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模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名师金典】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名师金典】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C.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
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解析:选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 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但标记噬 菌体时,必须培养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中,因为噬 菌体营寄生生活。
3.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 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 壳
解析:选D。用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外 壳,35S仅存在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32P仅存在 于噬菌体的DNA中,而14C、18O在蛋白质和DNA中 都含有,无法区别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同时用 32P、35S标记蛋白质和DNA,都有放射性,也无法判 断是哪一种成分发挥作用。
②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 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放射 性很低,原因是少部分噬菌体未侵染细菌或者培养时 间较长,少量含有32P的T2噬菌体已经裂解释放。
例2 (2010·泉州模拟)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
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 )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
4.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 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 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含答案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含答案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2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含答案班级姓名学号【考纲要求】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求进程〔II〕[基础知识回忆]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少数迷信家以为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缘由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陈列顺序能够包括着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人们看法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它的化学组成包括、和;它有4种,每种的不同。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直接证据〕(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和特点〔2〕实验进程:[思索]1.从死亡的小鼠体内能提取出什么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假定有两种,它们的数量相等吗?2.艾弗里的补空虚验——S型菌的DNA+DNA水解酶+R型菌→R型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证明是转化因子,不是转化因。

3.本实验原理是什么?[归结点拨]1、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型菌,依然可以能使R型菌转化?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分子结构发作了不可逆的破坏,从而变性,招致S型菌死亡。

而 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体,但假设将其缓慢冷却,又可恢复 结构。

因此,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加热不会招致 变性。

2、本实验的结论: 才是使R 型菌发生动摇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是遗传物质, 不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资料——T 2噬菌体⎩⎪⎨⎪⎧ 1T 2噬菌体的核酸为 , 存在于 ,尾部及头部外 侧为2T 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 能/不能在培 养基上繁衍2.图解噬菌体侵染细菌进程3.侵染实验结果及剖析分 组结 果 结果剖析 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含32P 噬菌体+细菌 上清液中简直无32P ,32P 主要散布在宿主细胞内 32PDNA 进入了 含35S 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 ,35S 主要散布在上清液中 35S 蛋白质外壳是其亲代与子代之间联络的〝桥梁〞,即〝 〞。

[思索]1、 迷信家采用噬菌体做实验资料的缘由是什么?集体很小,结构复杂,只由 构成,容易观察遗传物质的功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 DNA 多糖 S型细菌 蛋白质 DNA+DNA酶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③DNA的水解产物也不 是遗传物质
相互对照 +R型细菌 ――→
相互对照时每组均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每个实验组除
要探究的因素各不相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最终结论必须由 几组实验结果对比得出。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1) 在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不要 认为DNA也变性失活, 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 被打开,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 (2) 转化的实质并不是基因发生突变,而是 S 型细菌的 DNA
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
2. 教材43页中图3-2和教材44页中图3-3,体内和体外转 化实验。
3. 教材45页中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图解及相关文字信
息。答案: DNA源自RN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
蛋白

DNA
RNA
研研核心要点
1. 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比较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培养细菌
格里菲思 在小鼠体内 R型细菌与S型细菌 实验原则 的毒性对照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读读教材基础
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
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________。
2. 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1)实验思路:将组成________的各种物质分离提纯,并使
不死亡
死亡
(2) 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
2.(1)S型活细菌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判断
【说明】蛋白质一般不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 ①不能进行自我复制,而且它在染色体中的含量往往不固 定,不能遗传给后代。 ②分子结构不稳定(易变性)。 ③特例:朊病毒只含蛋白质成分,不含核酸,故认为朊病 毒的遗传物质为蛋白质。
【演绎题 1】下列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答案】B
备选题用32P和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 外壳然后去侵染含31P与32S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子代噬 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 )
A.少数含32P、大多数含31P和全部含32S B.只含31P 和少数含32S C.少数含32P、大多数含31P和少数含35S、大多数含32S D.只含32P和大多数含35S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 搅拌、离心,“短时间”是因为必须在菌体裂解之前进行搅拌和 离心,才能使被感染的细菌形成沉淀,且只有沉淀物中有放射 性,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使上清液中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
③转化后形成的 S 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
地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在子代噬菌体中只有 DNA 中有 32P。 (2)若用 32P 和 35S 标记细菌而噬菌体未标记,在子代噬菌
体中蛋白质和 DNA 均可找到标记元素。 (3)若用 14C、3H、15N 等标记噬菌体而细菌未标记,在子
代噬菌体中,只有 DNA 中能找到标记元素。 (4)若用 14C、3H、15N 等标记细菌而噬菌体未标记,在子
(3)结果分析
细菌内无 放射性T2 噬菌体增 殖 细菌体内 有放射性 T2噬菌体 增殖
蛋白质外壳 留在细菌细 胞外,不起 作用
DNA进入细 菌细胞内, 指导T2噬菌 体的增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S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试题1.将细菌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 .脱氧核苷酸B .核糖核苷酸C .核糖、碱基和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2.1944 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了 DNA 、蛋白质和多糖 等物质,然后将他们分别加入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 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转化成了 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 转化。

这一现象说明:( )①在转化过程中, 型细菌 DNA 进入到了 R 型细菌中 ②DNA 是转化因子③蛋白质和多糖在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④DNA 是遗传物质A .①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A .RNA 是遗传物质B .DNA 是遗传物质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 .多糖是遗传物质4.如果用 31p 、32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 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 32SB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C .可在外壳中找到 31pD .可在 DNA 中找到 31p 、32S5.噬菌体的各种性状能传递给后代是通过( )A .噬菌体的 DNAB .细菌的 DNAC .噬菌体的蛋白质D .细菌的核糖体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 .都是核糖核酸C .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7.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 .细菌的核糖体B .噬菌体的核糖体C .细菌的基质D .细菌的核区8.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 .细菌的核苷酸和自己的氨基酸B .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 .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D .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用甲种病毒的RNA 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 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 .甲种病毒的特征B .乙种病毒的特征C .丙种病毒的特征D .都不是10.下列生物中,既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又具有相同代谢类型的是( )A .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B .黑猩猩和香菇C .SARS 病毒和噬菌体D .硫细菌和人蛔虫11.DNA 是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它分布在( )A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 .细胞核、内质网C .细胞核、高尔基体D .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12.用同位素 32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 DNA 分子,让其侵染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释 放出 100 个后代,则后代中含有 32p 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 .2%B .1%C .0.5%D .50%13.噬菌体、SARS 病毒、变形虫及细菌都含有的是( )第 1 页A.DNAB.RNAC.染色体D.核酸14.用a表示DNA,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如图表示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模拟的是艾弗里实验B.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C.从d中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可能是死亡的S型细菌“死而复生”D.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该实验模拟的是格里菲思实验,A项错误;b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R型细菌自身变化而来的可能,B项错误;c实验否定了从死亡小鼠中提取的S型细菌是死亡S型细菌“死而复生”的可能,C项错误;该实验证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2.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 B.1、3和4C.2、3和4D.1、2、3和4D[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三支试管中的R 型细菌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部分R型细菌发生转化,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3.(不定项)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C.二者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ABD[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A正确;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没有把DNA和蛋白质分开,C错误;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D正确。

]4.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是______________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图解。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训练案及答案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训练案及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2.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A.小鼠死亡B.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C.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2P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D.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和35S4.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④B.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5.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6.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有S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菌与无毒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菌D.将S型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7.下列生物中既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又有相同代谢类型的一组是()A.硝化细菌和水稻B.大肠杆菌和牛C.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D.硫细菌和人蛔虫8.关于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麦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B.人类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属于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成就C.细菌在二分裂过程中,其遗传物质和染色质也进行复制D.HIV和烟草花叶病毒都是RNA病毒9.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10.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噬菌体感染大畅杆菌后,在下列物质中可测出放射性的物质是()A.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B.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C.大肠杆菌的拟核中的DNA分子D.大肠杆菌核糖体中的RNA分子11.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合成DNA分子的原料来自于()A.亲代噬菌体的DNAB.子代噬菌体的DNAC.噬菌体的化学成分D.细菌内的化学成分12.决定病毒形态的物质是()A.DNAB.RNAC.核酸D.衣壳粒13.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经培养后不能出现S型菌菌落的是( ) 型菌加热杀死后培养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C.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D.加热处理过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解析】选A。

S型菌加热杀死后,不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不会出现S型菌菌落。

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未经处理的S型菌单独培养,都存在活的S型菌,培养后会出现S型菌菌落。

加热处理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后培养,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体内,整合到R型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菌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所以会出现S型菌菌落。

2.下列哪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 )2噬菌体 B.大肠杆菌C.烟草花叶病毒D.蓝藻【解析】选C。

T2噬菌体、大肠杆菌和蓝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因此,与其他三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同的是烟草花叶病毒。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荚膜多糖B.蛋白质型细菌的DNA 型细菌的DNA【解析】选D。

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蛋白质及R型细菌的DNA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B、C项错误;S型细菌的DNA分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是遗传物质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荚膜多糖不是遗传物质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解析】选D。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能证实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不能证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子代噬菌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细菌合成的原料来自细菌C.蛋白质外壳合成的原料和酶来自细菌D.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解析】选A。

实验一段时间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A错误;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来自细菌细胞,DNA复制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B、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D正确。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版必修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1.实验思路及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1)因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 性,故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 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把实验分成两组。 (2)因为P几乎都存在于 DNA 中,而S绝大多数存在于蛋白质 中, 所以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
1.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1944年艾弗里和同事的实验表明,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DNA是转化因子,而蛋白质、荚膜多糖 等物质不是转化因子,但不能说明荚膜多糖有酶活性,故A、B错误。 ③、④可组成对照实验,由实验结果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可知:S型 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实验①~④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 错误。 答案:C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 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 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 物质
解析:图中锥形瓶中培养液内的营养成分应无放射性标记;要证 明DNA是遗传物质,还应设计一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两 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基因 分离定律;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实验时间较长, 细菌裂解导致的。
3.噬菌体的结构:
4.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 (1)模板:__噬__菌__体__D_N__A__。 (2)合成DNA的原料: 大肠杆菌 提供的 四种脱氧核苷酸 。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2.(2011年镇江调研)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3.(2011年盐城一调)用3H标记细菌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结果最可能是( )A.上清液和沉淀中都出现明显的放射性B.只有上清液出现放射性C.只有沉淀中出现放射性D.上清液出现微量放射性,沉淀中出现明显的放射性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5.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下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①与甲种一致②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③与甲种一致④与乙种一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下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A.31P B.32P C.32S D.35S7.(2011年龙岩一检)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②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8.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9.(2011年苏北二调)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必修2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新人教必修2

例题示范
[典例 2] (20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 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 32P 的 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 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 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物中;D 项错误,本实验可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 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在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噬菌体侵 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及结果的分
析能力。A 项错误,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 培养;B 项错误,保温时间不能过长,若保温时间太长则可 能有含 32P 子代的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导致上清液中也能检测到放射性。C 项正确,35S 标记的是噬 菌体的蛋白质,理论上应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因搅拌不 充分而使部分噬菌体仍吸附在细菌表面,离心后存在于沉淀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项目
含 35S 的 T2 噬菌体 含 32P 的 T2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 侵染大肠杆菌
搅 拌
上清液
放射性_高_________
放射性 ___低_______

离 心
沉淀物
放射性__低 ________
放射性 ____高______

细菌裂解后
检测不到
检测到
放出的 T2 噬 ___3_5S______标记的 ____32_P_____标记
我来试试 [练习 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 ) ①S 型菌的 DNA+DNA 酶→加入 R 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 型菌的 DNA+DNA 酶→加入 S 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 型菌的 DNA→

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三章-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

高三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三章-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
说明:DNA进入到细菌中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动态过程: 动画 吸附 注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吸附
侵入别的细菌
释放
注入
合成
组装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 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也就是说,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 过亲代的DNA遗传给后代的,
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病毒重组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R型菌 粗糙, 无荚膜,无毒
多 糖 类 荚 膜
S型菌 光滑,
有荚膜,有毒,可 致死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哪几个 步骤?各看到哪些现象?
②第四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A.330 C.990
B.660 D.1320
答案:C
(08江苏生物).
4、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 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 ,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经亚硝酸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 两轮复制后其子孙代DNA片断之一为
在生命的旋梯上
沃森和克里克
早凋的“科学玫瑰” --富兰克林( R.E.Frankli
她和同事威尔金斯 在1951年率先采用X射线 衍射技术拍摄到DNA晶 体照片,为推算出DNA 分子呈螺旋结构的结论,
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 依据。
但“科学玫瑰”没等到 分享荣耀,在研究成果被 承认之前就已凋谢。 (英,R.E.Franklin, 1920-1958)
4.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需要:( B ) A.噬菌体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1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作业1 新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目标导航】 1.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早期猜测。

2.结合教材图3-2,分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3.结合教材图3-3,分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阅读P42-43)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重要性,但是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阅读P43-44)1.肺炎双球菌类型种类S型细菌R型细菌项目菌落表面光滑表面粗糙菌体有无毒性有无2.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3.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1)实验结果及现象:(2)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判断正误:(1)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所以蛋白质中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成分后,就确认DNA是遗传物质。

( )(3)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有毒;R型肺炎双球菌无荚膜,无毒。

( )(4)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尸体中提取到的细菌全部是S型细菌。

( )(5)格里菲思认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 )(6)艾弗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答案(1)×(2)×(3)√(4)×(5)×(6)√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3)具有多样性,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4)结构稳定,在细胞中的含量相对稳定,保证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2.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是因为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考纲展示 1.人类对遗传 物质的探索过 程(Ⅱ) 2.DNA 分子结构 的主要特点 (Ⅱ) 3.基因的概念 (Ⅱ) 4.DNA 分子的复 制(Ⅱ)
高频 考点 ☆☆
考纲解读 理解探索遗传物质的几个经典实验的 设计思路、方法、原理及问题分析 识记 DNA 分子的元素组成、结构单位
☆☆
及双螺旋结构特点,概述 DNA 分子的 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理解基因的本质,说明基因与 DNA、染 色体的关系 概述 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时间和过 程,理解 DNA 复制的条件、 特点及意义
A.①不能证明 S 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 S 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维导引:1.分析每组加入的物质和培养皿长菌情况, 各组结果分别说明什么? 2.①②③④组相互对照,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解析: ①、②组:R 型菌+S 型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 R 型菌,说明蛋白质、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③ 组:R 型菌+S 型菌的 DNA DNA 酶水解的 DNA 既有 R 型菌又有 S 型菌, 说明 DNA 可以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④组:R 型菌+用 只长出 R 型菌,说明 DNA 的水解 产物不能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从反面说明了只有 DNA 才能使 R 型菌发生转化。 答案:C。
3.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 验,关于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 B.说明了 R 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 S 型菌 C.说明了 R 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4.科学家用含有 N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该大肠杆 15 菌培养 T2 噬菌体,待大肠杆菌解体后 N( C ) A.不出现在 T2 噬菌体中 B.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 DNA 中 C.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和 DNA 中 D.仅发现于 T2 噬菌体的外壳中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第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任何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不含DNA的生物,RNA是其遗传物质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均为DNA,因而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据遗传物质的不同,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对于每一种特定的病毒而言,只能具有其中的一种。

答案:C2.(2012年福州质检)下列各项科学发现,都早于艾弗里等人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其中哪项成果不能作为当时生物学家推测“DNA可能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 A.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体细胞DNA含量稳定,但不同物种的体细胞DNA含量不同B.配子中DNA含量是体细胞DNA含量的一半C.诱发突变的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是2.6×10-7 m,与DNA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D.DNA分子含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等化学成分解析:组成DNA分子的化合物种类不能作为DNA遗传物质的证据,如RNA、ATP等也是由这三种成分组成;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稳定,不同生物间遗传物质含量不同;导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最有效的紫外线波长刚好与DNA分子的吸收峰值相同,说明遗传物质可能是DNA。

答案:D3.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解析:对4个实验的分析如下:①中DNA酶能将S型细菌的DNA水解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不能引起R型细菌的转化,无S型细菌的形成,小鼠存活;②中DNA 酶能水解R型细菌的DNA,但培养物中本来有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小鼠会死亡;③中高温处理之后,R型细菌已死亡,而且DNA酶已失活,注入小鼠体内的只有S型细菌的DNA,没有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④中最终注入小鼠体内的只有R型细菌的DNA,小鼠存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3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014·中山上学期末统考)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低。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利用体内转化法证实了转化因子的存在;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2.(2014·珠海联考)下列关于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
B.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必须直接将噬菌体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5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方面的能力。

难度中等。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体内,搅拌和离心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主要留在上清液中;要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需要先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该细菌;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开,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分离到上清液中,同时将细菌及在细菌体内增殖的噬菌体沉淀到沉淀物中;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后,会利用细菌提供的脱氧核苷酸(含32P)和氨基酸(含35S)分别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因此,所形成的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

3.(2013·东莞调研)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个体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
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
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答案】 D
【解析】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在个体中是选择性表达的,不是所有遗传信息都表达,例如基因型为Aa的个体,a基因在该个体中就不表达;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细胞质中的遗传信息和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分离定律。

4.(2013·江门一模)(双选)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实( )
A.DNA是遗传物质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菌细胞中
【答案】AD
1.(2012·江苏卷)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答案】 B
【解析】遗传因子只是孟德尔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出的理论产物,孟德尔并未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A项错误;由于噬菌体转化实验将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DNA和蛋白质不能完全分离开,所以噬菌体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B 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项错误。

2.(2013·新课标Ⅱ,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
【答案】 C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3.(2013·全国卷)下列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
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
【答案】 D
【解析】核酸只含C、H、O、N、P等元素,蛋白质中可能含有S元素,A错误;T2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酵母菌中,B错误;噬菌体只含有DNA,DNA 是遗传物质,C错误;在繁殖过程中,噬菌体只提供DNA,其他所有的条件都由寄主提供,D 正确。

4.(2012·重庆理综,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

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的增殖特点等相关知识。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仅将其DNA 注入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原料,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最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式增殖,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宿主菌内,其与宿主菌蛋白质的合成无关,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