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5.2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设1l 、2l 、3l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1//l α,2//l α,则12l l //B .若1l α⊥,2l α⊥,则12l l ⊥C .若12//l l ,1l α⊂,2l β⊂,3l αβ⋂=,则13//l lD .若αβ⊥,1l αγ=,2l βγ⋂=,则12l l //2.已知平面,αβ,直线l ,记l 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1θ,2θ,若αβ⊥,则( ) A .12sin sin 1θθ+≤B .12sin sin 1θθ+≥C .122πθθ+≤D .122πθθ+≥3.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AA =,M 是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 与1A B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π6B .π4C .π3D .π2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P ,Q 分别为1A B ,1B D ,1A D ,1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MN 与PQ 所成角的大小是( ) A .6π B .4π C .3π D .2π 5.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43,D 是11B C 的中点,P 是线段1A D 上的动点,过BC 作截面AP α⊥于E ,则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为( )A .3B .3C .43D .126.如图所示,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为其所在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30°B .45°C .60°D .90°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2πB .3πC .4πD .16π8.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43,则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 A .43πB .6πC .323πD .86π9.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六个面都是菱形,那么点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1AB D 的________心,点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BC D 的________心( )A .外心、重心B .内心、垂心C .外心、垂心D .内心、重心10.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A .m 、n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m β,βn//B .α、β都垂直于平面γC .α内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D .m 、n 是两条异面直线,m α⊂,n β⊂,且//m β,//n α 11.如图(1),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沿AD 将ACD △折起到AC D ',使得C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H 落在AB 上,如图(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C BD '⊥B .AD BC '⊥ C .BD C D ⊥' D .AB C D ⊥'12.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4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B .24C .34D .12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Rt A B C '''∆为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其中A C B C ''''⊥,2B O O 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4.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8,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5.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O 的表面积为12π,PA ⊥平面ABC ,BA AC ⊥,2PA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_.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1AD =,点E 为CD 的中点,F 为线段CE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DAF △沿AF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ABC .设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角为θ,θ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18.已知长方体1234ABCD A B C D -,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点P 在以O 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上,设二面角111P A B C --的平面角为θ,则tan 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若三棱锥S ABC -的底面是以AB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3AB =7SA SB S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20.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所示,已知在三棱锥A BPC -中,,AP PC AC BC ⊥⊥,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Ⅰ)求证://DM 平面APC ; (Ⅱ)求证:平面ABC ⊥平面APC ;(Ⅲ)若4,20BC AB ==,求三棱锥D BCM -的体积.22.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平面PAB ⊥平面,ABCD P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PA PB AB ⊥=.(1)求证:平面PBC ⊥平面PAC ;(2)设E 为CD 的中点,求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23.在三棱锥A BCD -中,E 、F 分别为AD 、DC 的中点,且BA BD =,平面ABD ⊥平面ADC .(1)证明://EF 平面ABC ; (2)证明:BE CD ⊥.24.在三棱锥P ABC -中,AE BC ⊥于点,E CF AB ⊥于点F ,且AE CF O ⋂=,若点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点O .(1)证明:AC PB ⊥;(2)若ABC 是正三角形,点,G H 分别为,PA PC 的中点.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2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 ABC '中,90CAB CA A '∠=∠=,M 在直线AC 上,A A A C ''=,AB AM MC ==,A AC '绕AC 旋转.(1)若A AC '所在平面与ABC 所在平面垂直,求证:A C '⊥平面A AB '. (2)若二面角A AC B '--大小为60,求直线A B '与平面ABM 所成角的正弦值. 26.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AD =,M 为DC 的中点,将ADM △沿AM 折起使平面ADM ⊥平面ABCM .(1)求证:BM AD ⊥;(2)求直线DC 与平面DAB 所成角的正弦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判断1l 与2l 的位置关系,可判断AD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若1//l α,2//l α,则1l 与2l 平行、相交或异面,A 选项错误; 对于B 选项,若1l α⊥,2l α⊥,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12//l l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12//l l ,1l α⊂,2l β⊂,α、β不重合,则1l β⊄,1//l β∴,1l α⊂,3l αβ⋂=,13//l l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若αβ⊥,1l αγ=,2l βγ⋂=,则1l 与2l 相交或平行,D 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2.C解析:C 【分析】如图,作出1θ和2θ,再由线面角推得12sin sin 2πθθ⎛⎫≤-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选项. 【详解】设直线l 为直线AB ,m αβ=,AD m ⊥,BC m ⊥,连结BD ,AC ,1ABD θ=∠,2BAC θ=∠,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12,2πθθ-都是锐角, 122πθθ∴≤-,即122πθθ+≤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图,并利用线段AD AC ≤,传递不等式,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 3.D解析:D 【分析】取AC 中点E ,连接1,A E BE ,先通过BE ⊥平面11ACC A 可得BE AM ⊥,再由1ACM A AE ≅可得1AM A E ⊥,即可得出AM ⊥平面1A BE ,即1AM A B ⊥.【详解】取AC 中点E ,连接1,A E BE ,ABC 为正三角形,BE AC ∴⊥,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BE ⊂平面ABC ,1CC BE ∴⊥,1ACCC C =,BE ∴⊥平面11ACC A ,AM ⊂平面11ACC A ,BE AM ∴⊥,在直角三角形ACM 和直角三角形1A AE 中,1,AC A A CM AE ==,1ACM A AE ∴≅, 1CAM AA E ∴∠=∠,12CAM A EA π∴∴∠+∠=,则1AM A E ⊥,1BE A E E ⋂=,AM ∴⊥平面1A BE ,1A B ⊂平面1A BE ,1AM A B ∴⊥,故异面直线AM 与1A B 所成角的大小为2π.【点睛】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证明AM ⊥平面1A BE 判断出1AM A B ⊥.4.B解析:B 【分析】由M 也是1A B 的中点,P 也是1AD 中点,得平行线,从而找到异面直线MN 与PQ 所成角,在三角形中可得其大小. 【详解】如图,连接1AD ,1AB ,显然M 也是1A B 的中点,P 也是1AD 中点, 又N 是1B D 中点,Q 是1CD 中点,所以//MN AD ,//PQ AC , 所以CAD ∠是异面直线MN 与PQ 所成角(或补角),大小为4π. 故选:B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C解析:C 【分析】因为P BCE P ABC E ABC V V V ---=-则当E ABC V -取最大值时,三棱锥P BCE -体积有最小值,建立坐标系求得当点E 的高为3时,问题得解. 【详解】以点O 为原点,,,OA OD OB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点(),0,E x z ,依题意得()6,0,0A ,则()6,0,AE x z =- ,(),0,OE x z = 因为过BC 作截面AP α⊥于E ,所以AE OE ⊥则0AE OE ⋅=, 故()2600x x z -++= 所以()6z x x =-3x =时max 3z =又()143P BCE P ABC E ABC ABCV V V S z ---=-=-因为max 3z =所以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1114343643332P BCE ABC V S-=-=⋅⋅=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晴: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求E ABC V -的最大值,通过建系求得三棱锥E ABC -的高的最大值即可.6.C解析:C 【分析】由MN 与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平行,可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此角是正三角形的内角,由此可得. 【详解】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由于M ,N 为其所在棱的中点,所以//MN PQ ,又因为//AC PQ ,所以//AC MN ,所以CAB ∠即为异面直线AB 与MN 所成的角(或补角),易得AB AC BC ==,所以60CAB ∠=︒. 故选:C .7.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8.B解析:B 【分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 【详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1111112B D AC AB AD B C D C a ======, 由于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43, 所以()12133442242AB CS S a==⨯⨯=所以2a =()()()2222226++=,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4663ππ⎛⎫= ⎪ ⎪⎝⎭故选:B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9.C解析:C 【分析】将三棱锥111A AB D -、三棱锥11A BC D -分离出来单独分析,根据线段长度以及线线关系证明1A 的射影点分别是11AB D 和1BC D 的哪一种心. 【详解】三棱锥111A AB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点为O ,连接11,,AO B O D O ,因为11111AA A D A B ==,又1A O ⊥平面11AB D , 所以2222221111111111,,AA AO AO A D AO OD A B AO OB =+=+=+, 所以11AO OB OD ==,所以O 为11AB D 的外心;三棱锥11A BC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点为1O ,连接1111,,BO C O DO ,因为11//BC AD ,且四边形11ADD A 是菱形,所以11AD A D ⊥,所以11BC A D ⊥, 又因为11A O ⊥平面1BC D ,所以1111111,AO BC AO A D A ⊥=,所以1BC ⊥平面11AO D ,又因为1DO ⊂平面11AO D ,所以11DO BC ⊥, 同理可知:1111,BO DC C O DB ⊥⊥,所以1O 为1BC D 的垂心,【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1A 的射影点去证明线段长度的关系、线段位置的关系,借助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去分析解答问题.10.D解析:D 【分析】取a αβ⋂=,且//m a ,//n a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根据αγ⊥,βγ⊥判断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可判断B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判断出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可判断C选项;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若a αβ⋂=,且//m a ,//n a ,m β⊄,n β⊄,则//m β,βn//,但α与β相交;对于B 选项,若αγ⊥,βγ⊥,则α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C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如下图所示: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BC ,DE β⊂,BC β⊄,//BC β∴,所以,点B 、C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由于D 为AB 的中点,则点A 、B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对于D 选项,如下图所示:由于//n α,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则//a n ,//n a ,a β⊄,n β⊂,//a β∴,//m β,m a A =,m α⊂,a α⊂,//αβ∴.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或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用定义,此类题目常用反证法来完成证明;②用判定定理或推论(即“线线平行”⇒“面面平行”),通过线面平行来完成证明; ③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这一性质进行证明; ④借助“传递性”来完成.11.C解析:C 【分析】设AH a =,则3BH a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DH a AH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D ⊥DH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选项. 【详解】设AH a =,则3BH a =,因为'C H ⊥面ABD ,AB 面ABD ,DH ⊂面ABD ,所以'C H ⊥AB ,'C H ⊥DH ,'C H ⊥DB , 又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所以'1,6C D BD B DAB π==∠=∠=,所以在'Rt AC H 中,()2''221C H AC AH a =-=-Rt C HD ’中,()2'222'211DH C D C H a a =-=--=,所以DH a AH ==,所以6ADH DAB π∠=∠=,又23ADB π∠=,所以2HDB π∠=,所以BD ⊥DH ,又'C HDH H =,所以BD ⊥面'C DH ,又'C D ⊂面'C DH ,所以BD ⊥'C D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关键在于得出折叠的前后中,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变和变化,以及其中的边的长度、角度中的不变量和变化的量.12.B解析:B 【分析】作出图形,设2CD =,AD l ⊥,2AB =,然后以CA 、C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DE ,可知BAD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BAE∠或其补角,计算出ABE △三边边长,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出cos BAE ∠,即可得解. 【详解】 如下图所示:设2CD =,AD l ⊥,2AB =CA 、C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DE ,在平面β内,AD l ⊥,2CD =,45ACD ∠=,则sin 2AD CD ACD =∠=cos 452AC CD ==,AB l ⊥,AD l ⊥,AB α⊂,AD β⊂,所以,BAD ∠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即60BAD ∠=,2AB AD ==,ABD ∴为等边三角形,则2BD =,四边形ACDE 为平行四边形,//DE AC ∴,即//DE l ,AD l ⊥,AB l ⊥,DE AB ⊥∴,DE AD ⊥,AB AD A =,DE ∴⊥平面ABD ,BD ⊂平面ABD ,DE BD ∴⊥,则222BE BD DE =+=,在平行四边形ACDE 中,//AE CD 且2AE CD ==, 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BAE ∠或其补角, 在ABE △中,2AB =2AE BE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24AB AE BE BAE AB AE +-∠==⋅. 因此,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 故选:B.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根 解析:82【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 【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2BO OC B O O C ''''====,242AO A O ''==所以114428222ABCSBC AO =⋅=⨯⨯= 故答案为:2【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得出三角形的直观图,并求出对应边长,根据面积公式求解.14.【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的中心为计算得出为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的底面的中心为连接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则由于 解析:36π【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计算得出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连接PE 、AC 、BD ,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a ,则2AC BD a ==,由于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则PE ⊥平面ABCD , 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45PAC PCA ∠=∠=, 所以,PAC △是以AP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知,PBD △是以BPD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C 的中点,1222PE AC a ==,2ABCD S a =正方形, 231122183326P ABCD ABCD V S PE a a a -=⋅=⨯⨯==正方形,解得32a =,232PE a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22PE AC BD ==,即PE AE BE CE DE ====,所以,E 为正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 球E 的半径为3r PE ==,该球的表面积为2436r ππ=. 故答案为:36π.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5.2【分析】由球的表面积可求出半径取的中点可得设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即可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球的表面积为所以球的半径取的中点则为的外接圆圆心平面设由得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因为的面积为所以面积的最解析:2 【分析】由球的表面积可求出半径3R =,取BC 的中点D ,可得1OD =,设AB x =,AC y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4xy ≤,即可求出ABC 面积的最大值.【详解】因为球O 的表面积为12π,所以球O 的半径3R =. 取BC 的中点D ,则D 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PA ⊥平面ABC ,112OD PA ∴==, 设AB x =,AC y =,由2222134+==+=+=x y R OC CD OD ,得228x y +=. 因为222x y xy +≥,所以4xy ≤,当且仅当2x y ==时取等.因为ABC 的面积为1122⋅=AB AC xy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是建立勾股关系,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4xy ≤.16.【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解得 解析:414π【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2221(2)t t =+-,解得54t =, 设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为O ,则OH ⊥底面,且1OH =, 则22541()144r =+=所以41414().164S ππ=⨯⨯= 故答案为:414π 【点睛】关键点点睛:球心与底面外接圆圆心连线垂直底面,且OH 等于棱锥高的一半,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径,由面积公式计算即可.17.【分析】在矩形中作交于交于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证得平面平面从而平面得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设C 求得的范围后可得范围【详解】在矩形中作交于交于设由图易知∴即∴则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解析:(0,]6π【分析】在矩形ABCD 中作DO AF ⊥,交AF 于O ,交AB 于M ,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证得平面ODM ⊥平面ABCF ,从而DM ⊥平面ABCF ,得DFM ∠是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的角.设(01)CF x x =<<C ,求得sin θ的范围后可得θ范围.【详解】在矩形ABCD 中作DO AF ⊥,交AF 于O ,交AB 于M , 设(01)CF x x =<<,AM t =,由图易知DAMFDA △△,∴AM AD DA DF =,即112t x =-,∴12t x=-,01x <<,则112t <<. 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AF OD ⊥,AF OM ⊥,又OD OM O =,,OD OM ⊂平面ODM ,∴AF ⊥平面ODM ,又AF ⊂平面ABCF ,∴平面ODM ⊥平面ABCF ,又平面ABD ⊥平面ABC AB =.平面ODM平面ABD DM =,∴DM ⊥平面ABCF ,连接MF ,则DFM ∠是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的角.DFM θ∠=,而21DM t =-,12DF x t=-=, ∴2422211sin 1()24DM t t t t t DF θ==-=-+=--+, ∵112t <<,∴2114t <<,∴10sin 2θ<≤,即06πθ<≤.故答案为:(0,]6π.【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线面角常用方法:(1)定义法:作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在直角三角形中计算可得; (2)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的绝对值等于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计算.18.【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结合题意找出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什么情况下取最小值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最值得到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取的中点过点作球的切线切点分别为可以判断为的最小值为的最大值解析:474733⎡-⎢⎣⎦【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结合题意,找出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什么情况下取最小值,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最值,得到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取11A B 的中点H ,过H 点作球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 可以判断1O HN ∠为θ的最小值,1O HM ∠为θ的最大值, 且1112tan 12OO O HO HO ∠===, 22,1OH OM ON ===,所以7HM HN ==tan tan 7NHO OHM ∠=∠=, 11171827477tan tan()7117O HN O HO NHO ----∠=∠-∠====++ 1117827477tan tan()1637117O HM O HO OHM ++∠=∠+∠====-, 所以tan θ的取值范围是4747,33⎡+⎢⎣⎦, 故答案为:4747-+⎣⎦.【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二面角的求解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先根据题意画图;(2)结合题意,找出在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3)结合图形求得相应角的正切值; (4)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结果.19.【详解】取的中点由题意可得:所以面ABC 所以球心在直线上所以得所以 解析:494π【详解】取AB 的中点,由题意可得:2222,3,SD DC SD DC SC ==+=,所以,SD AB SD DC ⊥⊥,SD ⊥面ABC.所以球心在直线SD 上,所以()2232R R =+-,得74R =, 所以24944S R ππ==. 20.【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高:棱锥的高为:设外接球半径为R 解得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点睛】解析:232a π 【分析】由正四面体性质可知,球心在棱锥高线上,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半径R ,即可求出球的面积. 【详解】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 33a =,棱锥的高为:22236()32a a a -⨯⨯=, 设外接球半径为R ,22263()()R a R a =-+,解得6R a =,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63442a a ππ⎛⎫⨯=⎪ ⎪⎝⎭; 故答案为:232a π. 【点睛】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球心的位置,在正四面体中求出球的半径.三、解答题21.(1)见详解;(2)见详解;(3)107 【分析】(1)先证DM AP ∥,可证//DM 平面APC .(2)先证AP ⊥平面PBC ,得⊥AP BC ,结合AC BC ⊥可证得BC ⊥平面APC . (3)等积转换,由D BCM M DBC V V --=,可求得体积. 【详解】证明:因为M 为AB 的中点,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是ABP △的中位线,MD AP .又MD 平面APC ,AP ⊂平面APC ,所以MD 平面APC .(2)证明:因为PMB △为正三角形,D 为PB 的中点,所以MD PB ⊥.又MDAP ,所以AP PB ⊥.又因为AP PC ⊥,PB PC P =,所以AP ⊥平面PBC .因为BC ⊂平面PBC ,所以⊥AP BC . 又因为BC AC ⊥,AC AP A ⋂=, 所以BC ⊥平面APC .(3)因为AP ⊥平面PBC ,MD AP ,所以MD ⊥平面PBC ,即MD 是三棱锥M DBC -的高. 因为20AB =,M 为AB 的中点,PMB △为正三角形,所以10,2PB MB MD MB ==== 由BC ⊥平面APC ,可得BC PC ⊥,在直角三角形PCB 中,由104PB BC =,=,可得PC =于是1114222BCD BCP S S ⨯⨯⨯=△△==1133D BCM M DBC BCD V V S MD --⨯=△===【点睛】关键点睛:三棱锥的体积直接求不便时,常采用等积转换的方法,选择易求的底面积和高来求体积.22.(1)证明见解析;(2)2. 【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先证明出BC ⊥面PAB ,得到PA BC ⊥,再由PA PB ⊥,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PA ⊥面PBC ,又PA ⊂面PAC ,然后证得平面PBC ⊥平面PAC ;(2)先计算三棱锥P BCE -的体积,然后再计算PBC 的面积,利用等体积法P BCE E PBC V V --=求解.【详解】解:(1)证明:∵面PAB ⊥面ABCD ,且平面PAB ⋂平面ABCD AB =,BC AB ⊥,BC ⊂面ABCD BC ∴⊥面PAB , 又PA ⊂面PAB PA BC ∴⊥又因为由已知PA PB ⊥且PB BC B ⋂=,所以PA ⊥面PBC ,又PA ⊂面PAC ∴面PAC ⊥面PBC .(2)PAB △中,PA PB =,取AB 的中点O ,连PO ,则PO AB ⊥ ∵面PAB ⊥面ABCD 且它们交于,AB PO ⊂面PABPO ∴⊥面ABCD由1133BCEE PBC P BCE PBC BCE PBCSPOV V S h S PO h S--=⇒=⇒=,由已知可求得1PO =,1BCES=,2PBCS=,所以22h =. 所以点E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22.【点睛】(1)证明面面垂直的核心为证明线面垂直,要证明线面垂直只需郑敏面外的一条弦和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即可;(2)点到面的距离求解一般采用等体积法求解,也可采用空间向量法求解. 2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出//EF AC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 (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出BE ⊥平面ACD ,进而可证得BE CD ⊥. 【详解】(1)在ADC 中,E 、F 分别是AD 、DC 的中点,//EF AC ∴.EF ⊄平面ABC ,AC ⊂平面ABC ,//EF ∴平面ABC ;(2)在ABD △中,BA BD =,E 为AD 的中点,BE AD ∴⊥, 又平面ABD ⊥平面ADC ,平面ABD ⋂平面ADC AD =,BE ⊂平面ABD ,BE ∴⊥平面ADC .CD ⊂平面ADC ,BE CD ∴⊥. 【点睛】方法点睛: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 24.(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三角形垂心的特征,以及点在面上的射影的定义,再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证得结果;(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垂直,证得结果. 【详解】证明:(1)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M ,因为,AE BC CF AB ⊥⊥,所以O 为ABC 的垂心所以BM AC ⊥又因为P 在平面ABC 的射影为O ,所以PO ⊥平面ABC 所以PO AC ⊥又因为PO BM O ⋂=,所以AC ⊥平面PBM 所以AC PB ⊥(2)分别连接,,,EF EH GF GH因为,,AE BC CF AB ABC ⊥⊥为正三角形 所以,E F 分别为,BC BA 的中点 所以//EF AC又由(1)AC PB ⊥,所以EF PB ⊥因为,E H 分别为,BC PC 的中点,所以EH 平行等于1PB 2, 又因为,F G 分别为,AB PA 的中点,所以GF 平行等于1PB 2, 所以EH 平行等于GF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又//,EH PB EF PB ⊥,所以EH EF ⊥, 所以四边形EFGH 为矩形. 【点睛】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解题思路如下:(1)利用三角形的垂心的特征,结合点在面上射影的定义,得到相应的垂直关系,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证得结果;(2)根据正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结合题中所得到的平行关系,到的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3)根据题中所给的垂直关系,得到EH EF ⊥,从而证得结果. 25.(1)证明见解析 ;(2)64. 【分析】(1)由面面垂直以及AB AC ⊥可得AB ⊥平面A AC ',进而可得AB AC '⊥,再由AC AA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取BC 的中点N ,连结,,A M A N MN '',可得A MN '∠为二面角A AC B '--的平面角即60A MN '∠=,设1AB =,则2AC A A ''==,利用余弦定理求出32A N '=,由勾股定理可证A N MN '⊥,结合A N AC '⊥可证明A N '⊥平面ABC ,A BN '∠为直线A B '与平面ABM 所成角,在A BN '中求sin A BN ∠'即可. 【详解】(1)∵90CAB CA A '∠=∠=,∴AB AC ⊥,∵平面A AC '⊥平面ABC ,平面A AC '⋂平面ABC AC =,AB 平面ABC ,∴AB ⊥平面A AC ',A C '⊂平面A AC ',∴AB AC '⊥,AC AA ''⊥,又∵AB平面A AB ',AA '⊂平面A AB ',A A A B A '''⋂=,∴A C '⊥平面A AB '.(2)取BC 的中点N ,连结,,A M A N MN '',设1AB =,则2AC A A ''==,∵点M 为中点,∴A M AC '⊥, ∵//MN AB ,∴MN AC ⊥,∴A MN '∠为二面角A AC B '--的平面角, ∴60A MN '∠=,∵1122MN AB ==,∴1A M '=, 在A MN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cos6011131214224A N A M MN A M MN +-='''=⨯+-⨯⨯⨯=,∴222A M A N MN ''=+,∴A N MN '⊥,A N AC '⊥,MN AC M ⋂=, ∴A N '⊥平面ABC ,∴A BN '∠为直线A B '与平面ABM 所成角,在A BN '中,A B '===,所以sin4A N A BN A B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找到其中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再证明这条垂线在另外一个平面内或与另外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 (2)利用性质://,αββγαγ⊥⇒⊥(客观题常用); (3)面面垂直的定义(不常用);(4)向量方法: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法向量数量积等于0.26.(1)证明过程见解析;(2.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结合棱锥的等积性、线面角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在矩形ABCD 中,连接BM ,所以90D C ︒∠=∠=,因为2AB AD =,M 为DC 的中点,所以三角形ADM 和三角形BC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有45DMA CMB ︒∠=∠=,所以90AMB ︒∠=,即MB AM ⊥,在棱锥D ABCM -,取AM 中点N ,连接,DN CN ,因为三角形AD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N AM ⊥,因为平面ADM ⊥平面ABCM ,平面ADM平面ABCM AM =,所以DN ⊥平面ABCM ,而BM ⊂平面ABCM ,所以DN BM ⊥,又因为,,DNAM N DN AM =⊂平面ADM ,所以BM ⊥平面ADM ,而AD ⊂平面ADM ,所以BM AD ⊥;。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含解析
第一章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棱柱的面中,至少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平面一定是棱柱的底面C.棱柱中一条侧棱就是棱柱的高D.棱柱的侧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但它的底面一定不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2.一长方体木料,沿图①所示平面EFGH截长方体,若AB⊥CD,那么图②所示的四个图形中是截面的是()图①图②解析:因为AB,MN两条交线所在平面(侧面)互相平行,故AB,MN无公共点,又AB,MN在平面EFGH内,故AB∥MN,同理易知AN∥BM.又AB⊥CD,∴截面必为矩形.答案:A3.如图所示,△O'A'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OAB的面积是()A.6B.3C.6D.12解析:△OAB是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4和6,则其面积是12.答案:D4.若球的表面积为16π,则用与球心距离为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的面积为()A.4πB.πC.2πD.π解析:如图所示,由球的表面积为16π,可得球的半径R=2.设截面圆的半径为r,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h,则R2=h2+r2,∴r2=R2-h2=4-3=1.∴截面圆的面积为S=πr2=π.答案:D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 cm2B.129 cm2C.132 cm2D.138 cm2解析:由题干中的三视图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故该几何体的表面积S=2×4×6+2×3×4+3×6+3×3+3×4+3×5+2××3×4=138(cm2).故选D.答案:D6.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α⊥γ,α⊥β,则γ∥βB.若m∥n,m⫋α,n⫋β,则α∥βC.若m∥n,m∥α,则n∥αD.若m∥n,m⊥α,n⊥β,则α∥β解析:满足选项A,B条件的两个平面也可能相交;选项C中n也可能在平面α内;故选D.答案:D7.一个几何体按比例绘制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m3B. m3C. m3D. m3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故V=3×13+×13=3+(m3).答案:C8.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直线a⫋α,那么直线a必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B.如果直线a⫋α,那么直线a不可能与平面β平行C.如果直线a⫋α,a⊥l,那么直线a⊥平面βD.平面α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所有直线解析:A选项中直线a必定与平面β内无数条平行直线垂直,故正确;B选项中如果a⫋α,a∥l,则a∥β,故错误;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C选项正确;在平面α内,垂直于交线l的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也就垂直于平面β内的所有直线,故D选项正确.答案:B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为A1C1上的一点,则直线CE一定垂直于() A.AC B.BDC.A1DD.A1D1解析:由BD⊥AC,BD⊥AA1易知BD⊥平面A1ACC1,而CE⫋平面A1ACC1,则BD⊥CE.故选B.答案:B10.如图所示是无盖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则线段AB,CD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且垂直C.异面D.相交成60°角线段AB,CD在原正方体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CD在原正方体中相交成60°角.答案:D11.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所得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是1∶3,则截面把圆锥母线分为两段的比是() A.1∶3 B.1∶(-1)C.1∶9D.∶2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O1与☉O2面积之比为1∶3,∴半径O1A1与O2A之比为1∶,∴PA1∶PA=1∶,∴PA1∶AA1=1∶(-1).答案:B1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C⊥BEB.EF∥平面ABCD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解析:由正方体ABCD-A1B1C1D1得B1B⊥平面AC,∴AC⊥B1B,又AC⊥BD,BD∩B1B=B,∴AC⊥平面BDD1B1,BE⫋平面BDD1B1,∴AC⊥BE,故A正确.∵B1D1∥BD,B1D1⊈平面ABCD,BD⫋平面ABCD,∴B1D1∥平面ABCD,∴EF∥平面ABCD,故B正确.V A-BEF=AC×BB1×EF=.∴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故C正确.因线段B1D1上两个动点E,F,且EF=,当E,F移动时,点A到EF的距离与点B到EF的距离不相等,∴△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不相等,故D不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若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均为a,且其体积为16,则a=.解析:依题意,×a×a××a=16,解得a=4.答案:414.(2016四川高考)已知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底面积为S=×2×1=,高为1,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Sh=×1=.答案:15.(2015江苏高考)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和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解析: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π×52×4+π×22×8=πr2×4+πr2×8,即28r2=196,解得r=.答案:16.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对角线AC=BD=2,且AC⊥BD,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如图所示,由题意易判断EH FG BD,所以EH=FG=1,同样有EF GH AC,EF=GH=1,又BD⊥AC,所以EF⊥EH,所以四边形EFGH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面积S=12=1.答案: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等于392,母线与轴的夹角为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底面半径.作出圆台的轴截面如图所示.设O'A'=r,因为一底面周长是另一底面周长的3倍,所以OA=3r,SA'=r,SA=3r,OO'=2r.由轴截面的面积为(2r+6r)·2r=392,得r=7.故上底面半径为7,下底面半径为21,高为14,母线长为14.18.(12分)如图所示,A1A是圆柱的母线,AB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C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A1A=AB=2.(1)求证:BC⊥平面A1AC;(2)求三棱锥A1-ABC的体积的最大值.(1)证明∵C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且AB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BC⊥AC.由题意知,AA1⊥平面ABC,BC⫋平面ABC,∴AA1⊥BC.∵AA1∩AC=A,AA1⫋平面A1AC,AC⫋平面A1AC,∴BC⊥平面A1AC.(2)解设AC=x(0<x<2),在Rt△ABC中,BC=--(0<x<2),故-S△ABC·AA1=·AC·BC·AA1=----.∵0<x<2,∴0<x2<4,∴当x2=2,即x=时,三棱锥A1-ABC的体积取得最大值.19.(12分)(2016全国丙高考)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为线段AD上一点,AM=2MD,N为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PAB;(2)求四面体NBCM的体积.(1)证明由已知得AM=AD=2.取BP的中点T,连接AT,TN,由N为PC中点知TN∥BC,TN=BC=2.又AD∥BC,故TN AM,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AT.因为AT⫋平面PAB,MN⊈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2)解因为PA⊥平面ABCD,N为PC的中点,所以N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PA.取BC的中点E,连接AE.由AB=AC=3得AE⊥BC,AE=-.由AM∥BC得M到BC的距离为,故S△BCM=×4×=2.所以四面体N-BCM的体积V N-BCM=×S△BCM×.20.(12分)四面体ABCD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平行于棱AD,BC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BD,DC,CA于点E,F,G,H.(1)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2)证明:四边形EFGH是矩形.分析在第(1)问中,由三视图可知,四面体ABCD中棱DA,DB,DC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三条棱的长度,然后套用锥体体积公式可求得该四面体的体积;在第(2)问中,应先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这可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证得,然后再证两相邻边垂直,这可由线面垂直的性质证得.(1)解由该四面体的三视图可知,四面体ABCD如图所示,且BD⊥DC,BD⊥AD,AD⊥DC,BD=DC=2,AD=1,∴AD⊥平面BDC.∴四面体的体积V=×2×2×1=.(2)证明∵BC∥平面EFGH,平面EFGH∩平面BDC=FG,平面EFGH∩平面ABC=EH,∴BC∥FG,BC∥EH.∴FG∥EH.同理EF∥AD,HG∥AD,∴EF∥H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AD⊥平面BDC,∴AD⊥BC.∴EF⊥FG.∴四边形EFGH是矩形.21.(12分)(2016全国乙高考)如图,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PA=6.顶点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点D,D在平面PAB内的正投影为点E,连接PE并延长交AB于点G.(1)求证:G是AB的中点;(2)在图中作出点E在平面PAC内的正投影F(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的体积.(1)证明因为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AB⊥PD.因为D在平面PAB内的正投影为E,所以AB⊥DE.因为PD∩DE=D,所以AB⊥平面PED,故AB⊥PG.又由已知可得,PA=PB,从而G是AB的中点.(2)解在平面PAB内,过点E作PB的平行线交PA于点F,F即为E在平面PAC内的正投影.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PB⊥PA,PB⊥PC,又EF∥PB,所以EF⊥PA,EF⊥PC.因此EF⊥平面PAC,即点F为E在平面PAC内的正投影.连接CG,因为P在平面ABC内的正投影为D,所以D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由(1)知,G是AB 的中点,所以D在CG上,故CD=CG.由题设可得PC⊥平面PAB,DE⊥平面PAB,所以DE∥PC,因此PE=PG,DE=PC.由已知,正三棱锥的侧面是直角三角形且PA=6,可得DE=2,PE=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EFP中,可得EF=PF=2.所以四面体PDEF的体积V=×2×2×2=.22.(12分)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AA1=a,∠ACB=90°,D是A1B1的中点.(1)求证:C1D⊥平面A1B1BA.(2)当点F在BB1上什么位置时,会使得AB1⊥平面C1DF?并证明你的结论.(1)证明∵AC=BC,∴△ABC和△A1B1C1均为等腰三角形,∵A1D=DB1,∴C1D⊥A1B1.∵AA1⊥底面A1B1C1,∴AA1⊥C1D,又AA1∩A1B1=A1,∴C1D⊥平面A1B1BA.(2)解当点F与点B重合时,AB1⊥平面C1DF.证明如下:由(1)可得C1D⊥AB1,若要使AB1⊥平面C1DF,只要DF⊥AB1即可.∵∠ACB=∠A1C1B1=90°,且AA1=AC=BC=a,∴A1B1= a.∵△DEB1∽△AA1B1∽△DB1F,∴,∴B1F=a,即当点F与点B重合时,AB1⊥平面C1DF.高中数学。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2
§2直观图1.关于用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直观图仍是等腰三角形B.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C.梯形的直观图不是梯形D.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为等腰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知,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答案:B2.水平放置的△ABC,有一条边在水平线上,它的斜二测直观图是正三角形A'B'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ABC中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ABC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此平面图形可能是()答案:C4.对于一条边在x轴上的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A.2倍 BC解析:由于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平行性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又直观图中∠x'O'y'=45°,设原三角形的面积为S,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则S'答案:B5.一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如图所示,若O'B'=1,那么原△ABO的面积是() A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AOB=90°,OB=1,OA=2O'A'=∴S△AOB C.答案:C6.已知△A'B'C'为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在△ABC的三边及中线AD中,最长的线段是()A.ABB.ADC.BCD.AC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图形为直角三角形.AC为斜边,D为BC的中点,故AC>AD,故最长线段为AC.答案:D7.一个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则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答案:48.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则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解析:图①、图②分别为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B'=AB=a,O'C'②中作C'D'⊥A'B'于点D',则C'D'所以S△A'B'C'·C'D'。
高一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已知点P (-3,1),点Q 在y 轴上,且直线PQ 的倾斜角为120° ,则Q 点的坐标为( )A .(0,2)B .(0,-2)C .(2,0)D .(-2,0)解析 设Q (0,y ),由k =y -13=-3,得y =-2.答案 B2.已知两条直线y =ax -2和y =(a +2)x +1互相垂直,则a 等于( )A .2B .1C .0D .-1解析 由题意,得a (a +2)=-1,得a =-1. 答案 D3.已知过点A (-2,m )和B (m,4)的直线与直线2x +y -1=0平行,则m 的值为( )A .0B .-8C .2D .10解析 由4-mm +2=-2,得m =-8.答案 B4.若点A 是点B (1,2,3)关于x 轴对称的点,点C 是点D (2,-2,5)关于y 轴对称的点,则|AC |=( )A .5 B.13 C .10D.10解析 A (1,-2,-3),C (-2,-2,-5)代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答案 B5.直线y +4=0与圆x 2+y 2-4x +2y -4=0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B .相交,但直线不经过圆心C .相离D .相交且直线经过圆心 答案 A6.已知M (-2,0),N (2,0),则以MN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 .x 2+y 2=4(x ≠±2)B .x 2+y 2=4C .x 2+y 2=2(x ≠±2)D .x 2+y 2=2解析 由题可知,点P 的轨迹是以MN 为直径的圆(除去M 、N 两点),∴点P 的轨迹方程是x 2+y 2=4(x ≠±2).答案 A7.若直线3x +2y -2m -1=0与直线2x +4y -m =0的交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23D.⎝⎛⎭⎪⎫-23,+∞解析 由⎩⎪⎨⎪⎧3x +2y -2m -1=0,2x +4y -m =0,得⎩⎨⎧x =3m +24,y =-m -28.由题意,得⎩⎨⎧3m +24>0,-m +28<0,得m >-23.答案 D8.已知圆C 的方程为x 2+y 2-4x =0,若圆C 被直线l :x +y +a =0截得的弦长为23,则a =( )A .2+ 2 B.2 C .2± 2D .-2±2解析 由弦长公式,得3=4-⎝ ⎛⎭⎪⎪⎫2+a 12+122, 得a =-2± 2. 答案 D9.将直线2x -y +λ=0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x 2+y 2+2x -4y =0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A .-3或7B .-2或8C .0或10D .1或11解析 将直线平移后得到y =2(x +1)+λ=2x +2+λ, 由题可知,|-2-2+2+λ|22+(-1)2=5, 得λ=-3,或λ=7,故选A. 答案 A10.若圆x 2+y 2-2x -4y =0的圆心到直线x -y +a =0的距离为22,则a 的值为( )A .-2或2 B.12或32 C .2或0D .-2或0解析 圆的圆心(1,2),∴d =|1-2+a |2=22,得a =0,或a =2.答案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当a 为任意实数时,直线ax -y +1-3a =0恒过定点________. 解析 原方程可化为a (x -3)-(y -1)=0,∴直线l 过(3,1). 答案 (3,1)12.直线x -2y +5=0与圆x 2+y 2=8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解析 圆心到该直线的距离d =55=5,∴弦长=2(22)2-(5)2=2 3. 答案 2313.两圆相交于两点(1,3)和(m ,-1),两圆圆心都在直线x -y +c =0上,且m 、c 均为实数,则m +c =________.解析 根据两圆相交的性质可知,两点(1,3)和(m ,-1)的中点⎝ ⎛⎭⎪⎫1+m 2,1在直线x -y +c =0上,并且过两点的直线与x -y +c =0垂直,故有⎩⎨⎧1+m2-1+c =0,3-(-1)1-m ×1=-1,∴m =5,c =-2,∴m +c =3. 答案 314.若不同两点P ,Q 的坐标分别为(a ,b ),(3-b,3-a ),则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l 的斜率为________;圆(x -2)2+(y -3)2=1关于直线l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k PQ =3-a -b3-b -a =1,又k l ·k PQ =-1∴k l =-1,又(2,3)关于l 的对称点为(0,1), 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2+(y -1)2=1. 答案 -1 x 2+(y -1)2=115.过圆x 2+y 2-x +y -2=0与x 2+y 2=5的交点,且圆心在直线3x -4y -1=0上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解析 设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2+y 2-x +y -2+ λ(x 2+y 2-5)=0,即(1+λ)x 2+(1+λ)y 2-x +y -2-5λ=0.∴圆心为⎝ ⎛⎭⎪⎫12(1+λ),-12(1+λ). 由32(1+λ)-42(1+λ)-1=0,得λ=-32 故所求的圆的方程为(x +1)2+(y -1)2=13. 答案 (x +1)2+(y -1)2=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75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12分)已知两条直线l 1:mx +8y +n =0和l 2:2x +my -1=0.试确定m ,n 的值,使(1)l 1和l 2相交于点(m ,-1);(2)l 1∥l 2;(3)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 解 (1)∵m 2-8+n =0,且2m -m -1=0, ∴m =1,n =7.(2)由m ·m -8×2=0,得m =±4, 由8×(-1)-n ·m ≠0,得n ≠±2,即m =4,n ≠-2时,或m =-4,n ≠2时,l 1∥l 2. (3)当且仅当m ·2+8·m =0,即m =0时,l 1⊥l 2,又-n8=-1,∴n =8. 即m =0,n =8时,l 1⊥l 2,且l 1在y 轴上的截距为-1.17.(12分)△ABC 中,顶点A 的坐标为(1,2),高BE ,CF 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2x -3y +1=0,x +y =0,求这个三角形三条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由已知,直线AC 的斜率为-32, 直线AB 的斜率为1.∴直线AC 的方程为3x +2y -7=0, 直线AB 的方程为x -y +1=0.再由⎩⎪⎨⎪⎧x +y =0,3x +2y -7=0,可解得C 点坐标为(7,-7).由⎩⎪⎨⎪⎧2x -3y +1=0,x -y +1=0,可解得B 点坐标为(-2,-1) . 于是直线BC 的方程为2x +3y +7=0.18.(12分)已知圆x 2+y 2-12x =0的圆心为Q ,过点P (0,2)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Q 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解 x 2+y 2-12x =0可化为(x -6)2+y 2=36,又直线过点P (0,2),斜率为k ,故l 的方程为y =kx +2,即kx -y +2=0,由题意,得|6k +2|k 2+1<6,得k <43.∴k 的取值范围是⎝⎛⎭⎪⎫-∞,43.19.(13分)已知P (1,2)为圆x 2+y 2=9内一定点,过P 点任作直线,与圆相交,求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解 设过P 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A ,B 两点,C 为AB 的中点,设C (x ,y ),由题意,得当P 与C 不重合时,△OPC 为直角三角形,∴C 点在以OP 为直径的圆上,又OP 的中点⎝ ⎛⎭⎪⎫12,1,|OP |=12+22=5,∴点C 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1)2=54(除去P 点).又当x =1,y =2时上式仍成立,∴点C 的轨迹方程为⎝ ⎛⎭⎪⎫x -122+(y -1)2=54.20.(13分)已知方程x 2+y 2-2x -4y +m =0. (1)若此方程表示圆,求m 的取值范围;(2)若(1)中的圆与直线x +2y -4=0相交于M ,N 两点,且OM ⊥ON (O 为坐标原点),求m ;(3)在(2)的条件下,求以MN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解 (1)原方程化为(x -1)2+(y -2)2=5-m . ∵此方程表示圆, ∴5-m >0. ∴m <5.(2)设M (x 1,y 1),N (x 2,y 2), 则x 1=4-2y 1,x 2=4-2y 2, 得x 1x 2=16-8(y 1+y 2)+4y 1y 2. ∵OM ⊥ON , ∴x 1x 2+y 1y 2=0.∴16-8(y 1+y 2)+5y 1y 2=0.①由⎩⎪⎨⎪⎧x =4-2y ,x 2+y 2-2x -4y +m =0,得 5y 2-16y +m +8=0. ∴y 1+y 2=165,y 1y 2=8+m 5. 代入①得m =85.(3)以MN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x -x 1)(x -x 2)+(y -y 1)(y -y 2)=0, 即x 2+y 2-(x 1+x 2)x -(y 1+y 2)y =0.∴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85x -165y =0.21.(13分)已知圆C :x 2+y 2+2x -4y +1=0,O 为坐标原点,动点P 在圆外,过点P 作圆C 的切线,设切点为M .(1)若点P 运动到(1,3)处,求此时切线l 的方程; (2)求满足|PM |=|PO |的点P 的轨迹方程.解 (1)把圆C 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为(x +1)2+(y -2)2=4,∴圆心为(-1,2),半径为2.①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为x =1满足条件.②当l 的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 ,则l :y -3=k (x -1),即kx -y +3-k =0.由题意,得|-k -2+3-k |1+k 2=2,得k =-34. ∴l 的方程为3x +4y -15=0.综上得,满足条件的切线l 的方程为x =1,或3x +4y -15=0. (2)设P (x ,y ),∵|PM |=|PO |, ∴(x +1)2+(y -2)2-4=x 2+y 2. 整理得2x -4y +1=0.即点P 的轨迹方程为2x -4y +1=0.。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1 Word版含解析
§5平行关系5.1平行关系的判定第1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2.在五棱台ABCDE-A1B1C1D1E1中,若F,G分别是AA1和BB1上的点,且,则FG与平面ABCDE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FG在平面ABCDE内答案:A3.点E,F,G,H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的四条边与两条对角线中与平面EFGH平行的条数为()A.0B.1C.2D.3解析: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BD∥平面EFGH,AC∥平面EFGH.答案:C4.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平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答案:B5.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A1的中点,F为BB1的中点,与EF平行的长方体的面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A1的中点,F为BB1的中点,∴EF∥CD,EF∥AB,EF∥A1B1,∴由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得,与EF平行的长方体的面有面CDD1C1,面ABCD,面A1B1C1D1,共3个.故选C.答案:C6.已知两条直线a,b,a∥平面α,b⫋α,则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是.答案:平行或异面7.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B和BC上的点,且AE∶EB=CF∶FB=1∶3,则对角线AC和平面DEF的位置关系是.解析:∵,∴EF∥AC.又AC⊈平面DEF,EF⫋平面DEF,∴AC∥平面DEF.答案:平行8.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AB的中点.求证:BC1∥平面CA1D.证明如图所示,连接AC1交A1C于点O,连接OD,则O是AC1的中点.∵D是AB的中点,∴OD∥BC1.又OD⫋平面CA1D,BC1⊈平面CA1D,∴BC1∥平面CA1D.9.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点D1是A1C1上的一点,当等于何值时,BC1∥平面AB1D1? 解当=1时,BC1∥平面AB1D1.证明如下:如图所示,此时D1为线段A1C1的中点,连接A1B交AB1于点O,连接OD1.由棱柱的定义,知四边形A1ABB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为A1B的中点.在△A1BC1中,点O,D1分别为A1B,A1C1的中点,所以OD1∥BC1.又因为O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所以BC1∥平面AB1D1.所以当=1时,BC1∥平面AB1D1.★10.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梯形,四边形CDEF是矩形,M是AE上的动点.试确定定点M的位置,使AC∥平面MDF,并说明理由.解当点M是线段AE的中点时,AC∥平面MDF.证明如下:连接CE,交DF于点N,连接MN,因为M,N 分别是AE,CE的中点,所以MN∥AC.又因为MN⫋平面MDF,AC⊈平面MDF,所以AC∥平面MDF.。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3.1
§3三视图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解析:截去的平面在俯视图中看不到,故用虚线,因此选B.答案:B2.下列各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①中正方体的三视图均相同;②中圆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③中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④中正四棱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答案:D3.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析:D选项的主视图为,故不可能是D选项.答案:D4.如图所示,若△A'B'C'为正三角形,与底面不平行,且CC'>BB'>AA',则多面体的主视图为()解析:因为△A'B'C'为正三角形,面A'B'BA向前,所以主视图不可能是A,B,C三个选项,只能是D.答案:D5.“牟台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答案:B6.如图所示,画出四面体AB1CD1三视图中的主视图,若以面AA1D1D为投影面,则得到的主视图为()解析:显然AB1,AC,B1D1,CD1分别投影得到主视图的外轮廓,B1C为可见实线,AD1为不可见虚线.故A 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BB1的中点,若用过点A,E,C1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设过点A,E,C1的截面与棱DD1相交于点F,且F是棱DD1的中点,该正方体截去上半部分后,剩余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左视图应选C.答案:C8.如图所示,图①②③是图④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图①是,图②是,图③是(填写视图名称).解析:由三视图可知,①为主视图,②为左视图,③为俯视图.答案: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9.如图(a)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正方体的中心,则△P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b)中的(把可能的序号都填上).图(a)图(b)解析:要考虑△P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在上、下两个面上的射影是①,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射影是④.答案:①④10.(1)画出如图①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2)图②所示的是一个零件的直观图,试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①图②解(1)该组合体是由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圆锥拼接而成,其三视图如图所示.(2)作出三视图如图所示.★11.如图是根据某一种型号的滚筒洗衣机抽象出来的几何体,数据如图所示(单位:cm).试画出它的三视图.解这个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圆柱体构成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2全册习题含解析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同步习题含解析目录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3.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3.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4.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4.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1.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1.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6.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1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7.3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习题课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2.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2.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3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4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5.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1.5.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3.1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2.3.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3.1-2.3.2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 2.3.3习题第2章解析几何初步检测习题模块综合检测习题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必修2习题01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简单几何体1.1简单旋转体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锥的母线长等于底面圆直径B.圆柱的母线与轴垂直C.圆台的母线与轴平行D.球的直径必过球心答案:D2.下面左边的几何体是由选项中的哪个图形旋转得到的()解析:选项B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两个共底面的圆锥;选项C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组合体;选项D中的图形旋转后为两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组合体.答案:A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得到的截面一定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是()A.圆锥B.圆柱C.球D.圆台答案:C4.AB为圆柱下底面内任一不过圆心的弦,过AB和上底面圆心作圆柱的一截面,则这个截面是()A.三角形B.矩形C.梯形D.以上都不对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圆柱的上下底面相互平行,故过AB和上底面圆心作圆柱的一截面与上底面的交线CD 必过上底面圆心,且CD∥AB,在圆柱的侧面上,连接A,C(或B,D)两点的线是曲线,不可能是直线.故这个截面是有两条边平行、另两边是曲线的曲边四边形.故选D.答案:D5.以钝角三角形的较短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其他两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A.两个圆锥拼接而成的组合体B.一个圆台C.一个圆锥D.一个圆锥挖去一个同底的小圆锥解析:如图所示.旋转一周后其他两边形成的几何体为在圆锥AO的底部挖去一个同底的圆锥BO.答案:D6.点O1为圆锥高上靠近顶点的一个三等分点,过O1与底面平行的截面面积是底面面积的()A.13B.23C.14D.19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SO1∶SO=1∶3,∴O1B∶OA=1∶3,∴S☉O1∶S☉O=1∶9,故选D.答案:D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②过圆台上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③圆柱的轴截面是过母线的截面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答案:②8.若过轴的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其轴截面的面积为.解析:由圆锥的结构特征,可知若过轴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上的高为r,所以S=12×2r2=r2.答案:r29.已知圆锥的母线与旋转轴所成的角为30°,母线的长为2,则其底面面积为.解析:如图所示,过圆锥的旋转轴作截面ABC,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底面圆心为O.∵△ABC为等腰三角形,∴△ABO为直角三角形.又∠BAO=30°,∴BO=r=1AB=2.∴底面圆O的面积为S=πr2=π2.答案:π10.把一个圆锥截成圆台,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半径比是1∶4,母线长是10 cm,求这个圆锥的母线长.分析:处理有关旋转体的问题时,一般要作出其过轴的截面,在这个截面图形中去寻找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y cm,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x cm,4x cm.作圆锥过轴的截面如图所示.在Rt△SOA中,O'A'∥OA,则SA'SA =O'A'OA,即y-10y =x4x,解得y=403.故圆锥的母线长为40cm.11.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是底面半径的3倍,在底面圆周上有一点A,求一个动点P自点A出发在侧面上绕一周回到点A的最短路程.解:沿圆锥的母线SA将侧面展开,如图所示.则线段AA1就是所求的最短路程.∵弧A1A的长为2πr,SA=3r,设弧A1A所对的圆心角为α,∴απ·3r=2πr,∴α=120°.∴AA1=SA·cos30°×2=3r×3×2=33r,即所求最短路程是33r.1.2简单多面体1.关于棱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两个面平行B.所有的棱都相等C.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两底面平行,侧棱也互相平行解析:正方体可以有六个面平行,故选项A错误;长方体并不是所有的棱都相等,故选项B错误;三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故选项C错误;由棱柱的概念知,两底面平行,侧棱也互相平行,故选项D正确.答案:D2.一个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相等,则该棱锥一定不是()A.正三棱锥B.正四棱锥C.正五棱锥D.正六棱锥解析:由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与边长都相等,故正六棱锥的侧棱长必大于底面边长.答案:D3.棱台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两底面相似B.侧面都是梯形C.侧棱都相等D.侧棱延长后都交于一点解析:由棱台的定义可知,棱台是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而得到的,所以A,B,D选项都成立,只有选项C不一定成立.答案:C4.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解析:根据三棱柱的结构特征知,A,B,D中的展开图都可还原为三棱柱,但是C中展开图还原后的几何体没有下底面,故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①存在斜四棱柱,其底面为正方形;②存在棱锥,其所有面均为直角三角形;③任意的圆锥都存在两条母线互相垂直;④矩形绕任意一条直线旋转都可以形成圆柱.A.1B.2C.3D.4解析:①存在斜四棱柱,其底面为正方形,正确.②正确.如图所示.③不正确,圆锥轴截面的顶角小于90°时就不存在.④不正确,矩形绕其对角线所在直线旋转,不能围成圆柱.故答案为B.答案:B6.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截这个棱锥,截得的棱台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4,截去的棱锥的高是3 cm,则棱台的高是()A.12 cmB.9 cmC.6 cmD.3 cm解析:棱台的上、下底面的面积之比为1∶4,则截去的棱锥的高与原棱锥的高的比为1∶2,棱台的高是3cm.答案:D7.有下列四个结论:①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③三棱锥的所有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④四棱锥中侧面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填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③④8.如图所示,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将水槽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析:如图所示,假设以AB边固定进行倾斜,则几何体BB2C2C-AA2D2D一定为棱柱.答案:棱柱9.在侧棱长为23的正三棱锥P−ABC中,∠APB=40°,E,F分别是PB,PC上的点,过点A,E,F作截面AEF,则△AEF周长的最小值是.解析:将正三棱锥的三个侧面展开,如图所示.则当E,F为AA1与PB,PC的交点时,△AEF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2AP·cos30°=2×23×3=6.答案:610.把右图中的三棱台ABC-A1B1C1分成三个三棱锥.解:如图所示,分别连接A1B,A1C,BC1,则将三棱台分成了三个三棱锥,即三棱锥A-A1BC,B1-A1BC1,C-A1BC1.(本题答案不唯一)11.试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八个顶点中任取若干,连接后构成以下空间几何体,并且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1)只有一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2)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3)三棱柱.解:(1)如图所示,三棱锥A1-AB1D1(答案不唯一).(2)如图所示,三棱锥B1-ACD1(答案不唯一).(3)如图所示,三棱柱A1B1D1-ABD(答案不唯一).★12.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3,AA1=4,M为AA1的中点,P是BC上的一点,且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M的最短路线的长为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C1的交点为N.求:(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的长;(2)求PC和NC的长.解:(1)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92+42=97.(2)如图所示,将侧面BB1C1C绕棱CC1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A1C1C在同一平面上,则点P旋转到点P1的位置,连接MP1交CC1于点N,则MP1的长等于由点P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1到点M的最短路线的长.设PC=x,则P1C=x.在Rt△MAP1中,由勾股定理,得(3+x)2+22=29,解得x=2,所以PC=P1C=2,又NCMA =P1CP1A=25,所以NC=45.§2直观图1.关于用斜二测画法所得的直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直观图仍是等腰三角形B.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C.梯形的直观图不是梯形D.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为等腰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知,正方形的直观图为平行四边形.答案:B2.水平放置的△ABC,有一条边在水平线上,它的斜二测直观图是正三角形A'B'C',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知△ABC中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ABC是钝角三角形.答案:C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此平面图形可能是()答案:C4.对于一条边在x轴上的三角形,采用斜二测画法作出其直观图,则其直观图的面积是原三角形面积的()A.2倍B.2C.2D.1解析:由于平行于y轴的线段其平行性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又直观图中∠x'O'y'=45°,设原三角形的面积为S,其直观图的面积为S',则S'=1×2S=2S.答案:B5.一个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直观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如图所示,若O'B'=1,那么原△ABO的面积是()A.12B.22C.2D.22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且∠AOB=90°,OB=1,OA=2O'A'=22,∴S△AOB=12×1×22= 2.故选C.答案:C6.已知△A'B'C'为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则在△ABC的三边及中线AD中,最长的线段是()A.ABB.ADC.BCD.AC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图形为直角三角形.AC为斜边,D为BC的中点,故AC>AD,故最长线段为AC.答案:D7.一个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则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答案:48.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则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A'B'C'的面积为.解析:图①、图②分别为实际图形和直观图.由图可知A'B'=AB=a,O'C'=1OC=3a,在图②中作C'D'⊥A'B'于点D',则C'D'=2O′C′=6a.所以S△A'B'C'=12A′B′·C'D'=12×a×68a=616a2.答案:616a29.在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边CD=1,AD=CB=2,下底边AB=3,按平行于上、下底边取x轴,则直观图A′B′C′D′的面积为.解析:等腰梯形ABCD的高为1,且直观图A'B'C'D'仍为梯形,其高为1sin45°=2,故面积为1×(1+3)×2= 2.答案:2210.画出如图所示放置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观图.解:画法:(1)画x'轴和y'轴,使∠x'O'y'=45°(如图②所示);(2)在原图中作BD⊥x轴,垂足为D(如图①所示);(3)在x'轴上截取O'A'=OA,O'D'=OD,在y'轴上截取O'C'=12OC,过D'作B'D'∥y'轴,使D'B'=1BD;(4)连线成图(擦去辅助线)(如图③所示).11.用斜二测画法得到一水平放置的Rt△ABC,AC=1,∠ABC=30°,如图所示,试求原三角形的面积.解:如图所示,作AD⊥BC于点D,令x'轴与y'轴的交点为E,则DE=AD,在Rt△ABC中,由∠ABC=30°,AC=1,可知BC=2,AB= 3.由AD⊥BC,AD=DE,可知AD=32,AE=62,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三角形A'B'C'中,B'C'=BC=2,A'E'=2AE=6,且A'E'⊥B'C',所以S△A'B'C'=1B′C′·A'E'=1×2×6= 6.★12.画水平放置的圆锥的直观图.分析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锥的直观图,由于圆锥底面可以看作是水平放置的,因此,只需先画轴,再画底面和高即可.解:(1)画轴,如图所示,画x轴、y轴、z轴,使∠xOy=45°,∠xOz=90°;(2)画圆锥的底面,画出底面圆的直观图,与x轴交于A,B两点;(3)画圆锥的顶点,在Oz上截取点P,使得PO等于圆锥的高;(4)连线成图,连接P A,PB,并加以整理(擦去辅助线,将被遮挡的部分改为虚线),得圆锥的直观图.§3三视图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1.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平面去截球,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它的俯视图是()解析:截去的平面在俯视图中看不到,故用虚线,因此选B.答案:B2.下列各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①中正方体的三视图均相同;②中圆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③中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④中正四棱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答案:D3.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均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不可能是()解析:D选项的主视图为,故不可能是D选项.答案:D4.如图所示,若△A'B'C'为正三角形,与底面不平行,且CC'>BB'>AA',则多面体的主视图为()解析:因为△A'B'C'为正三角形,面A'B'BA向前,所以主视图不可能是A,B,C三个选项,只能是D.答案:D5.“牟台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俯视图可能是()答案:B6.如图所示,画出四面体AB1CD1三视图中的主视图,若以面AA1D1D为投影面,则得到的主视图为()解析:显然AB1,AC,B1D1,CD1分别投影得到主视图的外轮廓,B1C为可见实线,AD1为不可见虚线.故A正确.答案:A★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BB1的中点,若用过点A,E,C1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的左视图为()设过点A,E,C1的截面与棱DD1相交于点F,且F是棱DD1的中点,该正方体截去上半部分后,剩余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左视图应选C.答案:C8.如图所示,图①②③是图④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图①是,图②是,图③是(填写视图名称).解析:由三视图可知,①为主视图,②为左视图,③为俯视图.答案: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9.如图(a)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正方体的中心,则△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b)中的(把可能的序号都填上).图(a)图(b)解析:要考虑△P AC在该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射影,在上、下两个面上的射影是①,在前后左右四个面上的射影是④.答案:①④10.(1)画出如图①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2)图②所示的是一个零件的直观图,试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①图②解(1)该组合体是由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圆锥拼接而成,其三视图如图所示.(2)作出三视图如图所示.★11.如图是根据某一种型号的滚筒洗衣机抽象出来的几何体,数据如图所示(单位:cm).试画出它的三视图.解这个几何体是由一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圆柱体构成的,三视图如图所示.3.2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1.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圆柱B.圆台C.圆锥D.棱台答案:B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A.棱台B.棱柱C.棱锥D.以上均不对解析:由相似比,可知几何体的侧棱相交于一点.答案:A3.如图所示是底面为正方形、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的三视图,则该四棱锥的直观图是下列各图中的()解析:由俯视图排除B,C选项;由主视图、左视图可排除A选项,故选D.答案:D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四棱锥C.四棱台D.三棱台解析:因为主视图和左视图为三角形,可知几何体为锥体.又俯视图为四边形,所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故选B.答案:B5.如图所示,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A.三棱锥B.三棱柱C.四棱锥D.四棱柱解析:由题知,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一个三角形,两个四边形,经分析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B.答案:B6.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解析:由三视图画出直观图如图所示,判断这个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6,8,10的直角三角形,高为12的躺下的直=2,这就是做成的最大球的半径.三棱柱,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6+8-102答案:B7.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起,连接AC,得到三棱锥C-ABD,其主视图、俯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其左视图的面积为.解析:如图所示,根据两个视图可以推知折起后∠CEA=90°,其侧视图是一个两直角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左视图的面积为12答案:18.用n个体积为1的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其主视图、左视图都是如图所示的图形,则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解析:由主视图、左视图可知,正方体个数最少时,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上面有2个,共5个;个数最多时,底层有9个小正方体,上面有2个,共11个.故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6.答案:69.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该几何体的几何结构特征,画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由于俯视图中有一个圆和一个四边形,则该几何体是由旋转体和多面体构成的组合体,结合左视图和主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上面一个圆柱、下面一个四棱柱拼接成的组合体.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所示.★10.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解由三视图可知其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3的正六棱锥,其直观图如图所示.§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第1课时平面性质1.两个平面重合的条件是()A.有四个公共点B.有无数个公共点C.有一条公共直线D.有两条相交公共直线解析:由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知D选项正确.答案:D2.与“直线l上两点A,B在平面α内”含义不同的是()A.l⫋αB.直线l在平面α内C.直线l上只有这两个点在平面α内D.直线l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答案:C3.有下列说法: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②三条平行直线必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解析: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其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内,故①正确;两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平面,三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或3个平面,故②错误;三个公共点可以同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故③错误.答案:B4.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α∩β=b,P∈α,P∈β⇒P∈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5.三棱台ABC-A'B'C'的一条侧棱AA'所在直线与平面BCC'B'之间的关系是()A.相交B.平行C.直线在平面内D.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解析:棱台就是棱锥被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所以延长棱台各侧棱可以恢复成棱锥的形状,由此可知三棱台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与其对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答案:A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且C∉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A.直线ACB.直线BCC.直线ABD.直线CD解析:由题意知,平面ABC与平面β有公共点C,根据公理3,这两平面必定相交,有且只有一条经过C的交线,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只要再找到两平面的另一个公共点即可.显然点D在直线AB上,从而它在平面ABC内,而点D又在直线l上,所以它又在平面β内,所以点D也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公共点.因此平面ABC 与平面β的交线是直线CD.答案:D7.已知点P在平面α外,点A,B,C在平面α内且不共线,A',B',C'分别在P A,PB,PC上,若A'B',B'C',A'C'与平面α分别交于D,E,F三点,则D,E,F三点()A.成钝角三角形B.成锐角三角形C.成直角三角形D.在一条直线上解析:本题考查三点关系,根据两平面公共点在其交线上,知D,E,F三点共线,故选D.答案:D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AB,AD,B1C1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解析:如图所示,作GR∥PQ交C1D1于G,延长QP与CB延长线交于M,连接MR交BB1于E,连接PE.同理延长PQ交CD延长线于点N,连接NG交DD1于F,连接QF.所以截面PQFGRE为六边形.故选D.答案:D9.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得到一个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两条对角线时,能得到一个平面图形.解析:由公理1,2知当两条对角线相交时为平面图形,当两条对角线不共面时为空间四边形.答案:相交10.一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当三点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平行,当三点不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相交.答案:平行或相交11.过已知直线a外的一点P,与直线a上的四个点A,B,C,D分别画四条直线,求证: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证明:如图所示,因为点P在直线a外,所以过直线a及点P可作一平面α,因为A,B,C,D均在a上,所以A,B,C,D均在α内,所以直线P A,PB,PC,PD上各有两个点在α内,由公理2可知,直线P A,PB,PC,PD均在平面α内,故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1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M,N分别是AA1,D1C1的中点,过D,M,N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试画出直线l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连接DM并延长,交D1A1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NP',则直线NP'即为所求直线l.理由如下: 如图所示,连接DN,∵P'=DM∩D1A1,且DM⫋平面DMN,D1A1⫋平面A1B1C1D1,∴P'∈平面DMN∩平面A1B1C1D1.又N∈平面DMN∩平面A1B1C1D1,∴由公理3知,直线NP'为平面DMN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第2课时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若直线a ∥b ,b ∩c=A ,则直线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 B.相交 C.平行 D.异面或相交答案:D2.在三棱锥A-BCD 中,E ,F ,G 分别是AB ,AC ,BD 的中点,如果AD 与BC 所成的角是60°,那么∠FEG 为( ) A .60° B .30°C .120°D .60°或120° 解析: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可能等于∠FEG ,也可能等于∠FEG 的补角.答案:D3.若空间中四条两两不同的直线l 1,l 2,l 3,l 4满足l 1⊥l 2,l 2∥l 3,l 3⊥l 4,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l 1⊥l 4 B .l 1∥l 4C .l 1与l 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D .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解析:因为l 2∥l 3,所以l 1⊥l 3,l 3⊥l 4.实质上就是l 1与l 4同垂直于一条直线,所以l 1⊥l 4,l 1∥l 4,l 1与l 4既不垂直也不平行都有可能成立,故l 1与l 4的位置关系不确定. 答案:D4.如图,在某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l 1,l 2是两条面对角线,则在正方体中,l 1与l 2( ) A.互相平行 B.异面且互相垂直 C.异面且夹角为60° D.相交且夹角为60°解析:将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如图所示,则B ,C 两点重合.故l 1与l 2相交,连接AD ,△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l 1与l 2的夹角为60°. 答案:D5.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若点E ,F 分别在AB ,AC 上,且AE=13AB ,AF=13A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F ⊥BB 1 B.EF ∥A 1B 1 C.EF ∥B 1C 1D.EF ∥AA 1解析:∵AE=1AB ,AF=1AC ,∴EF ∥BC.又ABC-A1B1C1为棱柱,∴BC∥B1C1.∴EF∥B1C1.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中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B.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和另一条也相交C.空间四条直线a,b,c,d,如果a∥b,c∥d,且a∥d,那么b∥cD.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是平行直线解析:A,B选项中,两直线可能异面,D选项中两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答案:C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将它还原为正方体,那么AB,CD,EF,GH这四条线段所在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有对.解析:将图形还原成正方体,观察有AB与CD,AB与GH,EF与GH共3对异面直线.答案:38.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A=AB,E,F分别是BD1和AD中点,则异面直线CD1,EF所成的角的大小为.答案:90°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C-ABED中,底面ABED是梯形.若AB∥DE,DE=2AB,且F是CD的中点,P是CE的中点,则AF与BP的位置关系是.解析:连接PF,∵P,F分别是CE,CD的中点,∴PF∥ED,且PF=1ED.2又AB∥ED,且DE=2AB,∴AB∥PF,且AB=PF,即四边形ABPF是平行四边形,∴BP∥AF.答案:平行10.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D,E是PC上不重合的两点,F,H分别是P A,PB上的点,且与点P不重合.求证:EF和DH是异面直线.证明∵P A∩PC=P,∴P A,PC确定一个平面α.∵E∈PC,F∈P A,∴E∈α,F∈α,∴EF⫋α.∵D∈PC,∴D∈α,且D∉EF.又PB∩α=P,H∈PB,且点H与点P不重合,∴H∉α,DH∩α=D,且DH与EF不相交,于是直线EF和DH是异面直线.★11.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两条对边AB=CD=3,E,F分别是另外两条对边AD,BC上的点,且AE=BF=1,EF=5,求AB和CD所成的角的大小.解如图所示,过点E作EO∥AB,交BD于点O,连接OF,所以AEED =BOOD,所以BOOD=BFFC,所以OF∥CD.所以∠EOF或其补角是AB和CD所成的角.在△EOF中,OE=2AB=2,OF=1CD=1,又EF=5,所以EF2=OE2+OF2,所以∠EOF=90°.即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为90°.★12.在梯形ABCD中(如图①所示),AB∥CD,E,F分别为BC和AD的中点,将平面CDFE沿EF翻折起来,使CD到C'D'的位置,G,H分别为AD'和BC'的中点,得到如图②所示的立体图形.求证: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下面我们来证 明这一结论. 明这一结论.
7
探研新知
已知:如图,a∥α, 已知:如图,a∥α, α∩β= a ⊂β,α∩β=b。 求证:a∥b。 求证:a∥b。 证明:∵α∩β= 证明:∵α∩β=b,∴b⊂α ∴b⊂ a∥α,∴a与 无公共点, ∵ a∥α,∴a与b无公共点, ∵a⊂ ∴a∥b。 ∵a⊂β,b⊂β,∴a∥b。 我们可以把这个结论作定理来用. 我们可以把这个结论作定理来用.
b a
b c a α γ d δ β
15
例题示范 有一块木料如图, 例2:有一块木料如图,已知棱BC平行于面 (1)要经过木料表面 A′C′(1)要经过木料表面A′B′C′D′ 内的 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2)所 BC将木料锯开 一点P和棱BC将木料锯开,应怎样画线?(2)所 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 AC有什么关系 画的线和面AC有什么关系? :(1 过点P EF∥B’C , 解:(1)过点P作EF∥B C’, 分别交棱A B , D 于点 于点E 分别交棱A’B’,C’D’于点E, 连接BE CF, BE, F。连接BE,CF,则 D1 E 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就是应画的线。 EF,BE,CF就是应画的线。
结合实例(教室内的有关例子)得出结论: 结合实例(教室内的有关例子)得出结论: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不会 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 与这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但在这个 平面内却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面内却有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5
探研新知 探究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探究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 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直线与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2020年新课标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课件1.5.2
求证:AP∥GH.
数
学
必 修
[思路分析] 欲证线线平行,往往先证线面平行,再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
② 可证得线线平行.
北
师
大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解析] 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MO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 是 AC 的中点.又 M 是 PC 的中点,∴AP∥OM.
②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它就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无公共点;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和已知直线平行;
④如果直线l和平面α平行,那么过平面α内一点和直线l平行的直线在α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数
[解析]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①④正确;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知②
学 必
正确.因为经过一点可作一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而经过这条直线可作无数个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2)符号表示 a__∥____α a______ β⇒a∥b. α∩β=b
(3)图形表示
数 学 必
(4)简记为: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修
②
·
北 师 大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定理内容 如果两个__平__行____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__交__线____平行.
大
版
返回导航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2)若 AB、CD 不共面,如图,过 A 作 AE∥CD 交 α 于 E,取 AE 中点 P,连
接 MP、PN、BE、ED.
∵AE∥CD,∴AE、CD 确定平面 AEDC.
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正三角形,O是其中心,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A.5B.2 C.3D.22.已知三棱锥A BCD的各棱长都相等,E为BC中点,则异面直线AB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13B.3C.33D.116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为()A.43B.2C .4D .64.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43,D 是11B C 的中点,P 是线段1A D 上的动点,过BC 作截面AP α⊥于E ,则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为( )A .3B .23C .43D .12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A .24B .30C .47D .676.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O 是1AA 中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则直线OP 与平面ABC 所成角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A .2 B .255C .32D .277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其中3AB =,2AD =,PAD △是以A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60PAB ∠=︒,则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211B .2211-C .77D .211118.已知球O 的半径为5,球面上有,,A B C 三点,满足214,27AB AC BC ===,则三棱锥O ABC -的体积为( ) A .77B .142C .714D .147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M 是棱1CC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M 与BC 5B .BD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10D .直线1AC 与平面BDM 相交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F 分别是AB ,B C 的中点,将ADE ,EBF △,FCD 分别沿DE ,EF ,FD 折起,使得A ,B ,C 三点重合于点A ',若点G 及四面体A DEF '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以FDE 为底面的三棱锥G -DEF 的高h 的最大值为( )A .263+B .463+C .4263-D .2263- 11.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2AD BC =,E 为PD 中点,平面ABE 交PC 于F ,则PFFC=( ) A .1B .32C .2D .312.如图,长、宽、高分别为2、1、1的长方体木块上有一只小虫从顶点A 出发沿着长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 ,则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10B .5C .22D .3二、填空题13.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点B 在以AC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PA ⊥平面,ABC AD PB ⊥,垂足为,D DE PC ⊥,垂足为E ,若23,2PA AC ==,则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14.如图,点E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棱1DD 的中点,点M 在线段1BD 上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__. ①直线AD 与直线1C M 始终是异面直线②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 ③四面体EMAC 的体积为定值④当12D M MB =时,平面EAC ⊥平面MAC15.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棱长为点1,点E 在边BC 上,且满足2BE EC =,动点P 在正方体表面上运动,满足1PE BD ⊥,则动点P 的轨迹的周长为__________. 16.在三棱锥P ABC -中,4PA PB ==,42BC =,8AC =,AB BC ⊥.平面PAB ⊥平面ABC ,若球O 是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则球O 的半径为_________.17.在三棱锥P ABC -中,P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ABC 的重心,点M 为棱PA 的中点,记二面角P BC M --的平面角为α,则tan α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18.在三棱锥D ABC -中,AD ⊥平面ABC ,3AC =,17BC =,1cos 3BAC ∠=,若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27,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9.如图,在三棱锥A BCD -,,AB AD BC ⊥⊥平面ABD ,点E 、F (E 与A 、D 不重合)分别在棱AD 、BD 上,且EF A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①//EF 平面ABC ;②AD AC ⊥;③//EF CD20.将底面直径为8,高为23为______.三、解答题21.在所有棱长均为2的直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且60BAD ∠=︒,O ,M 分别为1,BD B 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OM 平面11DB C ; (Ⅱ)求二面角1D AC D --的余弦值.22.如图(1)在ABC 中,AC BC =,D 、E 、F 分别是AB 、AC 、BC 边的中点,现将ACD △沿CD 翻折,使得平面ACD ⊥平面BCD .如图(2)(1)求证://AB 平面DEF ; (2)求证:BD AC ⊥.2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32,3,PB PD PA AD ====点,E F 分别为线段,PD B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P ; (2)求证:平面AEF ⊥平面PCD ;(3)求三棱锥C AEF -的体积24.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 是长方形,点E 是底面圆周上异于A ,B 的一点,AF DE ⊥,F 是垂足.(1)证明:AF DB ⊥;(2)若2AB =,3AD =,当三棱锥D ABE -体积最大时,求点C 到平面BDE 的距离. 2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 ABC '中,90CAB CA A '∠=∠=,M 在直线AC 上,A A A C ''=,AB AM MC ==,A AC '绕AC 旋转.(1)若A AC '所在平面与ABC 所在平面垂直,求证:A C '⊥平面A AB '. (2)若二面角A AC B '--大小为60,求直线A B '与平面ABM 所成角的正弦值. 26.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且4=AD ,22AB =PA ⊥平面ABCD ,2PA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PC DE ⊥;(2)若M 为PC 的中点,求三棱锥M PAB -的体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设底面边长为2x ,表示出2522x AO OE -===1333xOE CE ==,即可求出x ,进而求出腰长.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则底面中心O 在CE 上,连接AO ,可得AO ⊥平面ABC ,由三视图可知5AB AC AD ===45AEC ∠=, 设底面边长为2x ,则DE x =,则25AE x =-则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E 中,2522xAO OE -===O 是底面中心,则133xOE CE ==,则253 23x x-=,解得3x=,则1AO=,底面边长为23,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23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计算原几何体的相关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正三棱锥中的关系求出底面边长.2.B解析:B【分析】取AC中点F,连接,EF DF,证明FED∠是异面直线AB与DE所成角(或其补角),然后在三角形中求得其余弦值即可得.【详解】取AC中点F,连接,EF DF,∵E是BC中点,∴//EF AB,12EF AB=,则FED∠是异面直线AB与DE所成角(或其补角),设1AB=,则12EF=,32DE DF==,∴在等腰三角形DEF中,11324cos3EFFEDDE∠===.所以异面直线AB与DE3故选:B.【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B解析:B 【分析】根据三视图判断出几何体的结构,利用椎体体积公式计算出该几何体的体积.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如图所示四棱锥,该棱锥满足底面是直角梯形,且侧棱ED ⊥平面ABCD , 所以其体积为11(12)22232V =⨯⨯+⨯⨯=, 故选:B.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1)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2)结合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利用体积公式求得结果.4.C解析:C 【分析】因为P BCE P ABC E ABC V V V ---=-则当E ABC V -取最大值时,三棱锥P BCE -体积有最小值,建立坐标系求得当点E 的高为3时,问题得解. 【详解】以点O 为原点,,,OA OD OB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点(),0,E x z ,依题意得()6,0,0A ,则()6,0,AE x z =- ,(),0,OE x z = 因为过BC 作截面AP α⊥于E ,所以AE OE ⊥则0AE OE ⋅=, 故()2600x x z -++= 所以()6z x x =-3x =时max 3z =又()143P BCE P ABC E ABC ABCV V V S z ---=-=-因为max 3z =所以三棱锥P BCE -体积的最小值()1114343643332P BCE ABC V S-=-=⋅⋅=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晴: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求E ABC V -的最大值,通过建系求得三棱锥E ABC -的高的最大值即可.5.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的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高,再求几何体的体积得解.【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图中的四棱锥1P CDD E -, 由题得22437AD =-=,所以几何体的高为7. 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4)676732⋅+⋅⋅=. 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通过三视图找几何体原图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拼凑法;(3)模型法.本题利用的就是模型法.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6.D解析:D 【分析】先找到与平面11A BC 平行的平面OEFG ,确定点P 在直线FG 上,作出线面角,求出正弦,转化为求AP 的最小值. 【详解】分别取1,,CC BC BA 的中点,连接,,,OE EF FG GO ,并延长FG ,如图,由中位线性质可知11//OE AC , 1//EF BC ,且OEEF E =,故平面11//A BC 平面OGFE ,又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则点P 在直线FG 上,OA ⊥平面ABC ,OPA ∴∠是直线OP 与平面ABC 所成角,sin OAOPA OP∴∠=, OA 为定值,∴当OP 最小时,正弦值最大,而OP所以当AP 最小时,sin OPA ∠最大, 故当AP FG ⊥时,sin OPA ∠最大, 设棱长为2, 则1212AG =⨯=,而30GAP ∠=︒,AP ∴=, 又1212OA =⨯=,sin OAOPA OP∴∠===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由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转化为找过O 的平面与平面11A BC 平行,P 在所找平面与平面ABC 的交线上,从而容易确定出线面角,是本题解题的关键所在.7.D解析:D 【分析】在图形中找到(并证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 【详解】因为//AD BC ,所以PCB ∠是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或其补角), 又PA AD ⊥,所以PA BC ⊥,因为AB BC ⊥,AB PA A ⋂=,,AB PA ⊂平面PAB ,所以BC ⊥平面PAB , 又PB ⊂平面PAB ,所以PB BC ⊥. 由已知2PA AD ==,所以PB==cos11BCPCBPC∠===,所以异面直线PC与A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1.故选:D.【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A解析:A【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的外接圆半径,则可求出三棱锥的高,进而求出三棱锥体积.【详解】设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D,半径为r,在ABC中,cos ABC∠==sin4ABC∴∠=,由正弦定理可得28sinACrABC==∠,即4r=,则3OD==,11133324O ABC ABCV S OD-∴=⨯⨯=⨯⨯=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球内三棱锥的相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 的外接圆半径,利用勾股关系求出高.9.C解析:C 【分析】A 通过平移,找出异面直线所成角,利用直角三角形求余弦即可. B.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通过勾股定理说明是不是直角三角形.C.求出点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再求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D.可通过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详解】 设正方体棱长为2A. 取1BB 的中点为N ,则//BC MN ,则AM 与BC 所成角为AMN ∠ 由BC ⊥面11ABB A ,故MN ⊥面11ABB A ,故MN AN ⊥,在Rt ANM △中,5tan AMN ∠=,故2cos 3AMN ∠=B. BDM 中,5BM =22BD =5DM =C. AC BD ⊥,1AC BB ⊥,故AC ⊥面11BB D D ,1//CC 面11BB D D ,故M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等于C 到面11BB D D 的距离,即为122d AC =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为θ210sin 5d BM θ===直线BM 与平面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105D.如图ACBD O =OM 为1ACC △的中位线,有1//OM AC故直线1AC 与平面BDM 平行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位置关系判定与证明:(1)对于异面直线的判定要熟记异面直线的概念:把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2)对于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中,熟记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是关键.10.A解析:A 【分析】先求出'A FDE -外接球的半径和外接圆的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外接球的球心到外接圆的圆心的距离,可得高h 的最大值. 【详解】因为A ,B ,C 三点重合于点A ',原来A B C ∠∠∠、、都是直角,所以折起后三条棱'''A F A D A E 、、互相垂直,所以三棱锥'A FDE -可以看作一个长方体的一个角,它们有相同的外接球,外接球的直径就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2R==R=,DE DF====EF=在DFE△中,222cos2DE EF DFDEFDE EF+-∠===⨯,所以DEF∠为锐角,所以sin DEF∠==,DEF的外接圆的半径为2sinDFrDEF===∠则球心到DEF23,以FDE为底面的三棱锥G-DEF的高h的最大值为1R OO+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问题和外接球的问题,关键点翻折前后量的变化及理解外接球和三棱锥的关系,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11.C解析:C【分析】首先通过延长直线,DC AB,交于点G,平面BAE变为GAE,连结PG,EG交于点F,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求PFFC的值.【详解】延长,DC AB,交于点G,连结PG,EG交PC于点F,//AD BC,且2AD BC=,可得点,B C分别是,AG DG的中点,又点E是PD的中点,PC∴和GE是△PGD的中线,∴点F是重心,得2PFFC=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PC 与平面BAE 的交点,即将平面BAE 转化为平面GAE 是关键.12.C解析:C 【分析】小虫有两种爬法,一种是从点A 沿着侧面ACGF 和上底面BHFG 爬行,另一种是从点A 沿着侧面ACGF 和侧面BDCG 爬行,将两种情况下的两个面延展为一个面,计算出平面图形的对角线长,比较大小后可得结果. 【详解】由于长方体ACDE FGBH -的长、宽、高分别为2、1、1,则小虫从点A 沿着侧面AEHF 和上底面FHBG 爬行,以及小虫从点A 沿着侧面ACGF 和侧面BDCG 爬行,这两条线路的最短路程相等.①若小虫从点A 沿着侧面ACGF 和上底面BHFG 爬行,将侧面ACGF 和上底面BHFG延展为一个平面,如下图所示:则2AC BC ==,最短路程为2222AB AC BC +=②若小虫从点A 沿着侧面ACGF 和侧面BDCG 爬行,将面ACGF 和侧面BDCG 延展为一个平面,如下图所示:则3AD AC CD =+=,1BD =,最短路程为2210AB AD BD =+因为2210,因此,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22 故选:C. 【点睛】方法点睛:(1)计算多面体或旋转体的表面上折线段的最值问题时,一般采用转化的方法进行,即将侧面展开化为平面图形,即“化折为直”或“化曲为直”来解决,要熟练掌握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的形状;(2)对于几何体内部折线段长的最值,可采用转化法,转化为两点间的距离,结合勾股定理求解.二、填空题13.【分析】由已知证明再由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可得证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大值可得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详解】由平面得又平面得又平面得而平面可得在中由得由得则由得又得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三棱锥体积的最解析:34【分析】由已知证明AE PC ⊥,再由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可得PE ,证明AD DE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AD DE ⋅的最大值,可得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 【详解】由PA ⊥平面ABC ,得PA BC ⊥,又BC AB ⊥,PAAB A =,BC ∴⊥平面PAB ,得BC AD ⊥,又AD PB ⊥,PB BC B ⋂=, AD ∴⊥平面PBC ,得AD PC ⊥,而DE PC ⊥,AD DE D ⋂=,PC ∴⊥平面ADE ,可得AE PC ⊥.在Rt PAC △中,由23,2PA AC ==,得4PC =.由Rt PEA Rt PAC ∽,得PE PA PA PC =,则21234PA PE PC ===, 由3PE =,23PA =23AE =,又AD DE ⊥,2223AD DE AE ∴+==,得2232AD DE AD DE =+≥⋅, 即32AD DE⋅(当且仅当AD DE =时等号成立), ∴三棱锥P ADE -体积的最大值是1111333323224AD DE PE ⨯⨯⨯=⨯⨯⨯=.故答案为:34. 【点睛】方法点睛: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14.②③④【分析】取点为线段的中点可判断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点使得利用解出的值即可判断②;连接交于点证明线段到平面的距离为定值可判断③;求出点的坐标然后计算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判断④【详解】对解析:②③④. 【分析】取点M 为线段1BD 的中点可判断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假设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利用()1110AE B M AE B B BD λ⋅=⋅+=解出λ的值即可判断②;连接AC 、BD 交于点1O ,证明11//EO BD ,线段1BD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定值,可判断③;求出点M 的坐标,然后计算平面AEC 和平面MAC 的法向量,即可判断④. 【详解】对于①:连接1AC 交1BD 于点O ,当点M 在O 点时直线AD 与直线1C M 相交,故①不正确,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则()0,0,0D ,()10,0,2D ,()2,0,0A ,()0,2,0C ,()0,0,1E ,()2,2,0B ,()12,2,2B ,对于②:()2,0,1AE =-,假设存在点M ,使得1B M AE ⊥,()()()1110,0,22,2,22,2,22B M B B BD λλλλλ=+=-+--=---,[]0,1λ∈,所以14220AE B M λλ⋅=+-=,解得13λ=,所以当12D M MB =时1B M AE ⊥, 故②正确; 对于③:连接AC 、BD 交于点1O ,因为点E 是棱1DD 的中点,此时11//EO BD ,故线段1BD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四面体EMAC 的体积为定值,故③正确; 对于④:当12D M MB =时,442,,333M ⎛⎫⎪⎝⎭,()2,0,1AE =-,()2,2,0AC =-,设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由111120220m AE x z m AC x y ⎧⋅=-+=⎪⎨⋅=-+=⎪⎩令12z =,可得11x =,11y =,可得()1,1,2m =,设平面MAC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242,,333MA ⎛⎫=-- ⎪⎝⎭,由222222202420333n AC x y n MA x y z ⎧⋅=-+=⎪⎨⋅=--=⎪⎩解得:20y =,令 21x =可得22z =,所以1,1,1n ,因为1111120m n ⋅=⨯+⨯-⨯=,m n ⊥所以平面EAC ⊥平面MAC ,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③④.【点睛】方法点睛: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先找到其中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再证明这条垂线在另外一个平面内或与另外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2)利用性质://,αββγαγ⊥⇒⊥(客观题常用);(3)面面垂直的定义(不常用);(4)向量方法: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即法向量数量积等于0.15.【分析】根据题意得平面在上取使得连接证得平面平面将空间中的动点轨迹的周长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边周长问题又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正方体中连接:易得平面在上取使得连接易得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得平面【分析】根据题意得1BD ⊥平面1ABC ,在1,BB AB 上取,F G使得12,2BF FB AG GB ==连接,,GE EF GF 证得平面1//AB C 平面EFG ,将空间中的动点P 轨迹的周长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EFG 边周长问题,又GE EF GF ===,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如图正方体中连接11,,AC B C B A :易得1BD ⊥平面1ABC ,在1,BB AB 上取,F G 使得12,2BF FB AG GB ==连接,,GE EF GF ,易得1//,//GE AC EF BC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得平面1//AB C 平面EFG所以1BD ⊥平面EFG所以线段,,GE EF GF 就是点P 的运动轨迹, 因为1223GE EF GF ==== 所以动点P 的运动轨迹周长为232GE EF GF ++==2【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面面平行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借助图形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本题中根据1BD ⊥平面1ABC 及平面1//ABC 平面EFG 得到线段,,GE EF GF 就是点P 的运动轨迹,代值计算即可.16.4【分析】取中点连接再根据题意依次计算进而得球的球心即为(与重合)【详解】解: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取中点连接所以所以平面所以此时所以即球的球心球心即为(与重合)半径 解析:4【分析】取,AB AC 中点,D E ,连接DE ,DP ,再根据题意依次计算4EA EB EC EP ====,进而得球O 的球心O 即为E (O 与E 重合)【详解】 解:因为42BC =8AC =,AB BC ⊥, 所以42AB =4PA PB ==,所以222PA PB AB +=,所以PA PB ⊥,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ABC AB =,AB BC ⊥,BC ⊂平面ABC ,所以BC ⊥平面PAB ,取,AB AC 中点,D E ,连接DE ,DP所以//DE BC ,22DE =,22DP =所以DE ⊥平面PAB ,所以DE PD ⊥,此时,142EB AC EA EC ====, 224EP DP DE =+=, 所以4EA EB EC EP ====,即球O 的球心球心O 即为E (O 与E 重合),半径为4EA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球心,在本题中,,PAB ABC △△均为直角三角形,故易得AC 中点即为球心.考查空间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7.【分析】取中点为过分别作底面的垂线根据题中条件得到;过分别作的垂线连接由二面角的定义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得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得出令进而可求出最值【详解】取中点为过分别作底面解析:34【分析】取BC 中点为E ,过P 、M 分别作底面的垂线PO 、MN ,根据题中条件,得到AN NO OE ==,2PO MN =;过O 、N 分别作BC 的垂线OG 、NH ,连接MH ,PG ,由二面角的定义,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得到MHN ∠为二面角M BC A--的平面角;PGO ∠为二面角A BC P --的平面角,得出tan 4tan PGO MHN ∠=∠,()23tan tan tan 14tan MHN PGO MHN MHNα∠=∠-∠=+∠,令tan 0x MHN =∠>,进而可求出最值.【详解】取BC 中点为E ,过P 、M 分别作底面的垂线PO 、MN ,则O 为ABC 的重心,MN ⊥平面ABC ;PO ⊥平面ABC ;由于点M 为棱PA 的中点,所以有AN NO OE ==,2PO MN =;过O 、N 分别作BC 的垂线OG 、NH ,连接MH ,PG ,因为BC ⊂平面ABC ,所以MN BC ⊥,同理PO BC ⊥;又MN NH N ⋂=,MN ⊂平面MNH ,NH ⊂平面MNH ,所以BC ⊥平面MNH ;因为MH ⊂平面MNH ,所以BC MH ⊥,所以MHN ∠为二面角M BC A --的平面角;同理BC PG ⊥,所以PGO ∠为二面角A BC P --的平面角,所以tan PO PGO OG ∠=,tan MN MHN HN∠=, 因为NO OE =,//OG NH ,所以12OG NH =; 因此2tan 4tan 12PO MN PGO MHN OG HN ∠===∠, 所以()2tan tan 3tan tan tan 1tan tan 14tan PGO MHN MHN PGO MHN PGO MHN MHN α∠-∠∠=∠-∠==+∠⋅∠+∠, 令tan 0x MHN =∠>,则2333tan 1444x x x x α=≤=+,当且仅当214x =,即12x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34. 【点睛】关键点点睛: 求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二面角M BC A --、A BC P --以及P BC M --三者之间的关系,由题中条件得出二面角A BC P --是二面角MBC A --的4倍,进而可求得结果. 18.【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球心的外心半径r 连接过作的平行线交于连接如图所示在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球心为 解析:20π【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O ,ABC 的外心1O 、半径 r , 连接1AO ,过O 作的平行线OE 交AD 于 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在ABC 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 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1,,R r OO 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ABC 的外心为1O 、外接圆的半径为r ,连接1AO ,过O 作平行线OE 交AD 于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则OA OD R ==,1O A r =,OE AD ⊥,所以E 为AD 的中点.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2sin BC r BAC ==∠r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2222cos BC AB AC AB AC BAC =+-⋅⋅∠,可得2117963AB AB =+-⋅⋅,得4AB =.所以11sin 34223ABC S AB AC BAC =⋅⋅∠=⨯⨯⨯=△因为11333D ABC ABC V S AD AD -=⋅⋅=⨯=△,所以4AD =.连接1OO ,又1//OO AD ,所以四边形1EAOO 为平行四边形,1128EA OO AD ===,所以R ===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224π4π520πS R ===.故答案为:20π.【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及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线面关系求得外接球的球心和球半径,属于中档题.19.①②【分析】采用逐一验证法根据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线面距离判断可得结果【详解】由共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①正确;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故②正确;若则平面或EF 在平面ACD 内 解析:①②【分析】采用逐一验证法,根据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线面距离,判断可得结果.【详解】由AB AD ⊥,,,EF AD AD EF AB ⊥,共面 ,所以//EF AB ,因为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故①正确; BC ⊥平面ABD ,AD ⊂平面ABD ,所以BC AD ⊥,又因为AB AD ⊥,AB BC B ⋂=,AD ⊥平面ABC ,AC ⊂平面ABC ,所以AD AC ⊥,故②正确;若//EF CD ,则//EF 平面ACD ,或EF 在平面ACD 内,如图EF 与平面ACD 相交于点E ,显然不成立,故③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线、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断以及由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属于中档题. 20.【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用r 表示h 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解得;所以;当时取 解析:43π【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用r 表示h ,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 23423h r -=,解得323h =; 所以()23222334S rh r r r πππ⎛⎫===- ⎪ ⎪⎝⎭圆柱侧; 当2r 时,S 圆柱侧取得最大值为43π 故答案为:43π.【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值,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将问题转化为函数求最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21.(Ⅰ)证明见解析;(Ⅱ5 【分析】(Ⅰ)由中位线定理证明1//OM C D ,即可得线面平行;(Ⅱ)连1D O ,证明1D OD ∠为二面角1D AC D --的平面角, 在直角1D DO △中计算可得.【详解】解:(Ⅰ)连1BC ,则M 也为1BC 的中点,又M 为BD 的中点,所以1//OM C D ,因为OM ⊄平面11DB C ,1C D ⊂平面11DC B ,所以直线//OM 平面11DB C ;(Ⅱ)连1D O ,因为ABCD 是菱形,所以DO AC ⊥,又1111ABCD A BC D -为直棱柱,底面为菱形,所以11D A D C =,而O 为AC 中点,所以1D O AC ⊥,所以1D OD ∠为二面角1D AC D --的平面角,因为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60BAD ∠=︒,所以1DO =,又12DD =, 由直棱柱知1DD DO ⊥,所以15DO =,所以115cos DO D OD D O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考查求二面角角,求二面角常用方法:(1)定义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并证明,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可得;(2)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即可得二面角的余弦(注意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F AB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结果; (2)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BD ⊥平面ACD ,进而证得BD AC ⊥.【详解】证明:(1)如图(2):在ABC 中,E 、F 分别是AC 、BC 中点,得//EF AB , 又AB ⊄平面DEF ,EF ⊂平面DEF ,//AB ∴平面DEF .(2)∵平面ACD ⊥平面BCD 且交线为CD ,BD CD ⊥,且BD ⊂平面BCD , ∴BD ⊥平面ACD ,又AC ⊂平面ACD∴BD AC ⊥.【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空间关系的证明问题,解题方法如下:(1)熟练掌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解题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线在面内、线在面外的条件;(2)根据面面垂直的条件,结合线线垂直,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进而证得线线垂直.2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98. 【分析】(1)取PA 的中点G ,连接,BG EG ,证明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得出//EF BG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先证明PA ⊥平面ABCD ,从而得出PA CD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 PD ⊥,最后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3)以AFC △为底,12PA 为高,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出答案. 【详解】(1)如图,取PA 的中点G ,连接,BG EG .因为点,E G 分别为,PD PA 的中点,所以1//,2EG AD EG AD = 又因为F 是BC 的中点,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BF EG 且BF EG = 故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BG因为BG ⊂平面,ABP EF 不在平面ABP 内,所以//EF 平面ABP .(2)由条件知32,3PB PD PA AD AB =====,所以PAB △和PA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A AB PA AD ⊥⊥又因为,,AB AD A AB AD =⊂平面,ABCD 所以PA ⊥平面ABCD因为CD ⊂平面ABCD ,所以PA CD ⊥又因为,,AD CD 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所以CD AE ⊥因为E 是PD 的中点,所以AE PD ⊥又因为,,PD CD D PD CD ⋂=⊂平面PCD ,所以AE ⊥平面PCD因为AE ⊂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 ⊥平面PCD .(3)由图可知C AEF E ACF V V --=,1111319333232228E ACF ACF V S PA -=⨯=⨯⨯⨯⨯⨯=△, 即三棱锥C AEF -的体积为98 【点睛】 关键点睛:在证明线线平行时,关键是证明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EF BG .24.(1)证明见解析;(232211【分析】。
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垂直关系的判定导学案
1高中数学 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垂直关系的判定导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你的 疑惑3.(1)半平面: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 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都叫作半平面.(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棱,______________叫作二面角的面.(3)二面角的记法:以直线AB 为棱,半平面α、β为面的二面角,记作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1))(4)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_________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___________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叫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下图(2)中的AOB ∠. ______________的二面角叫作直二面角.(5)两个平面相交,如果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_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4. 将一支铅笔垂直于桌面,再用一本书紧贴着铅笔转动,你能观察到书本和桌面的关系吗?再观察下图(1)(2)中的长方体,可以发现:平面α内的直线a 与平面β________,这时,α____β.抽象概括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_______,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若直线AB ____平面β,AB ______平面α,策略与反思 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2. 通过垂直关系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过程,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垂直关系判定定理的探究和应用过程,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对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的理解. 【使用说明】 1. 认真阅读课本第35—37页的内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合作探究内容. 【自主学习】 1. 如右图,拿一块教学用的直角三角板,放在墙角,使三角板的 直角顶点C 与墙角重合,直角边AC 所在直线与墙角所在直线重合,将三角板绕AC 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直角边CB 与地面紧贴,这就表示,AC 与地面垂直.抽象概括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___________直线都_________,那么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 观察上图(1)的长方体,c b ,是平面α内的两条_______直线,直线a __b ,a __c ,这时,a __α. 观察上图(2)的长方体,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c b ,不相交,虽然直线a 与c b ,都______,但是a 与α_________. 抽象概括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_______________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若直线a ____平面α,直线b _____平面α, 直线l ____a , 直线l ____b ,a ____A b =, 则α⊥l .天才在于积累 聪明在于勤奋。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练习: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评-附答案
第一章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多面体中,是棱柱的有()A.1个B.2个C.3个D.42.如图所示,△O'A'B'是水平放置的△OAB的直观图,则△OAB的面积是()B.3C.6D.12OAB是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4和6,则其面积是12.3.若三个球的半径之比是1∶2∶3,则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是其余两球的体积和的()A.4倍B.3倍C.2倍D.1倍a,2a,3a,V最大=π(3a)3=36πa3,V1+V2=πa3+π(2a)3=πa3=12πa3,最大=3.4.若一个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和高的比为1∶4∶4,圆台的侧面积为400π,则该圆台的母线长为()A.10B.20C.12D.24r,则下底面半径、高分别为4r,4r,于是其母线l=-=5r,又侧面积为400π,所以π(r+4r)·5r=400π,解得r=4,于是母线长为20.5.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该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侧面积等于()根据题意,可得圆柱侧面展开图为矩形,长为2π×1=2π,宽为1,∴S=2π×1=2π.故选A.6.一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是()该四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平面ABD⊥平面BCD,△ABD与△BCD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AD=BC=CD=.取BD的中点O,连接AO,CO,则AO⊥CO,AO=CO=1,由勾股定理得AC=,因此△ABC与△ACD为全等的正三角形,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S△ABC=S△ACD=,S△ABD=S△BCD=1,所以2+.7.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点E为A1C1上的一点,则直线CE一定垂直于()B.BDC.A1DD.A1D1AC,由于BD⊥AC,BD⊥AA1,AC∩AA1=A,所以BD⊥平面ACC1A1.又因为CE⫋平面ACC1A1,所以CE⊥BD.8.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l B.m∥n C.n⊥l D.m⊥nA,∵α∩β=l,∴l⫋α,∵m∥α,∴m与l可能平行,也可能异面,故选项A不正确;对于选项B,D,∵α⊥β,m∥α,n⊥β,∴m与n可能平行,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故选项B,D不正确.对于选项C,∵α∩β=l,∴l⫋β.∵n⊥β,∴n⊥l.故选C.9.正四棱锥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棱锥的高为4,底面边长为2,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 B.16π C.9π D.,R2=(4-R)2+2,∴R2=16-8R+R2+2,∴R=,∴S表=4πR2=4π×π,选A.10.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l是一条直线,给出下列说法:①若l⊥α,α⊥β,则l⫋β②若l∥α,α∥β,则l⫋β③若l⊥α,α∥β,则l⊥β④若l∥α,α⊥β,则l⊥β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B.2C.3D.0①,若l⊥α,α⊥β,则l∥β或l⫋β,故①错误;对于②,若l∥α,α∥β,则l⫋β或l∥β,故②错误;对于③,若l⊥α,α∥β,则l⊥β,故③正确;对于④,若l∥α,α⊥β,则l⫋β或l∥β或l⊥β或l与β斜交,故④错误.11.(2018全国Ⅰ卷,文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B.2C.3D.2,易知N为的中点,将圆柱的侧面沿母线MC剪开,展平为矩形MCC'M',易知CN=CC'=4,MC=2,从M到N的路程中最短路径为MN.在Rt△MCN中,MN==2.12.导学号91134033如图所示,在棱长均相等的三棱锥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A.BC∥平面PDFB.DF⊥平面PAEC.平面PDF⊥平面PAEPDE⊥平面ABCBC∥DF,易得BC∥平面PDF,A成立;易证BC⊥平面PAE,BC∥DF,所以结论B,C均成立;点ABC上的射影为△ABC的中心,不在中位线DE上,故结论D不成立.(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6,设六棱锥的高为h,则V=Sh,∴×6h=2,解得h=1.设侧面高为h',则h2+()2=h'2,∴h'=2.∴正六棱锥的侧面积为6××2×2=12.14.某四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柱的体积为.,四棱柱高h为1,底面为等腰梯形,且底面面积S=×(1+2)×1=,故四棱柱的体积V=S·h=.15.将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直二面角A-BD-C,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ACD是等边三角形;③AB与平面BCD成60°角;④AB与CD所成的角是60°.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如图,①取BD的中点E,连接AE,CE,则BD⊥AE,BD⊥CE,而AE∩CE=E,∴BD⊥平面AEC,AC⊂平面AEC,故AC⊥BD.故①正确.②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AE=CE= a.由①知∠AEC=90°是直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AC=a,∴△ACD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③由题意及①知,AE⊥平面BCD,故∠ABE是AB与平面BCD所成的角,而∠ABE=45°,∴③不正确.④分别取BC,AC的中点M,N,连接ME,NE,MN,则MN∥AB,且MN=AB=a,ME∥CD,且EM=CD=a,∴∠EMN是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在Rt△AEC中,AE=CE=a,AC=a,∴NE=AC=a,∴△MEN是正三角形,∴∠EMN=60°,故④正确.16.设甲、乙两个圆柱的底面积分别为S1,S2,体积分别为V1,V2,若它们的侧面积相等,且,则的值是.r1,h1,r2,h2,则2πr1h1=2πr2h2,.又,所以,则.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四边形BCC1B1是圆柱的轴截面.AA1是圆柱的一条母线,已知AB=2,AC=2,AA1=3.(1)求证:AC⊥BA1;.AB⊥AC.因为AA1⊥平面ABC,所以AA1⊥AC.又AB∩AA1=A,所以AC⊥平面AA1B1B.因为BA1⫋平面AA1B1B,所以AC⊥BA1.Rt△ABC中,AB=2,AC=2,∠BAC=90°,所以BC=2.S侧=2π×3=6π.18.(本小题满分12分)四面体ABCD及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平行于棱AD,BC的平面分别交四面体的棱AB,BD,DC,CA于点E,F,G,H.(1)求四面体ABCD的体积;:四边形EFGH是矩形.,BD⊥DC,BD⊥AD,AD⊥DC,BD=DC=2,AD=1,∴AD⊥平面BDC.∴四面体体积V=×2×2×1=.BC∥平面EFGH,平面EFGH∩平面BDC=FG,平面EFGH∩平面ABC=EH,∴BC∥FG,BC∥EH.∴FG∥EH.同理EF∥AD,HG∥AD,∴EF∥HG.∴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又AD⊥平面BDC,∴AD⊥BC.∴EF⊥FG.∴四边形EFGH是矩形.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四边形ABCD为菱形,AB=2,BD=2,M,N分别是线段PA,P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ABCD;MN与BC所成角的大小.AC,交BD于点O.因为M,N分别是PA,PC的中点,所以MN∥AC.因为MN⊈平面ABCD,AC⫋平面ABCD,所以MN∥平面ABCD.(1)知MN∥AC,故∠ACB为异面直线MN与BC所成的角.四边形ABCD为菱形,边长AB=2,对角线长BD=2,故△BOC为直角三角形,且sin∠ACB=,故∠ACB=60°.即异面直线MN与BC所成的角为60°.20.(本小题满分12分)(2018全国Ⅰ卷,文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AB=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到达点D的位置,且AB⊥DA.(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BP=DQ=DA,求三棱锥Q-ABP的体积.由已知可得,∠BAC=90°,BA⊥AC.又BA⊥AD,所以AB⊥平面ACD.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CD⊥平面ABC.(2)由已知可得,DC=CM=AB=3,DA=3.又BP=DQ=DA,所以BP=2.作QE⊥AC,垂足为E,则QE DC.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所以QE⊥平面ABC,QE=1.因此,三棱锥Q-APB的体积为V Q-ABP=×QE×S△ABP=×1××3×2sin 45°=1.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证:BD∥平面FGH;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DG,CD,设CD∩GF=M.连接M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为AC的中点,可得DF∥GC,DF=GC,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则M为CD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所以HM∥BD,又HM⫋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DEF-ABC中,由BC=2EF,H为BC的中点,可得BH∥EF,BH=EF,所以四边形HBEF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HF.在△ABC中,G为AC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因为BD⫋平面ABED,所以BD∥平面FGH.HE.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由AB⊥BC,得GH⊥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HE,又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22.导学号91134034(本小题满分12分)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四边形ABB1A1和ACC1A1都为矩形.(1)若AC⊥BC,证明:直线BC⊥平面ACC1A1;(2)设D,E分别是线段BC,CC1的中点,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直线DE∥平面A1MC?请证明你的结论.ABB1A1和ACC1A1都是矩形,所以AA1⊥AB,AA1⊥AC.因为AB,AC为平面ABC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AA1⊥平面ABC.因为直线BC⫋平面ABC,所以AA1⊥BC.又由已知,AC⊥BC,AA1,AC为平面ACC1A1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C⊥平面ACC1A1.AB的中点M,连接A1M,MC,A1C,AC1,设O为A1C,AC1的交点.由已知,O为AC1的中点.连接MD,OE,则MD,OE分别为△ABC,△ACC1的中位线.所以,MD AC,OE AC,因此MDOE.连接OM,从而四边形MDEO为平行四边形,则DE∥MO.因为直线DE⊈平面A1MC,MO⫋平面A1MC,所以直线DE∥平面A1MC.即线段AB上存在一点M(线段AB的中点),使直线DE∥平面A1MC.。
(压轴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2)
3.设 , 为两条不同的直线, , 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 , ,则 ;
②若 , ,则 ;
③若 , , ,则 ;
④若 , ,则 与 所成的角和 与 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并称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在《九章算术》卷五商功篇中介绍了羡除(此处是指三面为等腰梯形,其他两侧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五面体)体积的求法.在如图所示的羡除中,平面 是铅垂面,下宽 ,上宽 ,深 ,平面BDEC是水平面,末端宽 ,无深,长 (直线 到 的距离),则该羡除的体积为()
D. , 与 所成的角,转化为 的大小, 的最小角是 与平面 所成的角,即 ,此时 ,所以 的最小角大于 ,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几何的综合应用,包含线线,线面角,垂直关系,首先会作图,关键选项是C和D,C选项的关键是 平面 ,点 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D选项的关键是知道先与平面中线所成角中,其中线面角是其中的最小角.
C. , ,则 D. , ,则
12.在正方体 中, 和 分别为 ,和 的中点.,那么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在矩形 中, , ,点E为 的中点,F为线段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 沿 折起,使得平面 平面 .设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详解】
依题意, ,而 ,
解得 ,记 的中心为О, 的中心为О1,则 ,
取 的中点 ,因为 , ,由勾股定理得 ,同理可得 ,
所以正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为即 , 为外接球的半径,
2019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7-1
§7 简单几何体的再认识7.1 柱、锥、台的侧面展开与面积1.一个矩形的边长分别为1和2,分别以这两边为轴旋转,则所形成的几何体的侧面积之比为( )A.1∶2B.1∶1C.1∶4D.4∶1 解析:以边长为1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侧面积S 1=2π×2×1=4π,以边长为2的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的侧面积S 2=2π×1×2=4π,所以S 1∶S 2=4π∶4π=1∶1.答案:B2.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a ,则该三棱锥的侧面积是( )A.3+√34a 2B.34a 2C.√62a 2D.√33a 2 解析:∵正三棱锥的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22a.∴S 侧面积=3×(√22a ×√22a ×12)=34a 2. 答案:B 3.已知圆柱O'O 的底面半径为3,母线长是底面半径的2倍,则圆柱O'O 的表面积为( )A .36πB .54πC .72πD .90π解析:因为母线l=2×3=6,所以S 侧=2π×3×6=36π,所以S 表=36π+2×π×32=54π.答案:B4.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以顶点A,C,B1,D1为顶点的正三棱锥的表面积为4√3,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A.√2B.2C.4D.2√2解析:设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侧面的对角线长为√2a,∴正三棱锥B1-ACD1的棱长为√2a,它的表面积为4×√3×(√2a)2=4√3,4∴a2=2,a=√2.答案:A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92 m2,则h=()A.2B.4C.5D.6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柱,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2+4+5+√32+42)h=92,即16h=64,解得h=4.2×2+52答案:B6.圆锥的中截面把圆锥侧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侧面积的比为()A.1∶1B.1∶2C.1∶3D.1∶4。
(最新整理)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带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带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带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带答案)的全部内容。
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它的六个这六个字母一,现放置成如图的三种不同的位置C
B A
A
D C
E
B C
17、【解析】。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4.1
§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第1课时平面性质1.两个平面重合的条件是()A.有四个公共点B.有无数个公共点C.有一条公共直线D.有两条相交公共直线解析:由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知D选项正确.答案:D2.与“直线l上两点A,B在平面α内”含义不同的是()A.l⫋αB.直线l在平面α内C.直线l上只有这两个点在平面α内D.直线l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α内答案:C3.有下列说法:①梯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平面内;②三条平行直线必共面;③有三个公共点的两个平面必重合.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B.1C.2D.3解析:梯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其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内,故①正确;两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平面,三条平行直线确定1个或3个平面,故②错误;三个公共点可以同在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上,故③错误.答案:B4.设P表示一个点,a,b表示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①P∈a,P∈α⇒a⫋α;②a∩b=P,b⫋β⇒a⫋β;③a∥b,a⫋α,P∈b,P∈α⇒b⫋α;④α∩β=b,P∈α,P∈β⇒P∈b.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5.三棱台ABC-A'B'C'的一条侧棱AA'所在直线与平面BCC'B'之间的关系是()A.相交B.平行C.直线在平面内D.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解析:棱台就是棱锥被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所以延长棱台各侧棱可以恢复成棱锥的形状,由此可知三棱台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与其对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答案:A6.如图所示,平面α∩平面β=l,A∈α,B∈α,AB∩l=D,C∈β,且C∉l,则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 A.直线AC B.直线BCC.直线ABD.直线CD解析:由题意知,平面ABC与平面β有公共点C,根据公理3,这两平面必定相交,有且只有一条经过C 的交线,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只要再找到两平面的另一个公共点即可.显然点D在直线AB上,从而它在平面ABC内,而点D又在直线l上,所以它又在平面β内,所以点D也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公共点.因此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是直线CD.答案:D7.已知点P在平面α外,点A,B,C在平面α内且不共线,A',B',C'分别在PA,PB,PC上,若A'B',B'C',A'C'与平面α分别交于D,E,F三点,则D,E,F三点()A.成钝角三角形B.成锐角三角形C.成直角三角形D.在一条直线上解析:本题考查三点关系,根据两平面公共点在其交线上,知D,E,F三点共线,故选D.答案:D8.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R分别是AB,AD,B1C1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Q,R的截面图形是()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解析:如图所示,作GR∥PQ交C1D1于G,延长QP与CB延长线交于M,连接MR交BB1于E,连接PE.同理延长PQ交CD延长线于点N,连接NG交DD1于F,连接QF.所以截面PQFGRE为六边形.故选D.答案:D9.四条线段首尾相接得到一个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两条对角线时,能得到一个平面图形. 解析:由公理1,2知当两条对角线相交时为平面图形,当两条对角线不共面时为空间四边形.答案:相交10.一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当三点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平行,当三点不在另一个平面同侧时,这两个平面相交.答案:平行或相交11.过已知直线a外的一点P,与直线a上的四个点A,B,C,D分别画四条直线,求证: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证明:如图所示,因为点P在直线a外,所以过直线a及点P可作一平面α,因为A,B,C,D均在a上,所以A,B,C,D均在α内,所以直线PA,PB,PC,PD上各有两个点在α内,由公理2可知,直线PA,PB,PC,PD均在平面α内,故这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12.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M,N分别是AA1,D1C1的中点,过D,M,N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下底面相交于直线l.试画出直线l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连接DM并延长,交D1A1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NP',则直线NP'即为所求直线l.理由如下:如图所示,连接DN, ∵P'=DM∩D1A1,且DM⫋平面DMN,D1A1⫋平面A1B1C1D1,∴P'∈平面DMN∩平面A1B1C1D1.又N∈平面DMN∩平面A1B1C1D1,∴由公理3知,直线NP'为平面DMN与平面A1B1C1D1的交线.。
新版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2习题:第1章立体几何初步 1.5.1.2
第2课时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三个不重合平面α,β,γ,一条直线l ,要得到α∥β,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中的( )A.l ∥α,l ∥β,且l ∥γB.l ⫋γ,且l ∥α,l ∥βC.α∥γ,且β∥γD.以上都不正确解析:α∥γ⇒α与γ无公共点β∥γ⇒β与γ无公共点}⇒α与β无公共点⇒α∥β. 答案:C2.以下命题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假设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和平面β平行,那么平面α∥平面βB .假设一条直线和平面α,β都平行,那么α∥βC .假设平面α∥β,那么平面α内的任一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D .假设直线l ∥平面α,那么l 与平面α内所有直线平行解析:A 错误.因为平面α内的这两条直线不一定是相交直线;B 错误,平面α与β还可能相交;C 正确,因为线面无公共点;D 错误,l 还可能与α内的直线异面.答案:C3.直线l ,m ,平面α,β,那么以下命题正确的选项是( )A .m ∥l ,l ∥α⇒m ∥αB .l ∥β,m ∥β,l ⫋α,m ⫋α⇒α∥βC .l ∥m ,l ⫋α,m ⫋β⇒α∥βD .l ∥β,m ∥β,l ⫋α,m ⫋α,l ∩m =M ⇒α∥β解析:A 中,m 可能在α内,也可能与α平行;B 中,α与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C 中,α与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D 中,l ∩m =M ,l ,m 分别在平面α内,且l ,m 分别与平面β平行,依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α∥β.答案:D4.在正方体EFGH -E 1F 1G 1H 1中,以下四对截面中,彼此平行的一对截面是( )A.平面E 1FG 1与平面EGH 1B.平面FHG 1与平面F 1H 1GC.平面F 1H 1E 与平面FHE 1D.平面E 1HG 1与平面EH 1G解析:如下图,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E 1FG 1∥平面EGH 1.应选A .答案:A5.过平行六面体ABCD -A1B1C1D1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DBB1D1平行的直线共有条.解析:如下图,设M,N,P,Q为所在棱的中点,易知平面MNPQ∥平面DBB1D1,那么过M,N,P,Q这四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的直线与平面DBB1D1平行,这种情形有6条,同理,经过BC,CD,B1C1,C1D1四条棱的中点也有6条,故共有12条.答案:126.在空间四边形PABC中,A1,B1,C1分别是△PBC,△PCA,△PAB的重心,那么平面ABC与平面A1B1C1的位置关系是.解析:如下图,连接PC1,PA1,并延长分别交AB,BC于E,F两点,∵C1,A1分别为重心,∴E,F分别为AB,BC的中点,连接EF.又PC1C1E =PA1A1F=2,∴A1C1∥EF.又EF为△ABC边AC上的中位线,∴EF∥AC,∴AC∥A1C1,又A1C1⊈平面ABC,AC⫋平面ABC,∴A1C1∥平面ABC,同理A1B1∥平面ABC,A1B1∩A1C1 =A1, ∴平面A1B1C1∥平面ABC.答案:平行★7.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E,F,G,H分别是棱CC1,C1D1,D1D,CD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M 在四边形EFGH及其内部运动,那么M满足时,有MN∥平面B1BDD1.解析:如下图,当点M在线段FH上时,∵HN∥BD,MH∥DD1,∴平面MNH∥平面BDD1B1, ∴MN∥平面B1BDD1.答案:点M在线段FH上移动8.如下图,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E,F,G分别为AA1,AB,AC的中点,M,N,P分别为A1C1,A1B1,C1C的中点.求证:平面EFG∥平面MNP.证明连接A1C,在四边形ACC1A1中,E,G分别为AA1,AC的中点,所以EG∥A1C.同理MP∥A1C,所以EG∥MP.又因为EG⫋平面EFG,MP⊈平面EFG,所以MP∥平面EFG.因为M,N分别为A1C1,A1B1的中点,所以MN∥B1C1.同理可得,FG∥BC.又因为BC∥B1C1,所以MN∥FG.而MN⊈平面EFG,FG⫋平面EFG,所以MN∥平面EFG.又因为MN∩MP =M,所以平面EFG∥平面MNP.9.如下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 -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求证:(1)GE ∥平面BB 1D 1D ;(2)平面BDF ∥平面B 1D 1H.证明(1)如下图,取B 1D 1的中点O ,连接GO ,OB ,易证OG ∥B 1C 1,且OG =12B 1C 1,BE ∥B 1C 1,且BE =12B 1C 1.∴OG ∥BE 且OG =BE ,∴四边形BEGO 为平行四边形,∴OB ∥GE.∵OB ⫋平面BB 1D 1D ,GE ⊈平面BB 1D 1D ,∴GE ∥平面BB 1D 1D.(2)由正方体的性质,易知B 1D 1∥BD ,且易证BF ∥D 1H. ∵B 1D 1⊈平面BDF ,BD ⫋平面BDF ,∴B 1D 1∥平面BDF.∵D 1H ⊈平面BDF ,BF ⫋平面BDF ,∴D 1H ∥平面BDF.又B 1D 1∩D 1H =D 1,∴平面BDF ∥平面B 1D 1H.★10.如下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 1B 1的中点是P ,问过点A 1作与截面PBC 1平行的截面也是三角形吗?并求该截面的面积.解如下图,取AB 的中点M ,C 1D 1的中点N ,连接A 1M ,A 1N ,CM ,CN.因为A1N PC1 MC,所以四边形A1MCN是平行四边形.又A1N∥PC1,A1N⊈平面PBC1,PC1⫋平面PBC1,所以A1N∥平面PBC1.同理A1M∥平面PBC1.又A1M∩A1N =A1,所以平面A1MCN∥平面PBC1.而过点A1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平面PBC1平行.=2√6.故过点A1作与截面PBC1平行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A1MCN.容易求得S▱A1MC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平行关系的性质
1.已知直线a∥平面α,点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直线a的直线()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C.只有一条,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答案:C
2.平面α∥平面β,AB,CD是夹在α和β间的两条线段,E,F分别为AB,CD的中点,则EF与α()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不能确定
解析:当AB,CD共面时,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F∥α;当AB,CD不共面时,连接AD,并取AD的中点M,连接EM与FM,则可得EM∥平面β,且FM∥平面α.故平面EFM∥平面α,即EF与α平行.
答案:A
3.用平面α截一个三棱锥,如果截面是梯形,那么平面α必定和这个三棱锥的()
A.底面平行
B.一个侧面平行
C.平行于两条相对的棱
D.仅与一条棱平行
解析:当平面α平行于某一个面时,截面为三角形,
故A,B错;当平面α∥SA时,如图所示.
SA⫋平面SAB,平面SAB∩α=DG,
所以SA∥DG,同理SA∥EF,所以DG∥EF,同理若BC∥α时得到GF∥DE,因为截面是梯形,所以只能有一条棱与之平行.
答案:D
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直线b⫋β,则a∥b;
②若直线a∥直线b,a⫋平面α,b⫋平面β,则α∥β;
③若直线a∥平面α,a∥平面β,则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解析:对于①,a,b可能异面;对于②,α,β可能相交;对于③,α,β可能相交.
答案:A
5.若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三点都不在平面α内,则这三点确定的平面β与α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无法确定
解析:若三点在平面α的同侧,则三点确定的平面β与已知平面α是平行的;若三点分别在α的异侧,则这三点所确定的平面与平面α相交.故选C.
答案:C
6.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棱AA1的中点,过C,M,D1作正方形的截面,则截面的面积为()
A.9
B.
C.18
D.
解析:如图所示,由面面平行的性质知截面与平面ABB1A1的交线MN是△AA1B的中位线,所以截面是梯形CD1MN,且MN=,CD1=2,CN=D1M=,
所以梯形的高为h=-,
所以S=×(+2)×.
答案:B
7.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过BD1的平面分别与AA1,CC1交于M,N,则四边形BND1M的形状为.
解析:设过BD1的平面为α,因为平面ABB1A1∥平面CDD1C1,α∩平面ABB1A1=BM,α∩平面
CDD1C1=D1N,所以BM∥D1N,同理可得BN∥D1M,所以四边形BND1M为平行四边形.
答案:平行四边形
8.若空间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8和12,过AB的中点E且平行于BD,AC的截面是四边形,则此四边形的周长为.
解析:如图所示,设截面为EFGH,因为AC∥平面EFGH,平面ACB∩平面EFGH=EF,AC⫋平面ABC,所以AC∥EF,同理可得GH∥AC,所以EF∥GH.同理FG∥EH,故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的周长为2(EF+EH)=AC+BD=20.
答案:20
9.如图所示,P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α分别交线段PA,PB,PC于点A',B',C'.若
,求△
的值.
△
解∵平面α∥平面ABC,平面PAB∩平面α=A'B',平面PAB∩平面ABC=AB,
∴A'B'∥AB.
同理可得B'C'∥BC,A'C'∥AC.
∴∠B'A'C'=∠BAC,∠A'B'C'=∠ABC,∠A'C'B'=∠ACB,
∴△A'B'C'∽△ABC.
又PA'∶A'A=2∶3,
∴PA'∶PA=2∶5,
∴A'B'∶AB=2∶5.
∴S△A'B'C'∶S△ABC=4∶25,即△
.
△
★10.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线段PQ,PF,QC分别交平面α于A,B,C点,交平面β于D,F,E 点,PA=9,AD=12,DQ=16,△ABC的面积是72,试求△DEF的面积.提示:S△DEF=·DF·DE·sin∠EDF,S△ABC=·AB·AC·sin∠CAB
解因为平面α∥平面β,
所以AB∥DF,AC∥DE,
所以∠CAB=∠EDF.
在△PDF中,AB∥DF,
DF=·AB=AB,
同理DE=AC.
S△DEF=AB·AC·sin∠CAB=S△ABC=96.
★11.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BC的中点.
(1)若E为A1C1的中点,求证:DE∥平面ABB1A1;
(2)若E为A1C1上一点,且A1B∥平面B1DE,求的值.
(1)证明取B1C1的中点G,连接EG,GD,如图所示,
则EG∥A1B1,DG∥BB1.
又EG∩DG=G,
所以平面DEG∥平面ABB1A1.
因为DE⫋平面DEG,
所以DE∥平面ABB1A1.
(2)解设B1D交BC1于点F,
则平面A1BC1∩平面B1DE=EF.
因为A1B∥平面B1DE,A1B⫋平面A1BC1,
所以A1B∥EF,
所以.
又,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