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童年的朋友》学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的朋友》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表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3.、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学习重难点:1、分析外祖母成为“我”童年朋友的原因;
2、体会亲人对我们的爱,激发感恩情怀。
学习方法:朗读、探究、品评相结合,兼用情感体验法。
课堂进行时:
一、学习导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之情让人回味;“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之情催人奋进。
那么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朋友会带给他什么影响呢?
二、课前尝试
【基础积累】
1、了解作者:高尔基:(国)作家。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
其中剧本《小市
民》、散文诗《海燕》等作品引起巨大反响。
后因参加革命工作几次被捕。
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被视为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
1934年当选为前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还写有自传体三部曲、、
2、了解背景: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在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成员之间凶狠的争吵斗殴中。
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
多少个夜晚,外祖母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童话故事。
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
”高尔基笔下的外祖母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
3、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
颤动()噗噗()咕哝()两膝()
兜()发绺()惩罚()马鬃()
弦()诅咒()丰润()两颊()
嗅()皱纹()敏捷()
【文句填空】
在她没来以前,,但她一出现,,
,,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通读课文】
1、从文题来看,“外祖母”和我是什么关系?。
2、这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用文中的语句答)。
3、全文分两部分,找出各部分的起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段意不超过10字)
我来分析课文的段意:
【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同学评价:。
三、精读课文,品评课文(小组合作,自由发言,学生互评,全班交流)
【诵读课文】
1、听读课文,留意语气。
2、自我诵读,读出气势。
【品评课文】
1、外祖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作者在文章中说外祖母是他的“朋友”,而且是“最知
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写在下面横线上。
(可从文中的句子体会)
2、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外祖母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四、当堂训练
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像,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
(1)对话符合人物性格;(2)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3)对话内容在100字以内。
五、小结
在高尔基的童年生活中因为有了外祖母而倍感幸福,是外祖母无私的爱让他拥有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那么这个外祖母的哪些方面直接影响到高尔基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
六、作业布置:1、找出文中描写外祖母的精彩语句。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文中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2.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理解外祖母对我一生的深远影响
课堂进行时:
一、学习导言
高尔基的外祖母的哪些方面直接影响到高尔基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课前尝试
跳读课文,用“~~~~”划出有关描写外祖母的语句,并在文中语句旁标出序号,然后
在下面横线上写一写这些语句各反应了外祖母怎样的形象特征。
(提示:可以从人
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来考虑)
三、预习反馈
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
2、同学评价:。
四、深入研读课文
1、作者饱含深情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满的外祖母形象,通过这些描写,你觉得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文中几次写到外祖母的眼睛,你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3、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
4、找出描写外祖母外貌的句子,并感受外祖母对“我”的影响。
5、从文末议论句体会外祖母对“我”有着怎样的影响?
五、总结主题
我来总结本课的主题:
三.当堂训练
1.你知道有关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言吗?请写出来(不限一则)
2.你能感受到父母之爱吗?,请简要说出一例。
四、读写结合: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把外貌描写得生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较《童年的朋友》和下文的异同,并完成拓展练习。
【比较阅读】
童年
(1)说起到外祖父家里去,我就乐极了。
那座宽敞的院落,是我儿时的乐园,其中茂盛的花木至今还是我记忆里的一种装点。
(2)一颗老年人的心,善良又温和的,与一个小孩子的热情融汇在一起,与年龄的距离间,闪烁着爱的光辉。
外祖父和平的目光与喜悦的容颜,都使我觉得充实。
在想象中他的存在是超凡的,他主宰着我的心灵,我有点傲岸,且只知道阳光和温暖,乐居在他爱的境域里。
他说我是他纯净的快乐和安慰。
这种心灵的密合永远表现着爱的伟大。
(3)我是他家里的一位常客,一住就很久。
于是,我可以听到他的一位女邻居说:“这孩子简直不想家了。
”我羞涩的笑着。
于是一位和善的老邻人又问了:“你是你外祖父不能离的拐杖吗?”
(4)外祖父也喜欢到园子里或者户外去走走,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
而他的拐杖呢,一根乌杨木做成的,黑油油的,有雕着龙头的把手,常挂在圈椅的靠背旁,这支精制的手杖是经过他的细心的筹思和选择的。
在他所有的用具中,他最看重这个。
以热烈的请求,我曾被允许拄过它几次,持着它的腰身,自己假装一个老人,躬着背,咳咳吐吐。
对于老人的东西,我总是那样
喜爱,因为他们不仅激动我的情感,还引起我丰富的想象呢。
(5)我们在园子里,慢步走着,在茂叶下,花径间,外祖父指着他亲手种植的花木给我看。
他最爱兰草,兰草是栽在瓦盆里,放在石台上。
我们走出园门,看看天色和远山,岑寂使我们的心情静止于欲暮的景色中。
于是两人选了一块石板坐下了。
“你还是那样健壮。
”一个荷锄的农人走过了。
“呃,你们今年的收成很好吧?”“可以过活了吧?”
(6)归途上外祖父似乎有点倦意,我则想着,想把潜伏在心里很久的希望说出来。
我凝视着他的眼珠和白须,它们像欠了我一个回答似的。
终于我耐不住沉默了。
(7)“外公,不用那个拐杖吧。
我牵你还好得多。
”
(8)“是的。
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
”
(9)“等我将来老了我再用它吧。
给我吗?”
(10)“是的。
愿它也是你亲切的记忆的拐杖。
”
(11)我怎样愿意离开他呢?祖孙两人互相倚扶,在生活上表示一点诚挚与热心。
但是,家里三番两次派人来接我回去,我用各种方法拒绝,最后就是躲藏也无用了。
老仆人带来父亲的严厉言辞,我是最怕父亲的。
外祖父在我耳边说了很多的话,亲热而又慰安的。
终于老仆人带我上道了。
外祖送我到一个土坡前,每次送行的终点,我上坡过桥,怕回头看:只使我心酸,从背后传来的他凄凉而又温和的声音:“下回同妈妈一块儿来吧。
”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12) 从外祖父家里回去,我没有一次是空着手的,也许带走的是一个古瓷水盂,也许是一个小小的海螺。
我衷心的喜爱它们,好好的保存着,在一个黄木匣里。
真的,我不忍提到时间的冷酷,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小小的玩意儿,无一不是引起我悲思和怅惘的来源,然而我愈加爱惜它们。
没有它们,我会与辽远的昔日更生疏了。
自然,我尤其不会忘记那只拐杖,那现在使我感到阴暗与凄凉的,它后来落到我舅舅手里,随着他过了一些寂苦的岁月,现在又成为我舅母的伴行者了。
在灯光下,在寂静的时候,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父的预约,好,让我为孤独的舅母的健康祝福吧。
(节选自《名家经典散文选》)【比较赏析:】
文无定法。
两篇文章表现人物采用了不同的写作手法:
《童年的朋友》以外貌描写为主,基本上没有写具体的事,但却生动细腻,饱含深情。
本文描写外貌,突出了人物鲜明的特点。
尤其是对外祖母头发的描写,像一幅色彩鲜艳的油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文章还通过对外祖母的语言、神情和动作的描写,突出她的温柔、和蔼的性格特点。
结尾则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强调外祖母对“我”的深远影响。
《童年》一文却完全不用外貌描写,主要采用动作、神情和语言描写,突出外祖父的慈爱和温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祖孙情,以及“我”强烈的悲思和怅惘,外祖父的语言虽然不多,但于朴素中透出对“我”的慈爱,以及对农人的关心。
他关心农人的收成,只有两句淡淡的话:“呃,你们今年的收成很好吧?”“可以过活了吧?”这样的语言也符合一个老人平和的心境。
与《童年的朋友》还有一点不同的是,《童年》还借邻居的话侧面烘托了外祖父对“我”的爱。
【拓展训练:】
1、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一个物件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这个物件是:。
2、“我,代替了拐杖,牵着他,也许他的手搭在我的肩头上。
”这句话与前文哪句话相照应?
3、“是的。
你还是我心灵的拐杖呢。
”这句话如何理解?
4、“我常感悲哀于幼时与外祖的预约”这里的“预约”指什么?
5、说说下面一句话的表达作用。
直到拐弯处,我回望时,只见一片竹林和林间隐约的黑色屋顶了。
6、“我”为什么尤其不能忘记那只拐杖?
五、布置作业:推荐阅读《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