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
权益法(Equity Method)和成本法(Cost Method)是两种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
方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权益法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用于衡量投资方在投资公司中实际控制和影响力的程度。
在权益法下,投资方将他们拥有的股权投资计为资产,与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合并,并按照
持股比例分摊投资公司的净收益或净亏损。
这意味着投资方将以其持股比例分享投资公司
的经济利益和风险。
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是,投资方只在对投资公司产生直接经济利益时,例如分红或处置
投资时,才会计入投资收益。
投资方不会记录投资公司的净收益或净亏损,而是将其股权
投资的价值保持不变,直到有其他实际变动。
在选择使用权益法还是成本法时,投资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投资公司的控制和影响力程度:如果投资方希望对投资公司的经营决策有更大
的控制和影响力,他们通常会选择权益法。
2. 投资公司的财务业绩和风险:如果投资公司的财务业绩波动较大,投资方可能更
愿意选择成本法,以保持其投资的稳定性。
3. 投资方的会计政策和准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
法有不同的规定,投资方需要遵守当地的会计准则和政策。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1. 引言1.1 什么是权益法与成本法权益法与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中常用的两种会计核算方法。
权益法是指投资者按照其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来核算投资公司的投资收益,并将其反映在自己的财务报表上。
在权益法下,投资者将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投资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比例确认为自己的投资收益,而不是简单地将投资收益按照投资金额的比例确认。
相比之下,成本法是指投资者将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投资金额确认在财务报表中,并不反映投资公司的具体经营状况和业绩。
在成本法下,投资者只是简单地将投资金额列为资产,而不对投资公司的运营和盈利情况进行具体核算。
两种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公司的控制程度和信息获取渠道。
如果投资者具有对投资公司的控制权或能够获取到足够的财务信息,通常会选择使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以更准确地反映投资公司的业绩。
而如果投资者只是passively 持有股权,并且无法获取到足够的信息,通常会选择使用成本法。
在实际投资中,选择合适的投资评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综合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1.2 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在企业中持有股份超过50%的投资,或者持有少于50%的股份但具有控制权的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包括投资期限长、风险较高、回报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控制权和管理权等。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期限通常较长,投资者需要长期持有股份才能获得投资回报。
这对投资者的资金和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较高。
由于投资者持有较高的股权,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报相对较稳定。
投资者持有较高的股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分享企业的利润和增值收益,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
长期股权投资在投资期限、风险、回报和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和评估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在有限或无限期内购买其他公司的股权,并持有该股权。
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因此,根据资产确认成本的原则,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其中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方法。
成本法是指将买入的股权按照实际成本计算,其中包括买入股权时支付的现金以及与股权买入相关的各种费用,如律师费、财务顾问费、交易佣金等。
在之后的会计期间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可以调整。
将实际股权成本与如果分别支付股息和收到股权分红的金额进行对比,长期股权投资的回报率(即投资回报率或预期回报率)也可得出。
权益法是指投资者持有股份所占比例小于50%的股权,股权成本以买入时的购买成本为基础进行计算。
如果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所占比例大于50%,则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合并会计核算,来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估值。
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需要给出自己持有的该公司的完整财务报表,并按照报表数据计算出自己在该公司的财务占比。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在选择核算方法时,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并在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做出正确的决策。
长期股权投资是一种长期且可持续的投资,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时跨越多年,因此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确保长期股权投资能够带来符合预期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比较作者:周永生肖遗规易和鸣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05期内容摘要: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通常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式。
本文通过比较成本法与权益法特点的异同,对长期股权投资下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账务处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权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目的分析(一)采用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原因根据相关准则规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投资核算时,应首先判断采取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两种方法都有其严格的适用条件。
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者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则采用权益法核算。
但事实上一些企业却违犯法律、法规的规定,肆意变更投资收益核算方法,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在被投资企业盈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一方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另一方面却无须为这些增加的利润缴纳所得税。
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应该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避免企业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来操纵利润。
(二)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会计核算结果将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投资收益的确认上。
成本法下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才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而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均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并确认当期损益。
因此,企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确认的投资收益不同,有时甚至相差很大,进而对企业当期的总资产、净利润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
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分析比较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企业追加投资、被投资单位支付清算性股利以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核算步骤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金额为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银行存款(金额为实际支付的价款、税费等)②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意: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无论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还是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投资方均应该确认投资收益。
③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④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金额为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例题1:教材例1-68】甲公司2008年1月10日购买长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从而拥有长信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
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企业购买该股票时发生有关税费5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305000贷:银行存款305000【例题2:教材例1-69;1-70】甲公司2008年5月15日以银行存款购买诚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100000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买入价为10元,每股价格中包含0.2元的已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的税费7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三篇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三篇篇三: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成本法是指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金额,并且在持有期间一般不因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增减而变动投资账面余额的方法;权益法是指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在持有该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应根据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该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成本法和权益法适用范围不同(一)成本法的适用范围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将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先采用权益法变更为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界定,增加了限定条件“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二)权益法适用范围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此规定将权益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适用范围不再包括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
变化比较明显。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同点两者的投资内容相同。
在会计处理上,初始投资成本的核算内容一致,都是指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或放弃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
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以支付现金资产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或以应收款项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股权投资与股权投资的交换),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实用文档】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投资方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除外。
【提示】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持有的、在初始确认时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投资性主体对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后续计量。
投资方在判断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和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的股权。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投资方进行成本法核算时,应仅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份额。
1.初始取得:按企业合并方式进行初始计量2.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持股比例]贷:投资收益【提示】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股利或者利润的权力,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母公司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子公司宣告发放股票股利时,母公司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3.计提减值准备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包括相关商誉)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
出现类似情况时,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提示】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在其持有期间不得转回。
【例7-8】20×7年6月20日,甲公司以1 500万元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
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有权利主导乙公司的相关活动并获得可变回报。
20×7年9月3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照其持有比例确定可分回2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引言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他人企业的一种投资方式。
在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中,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成本法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成本法,投资者将其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作为初始投资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该投资持续期间内,投资者按照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不论被投资企业盈利亏损。
只有在出售投资或进行减值测试时,才能根据市场价值或减值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成本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适合于投资者没有决策权和对被投资企业经营状况了解有限的情况。
然而,成本法无法真实体现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变动,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和风险的判断失误。
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
按照权益法,投资者将其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份额与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相对应计入资产负债表中。
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或亏损中享有相应的份额,并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计算出被投资企业的利润归属于投资者的份额。
权益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真实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有助于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企业的价值。
然而,权益法在会计处理上较为复杂,要求投资者详细记录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投资份额的计算和调整。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比较精确度成本法在会计处理上简单直接,不受被投资企业盈利亏损的影响,但无法准确反映被投资企业的价值变动。
而权益法可以更精确地反映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变动,但在会计处理上较为复杂。
决策能力成本法适合投资者没有决策权和对被投资企业了解有限的情况。
投资者只需根据购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会计处理,不需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而权益法适合投资者有决策权和希望了解被投资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的情况。
投资者需要详细了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盈利归属的计算。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对比
亏 借:其他综合收益 损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7 、 被投 资 方所有者 权益变动 不做账 盈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利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亏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损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8、处置 借: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赚) 第一步,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及相关账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或借记) -其他综合收益(或借记) -其他权益变动(或借记)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 第二步,结转”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赚)
序号
成本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额>所占 份额 (两者孰高计 入成本) 投资额<所占 份额 (两者孰高计 入成本)
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投资额)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所占份额)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营业外收入
1、投资时
2 、 收到 股 利 3 、 年末 被 投资方盈 亏 不做账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不做账 盈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利 贷: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第三步,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赚)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9、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定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应收账款、存货、持 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区别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适用范围核算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宣告时: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应收股利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做账务处理持股比例>50%持股比例<20% 分放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1、适用范围核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损益的对联营企业投资20%≤持股比例≤50%对合营企业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先确认初始投资成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差额视为商誉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投资企业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再将差额作如下处理:资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贷:投资收益先减记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再冲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最后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发生亏损时先冲减原已确认的预计负债;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再恢复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最后恢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或摊销与原账面价值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产生的差异导致对净利润的影响贷:投资收益算确认投资损益的确认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无论是在内部交易标的物没有对外出售前,是存在未实现顺流逆流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内部交易损益的,该未实现内部损益虚增或减少了企业的利交易于所转让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有关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润,如果不进行抵消调整,那么确认的投资收益就是不准确的损失不应予以抵消①宣告时: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抵借:应收股利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或成本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已时②发放时:确认的损益调整部分,应视同投资成本收回,借:银行存款冲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贷:应收股利2、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因增资扩股而增加的资本溢价因可供出售金*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因自用的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形成的资本公积等投资企业应按享有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应该如何区别范本1份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应该如何区别范本1份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应该如何区别 1对任意一个报表科目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包括确认的终止),知道了每个科目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过程中怎么做分录,大家的会计学习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对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两种方法。
初始确认时主要关注按账面成本还是公允价值来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
而两者本质区别就是体现在后续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上。
区别一:适用范围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
成本法:适用情况是对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二是对“四无”企业,“四无”企业,即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这种情况一般是买了少量的非上市公司股份,占20%以下,这些股份是非流通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而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计量的,则要依照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准则来处理。
比如:一个企业在二级市场上买了点股票,当然不能按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了。
区别二:对投资收益的处理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地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宣告时:借:应收股利货:投资收益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股利权益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货:投资收益收到分红时:借:银行存款货:长期股权投资一损益调整被投资单位分红时,资金从公司流向了股东,即被投资公司的净资产减少,而权益法的本质是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要反映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享有份额的价值,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减少,那企业享有的份额的价值相应地也减少,所以这里又要贷记一笔损益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1)
贷:银行存款 1 500借:应收股利20贷:投资收益20【例题•单选题】甲、乙公司为同属某集团公司控制的两家子公司。
2×18年2月26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3 000万元、公允价值3 6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为对价,自集团公司处取得对乙公司60%的股权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相关手续已办理;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5 2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200万元。
2×18年3月2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17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
不考虑税费等其他因素,上述交易或事项影响甲公司2×18年利润表利润总额的金额是()万元。
A. 300B. 500C. 600D. 900【答案】A【解析】上述交易或事项影响甲公司2×18年利润表利润总额的金额=500×60%=300(万元)。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 3 120(5 200×60%)贷:库存商品 3 000资本公积120借:应收股利300(500×60%)贷:投资收益300【例题•单选题】2×18年2月26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3 000万元、公允价值3 6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为对价自乙公司原股东丙公司处取得对乙公司60%的股权并能够控制乙公司,相关手续已办理;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在其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5 2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 200万元。
2×18年3月29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17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
甲公司与丙公司在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不考虑税费等其他因素,上述交易或事项影响甲公司2×18年利润表营业利润的金额是()万元。
A. 300B. 500C. 600D. 900【答案】D【解析】上述交易或事项影响甲公司2×18年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的金额=(3 600-3 000)+500×60%=9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word版)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教材123页)一、长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二、成本法三、权益法四、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一、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四种类型。
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或无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共同控制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应注意的是,持股比例20%只是一个量的标准,必须同时考虑质的标准。
二、成本法成本法下,股权投资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
(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二)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的限制(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环节共有三个:1、取得投资(含追加投资)2、宣告现金股利(如果宣告股票股利呢?)3、处置投资1、取得投资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相关税费是指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和税金等,不包括为取得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直接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应收股利是指购买时买价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成本法例12002年1月初,甲公司以每股4.3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A公司股份总额的10%,另外支付交易税费10万元。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A公司曾于之前宣告2001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元,并于1月16日发放。
解答1(1)2002年1月初购入股票入账价值=200×4.3+10-200×0.3=810(万元)应收股利=200×0.3=6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810应收股利60贷:银行存款870 (2)2002年1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60 贷:应收股利60 2、宣告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方应将不超过限额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举例:A 公司购买B 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 元,购买了100 万股,又支付了3 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 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5130000贷:银行存款5130000如果购买价格5.1 元中含有B 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 元股利的处理举例:A 企业在07 年2 月15 日购买B 企业的股票,B 企业已在1 月15 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 元,以2 月28 日股东名册为准。
0.1 元股利是B 企业06 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 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 企业的购买价格里。
0.1 元的股利A 企业不能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5.1-0.1)*1000000+30000=5030000 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 企业5030000应收股利100000贷:银行存款5130000对于购买价格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股利,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不能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收到股利时:借:银行存款100000贷:应收股利100000(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两种不同情况的处理)举例:A 企业向B 企业投资,07 年2 月15 日购买B 企业股票,B 企业07 年2 月28 日宣告分派股利,因为B 企业发放的是06 年的股利,2 月15 日A 企业在购买股票时未支付这部分款项,所以应该冲减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一)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范围下列两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日常核算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当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注意: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应收股利)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三)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账户设置:设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被投资方名称设置明细户。
(不需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
核算特点:“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不随着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而变动。
(如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发生净亏损、资本公积的变动等,投资方均不作账务处理,不调整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
核算过程:1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按照上述规定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注意:按照财政部会计准则解释第三号相关规定,成本法下,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方按应享有的部分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不再区分投资前、投资后。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
浅谈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与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权投资,通常是指对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
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者可以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来核算投资收益。
权益法和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收益核算方法,它们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有着不同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就权益法和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应用进行浅谈,以供参考。
一、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适用于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持有比例在20%至50%之间的情况。
在使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时,投资者需要将所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分摊到自己的财务报表中,然后按其所持股权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亏损。
权益法主要适用于对其他企业的持股比例在20%以上,但不超过50%的情况。
使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投资者更准确地反映其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情况,同时也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价值的独立看法。
权益法还能够避免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资产和负债情况的过高估计或低估计,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真实认识。
二、成本法使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化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或亏损的确认过程,减少了对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核实和确认工作,从而节省了投资者的时间和成本。
成本法还可以降低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工作的复杂程度,使得投资者更加专注于对被投资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的分析和判断。
三、权益法与成本法的选择在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者在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来核算投资收益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投资者需要考虑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自己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情况和投资价值的独立看法。
投资者还需要考虑其自身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被投资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投资决策的影响。
投资者还需要考虑权益法和成本法在核算投资收益时的实际操作成本和效率,以及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分析和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VS权益法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
第二步,结转“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赚)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第三步,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续表
序号
成本法
权益法
9
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或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续表
序号
成本法
权益法
8
处置
借: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投资收益(赚)
第一步,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及相关账户
借: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收益(亏)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能在借方)
—其他综合收益(可能在借方)
本节总结
假设: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致。
序号
成本法
权益法
1
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额>所占份额(两者孰高记入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投资额)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投资额<所占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所占份额)
应收股利
贷:其他货币资金
营业外收入
续表
序号
成本法
权益法
2
收到上述股利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应收股利
3
年末,被投资方发生盈亏
不做账
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成本法,指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是确定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主要依据。
下列情况通常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
2、被投资单位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成本法的核算方法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回投资时的初始投资成本加追回投资后的初始投资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帐面价值。
2、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帐面价值。
权益法,指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1、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但仍部分或全部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2、被投资单位已宣告破产或依法律程序进行清理整顿;3、原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的资金转移能力等并未受到限制,但其后由于各种原因而使被投资单位处于严格的各种限制性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权益法的核算方法(一)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台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
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从证券市场购入某一上市公司的股票,购买价格高于或低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2)投资企业直接投资于某一非上市企业,投出资产的价值高于或低地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差额。
(3)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计算的股权投资差额。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一,成本法和权益法概述:二,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改变及其原因:一,第④类的改变。
在新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第④类核算内容不包括: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
这是因为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类权益性投资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其他科目的核算内容,因此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第①类的改变。
第①类核算内容中,与旧准则不同,新会计准则对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由过去的权益法改用成本法,即母公司日常核算及个别财务报表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再按权益法调整。
我们小组认为有以下原因:(一)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相协调。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11《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在母公司日常核算及个别报表上用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使具有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前后协调,也能够使具有投资关系的财务信息更加全面、充分。
(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相协调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际会计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LAS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中规定投资者单独财务报表中(指由母公司、联营企业或者共同控制主体中的合营者列报的财务报表)不应采用权益法,而允许在成本法与公允价值之间进行选择,第3l号规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以采用比例合并法或权益法调整,我国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将长期股权投资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减少会计操作的选择性,直接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核算方法的变化正是与国际会计趋同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教材123页)一、长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二、成本法三、权益法四、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一、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企业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四种类型。
长期股权投资如果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或无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共同控制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则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应注意的是,持股比例20%只是一个量的标准,必须同时考虑质的标准。
二、成本法成本法下,股权投资通过“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
(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二)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的限制(一)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程序成本法的会计处理环节共有三个:1、取得投资(含追加投资)2、宣告现金股利(如果宣告股票股利呢?)3、处置投资1、取得投资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相关税费是指购买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和税金等,不包括为取得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
(直接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应收股利是指购买时买价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买价+相关税费』应收股利贷:银行存款成本法例12002年1月初,甲公司以每股4.3元的价格购入A公司股票20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A公司股份总额的10%,另外支付交易税费10万元。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A公司曾于之前宣告2001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元,并于1月16日发放。
解答1(1)2002年1月初购入股票入账价值=200×4.3+10-200×0.3=810(万元)应收股利=200×0.3=6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810应收股利60贷:银行存款870 (2)2002年1月16日收到现金股利借:银行存款60 贷:应收股利60 2、宣告现金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时,投资方应将不超过限额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什么是“不超过限额”呢?成本法例2接例1,甲公司未对股票投资计提减值准备。
A公司2002年实现净收益800万元。
2003年2月1日,A公司宣告2002年的现金股利,每股0.1元,并于2月12日发放。
解答2应收股利=200×0.1=20(万元)借:应收股利20万元贷:投资收益20万元3、处置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主要是指将股份出售。
处置投资时,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全部转销;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应一并转销。
处置收入与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
借:银行存款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借或贷:投资收益成本法例3接例2,2004年1月2日,甲公司将持有的A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取得收入880万元。
解答3借:银行存款880 贷: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810投资收益70 投资收益=880-810=70(万元)(二)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的限制在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将应分得的现金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但必须以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累积净利润中由投资企业应享有的份额为限。
用公式表示:应享有的收益份额=投资后被投资企业产生的累积净利润×持股比例超过了应享有收益份额的现金股利,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性质上属于投资的返还,而不是利润的分配。
1、投资当年的现金股利(什么叫投资当年??)在我国,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往往于下一年度进行分配。
因此,投资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通常属于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分配额。
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上年现金股利,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即:宣告现金股利时的账务处理: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而不应当用“投资收益”)成本法例4(1):2003年3月31日,乙公司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入B公司股票8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B公司股份总额的10%,未发生交易税费。
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3年4月5日,B公司宣告2002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元,并于4月10日发放。
(可见属于投资当年)解答4(1)(1)2003年3月31日购入股票入账价值=80×5=4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400 贷:银行存款400 (2)2003年4月5日B公司宣告现金股利现金股利=80×0.2=16(万元)借:应收股利16 贷:长期股权投资16 相关问题应注意例题4中的股利与例题2中股利的区别:时间上:例4中的股利是在取得投资之后,被投资单位宣告的;例2中的股利是在取得投资之前,被投资单位已宣告。
处理上:例4中的股利未包含在买价中;例2中的股利包含在买价中。
2、投资次年获得的现金股利(什么叫投资次年??)应享有的收益份额=(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投资当年持股月份÷12)×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例4(2):2003年10月1日,乙公司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入B公司股票8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B公司股份总额的10%,未发生交易税费。
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4年3月1日B公司宣告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2004年4月5日,B公司宣告2003年度股利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元,并于4月10日发放。
(可见属于投资次年)解答4(2)(1)2003年10月1日购入股票入账价值=80×5=4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400 贷:银行存款400 (2)2004年4月5日B公司宣告现金股利现金股利=80×0.2=16(万元)应享有的收益份额=1000万元×3÷12×10%=25万元借:应收股利16贷:投资收益16此例,现金股利未超过应享有的收益份额,因此应全部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若B公司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4元呢?则:⏹(2)2004年4月5日B公司宣告现金股利⏹现金股利=80×0.4=32(万元)⏹应享有的收益份额=1000万元×3÷12×10%=25万元⏹此例,现金股利超过了应享有的收益份额,因此应当以应享有的收益份额为限确认投资收益,差额部分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即:⏹借:应收股利32⏹贷:投资收益25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7 ⏹3、投资次年以后年度获得的现金股利(什么叫投资次年以后年度??)⏹投资次年以后年度获得的现金股利,应首先计算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投资后累积享有的收益份额)-投资后累积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或=(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后累积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注意:成本法例5-1⏹2001年1月1日,丙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购入C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长期投资,占C公司股份总额的10%,未发生交易税费。
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2001年3月2日,C公司宣告2000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决定不分派现金股利。
解答5-1⏹(1)2001年1月1日购入股票⏹入账价值=100×8=800(万元)⏹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成本)800 ⏹贷:银行存款800 例5-2⏹接例5-1,2002年1月8日,C公司公布2001年度的财务报告。
根据利润表,C公司2001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
⏹2002年3月8日,据C公司2001年度的股利分配方案,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3元。
分析⏹从被投资方的角度来看,C公司2001年度的净利润为200万元,分派的股利为300(1000×0.3)万元,超额分配了100万元。
⏹从投资方的角度来看:⏹可获得的现金股利=100×0.3=30(万元)⏹应享有的收益份额=200×10%=20 (万元)⏹超额收入10(30-20)万元,实质是投资成本的返还,而不是利润的分配,因此账务处理上不作为投资收益,而是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解答5-2⏹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累积已冲减的投资成本=(30-20)-0=10⏹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30-10=20⏹2002年3月8日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30⏹贷: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成本)10⏹投资收益20相关说明⏹例5-2中,“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的计算期间为从取得投资时至本次宣告股利为止,即2001年1月1日~2002年3月8日。
⏹“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的计算期间为从取得投资时至上期末为止,即2001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二者时间上的差异恰恰反映了因果上的配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成本法例5-3⏹接例5-2,2003年1月18日,C公司公布2002年度的财务报告。
根据利润表,C公司2002年度实现净利润240万元。
⏹2月18日据C公司2002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元。
⏹分析:本期获得的现金股利=100×0.2=20(万元)⏹应享有的收益份额=240×10%=24(万元)解答5-3⏹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已冲减的投资成本=[(20+30)-(24+20)]-10=-4⏹应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20-(-4 )=24⏹2003年2月18日丙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20⏹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成本)4 ⏹贷:投资收益24 相关说明⏹“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公式的计算结果为负数,表明投资企业以前年度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又由被投资企业以后年度新形成的未分配利润补回。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应按该公式计算的负数金额,将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予以转回,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但应注意,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不能大于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使完全恢复后的投资成本仍保持初始投资成本。
即:在计算时,若“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为负数,则令其为零。
⏹成本法例5-4⏹接例5-3,2004年1月15日,C公司公布2003年度的财务报告。
根据利润表,C公司2003年度实现净利润360万元。
⏹3月15日,据C公司2003年度股利分配方案,宣告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