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9《兰亭集序》第2课时 课件(1)(鲁人版必修3)

合集下载

语文:4.13《兰亭集序》第2课时课件(1)(语文版必修3)

语文:4.13《兰亭集序》第2课时课件(1)(语文版必修3)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8.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①或因 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 )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 C )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美好 ③曾 不知老之将至( A ) . A.竟 B.曾经 C.重叠 ④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 C )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连……都 D.假如
【注】 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②惠帝:朱元璋之 孙,朱元璋死后即位,建文是其年号。③燕王:朱元璋 第四子,推翻惠帝即位,即明成祖朱棣。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 A.尝谳疑狱 ,立白 .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 十万与铉合 . 部:统率,指挥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 王师于小河 . 缀:聚集,汇合 D.将复德州,以 绝燕饷道 . 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 C )
解析 B 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A 项形容词作名 词。C 项使动用法。D 项名词作动词。
( B )
7.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D )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 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 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 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 C.本文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 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 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 酪,回味无穷。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 怀说明了一个事实: 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 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 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 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 之处。

高中语文 4.9 兰亭集序课件 鲁人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9 兰亭集序课件 鲁人版必修3

8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4.辨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一觞一咏(喝酒) (2)形容词用作名词 群贤毕至(贤才) 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死生亦大矣(大事)
(3)形容词用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 足以极视听之娱(尽)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9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分古今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以……为”。今义:认为。 (2)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4)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3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背景指南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 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 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 羲之将诸名士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 《兰亭集序》。 兰亭,兰渚之亭。兰渚,地名,在今浙江绍兴西南二十七里处。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癸 丑 . 修禊 . 流觞 . 晤 言 . 嗟悼 .. 读音 guǐ xì shāng wù jiē dào 加点字 放浪形骸 . 清流激湍 . 游目骋 怀 . 万殊 . 读音 hái tuān chěng shū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2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8.记常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 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

【语文】鲁人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9课兰亭集序(2课时)(精)

【语文】鲁人版必修3同步教学课件:第9课兰亭集序(2课时)(精)

⑤放浪形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纵自己,无拘无束地生活。
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⑥情随事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互动 一、以,因此 “故” ,__________ 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看作一样;“齐”,形容词用作动词,看作相等。
2.虚词 初 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 . 动词,往、到达 既倦 及其所之 . 不知老之将至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 句子独立性 ①之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 以之 兴怀 代词,指“向之所 . 欣……已为陈迹”
第 9 课 兰亭集序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了解兰亭集会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 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 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归纳文中多义词义项,如“一”在不同句子中的 意义。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癸 丑( ɡuǐ ) . ④激湍 ( tuān) . ⑦若合一契 ( qì ) . ⑩流觞 曲水( shānɡ) . ②会稽 (kuài jī ) ③修禊 ( xì ) .. . ⑤虚诞 ( dàn ) ⑥形骸 ( hái ) . . ⑧嗟 悼( jiē ) ⑨彭殇 (shānɡ ) . .
3.词语释义 ①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贤士都会聚在这里。
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 ②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展视力,开畅胸怀。

2016《兰亭集序》第二课时ppt课件

2016《兰亭集序》第二课时ppt课件

(行军途中的驻地 ) ( 旁边 )
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明确:“痛”
作者概括了哪两种人生态度?
讨论明确:作者概括了两 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 是“取诸怀抱,悟言一室 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 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寄 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 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 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 自由放纵地生活。
(5)致
①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②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送、送达

(表示、表达 )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到达

(获得、得到 )
⑤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招致、引来 ) ⑥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⑦专心致志 ⑧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使、使得 ) (极、尽 )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 岂不痛哉!
理解:况且人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是长 还是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的,而 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 此短暂且欲望无尽,而且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 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 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
(2)一
①若合一契 ②其致一也 ( 一起 ( 一样 ) )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④ 一觞 一咏
(看作一样 )
一边……一边……) (
(3)修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修建、修造 )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治理、整治 )
③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订、修改 )
讨论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 远,万事旦悲”。魏晋时代,由 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 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从某种 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 是最解放最自由的。他们对时间 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 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 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 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善之慨 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 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 和抗争。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兰亭集序》课件设计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兰亭集序》课件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学习目标: 1.梳理行文脉络,理解感情; 2.品味文本旨趣,领悟思想。
梳理脉络,理解感情
自主探究:聚会之乐
1、围绕聚会,写了哪些内容? 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 2、 “信可乐也”根源于何处? 澄澈明朗的自然与高洁雅致的情怀 生机盎然的万物与舒畅活泼的心情 博大真实的宇宙与自由坦荡的享受
学以致用
阅读《兰亭集序》,也是 在阅读我们自身的生存现状。 在《兰亭集序》的引领之下, 你有没有获得人生的思考? 请以“透过《兰亭集序》, 我听到了你的声音,王羲之” 为开头,写一段文字。
——《古诗十九首》
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 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
——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
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 ——《秋风辞》汉武帝 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西晋石崇《金谷诗叙》
梳理脉络,理解感情
诵读探究:死生之痛
1、作者为何而 “悲”?
2、作者记录兰亭集会的目的 是什么?
兰亭诗六首(其三) 三春启群品, 大美的自然呈现,心情无 往而不畅于三春开启的群 寄畅在所因。 品。蓝天、绿水,仰望、 仰望碧天际, 俯视,清寂旷朗的景象无 俯瞰渌水滨。 有边际,即目所见,无非 自然之理。伟哉,造化之 寥朗无涯观, 功!万物无不沐浴着自然 寓目理自陈。 的恩浑。各种声响、景象 虽有差异,对我们这些久 大哉造化功, 居尘世,久为俗务奔忙的 万殊莫不均。 人来说,每一种的谛听, 群籁虽参差, 无不新鲜如斯、可爱。 适我无非新。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 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 而彭祖为夭。”

高中语文 4.9 兰亭集序课件 鲁人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9 兰亭集序课件 鲁人版必修3

2.写作背景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 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 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 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 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审美视窗
千古兰亭帖
哲思短章 说我懦弱,说我逃避现实皆云可无。心只要出能岫离开那一片烦嚣,背上
任何罪名,我都愿意。
我不敢以文学家自居,也从不敢狂言追求什么真善美,毕竟那 太抽象、太迷茫。我所要的是抓住目前的刹那,使它成为永恒。 上帝造人既有不平之处,那么人总有权来为自己挣扎,超脱这 不平的缺陷。
人既有权力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我为何要活在别人为我摆 设好的模子里,去过着“你必须这样,你不该那样”的生活? 人既有权选择自己该走的途径,那我为何要踏着别人为我铺设 的路,去过着“你必须往这方发展,你不该走那条路”的日子? 说我是叛逆,说我顽劣乖戾都可以。走出你那个世界,我已不 活在别人评判的眼光下了。
2.字形辨析
①guǐ 癸 kuí 葵
丑 花
③c鬼hósunìg祟崇

会wù 晤 wù 悟 性 ⑤wǔ 捂 盖子 抵wǔ 牾
②qì 契 qiè 锲
约 而不舍
④驰应cphìněng聘 骋
huì 惠 存 huì 慧 心 ⑥huì 蕙 兰 huì 彗 星
3.词语解释
(1)通假字
①虽趣.舍万殊“__趣__”__通__“__趋__”__,__往__,__取____ ②亦由.今之视昔“__由__”__通__“__犹__”__,__像____________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固__”__通__“__故__”__,__所__以__,__因__此

兰亭集序精品课件 鲁人版必修3

兰亭集序精品课件 鲁人版必修3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成书的经过 (故列叙时 人,录其所述)
作诗的情形 (一觞一咏, 借题发挥 亦足以畅叙幽情) (诗人的生死观)
成书的意义
(后之览者, 亦有感于斯文)
‖对偶修辞
句型上的分类 句中对:同一句上下两个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清流激湍、游目骋怀。 单句对:上下两句互相对偶。 例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例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王羲之
1、王羲之其人
王羲之(303—361),字 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 东)。官至右军将军,会稽 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 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 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 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 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 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 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 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 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 家”,达到了“贵越群品, 古今莫二”的高度。
“兰亭”两字系清康熙手 迹,文革期间碑被红卫兵砸断, 劫后余生,遂成残字。
“兰亭”景区门口的古典标志,是一颗大型印章。
流觞亭
“流觞亭”内部陈设,展出一些历代书法名家作品。
右军祠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 称他为王右军,祠内以方型回廊围绕的“墨华池” 上有“墨华亭”。
“御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八角攅尖顶, 重檐翘角。
满足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自然 注定

得到
过去
指“向之”句
参考译文 人们彼此交往相处,很快便度过一生。有时倾吐志趣 抱负,在家里(与朋友)交谈;有时借其所爱,寄托 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各人的取舍千 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各不相同,但当他对所接触的 事物感到高兴,暂时很自得,快乐而满足,竟不觉得 衰老将要到来;等到他对自己得到的事物感到厌倦, 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就随着产生了。 从前感兴趣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陈迹了,还不能 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 化,终有穷尽的一天。古人说:“死生是人生一件大 事啊。”这怎么不叫人悲痛呢?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9课 兰亭集序 课件(第二课时)(53张)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第9课 兰亭集序  课件(第二课时)(53张)
3. 生命本体短暂有限 (俯仰一世 修短随化)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A. 不知老之将至 B. 及其所之既倦 C. 感慨系之 D.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A. 因寄所托 B. 欣于所遇
C. 及其所之既倦
D. 向之所欣
这种“痛”是痛什么?
这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
常”“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悲夫
俯仰古今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齐 彭 觞 为 妄 作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悲夫
俯仰古今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齐 彭 觞 为 妄 作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悲夫
明 要 旨
讨论
第四段俯仰古今,
其“悲”与“痛”是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齐 彭 觞 为 妄 作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昔人兴感 若合一契
后之视今 犹今视昔
成书经过 成书意义
齐 彭 觞 为 妄 作
一 死 生 为 虚 诞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 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 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 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 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 了我们。
厌倦该物时

语文《兰亭集序》课件鲁人版

语文《兰亭集序》课件鲁人版

02
兰亭集序的内容解析
兰亭集序的文字结构与风格
文字结构
文章采用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相结合的方式,层次分明,条 理清晰。首段点题,中段写景, 尾段抒情与议论。
风格特点
文笔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具有 浓厚的魏晋风骨。多用对偶句, 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节奏感强 。
兰亭集序的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和历史地位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上书写的一篇序文,记录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雅集盛况和情感抒 发。
兰亭集序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王羲之在饮酒微醺之时,挥毫泼墨,一气呵成 地写下了这篇不朽之作。这篇序文不仅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 要篇章。
兰亭集序的历史地位极高。自唐代以来,这篇序文一直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对于研究东晋时期的文化、历史、艺术以及王羲之的个人思 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学价值
《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 它不仅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水平。
03
兰亭集序的影响与传承
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书”,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广泛涉猎
通过欣赏不同书法家的作品,了解不同书法风格 的特点和技巧,有助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 己的书法水平。
THANK YOU
可以进一步理解其美学价值。
如何将兰亭集序的文学元素应用于写作中
引用经典名句
兰亭集序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如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可以在写作中加以引用, 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9兰亭集序课件鲁人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9兰亭集序课件鲁人版必修

作 (3)或取诸怀抱 晤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
文本精解
2.作者在文中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请你找出文中写景、叙事、 抒情的相关内容,并加以体味。如何理解“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
参考答案:(1)写景,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 带左右”写水,短短的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 氛,使人心旷神怡。 叙事,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 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却将宴会进 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这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 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但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 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产生共鸣。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答案:(1)处所,地方 编次 驻扎 (2)长,直而高 整修,修建 修理, 维修
(3)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3)面对着 接近 (4)数量词,一 整个 把……看作一样 一样, 相同
三、语基梳理 1.通假字
(1)虽趣.舍万殊(
)
(2)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
答案:(1)“趣”通“趋”,趋向,取向 (2)“由”通“犹”,犹如
2.一词多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作其次
(1)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4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ppt课件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第4单元第9课《兰亭集序》ppt课件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2.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3.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4.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5.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阶 段 二

9 兰亭集序
段 五

阶 段 三
业 分 层 测

本课话题 ——人生价值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 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 不痛哉!
——萧楚女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癸.丑( ɡuǐ ) 修禊.( xì) 流觞.( shānɡ ) 管弦.(xián ) 万殊.( shū ) 彭殇.( shānɡ)
会.稽.( kuài )( jī ) 清流激湍.( tuān ) 游目骋.怀( chěnɡ ) 晤.言( wù) 嗟.悼.( jiē )(dào ) 形骸.( hái )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译文: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
(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译文: 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译文:抬头观望辽阔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

高中语文 第9课兰亭集序同步教学课件(2课时) 鲁人必修3

高中语文 第9课兰亭集序同步教学课件(2课时) 鲁人必修3

3.文言句式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之__盛_”__,_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之__大__”__“_之__盛__”__,定
语后置句;
③当其欣于所遇:_“于__所__遇__”__,__介__宾__短__语_后__置__句__;__ ④不能喻之于怀:__“于__怀__”__,_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句__;___ ⑤亦将有感于斯文:_“_于__斯__文__”__,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
觥筹交错) 流觞曲水 )
②晤悟((会觉晤悟
) )
④峻 竣((峻竣岭工))
⑤骋聘((聘驰请骋))
③慨概((气感概慨)) ⑥诞涎((虚垂诞涎)三尺 )
3.词语释义 ①群贤毕至:__许__多__贤__士__都__会__聚_在__这__里__。_____ ②少长咸集:_年__龄__大__的_小__的__都__聚__集__在__一__起_。___ ③游目骋怀:__纵__展__视_力__,__开__畅__胸__怀__。_______ ④崇山峻岭:_高__峻__的__山__岭__。_______________ ⑤放浪形骸:_放__纵__自__己__,__无__拘__无_束__地__生__活__。__ ⑥情随事迁:_感__情__随__着__事_物__的__变__化__而__变__化__。__
解析 会:会集。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
项是( D )
A.列坐其.次.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俯察品.类.之盛 D.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 形骸:身体,形体。古今义同。A 项古义:它
的旁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B 项古义:自然界的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兰亭集序》ppt课件(2)

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9课《兰亭集序》ppt课件(2)
人称“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 仅有,
说它是国宝并不为 过。
“君民碑” “父子碑” “祖孙碑”
人称“兰亭三绝”。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 “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 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 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 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 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名士们分坐在溪水 两旁,饮酒赋诗。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 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记录集 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 这就是《兰亭集序》。
“山水”是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精心 塑造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理想的标尺。当我 们在现实中受到尘世生活缰绳枷锁束缚之 时,“山水”便成为我们心灵世界的最后 皈依。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之“乐”,固然 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更在于兰 亭雅集这样一种简洁、宁静的诗意人生的 逼真呈现——这才是作者“乐”之根源。
笔一挥,续写了一个 “池”字。这两 字
“鹅”瘦“池”肥,这 块碑成为书法史上 著 名的“父子碑”。
父子碑
博写

取尽 百八
兒 家缸
子 长水
獻 之
,, 始砚 得染
練 龙涝
字 凤池
飞黑
祖孙碑
御碑的正面是 康熙皇帝手书的 《兰亭 集序》,碑
的背面是乾隆皇帝 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
七律《兰亭即事》。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 品刻 于同一石碑,
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 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 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 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 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 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 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 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 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其:代词,他们/代词,它的。之:取独,不译 /助词,的。
8.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D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部分,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 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 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 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 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 文章结尾处, 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 有无穷逸趣。
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 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会稽山清水秀,风景优 美,名士荟萃,谢安未做官时就住在这里。(还有)孙 绰、 李充等人都以文章盖世, 他们都在这里建有住宅, 与王羲之情投意合。王羲之曾和一群好友在会稽山阴 县的兰亭会集,并亲自作序来申明其志。 (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有一位孤老太太养了一 只鹅,叫声很好听,他想买而未能得,于是就带着新 友去观看。谁知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来,竟把鹅烹煮 了,准备招待他,他为此难过了一整天。当时,山阴 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去观看,非常高兴,
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C.②④⑥ B.①③⑤ D.④⑤⑥
解析 ①是王羲之的书法特点,③是王羲之淡泊的性 情,⑤是王羲之傲岸的性格。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 显出什么特异之处, 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 古往今来的佼佼者。 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 成 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 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 写下著名 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 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 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 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解析
“旷达”理解不对。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2 分)
等到他们对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 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2 分)
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叹息哀伤的,不能明 白于心。
三、课堂延伸(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王羲之字逸少, 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 . 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 . 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 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 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 “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 . . 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 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
解析
D 项都为结构助词,的;A 项介词,把/连词,
来;B 项连词,可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 项 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
答案
D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 而为”性格的一组是(3 分)( C ) ①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 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⑤羲之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年轻有声誉,与王羲之齐名, 但王羲之却看不起他,因此二人不和。王述先做了会 稽内史,因为母亲去世,就辞职守丧,王羲之来接替 他的职务, 只到王述家去吊唁了一次, 就再也不登门。 王述每次听到外面有号角声,总以为王羲之来看望自 己,连忙洒扫以待。这样过了一年,而王羲之竟然不 来,王述深为遗憾。
因此要买道士的鹅。道士对他说:“你若替我抄一遍 《道德经》 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啦。 , ”王羲之欣然拿 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一路上乐不可支。(还 有一次,)他到学生家去,看见人家的竹筐矮桌洁净光 滑,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 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这些字给刮去了,那位学生 懊悔了好几天。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 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 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东汉张芝 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 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比他差。”
解析 会:会集。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 项是( D ) A.列坐其次 ..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B.俯察品类之盛 .. D.放浪形骸之外 ..
解析 形骸:身体,形体。古今义同。A 项古义:它 的旁边。今义:居于次一等的。B 项古义:自然界的 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C 项古义:低头仰头,形 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C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 B.修短随化 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 C.终期于尽 期:约定 . D.虽趣舍万殊 趣:进取 .
解析 期:期限。
7.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C ) 当其欣于所遇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 . 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 . A.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其”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其”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D.两个“其”不同,两个“之”相同
四、语言运用(14 分) 15.文章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都是“后之览者”, 面对前人及其文章,有什么感慨呢?(3 分)
答案
我们都是历史链条上的零件,做好自己的事
情,尽好自己的责任,让我们的后者像我们爱戴前人 一样地爱戴我们。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7 分)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长河落 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 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 风摇曳;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臵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 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 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王维 (1)“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________
《使至塞上》的诗句。(2 分)
《兰亭集序》 (2 (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__________。 分)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 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完整。(3 分)
解析 轻:轻视,看不起。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遂以女妻之 A. . 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
然闻信至 . B. 羲之欣然写毕 . 笼鹅而归 .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 司徒导之从子也 . D.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2)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 (3)及其所之既倦,__________,感慨系之矣。 情随事迁
二、文本阅读(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 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 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2)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2 分)
王羲之欣然拿笔,写好后,用笼子装鹅而归, 一路上乐不可支。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 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 于辩论,并且以性情刚劲、正直而著称。他尤其擅长隶书, 为古今之冠,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陈留(今河 南开封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誉,而阮裕也看重王羲之,把 他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 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 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 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 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敞开 肚子吃东西,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 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解析
“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应为“王述
先前曾在会稽任职,因母亲去世,就辞职治丧”。 “恨”在古代应该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怨恨。
答案
D
14.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1)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 为从伯敦、导所器重。(4 分)
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一项是( B ) A.群贤毕至 . C.少长咸集 . B.齐彭殇为妄作 . D.死生亦大矣 .
解析 B 项为形容词作动词,“看作相等”;A、C、 D 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5.默写。
茂林修竹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__。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 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 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 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 . . 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 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 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群鹅,之往观焉,意甚悦, 固求市之。 道士云: “为写 《道德经》 当举群相送耳。 , ”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 . . 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 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 . “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 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 未必后之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