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再见了,亲人

合集下载

(精装版)14.再见了.亲人

(精装版)14.再见了.亲人

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 .找出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小金花深情 厚谊的句子? 2 . 小金花做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她 什么性格? 3 . 小金花失去妈妈后,为什么不哭 一声,现榴弹跟敌人同归于 尽了。同志们伤心 的痛哭起来,你却 把脚一跺,嘴角抽 动着狠狠地说: “妈妈,这个仇我 一定要报!”小金 花,你是多么刚强 呀!可是今天,跟 自愿军叔叔分别的 今天,你怎么落泪 了呢?
了停战谈判。
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
离开朝鲜回国,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
别。这激动人心的情景,通过作者的
描述展现在我们面前……
预习课文
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 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中 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这激 动人心的情景,通过作者的 描述展现在我们面前。读一 读课文,想一想,“再见了, 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亲人”指的是哪些人。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 指下雪天很冷, 大娘是在志愿军空 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 着肚子在阵地上跟 送炭去给别人 取暖,比喻在别 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 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的时候 ,送去打糕的, 人下急需的时 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 所以说是雪中送炭 候,给发支持和 . 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 帮助.
• ⑵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第二天 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 于尽了。 解析:“噩耗”,指亲近的人死亡的 消息。“同归于尽”,是一同死亡或毁灭 的意思。小金花听到妈妈牺牲的消息时, 只是“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说……”并没 有哭,说明她很刚强。但是与志愿军叔叔 分别时却哭了。由此说明朝鲜儿童与志愿 军叔叔的亲密感情。
这一自然段还有一个词语,“唯 一”。为什么用“唯一”这个词?
(儿子、儿媳和家里的其他人都战 死了,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人》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 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 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 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 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 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小 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 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背 景
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 几遍。2、思考:课文中 “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 了他们什么事?
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噩耗 刚强 大嫂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深情厚谊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 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 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 一起。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 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 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 们在一起。
布置作业 :
1、背诵4---6自然段,熟读1---3自然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读一读精彩的句子: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 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 累得昏倒在路旁 了。
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 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在朝鲜战场上——(谁)为 了——(谁)浴血奋战,—— (谁)为了(谁)——也付出 了很高的代价。两—。
布置作业:收集有关抗美援朝 中出现的感人小故事,开个英 雄故事会。

14 再见了,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易写错
è
笔画较多,要 注意疏密匀称,将 字写美观。
巧记:“王”家有四“口”, 隔壁不想见。

14 再见了,亲人
sǎo
两横不相连

巧记:“女”子搀扶一老“叟”。
14 再见了,亲人
词语解释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 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时间 内进行的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这位老人,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 役,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兵。
上甘岭战役油画(局部)
14 再见了,亲人
阻击战: 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 攻的战斗。 噩耗: 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文中指 小金花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消息。
捣米谣: 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14 再见了,亲人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 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 国的年糕相似。
14 再见了,亲人
词语积累(表示帮助的词语)
雪中送炭 拔刀相助
锦上添花 解囊相助
助人为乐 慷慨解囊
14 再见了,亲人
救伤员
我们还记得,我们 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 养,敌机来了,您丢下 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 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 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 房子已经炸平了。
说明在危急 时刻,大娘对志 愿军的感情胜过 自己的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朝鲜阿妈妮象对待亲生儿 子一样照顾志愿军伤员
朝鲜人民昼夜不停地将弹 药送往前线
图为志愿军战士从战 火中救出朝鲜老大爷。
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 修水渠,重建家园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14 再见了,亲人
抗美援朝之后,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根 深蒂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无论怎 样我们的心都连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感受 一下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情谊。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五年级语文老师在上《再见了,亲人》这一课前,应该先让同学们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原文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 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 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 人民的友谊?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 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 谊!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 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 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 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 把男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 永远不会。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
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 么?心里难过,唱不起来?你是 一个多么让我们感动的孩子啊!
大嫂,请回吧!看,您的孩子
在您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 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 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 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 深情厚谊。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志愿军才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毛岸英、罗盛教、 黄继光、邱少云……
默默想,轻轻画,动情读
默默地回顾他们之间的情谊故事, 轻轻地画出你感动的句子,最好在画 好后,能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动表达 出来。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 着 打糕,冒. 着炮火,穿. 过硝烟, 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 真是雪中. 送. 炭. 啊. !
笑盈盈\笑呵呵\笑眯眯\笑哈哈\ 笑咧咧……
长话短说\实话实说\无话不说\无话 可说\自话自说
请大家把自己调成“震动”,最好是 “静音”。
希望你手中夹的不是香烟,而是爆米 花。
看看身边漂亮的女士,她一定不喜欢 香烟。
再见了,亲人
作者:魏巍
课文中的“亲人”指谁? 为什么称她们为“亲人”?
“再见了,亲人” 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4再见了,亲人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4再见了,亲人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14再见了,亲人_人教新课标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理想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形,表现了理想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友谊,颂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错,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作者是以理想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

第一,差不多上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理想军对朝鲜人民的关怀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

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确信语意的反问句结尾,如此的表达幸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要紧是由送别时的情形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形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

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吁的方式,抒发了理想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朝鲜人民与理想军送别的情形中,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受到深刻、生动的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并在明白得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明白得。

①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差不多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什么缘故摇头呢?难道您担忧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久可不能。

课文开篇便以理想军战士这段情真意切、淳朴无华的语言渲染离别的气氛。

作者第一以恳求的语气劝慰:“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一句话把理想军战士对朝鲜老妈妈深深的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截了当抒发出来。

“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差不多几夜没合眼了。

14-再见了_亲人

14-再见了_亲人
返回
同学们,如果你是即将回国志 愿军战士,你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 么呢?
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 多,志愿军战士有没有为朝鲜人民流 血牺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图为志愿 军战士从 战火中救 出朝鲜老 大爷。
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
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战斗英雄邱少云
抢救朝 鲜落水 儿童而 牺牲的 罗盛教。
志愿 军帮助朝 鲜人民修 渠,重建 家园。
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位大娘、小 金花或者大嫂,在同志愿军分别的这 一刻,你会对志愿军战士说什么呢?
在朝鲜这片沃土上,不仅洒下 了朝鲜人民的鲜血,也洒下了无数 志愿军官兵的鲜血。中朝人民的友 谊是鲜血凝成的。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 __________(谁) 朝鲜人民 (谁)浴血奋战, 为了__________ 朝鲜人民 (谁)为了__________ 志愿军战士(谁) __________ 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 鲜血和生命 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__________ 凝成了_______ ___ 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 亲人 。 _______
• • •
自由读课文第二段,讨论: 1 .小金花做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金花做的这件事,表现她什么性 格? • 3.小金花失去妈妈后,为什么不哭一 声,现在为什么又哭了,小金花坚强吗?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 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 鬼子看守着。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 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你 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你 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 老王。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 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 尽了。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 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 要报!‛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开头祈使句: 开头祈使句: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 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 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 给我们唱个《捣米谣》 怎么? 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 里难过,唱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 里难过,唱不出来? 大嫂,请回去吧!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 您的背上睡熟了。 您的背上睡熟了。
结尾都是问句: 结尾都是问句: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 我们怎么能忘怀?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 可是今天, 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 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我会写
妮役硝 炭谊 谣噩耗 跺嫂 挎篮
)(小妮子 妮(阿玛妮)(小妮子) 阿玛妮)(小妮子) 役(战役)(劳役)(兵役) 战役)(劳役)(兵役 )(劳役)(兵役) 硝(硝烟)(硝石) 硝烟)(硝石 )(硝石) 炭(煤炭)(木炭) 煤炭)(木炭 )(木炭) 谊(友谊)(情谊)(联谊) 友谊)(情谊)(联谊 )(情谊)(联谊) 谣(歌谣)(民谣)(谣言) 歌谣)(民谣)(谣言 )(民谣)(谣言)
“玉树地震”中,香港义工黄福荣舍己救人,英勇献身 玉树地震” 玉树地震 香港义工黄福荣舍己救人,
4月14日,玉树州结古镇一间孤儿院坍 月 日 名孤儿及老师被压在废墟下。 塌,6名孤儿及老师被压在废墟下。逃过强 名孤儿及老师被压在废墟下 震的香港义工黄福荣两次冲入废墟进行营救, 震的香港义工黄福荣两次冲入废墟进行营救, 但在余震造成的二次坍塌中深陷废墟, 但在余震造成的二次坍塌中深陷废墟,当场 罹难。 罹难。 这是在玉树灾区现场牺牲的第一位志愿 黄福荣,这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 者。黄福荣,这位普普通通的货车司机,默 默而来,壮烈而去, 默而来,壮烈而去,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中 国志愿者身上可贵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质。 国志愿者身上可贵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质。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战争 战役 战斗
在朝鲜( 战争 )的无数次 (战役 )中,数上甘岭( 战役 )最 为激烈,一星期内就发生了12次 ( 战斗 )
自学提示: 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画:勾画文中的新词并理解; 想: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初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用几个词语写下来。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在(
),
中国人民自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开
14 再见了,亲人
第一课时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集团 进攻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9月15日又纠集15个国家的雇 佣军,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在朝鲜仁川登陆,不顾中国 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轰炸中国的 安东(今丹东)等地。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 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 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在中朝人民的 沉重打击下,美帝国主义连遭失败,于1953年7月27日, 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 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鲜回国。1958年是最后一批。
消 消灭 摇 摇动 跨 跨步 搜 搜索
销 销毁 遥 遥远 垮 垮掉 艘 一艘
削 削掉 瑶 瑶族
瘦 瘦弱
梢 树梢 罂 罂粟
馊馊主意
捎 捎信
叟 老叟
逍 逍遥
雪中送炭 战役 大嫂 篮子 ⅴ 深情厚谊 硝烟 暂时 封锁
同归于尽 噩耗 刚强
你会区别吗? pō 血泊 bó 停泊
chèn 趁机: 抢机会 chéng 乘机: 找机会
下雪时送炭给别人取暖 在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 大娘她们仅仅送来了打糕吗?还送来了什么?
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认识“役、妮”等八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噩耗、战役、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体会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法指导收集抗美援朝资料或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了解背景。

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具体的人物所做的事,及抓住事例中的关键词句,认真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预习学案读课文1.我读了课文(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认为最难读的字词有:最难写的字:3.理解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4.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5.了解时代背景:6.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有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7.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导学案一、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出示题目:“亲人”是什么意思?(有血缘关系的,关系亲密的人)谁是我们的亲人?2.课文中的“亲人”指谁?(指大娘、小金花、大嫂,指朝鲜人民)这句话离别的话是谁说的?3.介绍时代背景: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浩荡荡地踏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抵抗美帝国主义者的侵略。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中朝两国人民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军。

1958年10月撤离朝鲜。

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志愿军战士深情地说——引读课题:再见了,亲人4.课文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与志愿军战士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那为什么把他们也称为“亲人”呢?——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难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体会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

1、“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2、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二、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她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2学生反馈交流。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2、感情导读,理解内容。

(1)出示导读问题:A、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B、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一样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C、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D、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小黑板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1、联系上下文理解“多少"和“慈母般"的意思。

2、指导朗读这句话,在朗读中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强调“多少"读重音,体会连用两个“多少"对表达感情和加强语气的作用。

练习连用两个“多少”造句。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为了救侦察员老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_____________ 王,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挖野菜,被敌 为了志愿军,大嫂_______________ 人炸伤了双腿,只能靠双拐走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 腿。
自读课文,找一找哪些 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 却胜似亲人?
穿越火线送打糕, 为了志愿军,大娘______________ 却昏倒在路旁;抢救伤员,却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小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想象一下,说说大娘还会为我们做哪些 事?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感动人的 句子,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 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 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们 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 的 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墓 碑
再见了,亲人! 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 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 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 留片刻。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 们再看一眼中国的亲人,请你们 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 留片刻。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 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读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 动的句子,把重点词句圈起来。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 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 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 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4、再见了,亲人

14、再见了,亲人

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 中谁称谁为“亲人”?
我知道
1、大 娘; 2、小金花; 3、大 嫂。
阅读思考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 着问题朗读课文,读后说说 初步感知情况。
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为援助朝 鲜、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 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中国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抗美援朝纪 念日为10月25日。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同 一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 要的援助”〔苏联由于抗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而缺席〕。7月7日, 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了美国关于设立联合司令部以统一指挥在朝鲜半岛的各 国部队的提案。共有19个国家参战(朝鲜,中国,韩国,美国,英国,加拿 大,土耳其,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泰国,菲律宾,希腊,荷兰,比利 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联邦,卢森堡)。9月15日,“联合国军” 在仁川港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9日攻占平壤。10月8日,朝鲜政府 请求中国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援朝部队12个师赴朝 参战。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的时间。
通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 ? 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归纳
1、大娘缝补衣服送打糕救伤员; 2、小金花救老王; 3、大嫂挖野菜;
默读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 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 胜似亲人? (边读边思考边批注)
归纳:
1、几夜不眠昏倒路旁失去了小 孙孙; 2、牺牲了妈妈; 3、失去了双腿。
抗美援朝英雄谱(四)
六、二级模范: 于凤泉 于宪桂(女) 于 琛 于西元 王永维 王明学 王法利 王 顺义 王紫龙 亓凤峦 车书琴(女) 史元厚 白鹤连 刘玉祥 刘秀珍(女) 刘宝 英 刘绍银 刘树德 任玉祥 任廷昌 孙夫章 伍克勤 朱重 元 许景春 李小羊 李文臣 李怀道 李根葆 杜占山 杜福先 沈先宏 何柏年 宋克义 苏志明 陈 汉文 陈达志 陈 良 陈国钧 杨再先 杨金生 杨明忠 杨殿超 杨瑞金 陆春无 陆善清 罗德顺 岳吉斋 苟光辉 林 波 林范洪(女) 范永 张 灿 张信福 张培 芝(女) 张耀义 赵尔云 赵金贵 赵宪法 饶严昌 姚小遂 施玉南 钱良生 席 忠 黄国铣 黄明德 谢教礼 曾义宽 曾荣廷 程山堂 童家祥 路林民 靳国华 熊克恒 薛其德 耀 先 七、特等功: 于德江 王万成 王安全 王兴邦 王 英 王 荣 牛喜生 牛瑞山 文汉春 方国发 甘士良 史仁和 史朝珍 刘万寿 刘东 武 刘 岐 刘金声 刘桃顺 牟世清 许鸿斌 朱有光 孙忠国 孙敬珍 孙福祥 华 龙毅 齐子英 吕学敏 苏世英 宋文新 何家胜 肖子云 李 飞 李 玉 李占广 李光录 李炳舟 李春长 李海清 李 满 李德贵 陈仁华 陈佑甫 陈 亮 陈其昌 陈德清 邱宪章 吴儒林 杨保明 邹天仁 金耳世 罗子周 罗沧海 郑玉田 郑 恩喜 张广生 张书明 张守义 张怀英 张昭义 张炳恒 张续计 赵毛臣 赵玉 忠 赵先有 赵连山 侯白锁 胡志先 胡照春 顾洪臣 唐章洪 徐 忠 郭正喜 郭 金升 隋春暖 黄德明 常同茂 崔含弼 梁庆友 逯松亭 彭福礼 赖永泽 满维 平 谭光焕 谭芳云 潘正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城关小学
主备人:张丽霞
审稿人:陈鑫
教学目标
1、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
教学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法学法:批注式阅读、情感诵读法
教学准备:搜集古今中外感人的小故事,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颁奖辞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亲人
勾勒事迹大娘: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
提炼品质小金花:救老王失母
真挚赞美大嫂:挖野莱致残
教学程序
个性修改
一、课前诵读:
出示课件:蝈蝈,你喊起他们吧
巍巍
战斗了一夜一早晨,战士呵,
感动是心灵深处的共鸣,
感动是催人泪下的情感释放,
感动是一笔财富、一团火苗,
感动是刻骨铭心的永恒记忆。
它就像就像一盏灯,
当它亮起时,
周围的黑暗就会少一些。
如果大家都点亮自己的那盏灯,
整个世界将会一片光明!
教后感:
5、分屏出示教师所写的颁奖辞:
(1)王燕娜
(2)林浩
(3)阿里木
6、教师小结: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写颁奖词自然思如泉涌!赶快读读这三段颁奖辞,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7、生畅所欲言,师小结板书
颁奖辞
勾勒事迹
提炼品质
真挚赞美
三、学习一主教材《再见了,亲人》,走进感动
1、师:和平年代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层出不穷,!战争时期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也数不胜数!尽管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让我们再次走进《再见了,亲人》,去看看那些令你感动的人和事吧!请看大屏!
3、全班齐背。
二、回顾导入,回味感动
1、谈话揭示课题后,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情谊。
(2)想一想课文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让学生读读、画画,并在书旁做批注。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印象最深的语段,说感受或体会,交流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
教时顺序:第1课时
学校:城关小学
主备人:张丽霞
审稿人:陈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
教学难点: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2、出示自学导航:
(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全文,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哪些事例说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是亲人?
(2)组内交流,分享批注内容。
(3)激情朗读,引发悬念: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4)用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他/她写一写颁奖辞
四、小组汇报、全班互动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间相互分享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后,指名小组汇报,组内同学补充、纠正。
2.邀请其他同学交流,教师相机总结。
(分别从写法上进行小结,相机指导读出感受、读出情意、读出味道。)
五、课堂小结
教后感:
教学内容
再见了,亲人
教时顺序:第2课时
尾山宏(师读)
颁奖辞: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巴金(找生读)
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3、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倾盆大雨湿透了小朋友的衣服。
(2)队伍走远了,小朋友们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
4、全班交流,师小结
四、品味经典、升华感动
1、(出示精彩的颁奖辞)
师:《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举办多年,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位人物,其中的颁奖辞更是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令人久久难以忘怀,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经典!
三、学习练习册《路标》,再品感动
1、感动是溢满眼窝的泪,是泪中的微笑,是微笑后的幸福。它用“爱”做花蕊,用“情”做花瓣,用情和爱交织的泪去浸润生命,润物无声……让我们继续走进心灵深处的感动……
2、快速浏览《路标》,把你感动的部分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关键词语用“△”标出来,想想她为什么令你感动。
教法学法:批注式阅读,情感诵读法
教学准备:搜集古今中外感人的小故事,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就是亲人
大娘: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
深情厚谊小金花:救老王失母伟大的友谊
大嫂:挖野莱致残
教学程序
个性修改
一、课前诵读环节:
内容: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分角色读。
2、小组读、全班读。
用满挂露水的刺刀,
割一枝红酸枣吃下你便睡了!
睡得这样甜呵,
树影在你的军衣上绣起了花朵,
大红枣跳到子弹带上你也不知道。
螳螂,你这个勇敢美丽的昆虫,
也站在战士的脚上,触须轻轻舞动。
你可是在偷看他们的梦?
你可曾看见,在他们的梦里:
手榴弹开花是多么美丽,
战马奔回失去的故乡时怎样欢腾,
烧焦的土地上有多少蝴蝶又飞上花丛!
季羡林(男女生接读)
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六、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最后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首关于感动的小诗:
呵,蝈蝈,你喊起他们吧!
在升起笔直的青烟那边,
早饭已经熟了。
1、教师范读,指名读。
2、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二、谈话导课,初知感动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发现许多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有些人、有些事,却在时光的冲刷下愈加清晰,让我们的心灵震撼着、感动着!今天让我们先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走近一位可敬可亲的维吾尔族老奶奶!
二、回顾颁奖场景,走近感动
1、播放视屏,师简单介绍
2、师:我注意到在观看这一段视屏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若有所思,谁愿意来分享一下此时此刻你的感受?
3、师:和大家一样,他们的事迹也拨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弦!这一段就是2006年《感动中国》组委会写给她的颁奖辞)!
4、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开启心灵之门,走进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尝试着写写颁奖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