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2_青岛版-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二、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2.能够区分角的不同类型;3.能够画出不同类型的角。

二、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定义和性质;2.角的种类:直角、钝角、锐角;3.角的表示方法:用度数表示,如30度、45度、90度等;4.角的绘制方法:利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出直角、钝角、锐角。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向学生展示角的种类以及如何绘制不同类型的角;2.互动讨论法:在展示过程中,提出问题并向学生询问看法,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相应补充;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带上直尺和圆规亲自绘制不同类型的角,体验绘制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1. 角的概念及种类教师先通过画板或幻灯展示图形,引导学生猜测图形,然后逐步引入“角”的概念。

同时,向学生展示直角、钝角、锐角的图形,并介绍角的种类。

2. 角的表示方法及绘制方法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直尺和圆规,以图中的点为顶点,绘制出不同类型的角,并让学生比较不同类型角的大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使用直尺和圆规,练习绘制不同类型的角,并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绘制的图形。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练习册上有关角的习题,加深对角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要求学生课后练习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出特定角度的角,并进行互相展示和检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理解角的概念和种类,能够自己绘制不同类型的角。

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同时,本节课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角的度数概念的理解,未来的教学重点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讲解。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画角:培养学生正确画角的能力。

3. 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角,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2.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角。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三角板,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加深对角的认识。

4. 活动二:分组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角,互相交流,掌握角的画法。

5. 活动三: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正确画角。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2. 角的各部分名称: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3. 画角的方法:利用三角板和直尺,先画一条射线,再以射线的端点为顶点,画另一条射线,使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

2. 画五个不同的角,并用三角板测量它们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_青岛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_青岛版
4.认识直角。
(1) 让学生指一指下图中的角。
(2)课件演示从以上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
(3)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角的图形,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可能会发现:
它们都是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有的角朝上,有的角朝左,有的角朝右。
第三个角和第四个一样。
第三个角是直角。
教师指出:像
(4)寻找生活中的直角。
学生操作完成后,教师提炼出在数学上这种方法叫重合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并且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数学模型。在让学生找一找、指一指、比一比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角的形状,认识直角这一特殊的角,初步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练习】三、巩固拓展,深化概念
1. 学生动手操作: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并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的特征及角的各部分名称。
【讲授】二、借助素材,建构概念
1.认识角的图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画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引导学生发现: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根据角的特征让学生辩认角。
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1)让学生找出哪些图形是角,并说明理由。
(2)第2个图形和第3个、第5个图形不是角,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第2个和第3个图形因为没有1个顶点不是角,第5个图形没有两条直直的边也不是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三部分内容,即“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

2. 培养学生用角来观察和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并能用它们来描述物体。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角的模型、实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具盒,观察文具盒的盖子,它们是什么形状的?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课本,观察课本的封面,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二、角的初步认识(10分钟)1.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到的文具盒盖子和课本封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一个尖尖的角。

这个尖尖的角,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做“角”。

2. 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10分钟)1.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找出不同的角”。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拿出一张卡片,找出卡片中的锐角、钝角和直角。

2. 请各小组汇报找出的结果,并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

四、用角来描述物体(10分钟)1. 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来描述一下我们的教室。

2. 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描述,其他同学负责听。

1. 请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描述结果。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作业设计: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用我们学到的角的知识,描述一下这些物品。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能用角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青岛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角的初步认识》word教案
教学重点
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
直角的画法
教学具
三角板、卡纸、剪刀木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认识直角
三、活动:体验画角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
1.出示信息窗1,让学生边看多媒体边回想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什么是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大家在看看图,有什么新的发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
单元教学备课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教室里的角”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4.让学生观察,找出教室里的直角,我们教室里有直角吗?学生找一找,并交流。
5.讨论:如何判断一个角事直角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向教师汇报。并肯定:要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3~25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

学情分析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借助已有的经验来学习。

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孩子熟悉的动画人物导入,通过指一指表的指针、三角板、扇子、剪刀等实物先认识实物中的角,对角的形状有个略微的感知;再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角的顶点和边,了解角的组成;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

然后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角,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教法、学法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

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有不同类型的角。
2.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这些角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角?
b.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c.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盒子,引发学生好奇心。提问:“你们猜猜盒子里有什么?”
2.学生猜测后,教师打开盒子,展示一个由不同角度拼接而成的多边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有很多角。”教师追问:“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角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角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的认识,角的画法及测量。
2.难点:理解角的抽象概念,角的度数与两边叉开大小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角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场景为例,如剪刀、钟表、窗户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角的兴趣。
a.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b.识别图形中的角,并分类。
c.运用量角器测量角度,并比较大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分享解题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角的定义、分类、画法和测量。”
3.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数学的奥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角的基本特征,了解角的分类,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同时,学生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区分。

3. 角的大小的测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操作,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3.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角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2. 直角、锐角和钝角3. 角的测量方法4. 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3. 尝试制作一个有趣的角,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学会了测量角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部分,尤其是“角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角的测量方法”。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课件出示中国国旗,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上面有什么吗?(五角星)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这是我国的国旗,我们要爱护国旗,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在教学数学的同时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角(板书)二、自主探究(1)看情境图,指角1.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上展示的是教室的活动场景,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能找到哪些角?找好了,同桌再一起说说。

2. 谁想上来指一指你找的角?3. 我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师边说边画一个点),这是一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一个点。

4. 那怎样才能将角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生再指)5. 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2)折角——摸角:1.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出一个角,用手摸摸这里,再摸摸这里,有什么感觉?2. 生:这里很尖,很刺人。

这两条边很平。

(3)画角:1. 师:如果把角画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

(生动手画)2. 展示生的作品:同学们看这些角画得怎么样?3.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怎样画得既快又美观?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师演示角的正确画法)先点一个点,从这个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个点开始,向其它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这样一个图形就是角。

4. 这就是数学上所说的角。

数学家给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

(板书)5. 请同学们用正确的画法画一个角。

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顶点和边。

6. 出示儿歌,说一说,背一背。

(4)巩固练习——判断角:1. 请用你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 找出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四边形有哪几个角?(5)创造角:1. 用小棒拼角。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资料7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资料7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7~28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并会画角。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示课本情境图教学。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叫了起来:“快来看啊,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学生回答)这就是角,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在实物中找角。

(1)仔细观察主题图,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图形的经验,找有角的物体。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上面有角。

(课件演示将生活中物体上的角与数学角进行对比,)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几种学生常见的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

师: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2)找一找我们的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

)(学生回答)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刚才我们认识了角,找到这么多的角。

同学们真了不起。

同学们,请用你的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试试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为什么会扎人?(学生回答)刚才我看很多同学摸角时只是摸了摸尖的地方就停下了,这样摸到的角完整吗?(学生回答)咱们再从这个尖开始往两边摸一摸(教师利用三角板教具演示摸角过程)。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信息窗1 角的初步认识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

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

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活动二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师讲解什么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

你在哪里见过直角?活动四全课总结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信息窗2 角的初步认识一导入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生发表看法。

……二教学新课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全课总结。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页文档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页文档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23——25页(青岛版)教材与学情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关于“角”,学生对它的认识更多的是基于生活中的经验,而非数学中的图形。

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建构起“角”的正确的表象。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1、建立角的正确表象2、角的画法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直尺、圆形纸、多媒体课件2、为每位学生准备:圆形纸、直尺、彩笔、(信封装:两张硬纸条、图钉)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学具:三角板、红领巾、钟表、扇子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师:今天徐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到数学王国里面认识一种新的图形——角。

(说明:第1次教学设计中采用“激趣导入”,第2次教学设计中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通过上课实践,发现利用学生的剪纸作品“红五星”激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有效力不强。

而“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为下面学生探究角的知识节省了时间。

所以第3次教学设计沿用第2次教学设计的导入方式。

)二、实物图中找角1、课件出示实物图:多媒体课件逐个出示:红领巾、三角板、小闹钟、打开的折扇(说明:第1次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是课本23页的情境图,里面的物体多,有:三角板、钟表、电视机、路灯、汽车、单杠、带支架的小树、打开的折扇等,第2次教学设计修改后只用了红领巾、三角板、小闹钟、打开的折扇这4种物体。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页文档资料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页文档资料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调整稿及设计反思教学内容:青岛版第三册第三单元23-25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描一描”“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3.通过各种学具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学具探索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角。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1.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说明: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做动手做角仍有难度,因此将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作为一个教学重点。

)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各种形状的纸、绳子、小棒等好多材料。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摸一摸,猜一猜(教师的口袋里装有一些学习用品)(说明:小学生年龄小,针对本课教学内容设计课前游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为上好课做好铺垫。

)一、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小朋友摸到的物品,在物品的面上找认识的图形。

2.接着出示课件,出示情境图,设计问题:在这些图形里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新知探究:1.出示学习目标:认真看课本,看一下怎样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描一描”“比一比”等活动,认识什么是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时间为5分钟,学生开始自学。

(说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学生也不是从0开始的,需要从小就培养,教师设置简单操作的学习目标,能促使学生自主读书、探究。

)2.学生自学。

3.反馈: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问题反馈,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4.后教: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变化:设计问题:请同学们把用小棒做的活动角的两条边张开收小,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两条边张开时,角就变大,收小时,角就变小)(2)操作对比:你能用活动角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教师和几名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大就要让两条边张大)你能再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再和学生比较,指出让角变小就要让两条边收小)(3)(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八第3题的两个角)师: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用重叠的方法验证,那我们在电脑上试一试,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电脑演示两个角重合的过程,学生发现两个角一样大)师:原来这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大。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引导探究1.初步认识角(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1)演示“角的认识”。

(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a.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b.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认识”,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a.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b.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c.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里有角?(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

(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形状及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认识直角及直角符号,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在发现角、认识角、研究角的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画角和直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比较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圆形纸、做活动角的材料、三角尺、微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

1.谈话: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正在上手工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都看到了什么,能在主题图上找到哪些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2.猜一猜。

师:有两个调皮的图形宝宝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猜猜遮住的是什么图形?你是根据什么猜出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预设:露在外面的角)3.揭示课题。

师:关于角有许多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这位新朋友。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猜一猜”的活动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引出新知,为下面学习数学上的角做铺垫。

并让学生从课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二、初步感知,认角。

(一)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名称。

1.师:为了方面我们观察和研究,现在我把长在图形上的角取下来。

看,这些就是角。

(课件演示:脱离图形,突出角的形状。

)2.摸三角板上的角,揭示角的形状和各部分的名称。

师:三角尺上有角吗?谁来指一指?师:既然它们都是角,一定有什么相同之处吧?请大家拿出三角尺摸一摸,感受一下角是什么样的,把你的发现说给小伙伴听听。

(学生活动:学生摸三角尺上的角,并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尖尖的、直直的……)3.师生共同小结: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 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角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五年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角。

2. 培养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特征2. 角的度量3. 角的分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特征,角的度量,角的分类。

2. 教学难点:角的度量,角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形成对角的直观认识。

2. 采用讲授法,讲解角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3.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角的理解。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角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角,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角的定义和特征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特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讲解角的度量角的度量单位是度(°),1度等于圆周的1/360。

利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讲解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的角直角:等于90°的角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的角平角:等于180°的角周角:等于360°的角3. 动手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等)进行角的度量、分类和画图练习。

4. 巩固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角的定义、特征、度量和分类。

提问:同学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哪些角?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角?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六、板书设计1. 角的初步认识2. 1. 定义和特征2. 度量3. 分类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基本概念,能正确描述角的几何特征;
2.掌握角的度量方式;
3.学会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的大小及特性。

二、教学内容
1.角的基本概念;
2.角的度量;
3.角的大小及特性。

三、教学过程
1. 角的基本概念
讲解角的基本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公共端点组成的图形部分。

然后通过图示,让学生感性理解角的概念,并明确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

2. 角的度量
讲解角的度量方式:角的度用角度(°)表示,单位圆的周长为360°,度数越小,角度越小。

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图中的各个角,通过操作角度计算器,让学生猜测角的度数,并查看计算器显示的角度数。

3. 角的大小及特性
通过角度计算器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特性,让学生从操作中体会出不同角的角度大小及特点。

然后老师会以黑板为载体,出几幅几何图形,让学生上台操作角度计算器,测量各个角的大小,并描述各角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操作。

五、教学工具
角度计算器、黑板、几何图形。

六、教学评价
1.课堂练习;
2.学生个人操作评价。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角的概念、度量和大小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认识了角的特性。

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角度的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五四制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屏幕出示)你能找到这些物体表面的角吗?
师: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会观察的好孩子,看我们刚才从这些物体的表面,找到了这几个角。(课件物体上有角,然后将物体隐去,就剩下角)
2.角的特征
师:仔细看,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有一个点 两条直线。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上出示“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课件上出示“边”)。
教法:讲授法 讨论法
学法:讨论法 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生成补充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猴吗?为什么喜欢它?对,小猴可顽皮了,(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这两个小朋友的顽皮猴为什么不一样高呢?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让同学仔细观察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1) 两根木条的长短不一样。
五、 仔细观察,看图中有几个角?
六、一张正方形纸片,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七、课后思考: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读一读我的小发现。
八、 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教后
反思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锐角与钝角
锐角 比直角小。 钝角 比直角大。
教后反思
备课人
课题
我学会了吗
课型
练习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区分锐角、直角、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2、会画各种类型的角。
重难点
认识各种角,绘画锐角、直角、钝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方法
练习法
预设教学过程
生成补充
一、复习导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的大小。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三角尺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看,他是谁。

学习小伙伴介绍自己,并介绍所带来的礼物——与角相关的实物图例。

教师出示三角尺,找一找角。

你能找找教室里的角吗?
二、观察了这么多的角,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角。

同学们摸摸三角尺的角,引导学生用顶点接触皮肤,用手试试角的两条边。

通过我们的观察、接触,谁能说说什么是角?
例如:角是尖尖的,角有两条直边。

教师总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用数学语言这样介绍角:顶点、边。

课件出示。

角的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做顶点,两条直边我们叫做边。

学生说另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

三、小灵通想带着大家去动物乐园参观,可是必须有开锁密码才能把门打开。

大家一起去帮帮他们吧!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说说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四、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来到了动物乐园。

你能从动物们的家中发现角吗?
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直角,找找教室中的直角。

五、你能从这些广告上标志中找出直角吗?
课件出示。

六、回忆乘法口诀。

儿歌的形式,使学生起身活动一下。

完成角与乘法的练习。

七、课后思考
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刀,还剩几个角?引导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八、教师总结。

与小灵通再见。

作业设计:
自己制作一个角;找生活中的角
板书设计: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课后反思:
2、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从具体抽象的事物中认识角,认识直角。

教学目标: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

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特征与角各部分的名称。

充分利用运用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角了么?谁能说说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找到了角?
二、完成自主练习
1.第一题是一道判断是否是角的题目
请学生独立作出选择,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图形不是角。

2.第二题是一道找直角的题目
在找角时,有的图形包含多个直角。

请学生仔细观察,并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

然后在相应的位置画上直角符号。

养成用符号表示直角的好习惯。

3.第三题:小组讨论“你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角?它们和你学到的角一不一样?”
4.第四题是一道画直角的题目,
先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直角的画法。

并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

然后请画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请全班评议。

然后请同学自己动手用三角板来验证画的直角是否准确。

5.请同学上台来做一做:
1个▲有()个角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5个■有()个角
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板书设计:
1个▲有()个角1个■有()个角
4个▲有()个角5个■有()个角
课后反思:
3、信息窗2——玩调皮猴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页,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用学具做一个角。

同位互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角的大小。

二、出示信息图
1.师: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我认为是两条木条的长短不一样。

生:我认为是角的大小不一样。

2.请大家量一量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你能不能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
3.讨论一下: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用三角板比一比,把两个角重叠下来,描一描,比一比。

折出一个角的大小,放到另一个上面比一比。

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角正确的方法:先把两个教的顶点对齐,使一条边重合,然后看两条边落到什么位置。

4.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5.请大家分一分不同的角。

师: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小组同学互相比一比,你们组谁做的角最大,谁的最小。

四、锐角、钝角的教学通过与直角的对比引出来。

先出示直角,让学生辨认,再出示锐角和钝角,引发学生思考:这两种角的大小和直角有什么不同呢?启发学生把这两个角和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知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锐角、钝角,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

五、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

作业设计:
自己动手做一个钝角,做一个锐角;找一找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板书设计:
信息窗2——玩调皮猴
课后反思:
4 信息窗2——玩调皮猴
教学内容:
教科书26-27页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合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拣一拣、摆一摆的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大小,建立角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
学具盒、实物投影、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知识。

二、完成自主练习
第四题是比较两个角大小的题目。

可以让学生先估计,在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

准备两个长短不同的活动角,让学生们进行比较
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第五题是数角个数的题目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数出个数就可以,
不要过多扩展,增加人为难度。

第六题是一个按指定要求做出角的活动,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
也可以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

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突出动手操作意图。

第七题是一道开放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我学会了吗?”呈现了一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风景图。

该图图文并茂,用小诗增加了题目的诗情画意。

练习时,可通过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等形式,引导学生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完成练习后,组织好交流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注意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美的教育。

作业设计:
寻找生活中的角;做一个锐角,做一个钝角,并比较一下
板书设计:
信息窗2——玩调皮猴
课后反思:
5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教学内容:
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记录和了解人身体的有关数据,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形成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意识。

教学目标:
活动是在第二册已经认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开展的,旨在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初步学会与伙伴交流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测量身体各部分的长度,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感受人体上的数学。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和米?谁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二、实践活动
1.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身上的哪些小秘密?
2.其实,除了这些小秘密,我们身上还有其它的秘密,你们了解吗?
3.指导学生测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

明确测量的要求和方法。

活动时,要让学生知道需要测量什么,怎样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准确读出测量结果,如何记录等。

4.师:有哪个小组能把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全班展示一下?
教师跟着指导。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关注小组活动的进展情况。

指导学生先给一名学生测量出所有数据,在测量其他同学的,使实践活动有序进行。

三、拓展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注意对数据的分析比较,从而发现发现规律。

人拳头一周长度与脚长基本一致;身高与一庹的长度基本一致。

作业设计:
量量自己身体各个部位的长度;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身上的小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