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教育学课件1-4章

合集下载

教育学ppt课件

教育学ppt课件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概念界定 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
目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
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二、教育学概念界定 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
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
(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五、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孟禄)
劳动起源说 (苏联,历史唯物主义) 六、教育的发展(特征) 古代教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现代教育 学校教育出现的原因和条件
哲学基础:实在是变化的而不是永恒的;事物应该具有有用 性。
基本特征: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重视教育目的的社 会功利性;重视科学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 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基本精神: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人文精神是教育目 的的价值方向。
全面发展的教育★
“五育”的基本要求: 德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伦
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七、教育学的历史演进 萌芽 创立 发展 C:\Users\Asus\Desktop\五大教育思想家.doc 1.我国及世界上最早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著。 2.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 4.世界上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专著。 5.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教育学探讨》特拉普 6.古希腊三杰。 7.“教育学之父”,“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

教育学原理自考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自考ppt课件
•教育影响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 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 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2020/5/10
.
10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2020/5/10
2020/5/10
.
21
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的装备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其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作为标准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其职能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与生活经验
5.教育的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教育学原理
2020/5/10
.
1
education ?
2020/5/10
.
2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5/10.
3
教育的字源-
英语:education; 法语: éducation; 德语: erziehung.
教育的词源-
Educare(引出)
拉丁文
教育
2020/5/10
Q: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11
•学校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 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规定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殊发展价 值的教育影响;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 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02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总结词
探究教育本质和价值
详细描述
哲学为教育学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探究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引导人们对教育进行深入思考 。
心理学基础
总结词
研究学习心理和个体发展
详细描述
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理论基础, 研究学习心理、认知发展、情感 机制等,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 据。
社会学基础
效果。
促进个体发展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创造力。
推进教育改革
了解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需求 ,有助于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
现代化进程。
05
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类型
总结词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 作用。
总结词
分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详细描述
社会学为教育学提供理论框架,分析 教育与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人口变 迁等方面的关系,揭示教育的社会功 能。
经济学基础
总结词
探讨教育资源分配和效益
详细描述
经济学为教育学提供分析工具,研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
总结词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效用。
详细描述
教育价值是指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意义或 作用,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和追 求。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应遵循个体和社 会双重标准,既要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也
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价值的取向与选择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社会。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教育”的词源
1.我国古代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 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 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19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社会化 ③教育的生产化 ④教育的民主化 ⑤教育的国际化 ⑥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⑦教育多元化
20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概念)
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 教育规律: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
4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 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 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
类学校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一)原始教育
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同一性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绪论)PPT课件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绪论)PPT课件
传统教育的代表
.
2.《学校与社会》:杜威(1859~1952) ——实用主义的代表 ——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 3.《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马克思
主义科学教育学
13
.
(四)现代教育学形成阶段
1.《教育过程》布鲁纳:1963年 2.《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1956年 3.《教学与发展》赞可夫 4.《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1970年
在他准备跳下来之前,父亲跟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也 有一位父亲跟儿子。故事中的父亲是美国的一个富翁。这个富翁 的儿子有一天爬到一面墙上往下跳。这个富翁张开双臂在下面等 着接住儿子。可是当他的儿子跳下去的时候,这个富翁却闪身躲 开了。
富翁的儿子摔在地上,一面哭一面很困惑地看着父亲,不知道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时候,这个富翁跟他的儿子说:我让你跌 一跤,是为了让你学到一课----这个世界上就连父亲有时候也未 必信得过,何况其他陌生人。
教育学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1
.
一、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体系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师范生共同 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师范专业课程,为成 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
22
.
说说你的看法
“有人没有上过师范院校,却能成为一名 好教师。但是,很多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却 不一定称职。可见,教育学理论并不是成为 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对此你有什么看 法?
“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
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
28 重我。”
.
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 “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 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 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从古代到现代,课程经历了多次变革 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个 性化等趋势。
课程类型与结构
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 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等。课程结构则包 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 次。
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
课程设计原则与策略
课程设计应遵循学生中心、社会需求和学科体系等原则,采用目 标模式、过程模式等策略进行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教育学概述 • 教育的基本概念 • 教育与社会发展 •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 课程与教学论 • 德育与美育 • 教师与学生
目录
CONTENTS
01
教育学概述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教育制度的特点
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06
课程与教学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课程概述
课程定义与内涵
课程发展历史与趋势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它包括课 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为政治制度培 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
3
教育在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教育可以传播政治意识、培养经济人才、促进社 会公平。
教育与文化传承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01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学完整版PPT课件
2.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
①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育者——教师; 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教育设备。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
有相对稳定的师资、教育场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 方式方法、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组织形式、相对稳定的文 化模式等。
2021
9
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终身教育(法国,保罗·朗格朗)
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是为了社会。
2.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信息传递的延续性不同
将个体经验总结、抽象、提升并化为“类”经验; 将类化的经验再转注给每个社会个体,是个体获得“类”的经验而“类化”
3.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的时间延续性不同
动物的教育止于个体的生理成熟;
人类的教育贯穿人生始终,“终身教育”
2021
4
• 教育的三要素 •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 括学校教师、设计和编写教育计划、教科 书的人员、教育管理者及教育活动参与者。
•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
类学校的学生。
•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
7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 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
教 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பைடு நூலகம்构——学校中进 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 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021
8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各级各类人才; 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手段及联系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 具,是教育者和受教202育1 者相互作用的中介。5

最新《教育学》(全章节)课件ppt课件

最新《教育学》(全章节)课件ppt课件

02 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旨在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促进个体的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教育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和 实践。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教育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 步。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教育权和教育目的,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02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传播思想形成社会舆论等方式,对政治经
08 教师论与学生论
教师职业角色定位及专业素养要求
传授知识与技能
作为教师,首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专 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未来生 活和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
激发创新与创造力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力。教师应通过鼓励学生 质疑、探索新领域等方式,激发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发展
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国家的教育目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
师的教学目标。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总要求;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培养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

教育学一到四章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教育学一到四章ppt课件-PPT精品文档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第四节 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作用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第二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第二节 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教育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逻辑规则与“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 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第一节 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 1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2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二)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 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2 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能够促进教育民主化 (三)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第四节 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作用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二)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三)教育既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具有继承性 (五)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学一到四章ppt课件

教育学一到四章ppt课件

第二节 教育原则
一、教育原则的概念 所谓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 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 二、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一)人道性原则 (二)个性原则 (三)创造性原则 (四)活动性原则 (五)民主性原则
第三节 教育艺术
一、教育艺术概念 (一)教育艺术的概念 (二)教育艺术的特点 1 情感性 2 双边性 3 创造性 4 审美性
(二)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 1 间接性 2 隐含性 3 潜在性 4 迟效性 5 超前性
第四节 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第四节 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作用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3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4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的含义 (二)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 (三)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矛盾中的地位 (一)教育的中介转化地位 (二)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 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 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 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节 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作用
三、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三)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四)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五)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六)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演示文稿

教育学全章节课件演示文稿
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
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 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 到了严重的影响。
第十七页,共182页。
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 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
第五页,共182页。
三、教育学的创立
• 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识记】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的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 研究最活跃的时期。
•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 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第十六页,共182页。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
• 3、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 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
代表人物: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代表著作: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实验教育学纲要》 实验教育学强调定量研究
•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第二十三页,共182页。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 1. 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 特征: • (1) 教育水平低。 • (2) 教育没有阶级性。 • (3)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联

教育学 第一章1ppt课件

教育学 第一章1ppt课件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学家以及我国教育学家
代表观点: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与生 产劳动中的经验传递。
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 凯洛夫《教育学》 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ppt精选版
21
五、教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一)非形式化教育阶段(原始教育)
内容提要:
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含义、教育的三要素、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发展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概述、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ppt精选版
4
教育的日常用法
某同学看电影后:“我从这部影片 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政府官员大会发言:“教育是振兴 地方经济的基础。”
起不到促进的作用。
ppt精选版
14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主导) 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
化活动的人。
受教育者(主体)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影响(中介) 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信息的内
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 形式的统一。
ppt精选版
ppt精选版
23
(三)制度化教育(近代教育)
1.学校化 2.制度化 3.封闭化 4.标准化
ppt精选版
24
(四)现代教育
发展趋势:
1.终身化 2.全民化 3.民主化 4.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ppt精选版
25
六、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一)教育的功能 (1)莫顿的分类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17

教育学1到4章

教育学1到4章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人得一种社会途径,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则是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吗,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有执行的现代学制,故称“葵卯学制”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提出改革,通称“六三三”学制1986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太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收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的制约;六艺:礼:包括政治、历史和孝;乐: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射技教育;御:以射箭、驾兵为主要军事技术教育;书:习字教育;数:简单的读、写、算教育;宋代后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七艺:七艺:文学、修辞学、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七门学科;古代教育基本特征: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的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近代教育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教育学: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0世纪后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发昂想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

强调忠孝和仁爱,孔子强调“学儿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约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提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公元前469-399)和柏拉图(公园前427-347)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 用下产生的。 •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 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 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 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 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自考试题
6、《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7、主张“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斯宾塞 C卢梭 D培根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鲍尔斯 B杜威 C狄尔泰 D凯洛夫 9、在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 A《普通教育学》B《教育漫话》C《林哈德和葛笃德》D《大教学论》 10、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 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毕达哥拉斯

代表人物
•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 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 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 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为心理学和哲学。 •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绅 士教育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
•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 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 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这 是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 段的划分,而且是建立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观察基础上的; •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 类教育心理学化”
第二章 学校
• • • • 一、学校概说 二、学校文化 三、学校管理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
一、学校概说
• 学校的定义【识记】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 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 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 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 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1)有与学生数量想适合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 设施; • (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 伍; • (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 体育、卫生器材。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识记】
• 1.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 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 的其他人员; • 2.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 3.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 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 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 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 形式。
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洛克撰写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我的教育信条》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制度 B教育规律 C教育体系 D教育问题 3、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杜威 4、强调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这个观点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制度教育学 5、德国教育学家拉伊的代表作是() A《实验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纲要》 C《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 D《普通教育学》
• (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 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 的关系; • (3)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 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 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 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 变为科学。
• 3、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 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 代表人物:德国的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代表著作: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和《实验教育学纲要》 实验教育学强调定量研究 •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 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映着具体 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 就是教育学研究最活跃的时期。 •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 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 • • • • • • • • • • • •
3. 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 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 普鲁士。 (2) 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 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 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 师生关系民主化。 (5)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人才。 (2)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3) 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
教育学
绪论
• • • • • 一、教育学的概念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育学的创立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学的概念【识记】
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 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 学科。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 种含义: • 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 • 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 • 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 “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 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 不同。
• 学校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制受限产生于欧洲,其发展是依照两条路线进 行的。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线,以最早的中世纪大学 及后来大学为顶端,向下延伸,产生了大学预科性质的中 学,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的大学和中学系 统。另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路线,是由小学(及职业学 校),而后中学(及职业学校),并上延至今天的高等职 业学校。前者是学术型的现代学校系统,后者是普及性的 现代学校系统。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 初在欧洲产生了所谓的双轨制。当然,双轨学制并不是惟 一的学校发展模式,在美国,群众性学校由初级中学继续 上延到高中,形成了所谓的单轨学制。总之,在统一学校 系统的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学校从纵横两个方面开始 逐步衔接和贯通,形成了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即双轨学 制、单轨学制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分支学制。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 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 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
三、教育学的创立
• 1、教育学创立的标志【识记】
•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 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 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 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 • • • • 1. 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 特征: (1) 教育水平低。 (2) 教育没有阶级性。 (3) 教育与原始宗教或仪式有着紧密的 联系。
• • • • • • • • • •
• •

2. 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古代学校的出现。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 次分离 (2)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及其教育 特征: (1)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 或骑士。 (2) 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 宗教性。 (3) 教育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4) 教育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纪律约束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 行。 (5)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 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
• 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代表著作: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 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地增长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 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 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 • • 一、“教育”的定义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发展及其每一阶段的特征 四、现代教育的特征
一、“教育”的定义【识记】 •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 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 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 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 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 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 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 与类型的综合 •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 密切 •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 育学的元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