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疾病诊疗指南》(2002年最新版)摘要

合集下载

2021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21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21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1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导致肢体坏死。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写指南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写指南

认真审读作者样是确保成书质量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由作者、编辑和校对人员共同 完成。作者审读校样时,除按书稿的基本要求全面审查外,还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通读全书校样,注意改正原稿或排版中的错误,如错别字、标点、符号、公式、 外文符号及字母(文种、大小号、上下角码、正斜体)等,特别要注意有无重复或遗漏的 段落或句子。 (2)注意插图、表格在正文中的位置、方向是否正确(图表不能垮节) ,内容是否准 确,图的大小尺寸是否合适,图、表的编号是否连续并与正文相一致。 (3)核查药物的剂量、用法(给药途径、次数或时间) ,以及其他数据。 (4)审查全书标题、编排格式是否合适,作者署名是否有误。 (5)审读校样时只能修改其中的错误,而不宜做大量的文字修饰,以免版面页码变动 而影响索引页码的填写。如必须做重要内容增删,应尽量做到不统动版面和变动页码。
2
考文献、索引等,表格和插图的图注输入正文的相应位置,用小号字。 (9)封存页:参编者需随打印稿附上一页封存页,写明您的姓名、学历、职务、职称、 联系地址、邮编、电话和传真号码以及 E-mail 地址。 (10)地址变化:无论何时您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请及时通知我们,以免您收不到 校样、样书和稿酬或版税。 (11)稿件篇幅:书稿严格按约稿合同的字数编写,不要超过约定字数的 5%。 (1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一般放在每章的正文后,一般不放在节后。医学教材参 考文献不宜过多,一般在 10~15 种左右。 (13)科学出版社医学教材交稿清单 科学出版社医学教材交稿清单
7
或系列教材。 (五)前言和序 前言一般为作者或主编所写,用以说明本书编写意图和宗旨,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编写原则和过程,读者对象和适应范围,阅读建议,并交代与编写有关的事宜及致谢。字 数 1000~2000 字。 序是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所写,也有作者自己作序的。主要是对本书进行评价和推荐, 介绍作者和书中内容所涉及的事项。 丛书序言:用以对全套书的编写意图、内容、总体结构、格式体例等进行说明。 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对原书进行评价介绍。 第二版以上的图书,除新版的“前言”和“序”之外,还应收入该书第一版的前言和序。 (六)附录 附录是与正文相关的可供读者进一步查阅的资料, 内容要根据正文内容需要来确定, 比 如人体检验正常值、常用药物表等。 (七)索引 索引是为查阅图书中的知识、信息而编制的检索工具。学术专著、专业参考书、手册 和系统性强的高等教育教材一般应编制索引。教材中的索引兼作术语表,索引词的规范性 尤其重要。 科技图书中常用的索引类型有名词术语索引、学名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按文 种分为中文索引、外文索引和中外文对照索引等。 1. 收词范围 宜收入。 2. 编排方式 (1)按首字的汉语拼音编排;首字拼音相同者,按四声顺序排列;首字相同者,按第 二字读音排序。依此类推。 (2)按首字的笔画、笔顺排序;首字笔画相同者,按第二字笔画排序。依此类推。 (3)外文索引按首字母顺序排列;第一字母相同者,按第二字母排序。依此类推。 3. 主词下的派生词 前面缩进一格,排序同前。 4. 页码标注形式有两种 (1)只标注主要说明该词定义、内容或首次出现的一处页码。 (2)标注书中与该词相关的各处页码,页码间用“,”或空半格分开。 5.索引词的标注 在审读清样时,由作者用荧光笔在正文中划出索引条目。 以便于读者理解书中主要内容为原则,做到少而精。 不同类型的索引有不 同的收词范围,要做到重要的、关键的词目不遗漏。商品名词、习惯用名词、产品牌号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国内外相关指南解读周围动脉疾痢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 PAD)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约有超过200 万人罹患此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

本文将结合欧洲心脏学会指南(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 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简称ACC/AHA).美国血管夕卜科学会指南(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 , SVS)等国内外相关指南,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解读。

1 •流行病学及相关危险因素据文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超过200万, 其发病率在过去的十年中增长了23.5%,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尤为明显,与人口老龄密切相关[1,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男性患者中较为常见[2-4]o另有文献报道,在高收入国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发病率基本持平,而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女性患者发病率则高于男性患者,且发病年龄更小[1,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除了与人口老龄、性别有关之外,还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月旨质代谢异常、血液高凝状态、慢性肾功能损伤、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6-13]o此外,有文献报道,其发病还可能与种族有关,一项美国健康与营养状况昔查结果显示在西班牙裔中ABI<0.90的现象较白种人更为普遍,GENOA硏究证实了这一结果”但其同时也指出这种差异并不能作为有效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14, 15]。

2」|ffi床表现临床症状的轻重与肢体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病变早期多数患者一般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据文献报道,无症状患者约占病人总数的3%~10% ,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美国ACC/AHA指南指出50岁以上的PAD 患者中无症状患者约占20~50%[16, 17]。

动脉硬化检测

动脉硬化检测

产品技术特点:双层袖带
用欧姆龙最新血压測定技术、 可以非常快捷地测出更高精度的ABI值
250
200
Y=0.94X+7.5 R=0.98 P<0.0001
150
100
5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Systolic pressure by 多普勒
(mmHg)
产品技术特点:高精度ABI测定
■ Oscillometric訊息 ■
Cuff的脉搏訊息 Sensor Cuff 的脉搏訊息
获取清楚的Oscillometric訊息
若無获取到Sensor Cuff 的脉搏訊息 則無法取得正確的的血壓值
36
产品技术特点:四肢同时测定 四肢血压的同时測定,所以ABI值精度更高
•血压经常变动。 •只有同时測定四肢的血 压, ABI值精度才能高。
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率明显上升 。
ABI 测量对象
Fontaine 分级
发冷 麻痹
间歇性跛行
等级 I 静息时疼痛 III
II IV
溃疡、坏疽
ABI和死亡率
对1492 例女性前瞻性随访, 年龄>65 岁,5.5%的ABI<0.9 (18%有间歇性跛行; 82%无症状)
105 100 95 90 85 80 75 70
2006年ACC/AHA 推荐ABI为PAD筛查诊断工具
2006 ACC论坛ABI部分摘要 在流行病学调查、血管实验室检查和诊室中,测量ABI能可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提供客观的标准。 ABI提供的关于患者预后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预测肢体存活、伤口愈合和存活。 ABI可用于筛查下肢动脉疾病或监测治疗措施的疗效。 与下肢血管造影的比较研究证实了ABI作为下肢动脉疾病诊断工具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股-腘动脉等大、中动脉最易受累,后期可以累及腘动脉远端的主干动脉,病变呈多平面、多阶段分布的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70岁以上年龄人群周围动脉疾病发病率从3%~10%升高到近年的15%~20%,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可达15.91%。

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介入支架后再狭窄2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特点(1)常见症状:①轻微症状:发病早期,多数病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发凉、发麻;②间歇跛行: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阻塞的范围不断增大,出现行走后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更多的血液供应,引起小腿疼痛,病人被迫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疼痛方可缓解;③静息疼痛:休息时下肢疼痛,提示严重的动脉阻塞;④下肢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

(2)常见体征:①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②病变血管近端可闻及血管杂音;③患肢体位改变试验阳性;④严重慢性缺血体征,如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足趾和角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3 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辅助检查(1)踝肱指数(ABI):右(左)踝肱指数=右(左)踝收缩压高值 / 双上肢收缩压高值ABI的诊断标准:①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 90%左右,特异性约95%;②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③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④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⑤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无症状性和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LE)是仅次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第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造成越来越重的疾病负担。

侵入性血管重建技术尤其是腔内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随之带来越来越多治疗选择以及手术指征把握的问题。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2015年发布了无症状性及间歇性跛行ASO-LE的临床诊治指南,首次明确不主张对无症状性或耐受良好的跛行患者施行预防性的侵入性血管重建,强调了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为核心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以运动治疗为核心的功能锻炼方案的重要性。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下肢疾病临床指南委员会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针对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ASO-LE)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决策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SVS临床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对于无症状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临床决策。

本文围绕无症状性或间歇性跛行ASO-LE患者的血管重建策略,深入解读SVS临床指南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及意义。

一、无症状性ASO-LESVS临床指南首次独立阐述了无症状性ASO-LE的诊治策略。

在此之前,其他临床指南如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r,TASC)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指南Ⅱ等,均未专门论述无跛行症状的ASO-LE患者的诊治策略。

无症状性ASO-LE通常是指踝肱指数≤0.90但没有间歇性跛行或者肢体缺血症状的患者。

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SO-LE患者中有症状与无症状的比例约为1∶3,因此,无症状性ASO-LE患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无症状性ASO-LE患者的发现与在普通人群或具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中广泛开展血管功能检查,尤其是踝肱指数密切相关。

2022系统性硬化病诊疗规范(全文)

2022系统性硬化病诊疗规范(全文)

2022系统性硬化病诊疗规范(全文)摘要系统性硬化病是一类以皮肤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在我国,系统性硬化病的规范化诊疗依然欠缺。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我国系统性硬化病临床管理方案,对评估疾病的关键方法予以解读,并对疾病的治疗原则、方案给予建议。

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类以皮肤增厚变硬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2018年5月SSc被列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除皮肤受累外,亦可影响内脏(肺、心血管、肾脏、消化道等)。

SSc 的发病高峰在45~65岁,儿童发病相对少见,女性好发,男:女为1∶4~1∶6,但男性SSc患者往往病情较重,更易出现弥漫性皮肤病变、指端溃疡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预后相对较差。

SSc发生内脏损害的潜在风险很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因此SSc的规范化诊疗亟待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旨在规范SSc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以减少漏诊、误诊及误治。

一、临床分型根据皮肤累及范围及临床特征可将SSc分为4型[1]:1.局限皮肤型SSc(limited cutaneous SSc,lcSSc):皮肤增厚变硬通常由肢体末端向近心端发展,如局限在肘、膝以远时,则分类为局限皮肤型SSc,伴或不伴有颜面受累。

2.弥漫皮肤型SSc(diffuse cutaneous SSc,dcSSc):皮肤增厚变硬超过肘、膝并达到其近端,甚至累及至躯干,则分类为弥漫皮肤型SSc,伴或不伴有颜面受累。

3.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弥漫或局限皮肤型SSc与其他明确诊断的结缔组织病共存,如类风湿关节炎、炎性肌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无皮肤硬化型SSc(SSc sine scleroderma):少部分SSc患者(<5%)缺乏典型皮肤病变,但有雷诺现象、SSc特征性的内脏表现和血清学异常。

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中医证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卓剑丰,张熹煜,钟言,李新梅摘要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㊁C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 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数据,进行IMT检查㊁中医辨证分型㊂根据IMT值分为斑块形成组(31例,IMTȡ1.5mm)㊁IMT增厚组(60例,1.0mmɤIMT<1.5mm)㊁IMT正常组(42例,IMT<1.0mm);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虚痰瘀证㊁气虚痰湿证㊁气阴两虚证㊁脾虚湿瘀证㊁气虚血瘀证㊁肺脾两虚证㊁脾肾气虚证㊂比较各组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㊂分析高血压中医证型㊁IMT与LDL-C㊁CRP㊁Hcy的关系㊂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 IMT增厚组㊁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T增厚组比较,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Hcy㊁CRP㊁LDL-C均呈正相关(P<0.05)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及IMT值的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气虚痰湿证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呈高表达状态,且IMT与Hcy㊁CRP㊁LDL-C均呈正相关,可为高血压病人辨证施治提供参考㊂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 o i:10.12102/j.i s s n.1672-1349.2024.09.019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多见于中老年人,在我国发病率可高达40%,并且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1-2]㊂该病是一种慢性病,虽然不会对病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如果不及时㊁有效地处理,可造成瘫痪或死亡[3-5]㊂动脉粥样硬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可造成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增加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指标之一[6-7]㊂研究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还与机体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8-9]㊂目前,中医辨证疗法在针对高血压治疗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人康复㊂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学指标与颈动脉IMT㊁中医证型的关系,进一步探索高血压病人辨证施治的有效疗法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 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数据,其中,男72例,女61例;年龄60~94(76.85ʃ8.10)岁㊂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10];年龄ȡ60岁;病人入院时意识清楚,生活能自理;已通过电话随访争取病人病历资料使用同意权㊂排除标准:合并凝血障碍者;继发高血压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重要器官障碍者;精神障碍者㊂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No.20202084)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000),E-mail:************************引用信息卓剑丰,张熹煜,钟言,等.高血压中医证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9):1639-1641.准,且病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3中医证型辨证标准中医证型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将病人分为气虚痰瘀证(79例)㊁气虚痰湿证(21例)㊁气阴两虚证(11例)㊁脾虚湿瘀证(8例)㊁气虚血瘀证(5例)㊁肺脾两虚证(5例)㊁脾肾气虚证(4例)㊂1)气虚痰瘀证:疲乏乏力,少气懒散,脸色苍白或暗淡,胸胁常有固定的痛点,痛似针,痛不能移,不动则不动,舌质淡或有瘀点,脉象沉迟;2)气虚痰湿证:头晕乏力㊁身体困倦㊁形体肥胖㊁面色黄暗㊁口中黏腻㊁容易出汗㊁胸闷痰多甚至肌肤麻木,舌淡边齿印苔白腻㊁脉象濡滑;3)气阴两虚证:虚劳㊁虚汗㊁咳嗽㊁无痰㊁纳呆㊁口干咽痛㊁心悸㊁头晕㊁午后潮热㊁手足心热㊁腰酸㊁耳鸣㊁小便少,舌淡,脉细而不精;4)脾虚湿瘀证:皮肤生疮㊁口干口臭㊁舌苔发厚㊁大便黏腻;5)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者面色暗黑,有乏力㊁气短,四肢或躯干有固定的肿块或疼痛,有午后发热或夜间发热;6)肺脾两虚证:身低懒言㊁神疲乏力㊁久咳不止等表现,从望诊来看面白无华㊁食欲不振㊁食少纳呆同时有腹胀或者便溏;7)脾肾气虚证:面色日光白㊁食欲下降㊁腹痛腹泻㊁肢体怕冷㊁精力下降㊁反应迟钝㊁腰膝酸软㊁情绪低落㊂中医证型评估过程中,由2名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治中医医师共同评定,对于评估意见不一致的病人,组织科室全体医师开研讨会共同商定病人所属中医证型㊂1.4颈动脉IMT值检测病人取仰卧位,裸露颈部,用西门子公司AUCUSONS2000彩色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IMT检查,设定10MHz的探针频率,并由有经验的超声诊断医生进行诊断,每例病人都有3个诊断周期,将平均值记为颈动脉IMT值㊂根据IMT值分为斑块形成组(31例,IMTȡ1.5mm)㊁IMT增厚组(60例,1.0mmɤIMT<㊃936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5月第22卷第9期1.5mm)㊁IMT正常组(42例,IMT<1.0mm)㊂1.5观察指标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4mL,并经离心之后分离出血清,通过MODULARP8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㊁C反应蛋白(CRP)㊁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㊂Hcy㊁CRP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㊂采用全Cobas8000c701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公司)检测LDL-C水平㊂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㊂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IMT与血清Hcy㊁CRP及LDL-C水平的相关性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各组血清指标相关性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㊁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IMT增厚组比较,斑块形成组LDL-C㊁CRP㊁Hcy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各组血清指标比较(xʃs)组别例数Hcy(μmol/L)CRP(mg/L)LDL-C(mmol/L)斑块形成组3117.10ʃ2.72①②8.00ʃ7.61①② 3.41ʃ0.86①②IMT增厚组6014.86ʃ3.67① 5.97ʃ9.69① 2.57ʃ0.91①IMT正常组4210.50ʃ1.86 2.49ʃ2.40 1.54ʃ0.32注:与IMT正常组比较,①P<0.05;与IMT增厚组比较,②P<0.05㊂2.2IMT与LDL-C㊁CRP㊁Hcy水平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T与LDL-C㊁CRP㊁Hcy 水平呈正相关(P<0.05)㊂详见表2㊂2.3各中医证候分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比较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3㊂表2老年高血压病人IMT与LDL-C㊁CRP㊁Hcy水平的相关性项目r值P Hcy0.602<0.001 CRP0.2620.002 LDL-C0.601<0.001表3各中医证候分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比较(xʃs)中医证型例数Hcy(μmol/L)CRP(mg/L)LDL-C(mmol/L)气虚痰瘀证7912.92ʃ3.15① 3.08ʃ3.21① 2.13ʃ0.79①气虚痰湿证2119.08ʃ0.9814.53ʃ7.05 3.91ʃ0.44气阴两虚证1113.69ʃ3.97① 3.51ʃ3.32① 2.36ʃ1.05①脾虚湿瘀证813.58ʃ4.42① 3.59ʃ3.06① 2.06ʃ0.74①气虚血瘀证512.76ʃ2.57① 2.76ʃ2.46① 2.07ʃ0.62①肺脾两虚证511.10ʃ3.28① 3.06ʃ3.28① 2.16ʃ1.38①脾肾气虚证414.10ʃ5.24① 1.85ʃ1.35① 2.37ʃ0.67①注:与气虚痰湿证比较,①P<0.05㊂3讨论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对老年人的身体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并且常伴有急性脑梗死㊁脑卒中㊁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其致残率和死亡率都较高[12]㊂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以上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3-14]㊂老年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内在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指出其与血管损伤及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15-1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病人血清LDL-C表达明显高于IMT 正常组,而在斑块形成组的病人中,LDL-C表达增高最为显著(P<0.05),说明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机体脂代谢异常可能与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特别是IMT值高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血管粥样硬化的程度更高,体内的血脂水平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化[17]㊂本研究结果显示,斑块形成组和IMT增厚组血清CRP㊁Hcy水平较IMT正常组高,且㊃0461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M a y2024 V o l.22 N o.9斑块形成组血清CRP㊁Hcy水平较IMT增厚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说明Hcy㊁CRP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展,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18]㊂此外,本研究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IMT与CRP㊁Hcy及LDL-C均呈正相关,这可能与以上各项指标从动脉粥样硬化或机体的炎症反应等方面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MT的改变㊂现代客观化指标是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的重要内容㊂通过探讨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关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病的现代中医诊疗水平㊂目前,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很多疾病治疗中应用中医主治或辅助西医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学将高血压归属于 眩晕 头痛 范畴,认为其病因位在脏腑,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明确病人的中医证候,是确保治疗方案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9]㊂本研结果显示,13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中气虚痰瘀证79例,占59.40%,表明本地区老年高血压病人中气虚痰瘀证居多㊂CR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炎性因子,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作为高血压诊断和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其不但能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还可增强与内皮细胞相关的黏附因子的表达,引起血管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9]㊂Hcy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含硫氨基酸,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一种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以扰乱纤溶和凝血平衡,导致血液流变性改变并增加血液黏度,并可引起体内过氧化物的生成,促进血小板的凝聚,并对内皮细胞产生损伤[10]㊂随着CRP㊁Hcy的增高,会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血管受到损害,从而引发凝血机制,促进血栓的生成,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加快疾病的发展㊂本研究结果发现,气虚痰湿证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高于其他证型,这与周正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有研究显示,血清CRP㊁Hcy㊁LDL-C相互影响,气虚痰湿证与饮食不节有密切关系,常因饮食过度㊁喜好油腻食物,饥饱无常,暴饮暴食且缺乏有效的运动,引起机体肥胖,肥人多湿伤脾, 脾为生痰之源 ,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水津不能四散,则湿气为痰,且在肥胖个体中,脂肪组织过度分泌各种有害的细胞因子,导致血脂异常并损害血管内皮功能,破坏一氧化氮的产生[19]㊂另外本研究还显示,血清CRP㊁Hcy㊁LDL-C的水平在指导老年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证候分类上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临床上气虚痰湿证的一个客观指标[8]㊂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清CRP㊁Hcy㊁LDL-C水平与中医体质分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中医体质分型及颈动IMT的监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临床治疗㊂参考文献:[1]SIGMUND C D,CAREY R M,APPEL L J,et al.Report of the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 working group onhypertension:barriers to translation[J].Hypertension,2020,75(4):902-917.[2]MANOSROI W,WILLIAMS G H.Genetics of human primaryhypertension:focus on hormonal mechanisms[J].EndocrineReviews,2019,40(3):825-856.[3]CHAKRABORTY S,MANDAL J,YANG T,et al.Metabolites andhypertension:insights into hypertension as a metabolic disorder:2019harriet dustan award[J].Hypertension,2020,75(6):1386-1396.[4]张波,叶丛.H型高血压合并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病人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0):3475-3478.[5]FORDE A T,SIMS M,MUNTNER P,et al.Discrimination andhypertension risk among African Americans in the Jackson heartstudy[J].Hypertension,2020,76(3):715-723.[6]陈冰莹,李烈友,周国祥,等.高血压患者脉压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3):243-250.[7]钱辉,丁春娜,景江.高血压患者血清Semaphorin3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2):175-178.[8]周正,王鹏,方芳,等.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眼血流动力学及血清hs-CRP㊁Hcy水平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21):3711-3714.[9]杨爽,白莎,王恒,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㊁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清Hcy㊁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1):47-50.[10]陈建华,宋和平,陆瑾.国内外高血压诊断标准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527-528.[1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12]BUHNERKEMPE M G,PRAKASH V,BOTCHWAY A,et al.Adversehealth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refractory and 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 in the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ohort[J].Hypertension,2021,77(1):72-81.[13]齐炳才,靳琦文,胡杰,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2021,29(4):359-362. [14]谭玉婷,聂芳,郭方舟,等.颈动脉斑块CEUS分级联合脑白质病变Fazekas分级预测脑卒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20,36(12):1067-1070.[15]景德龙,姜秋燕,肖园园,等.特洛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颈动脉血管损伤修复中的变化[J].山东医药,2020,60(35):42-45. [16]杨荣来,王凤荣,史海蛟,等.以 痰瘀毒 立论探讨大柴胡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8):94-96.[17]刘东亮,高素颖,颜应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8):936-941. [18]梁蕴瑜,谢平畅,钟言,等.外周血HCY㊁PLR及hs-CRP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效能[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6):3110-3114.[19]邵明晶,徐慧,杜金行.原发性高血压病HRV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356-2359.(收稿日期:2022-05-24)(本文编辑邹丽)㊃1461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年5月第22卷第9期。

动脉硬化报告解读手册(康华)

动脉硬化报告解读手册(康华)


案例_严重硬化 女性 64岁 BMI=27 典型的高压患者
外周血管无阻塞,弹性 度为重度减弱(和同年 龄段人群比较)。
从测试结果来看,医生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其 高血压药物进行调节。
D
• 案例_右下肢阻塞 男性 75岁 BMI=25.3
• 确认PVR 波形切线
• 确认波形切线点位置 的正确性。检查切点 的适当性 。
• 注意: 切线在起升点 且整个波形最高点处 呈现一个高耸锐利的 波形。
• 尖锐波为硬化
• 低矮波为阻塞
Atherosis and Sclerosis
Atherosis
PP:↓ UT:↑ %MAP:↑ baPWV:↓ ABI:↓
Envelope 的顶处向一座山所 以SYS点是可靠的。 脉搏振幅强度、PVR波形、 baPWV、均显示血压是可信 的。
案例_ 上肢阻塞
女性 42岁
检查报告显示下肢阻塞。 上臂SYS的左右差异有 38mmHg 。
当差异超过15mmHg 时,这 时的数据差异表示有明显 的意义。因此左臂疑似可 能有阻塞的病变。
➢ 2006AHA下肢动脉疾病指南中明确按ABI值将患 者分为正常、临界、轻中度及重度四级,各组心 血管事件死亡率依次为1.2%,2.1%,4.0%及 10.8%。
➢ 外周血管病变的存在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
上升 。病在腿上,险在心脑!
踝臂指数和死亡率
患者存活 %
对1492 例女性前瞻性随访, 年龄>65 岁,5.5%的ABI<0.9 (18%有间歇性跛行; 82%无症状)
AHA: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BI的临床意义
➢ 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简单、迅速而无创伤。 ➢ 可评估外周动脉疾病预后治疗方法。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与介入治疗指南(全文)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与介入治疗指南(全文)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与介入治疗指南(全文)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o sclerosis obliterans, ASO )是指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好发于动脉分叉以及动脉主干弯曲和受压处,大部分在动脉后壁,以腹主动脉远侧及髂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受累最为多见。

常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动脉中层变性、继发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的临床表现。

后期可累及腘动脉远侧的动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病人,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

由于主髂动脉内径大、流量大,对于局限性狭窄或闭塞的病变段,腔内治疗往往可以取得>90%的成功率,而对于长段狭窄或闭塞或多阶段的病变段,手术成功率常>95%。

因此,目前国内外各医疗中心广泛开展腔内和手术方法治疗主髂动脉闭塞血管,并取得血管保持通畅临床无症状的长期随访结果。

1 发病率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主髂动脉疾病发病率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年龄、潜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谱以及伴随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情况(如: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间歇性跛行是主髂动脉疾病的症状之一,在65~7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年发生率为61/万,女性为54/万。

Criqui等评估60岁以下人群中下肢动脉疾病发生率为2.5%,60~69岁的人群中为8.3%,>70岁的人群中为18.8%[1]。

爱丁堡动脉研究提示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为4.5%,1000人年发生率为15.5。

28.8%的病人一旦出现症状以后一直会有疼痛,8.2%的病人予以血管重建或截肢,1.4%的病人进展为缺血性溃疡。

下肢动脉疾病在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疾病或主动脉瘤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新诊断的病人中55%仅有下肢动脉疾病,35%同时有下肢动脉疾病及心血管疾病。

在仅有下肢动脉疾病的人群中吸烟(正在吸烟者为23%,既往吸烟者为37%)、高血压(69%)、高脂血症(47%)及糖尿病(38%)的发生率较高。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要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要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要点一、概述(一)指南制定的方法(二)定义1. 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流程表现的慢性进展型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的表现。

2. 间歇性跛行:下肢AS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

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3 . 缺血性静息痛: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ASO 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表现之一,预示肢体存在近期缺血坏死风险。

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4. 严重肢体缺血(CLI):指患ASO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mmHg 或趾收缩压<30mmHg等。

5. 糖尿病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6. 糖尿病下肢缺血:指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先后,只要同时存在即可成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临床表现与单纯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但症状与体征可能更为严重。

7. 踝肱指数(ABI):指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有助于对缺血程度的判断。

8. 趾肱指数(TBI):指足趾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与ABI一样,是评估下肢缺血程度的常用指标。

(三)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下肢ASO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有:1. 吸烟2. 糖尿病3. 高血压4. 高脂血症5.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 慢性肾功能不全7. 炎性指标二、诊断(一)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下肢ASO的主要症状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

西医:动脉粥样硬化

西医: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降低药物使用剂量和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深入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和西医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上的作用机制和 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创新治疗手段
积极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
普及推广
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更多患者 了解并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调整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 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
物的摄入。
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 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等 。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
通过药物或生活方式调整,将血 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控制血糖
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将血糖 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血脂异 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遗传等。其中,血脂异常是动 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中的脂质如胆固醇、甘油 三酯等在血管壁沉积,形成斑块。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 梗死、脑缺血、下肢缺血等。部分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动图、CT血管成像等可直接观察血管病变情况。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和家族史等因素,综合 判断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需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累及范围,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02
西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3-08T08:46:39.92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月9期作者:李勇[导读]李勇(北京市丰台康复医院(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北京100078)【摘要】目的:普罗布考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选取86例新发脑梗死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匹伐他汀4mg每晚1次降脂,以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二级预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均治疗12个月。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IPA)、易损斑块检出总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mRS评分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IPA)、易损斑块检出总数、血脂水平、mR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2个月时观察组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内膜斑块面积(IPA)、易损斑块检出总数、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6周、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较开始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甘油三酯(TG)各时间节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1年时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肌酐(CRE)升高发生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新发糖尿病比例、空腹血糖(FPG)升高比例与普通人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_记录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_记录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读书札记目录一、基础知识篇 (2)1.1 神经系统概述 (3)1.2 神经内科疾病分类 (4)1.3 诊断方法与技巧 (5)二、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 (7)2.1 脑血管疾病 (8)2.1.1 脑出血 (9)2.1.2 脑梗死 (10)2.1.3 脑栓塞 (11)2.2 周围神经疾病 (12)2.2.1 三叉神经痛 (14)2.2.2 坐骨神经痛 (15)2.2.3 多发性神经炎 (17)2.3 神经肌肉疾病 (19)2.3.1 重症肌无力 (21)2.3.2 周期性麻痹 (22)2.3.3 神经源性肌萎缩 (23)三、诊疗流程与实践 (25)3.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26)3.2 辅助检查及选择 (27)3.3 诊断流程与思维 (28)3.4 治疗策略与方案 (29)3.5 随访与预后评估 (30)四、特色技术与新进展 (31)4.1 神经影像学技术 (33)4.2 电生理技术 (34)4.3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35)4.4 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 (36)五、诊疗挑战与未来展望 (37)5.1 临床挑战 (39)5.2 科研挑战 (39)5.3 未来发展趋势 (41)六、总结与启示 (42)6.1 读书感悟与体会 (43)6.2 对神经内科诊疗的启示 (44)6.3 对自身医学实践的反思 (45)一、基础知识篇神经内科主要研究和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感染等。

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理解神经内科疾病的基础。

神经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癫痫、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中风等。

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熟悉各类疾病的典型症状,对于疾病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

诊断神经内科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种信息。

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准确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护理

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护理
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等 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增加纤维素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 的食物,保持肠道通畅。
控制饮食量
合理控制饮食量,避免摄入过 多热量,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
病。
运动与休息
适当运动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增强 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保证充足休息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
总结词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对于系统性硬化病患者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病情,延缓病程进展 。
详细描述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进行皮肤护理、如何进行关节保护、如何调整饮 食等。通过培训,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
对患者心理社会支持的忽视
心理压力与负担
SSc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 患者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身体限制和 社会压力,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VS
社会支持不足
许多患者需要面对社会歧视、工作困难和 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然而,目前缺乏针 对SSc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计划。
07
前瞻性思考与未来研究方向
护理资源的不足与分配问题
1 2 3
专业护理人员短缺
由于SSc的罕见性,专业护理人员相对较少,这 导致了患者可能无法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护理。
地理分布不均
在一些地区,可能没有专门的SSc护理中心或团 队,这使得患者需要长途跋涉才能获得必要的护 理。
资源分配不公
在一些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SSc患者可 能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医疗和护理资源。
系统性硬化病(SSc)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雷诺现象、皮肤硬化和 疲劳等,这些症状并不特异,因此诊断较为困难。

主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人发生冠脉事件的独立预示因子

主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人发生冠脉事件的独立预示因子

主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人发生冠脉事件的独立预示因子
佚名
【期刊名称】《高血压杂志》
【年(卷),期】2002(10)6
【总页数】1页(P591-591)
【关键词】主动脉硬化;高血压;独立预示因子;冠心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R541.
【相关文献】
1.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J], 郑颖;江华;孙凯;李智山;刘文卫;刘永胜;李艳
2.用肝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APTT值与冠脉事件和出血风险间的关系 [J], 李保华;吴金风
3.高血压治疗依从性与发生冠脉事件关系初步探讨 [J], 桑文凤;张全英
4.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血栓预抽吸治疗急性冠脉闭塞病变的疗效分析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J], 廖富彪;张志广;廖尚宇;梁家志;计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与文摘 《动脉硬化性疾病诊疗指南》
(2002年最新版)摘要
2002年7月18~19两日于神户国会堂召开了第34届日本动脉硬化学会总会,通过并公布了新版《动脉硬化性疾病诊疗指南》。

摘要如下。

一、关于1997年版的高脂血症诊疗指南
日本动脉硬化学会曾于1997年制订了《高脂血症诊疗指南》(前版指南),计包括高胆固醇血症诊断标准、药物治疗适应标准和治疗目标标准。

该指南发表以来,广为临床普及,其诊断与管理(监护)标准为多数临床医生所推崇应用,并权作为冠状动脉疾病之相对风险性标准。

在治疗上,须对病人进行分类。

以不并发冠状动脉疾病而胆固醇<120mg/dl、总胆固醇<200mg/dl为治疗目标检测值。

依出现发病事件来研讨其妥切性来看,这在当时是有些欠妥的。

不过,从之后的久山町研究、日本DA TA80、3M研究、九州脂质干预研究(K L IS)、壮老年Pravastatin抗动脉硬化试验(PA TE)以及日本脂质干预试验(J2L IT)等所发生的事件所获反馈看来,前版指南在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预防动脉硬化性疾病效果上确也显示了其贡献。

二、前版指南的遗留问题
前版指南存在的问题计有:
11基本上只是限于对高胆固醇血症的管理对策,而尚未能做到完全反映其他风险的重要性。

21因制订有药物疗法的适应标准,故有轻易采用药物治疗之虑。

三、关于新版指南的制订
在搜集上记发病事件反馈资料的基础上,筹备了修订前版指南事宜。

于1999年10月启动了修改工作,经过13次的讨论和2000年学会冬季大会专题讨论,并于翌年学会总会再研讨,而且还吸纳了会员意见与电子邮件提议,加之又认真参考了外国有关资料,最终才确定了2002年新版指南。

四、新版指南的注意事项
新版指南固然以动脉硬化性疾病为对象并以治疗高脂血症为中心措施,但也充分顾及到了高脂血症以外的其他风险因子,即特别重视风险的重叠态势,因而其重点置于对多重风险因子综合征的掌握。

实践中,必须将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作为扩大筛检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标准,而当采取治疗时尤当考虑有无冠状动脉疾病及其他风险因子之并存,即可认作本指南是以更加细致诊疗而制订的管理标准。

五、关于新版指南
11新版指南的目的与特点
(1)系以(日本人)动脉硬化性疾病之预防和治疗为目的而制订。

(2)动脉硬化性疾病中以冠状动脉疾病为最重要,管理目标则以高脂血症为中心,亦须充分顾及其他冠状动脉风险因子。

(3)新版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预防与治疗、判定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信息,而对具体病例之治疗目标及治疗手段的最后判定则由医生自行掌握。

21新旧两版指南的差别
(1)高LDL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诊断标准同为140mg/dl(200mg/dl),未作修正。

(2)依具体病例的风险因子重叠情况,采取严格管理,以达减低风险之目标。

(3)新版指南指出了多重风险因子综合征的重要性。

(4)未行制订药物疗法适应标准,治疗手段则以改正生活方式为优先考虑。

31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新旧两版相同,以资扩大筛检范畴(表1)。

表1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空腹血脂检测值)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220mg/dl
高LDL胆固醇血症LDL胆固醇≥140mg/dl
高HDL胆固醇血症HDL胆固醇<40mg/dl
高甘油三酯血症甘油三酯≥150mg/dl
41依LDL胆固醇检测值以外的主要冠状动脉风险因子个数,区分的6组病人分级管理目标值见表2。

依表2,对于病例的分级尤须重视。

分别为:
A级 无冠状动脉病,亦完全不具其他风险因子病例的脂质管理目标检测值当为:TC<240,LDL2C< 160,其他冠状动脉风险因子则分别依其各学会的公布标准。

B级 按风险因子个数分别标作B1、B2、B3、B4,以表示其风险因子重叠情况。

B1和B2的目标检测值为220及140,B3和B4为200及120。

由此看来,B1与B2以及B3与B4似乎无区别,但实际上内涵显示B2较之B1是更重的。

2000年高血压治疗指南———J SH2000特色与存在的问题
高血压是一种生活习惯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如通过适当治疗则完全可以避免并发重症心血管病的疾病。

在欧美,高血压的标准治疗指南已被广为应用,且定期被反复修订,而日本却只有1990年厚生省和日本医师学会所编订的《高血压治疗指导》。

因此,迫切地需要一个与时代同步的标准治疗指南。

本文将概述2000年6月发表的《高血压治疗指南(J SH2000)》的特色,并通过与目前被广为应用的欧美治疗指南相比较,阐述J SH2000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治疗指南制定的原委
在欧美,比较有代表性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的高血压管理指南(1999WHO/ISH)和1997年美国合同委员会第6次协商(J NC2V I),这些治疗指南在日本也被广泛应用。

但由于欧美和日本之间的人种差异、食盐摄入量等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日本脑卒中比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高等原因,所以,在日本原封照搬欧美的治疗指南存在着诸多问题。

因此,为了制定一个符合日本国情的治疗指南, 1998年6月,在日本高血压学会设立了高血压治疗指南制定委员会(藤岛正敏任委员长),并给予厚生科学研究基金。

从而使J SH2000于2000年6月得以发表,并于2000年10月发表了集其精华的《实用高血压治疗指南》。

二、JSH2000的特色
表2 依LDL胆固醇检测值以外的主要冠状动脉风险因子个数区分的6组病例之分级管理目标值病例分级脂质管理目标检测值(mg/dl)对其他冠状动脉风险因子之管理
冠状动脉疾病3LDL2C以外之
主要的冠脉动脉
风险因子33
TC LDL2C HDL2C TG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A B1
B2 B3 B4 C 无

1
2
3
≥4
<240<160
<220<140
<200<120
<180<100
≥40<150
依高血压学
会指南所订
标准
依糖尿病学
会指南所订
标准
 戒烟
注:3:以已获确诊之心肌梗塞和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疾病
33:LDL2C以外的主要冠状动脉风险因子,包括增龄(男≥45岁,女≥55岁)、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以及低HDL2C血症(<40mg/dl)
实践中须注意:
・原则上依据LDL2C检测值进行评价,TC检测值仅资参考
・脂质管理首先要从改正生活方式着手
・并发脑梗塞及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者按B4级处理
・如并发糖尿病,纵无其他风险因子,亦须按B3级处理
・对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则须另行考虑
C级 此系已患冠状动脉疾病的病人,即属二级预防的对象。

其管理目标检测值为:TC<180,LDL2C< 100。

结语
值得强调的是多重风险因子综合征的重要性及依据胆固醇以外之其他风险因子重叠的所谓“死亡四重奏”概念。

倘若,肥胖、糖尿病(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和高血压四病俱备,即必须严格加强监护管理,因其发生心梗的机率高达30多倍,虽单个的某种风险因子也许威胁不大,然而其多个的重叠积累却须特别重视。

译自:医学のあゆみ202(67):404,20021
姚 桢 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