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1]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岳麓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B。

“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

“不真不草,流动奔放”答案B解析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

2。

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

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C。

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

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答案B解析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的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是客观条件,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观存在的,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东方审美情趣,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史学家夏鼐曾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

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时间最迟应在( )A.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时B.商周时期C.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解析:选B。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此A、C两项与题干信息“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不符,故A、C项错误;商周时期,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甲骨文已经出现,且青铜冶铸业非常发达,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要求“最迟”不符,故D项错误。

2.“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

”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④图中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

从材料中可知“豆”属于象形文字,故①正确;小篆字体的特点是字体瘦长,富于图案美,故②正确;从材料中“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可知“豆”是古代的容器,故③正确;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草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解析:选D。

本题可结合楷书的特点分析。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测试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测试

单元综合测评(二)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张旭被誉为一代“草书圣手”。

他的书法艺术(见下图)最突出地反映了()【导学号:15322099】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C.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D.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A[张旭生活在唐朝,他的书法是唐朝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特点所造就的辉煌,体现了张扬的个性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关于书法字体,清朝人张潮认为:“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中应填入()【导学号:15322100】A.小篆B.隶书C.行书D.甲骨文C[楷书笔画规整而缓慢渐进,草书流畅快捷而字迹难辨,行书则舍其二短而兼取两长,介于二者之间。

]3.《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

”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所代表的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这种字体在唐代步入鼎盛时期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这种字体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怀素等D[柳公权、颜真卿都是唐代书法家,他们所擅长的是楷书。

怀素是草书大家,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4.“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离迹师神”。

这些说法符合哪一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格()A.魏晋B.盛唐C.宋朝D.明朝C[题干材料与宋代书法家倡导的“有意无法”是一致的。

]5.“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

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的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B[“车”是独体字,只有表意部分,故A项错误;“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图画的特征,后来在演变过程中,笔画简化以便于书写,其实用性逐渐突出,故B项正确,C项错误;现在“车”字已经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故D项错误。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中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平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并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

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有( )①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②“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③《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④能歌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D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D.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答案 A3.(2018·遵义四中高二期中)学术界公认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源自心灵的感动,这种感动支配了形象的生成,使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肌理、结构、空间相互共鸣,与画家的心灵共鸣,继而与观者的心灵共鸣”。

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意在笔先,以形写神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答案 A4.(2018·广安市高二期末)下图是中国古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图一岳飞等图二关羽图三阿玉锡中兴四将图宋擒将图明持矛荡寇图清A.复古主义的艺术倾向B.中西合璧的绘画技法C.教化天下的创作宗旨D.高度纪实的作品题材答案 C5.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

这反映了宋代( )A.绘画水平日趋下降B.市民文化日渐兴起C.经济题材画占主导D.画家多是经商的人答案 B6.(2018·肇庆高二检测)“育”甲骨文写作,(人,指女人),(即倒写的“子”,表示出生的婴儿)。

“育”字的小篆为“”,由甲骨文的会意字变为形声字。

2018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测试卷岳麓版必修3

2018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测试卷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时所立《琅邪台刻石》上书:“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

”对于“书同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A.将文字由隶书、籀文统一为小篆B.夸大了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C.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D.不利于各地文化的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书同文字”在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隶书出现于小篆之后;“书同文字”是秦始皇巨大的历史贡献,不应否定。

2.“马”字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匹仰天长啸的骏马。

观察下图,“马”字的演变体现出的汉字演变规律是( )A.总趋势是由简到繁B.实用性逐渐减弱C.一切为了字形的美观D.以图画为基础逐步演变答案:D解析:汉字演变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越来越便于书写,故A、B、C三项错误。

从图片可以看出,“马”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

答案选D项。

3.下面“龙”字的四种写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④A.③④①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①属于篆书,②属于隶书,③属于甲骨文,④属于草书,依据所学知识,这四种写法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

故正确答案是B项。

4.王愔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东汉章帝年号)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根据该材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B.次仲是行书的创立者C.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D.次仲尝试创立草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以隶草作楷法”、“言有模楷”可知,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A项正确,D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行书,排除B项。

材料谈论的是书法而不是“书”,排除C项。

5.山东历史文化名城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测评(基础过关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论语》是一部国学经典,右图是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印制的礼品书《论语》。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书中主要体现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B.印制该书使用的字体最早出现于西周C.该字体的风格是笔画详备、线条流畅D.该字体说明汉字已发展为成熟文字解析:解读图片信息,可判断出印制该书使用的字体为甲骨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A项错误;甲骨文出现于商代,B项错误;“笔画详备”是楷书的特点,“线条流畅”是草书的艺术风格,C项错误;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D项正确。

答案:D2.《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芝,羲之献之。

”下列说法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B.这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解析:由“柳骨颜筋,张旭张芝,羲之献之”及“代表字体”等信息可知,这里的“柳骨颜筋”与书法相关。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柳骨”反映的是柳公权的书法,“颜筋”反映的是颜真卿的书法,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3.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B.李白诗篇C.绘画技艺D.书法艺术解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答案:C4.右图为我国著名的敦煌飞天壁画,壁画中飞天衣带飘飞,动感十足。

下列画家的作品风格接近于“敦煌飞天”的是( )A.顾恺之B.王羲之C.吴道子D.郑板桥解析:盛唐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汉字的发明具有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A.记载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复杂的社会现象 B.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相传C.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 D.为书法艺术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下图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印刷技术的进步②书写工具的改进③文化传播的需要④外国文化的影响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一个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铸有小篆铭文。

这一古墓最早可能是哪一朝代的( )A.夏朝以前 B.商朝初期 C.战国或秦朝 D.汉代以后4.黄公望题赵孟书《千字文》卷有“经进仁皇全五体”句,这里“五体”指的是( )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欧体颜体柳体狂草赵体C.甲骨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5.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是( )A.篆书 B.隶书 C.楷书D.草书6.时代变迁会影响书法风格的变化。

右图书法反映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 )A.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C.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D.崇尚理学的社会规范7.《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

这里“时代的光泽”是指( )①商业兴盛②国家统一③城市发展④文化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郑燮的《墨竹图》(右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9.下列关于中国的绘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画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B.中国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元朝时期市井的生活D.中国画能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1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八年级语文】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检测题

【八年级语文】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检测题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检测题
5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艺长廊检测题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2018 东潍坊)右图为某青铜鼎中的铭拓片,图中字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B是周代字主要的表现形式
c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D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
答案B
点拨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故A排除;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B排除;隶书是秦朝统一以后才出现,故D排除;周代字为铭,故B正确。

2、(2018东泰安)近日.泰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称号,泰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化的瑰宝。

右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A楷书B隶书c行书D草书
答案A
点拨搞清楚各种字体的特点即可选择。

楷书的特点是注重法度规范。

3.(2018广东汕)长久以,商朝是否在历史上存在,学术界有很大分歧。

下列能证明商朝存在的最有力证据是
ABcD。

历史ⅲ岳麓版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

历史ⅲ岳麓版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

历史ⅲ岳麓版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锦州期末)《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选项是()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解析:隶书形成于秦朝,而楷书形成于汉末,故①不正确。

从材料“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可知②正确。

从“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说明隶书便于书写,③正确。

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故④不正确。

答案:A2、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右图汉字字体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楷书—草书—行书—隶书B、隶书—草书—行书—楷书C、隶书—行书—草书—楷书D、楷书—行书—草书—隶书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鉴赏能力。

隶书笔画横平竖直;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由此判断B正确。

答案:B3、(2018·东营质检)《贞观长歌》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塑造了唐太宗李世民及其开国功臣魏征、房玄龄等杰出人物形像。

以下有关虚拟景象,有可能出现在该电视剧中的是()A、唐太宗聚精会神阅读《西游记》B、御书房里悬挂着《清明上河图》C、宰相房玄龄用楷书撰写政事奏折D、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解析:此题考查中国文学艺术现象出现的时间。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大江东去浪淘尽”出自北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楷书从三国时候出现,在唐朝盛行,应选C。

答案:C4、(2018·晋城期中)明清时期,像年画、剪纸画等大量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B、理学兴盛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提升学案 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总结提升一、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科技文化和学术思想发展,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对外交往扩大,民族间的联系加强,科技文化奠定了中国领先世界的地位,汉赋体现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汉民族的时代自信心。

思想领域也逐渐统一,儒学独尊局面逐渐形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加强。

反映这一战乱时代的文化——佛教盛行。

另外,数学和农学也取得了一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4.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特别是诗歌创作繁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我国科技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在此期间完成并外传。

另外,反映商品经济繁荣的词和元曲、元杂剧兴盛,理学出现。

6.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科学技术虽仍走在世界前列,并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迟缓。

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世俗化趋势1.表现(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作。

(3)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在明代“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题(有 答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题(有 答案)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测试题(有答案)高二历史复习第二单元测试题(月考)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30小题,60分)1.目前为止,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A.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B.商代的甲骨文C.商周时期的金文D.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2.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C.导致秦朝实现文化专制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把柄3.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是A.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形成B.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加强了思想控制4.下列关于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D.明代书法更强调个性创造5.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说明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B.人们对书法欣赏水平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6.隋唐时期书法流派众多,名家迭出,书法理论日趋成熟,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危机较深B.王朝鼎盛繁荣C.市民阶层出现D.统治者重文轻武7.下列关于中国绘画艺术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中国绘画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B.春秋时出现了用毛笔绘制的帛画C.魏晋出现了文人画D.宋朝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8.“残山剩水”画作的特征是A.法度严谨,布局完整B.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C.淋漓尽致,雍容华贵D.阳刚豪放,气势宏伟9.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A.黄老之学盛行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C.理学盛行D.佛教传入10.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11.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C.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D.刻书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12.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绘画艺术的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B.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的开创之作C.宋代绘画只有单一的山水画较为著名D.明清时期,既有正统画风,也有奇特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13.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与词的出现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14.促使唐诗空前繁荣的原因有①繁荣、开放、文化多元的背景②科举制的确立使中下层文人自信乐观、昂扬进取③太平盛世为人们提供了闲适的生活环境④唐朝诗人富有想像力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16.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

(新人教版)新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提分必备】

(新人教版)新版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岳麓版必修3【提分必备】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史学家夏鼐曾说:“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

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时间最迟应在( )A.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时B.商周时期C.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解析:选B。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此A、C两项与题干信息“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不符,故A、C项错误;商周时期,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甲骨文已经出现,且青铜冶铸业非常发达,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要求“最迟”不符,故D项错误。

2.“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

”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属象形文字②小篆字体略长,富于图案美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④图中三种字体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A。

从材料中可知“豆”属于象形文字,故①正确;小篆字体的特点是字体瘦长,富于图案美,故②正确;从材料中“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可知“豆”是古代的容器,故③正确;把中国书法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草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情纵性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解析:选D。

本题可结合楷书的特点分析。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检测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检测题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检测题一、选择题1、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

”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

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

这充分说明甲骨文()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2、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

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唐代社会三教合一的思想格局3、《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4、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说明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B.人们对书法欣赏水平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5、据下列图像可知,当时A.酿酒业和画像砖制造形成规模B.普遍使用稻麦酿酒C.政府垄断了酿酒业的生产销售D.酿酒工艺十分高超6、北宋画家黄休复提出绘画的“逸”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得之自然,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第二是“笔简形具”,形神兼备。

当时绘画讲求“逸美”观点出现的背景是A.由于理学的兴起,绘画注重意境B.儒佛道三者开始融合,影响画家创作C.大批文人入仕无望,借物言志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绘画风格7、学者向达说:“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岳麓版必修3)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右图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解析:宋元丰三年苏轼被谪至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时作《黄州寒食诗帖》。

帖中用笔率意奔放,恣肆挥洒,有徐起渐快、嘎然而止的节奏,体现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可以明显看出被贬谪黄州的悲愤情感,正体现了“宋人尚意”的特色。

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正体现出字体的变化特点。

答案:D2.中国书法到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右图所示。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

下列关于馆阁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体现文人的个性B.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C.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解析:馆阁体的特征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字体注重的是规范,而这不可能体现出文人的个性。

B、C、D三项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征。

答案:A3. 中国绘画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画强调“度物象而取其真”,两者不同的绘画要求体现了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

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A.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B.专制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差异C.感性主义传统与崇尚理性精神的差异D.追求审美意境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差异解析:中西绘画的审美特征区别是十分明显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讲究意境美,强调感性,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模仿自然,重视人体美,讲求理性,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勾连不断”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答案 B解析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

“状如龙蛇,勾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动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

2.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

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答案 B解析书法艺术由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到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的主观原因是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是客观条件,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是客观存在的,故C项错误;魏晋南北朝以前也有东方审美情趣,故D项错误。

3.下图为苏轼《治平帖》局部,对该作品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答案 D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可知,苏轼《治平帖》属于行书作品,而笔画圆匀,富图案美是篆书的特点,故A项错误;字体方正,规范标准是楷书的特点,故B项错误;任情纵性,美感极佳是草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行云流水,清晰活泼是行书的特点,故D项正确。

4.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

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

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 BC D答案 D解析A项是人物画,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B项是花鸟画,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追求神韵意趣,与材料中“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韵味”相符,故D项正确。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答案 C解析“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表明注重由画面来传情达意,是情与景的结合,故C项正确。

6.近代绘画大师陈寅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

这一画派( )A.属于市民文化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C.属于山水画派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答案 D解析材料描述书画结合体现的是文人画,故A项错误;文人画与地方风土人情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山水画派主要关注自然风景,故C项错误;文人画能够体现画家的多重文化素质,故D项正确。

7.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

”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 )A.取材于市民生活B.学会栽培竹子C.注重抒情写意D.揭露社会现实答案 C解析据材料“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可知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注重抒情写意,故C项正确。

8.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北方文学则与南方文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列能够体现先秦时期北方文学特点的是( )A.《离骚》B.《诗经》C.《庄子》D.《二京赋》答案 B解析《离骚》是楚国诗词集,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故A项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注重说理,故B项正确;《庄子》里有大量运用神话材料的内容,故C项错误;《二京赋》是东汉时期作品,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9.唐代有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如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

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

由此可见,宋代( )A.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B.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C.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D.政府政策变化提升商人地位答案 A解析材料“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

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涉及的是文学作品,其内容的变化与社会价值观直接相关,故A项正确。

10.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答案 A解析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当时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所以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阶层扩大,故A项正确。

11.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

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

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答案 B解析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B项正确。

12.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

清廷的上述做法(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答案 C解析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据此判断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两个大题,其中13、14题各20分,共40分)13.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

……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请回答:(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10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8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2分)答案(1)形式:宋词。

原因: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

(3)关系:相互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

(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戏剧与社会的关系。

(8分)答案(1)趋势:戏曲种类日益丰富。

依据:宋元时期为杂剧,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

趋势:舞台更加完备。

依据:隋唐时期仅有简单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逐渐分开。

趋势:专业化程度加强。

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

(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趋势:市民化趋势。

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

(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2)关系:戏曲取材于社会;戏曲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生活;戏曲能够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