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通用: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V)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IV)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 )A. 无机盐B. 水C. 蛋白质D. 核酸【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作用。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代谢活动有重要意义,在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
2.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病毒和青霉B. 细菌和草履虫C. 蓝藻和酵母菌D. 蘑菇和酵母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知识,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常考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青霉是真核生物,A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蘑菇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均属于真核生物,D正确。
3. 下列关于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命系统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 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C. HIV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答案】B【解析】解:A、并不是所有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和系统,如植物没有系统,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和系统,A错误;B、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D、蛋白质、核酸是化学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B.4. 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 ①是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C. 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无关,与③有关【答案】D【解析】解:A、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①是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免疫、信息传递,B正确;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蛋白质和③磷脂的运动速度,C正确;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蛋白质和③磷脂都有关,D错误.故选:D.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B. 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C. 酶催化反应能放出更多的能量D. 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测评考试·生物·试题(一)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A.蛋白质 B.糖原C.脱氧核糖核酸D.核糖核酸2.某蛋白质分子由126个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共有17个游离羧基,其中有15个位于R 基上。
由此可知,该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数和肽键数依次为A.15、111B.2、124C.1、125D.17、1093.科学家用红、绿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之后诱导两种细胞融合。
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一半发绿色荧光。
在37℃下经过40min后,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
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A.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D.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4.生物细胞都具有A.细胞核B.染色体C.细胞膜D.分裂能力5.许多油料植物种子以油质体储存脂肪,油质体是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B.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为橘黄色C.种子内的脂肪不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脂肪积累在油质体的两层磷脂分子之间6.合成下列哪种物质不需要供给磷元素A.核糖核苷酸B.ATPC.脱氧核糖核酸D.血红蛋白7.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如图所示为浆细胞结构示意图。
下表列出的抗体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合成抗体加工A④⑥①B④⑥③C⑤⑥③D⑤⑥③②8.蚕豆细胞能利用质子泵所产生的H+浓度梯度推动蔗糖的吸收,这种蔗糖吸收是利用H+势能逆浓度梯度进行,其方式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泵转运H+、蚕豆细胞吸收蔗糖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H+-蔗糖共转运的蛋白质在转运蔗糖过程中需要消耗ATPC.若降低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D.若提高外界溶液的蔗糖浓度,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减少姓名准考证号秘密★启用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一)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 下图表示细胞中的水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代表叶绿素,②代表镁离子 B. ①代表淀粉,②代表葡萄糖 C. ①代表蔗糖,②代表果糖 D. ①代表脱氧核糖核苷酸,②代表脱氧核糖核酸 2. 有关冬季滑雪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由于环境温度低,滑雪者在滑雪过程中不会出汗 B. 由于冷觉感受器兴奋,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加快 C. 运动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 D. 运动后胰岛 B 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血糖含量急剧下降 3. 右图表示胃蛋白酶活性与温度、pH 之间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 pH 条件下,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B. 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最适 pH 会改变 C.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D. 随着 pH 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每天灌喂的溶液
30 mg/kg SAC
60 mg/kg 120 mg/kg 25 mg/kg
SAC
SAC
二甲双胍
4 周后小白鼠血糖的 测量值( / mmol·L-1)
23.34
20.32
18.13
17.52
E组 胰岛素
6.40
F组 生理盐水
28.25
注:二甲双胍为临床上使用的降血糖药,胰岛素为治疗量注射。 根据所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机体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 ▲ 。 胰岛素是 ▲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降低
姓名 秘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
生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一)生物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9-2019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测评(一)生物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
1. B 【解析】图示是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表示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多聚体水解产生单体的过程。
与该反应过程最匹配的化合物①是淀粉,②是葡萄糖。
2. C 【解析】冬季环境温度低,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
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增加,但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不变。
滑雪者在滑雪运动过程中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血糖含量下降,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含量。
3. A 【解析】由图可知,不同pH 条件下,酶的最适温度不变,不同温度条件下,酶的最适pH 也不改变。
随着温度、pH 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逐渐升高,达到最适温度、pH 后,开始下降。
4. D 【解析】由甲到乙,原生质层外径长度变小,由乙到丙,原生质层外径长度变大,细胞长度基本不变。
5. D 【解析】A、B、C选项都是只在真核生物能发生的生理过程。
6. C 【解析】人体注射了疫苗(灭活的病毒)后,体内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7. D 【解析】由图可知,通过载体①和载体②的运输都是跨膜运输,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载体②顺浓度运输溶质分子,载体②不具有ATP 酶活性,甘油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协助。
8. D 【解析】血浆pH 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的血浆pH 为7.35~7.45。
9. C 【解析】Q点是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适当降低温度,呼吸速率下降,P 点将上移。
试管中的培养液缺镁,应该进一步增大光照强度才能补偿呼吸作用的消耗,Q点应右移。
降低CO浓度时,光合作2用速率下降。
10. D 【解析】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检测试卷解析版(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课时跟踪检测(三)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氨基酸、多肽链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B.遇双缩脲试剂都显紫色C.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通常都含有羧基解析:选D甲硫氨酸R基中含有S元素,则由甲硫氨酸构成的多肽链和蛋白质中也会含有S元素;某些蛋白质(如血红蛋白)中还含有Fe元素。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或多肽中的肽键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氨基酸中无肽键,故不会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
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
氨基酸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由氨基酸形成的肽链和蛋白质通常都含有氨基和羧基。
2.(2018·安徽六安一中月考)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为()A.2、2、2 B.1、3、2C.4、3、3 D.3、4、2解析:选B只有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氨基酸才能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①③⑤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其余不是。
①③⑤各只有一个氨基,①有一个羧基、③⑤各有两个羧基,这3个氨基酸共有氨基3个,羧基5个,它们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不考虑成环),脱去2分子水,形成两个肽键,剩余3个游离羧基和1个游离氨基。
3.(2018·镇江模拟)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已知某一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个S原子。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蛋白质分子除了含有S元素外,还含有C、H、O、NB.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后最多可以得到20种氨基酸C.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D.该蛋白质分子中有“N—C—C—N—C—C—…”的重复结构解析:选B C、H、O、N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两种氨基酸含有S元素,而该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一个S原子,说明该蛋白质只有一种含S的氨基酸,故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19种;根据题干信息不能确定该蛋白质所含的肽链数,故该蛋白质可能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脱水缩合的过程可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N—C—C—N—C—C—…”的重复结构。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3)
遂宁市高中2021届第二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每小题2分,共50分)1.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奥特曼和切赫研究和发现了RNA的催化功能,并由此获得1989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以下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NA催化功能的发现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B.酶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C.某些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能叫做酶D.所有酶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2.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A.乙醇 B.层析液 C.二氧化硅 D.碳酸钙3.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可能说明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4.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5.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③④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含解析答案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全套课时作业目录课时作业(一) 走近细胞 (1)课时作业(二)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8)课时作业(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6)课时作业(四) 细胞中的核酸、糖类和脂质 (24)课时作业(五) 细胞膜与细胞核 (32)课时作业(六) 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 (40)课时作业(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8)课时作业(八) ATP和酶 (57)课时作业(九) 细胞呼吸 (66)课时作业(十) 光与光合作用(Ⅰ) (75)课时作业(十一) 光与光合作用(Ⅱ) (82)课时作业(十二) 细胞的增殖 (90)课时作业(十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98)课时作业(十四)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106)课时作业(十五) 基因的分离定律 (114)课时作业(十六)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Ⅰ) (123)课时作业(十七)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132)课时作业(十八)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142)课时作业(十九) 人类遗传病 (151)课时作业(二十)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60)课时作业(二十一) DNA的分子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169)课时作业(二十二) 基因的表达 (178)课时作业(二十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86)课时作业(二十四)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194)课时作业(二十五) 生物的进化 (204)课时作业(二十六)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其实例分析 (212)课时作业(二十七)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 (220)课时作业(二十八)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228)课时作业(二十九) 免疫调节 (236)课时作业(三十) 植物的激素调节 (244)课时作业(三十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253)课时作业(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261)课时作业(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268)课时作业(三十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 (277)课时作业(三十五) 生态环境的保护 (285)课时作业(一)走近细胞1.[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下列有关几类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池塘的全部蓝藻,既不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种群,也不是群落B.颤藻与水绵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体C.T2噬菌体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D.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答案:A解析:颤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T2噬菌体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硝化细菌与草履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018-2019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细胞的增殖 含答案 精品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细胞的增殖一、选择题1.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解析:选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2.(2018·徐州学测模拟)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龙胆紫和醋酸洋红可以使染色体染色C.视野中可以观察到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D.细胞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解析:选C 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因此视野中无法观察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
3.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解析:选C 在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中,DNA分子都需要先将双链解开,加入该物质后DNA分子双链不能解开,故细胞中的DNA复制和RNA转录都会发生障碍。
因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故该物质阻断的是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
癌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其分裂过程中可发生DNA复制和转录,加入该物质会阻碍这两个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4.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的复制解析:选C 从图中可以看出,a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40,b峰中细胞DNA相对含量是80,即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由此可推知a峰与b峰之间的细胞正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中,b峰中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
2018_2019学年度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_2019学年度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1. 换用高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错误的操作是( )A 调节细准焦螺旋B 调节粗准焦螺旋C 用凹面镜D 转动转换器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衣藻、变形虫和颤藻都具有细胞核结构D、在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的培养基上可以培养烟草花叶病毒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酸有DNA和RNA两类B 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C RNA是少数细菌的遗传物质D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4.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良好的储能物质、最终能量来源依次是( )A 糖类、太阳能、蛋白质、脂肪B ATP 、太阳能、糖类、脂肪C 糖类、ATP、脂肪、太阳能D 太阳能、糖类、ATP、蛋白质5.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6.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死细胞现象,实验操作正确。
则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A、0.5 g/mL的蔗糖溶液B、清水C、纤维素酶D、10%HCl溶液7. 右图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试验中,三种不同的植物细胞经过0.3g/ml蔗糖溶液处理相同时间后变化的示意图,则三者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是( )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D ①>③>②8.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成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成为乙组。
然后,两组外表皮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
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一配套练习: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这种技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②这种技术叫做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③这种技术属于细胞工程的应用领域之一④这种技术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方式A.①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解析】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又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③正确;这项技术是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离体条件下培育成完整植株的一项技术,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①正确;因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个体其基因型和亲代细胞一样,因此属于无性繁殖,④正确;这种技术又叫组织培养,可以克隆生物体,②正确;D项正确。
【答案】 D2.金丝楸是珍贵的古老树种,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金丝楸在自然状态下很难通过种子繁殖,为尽快推广种植,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获得优质苗种,下列技术应用不合理的是()A.采用根段诱导其生根发芽快速育苗B.采集幼芽嫁接到其它适宜的植物体上C.采用幼叶或茎尖部位的组织生产人工种子D.采用花朵中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解析】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属于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A正确;B、幼芽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C、采用幼叶或茎尖部位的组织生产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 正确;D、花粉粒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再离体培养,形成的是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D错误。
【答案】 D3.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不同【解析】愈伤组织是一团无定型状态的薄壁细胞,A错误;二倍体植物的花粉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后得到的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稳定遗传,B错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细胞全能性原理,动物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原理,D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课时达标检测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生物体能将性状传给后代的物质基础是()A.细胞核B.DNAC.RNAD.核酸解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不同的生命过程,物质基础不同,对遗传来说,则是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DNA和RNA,故答案选D。
答案:D2.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
在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它分布在()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核、内质网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解析: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而在细胞质内,叶绿体、线粒体这两种细胞器里也含少量的DNA,故细胞内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有DNA分布。
答案:D3.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DNAB.都是RNAC.同时存在DNA和RNAD.有的是DNA,有的是RNA解析:病毒体内有的只有DNA(如噬菌体),有的只有RNA(如烟草花叶病毒)。
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D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DNA是遗传物质D.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噬菌体的组成就是DNA和蛋白质外壳,通过同位素标记证明,在整个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在起作用,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这只是对一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否也是DNA。
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要对其他许多生物进行研究,得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才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C5.桃树的遗传物质是()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解析: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包括DNA和RNA。
但对某种特定的生物而言,遗传物质不是DNA就是RNA。
桃树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既含DNA又含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三) 细胞增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三) 细胞增殖一、选择题1.如果采用了适当的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染色方法,仍未能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典型形态,对于可能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A.显微镜的分辨率或放大倍数不够B.未找到适合观察的分裂中期的细胞C.所选材料中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内D.染色体数量过少或螺旋化程度较高解析:选D染色体数量过少或螺旋化程度较高应该有助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未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典型形态可能是显微镜放大倍数或取材部位不对或观察的细胞不在分裂中期。
2.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核DNA含量有:2n、2n~4n及4n三种类型。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前期C.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D.若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减少解析:选D癌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若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会减少。
3.(2018·陕西八校联考)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B.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解析:选B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合成的蛋白质包括DNA聚合酶,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A正确;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而豌豆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存在中心体,豌豆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B错误;在分裂间期合成蛋白质时需要ATP供能,而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C正确;在分裂末期,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江苏专版:课时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沙漠地区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B.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D.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解析:选D组成该食物网的食物链有4条;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也就是仙人掌;从种群角度分析,山狗所处营养级最高,由于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该种群获得能量最少,但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数目少,但单个个体体型大,体内贮存的能量较多;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2.(2017·镇江一模)在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一年时间内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等的统计(单位:106 kJ·a-1)见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种群甲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59.5×106 kJ·a-1C.种群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5.0×106 kJ·a-1D.能量从种群乙到种群丙的传递效率为12%解析:选B种群甲、乙、丙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说明包含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群落还应该包含分解者;种群甲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为3.0+15.0+41.5=59.5×106kJ·a-1;种群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5.0-5.0=10.0×106 kJ·a-1;能量从种群乙到种群丙的传递效率为2/15≈13%。
3.(2018·宜兴期中)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和杂草均处于第一营养级C.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低,抵抗力稳定性弱D.农田弃耕后逐渐演替为灌木林的过程为次生演替解析:选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错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均处于第一营养级,B正确;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低,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C正确;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为: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林,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课时跟踪检测4
课时达标训练(二十七)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基础题组】1.老年人有老年斑,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C.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D.细胞内脂褐素占有的面积增大2.细胞编程性死亡学说认为,生物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基因的控制,许多细胞会正常地走向死亡。
下列关于这种细胞死亡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②细胞凋亡等同于细胞坏死③细胞凋亡是在不利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的④感染病毒的细胞的清除也属于细胞凋亡A.①③B.②④C.③④ D.①④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的成人体内,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细胞凋亡B.细胞凋亡受环境影响大,机体难以控制C.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D.胚胎发育期生物体的细胞衰老总与机体衰老同步进行4.下列有关细胞衰老主要特征的描述,属于结构改变并且错误的是( )A.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C.细胞内色素积累D.细胞萎缩,体积变大5.下列实例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蝌蚪长到一定程度后尾巴消失B.人皮肤表皮细胞的脱落C.白细胞吞噬过多的细菌导致死亡D.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6.在人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返祖特征,如有尾巴、毛孩、多乳房等。
出现这些现象是细胞的哪一过程受阻( )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7.下列对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天都会有大量表皮细胞凋亡脱落B.同种细胞增殖分化后遗传信息将发生改变C.衰老的细胞体积变小,但其细胞核会变大D.死亡的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丧失8.下列关于细胞的衰老、凋亡与坏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红细胞衰老后,细胞核的体积会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C.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受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没有积极意义D.细胞坏死是细胞在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刺激后,所引发的一种不受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对机体是有害的【能力题组】9.珍珠是河蚌产生的一种有机物,它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在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上有重要作用,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 )A.促进细胞凋亡 B.延缓细胞衰老C.促进细胞分裂 D.诱导细胞分化10.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检测(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docx
2018-2019 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课时检测课时检测 (二)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选择题1. (2017 枣·庄五中二模)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解析:选 D 细胞中有些化合物不含碳元素,如水, A 、C 错误;碳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O, B 错误;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碳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说明碳是最基本元素, D 正确。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解析:选 C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中含有镁;血红蛋白中含有铁;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故含有碳;脱氧核糖为五碳糖,不含磷元素。
3.(2018 佛·山一中检测 )在番茄幼苗的培养液中,除了必需的微量元素、+-和NH 4、PO43CO 2外,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有 ()A. C、 H、 O、 N B. K 、 Ca 、 Mg 、 FeC. Mn 、 Mo 、 Cu 、 Zn D. K 、 Ca、 Mg 、 S解析:选 D题干中已有的大量元素为C、H 、O、N 、P,因此还必需的大量元素是S、K 、 Ca 、 Mg 。
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B.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细胞代谢过程中,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D.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解析:选 C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 A 正确。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 4.5% , B 正确。
细胞代谢过程中线粒体内可以发生DNA 的复制、转录等过程,这些过程均有水生成;核糖体上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也有水的生成,但是中心体中没有水的生成, C 错误。
2019-2020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解析:选B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
2.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关B.肽链盘曲、折叠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解析:选B蛋白质的功能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均有关,A正确,B错误;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C正确;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即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
3.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同时含有20种氨基酸,很多蛋白质只含有几种氨基酸。
有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抗体等。
蛋白质都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
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只是某些蛋白质(酶)的功能,蛋白质还具有免疫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构成细胞成分等功能。
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不会患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的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能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一定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C.硫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D .可以人工合成“阿尔法—防御素”,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解析:选C “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 正确;“阿尔法—防御素”不一定含有硫,C 错误;“阿尔法—防御素”是少数HIV 感染者体内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能使感染者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D 正确。
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生物通用版:课时检测(十五)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Word版含解
课时检测(十五)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一、选择题1.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可以有稳定性的差异,这是细胞分化引起的。
如果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引起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以下哪种物质或结构的不同( ) A.mRNA B.DNAC.蛋白质D.核糖核苷酸解析:选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mRNA不同,A正确;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DNA,B错误;蛋白质不同是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细胞差异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所有细胞所含核糖核苷酸相同,D错误。
2.(2018·郴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某些细胞的生命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过程都能发生转录和翻译B.②③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均发生了改变C.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凋亡D.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低解析:选A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有丝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癌变和有丝分裂,各过程均有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②③过程中仅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错误;病毒侵染丙细胞后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错误;与甲相比,乙中细胞体积较小,相对表面积较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较高,D错误。
3.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B.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D.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选A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因素,A正确;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是因为单倍体无法形成配子,不是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C错误;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脱分化,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三)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C、人体内的氨基酸可以互相转化D、不同氨基酸的R基一定不同解析:选B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合成,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2、下列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与蛋白质的功能有关B、肽链盘曲、折叠与蛋白质的结构无关C、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D、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解析:选B蛋白质的功能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等均有关,A正确,B错误;RNA分子中与磷酸相连的只有核糖,C正确;组成一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如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具有相似的基本骨架,即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正确.3、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选C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同时含有20种氨基酸,很多蛋白质只含有几种氨基酸.有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有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抗体等.蛋白质都承担着一定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种类多种多样,每种蛋白质都有各自的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只是某些蛋白质(酶)的功能,蛋白质还具有免疫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构成细胞成分等功能.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一怪现象,有1%~2%HIV感染者不会患病.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的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是少数HIV感染者可能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一定成立的是()A、它们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C、硫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D、可以人工合成“阿尔法—防御素”,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疗解析:选C“阿尔法—防御素”是小分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有20种,B正确;“阿尔法—防御素”不一定含有硫,C错误;“阿尔法—防御素”是少数HIV感染者体内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能使感染者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D正确.5、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q+1B、p-1C、q-2D、p+1解析:选B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设氨基酸个数为m,R基中无羧基时,每个氨基酸中含2个氧原子,则有p=2m-(m-1),从而解得m=p-1.6、(2018·焦作检测)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e,该蛋白质由m 条肽链组成,含有n个肽键.据此分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该蛋白质的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B、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e+18n m+nC、彻底水解该蛋白质分子需要消耗n个水分子D、该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完全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解析:选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A正确;分析题中信息,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e,由m条肽链组成,含有n个肽键,则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肽链数+肽键数=m+n,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n,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e=(m+n)×x-18n,计算可得x=e+18nm+n,B正确;合成该蛋白质时要脱去n分子水,则彻底水解该蛋白质分子也需要消耗n个水分子,C正确;该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错误.7、(2018·南昌测试)如图表示胰岛素分子(分泌蛋白)中一条多肽链,其中有3个甘氨酸(R基:—H)且分别位于第8、20、23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多肽含有一个游离羧基(位于第1位)和一个游离氨基(位于第30位)B、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5个氧原子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D、该多肽释放到细胞外需要经过两种细胞器的加工解析:选D图中多肽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羧基(第30位)和一个游离氨基(第1位);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比原多肽多6个氧原子;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图中的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一个是二肽,不属于多肽.8、某多肽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多肽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B、该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是四肽C、该多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氨基酸的种类由②④⑥⑧决定解析:选A该化合物含有2个氨基和3个羧基,故A错误.9、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解析:选C首先要理解PrP c与PrP sc的关系:PrP c本身无致病性,但其空间结构改变后,就成为具有致病性的PrP sc.朊粒是蛋白质,所以不会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朊粒属于有毒的蛋白质,它是基因表达出的PrP c经诱导后改变相关结构形成的;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空间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会引起其功能发生改变.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由题意可知,PrP c转变为PrP sc是已有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的过程,不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10、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解析:选BβAP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会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βAP分子中氨基酸为39个,而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8个,B错误;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正确;异常情况下APP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形成βAP,导致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由此可推出很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形成,从而产生βAP,D正确.11、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它是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由细胞中储存的遗传信息决定的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C、一个由20种、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就可能是20500种D、蛋白质功能多种多样,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解析:选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是由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决定的,A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方式都相同,B错误;每个氨基酸的位臵有20种可能的排列方式,500个氨基酸的位臵,可能的排列顺序是20500种,C正确;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正确.12、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构象:一种是PrP c,一种是PrP sc,其性质对比如表所示:由此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C、可能相同;空间结构不同D、可能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解析:选C蛋白质结构不同是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所决定的,从表中可知,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故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核苷酸)排列顺序可能是相同的;PrP c与PrP sc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如溶解度、致病性等,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有关.二、非选择题13、(2018·淮安模拟)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大量的核糖体,放入含下列几种物质(其中N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1)实验中,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由①③⑤这3个分子合成的三肽中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4)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链含200个15N,则该多肽链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5)如果得到的一条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也不变,改变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改变其性质.(6)实验得到的多肽可用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呈现________色,其原因是该化合物中所含有的________与该试剂发生了颜色反应.解析:(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是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只有①③⑤才是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2)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3)1条多肽链中除R基外只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题中③的R基上含有1个羧基,因此,该三肽中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4)1个氨基酸中至少含有1个氨基,所以若某一多肽链含200个15N,则该多肽链最多有199个肽键.(5)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6)多肽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呈现紫色反应,原因是多肽含有的肽键与双缩脲发生了颜色反应.答案:(1)[①③⑤]氨基酸脱水缩合(2)细胞质基质(3)12 (4)199(5)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6)双缩脲紫肽键14、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α、β两条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间通过两个二硫键(由两个“—SH”连接而成)连接,在α链上也形成一个二硫键.如图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该分子中的51个氨基酸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通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化学键)相互连接在一起,最后形成具有______________结构的胰岛素分子.(2)胰岛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肽键,肽键可表示为________.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个—NH2,至少有________个—COOH.(3)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过低,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在治疗时不能口服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经检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猪:β链第3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马:β链第30位氨基酸和α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羊:β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的不同;鼠:α链有8个氨基酸,β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的不同.①相近物种的胰岛素不同,反映在多肽链的氨基酸组成上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上述几种动物中,________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糖尿病病人最适宜的代用品是________的胰岛素(填动物名称).解析:(1)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胰岛素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S—S—连接,形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2)胰岛素分子中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肽键可表示为—CO—NH—;一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1个游离的羧基,胰岛素含有两条肽链,因此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2个游离的羧基.(3)胰岛素能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但由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若口服的话,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而失去疗效,因此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4)比较人和猪、马、羊、鼠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可知和人的氨基酸排列相差较大的动物是鼠,最接近的是猪,因此鼠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猪和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猪胰岛素是糖尿病病人最适宜的代用品.答案:(1)脱水缩合—S—S—一定空间(2)49—CO—NH—22(3)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而失效(4)①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②鼠猪15、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无水乙醇、试管、量筒、滴管等.实验步骤:(1)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A试管加________,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两支试管再各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试管放入适宜温度环境中5 min;(2)一段时间后,将两支试管取出,各加1 mL斐林试剂,放入50~65 ℃大烧杯中水浴加热5 min,并观察颜色变化.实验结果及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5)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其自变量为是否加入乙醇.实验组加入乙醇,对照组加入等量蒸馏水.若淀粉酶变性,淀粉不能被水解为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若淀粉酶不变性,淀粉与淀粉酶反应产生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若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则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若A、B试管均出现砖红色沉淀,则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答案:(1)5滴蒸馏水(3)如果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4)如果A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5)有无乙醇A 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