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第一个投降满清的明朝将领李永芳结局如何?
清朝大臣李侍尧生平简介
清朝大臣李侍尧生平简介李侍尧(?一1788年),字钦斋,清朝乾隆时期大臣,汉军镶黄旗人,清朝户部尚书李元亮之子,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大臣李侍尧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侍尧简介李侍尧出生年月不详,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字钦斋。
父亲是李元亮,在朝中担任要职,从事户部尚书一职。
李侍尧的爷爷名叫李永芳,是首个弃明投金的明朝将领,官居三等军官。
李侍尧才貌并不出众,而且身材瘦而且还矮小,但是他从小就聪明过人,书读的不多但是他的记忆力过人,看过的文案都能过目不忘。
总结老说就是超强的记忆力,独到的眼光,善于观察人。
年级轻轻的李侍尧就当上了六品荫生,因为李侍尧的家庭背景还是不错的,有着汉军世家的出生,他的父亲在朝中担任大部堂官,所以李侍尧的仕途还是平稳的。
李侍尧的年纪和乾隆差不多大,乾隆年间的时候李侍尧混的风生水起,1749年,李侍尧的官阶就达到了正二品,距离他的上一份工作中间仅仅相隔14年的光景而已。
10多年的时间,能让一个小官长到二品大官,这是很快的晋升速度了。
到了1755年,李侍尧是隔一月就晋升一次,五月是工部侍郎六月已经是户部侍郎,11月就成为了大将军,官居一品。
从年龄推算李侍尧还不到40岁,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品大将,实属不易。
李侍尧贪污受贿是怎么回事。
乾隆45年,在云南工作的海宁受到和坤的帮助,调回了京城。
海宁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去拜访了和坤和珅,送上了自己的礼物,并说出了李侍尧贪污的事情。
海宁还带来了李侍尧贪污的证据,和珅一听能扳倒李侍尧心里大喜就让海宁大胆的上。
隔天上朝,海宁就向皇帝上了奏折,说了李侍尧的事情。
乾隆早知此事,本想放了李侍尧一次,但是他并本加利于是派出和坤来处理此事。
和珅到云南先罢免了李侍尧的官职,然后派人明察暗访收集证据,还绑架了李侍尧的管家进行逼供,受不了拷打的管家和盘托出了主人的事情。
之后李侍尧的亲信们纷纷倒戈相向,供出了李侍尧。
大势已去的李侍尧放弃了希望,认罪伏法。
历史趣谈庄妃“诱降洪承畴”纯属戏说!洪承畴降清真相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庄妃“诱降洪承畴”纯属戏说!洪承畴降清真相
导语:阎崇年是著名满学专家,北京满学会会长,他一直专注满学、明清史研究,发表过许多满学论文,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CCTV-10)“百家讲坛”讲课
阎崇年是著名满学专家,北京满学会会长,他一直专注满学、明清史研究,发表过许多满学论文,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CCTV-10)“百家讲坛”讲课。
针对一些演义、戏曲在洪承畴归顺清廷的描述中歪曲事实,丑化庄妃、丑化洪承畴,他在“百家讲坛”有过详尽的分析,现摘录如下:果真是庄妃诱降洪承畴的吗?其实这种说法根本不可信,纯属编造。
因为:
第一,没有文献记载。
现在已经看到的汉文、满文、朝鲜文的文献、档案,没有一条材料记载明朝总督洪承畴被俘后,是被庄妃劝降的。
尽管金梁《光宣小纪》说盛京大清门内有三官庙,离皇宫内院很近,相传洪承畴曾被拘在这里,妃侍或去探视,而有庄妃劝降一说,盖不足信。
可以说,这种说法没有一条史料作依据。
第二,违反后宫制度。
国有国法,宫有宫规。
虽然皇太极时期宫廷制度不够完善,但后妃是不可以随意出入后宫的。
有人说三官庙离后宫近,庄妃到这里不算出宫。
但据考证,当年三官庙不在这里,是乾隆年间因建太庙才移建的。
一个后宫的妃子,只身到外面进行政治活动,还在囚室过夜,是不可想象的,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安全没有保障。
庄妃在崇德三年(1638年)生下皇九子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帝。
庄妃出入宫廷的安全需有保证。
洪承畴已经被俘且据说是绝食要死之人,皇太极派他的爱妃独身一人进入洪承畴的拘室,是要冒着多大的人身风险!
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记录在《贰臣传》里的那些明朝旧臣
清朝记录在《贰臣传》里的那些明朝旧臣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乾隆帝颁发谕旨曰:“朕思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亦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
今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名事迹,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即所谓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者,为万世臣子植纲常!”故编纂《贰臣传》分甲乙两编,附录于《清史列传》卷78、79两卷中。
正是:阅尽残篇断简,细评千古英雄。
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
昨日香车宝马,今朝禾黍秋风。
谁强谁弱总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李永芳,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
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
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回。
天聪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崇祯时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后投降成为清朝汉人大学士。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随清军入关。
抵京后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衔,列内院佐理机务。
顺治十年(1653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顺治十六年(1659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
顺治十八年(1661年)自请致仕。
至康熙朝才授以三等阿达哈哈番母(轻车都尉)世袭四世。
康熙四年(1665年)逝世,谥文襄。
孔有德,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原为毛文龙部将,毛文龙死后,于崇祯四年(1631年)发动兵变,不久投降清朝,隶属汉军正红旗。
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
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九年(1652年),被李定国围困在桂林,兵败自杀,朝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历史解密李侍尧的曾爷爷李永芳为什么要跟随努尔哈赤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侍尧的曾爷爷李永芳为什么要跟随努尔哈赤
导语:李侍尧,字钦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皇帝,清朝户部尚书李元亮的儿子。
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的身份被授予章京的职位,之后又被提拔为工部侍
李侍尧,字钦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皇帝,清朝户部尚书李元亮的儿子。
乾隆初年,李侍尧以荫生的身份被授予章京的职位,之后又被提拔为工部侍郎。
在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1756年,李侍尧被任命为擢户部侍郎。
他因为出征台湾有功,所以被列入为“紫光阁平台湾二十功臣”。
那么这样一位大人物,李侍尧是哪里人呢?是哪片土地养育了这样的大人物?
李侍尧是汉军镶黄旗人,李侍尧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他先后担任了很多重要职位。
在史书上记载了:“李侍尧短小但十分静敏,看过的文章能过目成诵,见属僚,他的论辩口才也是极好。
”李侍尧精明干练,颇有才略。
李侍尧拥几高坐,别人说李侍尧:“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会过目成篇,在接见下属的时候,只要从几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才能如何。
因此乾隆对他极为欣赏,曾经先后委以重任,历任三省的总督。
对于这样的人也难免会恃才傲物,再加上年位又高,所以会更加的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像和珅这样的青年,他更是不放在眼里。
”后来李侍尧因为涉贪腐案,导致乾隆勃然大怒,因为要将李侍尧斩首,之后李侍尧免于死刑,大难不死的李侍尧到年七十时运气不衰,因办理甘肃贪污大案十分得力,于是乾隆命“给予现任品级顶戴”,不到两年的时间,李侍尧从一个等待死刑的囚人又走向了晚年的辉煌。
李侍尧是李永芳之后吗
李永芳是明末清初的将领,刘永芳原本是明军游击的,在1618年,生活常识分享。
李自成被害后麾下的七位将军结局解密
李自成被害后麾下的七位将军结局解密第一位:刘宗敏权将军刘宗敏刘宗敏,陕西蓝田人,原为锻工,最早跟随李自成起义。
大顺政权时,加左都督衔。
入京后,对明降官拷掠助饷。
后东讨吴三桂时负伤,随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进入湖广。
在李闯王未死前,1645年4月率部在武昌之战突围中被清军俘获,拒不投降,被清军用弓弦勒死。
第二位:李过李过李过,又名锦,字补之,号称'一只虎',陕西米脂人,李自成之侄,同样是最早跟随李自成的元勋,大顺制将军、都督。
自北京败退时受命镇守陕北,与清军作战三月,牵制清军南进。
南逃时与高一功率部转战荆门。
李自成死后,李过与余部会合,后联合南明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等联合抗清,号'忠贞营'。
隆武政权建立后,赐其名为赤心,封为兴国侯,开车久,身上各关节总是疼痛不舒服,需要找到老师的溦溦连着三个T后带64G,解决痛苦守荆州。
复随李定国转战湘、桂五年。
1649年七月,军中疫病流行,水土不服,病殁。
第三位:田见秀田见秀田见秀,字玉峰,性仁厚,有儒将之风,从李自成征战,多有大功。
与李自成自北京败退,逃至湖北,接受南明何腾蛟招抚,复降清将佟养和。
李过南下时,复归李过。
旋又降清,多尔衮下令「降叛反复者俱斩」,被杀。
第四位:党守素党首泰党守素,陕西合阳人,生卒年不详,屡建战功,升至'威武将军',封'载侯',镇守兰州。
闯王失败后,与李过、高一功等率部由西北南下,随高夫人归明抗清,直至清康熙三年,南明失败后,党守素同郝摇旗(后名郝永忠)、刘体仁等在川、鄂、陕交界处继续抗清。
后在湖北郧阳、房山的武当山以西至陕西镇安、山阳边界潜伏落户,人称'十三家'。
第五位:袁宗第袁宗第,任大顺军右营制将军,封“绵侯”。
李自成遇害后,随刘体纯、郝摇旗与何腾蛟联合抗清。
1663年清军进攻四川巫山,被俘后次年杀。
第六位:高一功高一功陷阵图高一功,李自成妻弟。
历史趣谈野战之壮莫如黑山?明军不能野战是怎么来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野战之壮莫如黑山?明军不能野战是怎么来的?
导语:“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 明末川浙军浑河之战。
此战也奠定了明朝不能野战这一事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的下次内容。
时
“野战之壮莫如黑山(即浑河)” 明末川浙军浑河之战。
此战也奠定了明朝不能野战这一事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的下次内容。
时间:公元1621年
地点:浑河
兵力:明军四川秦良玉部数千及浙兵等明军共万人后金右翼固山兵约数万人
战况:
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
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于是年三月直逼沈阳,随即在十三日挥兵猛攻。
辽东经略袁应泰闻知后金大军进逼沈阳,便命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又遣总兵李秉诚、朱万良等率师从奉集堡北上支援。
因为沈阳城内奸细内应,打开城门,砍断桥绳,沈阳于努尔哈赤发起攻城的当日即告失陷,沈阳的失陷并未吓退赴援的川浙明军,反而激起赴援明军血性,诸将都愤然求战,偏将周敦吉请战最急,于是总兵童仲癸令他先与秦邦屏带川军渡过沈阳浑河,努尔哈赤骤逢异敌,急令右翼四旗兵出击。
想趁上岸明军结营未就一举歼灭,却没料到被迎头痛击。
八旗骁骑数次冲锋都被明军打退,这些明军虽人数少于八旗,却都殊不畏死,组织严明,殊异平时明军,使八旗军极不习惯,打头的精锐红巴甲喇军经恶战被击败,当即退却下来,八旗军上下震
生活常识分享。
将相故事-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李永芳 李永芳在清朝的地位如何?
将相故事-第一个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李永芳李永芳在清朝的地位如何?乾隆时期,李侍尧被任命为满洲副都统,吏部立刻上书皇帝,称此举违反了祖制,纷纷反对。
但是乾隆帝只说了一句话:“李永芳的玄孙,怎能与其他汉军相提并论?”乾隆口中的李永芳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他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将领。
在明朝为将的那段时期,李永芳担任的是抚顺千户所游击。
当时女真第一美女叶赫老女违背与努尔哈赤的婚约,于是努尔哈赤以此为由先后出兵攻打乌喇部和叶赫部。
这些年来,努尔哈赤的势力发展迅速,已经连续攻占了好几个大部,乌喇部一下子就被努尔哈赤干掉了,叶赫部打不过努尔哈赤,就向明朝求援。
明朝接受了叶赫部的请求,派遣使者警告努尔哈赤,不准攻打叶赫部。
努尔哈赤向明朝修书一封陈述了整件事的缘由,并亲自前往抚顺千户所,通过李永芳,将信传到了明朝皇帝面前。
皇帝看过努尔哈赤的书信以后,没有替努尔哈赤做主,而是偏袒叶赫部,于是努尔哈赤忍无可忍,出兵攻打明朝。
另一方面,努尔哈赤有称霸天下的野心,攻打明朝早就势在必行了。
1618年,努尔哈赤攻打至抚顺,将抚顺整座城都围困起来。
努尔哈赤没有立刻攻城,而是写了一封信给城内的李永芳,他打算劝降李永芳,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不费一兵一卒收服抚顺,二是能收服才智过人的李永芳。
李永芳能怎么办,若不投降,明朝援军又迟迟不到,就算来了打不打得过勇猛的努尔哈赤的军队呢?最终,李永芳登上南门请降,但并未打开城门迎接努尔哈赤。
李永芳知道努尔哈赤的为人,但还是多留了一个心眼,没有放松对努尔哈赤的警惕,请降的同时还命令了城中将领们备齐防御工具,随时准备战斗。
努尔哈赤随即命令后金士兵爬云梯攻城,因为李永芳并未下达攻击的命令,所以后金士兵很快就登上了城池,斩杀守备王命印。
到了这一步,李永芳才打开城门投降,努尔哈赤按照约定,禁止部下屠杀城内百姓。
努尔哈赤能顺利收服抚顺,离不开李永芳的配合,他欣赏李永芳的才能,就将贝勒阿巴泰之女,即努尔哈赤的孙女嫁给了李永芳,还封李永芳为三等副将,人称李额驸。
铁面御史李漱芳
铁面御史李漱芳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21期文郑深宇清乾隆年间,四川渠县人李漱芳因“参奏当时权要,言人所不敢言”,有“铁面御史”之称。
李漱芳原名李清芳,其父希望他像兰草一样“奕奕清芳”,成为正直高雅的君子。
从四川盆地到华北平原,李清芳学优登仕,一气呵成。
在母亲去世后,他承担起照顾幼弟的担子,一边“包裹布与巾,中夜再三起;邻媪乞乳尽,软嚼糜粥饲”,一边“背灯究经史”,过了6年“放声口若钳,回顾泪渍纸”的日子。
在这6年间,他先后通过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以24岁的年纪进士及第,踏入仕途。
高山大河阻挡不住李清芳的进取之路,渠县的一介布衣,转眼已是六部京官。
但进京后不久,李清芳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北京也有个李清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李清芳入京为官。
很快,户部主事李清芳就发现“京官有与同名者”。
万万没想到,时任兵部侍郎也叫李清芳。
“老李”比“小李”年长30多岁。
当福建人“老李”以新科进士的身份入翰林院学习时,四川人“小李”才刚刚学会走路。
“老李”不仅年龄大、资历老,身上还有几个独特的标签。
一是“学二代”。
福建安溪李氏是资深的书香门第,父子兄弟皆为“考霸”“学神”,百年内曾出现过“四世十进士七翰林”的科举盛况。
二是“官三代”。
“老李”的叔祖父李光地曾官拜文渊阁大学士,父亲李锺侨出身翰林院编修,哥哥李清时曾任山东巡抚,可以称得上“世代簪缨”。
三是“刚直御史”。
“老李”先后做过广东道监察御史和兵科、刑科给事中,虽因冒犯皇帝被多次“严加申饬”,但始终刚正直言,凡有关国计民生之事“无不奏陈”,比如他建议放宽奉天海禁等,奏折一上,即被采纳推行。
出于对前辈的尊重,初涉庙堂的“小李”当年就“呈部改漱芳”。
李漱芳“学优才赡,崇尚气节”,在户部任职不到一年,就被任命为河南道监察御史。
直言敢谏的“老李”对李漱芳影响非常大。
“御史之设,所以防壅弊,必取特立独行、无所依傍者”,对照着“老李”的话,“小李”特别注意慎独慎友。
明朝第一降将李永芳
明朝第一降将李永芳李永芳(?-1634年),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汉军正蓝旗,清初将领。
李永芳原为明军游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投降努尔哈赤,是明朝第一位投降后金的边将,被授为三等副将,并娶贝勒阿巴泰之女。
后随努尔哈赤伐明,授三等总兵官。
天聪元年(1627年),李永芳随贝勒阿敏征讨朝鲜,缔盟而回。
天聪八年(1634年),李永芳病逝。
李永芳是明朝投降后金的第一位边将,使得后金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抚顺,对明朝的战争也以首战告捷。
努尔哈赤在劝降李永芳时,这样写信:“尔乃博学之人,我已擢拔多人,以女妻之,结为亲家,况且对尔,岂有不超升尔原职,不与我一等大臣并列豢家之理乎?”李永芳投降之后,《满文老档》记载:“俾自抚顺城来降之千户,未分其父子、兄弟,未离其夫妇,……仍依明制,设大小官员,著交其原主游击李永芳管辖。
英明汗愿愈加豢养之,膀与诸臣商议曰:‘当尽心供养该抚顺城游击,以使其生活有趣’。
并以汗子阿巴泰之长女妻抚顺游击。
于闰四月初八日,设大宴庆之。
”可见努尔哈赤对李永芳之投降极为满意。
李永芳投降后,将主要精力用物谍报策反明朝将领身上。
由于他对明朝将军颇为熟悉,便通过收买、沟通、瓦解等方式,制造明军矛盾,得到在战场上后金不易得到的东西。
《辽广实录》记载,天命六年三月,后金军队进攻沈阳。
李永芳与沈阳守将贺世贤早有联系。
而贺世贤常吃空饷,受到经略熊廷弼、袁应泰的怀疑,派人前来清查帐目。
贺世贤怕出问题,就主动与李永芳联系,请后金来攻,“数密请李永芳引虏亟入,曰‘救我’‘救我’……连三日三请,而李永芳果以虏大入矣。
”后金来攻,城门大开,沈阳遂为后金所有。
占领沈阳后,明军来攻,双方激战于浑河两岸。
李永芳收购明军炮手,利用大炮罢击明朝援军。
《山中闻见录》记载:“李永芳购炮手千金,以沈城大炮击川兵。
”明军大败。
由于李永芳的劝降工作巨大,辽东巡抚王化贞一度想策反李永芳,让其做明军在后金的内应,内外夹击。
李永芳假意答应,“执其人并书以闻,上嘉奖,赐赦免死三次”。
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六大汉奸,他们下场怎么样?
为满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六大汉奸,他们下场怎么样?明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明朝在李自成与后金的夹击下已濒临灭亡,此时驻守一方的明朝官员们有的抱着为国献身的精神,有的却惶恐不安,在清军强大的炮火面前唯唯诺诺,为一时的苟活而屈辱的选择投降。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汉奸们不仅没有丝毫愧疚,甚至在叛国后还为博取敌军帝王的赏识而反过来攻打自己的国家。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看看这几位臭名昭著的卖国贼,而他们的下场没几个好的。
范文程范文程属于早期归降于清的一个汉奸,曾辅助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少时好读书,18岁便考取了当时沈阳县的秀才,满怀壮志却未能得到重用。
于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后,范文程与兄范文寀投降了努尔哈赤。
再后来的讨伐明朝、策反明朝官员等策略上,他都有积极参加。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
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
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耿仲明耿仲明,时人又呼为“耿二” ,清初三藩之一,属毛文龙旧部。
袁崇焕督师蓟辽,杀毛文龙,耿仲明被调隶山东巡抚孙元化麾下。
崇祯五年(1632年)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自称总兵官。
天聪七年(1633年)春,和孔有德一起渡海降后金。
顺治元年(1644年),耿仲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入关,追击李自成至望都而还;后来又跟从从豫亲王多铎向西进入陕西征讨李自成的残部,不久率军南下平定江南,凯旋后受到丰厚赏赐,还镇辽阳。
耿仲明在后金与明朝的多场战役上,可谓是战功显赫,为清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顺治六年(1649年),耿仲明改封为靖南王。
后在出征时因放纵自己的部下私自藏匿逃人,触犯了逃人法,便上书请罪。
大臣们商议耿仲明应该被削去爵位,而清廷说应该宽大处理,绍宗等人也免于死罪。
在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来不及知道清廷宽大之命的耿仲明走到江西吉安的时候自缢而死。
《李永芳传》阅读练习
《李永芳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
在明官抚顺所游击。
太祖克乌喇,乌喇贝勒布占泰走叶赫。
太祖伐叶赫,叶赫愬于明。
明使告太祖,诫毋侵叶赫、太祖以书与明,言叶赫渝盟悔婚,复匿布占泰,不得已而用兵,躬诣抚顺所,永芳迎三里外、导入教场,太祖出书畀永芳,乃引师还。
后三岁为天命元年,又三岁,始用兵于明,师至抚顺所,遂合围,使持书谕永芳曰:“明发兵疆外卫叶赫,我乃以师至。
汝一游击耳,战亦岂能胜?汝多才智,识时务,我国方求才,况如汝者,有不加以宠荣与我一等大臣同列者乎?汝若欲战,我矢岂能识汝?若我师入城,男妇老弱必且惊溃。
勿谓我恫喝,汝思区区一城且不能下,安用兴师?”永芳得书,立城南门上请降,而仍令军士备守具。
上命树云梯以攻,不移时,师登陴,斩守备王命印等。
永芳冠带乘马出降,匍匐谒上,上于马上以礼答之,传谕勿杀城中人。
明日,命隳其城,编降民千户,迁之赫图阿喇。
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以上第七子贝勒阿巴泰女妻焉。
太祖伐明取边城,自抚顺始;明边将降太祖,亦自永芳始。
六年,下辽、沈。
永芳皆从,以功授三等总兵官。
明巡抚王化贞及诸边将屡遣谍招永芳,永芳辄执奏,上嘉奖,敕免死三次。
太宗即位,以朝鲜与明将毛文龙相应援,命贝勒阿敏等帅师讨之,永芳从。
上谕阿敏等曰:“朝鲜理当讨,然非必欲取之。
凡事相机度义而行。
”克义州,分兵攻铁山,击走文龙:进下定州、安州,次平壤,遂渡大同江。
朝鲜毛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萌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遣大臣莅盟。
阿敏欲遂攻其都城,永芳进曰:“前与朝鲜书,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今食言不义。
盍暂驻待之?”诸贝勒皆是其言,阿敏怒,叱永芳曰:“尔蛮奴,何多言!我岂不能杀尔耶?”师再进,次平山,倧所遣大臣至师,卒如永芳议,遣刘兴祚、库尔缠如倧所,莅盟而还。
八年,永芳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遺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B.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遺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C.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D.朝鲜王李倧使赍书迎师/诸贝勒答书历数其罪/许以遣大臣莅盟/当班师/使既行/师复进/次黄州/倧使驰告已遣大臣莅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云梯,在古代属于战争器械,是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
他是大明降清第一人,可以免死三次,死后却被列入《贰臣传》
他是大明降清第一人,可以免死三次,死后却被列入《贰臣传》乾隆皇帝曾命人专门编写《贰臣传》,为那些在明末清初投靠清朝的人立传。
里面的好多人都为人所不齿,在民族大一面前竟然为了自己活命而投靠敌方。
有人甚至说这是一部汉奸名录,不知道那些降清的人会咋想。
要知道大明降清的第一人都被写在里面,尽管他在生前可以免死三次,尽享殊荣。
但是死后被人这样编排,估计做鬼也不安生。
细想一下乾隆真的不厚道,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喜欢叛徒呢?大明降清的第一人是明朝边将李永芳。
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率军围攻抚顺,边将李永芳在稍稍抵抗之后就率军投降。
后来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并且娶了努尔哈赤的孙女为妻。
在此后的对明战争中李永芳每战必从,出谋献策不遗余力。
而且李永芳在招降策反方面很有天赋,他总是现身说法。
不少明朝边将都是受了他的蛊惑才投降的,皇太极征服朝鲜李永芳就曾随军出战。
对此明朝的官员也是头疼不已,他们千方百计的想招降李永芳。
但是他就是不上套,当时的辽东巡抚王化贞亲自出马都无济于事。
足以想象李永芳当时对后金到底有多忠心。
鉴于他的耿耿忠心,努尔哈赤还多次嘉奖,并且赐他三次免死的特权。
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这位首先投降自己的明朝官员还是很厚道的,要知道当时李永芳手下也有一支近万人的军队。
由于李永芳做了个坏榜样加之当时的明朝政府确实不争气,所以在此后的明清战争中有不少汉人投靠明朝。
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都是其中的代表,尤其是洪承畴。
他在松山之战中被俘,曾想绝食一报皇恩。
但是没想到却中了对方的美人计,从此忠心归附。
洪承畴在明朝也是少有的能臣,但是迫于崇祯的猜忌而少有一展才情的机会。
在清廷入关之后,洪承畴受尽了汉人的冷眼。
但是老洪却丝毫不以为意,在对战明军时是又狠又辣一点也不顾及故国情义。
但是他在清廷地位很高却没有实权。
他死后仅仅被授予一个很小的官职,和降清第一人李永芳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天聪八年,李永芳病逝,以后清廷对他的子孙颇为优待。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97
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
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
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亲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此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络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开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
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
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
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才能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才能分外突出。
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
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此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和HY的特征。
由于消费力程度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场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
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剌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种理论意识和冒险精神。
将相故事-五虎上将之首李开芳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将相故事-五虎上将之首李开芳简介他是怎么死的?每到一个王朝即将衰亡之时,都会爆发一场规模极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这基本上已经快成为一个定律了。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汉末黄巾军起义等等。
清朝末年,政治腐朽,贪官横行,横征暴敛之下,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已经具备了爆发起义的基本条件,而起义也的确爆发了。
晚清之时,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最著名,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波及范围最广的起义,绝对是太平天国起义运动。
这场起义运动从崛起之时起,迅速发展,很快就成规模,最后还有模有样的建立了天平天国,定都天京。
在太平天国中,老实说有才有实力的人还真不少。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并没有出错。
诸如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李秀成、陈玉成等人,都是太平天国中响当当的人物,同时也是开疆拓土不可忽视的功臣。
以上提到的几个人名,都是太平天国中封王的存在,但实际上除了这些人之外,天平天国还有一些其他很有才华的将领被后世人忽视。
在太平天国诸王之下,最为著名的将领,莫过于太平天国的五虎上将了。
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首的李开芳。
除了李开芳,五虎上将还有林凤祥,胡以晃,黄文金,罗大纲,他们五人以作战勇猛在太平军中享有声名。
李开芳,是广西郁林壮族人,太平天国建制之时,被授予监军之职。
照太平天国年制,辛开二年升金一总制,带右一军。
因为随西王萧朝贵攻长沙有功,同年九月擢金官正将军。
攻岳州后升殿右二指挥,攻汉阳升殿右二检黠,克武昌升地官正丞相。
一年之内,连升好几级,足见其军功之盛。
癸好三年初,随太平军南下,攻克南京后,又与林凤祥、罗大纲两位大将,取镇江、扬州。
癸好三年三月,李开芳为大将,北伐中原。
一路势如破竹,破临淮关,下凤阳府,入河南攻怀庆府,三个月后已经到了山西。
后调转而归,从河南进入直隶境内,九月之时刀锋直指保定,引得清廷上下大为震惊。
李开芳因此功,时候被封为定胡侯。
第二年,得知平胡侯战死,援军被清军大败溃逃的消息之后,退到东光连镇的李开芳率兵进入高唐州。
明官降清第一人李永芳简介 李永芳降清后如何了?
明官降清第一人李永芳简介李永芳降清后如何了?明末清初,腐朽衰败的明朝对上正冉冉升起的清朝,结局似乎已经注定。
虽然儒家向来倡导忠君思想,但也有飞鸟择木而栖。
所以明末清初之时,明朝官员投降清朝的不少。
其中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等人大家都挺熟悉,那你知道第一个投降清朝的明官是谁吗?此人名李永芳,正是第一个投降清朝,开降清先河的明将。
他的投降不仅仅意味着本人背主降清,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心有动摇的文官武将降清,加速明王朝的灭亡。
李永芳是第一个降清的明将,而抚顺则是努尔哈赤出兵明朝后第一个攻打下来的明朝边城。
当时李永芳在抚顺担任游击一职,因为李永芳的投降,努尔哈赤得以最快速度拿下抚顺。
其实早在万历四十一年,李永芳就与努尔哈赤接触过。
当时努尔哈赤攻克乌喇部,其部贝勒布占泰逃亡叶赫,于是努尔哈赤又攻打叶赫。
叶赫上书向明朝求援,明朝派使者警告努尔哈赤,让他不要攻打叶赫部。
努尔哈赤回信说叶赫部背盟悔婚,藏匿布占泰,自己不得已用兵。
他亲自前往抚顺,李永芳出迎三里,迎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将回信交给李永芳,调头就走,没有参加李永芳为其设置的晚宴。
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誓师进攻明朝,率军围困抚顺。
努尔哈赤并没有迅速进攻抚顺,反而写信给李永芳。
信上所写大概意思就是,我们进攻明朝是因为明偏帮叶赫,你一个小小游击,能够抵挡我吗?你很有才华,聪明人应当识时务,而我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如果能够投降,必当重用。
当然如果你想战的话,我也可以奉陪。
毕竟我既然敢誓师攻明,不至于一个小小的抚顺都打不下来。
如果你出城投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
如果坚持抗战,别怪刀剑无眼。
李永芳看了来信之后,登上南门请降,但是并没有大开城门的意思,而且暗中嘱咐守军准备防御战具。
于是努尔哈赤下令攻城,后金军队以云梯迅速登上城楼,杀了守备王命印。
李永芳知道硬来不行,于是率军出城投降,跪伏在努尔哈赤脚下。
努尔哈赤十分高兴,命令士兵不许伤害城中百姓,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抚顺城坡,城中百姓被迁到赫图阿拉,李永芳被任命为三等副将,娶七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
李唐妹:被明军"俘入掖庭" 中毒而死留孝宗
李唐妹:被明军"俘入掖庭"中毒而死留孝宗纪淑妃李唐妹,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瑶族女子。
自幼父母双亡的她,先是被人收养,后来被明朝军队俘入皇宫,并得明朝宪宗皇帝之宠。
在宫中,李唐妹侥幸躲过了宫宫闱斗争逃过一死,1469年秘密生下了一子,这便是后来开创大明王朝“中兴盛世”的开明皇帝朱祐樘(孝宗)。
6年后,当朱祐樘认祖归宗,李唐妹却被万贵妃害死。
数百年过去,关于李唐妹出生地仍然众说纷纭,或言连山,或曰贺县(今贺州)。
记者走访连山竹园寨李唐妹故居,试图拨开这位瑶族皇太后身上的谜团。
□李唐妹生平纪淑妃原名李唐妹,瑶族(一说壮族)。
明景泰二年(1451年)出生于广东连山县永和镇竹园寨(一说贺州桂岭),自幼父母双亡。
幼年被广西贺县桂岭一亲戚所收养。
成化二年(1466年)被明军“俘入掖庭”。
进京后授为女史,警敏通文字,得宪宗之宠,成化五年生下朱祐樘(孝宗);成化十一年6月被万贵妃所害,享年24岁。
成化二十三年孝宗即位,追谥生母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并迁葬茂陵别祀奉慈殿。
历史回眸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传说李唐妹幼年患有皮肤病,后用连山竹园寨的一眼泉水洗澡,脱了一层皮,“丽质”生成。
此眼泉水被后人称为“皇后井”。
竹园寨,粤北连山一个小村落。
走过湿润的田地,穿过葱郁的密林,半山腰下,一个一米见方的水潭隐在杂草丛中。
这便是“皇后井”了。
此泉之命名,缘于当地流传的故事主角;;;明朝孝穆皇太后李唐妹。
当地传说,李唐妹父母是随着游耕部落来到竹园寨垦荒种地的瑶民,李唐妹明景泰二年(1451年)出生于竹园寨,不久母亲就患产后风去世,5岁那年父亲也因劳累成疾撒手人寰。
父母双亡的李唐妹靠着养鸭度日,在瑶寨里吃“百家饭”长大。
因为营养不良,她染上了一身的皮肤病,时而结满癞痂,时而皲裂溃烂。
后来李唐妹在村后的一个泉水里洗澡,不久皮肤病竟好了,全身脱了一层皮,不但皮肤比原来更加白嫩,而且长得越来越漂亮。
一日,毗邻的广西贺县桂岭乡部落头人李福斌前来走亲戚,看到李唐妹聪明伶俐,征得寨人同意后就把她接到家中,让她与自己的儿女们一同读书识字。
冯官屯血战:太平天国北伐军全军覆没,主将李开芳被凌迟处死
1855年3月7日,已经弹尽援绝的太平天国北伐军残部正据守高塘镇(今属山东聊城在平县),主将李开芳发现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突然从连城镇方向向高塘狂奔而来,心里不由得一紧,预料到坚守连城镇的另一员北伐军主将林凤祥已经败亡,他深觉困守高塘绝非长久之计,继续北伐更是痴人说梦,于是决定突围南撤,带领大家返回天京(今南京)。
北伐军余部在李开芳的率领下撤出高塘向南突围,正好中了僧格林沁的欲擒故纵之计。
当李开芳突围至冯官屯,刚准备安营扎寨,布置防御时,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尾随而至,并立刻将冯官屯围了个水泄不通。
冯官屯三村相连,是一个较大且较富庶的墟镇。
李开芳的北伐残军虽然人数较少,但大家心知已兵临绝境,没有退路,所以精诚团结,凭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浴血奋战,多次击退了清军的围攻。
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这位清廷眼中的“天之骄子”,督帅着一支剽悍善战的蒙古马队,却对只有数百人的太平军无可奈何。
僧格林沁急于建功,却对拼死搏杀的太平军一筹莫展,围困冯官屯好几日都没有进展,一时急红了眼。
有幕僚献计说,何不学三国名将关云长“水淹七军”、明朝李自成掘黄河灌淹开封城的办法,掘开大清河的河堤,来他个水淹冯官屯?僧格林沁大喜,忙下令依计行事。
他派人掘开了大清河堤。
这一灭绝人性的残忍战术,使冯官屯顿成泽国,一片汪洋中,百姓溺死无数,房屋倒塌,地道被吞噬,粮草火药被浸湿,就连煮饭用的柴草、轮流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苦战多日的将士们连块立足之地都难找到。
坚持到5月中旬,李开芳捆扎木筏,想组织大家拼死浮水突出重围,但都被清军挡了回来,没有成功。
陷入绝境、进退两难的李开芳想到了率部投降。
1855年6月11日,李开芳带领几百名衣衫褴褛、面无人色的太平军将士放下武器,缓缓走出冯官屯,此时的他,对僧格林沁以及清廷是抱有一定幻想的。
然而,惊魂未定的清廷是绝不会养虎为患甚至善罢甘休的,李开芳、黄懿端等八位天国北征军首领被押解到北京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彻底失败,主要是因为洪秀全、杨秀清等人急于定都南京,而且定都不久,力量还很薄弱,却多头分兵出击,无法集中全部力量予清王朝以致命一击。
大明满清辽东第一战:抚顺之战
大明满清辽东第一战:抚顺之战后金的兵力努尔哈赤于建立后金政权的头一年,将原来的四旗扩充为八旗。
八旗中的每一旗由25个牛录组成,每一牛录300人,25个牛录为7500人。
八旗就是6万人。
努尔哈赤用来攻打抚顺的兵力为两万人。
明军的兵力明在辽东共设有25个卫,两个州。
每卫5600人,卫下设所,每所的一千二百人。
当时抚顺是所,隶属于沈阳中卫。
有兵力约1200人,守城将领是李永芳游击。
史载李永芳为辽东铁岭人,万历四十一年就任抚顺所游击。
游击到底是个多大的官,现在看不好比照。
按《明史·志第五十二》职官五所载: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
总镇一方为镇守、独镇一路者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为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
李永芳为独守一城者,是守备,看来官职不大。
通过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我们基本上可以找出努尔哈赤攻打抚顺的原因了,那就是叶赫与明军联手,兵力绝不会比努尔哈赤少,叶赫二城的城池坚固,取胜的把握不大,而且攻之将伤亡极大。
抚顺城却不然,仅有守军1200人,攻之易耳。
三、战事经过1、战前动员准备尽管双方兵力悬殊,但努尔哈赤却并没有因此而掉以轻心,战前他作了详尽而周密的准备。
1、发布七大恨大造与论,激励士气。
以往努尔哈赤征战各部,是从未发过檄文的;2、鼓动蒙古科尔沁等部到抚顺讨赏,以分散抚顺守军的注意力;3、派出使者赴广宁侦察敌情,窥探其是否对攻打抚顺有所准备;八月十三日清晨,努尔哈赤焚《七大恨》书祭天,宣布对明用兵,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终于拉开了序幕。
出征前,他对诸贝勒大臣说:“我本不想用兵,但吾对明有七大恨,不雪之何以告慰九泉下的父祖。
征战中,凡俘获之人,不许剥其衣服;(当时女真人不能种棉花,布匹奇缺,所以对俘获之人一律剥其衣物)不许奸淫妇女;不许离散其家室;遇抗拒者杀之,若遇愿归顺者,慎勿轻杀。
然后亲率步骑兵两万,直扑明辽东重镇之一的抚顺。
努尔哈赤率大军从赫图阿拉出发,行至古勒(今辽宁新宾境内)一带驻营。
康熙的七嫔之首,前途光明为何却神秘消失?
康熙的七嫔之首,前途光明为何却神秘消失?本文导读:提到安嫔李氏,不得不说一下她的祖父了,李氏的祖父是第一位投降后金的明朝将领李永芳。
1618年,努尔哈赤围困抚顺,在进攻之前后金对李永芳进行了招降,结果在李永芳的里应外合之下后金顺利攻下抚顺,抚顺成为后金所攻下的第一座明朝城池。
李永芳投降后金后,被任命为三等副官,并且努尔哈赤还将七阿哥阿巴泰的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以后,李永芳便开始为后金和满清南征北战。
作为最早归顺满清的明朝将领,身为汉人的李永芳一家后来被编入了汉军正蓝旗,授三等总兵官,也相当于一个军区司令了。
顺治和康熙年间,八旗选秀制度逐渐完善,身为汉军正蓝旗的李氏也在备选之列,大约在康熙十年左右,李氏在当年的选秀中脱颖而出,成为康熙后宫的一名庶妃,也是为数不多的汉族妃子。
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大封诸妃,封李氏为安嫔、章佳氏为敬嫔、董氏为端嫔,马佳氏为荣嫔、纳喇氏为惠嫔、郭络罗氏为宜嫔、赫舍里氏为僖嫔,这便是所谓的“康熙七嫔”了。
当时,康熙并没有封妃,而被封为安嫔的李氏排在七嫔之首,也就是说安嫔李氏当时在康熙后宫的排位仅次于钮祜禄皇后和佟贵妃,排第三位,这个位分可就相当高了,连当时大宠的荣嫔、惠嫔和宜嫔也排在了李氏的后面,所以说安嫔李氏的前途似乎是一片光明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人的预料。
就在李氏被封为安嫔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关于她的任何记载,安嫔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翻阅史料,安嫔的卒年时间,埋葬地点等毫无记载,找遍康熙景陵妃园寝也没有发现李氏的任何踪迹,安嫔李氏到底去了哪里呢?总不会是穿越了吧!估计这种可能还是比较小的,毕竟当时出现七星连珠或是强烈冲击脑电波的概率还是非常小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安嫔因为个人或是家族的原因触怒了康熙皇帝,或是与后宫之间的争斗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李氏并没有生儿育女,自己身后的荣嫔马佳氏早已经是六个孩子的妈了,这难免不让安嫔李氏产生嫉妒心理,而荣嫔马佳氏的孩子就有四个夭折的,并不排除他杀的因素。
将相故事-李春芳为什么在年纪并不大的时候多次请求退休?李春芳退休后怎么样?
将相故事-李春芳为什么在年纪并不大的时候多次请求退休?李春芳退休后怎么样?李春芳,明朝内阁首辅,南直隶扬州兴化人,生于公元1511年,去世于公元1584年,享年七十五岁,字子实、石录,因为小的时候在华阳洞读书,所以又号“华阳洞天主人”。
李春芳在二十岁的时候中举,此后继续学业,拜欧阳德等大儒为师。
嘉靖二十六年下场参加会试,成功考中进士,并且为廷试鼎甲第一名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
李春芳因为文采出众,所以被选入西苑写青词,受到嘉靖帝赏识,后屡有升迁。
嘉靖四十四年,加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
隆庆二年首辅徐阶致士,李春芳受皇帝特命接替徐阶职位,担任内阁首辅,史称“状元宰相”。
李春芳担任宰相的时候,国家比之正德一朝安定的多。
但是他在担任首辅之位不久之后,却多次向皇帝上书允许致士。
所谓的致士,正是退休。
刚刚位极人臣,登上宰相这样一个让所有文臣为之努力的位置。
不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却屡次上书请求辞职,这是为什么呢?关于李春芳的离职,不得不提到当时的政治局面。
明朝嘉靖年间,虽然没有向前朝那样,出现宦官专权进而祸乱朝政的严重情况,但是却有着另一个政治上不可避免,同时给国家带来较大危害的事件,那就是——党争。
党争自嘉靖帝大礼议之争,张璁将当时反对嘉靖帝封生父为皇的首辅杨廷和开始。
此后朝中政治的更替,内阁首辅的继任,几乎都是以一个人带领的党派斗垮另一个人而完成的。
张璁斗垮杨廷和一党的内阁首辅,继任首辅之位。
张璁之后又被夏言斗垮,夏言被严嵩斗垮,严嵩倒在徐阶手上,而徐阶呢则被高拱打倒。
李春芳入内阁之时,徐阶深受嘉靖帝信任和重用。
所以李春芳因此事事依附于徐阶,得到徐阶重用,成为次辅。
同处内阁的高拱,后来想要继续升迁,于是上奏弹劾首辅徐阶及次辅李春芳在内阁中狼狈为奸弄乱朝政。
被弹劾的当年,李春芳就两次上书请求致士。
徐阶走后他继任首辅,但是他却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高兴,史记:“始阶以人言罢,春芳叹曰:‘徐公尚尔,我安能久?容旦夕乞身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第一个投降满清的明朝将领李永芳结局如何?
导语:朝代更迭之际,总少不了叛国投敌的人。
投降,这个词汇很让人不齿,但为形势所迫,为苟且偷生,很多人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了这条苍凉之
朝代更迭之际,总少不了叛国投敌的人。
投降,这个词汇很让人不齿,但为形势所迫,为苟且偷生,很多人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走上了这条苍凉之路。
李永芳,这个名字优美的明朝将领,就是第一个投降满清(当时称后金)的变节之人。
李永芳,生年不详,明朝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万历年间就成为抚顺的最高军事长官,手下六百余人。
抚顺虽然地方不大,却紧邻后金老巢赫图哈拉(今辽宁新宾),是大明帝国防御努尔哈赤的第一道战线。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叶赫部时,曾与李永芳有过接触,且有书信来往,故二人彼此比较熟悉。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由,秘密起兵伐明,其需要闯的第一关就是抚顺。
努尔哈赤所部以请求入市贸易为借口,赚开关门,随即以大军包围了抚顺城,李永芳成了瓮中之鳖。
努尔哈赤派人给李永芳送去了劝降书,一方面以许婚、升官来劝诱,一方面则以屠城相威胁。
面对窘境,李永芳嘴上答应投降,但仍排兵布阵准备守城作战,最终寡不敌众,城墙被敌军攻占。
迫于无奈,缺乏军人血性的李永芳率余部近六百人“冠带乘马出降”,成为明朝第一个投降满清(后金)的将领。
当时,努尔哈赤的实力并不雄厚,有这么一支明军归附,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意义上看,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尽管李永芳曾做过抵抗,但努尔哈赤仍大喜过望,以不失前言的姿态对其极力加以笼络,“授永芳三等副将辖其众”,并把亲孙女(第七子阿巴泰之女)许配给李永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