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常见罪名的类型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
网络犯罪:打击数字时代的罪行在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网络犯罪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许多人享受着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与高效,但与此同时,网络犯罪的阴影也悄然逼近。
本文将探讨网络犯罪的现状、类型、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网络犯罪的现状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和交流平台,但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网络犯罪案件逐年增加,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人在线工作、学习与生活,使得网络犯罪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诈骗、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事件层出不穷。
由于传统法律体系在网路犯罪方面未能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得许多犯罪行为得以逍遥法外。
此外,网络犯罪往往跨越国界,使得执法机关在取证和追责时面临重重困难。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最为普遍的网络犯罪之一,包括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网购诈骗和邮箱诈骗等。
骗子通过虚假信息吸引受害者,诱使其转账或泄露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可信赖的人物进行诈骗也屡见不鲜。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访问、获取或传播个人信息。
这类事件通常由黑客攻击企业数据库、网站或云存储造成,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与隐私危害。
很多知名企业曾发生过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数百万用户的信息被盗取。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病毒传播以及恶意软件的安装。
这些攻击旨在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盗取敏感信息或勒索赎金。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攻击方式变得愈加复杂,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身份盗用身份盗用是指不法分子获取他人个人信息,并以其名义进行各种非法活动,如贷款、开设银行账户等。
这不仅给受害者造成财务损失,也严重损害其信用记录,恢复过程繁琐而漫长。
网络敲诈网络敲诈主要是通过威胁曝光某些重要信息或不当行为向受害者索要财物。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色情内容、商业机密等敏感信息,对个人隐私及企业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Cyber crimes
高技术污染。高技术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侮辱诽谤他人的犯罪行为。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面广、速度快,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控制,造成的损失将不堪设想。
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网上诈骗。网上诈骗是指通过伪造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等手段来欺骗和诈取财物的犯罪行为。
网上色情。国际互联网是一个“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的开放网络,即所谓的“网络无边,法律有限”。有了互联网,无论大人小孩只需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查阅色情信息。因特网赋予传统的传播淫秽物品行为以更大的广泛性和更高的集中性。
网上教唆或传播犯罪方法。网上教唆他人犯罪的重要特征是教唆人与被教唆人并不直接见面,教唆的结果并不一定取决于被教唆人的行为。这种犯罪有可能产生大量非直接被教唆对象同时接受相同教唆内容等严重后果,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弥漫性。
此外,网络犯罪还有网上侵犯知识产权、侵犯隐私权、网上恐怖、网上报复、网上盯梢等多种形式。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网络犯罪开始摆在世人面前。网络犯罪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不是一个具体罪名,而是某一类犯罪的总称,其基本类型有两种:针对网络的犯罪和网络扶持的犯罪。
网络犯罪行为及相关法律法规解析
网络犯罪行为及相关法律法规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行为日益猖獗,对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惩处。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行为的定义、类型和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络犯罪行为的定义和类型网络犯罪行为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通过非法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篡改、删除、破坏数据或者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信息的行为。
网络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传销等。
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获取、篡改、破坏数据的行为。
黑客攻击手段多种多样,包括网络钓鱼、木马病毒、DDoS攻击等。
2.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欺诈活动,通过虚假宣传、虚假交易等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网络诈骗形式繁多,如假冒网站、虚假投资、网络兼职骗局等。
3. 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信息的行为。
网络盗窃手段包括非法获取他人账号密码、窃取银行卡信息、网络盗版等。
4. 网络传销:网络传销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销活动,通过虚假宣传、虚假招聘等手段非法牟利的行为。
网络传销具有隐藏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解析为了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惩处。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法律法规:1. 《刑法》:《刑法》是我国刑事犯罪行为的基本法律,对于网络犯罪行为也有明确规定。
例如,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黑客攻击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
2. 《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了细化和规范。
该法明确规定了网络犯罪行为的种类和处罚,对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
3. 《电信法》:《电信法》是我国电信行业的基本法律,对网络犯罪行为也有相关规定。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网络犯罪及其种类与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革命和网络化的浪潮迅猛而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
信息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因其自身极大的开放性导致信息网络在安全方面出现诸多漏洞, 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一系列犯罪活动,形成网络犯罪。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探析网络犯罪的种类与特征。
一、网络犯罪的涵义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主体人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网络安全,侵害网络资源,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
网络成为犯罪行为的载体和工具,而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网络,有可能从网上到网下,从虚拟到现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二、网络犯罪的类型(一)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
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
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
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
例如:2011年4月26日,索尼在“游戏站”博客发布通告,称黑客侵入旗下“游戏站”和云音乐服务网络,窃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电子邮箱、出生日期、登录名、登录密码、登录记录、密码安全问题等,受影响用户大约7800万。
这次黑客入侵严重地危害了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大量的用户信息的流失,以及给受众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
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例如:2011年4月,荆门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根据金山网络公司提供的线索得知,国内80%的病毒传播通道被“HYC”等十大病毒集团操纵。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浅谈网络犯罪论文(1)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环境下实施犯罪活动,如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盗窃等。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威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
1.网络诈骗: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网络购物或资金交易,实施非法盈利活动。
2.黑客攻击:利用漏洞,对他人电脑进行非法访问、篡改、破坏等行为。
3.网络侵权:利用网络平台传播、复制、销售侵权作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网络盗窃:利用网络手段窃取他人银行账户信息、网上支付密码、个人身份证等。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活动不仅危害个人和企业安全,而且可能引发社会和国家安全问题。
例如,黑客攻击可能导致国家网络基础设施的瘫痪,网络诈骗可能损害个人财产和信誉。
三、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加深人们对网络网络犯罪的认识和了解,学习安全知识,提升防范意识。
2.技术防范: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必要时采取加密、防火墙、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防范攻击。
3.政策法规防范:制定网络犯罪防范政策和法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
四、网络犯罪在全球范围的应对
随着网络犯罪活动越来越普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始加强合作,构建网络犯罪应对的全球网络安全体系。
例如,美国在2009年成立了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以应对其国内和外部的网络犯罪活动。
总之,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问题,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加以防范和应对。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的全球体系。
根据最新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属于网络犯罪?
根据最新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以下哪种行
为属于网络犯罪?
根据最新的网络安全法规定,以下行为属于网络犯罪:
1. 未经授权访问他人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盗取、删除、篡改、破坏数据或干扰正常运行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2. 制作、传播或使用恶意软件、病毒、木马、蠕虫等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程序,侵害他人信息安全或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3. 利用互联网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干扰经济或社会稳定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4.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诈骗、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5. 声称自己有未公开的网络安全漏洞,诱导他人支付钱财或提供其他利益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6. 未经法定许可,利用互联网提供非法的网络服务或者销售非法的网络产品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7. 利用网络方式实施暴力恐吓、诽谤他人名誉或者散布淫秽、恶心、残酷或者其他唆内容的行为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请注意,在判断是否属于网络犯罪时,要综合考虑行为的主观意图、目的、手段和结果。
此外,以上行为仅为举例,并非详尽无遗。
法律法规可能随时变动,请在实际操作中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确切的法律建议。
计算机网络犯罪量刑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类型1、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安全的犯罪。
包括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故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等。
2、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
包括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组织邪教、联络邪教成员举行非法活动等。
3、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和管理的犯罪。
包括利用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在网上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在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传播淫秽书刊、影片和图片等。
4、利用计算机网络危害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的犯罪。
包括在网上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取、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或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
二、计算机网络犯罪量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1、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开展青少年“网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觉性和免疫力,规范网络行为。
同时,加强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矫正不良心理,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觉性和免疫力,规范网络行为,做有正义感、责任心的合格网民。
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计算机病毒: 利用计算机病 毒对计算后
果。
网络诈骗:利 用网络平台进 行诈骗活动, 如虚假购物、 投资诈骗等。
网络色情:利 用网络传播色 情内容,包括 色情图片、视
频等。
网络赌博:利 用网络平台进 行赌博活动, 如网络彩票、
博彩等。
网络犯罪的危害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 侵害网络财产安全,造成经济损失 破坏网络基础设施,影响正常网络秩序 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针对网络犯罪的特点,司法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方式,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打 击效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的形式和手段也不断更新,司法机关需要不断更新观念和 提高技术水平,以应对新的挑战。
我国网络犯罪的司法困境
证据收集困难:网络犯罪证据难以获取和固定,导致案件侦破难度大。
类型:网络犯罪的类型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侵犯个人信息、 网络色情等。
危害:网络犯罪不仅侵害个人利益,还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 益,对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网络犯罪的特征
以计算机为工具或以计算机为基础 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性 违反国家规定 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发生在网络空间
网络犯罪的类型
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建立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力度。 加强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惩治网络犯罪行为。
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能力
建立完善网络安全技术防范体系 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预警 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推广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司法实践现状:我国网络犯罪的司法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 在一些问题,如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
网络犯罪案件分类
一、网络犯罪案件分类(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285 条第1 款)1、本罪犯罪行为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2、行为人只要在客观上实施了侵入行为,无论是否进一步实施其他行为,均可以构成本罪。
3、该罪采用预备行为正犯化的立法例,充分体现了刑法对关涉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点保护。
4、如果在侵入上述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后,行为人又进一步实施了其他犯罪行为的,属于牵连犯,我国刑法中一般采取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
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都应当以目的行为定罪处罚。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第285 条第2 款)1、该罪为选择性罪名:其特点是当行为人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的时候,以该行为单独作为罪名。
当行为人同时实施了上述两种行为的时候,以该两种行为作为罪名,并不实行数罪并罚。
2、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1)本罪实际属于复行为犯:刑法规定了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
手段行为是指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目的行为是指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
2)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并非法获取数据,如果该数据同样受到刑法其他罪名的保护,典型如虚拟财产的保护,此时如何处理?在数据具有财产价值的情况下,该行为不仅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且侵犯他人的财产法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竞合。
不能忽视数据的内容与属性,一刀切的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来认定。
3、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1)该罪是指在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情况下,行为人虽然没有占有他人的计算机本体,但却将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置于本人的掌控之中,并通过对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号施令,非法控制了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司法解释对本罪的行为作了扩大解释,规定,明知是他人非法控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而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权加以利用的,应以本罪论处。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犯罪行为的违法性
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网络犯罪,首先要看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 性,是否符合刑法的规定。
犯罪行为的主观故意性
构成网络犯罪的行为通常要求具有主观故意性,即明知自己的行 为侵犯了网络信息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仍然实施该行为。
情节的严重性
不同的网络犯罪有不同的入罪标准和情节严重程度,判断情节是 否严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犯罪手段、涉案金额、受害人数等 。
加强区域协作
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区域性的网络犯罪防治规范和标准,协同开展网络犯罪防治工 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封禁、社交媒体禁入等,以便于更好地惩罚和预防网络犯罪。
建立网络犯罪的刑法执法机制
1 2 3
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
应当建立网络犯罪情报共享机制,实现公安、 检察、法院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便于及 时发现和打击网络犯罪。
完善网络犯罪侦查和取证制度
应当完善网络犯罪的侦查和取证制度,明确侦 查和取证的方式和程序,以便于及时收集和固 定证据,打击网络犯罪。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犯罪 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等。
域外刑法规制网络犯罪的实践与经验
国际法律
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犯罪的国际法律,如《网络犯罪公约》等,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法律框架 。
域外实践
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在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方面有着不同的实践和经验,如英国的《网络犯罪法案》等。
网络盗窃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账户密码或金融机构信息,实施财产侵犯行为。
网络犯罪的种类
类型三:网络色情
网络色情是指在网络上传播色情内容的行为,包括色情图片、视频、文 字等。
网络犯罪取证技巧与法律规定解析
网络犯罪取证技巧与法律规定解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网络犯罪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打击网络犯罪,取证技巧和法律规定成为了关键。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和危害网络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权等。
其中,网络诈骗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通过网络,犯罪分子可以轻松地伪造身份,进行虚假宣传和欺骗,从而骗取他人的财产。
网络盗窃则是指通过黑客技术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个人隐私、商业机密等信息。
网络侵权则是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
这些网络犯罪不仅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例如,网络诈骗导致人们对网络交易的信任度下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盗窃使个人隐私暴露在公众面前,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网络侵权则破坏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创新和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网络犯罪取证技巧网络犯罪的取证对于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犯罪取证技巧。
1. 数据存证:网络犯罪往往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因此对相关设备进行数据存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电脑、手机等设备,可以查找到相关的犯罪证据。
数据存证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网络日志分析:网络犯罪往往留下了大量的网络日志。
通过分析这些日志,可以还原犯罪嫌疑人的网络活动轨迹,找出其犯罪手段和目的。
网络日志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对于复杂的案件来说,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 信息追踪:在网络犯罪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使用虚假身份进行活动。
追踪这些虚假身份的真实信息,可以揭示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和行踪。
信息追踪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利用各种网络侦查工具和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
4. 证人取证:网络犯罪往往涉及多个受害人和目击者。
通过取证这些证人的证言,可以还原犯罪的经过和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101个罪名 解读
101个罪名解读1. 故意杀人:蓄意伤害他人并导致其死亡2. 抢劫:使用武力或威胁行为,从他人处夺取财物3. 贩卖毒品:非法出售控制类物质,如毒品4. 吸收公众存款:以非法方式获取公众的存款,并未能偿还5. 舞弊:通过欺骗或非法手段获取利益6. 持有无证枪支:未持有合法证书的枪支7. 骗局:故意欺骗他人,骗取财物或信息8. 贪污:滥用职权以获取个人利益9. 诈骗:通过虚假陈述或行为欺骗他人,以获取不当利益10. 流氓行为:恶意或暴力行为,损害公共秩序和安全11. 行贿:通过贿赂手段获取或维护权力12. 非法拘留:未经合法程序将他人拘禁或限制其自由13. 洗钱:通过各种手段掩盖资金来源,使得非法财产合法化14. 脱税:故意逃避缴纳应缴税款15. 色情交易:提供性服务或制作色情材料以牟取利益16. 强奸: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强行与他人发生性行为17. 贩卖人口:非法拐卖、贩卖他人以牟取利益18. 伪造文件:制造虚假文件以获取不当利益19. 妨碍司法公正:阻碍司法程序的进行,干扰司法公正20. 持有赃物:持有或藏匿已知是犯罪所得的财物21. 非法侵入: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22. 纵火:故意放火烧毁他人财产23. 恐吓:以言语或行为威胁他人,造成他人恐惧24. 伪证:在法庭上作虚假的证词25. 妨害公务:阻碍或干扰政府机构或官员执行职务26. 贩卖假药:销售或分发伪装成药物的非法物质27. 偷窃:使用秘密或欺骗手段,非法拿走他人的财物28. 食品安全疏忽: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导致食品不安全29. 虐待动物:对动物进行残忍或不恰当的对待30. 侵犯知识产权:对他人的知识产权进行盗用或侵犯31. 参与恐怖活动:参与组织或实施恐怖活动32. 非法种植或制造毒品:非法种植或制造毒品33. 儿童虐待:对儿童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残忍对待34. 绑架:非法剥夺他人的自由,以胁迫或勒索为目的35. 白领犯罪:从事企业或财务上的犯罪活动36. 网络诈骗:利用网络或社交媒体进行诈骗活动37. 违反出口管制:出口或拥有受出口管制的商品38. 私自放火:非法放火,造成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39. 严重交通违规:造成严重交通事故或严重违规行为40. 间谍活动:为外国或对手国家从事间谍活动41. 破坏公共设施:故意损坏公共设施,影响公共利益42. 非法拆迁:以违法手段进行强制征地或拆迁43. 性侵犯: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对他人实施性行为44. 走私:非法运输或交易受限制的货物45. 逃税:故意逃避纳税义务46. 盗墓:非法盗掘古墓,窃取文物47. 掠夺:使用暴力或欺骗手段抢劫、抢夺财物48. 学术造假:以欺骗手段伪造学术成果或资料49. 行贿受贿:以贿赂手段获取或提供不当利益50. 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或心理上的暴力行为51. 非法挪用公款:使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个人私利52. 伪造货币:制作或散布伪造的货币53. 打击报复:以报复为目的对他人进行打击54. 非法捕捞:未经授权的方式捕捞或损害渔业资源55. 伪造身份文件:伪造或持有他人的身份证件56. 恐怖主义:故意制造或散布恐怖主义信息,以引起恐慌57. 军事叛乱:对国家的军事部队进行反叛或叛乱行为58. 侵犯隐私:违法侵犯他人的隐私权59. 违反环保法规:违反环保法规,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60. 没收赃款:非法占有或转移他人的赃物61.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非法手段制造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62. 组织卖淫:组织或协助卖淫活动63. 危险驾驶:以危险的方式驾驶车辆,危害公共安全64. 洗钱罪: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资金合法化65. 非法经营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或资质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机构经营66. 购买假证:以非法手段购买或持有伪造的证件67. 非法制造弹药:非法生产或制造枪支弹药68. 聚众斗殴:聚集人群进行暴力冲突69. 特大网络赌博:组织或参与非法网络赌博活动,涉及金额巨大70. 侮辱:以语言或行为伤害他人的尊严或名誉71. 交通肇事罪:因交通违规行为导致车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72. 毁坏文物:破坏或非法盗掘文物73. 职务侵占:滥用职权、侵吞或非法占有公共财物74. 盗用信用卡:未经持卡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信用卡75. 破坏交通设施:故意破坏或损坏交通设施76. 假药:制作或销售伪劣、假冒的药品77. 接受贿赂:以贿赂手段获取不当利益78. 侵权侵财: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财产79. 非法占有枪支:未经许可或合法程序获取枪支80. 盗版:非法复制或传播受版权保护的作品81. 同谋:与他人共谋犯罪行为82. 冒名顶替:冒用他人的身份进行欺骗或逃避法律责任83. 非法拘押:未经合法程序限制他人的自由84. 故意伤害:蓄意伤害他人,导致其身体损伤85. 造假帐:故意制造虚假的财务帐目或报表86. 导致严重后果的生产安全事故: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伤亡或财产损失87. 舞弊罪: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利益88. 盗伐林木:非法砍伐或盗伐森林资源89. 羞辱儿童:对儿童进行侮辱、恐吓或伤害90. 贪污罪:滥用职权以获取不正当利益91. 拐卖儿童:非法拐卖、贩卖儿童92. 违法集会:违反法律规定进行非法集会或示威93. 虚报注册资本:虚报公司注册资本或股本94. 强制卖淫:通过暴力或胁迫手段强迫他人从事卖淫行为95. 妨害国境检疫:故意妨碍或破坏国界检疫工作96. 消极腐败:因履职不力或渎职行为造成损害97. 毒品走私:非法运输或交易毒品98. 告知利益:通过故意隐瞒或误导行为获得利益99. 伤害罪:对他人造成身体损伤100. 窃取财物: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101. 虚假陈述:以虚假陈述或欺骗手段获得利益。
中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立法建议
中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立法建议论文摘要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及种类计算机网络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包括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非法入侵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或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盗窃、诈骗、传播病毒、散布色情信息或其它犯罪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复制、更改或者删除计算机信息犯罪2、散布破坏性病毒、逻辑炸弹犯罪3、网络诈骗、教唆犯罪4、网络侮辱、诽谤与恐吓犯罪5、网络色情传播犯罪二、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分析智能型、隐蔽性、复杂性、跨国性、匿名性、损失大,对象广泛,发展迅速,涉及面广、持获利和探秘动机居多、低龄化和内部人员多、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三、网络犯罪的构成特征1、网络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网络犯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是信息交流于共享得以正常进行的公共秩序。
3、网络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设备,通过思考输入相关指令来完成的,这表明犯罪主体有明显的犯罪故意4、网络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四、美国计算机犯罪的立法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美国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犯罪立法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版权法,国家被盗财产法,邮件与电报欺诈法,电信隐私法,儿童色情预防法,等等。
五、对《刑法》285,286,287条及第17条第2款的意见我国《刑法》第285条、第286条是对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破坏计算机数据(程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的规定,还有第17条第2款依笔者之见,这些规定都有需要完善和明确的地方。
六、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建议1、量刑较轻,应适当加大量刑力度。
2、规定的犯罪范围偏窄,需要予以适当扩大。
3、犯罪构成设计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过失犯罪。
4、增加引渡条约。
5、犯罪在主体责任年龄上可作适当降低。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
浅谈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电子设备等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日益增多,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以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
本文将就网络犯罪及其刑法规制进行浅谈。
网络犯罪的种类和特点网络犯罪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网络谣言、网络盗窃、网络敲诈等。
这些犯罪行为大多以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或进行交易为手段,具有隐蔽性、跨境性、匿名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给司法机关的打击和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且,一些网络犯罪分子常常利用技术手段来规避打击,导致打击难度加大,给处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网络犯罪直接损害了公民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网络犯罪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损害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网络犯罪还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健康环境,侵害了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危害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打击网络犯罪,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已成为全球各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为了有效打击网络犯罪,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刑法规制。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多项打击网络犯罪的相关罪名,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网络诈骗罪等,对网络犯罪行为予以了严厉惩处。
我国还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对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
除了单纯依靠刑事法律手段惩治网络犯罪,我国还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采取了多种综合手段,包括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加强网络监管、加强国际合作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增强了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公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上,各国也加大了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网络安全犯罪打击
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网络安全犯罪打击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 网络安全犯罪打击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犯罪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各国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并不断推出新的打击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就网络犯罪与打击技术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获取、传播、干扰他人信息的行为。
网络犯罪的类型繁多,涉及电信诈骗、网络盗窃、网络侵入、网络恶意软件等方面。
其中,电信诈骗是目前网络犯罪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恶果。
二、网络犯罪的危害网络犯罪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网络犯罪给个人隐私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个人信息可能会被窃取、泄露,从而导致财产损失和个人尊严受到损害。
其次,网络犯罪对企业和组织的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可能导致企业的商业机密被窃取、网站被黑客攻击等问题。
最重要的是,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了广泛的恶劣影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网络安全犯罪打击技术要有效打击网络安全犯罪,必须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打击技术。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网络犯罪打击技术: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可以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和篡改。
目前,许多加密算法和协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通信中,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2. 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使用者指纹的认证来确认其身份。
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冒用身份进行非法操作,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 可视化防御技术可视化防御技术是一种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网络攻击状态和防御措施的技术。
通过图形化的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网络安全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4. 多因素认证技术多因素认证技术是指通过多个因素来确认用户身份的技术。
例如,除了密码外,还可以结合指纹、声纹等因素,提高用户身份的认证安全性,从而更有效地防止网络犯罪行为。
常见的六种网络诈骗犯罪种类
一、网络游戏诈骗近年来针对虚拟网络游戏的诈骗案件不断增多,常见的诈骗方式一是低价销售游戏装备,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网络游戏,进行游戏币及装备的买卖,在骗取玩家信任后,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汇款的方式,待得到钱款后即食言,不予交易;二是在游戏论坛上发布提供代练信息,待得到玩家提供的汇款及游戏账号后,代练一两天后连同账号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账号时,虽提供了比较详细的资料,待玩家交易结束玩了几天后,账号就被盗了过去,造成经济损失。
二、QQ视频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技术窃取事主QQ密码,并远程启动视频探头,事先录取事主的视频资料,然后登录所窃QQ,冒充事主有针对性地选择其QQ好友,要求与其视频聊天,向其播放事先录取的事主视频。
骗取信任后,编造出车祸、急需周转资金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
三、网络购物诈骗是指事主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商品时而发生的诈骗案件。
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种:1、多次汇款。
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2、假链接、假网页。
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全支付法。
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网易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4、收取订金骗钱法。
骗子要求事主先付一定数额的订金或保证金,然后才发货。
然后就会利用事主急于拿到货物的迫切心理以种种看似合理的理由,诱使事主追加订金。
5、约见汇款。
网上购买二手车、火车票等诈骗的常见手法,骗子一方面约见事主在某地见面验车或给票,又要求事主的朋友一接到事主电话就马上汇款,骗子利用“来电任意显软件”冒充事主给其朋友打电话让其汇款。
6、以次充好。
用假冒、劣质、低廉的山寨产品冒充名牌商品,事主收货后连呼上当,叫苦不堪。
[page]四、“网络钓鱼”诈骗“网络钓鱼”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互联网站进行诈骗活动,获得受骗者财务信息进而窃取资金。
刑法 网络安全
刑法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非法访问、病毒攻击、数据泄露和其他网络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在现代社会,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法律也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惩处。
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涉及到网络安全方面的罪名和刑事责任。
一、网络诈骗罪:网络诈骗罪是指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证据、使用虚假身份等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欺诈行为,非法牟利或者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干扰他人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
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虚假销售、虚假招聘等,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诈骗罪,其刑责严重。
二、网络侵入罪:网络侵入罪是指未经许可,以未经授权的方式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实施其他侵入行为,侵犯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行为。
如黑客攻击、病毒木马植入等都属于网络侵入罪,其罪行严重且破坏力大。
三、网络传销罪:网络传销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销活动,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组织、领导、参与传销活动的行为。
网络传销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也是一项被刑法明确规定并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四、网络侵权罪:网络侵权罪是指在计算机信息网络上盗用、篡改、删除、损毁他人作品、商业秘密等作品权益或者侵犯他人名誉等个人权益的行为。
如网络盗版、网络抄袭、网络谣言等都属于网络侵权罪,其刑责因情节不同而不同。
上述只是刑法中涉及的部分网络安全相关罪名,针对这些罪名,我国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措施。
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维护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并为网络发展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只有通过严厉的制度和法律手段,才能有效遏制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网络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与刑法规制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刑法对网络犯罪的规制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网络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网络诈骗。
网络诈骗是通过虚假信息或假冒身份进行欺骗,以非法牟利为目的的行为。
比如虚假网购、制假售假、网络传销等。
此外,网络犯罪还包括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网络商业欺诈、网络恶意程序攻击等。
这些犯罪行为在网络空间中快速传播,并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面对网络犯罪的威胁,刑法规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相关罪名和处罚措施。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网络诈骗罪,对网络诈骗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定罪准绳和刑罚幅度。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规定了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罪、网络传销罪等,以打击这些网络犯罪行为。
然而,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刑法规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网络犯罪的实施手段隐蔽,很难追踪到作案者的真实身份,使得破案难度加大。
此外,网络犯罪的作案地域可以瞬间扩展到全球范围,对国际司法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系、执法手段也存在差异,这给打击网络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更有效地规制网络犯罪,社会各界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
一方面,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例如,建立起网络攻击及时预警系统,能够在攻击发生前及时侦测和阻止。
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通过网络安全知识的普及,引导公众远离网络犯罪的威胁。
同时,刑法规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条文的完善和修订。
在网络犯罪手段和形式不断演变的背景下,刑法规定应紧跟时代的发展,形成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规制措施。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打击网络犯罪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建立网络犯罪打击的合作机制,共同维护全球网络安全。
犯罪行为的败坏社会安全,网络犯罪更是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力。
网络犯罪的法律处罚有哪些
网络犯罪的法律处罚有哪些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网络犯罪不仅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安全,法律对网络犯罪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者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常见的网络犯罪类型包括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诽谤、侵犯知识产权、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
对于网络诈骗犯罪,法律的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网络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根据诈骗金额的大小,处罚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如果诈骗金额较大,犯罪分子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诈骗金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网络盗窃也是常见的网络犯罪之一。
网络盗窃通常是指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在网络上的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窃取他人的虚拟财产或者资金。
对于网络盗窃犯罪,法律同样会根据盗窃的数额和情节来定罪量刑。
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网络诽谤是指通过网络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对受害者的个人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可能对其工作、生活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
对于网络诽谤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侵犯知识产权在网络犯罪中也较为常见,比如通过网络销售盗版软件、影视作品、音乐作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网络犯罪常见罪名的类型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
网络犯罪常见罪名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网络犯罪此类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以上五种犯罪侵犯的对象都可以归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这也是最为典型的一类网络犯罪行为。
此类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发生或引发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结果而故意为之,其行为在客观上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重侵犯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有可能引发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对此类犯罪的认定由于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其的认定完全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对号入座”即可。
(二)网络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网络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犯罪, 俗称“网络贩黄”、“网络黄毒”等。
一些不法分子出于各种目的,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在网上提供淫秽色情信息、淫秽色情行业中介服务、发布淫秽色情广告或者在互联网上刊载淫秽小说、书刊、影片、音像制品、图片等。
所触犯的刑法罪名主要有以下几项: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淫秽表演罪,组织、引诱、介绍卖淫罪等。
上述犯罪行为与传统的涉黄犯罪构成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借助了网络这一新兴媒介,使得此类犯罪以计算机信息系统和互联网为犯罪工具、犯罪手段大同小异,侵害客体完全一致,对此类犯罪的处罚完全可以比照传统的涉黄犯罪定罪量刑。
(三)网络诈骗和传统犯罪一样,网络犯罪中,诈欺也是造成损失较多、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多彩的一种类型了。
我国目前较常见的网络诈骗主要有以下六种:网络购物诈骗、假冒各种名义“中奖”陷阱、假冒银行网站“网络钓鱼”、虚拟游戏装备诈骗、“股神”网上传授炒股经验和“彩票预测”陷阱及海外网络私募基金骗局。
(四)网络盗窃网络盗窃,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
这类犯罪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对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盗取行为。
首先,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主要通过玩家操作游戏产生,其价值包括玩家的劳动投入、上网费用等;许多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等可以通过充值卡来实现的,而这种游戏充值卡是游戏玩家通过支付现金(即真实货币)取得。
可见,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存在定价,且可以交易、拍卖和转换。
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与传统财产并无区别,具有《刑法》保护的“公私财物”的特性,应当列入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其次,网络盗窃方式表现为非法窃取、拦截、接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或传播的虚拟财产。
由于网络财产的虚拟性,网络财产所有权人不必像传统方式一样占有财产,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享有财产所有权,如控制账号和密码即可支配财产。
行为人通过窃取、拦截、控制、破坏权利人帐号和密码,导致所有权人失去虚拟财产的支配权,即可认定其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最后,盗窃数额的计算。
由于虚拟财产与传统财物在存在方式、销售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认定盗窃数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虚拟财产的价值,最终应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来确定。
虚拟财产中的货币的价值和价格与现实货币不同,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对价也不是1︰1。
因此,计算虚拟财产价值时,应该按照取得该虚拟货币所支付的对价折算成人民币来计算;二是计算损失数额时,只能计算直接盗窃数额,不能计算间接损失数额,因为法律所保护的只能是此时此地已经客观存在的财产,对预期财产我国现行法律并无相应的保护依据,这一点也符合传统盗窃罪中对盗窃金额的认定要求。
(五)网络赌博网络赌博是一种新型的赌博犯罪,其行为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营利为目的,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招引赌博客户或通过发展网络赌博代理人招引赌博客户,接受投注;二是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网站充当地区代理人招引赌博客户或通过发展下级代理人招引赌博客户,接受投注;三是以营利为目的,充当赌博网站地区代理人的下级代理人通过发展下级代理人招引赌博客户或同时招引赌博客户,接受投注。
如我省办理的一起网络赌博案,几名被告以某公司的名义,在一年之间,以互联网为渠道,通过经营“中奖王”等数个网站,借用国家公开发行的彩票种类、玩法和开奖结果,自行设定较高中奖额度,非法谋取暴利。
该案涉案金额7900多万,非法获利1000多万。
该案件涉案金额之大,堪称全省罕见。
(六)网络黑客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中文译成“黑客”贬义比英文原义(未经授权进入一个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如数据库)似乎略重,有“未经允许”等不合法的含义。
据公安部掌握的数据,我国境内网站,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网站()频繁被境外黑客入侵,平均每月有将近2000个左右。
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统计,2017年,我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被植入病毒木马程序的计算机达到了91.47%,被植入三种以上病毒木马程序的占53.64%,其中87%以上是以网络盗窃或远程控制计算机为目的的木马程序。
另外,根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全世界被控的僵尸网络有71%位于我国,我国每周新增被控计算机数量超过30万台的僵尸网络约10个左右。
目前黑客攻击最为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淫秽色情网站上挂马,但这些网站绝大多数位于美国等国家,难以有效切断攻击来源。
黑客犯罪正成上升趋势发展,对此,我国的法律也做了相应补充完善,如上述提到的《刑法修正案(七)》,这一修改扩大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打击面,提高了量刑幅度,加大了经济处罚力度;2017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中,又新增加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三个罪名,进一步明晰了“黑客”犯罪的几种形态,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案件时更加准确。
刑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援助的帮助。
来源:(网络犯罪常见罪名的类型/l/xf/61559.html)精彩推荐:侦查终结后案件如何处理/l/xf/163459.html完善检察机关内部不立案监督机制研究/l/xf/163458.html刑法中单设危险驾驶罪没有必要/l/xf/163457.html刑事诉讼法之第一审程序/l/xf/163456.html申诉案件有没有期限限制/l/xf/163455.html要使‘佘祥林们’及时出狱就应建立刑罚中止执行制/l/xf/163454.html 公诉权制约研究/l/xf/163449.html调查核实证言,鉴定结论/l/xf/163448.html法庭辩论的价值/l/xf/163447.html论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l/xf/163446.html试论强化刑事立案监督/l/xf/163445.html如何区分诉讼中止和终结/l/xf/163444.html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的区别/l/xf/163443.html刑事自诉的处理/l/xf/163438.html刑事申诉时效问题/l/xf/163437.html刑事立案之前取得的证据是否有效/l/xf/163436.html让未成年犯‘无痕’回归/l/xf/163435.html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有哪些/l/xf/163434.html法庭辩论应当按照什么顺序进行/l/xf/163433.html不起诉的法律性质/l/xf/163432.html刑事自诉的结案方式/l/xf/163427.html国际仲裁协议强制中止诉讼程序/l/xf/163426.html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l/xf/163425.html最高法发文要求防止法院人员干扰办案/l/xf/163424.html什么是评议/l/xf/163423.html审判监督应确立哪些观念/l/xf/163422.html关于对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中,当事人提起附带/l/xf/163421.html 如何行使侦查权/l/xf/163416.html申诉控告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l/xf/163415.html违反法庭秩序的处理/l/xf/163414.html上诉率二审改判率等普遍下降/l/xf/163413.html休庭调查/l/xf/163412.html审查起诉时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l/xf/163411.html规制刑事诉讼中止可缓解超期羁押/l/xf/163410.html相对不起诉的条件/l/xf/163405.html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l/xf/163404.html关于调整服刑人员刑事申诉案件管辖的通知/l/xf/163403.html犯罪构成理论之冷思考/l/xf/163402.html怎样提起刑事自诉/l/xf/163401.html刑事审判监督的途径/l/xf/163400.html侦查的任务/l/xf/163399.html法定不起诉包括哪几种情况/l/xf/163394.html刑事立案材料来源/l/xf/163393.html应适度扩大不起诉的适用范围/l/xf/163392.html给刑法修正活动泼点冷水/l/xf/163391.html刑事自诉案件的追诉时效/l/xf/163390.html在什么情况下公安局可以立案/l/xf/163389.html关于酌定不起诉的条件/l/xf/163388.html刑事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l/xf/163383.html法院的立案条件/l/xf/163382.html绝对不起诉的刑事赔偿问题/l/xf/163381.html浅论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之宏观战略对策/l/xf/163380.html 再论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2017年最新版)/l/xf/163379.html 什么是提起公诉/l/xf/163378.html上诉不加刑存在的问题/l/xf/163377.html提起公诉的条件/l/xf/163372.html酌定不起诉的实体法律效力/l/xf/163371.html不起诉的条件/l/xf/163370.html幼儿园校车严重超载车祸致两死三伤/l/xf/163369.html超过追诉期限后,任何犯罪都不会被追究吗/l/xf/163368.html 刑事抗诉书的范文(2017年最新版)/l/xf/163367.html公诉权的延伸/l/xf/163366.html被不起诉人的自我救济途径/l/xf/163361.html审查起诉的特点/l/xf/163360.html国际仲裁协议强制中止诉讼程序/l/xf/163359.html论量刑原则与量刑公正/l/xf/163358.html法定不起诉包括哪几种情况/l/xf/163357.html不起诉的法律意义/l/xf/163356.html在刑事诉讼中应加强立案监督/l/xf/163355.html公诉案件的相关法规/l/xf/163350.html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l/xf/163349.html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有哪些/l/xf/163348.html2017年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达5098人/l/xf/163347.html基层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问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l/xf/163346.html申诉审查处理/l/xf/163345.html红色通缉令的分类/l/xf/163344.html审查起诉阶段如何处理特殊情况/l/xf/163339.html审查起诉的程序/l/xf/163338.html案件中止执行转终结执行之我见/l/xf/163337.html刑法应用观念/l/xf/163336.html上诉的条件/l/xf/163335.html法庭调查顺序/l/xf/163334.html宣告判决/l/xf/163333.html刑事案件中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与审查/l/xf/163328.html不起诉的程序/l/xf/163327.html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l/xf/163326.htmlQQ群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三人获刑一年/l/xf/163325.html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案司法操作/l/xf/163324.html存疑不起诉决定书的说理应把握好分寸/l/xf/163323.html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l/xf/163322.html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的不同/l/xf/163317.html公安机关不立案的法律救济/l/xf/163316.html论酌定不起诉的存在合理性及其完善/l/xf/163315.html广东省10名涉枪案件在逃人员通缉令/l/xf/163314.html在民事简易程序中,定期宣判的案件如何确定上诉期/l/xf/163313.html提请中止侦查报告/l/xf/163312.html刑事诉讼法对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条件/l/xf/163311.html 不起诉的法律依据/l/xf/163306.html刑事拘留有没有法定期限/l/xf/16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