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教育基础 1-12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

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知识要点小学教育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掌握各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小学教育学的各个章节,介绍其中的知识要点。

一、语文1. 语文基础知识要点- 字母的认识和书写- 基础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句子的理解和构成2. 课文阅读与理解- 课文内容的把握和概括-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3. 作文写作要点-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和层次感二、数学1. 数字和算式- 数字的读写和认识- 基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 算式的表示和应用2. 图形与空间- 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图形的绘制和构造- 空间关系的理解和判断3. 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数据的比较和推理三、英语1. 基础词汇和语法- 常用词汇的学习和记忆- 基本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2. 听力与口语- 听懂简单的英语对话和问题- 运用基本词汇进行简单对话和回答3. 阅读与写作- 阅读简单的英语短文和故事- 运用基础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写作四、科学1. 生物科学- 植物和动物的基本认识- 生物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2. 物理科学- 物体的性质和测量- 基本力和能量的认识- 日常物理现象的解释3. 地理科学- 国家、城市和地貌的认识- 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特点- 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五、社会1. 国家和社会制度- 国旗、国歌和国庆日的意义- 国家政治组织和管理2. 社会生活和文化- 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规则和职责 - 传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3. 基本经济常识- 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购买和消费的意义和方法六、体育与健康1. 基本体育知识- 正确姿势和基本动作的掌握- 基本球类运动的规则和技巧2. 运动技能与合作意识- 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活动- 发展自己的体育技能和健康习惯3. 健康知识与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与营养均衡- 健康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上是小学教育学各章节的知识要点,每个章节都有其特定的重点和要求。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归纳(1.3)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归纳(1.3)

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亿万劳动者的素质和各级各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的程度和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形象。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直至最终消灭文盲,从而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目标的实现。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一项重要的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虽只有18条,但“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因此,此法的制定也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四、小学教育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如下:
2006年6月29日,在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新《义务教育法》”),对我国义务教育制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该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由此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公平方向快速发展的序幕。(三)全面性
1.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让他们过度疲劳和过度紧张。老师应培养小学生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小肌肉,逐步锻炼手部的动作,但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基础知识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它为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塑造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一些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孩子们的学习。

1. 小学教育的目标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素质、学习习惯和道德观念非常重要。

同时,小学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小学教育的课程小学教育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

这些科目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艺术素养。

此外,小学课程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注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实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小学教育的评价方法小学教育的评价应该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日常学习表现、考试成绩、作业质量、实践活动参与等。

评价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理解评价的意义,不仅仅看重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5.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和活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学校也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与家长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培养计划。

6. 小学教育的关键时期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开始发展。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重视小学教育,在这个阶段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

国家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教育基础1.小学教育特点4:对象特别的义务全面基础教育教育对象特别性(生理、感知水平低、形象经历、道德感含糊、);基础性(社会、个体进展的基础,课程内容);义务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青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学校教育);全面性(各方面充分进展,保证其德智体美劳方面最大程度和谐进展)2.小学教师劳动特点6遵守系统、给学生做示范的复杂长期工作,(还需要离开学校、加班、备课)复杂性(教育目的全面、任务多样、对象差异)制造性(因材施教、教学上别断更新、教育机制)劳动时刻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利用课余时刻备课、批改作业;校内外、家访等)系统性(由教育的系统性以及人的身心进展的延续性决定)3.课程打算(教学打算)是依照教育目的和别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要紧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以及学周安排。

4.教育目的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要求,是教育的核心咨询题妨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人的身心进展特点与需要;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5.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妨碍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妨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挑选和施加教育妨碍的对象,教育妨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6.学校治理三要素:治理者、对象、手段;工作核心是教学治理;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7.8.教育观看法(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举行系统感知和考察)教育调查法(搜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寻求解决咨询题的方案)系统抽样(依照预定规则、每部分抽取1个样本)分层抽样(按某一属性分类,按比例举行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编号后分成个数相同的组)整群抽样(随机分组,抽取群体)多级抽样(抽取若干群,在群中随机抽取样本)教育实验法(操纵或创设一定条件,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实验(缺乏假设、操纵措施、无对比组)真实验(彻底操纵、效度高)准实验(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举行、无随机分派,别能操纵误差)9.学校文化核心是:精神(观念)文化10.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小学时期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何必修课程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6: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挑选性;紧密课程内容与日子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养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治理制度11.教师专业进展三时期:进展最后成为专家型教师关注生存时期(搞好关系)关注情境时期(提高学生成绩)关注学生时期(思考个不差异、学生需求)12.教师专业进展的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小型课堂教学)举行特意训练(日回忆、新材料、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周月回忆)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13.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7:确定研究课题;查阅、阅读文献;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打算、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做出结论;撰写成文。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考生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等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高频考点提要1、学教育的概念、任务;2.小学教育发展特点;3.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素质。

高频考点速记一、1、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慨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至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1.先秦时期的小学教育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三个阶段。

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教育的等级性体现在统治者掌控着政权,社会地位决定了是否能接受教育和接受教育的内容。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不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

教育过程中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对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小教》教育基础 1-12

《小教》教育基础  1-12

小教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十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在于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基础教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改变。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

(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1。

《小教》教育基础 1-8

《小教》教育基础 1-8

小教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八、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一)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
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二)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

2、小学教育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

教育教学知识第二部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 至12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2.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蒙学”)和大学(“大人之学”)两级。

3.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

4. 我国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鲜明的等级性、为统治者服务、刻板性和专制性。

5. 近代小学教育的特点:目的较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内容世俗化;对象普及化;方法多样化;体系科学化。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对象的特殊性;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

7.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系统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

8. 小学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心理素养、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9. 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10.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11.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12. 学校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13. 学校管理原则是人们根据学校管理规律以及教育理念提出的,指导学校管理者观察和处理学校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行为准则。

14. 学校管理原则主要有:动态性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15. 学校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

一般来说,学校的管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小学教育小教速记第1章教育基础8.31( 9:15)

小学教育小教速记第1章教育基础8.31( 9:15)

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
②墨家的教育思想
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
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强调道德行为
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
③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
免费学教师 就上对啊网
第一,教学应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
第二,儿童受教育的方式与历史人类的教育一致;
第三,教学的每个部分都应从实验推理;
第四,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第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六,重视实物教学。
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①克鲁普斯卡娅
张遵循自然原则,一切任其自然,便是好的教育。
④《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
和经验,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
抑”“开而弗达”等。
(2)萌芽阶段西方的教育思想
①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为“产婆术”。这种
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3)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
大学。其教育思想理论核心为生活教育理论。
主要观点有如下三点:
①“生活即教育”。
②社会即学校。
③“教学做合一”。
真题再现
1.(2015 年上半年真题)“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

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小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步,对孩子未来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教育者需要关注和传授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打下了学习的基础,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未来成就。

以下是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内容。

语文语文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文教育的基础是学习文字、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拼音和注音符号,学会认识汉字,理解基本的词语和句子结构,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理解和书写。

语文的学习不仅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文字理解能力。

数学数学是认识世界和规律的工具,也是小学学习的必备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数值大小比较、几何图形与测量等内容。

数学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小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基础。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自然现象,学生可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了解家乡和周围环境的自然规律和科学常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简单的地理、历史和道德知识,了解国家、社会、文化和个人的关系。

通过社会科学教育,学生可以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艺术与体育艺术与体育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感、动手能力和身体素质,丰富个性和情感体验。

艺术与体育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总结小学教育的基础知识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体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小教《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小教《教育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理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由于历史和传统的不同,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三种典型的学制类型。

5.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艰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什么是普通教育?什么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主要是以生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客与学校教育。

7.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大的时期.(1)古代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①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型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两个阶段.A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B、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是: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小学教资科目二核心考点模块一教育基础第一、二章

小学教资科目二核心考点模块一教育基础第一、二章

模块一教育基础第一章小学教育相关知识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含义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单选】(二)小学教育的任务(口诀:观察学习,分辨价值)【简答】(数字1-4后可根据书上的稍加填充)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

具体任务:1.根据童年期儿童的生理发展水平,允许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

2.培养观察能力,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发展到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

3.了解学习在人的一生中的重大价值。

4.培养小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发展他们对道德的理解能力。

二、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一)古代小学教育殷周——庠、序、校西周——学在官府(官学)春秋战国——私学(二)近现代小学教育1.清末的小学教育近代人物学校名称主要特点张焕纶上海正蒙书院(1878年创立)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

盛宣怀南洋公学(1896年创立)分为四院,其中外院即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清政府小学堂地方小学教育普及运动的发端。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2.新中国成立后的小学教育1986年4月,《义务教育法》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它对义务教育的主体、入学、教育教学、实施、物质保障等方面从法律上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保证。

(红体字记住单选)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简答】口诀:小鸡(小学教育特点)记(基础)忆(义务)特(特殊)全(全面)(1)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2)义务性。

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等,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
考知识点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一个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和方法
2.教育学的发展史、流派和理论体系
3.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教育学的实践意义和问题
二、教育学专业知识
1.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
2.儿童成长的各个方面特点和规律
3.儿童行为管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
4.儿童与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关系
5.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方法和原则
三、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
1.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育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组织
3.学生评价和激励的方法和原则
4.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和技巧
四、教育教学的研究与
1.教育教学的原则和途径
2.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3.寓教于乐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实践
4.教育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和解决方法
五、课程与教材的研究与开发
1.教育课程的基本原理和体系
2.小学各学科课程的要求和特点
3.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4.教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教育教学的政策与法规
1.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
2.教育教学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行为准则
4.学校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以上归纳的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主要考点,但仅仅知道这些知识点是不够的,还需要考生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心理学基础)历年常见考点和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心理学基础)历年常见考点和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基础》(小学版,心理学基础)历年 常见考点和知识点梳理 考核要求 简 考核知识点 识 记 领 会 单 应 用 综 合 应 用
一、 ( 一 学 知 生 的 认 知 发 展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手上的结合,使手成为重要的认识 器官。在视觉的参与下,手眼协调一 致的活动就能实现对客观事物更精 确的反映,能更好地辨别客体的各 种不同属性,如大小、 形状、 轻重、 软 硬等。儿童 1 家教 1 幼儿 1 教育 (2)视觉。开始能正确地辨别基本 色(红、黄、蓝、绿),但对混合色 (紫、橙)或色度不同的颜色(粉 红、深红等)辨别不清,且不能把颜 色名称结合起来。小儿的视觉是在摆 弄玩具与使用物体过程中发展的, 父母应扩大小儿的生活范围,在实 际活动中,要求小儿区别物体的颜 色,并教给他们基本色的名称。 ( 3 )听觉。在生活与教育的影响 下,听觉感受性不断增加,特别是 由于言语的发展,小儿可辨别词 音,如音调、音强等。要保护小儿的 听觉,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强音、噪 音。

1.小学生记忆的发展特点 第一种答案: 1、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意义识记 3、形象记忆—>抽象记忆 第二种答案: (一)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小学生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的 效 果会 随 年 龄 的增 长 而 递 增,有 意识记的增长速度更为明显。一般来 说 ,小学生 入 学时,无意识记占 主 导地位。随着年级的增长,有意识记 效 果 赶 上无意识记 效 果, 最后 有意 识记的 效 果 超 过无意识记的 效 果, 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二)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从记忆方法上 说 ,小学生意义 识记正在逐步发展乃至占主导地位。 一 般 来 说 ,学 前 儿童和 低 年 级 小学 生 主 要 采取 机械识记的方法,中高 年 级 小学生比较 多 地 采 用意义识记 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 经验比较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 缺 ,对学 习材料 不 易 理 解 , 也 不会 进行信息 加 工 , 因 而在学 习功课 时 较 多 地运用机械识记。 到了 中高年 √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 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考试知识点归纳
6,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课程类型
1,根据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杜威)。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3,根据对学生学习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3,完督。
小学组织机构及运行
必须满足的条件:
1,目标明确、功能齐全、党政分开。
2,组织内部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力求精干、高校、节约。
4,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学校组织的发展趋势
1,学校组织结构网络化。
4,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①信息传递。②控制。③激励。④情感交流。
学校组织
(我国小学的组织)
结构模式:
1,直线型学校组织。
2,职能型学校组织。
3,直线-职能型学校组织。最常见。
4,矩阵型学校组织。
5,事业部型学校组织。
基本形式:
校长负责制。校长领导下的“两处一室”或“三处一室”。
组织机构包括: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结构。
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3,教学工作管理。核心。
4,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的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以及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
2,学校组织结构一体化。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分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等。

2.教育思想和流派:孔子思想、兴学、新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等。

3.教育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发展。

4.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等。

5.教育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的规律。

2.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条件与要素、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1.课程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国家课程标准等。

2.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

3.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知识的呈现、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等。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四、教育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3.教育软件:教育软件的类型与特点、教育软件的运用。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1.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常见疾病、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

2.小学生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3.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

4.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与急救知识。

六、小学德育教育1.德育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示例引领、言传身教、激励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等。

3.小学生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培养、行为规范培养等。

七、小学语文教育1.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等。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小教》教育基础 1-15

《小教》教育基础  1-15

小教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十五、新课程的教师观、教学观与学生观。

1、新课程的教师观。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开发者与建设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与促进者;
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新课程的教学观。

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高度突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突出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3、新课程的学生观。

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即学生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对教师开展培训。


1。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述(一)小学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志性事件1、1878年,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畴。

(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

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1、1986年《中华人民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教模块一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与小学教育
十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在于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
人。


(2)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基础教育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改变。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改革。

(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