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川崎病患儿超声冠状动脉影像分析
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
4参 考文 献
1陈 常 佩 . 兆 龄 . 产 科 彩 色 多 普 勒 诊 断 学 .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陆 妇 北 人
1 98 1 3 9 .4
宫颈 流 出 . 还有 部分 液体 经输 卵管 流人腹 腔 ( 输 卵 如
管通 畅 良好 )使 官腔 内存 不住 能满 足观 察所 需 的最 . 低液体 量 . 无法 清晰 显示宫 腔病 变 , 会给 我们 正 确判
2 陈善 蓉 . 阴道 超 声 对 宫 腔 内异 常 回 声 的鉴 别 诊 断 价 值 . 国超 声 经 中
诊断 杂 志 , 0 6 7 2 : 4 2 0 , ( ) 17
3黄 雪 兰 .超 声 诊 断 子 宫 内 膜 病 变 的 价 值 .实 用 医 技 杂 志 ,0 5 1 2 0 ,2
冠状 动脉 的开 口 、 内径 、 端 走 行 及 其血 流特 点 。结 果 本 组 5 近 9例 患 者 , 并 冠状 动脉 损 害 者 2 合 3例 (8 % )其 中左 冠 状 动 脉 损 3. 9 ,
学造 影 检查无 助 于清 晰显示 子 宫轮廓 ,因此 只能配
合 经 阴道彩 色多普 勒 检查 , 而不 能替 代它 。 通 过对 本组病 例 分析 研究 ,得 出经 阴道 彩色 多
及 内膜增 殖 时较 困难 . 特异 性不 高 , 确 率低 。子 宫 准
内膜病 变 的超 声诊 断 以前 多 靠 官 腔 镜 、碘 油造 影 ,
而经 输卵 管 向盆 腔种 植转 移 .故我 们一 般不 主 张对 此类 患者 行宫 腔造影 术 本组 病例 均在 患 者 阴道 清 洁度 I Ⅱ度 . 除性 病前 提 下行 宫腔声 学造 影 , ~ 排 也 有效地 减 少其 副作用 及并 发症 的发 生 。宫腔 声 学造 影 时 . 一些子 宫颈松 弛 的患 者 , 体边 被注 入 边经 有 液
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的价值研究
周 小平 祝伟 宏 姚 一 明 江秋 香 郭 良斌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 图对小儿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检测 的价值。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 断仪 检查 ,于患儿睡 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 ,结合 临床表现将冠脉病变分为异 常和正常 两种 ,正常冠状动脉 内径 <3.0 mm, 异 常 冠 状 动 脉 内径 t >3.0 I111TI。 结果 超 声 心 动 图 检 测 后 发现 冠 脉 扩 张 者 为 47例 ,占 35.6% ,正 常冠 脉 者为 64.4% , 较 精 确 的发 现 单 纯 左 冠 状 动 脉 扩 张者 21例 ,占 44.7% ,单 纯 右 冠 状 动 脉扩 张者 12例 ,占 25.5% ,左 右 冠 状 动 脉 均 扩 张者 14例 ,占 29.8% 。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有效检测 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变化 ,且能精确定位 ,对于临床治疗起 到 一 定 的指 导作 用 。
断 杂 志 ,2006,7(7):527—528.
[3]赵晓兰 ,装佩春 ,刘宝 民,等.冠状 动脉超声显像研究川崎病冠状
动 脉 瘤 :十二 年 回顾 分 析 .中 国超 声 医学 杂 志 ,1997,13(7):53. [4]徐晖 ,张军,李军 ,等.超声心动图对非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 的临
图 1 患 儿 左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早 期 发 现 患 儿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情 况 ,对 临 床 早 治 疗 ,避 免
作 者 单位 :423000湖 南 省 郴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儿 童 医 院 通讯作者 :周小平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进 一 步 发 展 ,极 为 重 要 ,过 去 对 患 儿 冠 状 动 脉 的 评 价 常 采 用 冠 状 造 影 ,但 其 损 伤 性 大 ,所 以 临 床 上 急 需 一
不典型川崎病28例临床观察
山
医学院学 Nhomakorabea报
J OURNAL OF T S AI HAN ME CAL COL EGE Vo. 9 No 0 2 0 DI L 12 .1 0 8
不 典 型 川 崎 病 2 例 临 床 观 察 8
韩冬梅 , 朱春 萍 , 文 华 甄
( 岛市第八人 民医院药剂科 , 青 山东 青 岛 2 60 ) 6 10
关键 词 : 川崎病; 不典 型;诊断 中图分类号 : 7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47 1 (0 8 1 8 00 R2 B 10 —15 2 0 )0 4 -2
川崎病 ( D) K 又称皮 肤 粘膜 淋 巴结 综合 征 , 是一 种病 因 未明 的全 身 血 管 炎 为 主要 病 变 的急 性 发 热 出疹 性 小 儿 疾 病 。典 型 的 K 诊 断 并 不 困 难 。但 D 是 , 年来 不 典 型 K 近 D其 发 病 率逐 渐 增 多 。 由 于其
12 临床 表现 .
川崎 病是 一 种 以发 热 , 膜 炎 , 疹 , 淋 巴结 粘 皮 颈 肿大 和肢端 改 变 为特 征 的 急性 血 管 炎 . 可 累及 心 常 脏、 肾脏 、 消化 道等 多 脏 器 损 害 , 中心 血管 损 害 最 其
为突 出 , 是导 致 小 儿后 天 性 心 脏 病 的 主要 原 因之 也
一
表 1 2 8例不典 型 K D患儿的 6项主要症状体 征发 生情况
。
典型 K 诊 断 标 准 … 为 : 热 > D 发 5天 , 具 有 并
以下 主要 临床 表现 5项 中 4项或 以上 : 双 侧 眼球 ① 结 膜 充血 ; 口唇 和 口腔改 变 ( ② 口唇 潮 红 , 梅 舌 , 杨 弥漫 口腔 及咽部 粘 膜 充血 ) ③ 多形 性 皮 疹 ; 四肢 ; ④
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内径Z值的临床意义分析
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内径Z值的临床意义分析雷国龙【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21【总页数】2页(P3517-3518)【关键词】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冠脉内径Z值; 儿童【作者】雷国龙【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 4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5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病变,是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予以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意义[1]。
以往临床仅通过测量冠脉实际内径来评价冠脉的扩张情况,以辅助诊断川崎病,但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准确性不高,近年来临床采用经体表面积矫正的标准值(Z值)反应冠脉的结构变化,本文中主要分析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内径Z值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65例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
疾病组患儿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川崎病诊断指南》的诊断标准[2],两组受检者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天性心脏病者,排除各种出疹性传染病、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与川崎病症状类似者。
疾病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3.8±1.2)岁,发热时间1~20d,平均发热时间(9.5±3.0)d;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年龄(4.0±1.2)岁。
两组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美国GE VOLUSON S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探头频率1.5~5MHz,在受检者处于安静合作状态或睡眠状态下实施检查,常规扫查心脏的结构和血流情况,记录心电图并储存动态图像,通过回放测量。
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临床探索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方法韩琴,潘颖 (宜兴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宜兴 2142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对小儿川崎病患者进行研究,共计60例,诊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21年6月,根据患儿有无川崎病典型表现分组。
典型川崎病组30例,设置为对照组;不典型川崎病组30例,设置为观察组。
结合小儿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对比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治疗与转归情况。
结果:观察组确诊前发热时间长于对照组,颈部淋巴结肿大概率为60.00%,肛周蜕皮为53.33%,口唇皲裂为50.00%,皮疹为40.00%,结膜充血为30.00%,手足硬肿为26.67%,指趾端膜样蜕皮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90.00%、83.33%、80.00%、66.67%、63.33%、56.67%和50.00%,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影像学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00.12±4.72)g/L,高于对照组的(90.18±5.16)g/L;C反应蛋白为(82.56±20.44)mg/L,低于对照组的(112.78±28.24)mg/L,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随访,完全康复,无严重后遗症,未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小儿不典型川崎病患者病情复杂,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准确诊断疾病,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的发生;同时以诊断结果为依据,予以针对性治疗,以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小儿患者;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不典型川崎病也被称作不完全川崎病,指的是患儿病情不满足典型患儿诊断标准,但其发展趋势有典型临床特点。
与典型川崎病比较,不典型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足,缺乏典型性,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比较严重,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对小儿健康生长不利[1]。
川崎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超声诊断很关键
川崎病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超声诊断很关键曾涛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特异性损害冠状动脉是其最为主要的并发症,目前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冠狀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并且是年轻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据统计,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为18.6%~26.0%。
一旦造成冠状动脉损伤,需终身监测冠脉和心肌灌注改变,因此持续性、非侵入性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超声检查。
川崎病初期患者会出现高烧的症状,而且这种高烧会持续5天以上,有的可能长达两周,有的高烧退去没两天就又出现高烧。
在持续发高烧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脸部会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身体上也会出现很多大小不一、形态多样的斑丘疹,但是这些斑丘疹不疼也不痒;眼结膜会出现充血的症状,其中一小部分患者会并发化脓性结膜炎;唇部也会出现肿胀、干裂以及出血的症状,舌头呈现杨梅舌的形态,口腔黏膜充血,但是不会出现溃疡的症状。
此外,川崎病还会引发冠状动脉扩张以及心肌损害等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常在发病6周后达到峰值,此后冠脉将经历终生动态病理变化,包括冠脉扩张、冠脉瘤、狭窄、闭塞及粥样硬化、动脉瘤处血栓形成,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甚至猝死。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发高烧的情况就要立即送医,这样才能够及早发现川崎病。
实验室检查以及辅助检查是川崎病的两种检查方式。
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进行血清学检查,如果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增加、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再结合临床症状,就能诊断川崎病。
辅助检查主要指心电图和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心血管并发症。
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看到患者的心内结构以及心腔大小,能检测出患者右冠状动脉以及左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前降支内径,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出现扩张,动脉内膜是否光滑,动脉管壁是否增厚,这样就能够诊断出患者是否出现冠状动脉扩张、冠脉瘤等心血管并发症。
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检测结果分析
20 0 2年第 4 2卷第 9 山东 医药 期
・
临床 研 究 ・
川 崎 病 患 儿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检 测 结 果 分 析
庄建新 汪 翼 于永 慧 韩秀珍 韩 波 ( 山东省 立 医院 山 东济 南 2 0 2 ) 5 0 1
川崎病 ( KD) 称 皮 肤 粘 膜 淋 巴 结 综 合 征 又 ( L ) 是一种 以全身 血管 炎 为 主要 病理 改 变 的急 Mc s , 性 发热 性 出疹 性小 儿疾 病 , 主要 累及冠 状动 脉 ( A) c , 急性 期 可致 冠 状 动脉 扩 张 、 冠状 动 脉瘤 , 后期 可引 起 冠状 动 脉 狭窄 、 栓性 梗 塞 , 血 甚至 心 肌 梗死 。 我们 采 用 超声 心 动 图技 术对 7 O例 KD患 儿 的 心脏 结 构 ( 特 别是 C 内径 ) A 进行 检 测 , 旨在 探 讨 KD 患 儿 C 病 A 变 的发 生情 况 , 临床早 期 诊断 和治疗 提供依 据 。 为 1 资料 与方 法 l l 临床 资料 _ 本 组男 5 例 , 1 l 女 ; 9例 年龄 1 月 个 至 l 1岁 , 均 3 1 平 . 8岁 , 中 4岁 以内 5 例 ; 程 3 其 O 病 天至 3个 月 , 中 3 7 3 其 ~ 天 2例 , 2 ~1 5天 3例 , 3 ~ O 天 l 例 , 个 月 3 。0例 均符 合 日本 川 崎病研 究 2 ~3 例 7 委员 会 1 8 9 4年修 订 的 KD 诊断 标 准 , 中具 备 诊 其 断标准 中主要 表现 6项者 4 3例 、 项 者 1 5 8例 、 项 者 4 7例 、 者 2 ; 备主 要表 现 4项 和 3 的 9 患 3项 例 具 项 例
般 的临床检 查方法 多不 能发 现 , 冠状 动脉 造影 术最
非典型川崎病临床诊治分析
病 程 1 0d内确 定 诊 断 , 于静 脉 注 射 丙 种 球 蛋 白 , m / g 连用 3— , 0 gk , 5d 同时 口服肠溶 阿斯 匹林每天 3 / g 热退后减至每天 3~ 0mgk , 5
mgk , / g 症状消失、 直至 E R, S C反应蛋 白恢复正常。5 2例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 , 8例冠状 动脉扩张者经治
困难 , 易 漏 诊 和 误 诊 。 现将 本 院 20 容 0 6年 3月 至 20 0 9年 1 2
l 2月发病 7例 。 本组 6 0例均有发热 , 留热 3 稽 2例 、 弛张热
月收治 的 6 0例非典 型 K D进行 回顾分析 , 总结如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12 临床表现 .
疗 1 月后 复查正常 4例 、 月正常 2例 、 个 2个 3个月正常 2例 。结论 排除其他疾病 排除及 时拟诊 , 正规 治疗 , 减少冠状 动脉病变 的发生 。 【 关键词 】 非典型川崎病 ; 特征 ; 治 诊 J 崎病 (a aai i ae K ) I I kw sk ds s , D 又称皮肤粘膜淋 巴结综合 e 征, 是一种 以全身血 管炎 变为主 要病 理改变 的急性 发热 、 出 疹性 疾 病 , 是 引 起 儿 童 后 天 性 心 脏 病 的 主 要 原 因 。 由于 本 它 K D患者 6 0例 , 3 男 5例 , 2 女 5例 。起 病后 1~3d入 院 l 3 例 , 7d入 院 3 3— 5例 , 7~1 0d入 院 l 2例 ,9例在 急性期 入 4 院 ,1例在亚 急性期 人院 ; 1 发病 年龄 5个 月 一8岁 ; 中 <1 其 对于发热 5d以上 的儿童 , 尤其是 婴幼儿 , 有结膜充血 、 唇红 干裂 , 小板进行性增高者 , 血 血沉升高 、 c反应蛋 白增高 , 尽早行心脏彩超检 查 ,
a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
•心血管超声影像学•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范舒旻 夏焙 陈伟玲 刘晓 许娜 于红奎 林洲 欧福祥吴姗 曾德俊 黄兵旋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定量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612例KD患儿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及其临床表现。
将冠状动脉内径转换为Z值,KD患儿按冠状动脉Z值的大小分为4组,无扩张组(ND)415例、小冠状动脉瘤组(SCAAs)133例、大冠状动脉瘤组(LCAAs)47例及巨大冠状动脉瘤组(GCAAs)17例,比较各组患儿间性别、年龄、典型病例比例、发热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血小板),以及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及其Z值变化。
结果 ND组KD患儿发热天数为(7.75±3.12)d、SCAAs组为(8.50±4.12)d、LCAAs组为(8.57±3.58)d、GCAAs组为(11.88±4.33)d,各组KD患儿发热天数随冠状动脉Z值的增大有逐渐延长的趋势(F=22.375,P<0.05)。
各组KD患儿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36、1.116、0.121,P均>0.05);但各组KD患儿血小板数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量随冠状动脉Z值增大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GCAAs组患儿的血小板数量最高(F=22.029,P=0.000)。
与急性期比较,ND组的患儿在恢复期冠脉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34)mm vs(2.33±0.36)mm,t=1.926,P>0.05],但其Z值的比较(0.41±0.82 vs 1.17±0.75)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2,P<0.05);并且SCAAs组(1.32±0.89 vs 3.40±0.62)、LCAAs组(3.12±2.27 vs 6.20±1.28)、GCAAs组(11.88±6.77 vs20.4±9.70)冠状动脉内径Z值均比急性期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3、4.579、3.480,P均<0.05)。
川崎病冠脉增宽标准
川崎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可能导致冠状动脉损伤。
在进行川崎病冠脉增宽筛查时,通常会使用超声心动图来检测心脏是否有异常。
在超声心动图结果中,冠状动脉的正常大小是具有一定范围的。
一般来说,右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在3-7mm,左冠状动脉内径正常值在4-12mm。
如果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川崎病冠脉增宽,通常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伤。
川崎病冠脉增宽的标准在不同研究中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如果川崎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径大于正常值上限,但仍在一定范围内,可能被视为川崎病冠脉增宽。
轻度增宽可能意味着血管的扩张,而严重增宽则可能表明存在血管损伤或炎症。
在评估川崎病冠脉增宽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家族史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冠脉损伤的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川崎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然而,如果冠脉损伤严重或持续存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和预后。
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对于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总之,川崎病冠脉增宽的标准可能因研究、人群和超声仪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评估川崎病患者时,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家族史以及超声心动图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建议患者在确诊川崎病后,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更多信息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取。
中国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因素的临床分析
[ 2 ] 罗启龙, 连 启 辉, 林 文伟 . 比索洛 尔 治 疗 充血 性 心 力 衰竭 的临 床
现象 ,这是一 种恶性循环 ,会导致 患者 的心功 能进一步 下降 ,心衰 的 程度 也进 一步加 重。近年 来许 多研究 指 出 】 ,D - 受体 阻滞剂 能够有
效 的改善患者 的心功能情 况 ,对心 衰有 着很好 的疗 效 。美 托洛尔作为
虱睚|巨—盈同
2 0 1 3 年 2月第 1 1 卷 第5 期
・
临床研究 ・ 5 3 1
异 ,不具 有统 计学意义 >0 . 0 5 )。具体数据见 表2 。 表 1观 察组和 对 照组 患者 的 治疗 效果 统室 率 ,调整 室壁张
儿茶 酚胺 的浓 度逐渐 降低 的同时也 会抑制 肾素- 血管 紧张素一 醛 固酮 系 统 的激 活 ,长 时间的减少血 管加压素 的分泌 ,这 样一来 ,有 效的减 少 了外周 循环的 阻力 ,也就减 轻了患者心 脏的负担 ,确保患者 的心脏 功
[ 4 ] 李小 鹰 . 充 血性 心 力 衰竭 的 药物 治疗 [ J ] . 华 北 国 防医药 , 2 0 0 7 , 1 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价值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分别行二维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
结果 60例患儿中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冠状动脉病变41例(68.33%),经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出冠状动脉病变52例(86.67%),以单纯左冠状动脉病变为多,三维超声心动图较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内膜的变化,对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更敏感、准确、诊断率更高。
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更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为临床的早期诊疗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检查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图不典型川崎病冠状动脉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婴幼儿发热性疾病,伴皮肤黏膜病变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本病的病理基础为非特异性脉管炎,表现为主动脉主要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特别表现于冠状动脉、头臂动脉及腹腔动脉等。
不典型川崎病(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AKD),是指未达到典型川崎病(KD)诊断标准,但疾病的发展符合KD特点,并且排除其它已知疾病或具有心管血并发症者。
川崎病对心脏的损害已经成为小儿最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的病因之一[1],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患儿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或心功能不全[2]。
近年来,K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以不典型川崎病(AKD)上升比例明显,AKD临床特异性差,很难与其他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从而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带来较大困难,患儿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延误病情,加重预后。
目前,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于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研究很少,本研究对60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二维及三维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及对比,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对AKD早期诊断的价值。
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
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冠状动脉病变。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方便、快速、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
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影响全球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川崎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如高热持续不退、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症状。
然而,冠状动脉病变是川崎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通过实时成像和多普勒技术,直观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川崎病患儿而言,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关于冠状动脉内径的重要信息。
根据正常儿童的冠状动脉内径,我们可以计算出Z值,以评估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冠状动脉内径Z值是通过将患儿的冠状动脉内径与正常儿童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出一个标准差得分。
通常,Z值在-2到+2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Z值小于-2表示冠状动脉内径明显狭窄,而Z值大于+2则表明冠状动脉内径明显扩大。
因此,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可以评估病变的程度。
根据研究结果,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未破裂囊肿、动脉壁增厚、动脉壁脱落、动脉瘤和动脉瘤闭塞。
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并在不同阶段的病变中提供定量化的信息,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此外,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在长期随访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监测患儿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趋势,并提醒医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这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非常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并不是单一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工具,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a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
a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川崎病是全身性血管炎,可能造成冠状动脉损伤,超声心动图是川崎病患儿经常要做的一项检查,是评估冠状动脉的主要手段。
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中,中国儿童的冠状动脉主干内径正常值是3岁以下<2.5mm,3-9岁<3mm,9-14岁<3.5mm。
冠状动脉内径超过正常范围或局部扩张,即可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形成。
日本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大的诊断标准是5岁以下冠状动脉主干内径>3mm,5岁以上>4mm,或内径大于近端连接血管直径的1.5倍以上。
我国的标准和日本的标准年龄跨度都比较大,目前主张用Z值,即体表面积校正的冠状动脉管腔内径来进行评估,会更加客观。
同龄的患儿由于胖瘦高矮不同,体表面积不同,血管内径也不同。
我国的Z值没有相对参考值,目前采用的是日本或加拿大的Z值评估标准,Z值<2为正常,远端冠状动脉及其他非冠状动脉血管≥相邻内径的1.5倍为异常。
用Z值来评估冠脉的正常值,对患儿而言更加有针对性。
川崎病超声诊断标准
川崎病超声诊断标准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安全、可重复、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因此,本文将从超声诊断角度出发,探讨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
首先,川崎病的超声诊断需要关注心脏和血管的检查。
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而血管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外周血管炎症的表现,如动脉壁增厚、管腔扩张等情况。
在超声检查中,应当重点关注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以及外周血管的异常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还需考虑到心脏超声图像的特征。
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冠状动脉瘤的表现为局部血管腔扩张,通常呈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晰,内部血流速度缓慢。
而冠状动脉狭窄则表现为血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加快,可出现搏动血流信号。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发现心脏瓣膜炎症、心包炎等并发症,对于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上,川崎病患儿常表现为高热、结膜充血、唇舌炎、手足红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情况。
超声诊断应当结合这些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从而提高川崎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
综上所述,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诊断技术,通过对心脏和血管的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为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临床医生应当加强对川崎病超声诊断标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为患儿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小儿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
小儿川崎病的超声诊断标准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表现主要有发热、皮肤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等。
主要病理变化是以冠状动脉损害为主的全身血管炎。
发病年龄:婴儿与儿童,好发于6-18月的婴幼儿,80%-85%的患者在5岁以内。
男女比例为1.35:1-1.5:1。
文献报道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依次LCA、RCA。
诊断标准: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川崎病。
(1)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2)唇充血皴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3)四肢变化:急性期(1-11天),手足指趾肿胀,掌跖潮红;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
(4)躯干、四肢多形性红斑。
(5)颈部淋巴结肿大。
注:如5项临床表现中不足4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损害,亦可确诊川崎病。
如发热只伴有其他三项,但见冠状动脉瘤者亦可诊断。
川崎病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以冠状动脉损害为主的全身血管炎。
可以导致冠状动脉的扩张、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血栓。
发生部位多为左右冠状动脉的近端。
超声表现:1.冠状动脉改变。
2.急性期可见心包积液、左室内径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3.可出现心功能变化及节段性心肌运动障碍。
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速度可正常,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和位移及舒张期速度低于正常儿童。
4.CDFI显示冠状动脉内血流信号缓慢,可呈现涡流。
(胸骨左缘主动脉短轴切面扫查,10~11点钟位置可见扩张的右冠脉主干,内径约0.60 cm。
)(3~4点钟位置可见扩张的左冠脉主干和前降支及回旋支近段,左冠脉主干内径约0.45 cm,整个冠脉扩张较均匀,其内未见血栓形成。
)(冠脉多普勒血流检查可检测到左冠脉主干血流信号及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左心二腔切面、心尖四腔切面等非标准多切面探查未见明显远端冠脉扩张,左心二腔切面可检测到前降支远端的血流信号及频谱,未见明显异常。
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
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以高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等为特征。
然而,有些患儿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不符合传统的川崎病诊断标准,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识别能力,为患儿提供更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年龄因素。
传统的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有些患儿在5岁以上仍可能患病,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因此,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医生应更加警惕,不应因年龄而排除川崎病的可能性。
二、临床表现。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例如不出现典型的手足红肿、结膜炎等症状,而表现为持续高热、皮疹、口腔黏膜炎等。
因此,医生在诊断时应该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不要因为某些典型症状缺失而排除川崎病的可能性。
三、实验室检查。
不典型川崎病的患儿在实验室检查中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结果,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能不符合典型的川崎病诊断标准。
因此,医生在诊断时应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儿是否可能患有川崎病。
四、心脏超声检查。
川崎病患儿在病程中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瘤等心脏并发症,但有些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可能并不出现明显的心脏异常。
因此,医生在诊断时应该重视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的心脏并发症。
综上所述,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年龄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心脏超声检查。
医生在诊断时应该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要因为某些典型症状缺失而排除川崎病的可能性。
同时,对于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应该及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心脏并发症。
总之,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标准相对于典型川崎病来说更具挑战性,但只要医生能够全面考虑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就能够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准确性,为患儿提供更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不典型小儿川崎病38例诊治体会
不典型小儿川崎病38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表现特征。
方法综合分析了38例2001年9月~2009年10月入住我院确诊为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征和治疗效果。
结果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除发热外,以口唇皲裂、眼球结合膜充血、皮疹发生率较高,指(趾)端脱皮出现时间晚,无早期诊断价值。
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低,预后好。
结论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极大地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不典型川崎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早期诊断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一组临床表现。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尤其是一些不典型川畸病的早期诊断尤为困难。
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文献报道不典型病例约占20%[2],延误诊治是心血管受累的主要原因之一[3]。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的不典型川崎病38例,以期对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6个月~2岁20例,2~5岁18例。
1.2 诊断标准[4]典型川崎病为符合以下第1项及第2~6项中4项以上者:(1)发热5天以上;(2)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3)口腔黏膜充血,皲裂,杨梅舌改变;(4)急性期手足硬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5)皮疹;(6)颈淋巴结肿大(>1.5cm)。
不典型川崎病诊断标准:发热超过5天以上,具备第2~6项中2~3项。
1.3 临床表现 38例均为2001年9月~2008年10月住我院儿科的患儿,均符合现行川崎病诊断标准3~5条。
所有病例由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扩张或恢复期出现指(趾)端脱皮而确诊。
1.4 其他检查(1)心电图:异常15例,多为窦性心动过速、P-R延长及ST段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番为领, 2 王学廷 , 毕玉波. 多层螺旋 C T后处理技术诊断复杂部 位骨折 的价值[] 中国 C J. T和 M I R 杂志 ,0 6 2 ( O : 15 20 , 3 1 ) 17 —
1 7. 1 7
滑脱或成 角畸形 。符合上述两项者 , 即可判断为不稳定性骨 折 。但有学者认为 , 累及中柱 的骨折均 为不稳定性 骨折 。 凡 本组中 , 例为不稳定性骨折。外 伤骨折常伴有软组织及深 3 部脏 器的损伤 , R可 同时观察 到。但 MP MP R也 有不 足之 处, 常常不能在一个平 面显示骨折线全貌 及碎骨片形态 、 数 量、 空间位置等详细信息 。容积重建技术 ( R 堪称“ V T) 无创
综上所述 ,4 C 6 层 T由于扫描速度快, 覆盖范围广 , 极高
能提供详细而全面 的信息, 对细微骨折显示好 , 断可靠 , 诊 而 单纯 轴位扫描易漏诊 。本组胫骨平台骨折 4例 中的 1例髁
间棘横行骨折 , 枢椎齿状突基底部骨折伴环枢关节向后 半脱
分辨率 、 强大的后处理功能 , 能在一次扫描完成 后 , 无须重复 扫描即可获得高质量的 MP R和 V T图像 , R 并任意旋转 、 切 割, 多视角 、 直观观察 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详细情况 , 为诊断及治疗提供 了前
川崎病 ( a a k d es) kw s ii ae是好发于婴幼儿 的一种急性 a s
所未有 的影像学依据 。
位 1例, 横轴位上 显示不确 切, 合冠 、 于 结 矢状 面均 诊断 明
确 。曲面重建是一种特殊 的 MP 首先应用于血管病变 , R, 是 将不在同一平 面上 的、 曲走行 的器官 , 计算机软件后处 迂 经
理、 数据重建 , 获得沿曲面拉直展开的图像 , 在骨肌 系统 中常 用于无法 伸直的 四肢关节 、 尾骨病 变、 骶 脊柱侧弯 、 颌面骨 、 手 、 肋 骨、 足、 锁骨等病 变、 脊神经根损伤 , 本文主要用于脊柱 损伤的重建, 显示骨折的不稳定性 , 椎管受 累和碎骨片 的嵌 顿及椎管内受 累详情 。张学哲[ 提出判断 脊柱 骨折稳定性 3
的标准为 :1骨折累及 二柱及三柱 ; 2 椎管狭 窄; 3 脊柱 () () ()
参考文献
[ ] 张振 , 1 贾秀锋 , 李新华 , 螺旋 C 等. T多平面重建及三 维重 建成 像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J.中 国 C T和 I I V 杂志 ,0 6 4 l R 20 ,
( ): 14 . 2 4 — 2
复杂关节 、 隐密关节如腕关节、 环枢椎关节的骨折显示 清晰,
手术入路 , 缩短手术时间 , 减少术 中出血和组织损伤 , 使骨折 达到解 剖复位 , 减少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_ 。尤其是 由于显著 5 ] 降低了金属伪影的影 响, 能观察到术后 患者植入金属 内固定 器的具体情况 , 利于随诊 复查。但 Ⅵ 对于细微无 移位骨 折线、 体积较小 或不规则骨 骨折显示较差 。因此 , 像科 医 影 师应结合多种重建技术 , 作出正确 、 客观的影像学诊 断。
性立体解剖” 它的 出现, , 被认为 是放射学 诊断 中革 命性 突
[] 张学哲. 椎爆裂 骨折 的影像学诊 断 [] 中华放射 学杂 志, 3 脊 J.
1 9 , 2( ): 16 . 9 8 3 1 6 - 4
L] L w e c , o aC , la 4 a rneDB D n M WiinHK,t 1The-i ninl l e . redme s a a o
cm ue m gah f ct u rf c r J . ai o y o p t t o rpy o e b l r t e[ ] R d l , do a a a au og
1 8 1 5: 83 1 6 9 5, 5 1 — 8 .
[] 周志强 , 5 叶崇云, 鲁开文. 螺旋 C T三维重建解体关节保留胫骨 在平台骨折 中的应用 [] 中国 C J. T和 M I R 杂志 ,0 7 5 2 : 20 ,( )
4 — 8 64 .
破[ , 4 它具有成像快、 ] 分辨率 高、 图像 连续等特点 , 非常直观 ,
不典型川崎病患儿超声冠状动脉影像分析
贵州省遵义医院心内科(602 何炯红 杨 龙 李 子兵 徐 530)
中图分类号 : 4 5 R 4 文献标识码 : B
敏
文章编号 :0074 2 0 ) 11 1-3 10—4 X(O 8 1—0 8 0
・
11 ・ 08
Guz o e la o r a ,0 8 Vo. 2 No 1 i u M de l u n l2 0 , 13 , . 】 h J
影响着扫描条件的选择 , 决定着采集 的速 度和图像 的质量 。
6 4层 C T使用 的 S rve M( ueiw T 全景无 失真重建技 术) 图 使 像分辨率不受扫描螺距的影 响, 保证 了在最快扫描速度下取 得最好 的图像质 量。在取 得足 够的容积 数据前 提 下 , 旋 螺
弥补了 C T断面图像 的不 足, 主要 用于复 杂的骨折 、 骨折分
型、 解剖复杂部位 的病 变及术后 检查 等, 能立体 显示碎骨片 的形态、 空间关系 , 骨折 移位方向、 关节面塌陷程度 等, 并可
通过任意旋转 、 切割遮挡部位 , 充分暴露骨折及碎骨片 , 对治
C T可获得不同层厚及扫描范围内任意位置的断层 图像 。3 疗方案的制定和术后评估有非常大 的帮助 , D 帮助选择最佳 的 重建非常便捷 , 可快速进行 Ⅵ 和 MP R重建方式 的切换 , 满足诊断需要 , 无需复杂的 阈值调节 , 能尽量避免 常规 V RT 重建人为选择阈值 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多平面重建 ( R) MP 除了从横轴位观察外 , 还可从冠状位 、 矢状位 、 任意方位观察 骨折线走行方向、 位置、 形态 , 判断骨折类 型、 程度 , 特别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