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课时优案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亭集序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往往能让人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因此画家们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
....,不修边幅。
B.情随事迁
....,人的心情不同,对眼前所遇到的事也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C.在迷人的天山牧场游目骋怀
....,我眼前的美景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
D.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胶东半岛的崇山峻岭
....的阻拦、过滤,只剩下凉爽和惬意。
答案 B
解析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不符合语境。
A项,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现多指行为放纵,不拘形迹。
使用正确。
C项,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
使用正确。
D项,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使用正确。
2.下列各项中,与“俯听丝竹仰听管”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坐揽茂林情不倦 B.觞咏犹带峻岭情
C.随游修竹气也和 D.静视流水躁视山
答案 D
解析按照对仗的要求,以及分析四个选项可以推知:“俯听丝竹”对“静视流水”,“仰听管”对“躁视山”,它们都是动宾短语相对;另外,“俯仰”对应“静躁”。
故正确答案为D项。
3.下面是一位老师教学《兰亭集序》的导入语,请你在导入语的开头和结尾空缺的地方填上恰当的语句。
(1)
他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共324字,在他的神笔下,个个“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也被尊为独步千秋的“书圣”。
(2)
答案(示例)(1)大家都知道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历代的书法名家灿若河汉,其中王羲之是最杰出的书法名家之一。
(2)其实这篇书序也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佳品,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其文之美妙。
解析做此类题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语境去做。
据所给文字,可知(1)处应围绕“书法——王羲之书法”来写。
(2)处应过渡到这篇文章上。
1.[高考源点: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
我的答案:
答案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
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
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
2.[高考源点: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文是如何体现“文笔洗练、自然有致”这一特点的?
我的答案:
答案本文仅三百余字,文中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而后就死生问题发表议论;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处之,淋漓满纸,美不胜收;加以文笔洗练,自然有致,更足以发人深思。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写景。
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
短短的
16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景色写尽,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2)叙事。
如“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记的是亭中游宴的情形,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
(3)抒情。
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
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又如“临文嗟悼”,也写出了许多人读古人文章时的共同体验,即在感情上跟作者发生共鸣。
3.[高考源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通观全文,作者的情感是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我的答案:
答案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想到人生苦短,不禁“痛”从中来;接着作者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慨叹死生的重大意义,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有致,情真意切。
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是敢于直面人生、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阮小咸诗集》序
[清]梅曾亮
江宁郡城,其西北包十余山,林壑深远,而秦淮、清溪之水萦带其下,其迹虽或存或湮(yān)①,或而清淑之气犹足以沾溉人物。
故士生其里,多跌宕自标异,或真朴无文饰,有六.朝.人余习,其衣冠言动,与南城人风气固殊也。
以余相知,若严君小秋、汪君邺楼、车君秋舲(línɡ)、陆君香筠、汪君平甫、方君慎之及小咸,所居相去率不过一二里。
而诸君皆多文
酒之会,时相与携榼(kē)②访胜,极乎山砠(jū)③水涯,欢吟醉呼,穷日夜,披林莽,逐星月
而归,以为常。
小咸虽与诸君倡和相得,而终岁授徒,于文酒之乐不多与也。
及余自京师归,北城诸君凋逝殆尽,慎之亦久客不能归,独君年已七十,尚授徒如故。
余因叹年未甚耄老
..,而自里居后,山城孤寺,往往多独游,少与偕者。
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乃未几而君亦旋卒,君之子肇星以诗稿属序。
余读之,清婉恬适,如君其人,不以其不
得志于有司
..④也而有怨词,有矜气,真德人之音也。
昔与君及邺楼、香筠同肄业于尊经书院,夜归,市户皆静闭,独吾三四人履声满街。
读君诗,忽忽不觉为数十年事也。
咸丰二年九月序.。
(选自《柏枧(jiǎn)山房文集》)
[注] ①湮:淹没。
②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③砠:有土的石山。
④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意为科举未考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B.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C.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D.见少年游从意气之盛/追念昔时同辈/邈焉难求/而寂寞自守/得臻乎老寿/如君者为可幸也
答案 A
解析“追念”的对象是“昔时同辈”,不能断开,排除B、C。
“老寿如君者”意为像他一样长寿,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选A。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一种文体,送别赠言的文章,专用于赠别,内容多是表惜别、祝愿、劝勉、誉扬之意,本文是一篇赠序。
B.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
C.耄老:六十曰耄,七十曰老。
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现在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耄老”。
D.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答案 A
解析本文是书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小咸是封建社会里一个清贫的读书人,以教书为业,一生默默无闻,最后老死于乡里。
B.作者从京师回到乡里后,大部分朋友已然离开人世,物是人非,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悲欢离合的感慨。
C.阮小咸虽然年逾七十,依然教徒如故,闲暇之时自己独自出游,仍然把持着寂寞自守的情操。
D.阮小咸去世之后,作者为其诗集作序,感慨阮小咸的作诗和做人如出一辙,不因科举失利而自怨自艾,而是仍然有端庄之气。
答案 C
解析结合第二段相关内容,可知独游的人是作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咸虽与诸君倡和相得,而终岁授徒,于文酒之乐不多与也。
译文:
(2)乃未几而君亦旋卒,君之子肇星以诗稿属序。
译文:
答案(1)阮小咸虽然也和大家以诗词相酬答,相处得很好,但是他一年到头要教授学生,没有过多参与作赋文饮酒的乐趣。
(2)然而过了没多久,阮小咸也随即去世了,他的儿子阮肇星把他的诗稿给我托我作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固定句式的翻译。
本题中应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倡和,以诗词相酬答。
相得,互相投合,相处得很好。
终岁,全年;一年到头。
与,参与。
(2)乃,然而。
未几,过了没多久。
旋,随即。
属,请托、嘱咐。
序,名词作动词,作序。
参考译文
江宁郡城,它的西北有十多座山,林木茂密,沟壑纵横,深不可测,秦淮河和清溪的河水如同带子一般环绕在林壑之下,水流的痕迹虽然有时明显有时湮没,但是那种明朗纯净的气息还足以沾染浇灌出杰出人物。
所以士人生在那里,大多都放纵不羁,标新立异,也有人为人纯真,不喜伪装自己,有六朝遗留下来的风气,这里士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和南城之人的风气非常不同。
就我所相识的,如严小秋、汪邺楼、车秋舲、陆香筠、汪平甫、方慎之及阮小咸,他们居住的所在相互距离都不过一二里。
而大家常常举行赋文饮酒的聚会,常常一起拿着酒杯拜访胜景,在山水之间极尽欢乐,喝醉了,快乐地大声呼喊,尽情享受白天和黑夜,拨开树木在深林中往来,直到天上出现了星星和月亮才回家,这些都习以为常了。
阮小咸虽然也和大家以诗词相酬答,相处得很好,但是他一年到头要教授学生,没有过多参
与作赋文饮酒的乐趣。
等到我从京师归来,北城的诸多朋友大都已经不在人世,方慎之也客居他乡不能回来,只有阮小咸已经年过七十,还像原来一样在教授学生。
于是我感叹道,自己还没有他那么高龄,辞官返乡后,却只能独自游览山城孤寺,没有什么人跟从。
每当看见意气风发的少年同游之人,我都会回忆起当年的同辈之人,现在也很远了,追忆不起来。
而像他这样的君子能够甘于寂寞、洁身自守而又能够做到长寿,真是幸运啊。
然而过了没多久,阮小咸也随即去世了,他的儿子阮肇星把他的诗稿给我托我作序。
我读了之后,觉得诗作清新婉约恬静安适,就像他的为人一样,并不因为科举未考中而生怨气,或矜夸自傲,这真是有道德的人的品质啊。
想当年,我和他以及汪邺楼、陆香筠一同从尊经书院肄业,一天晚上回来,街市上大门都静静地关闭着,只有我们三四个人的足音响彻了大街。
读着他的诗作,感觉到不知不觉就过了数十年啊。
咸丰二年九月写下这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