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同步训练含解析1
2019高二2019高二语文11师说(附答案)
11师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或不.焉()阿谀.() 苌.弘()老聃.() 经传.()李氏子蟠.() 以贻.之()位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士大夫之族.()(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圣人无常师..()(7)术业有专攻.()(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9)余嘉.其能行古道()(10)作《师说》以贻.之()3.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退之,世称________,是唐代______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________”之首。
(2)“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宋八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艺”一是指六种经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指六种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句填空。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òu fǒu yúchánɡdān zhuàn pán yíbēi2.(1)求学的人(2)岂、哪(3)从师的风尚(4)类(5)竟(6)固定的老师(7)学习、研究(8)普遍(9)赞许(10)赠送3.(1)韩昌黎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2)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4)《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4.(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新教材《师说》同步训练(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
《师说》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B.大王来何操?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不拘于时,学于余【分析】例句: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不懂得如何断句,不能解决疑惑;A.状语后置句,“于师”为后置状语,译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B.宾语前置句,“何”为“操”的前置宾语,译为:大王来时拿的什么啊;C.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D.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不被时俗约束;状语后置句,“于余”为后置状语,译为:向我学习;故选: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D.择师而.教之吾从而.师之【分析】A.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代指“道”。
B.其:代词,那些/语气词。
C.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句末语气助词,呢。
D.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故选:D。
3.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④则耻师焉⑤孔子师郯子⑥吾师道也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⑧不耻相师⑨或师焉,或不焉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分析】①“师”,名词,老师;②“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师”,名词,老师;④“师”,动词,从师学习;⑤“师”,意动用法,以……为师;⑥“师”,动词,学习;⑦“师”,动词,从师学习;⑧“师”,动词,学习;⑨“师”,动词,从师学习。
故选:B。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鞭笞(chī)师襄(xiānɡ)嗟乎(jiē)瓮牖绳枢(yǒu)B.召滑(zhào)郯子(tán)近谀(yú)比权量力(liàn C.崤函(yáo)老聃(dān)贻误(yí)亡矢遗镞(zú)D.隳名城(tuī)苌弘(chánɡ)句读(dòu)一夫作难(nàn)【分析】A.正确;B.“召滑”中的“召”应读作“shào”;C.“崤函”中的“崤”应读作“xiáo”;D.“隳名城”中的“隳”应读作“huī”。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11师说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1*师说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师襄.(xiāng)嗟.乎(jiē)或不.焉(bù)B.郯.子(tán)句读.(dòu)阿谀.(yú)C.老聃.(dān)谄.媚(xiàn)经传.(chuán)D.李蟠.(fán)苌.弘(chánɡ)贻.误(yí)思路解析:A项,“不”通“否”,故其音应读“fǒu”;C项,“谄”应读“chǎn”,“经传”的“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应读“zhuàn”;D项,“蟠”应读“pá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没有。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本来。
C.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思路解析:A项,“无”的意思是“不论,不分”。
答案:A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②彼童子之.师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⑤士大夫之.族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A.①和③相同。
B.②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④相同。
思路解析:①②③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其中①和⑥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相当于“的”;③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④和⑤是指示代词,这些。
答案:C4.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2《师说》同步练习(含解析)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2《师说》同步练习(含解析)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10.2《师说》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才能使儒学与新时代同行,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历史根基、当代价值、国际视野、人类高度的原则,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内外资源,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儒学当代使命的阐释。
儒家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开放包容、躬行实践等品格,为每个个体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等提供了思想智慧与修身原则,孔子不仅提出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且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与人相处,要善于推己及人,成己成人,达己达人,儒家关于人与万物之间和谐共处的处世智慧为应对现代社会出现的个人至上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儒家注重“德"“行”统一,以“行"释“德”,立足实践阐释道德价值的行为表达。
儒家伦理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性格、道德品质,儒家注重“存心养性"“齐之以礼”“德礼兼治"并举,即通过道德心理培养来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以道德品质培养为重点且注重精神自律,并做到德礼兼治,实践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汲取儒家“德行伦理”的思想精髓与道德精华,并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发展。
儒家“德礼"蕴含国家制度建设的治理智慧以及一以贯之的“仁爱”思想,关注制度运作与个人贤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修身与建构选贤任能制度并举,注重贤能思想对治理能力的提升,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有益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新)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1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3单元 第十一课 师说1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郯.子(tán) 苌.弘(chánɡ) 老聃.(dān) 李蟠.(pán) B .句读.(dú) 渎.职(dú) 穷兵黩.武(dú) 买椟.还珠(dú) C .六艺经传.(chuán) 传.记(zhuàn) 传.说(chuán) 传.宗接代(chuán) D .贻.之(yí) 春风骀.荡(yí) 心旷神怡.(yí) 甘之如饴.(yí) 【答案】 A(B 项“句读.”应读dòu;C 项“六艺经传.”应读zhuàn;D 项“春风骀.荡”应读dài。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吾从而..师之 D .闻道有先后..【答案】 D(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今义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众人:古义为一般的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
C.从而:古义为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是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选出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A.⎩⎪⎨⎪⎧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答案】 C(均为“学习”之意。
A.出:超出/出自。
B.惑:疑难问题/糊涂。
D.道:道理/风尚。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含义有相同项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犹且从师而问.焉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恣其所为不问.朝夕遣人候问.武 C.⎩⎪⎨⎪⎧ 或.师焉,或不焉云霞明灭或.可睹而或.长烟一空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 其出.人也远矣蜀山兀,阿房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公拆袄,出.珠授之【答案】 A(惑:①疑难问题;②糊涂;③疑难问题;④迷惑。
(完整版)《师说》同步练习(附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年十七,好古文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2.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乃大惊,问所从来余嘉其能行古道3.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三人行,则必有我师B.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不拘于时,学于余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a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a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o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u,阿谀,奉承二.填空题5.韩愈,字_______,世称_______,卒谥“____”,作品集有《___________》。
他是唐代“___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三 3.11《师说》 课时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从下列各题的加黑词中,分别找出两个意义相同的词。
1.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答:〔〕与〔〕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C.从华容道步走D.道中迷雾冰滑2.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与〔〕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此世所以不传也3.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答:〔〕与〔〕B.圣益圣,愚益愚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D.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二、文言中,名词和形容词在句子里活用作动词,除使动用法外,还有一种常见用法。
如“吾从而师之”的“师”,就有“以……为师”的意思。
这叫做“意动用法”。
说说下边句子里加黑的词用作什么词类,作何解释。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4.登泰山而小天下5.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6.粪土当年万户侯三、给下列黑体字注音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⑵其可怪也欤()⑶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⑷李氏子蟠()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⑹作《师说》以贻之()四、解释下列句中黑色词的意义⑴孰能无惑()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⑷是故无贵无贱()()⑸犹且从师而问焉()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⑺士大夫之族()()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⑼圣人无常师()⑽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⑾余嘉其能行古道()⑿作《师说》以贻之()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⑵或师焉,或不焉()六、解释下列黑色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彼童子之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师道也()┣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七、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同步练习同步练习测试卷(含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
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小学,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师说》(含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必做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郯.子(tán)六艺经传.(zuàn)贻.送(yí)B.句读.(dòu)苌弘.(cháng)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蟠.桃(fán)D.或不.焉(fǒu)谄.媚(chǎn)嗟.乎(jiē)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孰能无惑.(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遇到问题)则耻师焉,惑.矣(疑惑)B.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吾师.道也(学习)C.小学..(一般人)或不.也(通“否”)..而大遗(年纪小的人)今之众人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懂得)而耻.学于师(以…为耻)道.相似(道理)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句读之不知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人非生而知之者4.下列加点字与“孔子师郯子”中“师”的活用相同的一项()A.或.而不从师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其曲.中规D.而耻.学于师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B.圣人..无常师C.古之学者..不如师..必有师D.是故,弟子不必6.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輮以为轮C.何陋之有D.不拘于时7.写出下列句子中“其、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郯子之徒。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其皆出于此乎?(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8.名句名篇默写。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是故圣益圣,。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3)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4)师不必贤于弟子,,,如是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第11课师说[对应学生用书第115页][限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解析A项“受”通“授”;B项“不”通“否”;C项“生”通“性”。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或.师焉,或.不焉或:或者B.句读.之不知读:句中停顿C.官盛则近谀.谀:阿谀、奉承D.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或:有的人。
答案 A3.对下列各句中“师”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④则耻师焉⑤或师焉,或不焉⑥不耻相师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②⑥/③④⑤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①为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⑥为动词,学习。
③④⑤为动词,从师。
答案 B4.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B.师不必贤于弟子C.何陋之有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
C项与题干中的句子均为宾语前置句。
A.被动句。
B.状语后置句。
D.定语后置句。
答案 C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A.则群聚而笑.之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渔人甚异.之D.吾从而师.之解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笑”没有活用,动词,是“讥笑”之意。
答案 A二、探究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6~9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同步练习课文总结一、写作背景和宗旨文章题目“师说”的含义是“谈拜师学习”,题目告诉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体。
文章最后一段点明写作的由头: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赞许他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
但是,其根本宗旨是批评当时门第观念影响下的“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这样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这段话可以看作《师说》的写作背景,从中也能感受到韩愈的斗争精神。
二、文章层次和内容第1段,开篇即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然后阐述“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然后阐明“从师”的必要性,进一步引出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推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以三组对比分层论述,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这一段对比论证,通过“嗟乎”“鸣呼”的点染,再加之感叹、反问的语气,作者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第3段,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这一段举事实,引言论,文字虽少,却令人信服。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本文写作的缘由。
三、重点词语师说(从师,拜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惑而不从师(老师)吾从而师之(意动,把……当做老师)吾师道也(学习,这里的“师道”是学习道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拜师学习,这里的“师道”是拜师学习的风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拜师学习)或师焉,或不焉(从师,拜师学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有专门技艺的人)不耻相师(从师,拜师学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拜师学习)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从师,拜师学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凭借、依据)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与今之“学者”含义不同)人非生而知之者(之:代词,指知识和道理。
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同步训练含解析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同步训练含解析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拮据/拘泥蟠桃/幡然悔悟择菜/择师而教B.庸俗/雍容须臾/阿谀奉承解惑/解甲归田C.谄媚/诬陷巫医/占卦卜筮经传/千古流传D.郯子/啖食贻误/百战不殆句读/百读不厌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B.或师焉,或不焉或:有时C.小学而大遗遗:丢弃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师不必贤于弟子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闻道有先后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而耻学于师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其下圣人也远矣④小学而大遗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⑥吾妻之美我者A.①⑥/②③/④⑤ 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⑥/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④/③/⑤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术业有专攻②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③吾从而师之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A.两个“攻”相同,两个“师”相同 B.两个“攻”相同,两个“师”不同C.两个“攻”不同,两个“师”相同 D.两个“攻”不同,两个“师”不同6.下列各句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师不必贤于弟子C.客为何者 D.今人方为刀俎,我为人肉7.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
请根据要求,给两张贺卡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每段不超过60个字)⑴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示例:⑴老师,在我失意的时候,您像柔和的阳光照耀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师说》同步练习(含答案)
《师说》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郯子(tán)苌弘(chánɡ)老聃(dān)不屑一提(xiè)B. 句读(dú)渎职(dú)穷兵黩武(dú)买椟还珠(dú)C. 传记(zhuàn)传说(chuán)六艺经传(chuán)传宗接代(chuán)D. 贻之(yí)春风骀荡(yí)心旷神怡(yí)甘之如饴(yí)2. 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
少无:没有。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C.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下列句中加横线双音节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小学而大遗B. 然而成败异变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 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5.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歌以赠之A.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B.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 使快弹数曲D. 沉吟放拨插弦中6. 下列说法不符合《师说》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
B. 第2段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接着就用三组比喻来论证。
C. 作者在第3段中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
D. 总起来看,《师说》着重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师说练习(含解析)
师说时间:45分钟满分:48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 .或师焉,或不焉D .君子不齿答案 D解析 A .“受”通“授”,教授;B.“从”通“纵”,合纵;C.“不”通“否”,即不从师。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C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D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答案 A解析 无:不论,不分。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 C解析 C .均为介词,向;A.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关系,就,便;D.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反诘语气。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答案 B解析A.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C.小学:古义,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进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D.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而耻.学于师A.小学而大.遗B.位卑则足羞.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答案 B解析B项中的“羞”和例句中的“耻”都是意动用法,以……为羞,以……为耻。
(完整版)《师说》同步练习附解析
师 说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孰.能无惑 sh ú 句读.d ú 或.不焉 f ǒuB 、耻.学于师 ch ǐ近谀.y í 李蟠.f ānC 、小学而太遗.y í .郯子 d àn 苌.弘 ch ángD 、六艺经传.chu án 师襄.xi āng 贻.赠 y í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耻学于.师A 、师不必贤于.弟子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不拘于时,学于.余D 、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 、吾从而师.之D 、粪.土.当年万户侯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无长无少,古之学.者.必有师B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 、余嘉.其能行古道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C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 、彼与彼年.相若也。
C 、孔子师.郯子、苌弘⋯⋯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项是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和( )二、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7— 12 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乏闸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 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高中语文 师说 同步习题 (解析版)
《师说》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chuán,流传B.作《师说》以贻.之贻:dài,赠送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dòu,句中的停顿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rú,阿谀,奉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词语意思,并结合字形分析读音。
A项,“传”,应读作“zhuàn”,可译作“解释‘六经’的著作”。
B项,“贻”,应读作“yí”,可译作“赠送”。
D项,“谀”,应读作“yú”,可译作“阿谀,奉承”。
故选C。
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古之学者..受业解惑也..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③今之众人..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⑤弟子不必..之利..贤于弟子⑥蚓无爪牙..不如师,师不必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能力。
①中,“学者”,古义: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今义不同。
②中,“传道”,古义:传授古代圣贤的学说;今义:宗教家宣传教旨,布道。
古今义不同。
③中,“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很多人。
古今义不同。
④中,“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古今义不同。
⑤中,“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古今义不同。
⑥中,“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
今义:恶势力的帮凶。
古今义不同。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能力。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后作业11师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00508182
课后作业(十一) 师说练习1 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师襄.(xiānɡ) 苌.弘(chánɡ)不屑.(xiè) 孰.能无惑(shú)B .经传.(zhuàn) 老聃.(dān)嗟.乎(jiē) 贻.笑大方(yí)C .传.道(chuán) 谄.媚(chǎn)郯.子(tán) 阿谀.奉承(yú)D .句读.(dú) 丰腴.(yú)李蟠.(fán) 间.不容发(jiàn)[解析] “读”应读“dòu”,“蟠”应读“pán”,“间”应读“jiān”。
[答案] D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 或师焉,或不焉B .孰能无惑 作《师说》以贻之C .传道受业解惑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君子生非异也 赢粮而景从[解析] A 项,“有”通“又”,“不”通“否”;C 项,“受”通“授”,“颁”通“斑”;D 项,“生”通“性”,“景”通“影”。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B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解析] C 项,“道”意为“风尚”。
[答案] C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C.⎩⎪⎨⎪⎧ 吾从.而师之从.俗就简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 A 项,流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B 项,老师;C 项,跟从/遵循;D 项,道理/从师之道。
[答案] B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吾从而..师之 B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则群聚..而笑之 [解析] A 项,古义: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吾从而师之④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A.两个“攻”相同,两个“师”相同B.两个“攻”相同,两个“师”不同
C.两个“攻”不同,两个“师”相同D.两个“攻”不同,两个“师”不同
6.下列各句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师不必贤于弟子
况且那些不喜欢询问的人,是由于不虚心;不虚心,是由于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也不是不潜心钻研的缘故,他们学的并不是古人学习的内容,他们爱好的也不是古人爱好的方面,不能询问,也可以理解啊。
聪明的人虽然经过多次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由人独占,学问也没有止境,既然这样,那么询问可以缺少吗?按照《周礼》,在朝堂外向百姓询问,国家的政治大事尚且向平民询问,因此,地位高的人可以向地位低的人询问,贤德的人可以向不贤德的人询问,老人可以向小孩询问,只要学习方面有成就就可以了。孔文子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孔子认为他很贤德。古人以询问为美德,并不见得有什么可耻的地方,后来的君子们却争着以询问为耻辱,既然这样,那么古人深以为耻的,后人做了并且不认为可耻的事情就太多了,可悲啊!
注:M型相当于慈祥、亲切的教师,P型相当于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教学热心又严格要求的教师,Pm型相当于近乎放任自流的教师。请就上图情况用两句话作出结论。
答:
8.教师的态度越慈祥亲切则引起的学生的敌对情绪越少,教师近乎放任自流的态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敌对情绪。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问无以广识广:增加
B.所谓交相问难难:责备
C.以大知而察及迩言知:通“智”,智慧
D.夫子贤之贤:认为……有才能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闻道有先后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而耻学于师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其下圣人也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⑥吾妻之美我者
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⑥/②/③/④⑤D.①⑥/②④/③/⑤
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谄媚/诬陷巫医/占卦卜筮经传/千古流传
D.郯子/啖食贻误/百战不殆句读/百读不厌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B.或师焉,或不焉或:有时
C.小学而大遗遗:丢弃
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师不必贤于弟子
D.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译文:
⑵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
译文:
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最新】高中语文第11课师说同步训练含解析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拮据/拘泥蟠桃/幡然悔悟择菜/择师而教
B.庸俗/雍容须臾/阿谀奉承解惑/解甲归田
7.示例:⑴老师,在我失意的时候,您像柔和的阳光照耀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您的教导如一缕春风,吹散我心灵的阴霾,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⑵让爱的扁舟越过误会的冰川,到达你心灵的彼岸。让我们抛开“误会”的背包,乘着友谊编织的小船去遨游吧!
8.下面是关于教师指导方式与学生反应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就“指导态度和敌对情绪的关系”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古代的人乐于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询问,也不挑选人询问,只是从中吸取有益于自身的东西罢了。因此狂人的话,圣人也会有选择地接受,地位低下的樵夫,古圣先王也向他询问,舜凭天子的身份向平民询问,拿大智慧去知晓那些浅显的话,这并不是一时故作谦虚,确实是非常善于采纳善言。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一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问的人了。什么人都不值得佩服了,什么事都没有可疑的了,这只是自以为是罢了。自以为是,那错误还是小的;知道自己的浅薄却严密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宁愿让学习最终不进步,也不愿意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危害自己的内心修养,错误可就大了,而陷入这种大错误的人常常占十分之八九。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译文:
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必然喜欢询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发现疑问,不询问就没有办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勤于询问,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的人。道理弄明白了,但有的人还不能把道理用于实践,认识到事物粗略的一面,但有的人还不知道事物细微的方面,除了询问,还能怎么解决呢?
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那些疑问,这就是所说的到有学问的人那里判定是非。对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询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询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所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2.B【解析】或:有的。
3.D【解析】A项,古义:“所”与“以”的结合,“用来……的”、“……的凭借”。今义:表示因果关系。B项,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C项,古义:普通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4.D【解析】①⑥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为名词作状语,③为名词作动词,④⑤为形容词作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客为何者D.今人方为刀俎,我为人肉
7.每逢佳节,许多学生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请根据要求,给两张贺卡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段不超过60个字)
⑴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入则无法家拂士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一句用一个叹词,表明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风气的感叹。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个程度副词“益”,旨在说明由于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也不相同。
第11课师说
答案与解析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B【解析】A项,分别读jū/jū,pán/fān,zhái/zé;B项,分别读yōng/yōng,yú/yú,jiě/jiě;C项,分别读chǎn/xiàn,wū/shì,zhuàn/chuán;D项,分别读tán/dàn,yí/dài,dòu/dú。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