的数月至数年内发生,表现为广泛的器官受累,并且症状多样化,如口干、眼干、皮肤硬化、关节痛、肺部疾病和免疫功能的丧失等。
GVHD的发生机制涉及多个因素。
首先,移植的供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攻击受体宿主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和损伤。
其次,移植物和受体宿主组织之间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匹配会增加GVHD的发生风险。
此外,免疫抑制治疗和预防性药物也可能影响GVHD的发生。
治疗GVHD的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和局部治疗。
在急性GVHD的治疗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霉素、甲基泼尼松龙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
在慢性GVHD的治疗中,免疫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也常用于控制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GVHD是移植反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
因此,在HSCT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筛查,以降低GVHD的发生风险。
此外,治疗GVHD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耐受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GVHD是与HSCT相关的并发症,可以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
通过对GVHD的深入了解和治疗措施的改进,可以提高HSCT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Kobner 现象
Kobner 现象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现象,也称同形反应,1986 年由Kobner 率先提出,最初用来描述银屑病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机械损伤后出现银屑病样皮损这一现象。
此后,在白癜风、扁平苔藓、毛囊角化病等多种疾病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Kobner 现象的概念也随之扩展,现泛指患有某种皮肤病的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在非特异性损伤后出现原皮肤病类似皮损的现象。
而在1991 年,Happle 等提出反向Kobner 现象(reverse Kobner phenomenon),即Renbok 现象(Renbok phenomenon)这一概念,用以形容银屑病合并广泛斑秃的患者银屑病皮损上毛发仍可正常生长这一现象。
此后,陆续有类似病例被报道,包括银屑病合并斑秃、色素痣合并斑秃、鲜红斑痣合并斑秃以及带状疱疹合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共同特点似乎是一种皮肤病通过某种机制,阻止了另一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后者通常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此即Renbok 现象。
我们对这些报道进行总结,概述如下。
一、Renbok现象相关病例1.银屑病合并斑秃:Gamacho-Saucedo 等报道1 例银屑病合并普秃的患者,仅其耳后银屑病皮损处仍有正常毛发生长。
Wylie 等报道1 例银屑病合并斑秃患者,其头皮部弥漫性银屑病皮损在斑秃皮损边界处突然中止。
Ito 等报道1 例斑秃合并银屑病患者,在应用鲨烯酸二丁基酯治疗后,斑秃好转,但恢复毛发生长的部位出现了银屑病皮损。
Osio 等报道1 例银屑病合并斑秃的患者,斑秃进展时银屑病皮损消退,治疗后毛发长出的地方会同时出现银屑病皮损。
2.色素痣合并斑秃:1993 年Ruiz-Maldonado 等首先报道1 例普秃合并色素痣,且色素痣上毛发正常生长的病例。
此后Bon 等报道1 例16 岁男孩出现斑秃,但斑秃内的色素痣上仍有终毛覆盖,未出现毛发脱失。
不过马晓蕾等报道1 仅在头部先天性色素痣上发生斑秃的病例,其特点不同于前述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骨髓移植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术术语来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外伤后脊髓损伤的修复:哪些作用可促进轴突再生?
文章亮点:
1 此问题的已知信息:相比其他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骨髓间充质细胞由于其众多的优点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青睐,成为治疗脊髓损伤最具前景的干细胞来源之一。
虽然其动物模型研究已相对成熟,但在临床应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2 文章增加的新信息:目前,骨髓间充质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对于其如何迁移到损伤局部及促进内源性修复需要更多的解释。
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存活率不高,且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较低,导致修复效果不理想,是否有联合治疗提高疗效的选择。
有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嗅鞘细胞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疗效,但是由于各种细胞的治疗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孰优孰劣尚待进一步证明。
3 临床应用的意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受损脊髓后可分化成不同功能类型的神经细胞,能释放促进宿主神经元再生的营养因子,重建轴突的连续性,这为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
主题词:
脊髓损伤;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间质干细胞
摘要
背景:干细胞被证明不但具有替代损伤细胞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分泌营养因子,为临床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方法:以“stem cells, spinal cord injuries, embryonic stem cells, neural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为英文检索词,“干细胞,脊髓损伤,
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为中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Kjmed数据库和万方医学数据库中2004年4月至2014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章。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2 745篇,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50篇进行综述。
骨髓间充质细胞由于其具有众多的优点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青睐,成为脊髓损伤治疗最具前景的干细胞来源之一,虽然脊髓损伤在临床应用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是肯定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替代作用、神经营养作用、抑制免疫反应及促进轴突再生等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